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uTV] 「田田呀~田田 I Love You!」過埋今個星期,就再聽唔到德斌KK愛的吶喊,又睇唔到阿牧佢為咗渣田付出喇,因為港版《大叔的愛》今個星期就大結局😭
但呢個世界總有希望,ViuTV決定下星期一開始,喺2030~2230時段,播放由 #田中圭、#林遣都、#吉田鋼太郎 主演嘅日本版《大叔的愛》❤🌈 播完就到東京奧運開幕!
大家可以見識吓日版嘅浴室告白、心心濾鏡、大叔愛的吶喊~ 田中圭點解當年32歲拍呢套劇時可以咁得意,我到依家都搵唔到原因。
下星期一至四,無綫都有變陣,2030~2215播唔同嘅綜藝節目,包括周一《聲夢傳奇》決賽、周二《明星運動會》最後一集、周三《盛.舞者》決賽、周四《全城迎奧運》。2215會播《刑偵日記》。
📺 日版《大叔的愛》99台ViuTV 7月19日起 一連四晚 2030~2230
等唔切可以去黃viu OTT立即有得睇 >
https://bit.ly/3hzVreI
#ViuTV #Viu #大叔的愛 #MIRROR #呂爵安 #盧瀚霆 #黃德斌
#TVB #無綫 #聲夢傳奇 #盛舞者 #明星運動會 #全城迎奧運 #刑偵日記
日本 綜藝 ott 在 追劇便利商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追劇APP如何挑選❓
疫情的關係,在家的時間變長了,那追劇平台買起來了嗎😆
上週在限時動態上問大家,最常使用的是哪些追劇APP~
多數人都有使用兩個以上的追劇平台,其中最常使用的是Netflix
每個平台的類型和特性都有所不同,店長覺得如果是追劇狂的話,兩種平台相互搭配使用最剛好!
✍️那麼如何挑選追劇平台呢❓
一起來看看店長幫各位整理的分析+網友們都推薦使用哪個~
📌【大家最常用的是哪一個APP呢?】
限時動態票選結果:
(共346人參與投票,由Netflix拿下第一名)
1️⃣Netflix
#原創影集 #歐美影集 #電影 #韓劇
時下最流行的追劇平台,付費會員制,沒有免費試用期,片源非常充足,歐美影集為主,也有獨立製播的原創影集,例如《#后翼棄兵》、《#安眠書店》等等都是很受歡迎的影集!
2️⃣愛奇藝
#陸劇 #韓劇 #電影
因為是中國的追劇平台,所以有超級多陸劇,喜歡追陸劇的直接請進,最近許多台灣偶像劇也會在上面跟播,節目種類真的很多,介面比較複雜,找以前的劇都要找很久,但VIP都有搶先看下一集的福利~
3️⃣LineTV
#台劇 #韓劇 #綜藝
有獨立製播的原創劇,其中History系列就蠻有名的!各國戲劇種類多樣,可以免費使用,但沒有VIP的話,最高畫質只能到720p,廣告也是長到要命
4️⃣MyVideo
#台劇 #電影 #單片租借
追劇平台的後起新秀!由台灣大哥大推出的APP,許多優質台劇跟播、電影,片源也很充足,如果你是台劇愛好者,非常推薦使用的平台,也有很多其他國家的劇,介面好用,分類多樣
‼️30天體驗序號【myVideoWithU】(兌換至5/31截止)
💛溫馨提醒:若30天後不續訂,記得解除VIP,否則會扣款下個月的費用~
5️⃣Friday
#電影 #韓劇 #單片租借
由遠傳電信推出的APP,很多電影,除了月費還有單片租借的模式,會有獨家播出的韓劇,愛追韓劇和電影的人很值得加入!
6️⃣KKTV
#日劇 #BL
店長要看日劇就是直接去KKTV😆
以日劇為最大宗,介面簡單好操作!此外有很多原創BL影集、日本動漫,也有一些其他平台沒有的台劇、網路劇
‼️14天體驗序號【KKTVSTAYHOME】(兌換至5/28截止)
-
店長目前最常使用的APP是:Netflix、MyVideo、愛奇藝
最近蠻喜歡MyVideo的,有很多優質台劇跟播,公視的劇也都有同步更新,像是《#火神的眼淚》《#天橋上的魔術師》等等,去年的金馬國片也都陸續上片,最新的就是《#親愛的房客》,這部真的是我2020最愛的電影!
以上的整理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希望大家防疫期間也有好心情!
