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讀後心得,少年pi ... ... <看更多>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影評]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 ... 的評價
- 關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 ... 的評價
- 關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遺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雙子殺手前必看神作|李安巔峰之作 ... 的評價
- 關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每日一句】電影名言學英文#Shorts 的評價
- 關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法鼓山傳燈院-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自我與靈性的對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心得]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野性的呼喚-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 ... 的推薦與評價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讀後心得,少年pi ... ... <看更多>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遺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雙子殺手前必看神作|李安巔峰之作 ... 的推薦與評價
趁著李安導演來台宣傳新片《雙子殺手》,這支影片將會介紹他的巔峰之作!《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是改編自2001年出版的同名小說,故事敘述一... ... <看更多>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每日一句】電影名言學英文#Shorts 的推薦與評價
每個人進入你的人生,都一定有個原因;若他離開了,一定有個更好的理由。There's a purpose for everyone that walks into your life; ... ... <看更多>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法鼓山傳燈院-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自我與靈性的對話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發現殘酷實相是「看山不是山」,那麼,重新擁抱魔幻,當是凝視絕望後的無比勇氣,是已提昇至新層次的「看山又是山」境界。 (更多內容,請見《人生》353期,2013年1月號 ... ... <看更多>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心得]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野性的呼喚- 看板book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Pi,正確來講應該念「屁」,但主角常因為這樣被 ... 故事的大意是這樣,Pi的父母在印度東南的朋迪榭里經營動物園,後來舉家 ... ... <看更多>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內容摘錄 在 [影評] 少年Pi的奇幻漂流-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全文從頭介紹,有劇情雷
網誌版
https://mypaper.pchome.com.tw/fevlaner/post/1323618829
文章很長,不過可以一點一點看
這篇文章跟寫《復仇者聯盟》那篇一樣
以下將依照BBS方式排版
(不過還是有雷)
(請按PAGE DOWN翻頁)
名稱:少年Pi的奇幻漂流
導演:李安
原作:楊‧馬泰爾
發行:二十世紀福斯
前言、
你相信神嗎?
如果相信神,那些發生世上的醜惡之事,你會如何解讀?
而且,哪一個神?
中國滿天神佛,日本八百萬神,印度教不但有三千三百萬神,毗隰奴的眾多化身更是遍佈
時空,基督宗教、回教同樣信奉唯一真神,卻彼此不容。
那麼,這些神可能同時存在嗎?畢竟祂們之間,有著一個存在,另一個就不存在的緊張關
係。
這麼說來,如果有個人同時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回教,那會是怎樣的人?他又怎麼調和
信仰之間的矛盾?
劇情簡介、
一名作家前來拜訪住在加拿大的印度男子皮辛‧墨利多‧帕帖爾。
作家為了第二本小說前往印度,花了兩年時間創作卻無法達到自己的要求,便將原稿扔了
。他在咖啡館垂頭喪氣之際,隔壁桌的老伯跑來搭話,詢問為什麼一個加拿大人會跑來印
度?聽完以後老伯告訴他有個印度出生跑去加拿大的人有個『世界上最不可思議,聽完會
讓你相信神』的故事。於是從加拿大跑到印度的作家,跑回加拿大尋找來自印度的皮辛,
想要向他詢問這個故事。
皮辛回答他:『關於上帝,我只有自己的故事』,然後慢條斯理,從自己的名字開始解說
。跟作家搭話的老伯『媽媽紀』是皮辛的叔叔,他有個非常奇特的嗜好,別人旅行是收集
茶壺、明信片之類紀念品,媽媽紀習慣收集游泳池。雙腿細長但胸膛寬厚的媽媽紀擅長游
泳,也教年幼的皮辛游泳。媽媽紀有次到法國,遇到了世界上最美麗的游泳池,池中的水
清澈得可以拿來煮早晨的咖啡,媽媽紀於是建議皮辛父親桑陀旭用這座美麗的游泳池為兒
子命名。
但是,皮辛卻因為名稱類似『小便』,不斷被人以『便辛』稱呼。於是皮辛的名稱就由美
麗的法國游泳池,變成臭氣沖天的小便。皮辛下定決心,花了一年時間背誦圓週率,在隔
年的自我介紹時開始背誦一長串圓週率,從上課一直背到下課為止。他終於扭轉形象,使
大家稱呼以名稱中的Pi(π)稱呼他,並視他為英雄。
Pi的家中經營動物園,但時值動亂,父親桑陀旭決定將園地還給政府,舉家遷移加拿大,
希望給兩個孩子燦爛的未來。沒想到貨船在太平洋沉沒,使得Pi搭上救生艇,與園中的老
虎理查‧帕克一同在海上漂流227天,締造了一段關於奇異的旅程……
版本差異、
《少年Pi的奇幻漂流》電影在最後展開關鍵逆轉,這種反轉並非《終極土匪》那種前面論
斷,後頭大逆轉的完美結局;相反的,它是令人不安,不知如何是好的重重一擊。
也因此,觀眾必須選擇第一個版本,或者殘忍的第二版本。
電影省略許多殘忍部分,並且捨棄明顯食人的場景。小說中有一段場景描述Pi遭遇另一個
在海上漂泊的人,最後吃下屍體的經過。這段故事如果放在島嶼之前,必然讓觀眾聯想到
島嶼與食人之間的意象,電影中這段拍好卻遭到李安刪除。
另外一個則是關於海龜的部分,Pi失手讓一隻海龜脫逃,這段原作中關鍵的描寫在電影裡
卻只有一句帶過。
而關於狐獴,小說中Pi提到救生艇上還有骨頭,但是電影裡同樣刻意省略了這個段落,導
致第一故事與第二故事之間原本微妙的距離開始擴大,永遠無法填補。也讓兩個故事無法
證實,彷彿不著地漂浮著。
在這兩種令人猶豫的結局中,小說與電影選擇了不同的呈現。於是也導致先行接觸小說的
讀者,對於電影結局有著諸多不滿,認為電影沒有將小說中的細節拍出;電影觀眾則是巧
立於電影中給予的二種結局,選擇其中一種方向。
有趣的是,先讀過小說的觀眾,察覺電影省略的部分,並往往透過先前的閱讀經驗判斷小
說。只看過電影的觀眾,卻在李安的述說之下展開不同論述。
何者較為高明?
