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再新增4人確診
#已經有了至少4波的傳染
#醫院員工353人隔離14天 病人陸續清空
送上昨天的記者會。靜待下午2PM越南看護的疫調。
1.指揮中心19日公布新增4本土確診,其中2例為案863護理師之同住家人(案864、865)及1例為工作接觸者(案868),1例為住院病患之越南籍看護(案869)。
2.案864、865分別為50多歲男性及20多歲女性,均有咳嗽、流鼻水症狀,因匡列為案863接觸者,於18日進行採檢,並於19日確診。案868為30多歲女性護理人員,與案863於同一病房工作,曾於1月12日、15日及17日接受採檢,結果皆為陰性,1月18日因發燒、喉嚨癢及頭痛症狀,至醫院再次採檢,於19日確診;案869為越南籍40多歲女性,為住院病患之看護,目前正疫調中。
3.案863、864、865可傳染期間曾有公共場所活動史:1月13日11:30~12:15還有1月16日11:40~12:35有到過桃園南門市場,還有1月16~18日有去摩斯漢堡桃捷A7店。請以上時間地點有活動過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2月1 日前如出現疑似症狀(發燒/呼吸道症狀或嗅味覺異常等),應確實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就醫(有任何疑問可先打1922),且不得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就醫時主動告知接觸史、旅遊史、職業暴露及身邊是否有其他人有類似症狀;返家後亦應佩戴口罩避免外出,與他人交談時應保持 1 公尺以上距離。
4.到目前為止,此院內感染群聚已經來到了7人。包括疑似感染源的美國回來病患案812,案838住院醫師(7B病房/ICU),案852護理師(7B),案856主治醫師(7B,10B),案863護理師(10B),案868護理師(10B),案869外籍看護(9B)。另外還有擴及到社區3人包括了案839護理師(6A) ,案864和案865(是案863的同住家人)。
19日公布的案864,865,868,869的Ct值分別是15,14,29,19。
5.陳時中表示,這次採高度隔離戰略,已成立前進指揮所,居家隔離者以集中檢疫或回院隔離(把院區清空,清消完再入住)為原則,今天有120名、明天有100名病人外移到專責隔離病房,樓層管制並全面消毒。醫院員工目前有353人需隔離14天,病人陸續清空。
醫院清空計畫與封院不同,封院是不進不出,當年和平醫院是封院;現在是只出不進,是清空計畫,讓醫院降壓,讓可能會染疫的醫護人員休息和隔離。
6.歲末年終各地密集舉辦大型集會活動,考量集會活動通常人潮擁擠,長時間且近距離接觸,具有高度傳播風險,一旦出現疑似個案或群聚事件,將提高防疫難度。再次提醒集會活動之主辦單位,應依循指揮中心公布之 「COVID-19因應指引:公眾集會」,妥為評估該活動舉辦之必要性及相關風險程度,若決定舉辦,應訂定完整防疫應變計畫,落實防疫相關準備及措施。若無法於活動前嚴格執行完整風險評估,並規劃完善之防疫配套措施,指揮中心強烈建議取消或延後舉辦。
7.昨天入境人數1600左右和之前差不多,居家檢疫總人數在3萬7千人,比之前平穩時1萬6~2萬為多,但沒有到去年4月左右的高峰。
8.外界質疑,部立桃醫的院內感染疫情升溫,是否應該廣泛採檢;陳時中說,我們的戰略是不用PCR採檢當唯一標準,有需要的會做隔離,這次擴大隔離範圍,採檢是讓警覺更高,不是唯一標準。這次有1人4採,這都是根據病毒量和疾病進程不同、採檢結果出來的時機而定,第一時間不見得採得到確切結果。國內的採檢量能要等到有需要的時候來用,不會輕易啟動普篩,應要慎重使用戰備物資。最簡單道理就是今天在打仗,不是說子彈多趕快對空掃一掃,還是要看到敵人再打。
9.羅一鈞副組長強調,這次偵測到的桃園醫院確診者的病毒株,還是偏向武漢後第一個出現的變異病毒株,也是目前世界上比較主流的病毒株。
10.案863護理師接觸者:
醫院接觸者部分,接觸病患、陪病者14名皆已採檢,檢驗中;院內員工38名皆已採檢,檢驗中;實習師生10名皆已採檢,檢驗中。
社區接觸者部分,家人5名,2人陽性(案864和案865),3人陰性;其他接觸者1名檢驗中。
11.案864/865接觸者:
非同住親屬7人皆已採檢,檢驗中。
職場接觸者17人皆已採檢,檢驗中。(摩斯漢堡等)
04b醫師解讀:
1.雖然指揮中心新聞稿寫今日本土四例均為醫院感染事件之確診個案接觸者,但我最擔心的是現在疫調還沒有確認的案869越南籍看護。她是在另一個之前沒有過案例的9B病房,正在釐清案838或是案856有沒有機會去病房看診過。另外案869的足跡還有症狀也還在釐清中。目前確知的是她沒有照顧過已知的新冠確診患者。
案869不是因為之前任何一位的接觸者匡列而去檢查的,她是因為有症狀而回院檢查出來的。她就是我18日晚上所說的:出現了原本匡列對象以外的人,或是在另外一個病房出現了案例,那就是狀況真的不妙了。因為這代表整個醫院的感染傳播狀況可能比我們想像中的嚴重。照現在的圖從案812開始已經有了至少4波的傳染,每一波可能都有其漏網之魚,如果傳染鏈沒有這麼清楚,醫院環境可能被汙染的區域越來越大,那麼會越來越難處理。到底我們現在判定的傳染鏈是否真的是對的?疫調總有極限。我們常見外籍看護可能會跨病房到處趴趴走,這本來就有可能是疫調的死角。這例令我頭皮發麻。我希望今天下午2PM公布的越南籍看護疫調,不要讓我頭皮麻到頭髮都掉了。
2.案863護理師傳給了家人,而家人案865在桃捷A7店的摩斯漢堡工作。在餐廳吃飯顧客肯定拿下口罩,這裡真的很有機會傳染出去。主要工作人員只有她和店長,所以她處理食材,販售,交貨,收錢都會做。店長居家隔離中,採檢還沒出來。另外當然還有人來人往的南門市場。
我認為此院內群聚可能繼續擴大,甚至要擔心散到社區,從而造成社區感染的機率,相比於昨天,又升高了。我們社區離蜘蛛網的傳播近了嗎?因此我在19日晚間的第一時間,因為沒有時間整理文章,我能做的就是很快的在臉書發文,請大家告訴自己身邊家人好友這些足跡請他們注意。
3.整個北部,我說真的北部,我想都該繃緊神經了。是時候要重建口罩天網,減少群聚了。人擠人在現在肯定不是好事😭 大家陪我宅在家看日劇吧!
4.遭強勢變種病毒株攻擊的說法我要解釋一下,案812美國回來,他帶回來的就是有D614G突變的病毒株,這株從去年2月就在歐洲出現,後來就一直散布到全世界成了強勢株,這個 #強勢 的用字是指他變成了全世界主要流行病毒的意思。然後他的傳染力已經比原本武漢的病毒高了4~8倍左右,但致死率和重症率沒有更高。在2020年6月以後從美國或任何地方境外移入,大概都是這一株了。而現在的南非,英國,巴西等變異株,也都帶有原本這個D614G的突變。美國自己到底有沒有進一步產生了新的優勢突變株,目前還沒有完全定論。
5.關於普篩還有醫院中同仁希望篩檢安心的事情,再來釐清一下。我們看篩到第四次才陽性的案868吧。她因為一開始就是被匡列的人員,曾於1月12日、15日及17日接受採檢,結果皆為陰性。但顯然前面她就是位於潛伏期(或是偽陰性)。直到1月18日因發燒、喉嚨癢及頭痛症狀,至醫院再次採檢,於19日確診。
普篩的問題是這樣。篩了,可能抓到陽性的無症狀感染者,很好。但陰性的人呢?那只代表你到此刻還沒有發病。陰性的人反而可能讓他產生不正確的安全感,你有接觸的話14天內都可能發病,然後如果你是醫護人員,身處醫療環境中你隨時都有可能有暴露的風險。我覺得這是我們要不斷衛教讓大家有正確認知的。
能夠的話最高規格的處理當然是全部人都去隔14天,而不是依賴檢查本身。但一開始想維持醫院運作的想法當然也不能說錯誤。我認為,判定自主健康管理的醫護人員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們可能要重新思考一下。
#口罩繼續戴好戴滿
#繼續執行秋冬專案
#別碰眼口鼻勤洗手
#紀錄行蹤以備疫調
桃園醫院 10b 病房 在 公視新聞網 PN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圖卡】醫院感染》衛福部桃園醫院確診者病房樓層關係
衛福部桃園醫院感染事件持續擴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首度在記者會中表示,醫院內至少發生兩波傳染,也會持續進行疫調防堵感染事件擴大。
指揮中心今公布的個案關聯圖資料中,可以更進一步了解染疫醫護所在和負責的樓層。最初確診的案838住院醫師,在醫院的加護病房(ICU)以及7B病房,與其女友案839的護理師服務的病房6A並不相同,所以指揮中心認定為同住接觸感染。
之後確診案852護理師及案856主治醫師,與案838都有在7B病房工作。而案856主治醫師也同時在10B病房執勤,會與案863和案868兩位護理師在10B病房有工作的接觸,也同樣被指揮中心認定為醫院感染。
而今(19)日確診案869越籍看護,雖被認定為醫院感染,但因為是在9B病房照護,其足跡及詳細染疫過程指揮中心仍在進行疫調。