㊗️大家健康、出入平安,一起追劇共體時艱🙏
#kktv #linetv #myvideo #vidol #friday影音 #公視plus #netflix #愛奇藝 #追劇app #戲劇 #追劇 #app #追劇平台 #OTT #疫情
日本 綜藝 ott 在 侯漢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對中天新聞有些淺見;
線下往線上經營,第四台沒落本是時代趨勢,中天無懼得罪當權,被迫轉型;然則福禍相倚,訂閱達200萬,擺脫NCC束縛,更能還原媒體第四權角色,監督當道、給觀眾更大受益。
愛奇藝、騰訊、優酷,當前在中國大陸仍然虧損,純粹的新聞能否完成轉型,是重大挑戰,卻也令人期待,不僅是政治問題,也是產業經營的重要課題。
YT分潤與打賞,不足支撐一年十億電視廣告費。當前訂閱更多僅為理念支持,徒將52內容照搬線上,長久觀眾必然流失, #往流媒體 #往OTT(線上影音串流平台),更多優質原創內容,才能存活。
傳統電視「頻道」才有幾點到幾點的播出概念,線上沒有時間地域限制,不要定點守在電視機前,自由選擇主題,才是當前收視習慣。
打個比方,「午間新聞」、「晚間新聞」都是過往因為人們午休或回家,「坐在電視機前」空檔看一下今天發生什麼事。然而手機與平板時代,不能再只有「午間」「晚間」,更要有「關鍵字新聞」,閱聽人自己蒐尋關心的關鍵字,平台呈現關於這個關鍵字最新的新聞內容。
新聞直播只告訴你「現在」發生什麼事,兩個小時前發生的事,旁邊有關鍵字雲,請點選搜尋。
新聞將只像文茜週報「去蕪存菁」,不再需要24小時塞好塞滿,過往電視節目為了填時段,給記者日工作負擔,於是每天產出抄PTT、抄YT、車禍外遇等無聊無營養的「蕪新聞」,未來線上皆無須保留。
要留存的是什麼?
中天新聞當前核心品牌有,一是「文茜世界週報」,二是「監督執政者」。二者絕不可廢,其餘內容,既非原創,更無獨特,遑論付費誘因。
其實中天發展OTT已經走得慢了,三立的OTT早已結合了新聞綜藝娛樂,並走向粉絲經濟,有200萬的yt訂閱用戶。兩年前中天在電視上收視滿冠,卻忽略了線上轉型。
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線上收費模式就是困難之一。究竟是收會員費呢?還是免受會員費收廣告費?抑或是受了會員費免看廣告、又或者可以多收一點提前收看呢?
台灣,有那麼多人,願意為了看純粹的「新聞」付費嗎?縱使加上娛樂台,「小明星大跟班」,付費收看能撐得起整個節目嗎?
線上影音平台競爭激烈,各種原創劇集、動畫充斥,純粹「新聞」要與其競爭,可視難題,亦可視作藍海。只有往兩個方向;「知識化」、「在地化」,然後深入報導、深入評論、專題選輯。
為了看中天新聞付費?意願不大;為了看文茜週報付費順便看更多專題報導,可接受。那麼,有沒有更多的「名家專欄」可以在這個頻道上?
那種換了電視台就換個立場的名嘴、不認真的名嘴,不需要。只要知識與觀點。
更多的在地化,如同當初高雄人覺得,只有中天報導高雄,那麼其他縣市的好壞弊案呢?地溝油?爐渣?礦業法?居住正義?這個縣市的問題,在地人不想知道嗎?那就付費看一下。
對「新聞」有興趣,其實是對「求知」有興趣,對「挺中天」有興趣,其實是對「監督執政黨」有興趣,針對此二主軸,製作系列節目,跳脫時間概念,才能吸引更多觀眾。
透過數據,精準掌握客戶看了什麼、跳過哪些片段、重複哪些片段、更能掌握每一個用戶觀看特點,假設發現政論節目中,某某人都被跳過,侯漢廷發言都被重複觀看,那麼就該請侯漢廷做節目,從而提供觀眾更佳服務。(咳咳,絕對不是暗示什麼)
當然腥羶色等八卦,也是收視率很高的新聞,既然不受「單一頻道」限制,完全可以並行不悖。十八禁專區新聞選輯,或許更可能成為會員成長大宗,且開創全新市場,比如深入日本採訪,但請當我說說而已。
玩笑歸玩笑,中天有其獨特,未來除了面向台灣市場,華語市場才是發展大宗,思考什麼新聞能獲得兩岸觀眾與華僑喜愛,不受兩岸監管拘束的自媒體,將更能大鳴大放。
訂閱中天,鼓勵中天繼續堅守第四權!
https://www.youtube.com/user/cti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