沒有原著就不會有電影的改編。但我們是否可以說李安的改編超越原著呢?超越是一個沉
重的詞彙,我想或許這樣說吧,電影沒有拍出來的部分,以及刪除的部分,更加確立李安
想要述說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或許對於原作書迷而言答案早已確立,不希望見到這樣的
改編。但李安卻成功地將一個趨近完美的答案,透過不同方式的陳述,化為觀眾心中不同
的看法。
某方面而言,這種沒有答案的殘缺,正是李安達到的完美。
就很多層面而言,小說與電影之間的鴻溝除了對於故事詮釋,同時也包括一般人口中的『
真相』為何。楊‧馬泰爾與李安儘管細節相近,卻在關鍵分歧做出不同陳述,將之視為不
同脈絡解讀或許更為貼切。
也因此,本文僅止於電影,無力再探討小說部分。
最終的翻案、
《少年Pi》透過典型的翻案手法,在最後將整部電影翻案。這種手法並不罕見,但卻很難
用得巧妙。
在電影中,觀眾看見的是『畫面』。但『畫面』代表的意義為何則是導演可以玩弄的把戲
:觀眾看到最後可能發現導演始終隱藏著另一個角度、也可能是典型的夢結局,一切只是
幻想;或者導演僅僅呈現某個角色視角,而那並非全然真實……
但賣弄技巧同時伴隨風險,觀眾投入愈多,自然希望得到愈多。所以這之中儘管允許誤解
,卻難容絕對的錯誤。因為這代表了前面一切只是某人的幻想或夢境,彷彿耍了觀眾一把
。
但是,卻也有另一種情況。
《羊男的迷宮》中,小女孩的下場為何?
《全面啟動》的陀螺依舊轉動,觀眾看見的是哪一個結局?
就像前面例子,《少年Pi》描繪了兩個結局:一者是Pi與老虎理查‧帕克度過227天漂泊
的奇異故事;另一者則是沒有動物,人與人在大海上殘殺,啃食遺體的故事。
Pi問作家,也詢問所有觀眾:兩個故事你選擇哪一個?
作家選了前者,於是Pi告訴他,那麼你選擇跟隨上帝。
為什麼呢?
為什麼選擇這個故事,就代表跟隨上帝?
試圖回答這個問題以前,我們先來整理片中的隱喻。
難解的隱喻、
Pi說完他的故事後,兩位來自日本的保險業務員拒絕相信。
Pi只好跟兩人說了另一個故事。
當時一共四個人上了救生艇,水手的腳跌斷了,廚子幫他截肢卻故意讓他死去,好透過水
手的屍體釣魚,Pi的母親吉塔生氣地指責廚子,廚子卻以『這是為了活下去』為理由辯駁
。某次Pi失手讓海龜逃跑,氣沖沖的廚子立刻打算攻擊Pi,吉塔為了解救Pi阻擋廚子,卻
遭廚子殺害。廚子將吉塔的屍體丟入海中,但是他也因自己的行為失去求生意志,靜靜坐
在那裡讓Pi殺害。
作家聽到這個故事,立即發現兩個故事之間的相似。第一個故事裡斑馬跌斷腿,遭飢餓的
鬣狗哈里咬死。猩猩橙汁大聲咆哮,並試圖制止鬣狗,卻也被鬣狗殺害。Pi拿著小刀憤怒
地對著鬣狗咆哮之際,船艙內的理查‧帕克跳出,咬死鬣狗。
所以,在第一個故事中看似單純的動物,或許暗示某些事物。
觀眾在此陷入一種兩難的糾葛:第一個故事較精彩,但是第二個故事似乎更有可能。這點
也成為全片畫龍點睛的魅力所在,觀眾發現先前的影像有其象徵,同時可以隨著個人解讀
補充劇中沒有交代的部分。
根據自身的經驗與思想,觀眾自行補充細節,並造成了不同的故事。而這股風潮更隨網路
擴散,不但《少年Pi》的討論洋洋灑灑,更使觀眾接受了不同觀點之後,回頭重新觀看。
而這股全球性的風潮持續延燒,上映至今全球票房更已超越一憶美元(1)。
那麼,如果第一個故事當中真有對應,它可能代表什麼?
