補班日看漫畫家穀子的短漫笑五個! 吃了誠實果實的孩子!! #你是否也學過芭蕾 · # ... ... <看更多>
一刀傳 線上 看 在 一刀傳線上看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一刀傳線上看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一刀傳線上看 國北護健康事業管理系dcard 嘉藥醫管畢業門檻 運用Google Classroom與5E探究式教學對國中一年級學生生物學習成效之研究 ... ... <看更多>
一刀傳 線上 看 在 《天龍八部之喬峰傳》製作特輯︱1/20 賀歲獻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天龍八部之喬峰傳》製作特輯︱1/20 賀歲獻映 ... 一刀 不剪15分鐘足本版| CC 中文字幕| 廣東話#好熱戲. Post76好熱戲. Post76好熱戲 ... 看 劇inDrama. ... <看更多>
一刀傳 線上 看 在 茶茶貓ptt 的推薦與評價
釋迦牟尼佛傳線上看; 可憐的茶茶死在同居人手下。 記者林韋辰/採訪報導 ... 直接差一刀在肚子也很好啊還是三蘆+9都這麼沒用?平常都兇假的這幾天的茶茶也辛苦了你原本 ... ... <看更多>
一刀傳 線上 看 在 [黑暗] 陳弘耀和他的漫畫理論- 看板Suckcomic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連結:https://lunglungway.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5.html
陳弘耀,台灣漫畫家。
1964年7月22日出生於台北,兒時夢想是製作動畫長片,因為在畢業展時選擇卡通影片製
作遭到復興美工退學,之後考量台灣環境,放棄動畫選擇漫畫,創作有《大西遊》和《一
刀傳》等作品,之後考量台灣環境,放棄漫畫選擇插畫。2015年8月27日在家意外跌倒,
送醫不治。
點燈基金會節目專訪:畫ㄤ仔的魔法師
https://youtu.be/s8xGlyCUnC0
陳老師連載《一刀傳》的時間是1989年,我還沒出生。我能夠知道他,是讀了他在2009年
到2011年期間,在個人網誌連載的「無責任漫畫教室」系列文章。只可惜在2013年無名小
站關閉之後,可能不熟悉如何備份文章,陳老師的文章並沒有搬到他的新網誌airman
studio(不過裡面仍然有不少陳老師的作品可以欣賞)
於是,多數人根本沒有機會認識他。
龐畢度亞洲動漫展介紹影片:漫畫家的魔法
https://youtu.be/QDeiIcZq4hI
但是幸好,台北市漫畫從業人員職業工會曾經轉載陳老師的教學文章:
【漫畫製作教學】動態分鏡的節奏與技巧(上)https://goo.gl/eC2YPY
【漫畫製作教學】動態分鏡的節奏與技巧(下)https://goo.gl/CoZ6WZ
在這兩篇文章裡面,陳老師談到了他的「動態分鏡」理論:
「動態分鏡」這門學問其實有點難講,上一回我們談到利用小道具與一些漫畫語言的技巧
,幫助塑造角色性格,這比較是屬於「靜態分鏡」---即使當中有帶到角色的動作或身手
,但是在文學上都比較是屬於「直線敘述+隱喻」這種「利用非動作性的象徵符號、去堆
疊鋪陳」的技巧。而「動態分鏡」,則是利用(事件)動作的進行、交叉、持續、衝突或相
互作用之後,將劇情或一個事件繼續推進往前的戲劇技巧。
可是什麼又是「靜態分鏡」?不知道相對於「動態分鏡」的「靜態分鏡」,又怎麼知道他
口中的「靜態分鏡」是什麼?這種片面的資訊雖然寶貴,卻是很難讓人理解的。
接下來,我將會大致介紹陳弘耀老師的漫畫理論,希望讓更多人認識這位被遺忘的大師。
1.漫畫語言
一、漫畫是一門將不同畫面排列組合,而產生新的詮釋意義的藝術(這點與電影相似,但
表現語言卻大不相同)。
二、因此,關於漫畫裡的「表演」,通常最重要的並不是依靠人物的演技(如表情、動作
等等~雖然「演員們」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表現仍然很重要),而是「如何將不同的元素
(格子的形狀、大小、排列方式以及全頁、跨頁、隔頁的效果、構圖、角度、光影、氣氛
、鏡頭……等等)做最適當的安排,藉以表現出最生動的故事」。
三、並排連續的格子(無論直、橫)在閱讀上會感覺比隔行時快,而在連續幾個短鏡頭(特
寫)的跳接時,縱向的連續格子比橫向的連續格子在閱讀上的感覺通常更快速些,至於速
度的拿捏,就必須依賴作者的節奏感了~
四、格子的形狀、大小變化是漫畫特有的語言,務必要強加運用~但並不表示越花俏就越
好。有時候看似單調的格子或構圖安排,也可能更能夠突顯特殊敘事的效果。
五、一段戲裡能夠運用的元素(背景、道具、人物、動作、聯想…)愈多,分鏡的安排便能
夠愈靈活。
首先是「排列組合」,下面這張圖右邊是草稿,左邊是決定稿。
兩者的差異非常小,只有一個:最下面兩個的順序調換了!