心理的觀點、
人們遭遇重大心靈創傷或巨大壓力時,有可能進入另一種狀態,彷彿觀看自己一樣看待眼
前的行為。藉由這種抽出自我的方式,避開來自外界超越負荷的衝擊。但這無法輕易說明
Pi述說的故事,只能用以輔助。
理查‧帕克對Pi而言,是一種奇特的存在。幼年的Pi接受三種宗教,認定動物也有靈魂,
並且天真地打算徒手餵食理查‧帕克。Pi的父親桑陀旭及時趕到抓住了Pi,但是Pi仍然無
法明白為何他不能這樣做,只要真誠對待老虎也會回應自己。為了讓Pi理解他的想法天真
,桑陀旭強迫Pi親眼目睹理查‧帕克的餵食過程──只不過這次不是生肉,而是活生生的
羊。
目睹捕食畫面的Pi,從此落入凡間。儘管他仍然相信宗教,卻無法像過去那樣完全接受宗
教。過去他認為神祇與真理存在各處,正如黑天張開嘴巴口中出現宇宙,世間帶著一種夢
幻的美麗,與無盡可能。但是理查‧帕克讓他知道現實就是現實,老虎不是人,不會吃素
,也不會放過手上拿著肉的小男孩。
這是理查‧帕克第一次登場,Pi第一次求取神蹟的結果就是,他心目中的世界被打破了。
憂鬱的Pi從天堂落入現實,無視周遭局勢的變動生存。長成少年的Pi在舞蹈課遇上阿南蒂
,陷入戀情。但是現實則是局勢動盪,桑陀旭決定賣掉動物園,舉家遷移到加拿大。
於是少年Pi再度由天堂,落入憂鬱的凡間。
Pi在船上的生活相當沮喪,除了與阿南蒂分離的憂傷,大廚拒絕供應素食使得他跟母親只
能依靠其他東西裹腹。這時Pi儘管啃著香蕉,卻仍然沒有面對周遭。父親桑陀旭餵食動物
,負責處理各種問題時,Pi只是觀看並且思索自己的問題。
船隻停靠馬尼拉過後,無視海象繼續往前,在太平洋乘風破浪。深夜時分,貨輪遭遇暴風
雨搖晃不已,Pi卻因為聲響清醒,想要一睹究竟。
在搖晃的船隻上走動,打開艙門狂風暴雨立刻向Pi襲來。PI沒有被風雨嚇著,反倒如同幼
時興奮起來。在海上見到的巨大風雨正如上天啟示,神祇紛紛顯現神威一般。
Pi呼喊雷電與風暴的神祇,在雨中舞蹈,祈求更多神蹟帶給他救贖。
巨大的海浪打來,Pi跌到甲板,緊抓扶手站起。
頭頂閃爍紅色的警示燈,下方的船員高喊。
這時Pi才發現不妙,出問題了。
他趕回船艙拯救家人,艙內早已進水,脫逃的動物四處狂奔。
無法解救家人的Pi被推上救生艇,在黑夜狂亂的大海中飄盪。他看見理查‧帕克上船,又
從海中目睹沉沒貨輪散發出瑰麗又悲傷的色彩。終於回到救生艇的Pi,獨自一人存活。
從神蹟顯現的天堂,再次墜入悲傷痛楚的凡間。
Pi悲傷地哭喊對不起,因為他一個人活下來,因為他曾經為了暴風雨興奮,因為他祈求的
神蹟竟然奪走他的家人──
這是Pi第二次祈求神蹟的經過。
Pi第三次祈求神蹟,因為神蹟欣喜,則是在馴服理查‧帕克之後。
當Pi再次因為風暴,目睹大自然在海上顯現威能:烏雲遍佈的雲層揭露一方金色光芒、雷
電打在海面漫入大海,各種超越人力的事物再度出現之際。
Pi興奮地呼喊他唯一的伙伴理查‧帕克出來,觀看神的顯現。但是神再次傷害了他,驚嚇
他的摯友與伙伴。
理查‧帕克不但恐懼神蹟,同時也因為暴風雨在救生艇中浮沉,奄奄一息。
神的第三次顯現,又再度傷害了他。
關於理查‧帕克與Pi,我們有許多可以述說的。
但這點必須稍候,等到後頭提到理查‧帕克再行說明。
回到故事外,我們無法得知Pi的述說是真是假。
不同於《羊男的迷宮》結合幻想與現實,或《全面啟動》那陀螺轉還停的問題,《少年Pi
》著重的並非結局『是真是假』,而是賦予的過程。這趟賦予成為Pi瞭解神的關鍵,也成
為他的解讀。
換句話說,Pi在旅程最後『賦予』這樣的創造。重點不是Pi經歷的是真是假,而是他心中
看見的事物,他感受的真實為何。正如茹素的水手所說,在船上肉汁並非葷食,只是調味
料。
我們想知道真相,但什麼是真?
中年的Pi說完第一個故事,擦掉眼淚,提及第二個故事之前。他雙手抱胸,顯現相當防衛
的心情,才開始述說第二個故事。
這動作是否告訴我們什麼?
第一個故事美好,第二個故事殘酷。潛藏背後的李安暗示二者可能同時存在,端看你選擇
哪一個。如果相信第一個,也請不要忘記一個很沉重的主題:Pi為什麼說出第二個故事?
什麼樣的壓力隱藏在真實背後,讓Pi編出一個如此黑暗的故事,滿足陌生人?
也就是,Pi的動機為何?
第一個故事可能是真的,第二個故事可能是真的,但我們能不能發現第三個故事?
隱藏在兩個故事之外,未曾述說的部分?
宗教的觀點、
印度教的三相神是創造神梵天、保護神毗隰奴、破壞神隰婆。梵天的信仰在印度低於其他
二神,反倒在泰國以『四面佛』的形象廣為流傳。一言梵天創造世界後,祂的職責已盡,
於是反倒不如二神(2)。
毗隰奴是印度最主要的信仰之一,祂的許多化身遍佈歷史,包括電影中出現的魚、黑天,
甚至佛陀也被認為是祂的化身(3)。
隰婆是破壞之神,同時也是舞蹈之神。在電影中舞蹈課時,後方展示的神像可以看見祂的
形象。祂同時也取代了因陀羅,成為雷神的象徵(4)。
我們在電影中可以看見Pi崇拜毗隰奴,幼年Pi觀看水上的祭典時,就是毗隰奴的神像在水
面飄盪。而Pi感謝毗隰奴讓他接觸基督時,睡前祈求的則是躺著的毗隰奴。
毗隰奴沉睡,而梵天於毗隰奴肚臍中的蓮花誕生,並創造世界,這種循環的概念也是印度
神話的信仰。
稍微快轉,我們看一下中年的Pi。
Pi早年接觸的三個宗教分別是印度教、基督教、回教,中年的Pi提及他在大學教授卡巴拉
,我們可以發現Pi搭乘的貨輪名為Tzimtzum,這也是卡巴拉的觀念。
很遺憾地,卡巴拉我非常陌生。卡巴拉本身就是一種相當神秘的學問,外人往往只知道生
命樹,不透過親口講述難以深入瞭解卡巴拉。我只能簡單解釋這個詞彙的意義。提示卡巴
拉在這部電影中的地位。
Tzimtzum這個詞,代表神創造世界的第一個步驟。神為了創造世界將無限的自身壓縮,化
為有限空間。下一個階段是Shevirat HaKelim,神創造了一艘船,將光的碎片置於其中。
但是有形的船隻無法承受過多光明,船隻因此碎裂,光的碎片也因此灑落世間。到了第三
步Tikkun,人們必須重拾先前的一切碎片。透過收集遍佈世間的光明,來窮盡與完美物質
世界。
神創造了世界,Pi上了船,這艘船因此毀滅,
而Pi必須從墜落的諸多事物中,重新尋找神的意旨。
Pi的墜落,或者代表,由天堂來到繁雜人世。
不同宗教對於人世往往有不同的詮釋。基督宗教在此或許直覺想起約拿的故事,但二者有
其不同,電影中並不是透過遭遇大魚,讓Pi重拾對神的信心,也未有啟示。
神壓縮自我,創造一個存在的空間、接著將祂的光傾注在船隻上,船隻於是碎裂。在
Tikkun時,人們重拾光的碎片──
Tzimtzum談論的是存在的問題。
Pi一方面用印度教毗隰奴的化身詮釋旅途中的各種遭遇,另一方面同時也處理著基督宗教
面臨的『惡的問題』,而Tzimtzum更是存在本身的問題。
回想一下,《異鄉人》這部小說處理什麼問題?存在本身的荒謬,與來自世界的另一種荒
謬。來到宗教,就會出現一個很典型的問題。
神如此偉大,為什麼世界竟如此邪惡?
回到Pi發問的第一個問題,他對於上帝派耶穌受苦,而不是自己下凡這點無法理解。印度
教裡毗隰奴可是親力親為,將自己變成各種化身。
但有的時候,我們不能是『自己』。因為我們無法是自己,所以才會出現其他人。
所以理查‧帕克因此誕生?