為什麼?因為草稿是「某人伸出頭,看到XX」的直述句,決定稿是「看到XX,某人O
O」的倒裝句,更增添了偷窺者想要再深入窺探的意味(同時也勾起讀者翻頁的慾望)
其次是「表演和格子的運用」,同樣的右邊是草稿,左邊是決定稿。
這裡的變化是把第二格和第一個並排,拉長第三格,加入第五格特寫。
用意是什麼呢?首先是加高公公(背影)發問到小嘍囉受到驚嚇摔掉酒杯的時間(並排的
速度>隔行的速度)其次是加強酒杯摔碎的力道,於是第四格的大仰角的突兀也因此降低
。最後特寫除了同樣增加獨者翻頁的慾望之外,也形成了攝影機「推/拉/推」的效果。
此外,還有個小變化是高公公的鏡頭角度在決定稿中增加了小幅度仰角,這是為了彌補畫
格被壓縮之後失去的權力優勢--佔據畫面的大小、拍攝的角度會給人不同的感覺,佔據
畫面越大,仰視的角度越大,會給人會有威嚴的感覺,不管是漫畫還是電影都是如此。
接著是「不同元素的應用」,使用不同的鏡位、構圖和物件來暗示角色關係。
下面四張圖總共八頁,是連續的劇情。
第一頁,黑暗中有人出聲叫「老大」,結果回頭的是貓頭鷹。接著小嘍囉現身,他在畫面
中的比例卻比狗還要小。然後小嘍囉開始替自己找藉口,從頭到尾,老大都被椅子擋住了
,最後趕走他的時候雖然轉過身來,但因為逆光還是看不到臉。
老大趕走了小嘍囉之後,叫來了另一個人。
此時老大一開始就是正面對著他,而且貓頭鷹也變成了正常的大小。然後開門,進來的人
是個仰角(表現威嚴)不過翻頁後馬上特寫老大的手,並且給了老大一個大仰角--雖然
孔巴(新來的)比剛才的小嘍囉強了許多,但是老大還是老大。
最後他領命離去的畫面是個長方格,分別是老大、狗、還有孔巴。
另外這段劇情還有個和分鏡無關,卻和角色塑造有關的情報:老大喜歡居然玩遊戲!
2.動態分鏡
前面的部分,談到的基本上都是「靜態分鏡」,接著談「動態分鏡」,陳老師曾經說過,
讓他領悟到原來漫畫還可以這樣畫的,是大友克洋的《夢的蒼穹》中子彈掃射的分鏡。
「動態分鏡」的原則是:
鏡頭切得越碎、速度越快、鏡頭越大塊、速度就緩、而快與緩之間的調和,就是導演、也
就是漫畫作者說故事的方式與企圖---你想要給觀眾什麼樣的時間感,在這一段劇情裡?
下面這張圖,第一格是中景橫長格,然後三個直列並排的特寫碎鏡頭,第五個是個非常窄
的長方格,緊緊夾著被圍攻者的臉,這是在時間和情緒上的雙重壓縮。
大方格加上台詞,然後又是三個碎鏡頭。
接著大格遠景節奏稍緩,俯角交代環境,長格和構圖引導視線,懸崖增加危機感。
然後狼牙棒下壓,柳長生刀斷、吐血。
左邊兩格是個正反拍,上圖柳長生被壓到格外,狼牙棒的構圖形成一個直線。雖然不是碎
鏡頭,節奏仍然非常快速。
不過這裡要補充說明,所謂的「節奏快」不等於時間流逝的速度,我在「漫畫的時間表現
(上)https://goo.gl/1nWTgj」曾經用安達充的《鄰家女孩》進行說明。
右半頁第一格投手準備投球,大格方框中景。
第二格教練和小南的臉部,還是大格方框但是換成了近景。
第三格打擊者揮棒。接著是兩個斜框特寫,對像卻是上一格明明已經被捕手接住的球還有
不知道是誰的腳--造成的結果是視覺和心理的跳躍,速度飛快。
可是來到左半頁,同樣的分格形式,特寫的對象改成人物特寫後,造成的卻是「快速切入
的靜止畫面」,效果和前面並不相同。
由此可知,「小格+斜框+特寫」帶來的是「畫面切換」的速度,而不是「畫面流動」的
速度。畫面迅速切換後的時間流逝,還會受到畫面內容而有所影響,也就是「鏡頭」剪輯
呈現的時間差。
--
上面說的,是我對陳老師漫畫理論的理解。
我們可以看到老師的用心,和對鏡頭語言的鑽研。可惜直到他過世為止,都沒有機會出版
有體系的理論書籍(如果對分鏡有興趣,楓書坊有翻譯日本漫畫家菅野博之的《漫畫企劃
講座3漫畫密技》https://goo.gl/prmmmN大家可以參考)
想到最近為了想要了解更多分鏡相關的知識,正在猶豫要不要參加角川的漫畫課程。
只是那個價錢實在是讓人卻步,雖然他們不斷強調「去日本學更貴」的狀況。
問題是,為什麼我們只能去日本學呢?
是什麼導致了台灣漫畫如此的窘境,是因為沒有人才嗎?
我不知道。
--
「如果談電影、動漫只談劇情,為什麼不看小說就好了?」
臉書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lunglungway
BLOGGER :https://lunglungway.blogspot.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18.9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uckcomic/M.1441456711.A.D04.html
請參考板規十一-8的分類說明:
8.黑暗
沒有特定吐槽某部漫畫,只是對某種 ACG現象的討論,這些在本板
宗旨之外但是又跟本板扯得上關係的議題就用這個選項。
如果你文章選項選的是黑暗,那麼只要你的文章內容的主題是漫畫
,無論是推薦、同人、kuso、惡搞、板主都會盡量讓板友自由發揮
。但是一部漫畫只能用[黑暗]標題推薦一次。
問題是台灣現在連能夠入門的東西都沒有啊...
其實原本沒有要打那麼多分鏡的東西,只是想要紀念陳老師,聊聊台灣漫畫的困境而已。
沒想到後面篇幅不小心打太多了,整個重點歪掉XD
我是想要抱怨啊,只是沒有拿捏好篇幅QQ
也有發在C洽喔~
※ 編輯: a5378623 (140.112.218.91), 09/05/2015 22:24:2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