理查‧帕克必須等到最後,那是最關鍵的問題。
我們先上浮島吧。
浮島、
浮島基本上是第一個故事中最奇特、也最難讓人理解的部分。它不像是真的,超越了現實
體驗,即使將第二個故事放入,也很難完整解釋。
值得注意的兩個特點是浮島本身那奇幻的特質:白天是淡水夜晚是酸液、包含牙齒的奇異
果實、莫名存在的許多狐獴。
浮島同時也扮演另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是Pi旅途的最後一站。在這一站Pi必須處理他
的問題,做出選擇。
PI與理查‧帕克瀕臨死亡,進入茫然之際來到的浮島。島上充滿了可以食用的水草與植物
,同時竟然遍佈野生的狐獴。眾多狐獴塞滿草地,每一步都會遇上狐獴。
在這裡Pi找到清水、理查‧帕克找到食物。這些狐獴不懂得恐懼,也沒有任何動靜,只是
原地張望,不會躲藏。
當天夜裡,Pi解下變成白色的手環。阿南蒂幫Pi繫上用以紀念的手環,Pi卻取下綁在樹上
。手環在第三次神蹟,理查‧帕克因為神蹟瀕死之後,就由紅轉白。
當天夜裡,所有狐獴回到樹上,理查‧帕克也躲進救生艇中。
PI在那裡同樣目睹了奇異又恐怖的景色。
白天的淡水夜晚變成酸液,吞噬其中的魚類。在恍惚與夢境中抬頭的Pi看見一顆果實,摘
下一葉一葉剝開。在最內層的地方,包裹一顆牙齒。
於是Pi明白這是一座食人島,那顆牙齒則是先前來到島上的住民。
儘管Pi無從瞭解這人基於什麼心情讓島吞噬,但是Pi不但發現這是一座食人島,同時也是
奇蹟的最高顯現。
這座島嶼的形象完全與毗隰奴的姿態相同。當Pi感謝毗隰奴讓他認識上帝,睡前祈禱時,
毗隰奴的神像就是呈現相同的姿態,所以這裡自然也無須質疑究竟形象為何。
問題反倒是,為什麼毗隰奴在此顯現?島嶼又代表什麼?
回顧Pi第一次見到毗隰奴,印度教是Pi最根本的信仰,也是他信仰的基礎。但是就在他第
一次看見毗隰奴,眾多信徒在水邊祈禱。被燈火照亮得無比璀璨的水岸邊,毗隰奴神像從
水面漂過。
那時,Pi的父親低頭,在Pi耳邊悄悄告誡。
『不要被這些光與影迷惑,宗教都是黑暗。』
這座島嶼不只代表宗教,代表毗隰奴,也代表Pi意識的顯現。
在印度教的色彩中,黑色代表無知,紅色代表熱情,白色代表純淨。
同時,黑色也代表隰婆,紅色代表梵天,白色代表毗隰奴。
毗隰奴始終是Pi虔信的對象,他在樹下綁上手環,結束這趟旅程。
實際上,除了這些奇特的現象之外,導演透過微妙的轉變顯示這座島嶼並非真正存在。旅
途中的所有視角皆未離開Pi的視線,視野或許拉大,距離或許變遠,也可能看進內心,但
是從未離開Pi的身上。
只有在島上這一刻,Pi忽然『看見』整個島嶼,超出自己的視角。因為這座島嶼並非外在
,而是在他的心中。
黑天出現在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電影中曾出現黑天張嘴,宇宙在祂口中的畫面。而
黑天正是毗隰奴的第八個化身。
毗隰奴在Pi的心中,Pi又出現在毗隰奴的島嶼上。而這種循環的觀念正是印度神話的信仰
。
但那為什麼黑暗?
為什麼留在這座島嶼代表孤獨?為什麼果實裡頭是牙齒?島上的狐獴又代表什麼?
在這裡,除了Pi對於三次呼喚神蹟後果的認識,同時也源自內心的新體悟。
『宗教就是黑暗』。
因為,就是為了解決這些黑暗,人們才創造了宗教。就是無法處理發生世上的惡,於是渴
望自己的一切具有價值,能夠得到宗教的認同。既然如此,那些痛苦就有意義,那些死傷
就有價值,自己背負的黑暗與哀傷就成為最大的光榮。
生存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吃。
吃草、吃動物、吃人。
然後,被自己吞噬,被宗教吞噬。
呈現對比的是理查‧帕克直覺逃到船上,所以牠既沒有看見毗隰奴,也沒有遭遇酸液。
理查‧帕克就像是Pi心中的強者,那些狐獴則是透過宗教生存,卻無視宗教黑暗的信徒。
遭遇變故與意外的Pi仍舊持有信仰,但他的懷疑不但沒有消失,甚至隨著他的問題擴大。
如果宗教全能,為何老虎不會吃餅乾?
如果宗教全知,為何不通知Pi或吉塔貨輪將沉?
如果宗教全善,為何母親會在海上慘死?為何隨喜的佛教徒成為殘酷又現實大廚的釣餌?
宗教是黑暗的,Pi認知到這點。但是它既不會真的吃了你,也不會給予任何解救。
當我遭到遺棄,祂持續觀看。
當我承受苦難,祂持續觀看。
但是當我失去希望,不相信自己能獲救,祂給了我休息的處所,為我指明旅程的方向。
這是宗教,也是Pi心中不得不處理的疑惑。
家人死去,一個人獨活並且背負罪惡與愧疚,卻仍然渴望食物生存時,Pi遇上的問題。
宗教是什麼?
Pi沒有告訴我們宗教是什麼,因為他也不知道。
他向宗教發問,以自身遭遇詢問宗教,卻沒有回答。
回答他的是神,不是宗教。
沒有這座島嶼,即使有理查‧帕克,Pi依舊無法支撐下去。
但是他又無法留在這座島上,將什麼東西留著,又帶走什麼?
答案是:留下過去的記憶與傷痛,自己背負的痛楚。
而他帶走什麼?
Pi走出內心的毗隰奴島嶼,暗示了他不希望透過宗教解釋一切,希望這個經歷能透過故事
,被人理解。
這就是Pi所說『我的故事』之意。
但是沒有理查‧帕克,我們依舊缺少最後一塊拼圖。所以我們終於要接觸理查‧帕克了。
理查‧帕克、
前面已經提過Pi呼喚神蹟的經驗,也提過Pi第一次遭遇理查‧帕克的經歷。
那麼,我們來看看Pi跟理查‧帕克的第二次相遇。
當Pi被迫上了救生艇,無法拯救家人,與跛腿的斑馬一同在漆黑的汪洋中飄盪時,他吹響
救援的哨子,希望被人發現也希望發現家人。Pi看見遠方有個蹤影。欣喜的他立刻丟出救
生圈,並伸出船槳救援。沒想到搭上船槳的竟然是理查‧帕克,Pi立刻撥動船槳試圖阻止
理查‧帕克。但是理查‧帕克被海浪打上船,驚恐的Pi當機立斷決定跳船。
天亮以後,Pi陸續發現動物,以及鬣狗哈里從船艙竄出。當鬣狗咬死斑馬,Pi只是感到悲
傷與難過,卻無法阻止鬣狗的本性。
但是,鬣狗咬死猩猩橙汁,卻只是因為威脅而不是為了吃牠。Pi低頭看見橙汁斷氣,立刻
顯現十足怒氣。憤怒的Pi拔出小刀,吆喝要鬣狗過來,反倒鬣狗低著頭哀嚎,不敢動作。
Pi的憤怒超越某個程度,超越畫面之際,老虎由黑暗的船艙躍出。彷彿從黑暗的心底奔出
。
『廚子是個很壞的人,更壞的是,他激起我內心的黑暗。』
Pi看見自己心中的黑暗反倒沒有怒氣,只覺得恐懼。
他沒想到自己是這樣的一個人。
我們或許就像作家以老虎比喻Pi,但是否真是如此?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Pi被老虎吃掉,現實將發生什麼事?又為什麼老虎需要五公斤的食物
?Pi明明就不需要那麼多啊。
老虎是老虎,人是人。人不可能既是老虎,又是人。
當我們用老虎詮釋Pi,不論詮釋的是人性的黑暗、憤怒或者獸性、本能,都必然面對這樣
的問題。如果老虎不是老虎,那Pi的陳述又代表什麼意義?
實際上,當老虎殺了鬣狗,開始威脅Pi之際,老虎就不再是Pi,成為另外的東西。稍微回
顧前頭,老虎『為什麼會出現』?
有的時候,我們不能是『自己』。
正因為無法是自己,我們才會出現其他人。
但如果我成了另一個人,我又是誰?
旅途中,Pi不斷處理這個問題。這甚至是一趟等同心理治療的過程。PI是老虎,但又不能
是老虎,否則就必須面對他做過的那些事。
所以,老虎開始攻擊Pi,因為兩人不能相同。
回答前面的問題,老虎吃了Pi會發生什麼事?
Pi消失了,只剩下老虎的部分。
或者,吃下Pi的老虎也將消失。
Pi與自我的割裂產生之後,老虎逐漸成為一個獨立的形象。在Pi的腦海中變成一個半人半
虎的奇特存在。
為什麼老虎不吃餅乾?因為這時候Pi仍然必須與老虎分離。
Pi找到鉛筆與本子,足以讓他寫下救生信與記載情況。他也同時試圖馴服老虎。
我們知道,第一次馴服老虎的過程失敗了。自我一旦割裂就沒有那麼容易復原。
那麼,如果Pi殺了理查‧帕克呢?
Pi心中有一塊記憶將無法痊癒,同時,他也將抹煞那個為了生存的自己。
沒有理查‧帕克,Pi無法活下來。沒有Pi,理查‧帕克無法存在。
我們來看看中間的發展吧。
Pi補到一條魚,並且感謝毗隰奴。這條魚他餵給理查‧帕克,因為Pi可以吃餅乾。這時PI
仍然是Pi,理查‧帕克也已經是理查‧帕克。
我們發現Pi為了活下去殺生,這帶給他許多罪惡感。但他可以解釋這不是為了自己,同時
這也是毗隰奴的恩賜。
理查‧帕克不會想那麼多,牠將食物叼進船艙,在黑暗中啃噬魚肉。
但是,Pi在旅途中不得不痊癒,也不得不面對自我。
Pi與理查‧帕克的第二次對峙是他回到救生艇上,準備拿起鉤子製作捕魚工具。這時Pi已
經做好殺生的準備,但是理查‧帕克依舊在船上威嚇Pi。飛魚群恰巧出現,讓Pi得以抓走
大魚,理查‧帕克則勉強接受Pi的要求。
Pi這時已經失去餅乾,他選擇接受魚肉。
這也代表,Pi逐漸接受自己身為理查‧帕克的一面。
Pi透過魚肉,訓練理查‧帕克聽話。
Pi保證會尊重理查‧帕克,只是要把牠『趕回黑暗』。
理查‧帕克不願接受,卻被Pi趕了回去。
Pi與理查‧帕克依舊維持如此的模式相處,Pi透過書寫與記載維持自我,逐漸回復內心。
但是接下來發生了幾件事。
首先是,錯過能夠獲救的機會。
遠方出現船隻,卻沒有看見Pi施放的訊號彈。
接著,Pi依舊回到船上,與理查‧帕克維持相同的勢力範圍。但是失去希望的Pi逐漸無法
維持自我,開始看見幻覺。
Pi發現理查‧帕克正在觀看水中,懇求理查‧帕克告訴自己牠看見了什麼。老虎不會說話
,但理查‧帕克依舊是理查‧帕克。Pi從理查‧帕克眼中看見自己的記憶,自己的幻覺。
Pi愈來愈無法維持自己,僅剩與世間的連繫便是文字以及自己背誦的無理數,另一個π。
風暴來臨時,狂風吹走Pi的唯一記錄,讓他失去與這段遭遇的一切連繫。但這時他祈求的
神蹟再度出現,Pi依舊渴望神蹟,解決所有問題。
目睹風暴與雷電打在海面的Pi感覺自己得到了救贖,他趕緊呼喚理查‧帕克,希望分享這
份喜悅。但是理查‧帕克代表的是拒絕接受奇蹟的那一面。在心中沒有奇蹟的理查‧帕克
眼中,世界沒有奇蹟,只有殘酷的事實與力量。理查‧帕克不會相信神,因為神不會將牠
搭乘的貨輪弄沉、殘忍地殺人、或甚至吃人。
那不是神,那只是暴風雨,只是比自己更強大的存在。
理查‧帕克的一面因此畏懼。
當Pi打開帆布,希望理查‧帕克面對神的同時,也強迫另一面的自己面對神。但正是無法
接受才分裂自我,又怎麼能面對?
Pi第三次呼喚神蹟,傷害了另一個自己。
我是對的,但我做了錯的事。
因為我錯了,所以我不再是我,所以神懲罰我。
並不是因為我有罪,而是因為我做了錯的事
但是逼迫讓我有罪的神,又該如何解釋?
在浮島上,Pi依舊吃素,理查‧帕克依舊吃肉。
兩人的舉動可以透過宗教合理,並且將之隱藏內心。那是為了活下去的必要舉動,沒有人
可以斥責自己。
但是,自己要怎麼說服自己?
理查‧帕克吃肉,即使牠優於盲信宗教的人,得知這是被迫,依舊無法面臨這趟旅程中,
愚昧的自己招來的各種禍害。
所以,當Pi處理完他自己的問題,決定不再隱藏故事,決定講述故事。
理查‧帕克卻無法回到Pi。
Pi走過的最後一站是浮島,理查‧帕克則在墨西哥抵達最後一站。
理查‧帕克必須離開,必須消失。
理查‧帕克不會死去,在Pi死去以前牠不會消失。但是牠又不能存在,否則Pi始終會想起
這趟旅程的自己,與代表理查‧帕克的事物結合。
然後又將再次面對那些黑暗,與無法處理的事物。
背負恐懼與黑暗,帶著家人的傷痛與殺人的罪過,洗清一切陰影──
理查‧帕克走入密林,回到人看不見的深處。
回想一開始,Pi詢問神父的問題。
『為什麼祂要那樣做?』
『為什麼祂要派祂唯一的兒子,來承受這些痛楚?』
『因為祂愛我們。』
理查‧帕克背負了Pi無法承受的一切,走入密林。
理查‧帕克承受了Pi的重擔離開。
我們想知道,理查‧帕克到底代表什麼?
作家說,Pi就是理查‧帕克,但這是錯的。
不是Pi就是理查‧帕克,而是理查‧帕克是π,理查‧帕克就是那個無理數。
然後Pi才是理查‧帕克。
這是兩人名字的由來。
這是一個無理數,你認為它有意義嗎?
但有時候,事情發生就是發生了,哪有什麼意義!
你認為它含有意義嗎?但它就是存在我們周遭的世界
它就是存在,存在我們周遭。
這是兩人的名字由來,也是其中述說宗教的部分。
不是因為信仰,而是因為生活、
神創造了天堂和地獄,但是天堂地獄同時存在人間。
你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對於信仰的解讀,它卻並非對於個別宗教的詮釋。
猶太教根據律法生活,藉此完美物質世界,達成神的意旨。這並不是神要人們這樣做,因
為人無法瞭解神的意旨,只能遵照律法生活。
不同於約拿被鯨魚吞掉的觀念,一切的故事並沒有意義,它就是發生了。我們不能賦予它
意義,就像無法賦予神價值一樣。在Tzimtzum當中,在這塊空間中,神存在每個地方,觀
看著這一切。
但生活其中的依舊是人。
我們不會說:是神害船沉沒、逼得Pi面對家人死去、面臨自我最深處的威脅──
我們無法去談論一個空間,正如關於物自身的不可知。所有事物在那裡相遇,所有矛盾也
在那裡聚合,但是人們無法談論,也不能理解。
但我們依舊得生活下去。
Pi相信神,但也認為宗教無法帶給他更多。
當我遭到遺棄,祂持續觀看。
當我承受苦難,祂持續觀看。
但是當我失去希望,不相信自己能獲救,祂給了我休息的處所,為我指明旅程的方向。
我們無法瞭解神的意志,也無從質疑神。我們只能依照律法生活,完美我們的物質世界。
而神依舊觀看。
《少年Pi》哪裡有宗教?它到處都是關於神的故事。
一個相信神的人,在遭遇變故途中,如何從他的想法質疑,並繼續跟隨神。
質疑是必要的,相信是必要的。
我們可以任意選擇故事,也可以選擇,是否跟隨上帝。
優點與特色、
不少看過原著的讀者,看完電影無法接受電影與原作之間產生的巨大鴻溝。這道鴻溝不僅
劃開文字與影像,同時更將觀眾直接分成兩派。一派支持第一個故事,另一派反對第一個
故事。
但是,導演在這裡煞費苦心地,除了讓兩故事同時存在,而且更讓述說這個故事的人改變
。我們不容易意識到小說中述說的主體是作者,而不是Pi;但是電影中李安賦予Pi更高的
權利:他是述說者,同時賦予兩故事價值。
我們直覺想到前面關於神的論述,認為導演在電影中,扮演如同神的角色。但是這樣一來
,就落入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的陳述。只有當觀眾發現它是一種同時存在的狀態,開始
著重陳述者本身,發現導演『並不是描繪故事』,而是『描繪一個人去述說故事』,才能
看見這個差異。
不是真的或假的,不是存在不存在,而是Pi告訴觀眾兩個故事。就像觀眾可能選擇第二個
,喜歡第一個一樣,那不是故事本身的重點。重點是這個創造的過程,在Pi心中轉變與陳
述的歷程。
你可以相信第一個故事,也可以相信第二個故事,任你選擇,甚至接受第三個故事。
每個觀眾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做出自己的選擇。
那就是Pi所言『現在那是你的故事了』代表的意義。由『Pi的故事』,變成『你的故事』
。
而針對其他觀點,就像先前陳述──我不相信它存在,但是它可能發生。它一旦發生就代
表我的觀點錯誤。
第一個故事真實,第二個故事同樣可以為真。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最成功的地方不是畫面,也不是在於翻案,
而是李安成功將這樣存在不定的可能,陳述給了每個觀眾。
這部電影賣座,因為《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不僅讓觀眾沉浸在觀看中,並在結束後,重新
思索自己看見了什麼。
感動與反思,也將隨著自身經歷更改。
這部電影可以任意切入,也可以隨個人喜愛的方向解讀。
它不僅述說一個故事,也述說了故事的其他可能,賦予觀眾創造的過程。
讓兩種以上的面向同時並存,就是它就明顯的優點。
在沒有人的森林中,一棵高聳的樹倒下。
我們不知道這棵樹,也不知道它倒下。
在只有一個人的森林中,一棵高聳的樹倒下。
他告訴我們,樹並未倒下,只是輕輕坐下。
The Tiger、
《The Tiger》是英國詩人William Blake的著作,這首詩描述的對象自然並非理查‧帕克
。但是看完電影,又讀完這篇文章,再讀這首詩更能感覺詩中描述的美好與矛盾。
The Tiger William Blake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
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And What shoulder, and what art,
Could 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
And when thy heart began to beat,
What dread hand? and what dread feet?
What the hammer? what the chain?
In what furnace was thy brain?
What the anvil? what dread grasp
Dare its deadly terrors clasp?
When the stars threw down their spears,
And watered heaven with their tears,
Did he smile his work to see?
Did he who made the lamb make thee?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Dare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出處、
(1)中央社新聞:
https://www.cna.com.tw/Views/Page/Search/hyDetailws.aspx?qid=201212140011&q=%e5%b0%91%e5%b9%b4Pi
(2)貓頭鷹出版,印度史詩神話百科
(3)同2,毗隰奴最有名的是十個化身,包括:魚、龜、野豬、人獅、侏儒、持斧羅摩、
羅摩、黑天、佛陀、卡爾吉。毗隰奴也擁有一千個不同的名字,包括哈里、那羅延天,而
尼泊爾人則將他們的國王當作毗隰奴化身。
(4)同2,因陀羅信仰中以金剛杵召喚雷電,隰婆則透過手中的三叉棘『比那卡』呼喚。
隰婆同時也是暴風雨神
(5)恭喜你看完了,我也覺得很厲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32.79
※ 編輯: Aliceing 來自: 118.160.132.79 (12/19 18:49)
謝謝你的提醒,讓我有機會修正
害人以為是約伯就麻煩了,再次感謝m(_ _)m
PTT這邊更新到三版了,謝謝各位的閱讀與指正
謝謝各位的評語與感想,再次感謝大家讀完這篇文章 m(_ _)m
※ 編輯: Aliceing 來自: 118.168.186.244 (01/03 04: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