持續更新》衛福部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簿
https://news.pts.org.tw/curation/19
|編輯/卓冠齊、Nagao
|設計/曾芯敏
了解他們經歷過/正在經歷的》》》
醫檢師|https://newslab.pts.org.tw/video/107
康復者|https://newslab.pts.org.tw/video/109
#公共電視 #看見更好的未來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公視新聞網
#武漢肺炎 #WuhanVirus
#新冠肺炎 #CoronaVirus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2019nCoV
桃園醫院 10b 病房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部桃院內感染升溫:新增護理師、家人及外籍看護等4名病例,累計9人確診;醫院大清空:院內感染至少橫跨4病房,353名醫院人員將全數集中檢疫隔離、220病人將安排轉院】
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自去年(2020)1月21日台灣出現首名病例以來,國內疫情進入最緊急的狀態,第二家醫院群聚感染的衛生福利部立桃園醫院(簡稱「部桃」),病例已擴散到醫護家人的第四圈,確診護理師的家人也確診。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決定,被匡列的醫護人員接觸者必須集中到檢疫所隔離,或者直接留院隔離,已陸續清空部桃病患,預計今天移出120人,明天移出100人,待醫院消毒完成會作為醫護人員的隔離場所,相關人員持續只出不進,形成半封院狀態。
不過疫情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強調,「我們認為疫情沒有擴大到社區(感染)程度」,目前都是個案親密接觸者、相關家人,疫情還在掌控中,傳染源清楚,希望將疫情防堵在醫院。
■新增4例,確診護理師的先生、女兒也被感染
部桃醫院群聚感染今天新增4個本土案例,其中一名是部桃護理師(案868),一名外籍看護(案869),2名是之前確診護理師的家人(案864、865),其中一人在摩斯漢堡工作。總計此波群聚已累計至9人,蔓延至社區,是疫情至今最嚴重的群聚感染事件。
今天確診的護理師(案868)是30多歲女性,和昨天確診的護理師(案863)同在醫院10B病房工作,部桃1月11日傳出首名醫師確診(案838)後,案868曾在1月12日、15日及17日接受採檢,結果皆為陰性,1月18日因發燒、喉嚨癢及頭痛症狀,至醫院再次採檢,今日確診,指揮中心研判感染源可能為案863。
昨天確診的案863,其先生(案864)和女兒(案865)也都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因匡列為案863接觸者,昨天採檢,今日確診。
■未照護確診病人的看護也被感染
案869是越南籍40多歲女性,為住院病患的看護,工作地點在9B病房,陳時中表示,這名看護沒有照顧過確診病患,曾接觸過確診的主治醫師(案856),似乎也有和首名確診的醫師(案838)接觸過,可能是病房問診檢查時遇到,到底是誰傳染的,目前還在釐清中。
今日確診的護理師(案868)在2名醫師都確診後,曾被匡列為接觸者,經3次採檢,竟都沒有篩出陽性,第4次檢驗才確診。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據了解,這名護理人員是因有症況所以又回來採檢確診;陳時中則解釋,可能前幾次病毒量還不多,直到最近病毒量夠了才被檢出。
■院內感染至少跨4病房,醫院清空全面消毒、明今兩天將轉出220名病人
目前部桃累積的9名病例中,除首名確診醫師(案838)的同住護理師女友(案839),案863的先生(案864)、女兒(案865)3例感染地不在醫院內,確診的6名醫護橫跨ICU、7B、10B、9B等4個病房,分別是:案838住院醫師,橫跨加護病房和7B;案852是7B護理人員;案856是主治醫師橫跨7B、10B;案863、868則為10B護理人員;今天確診的外籍看護則在9B照顧病患。至於,目前被指揮中心判定,應是與案838醫師同住感染的案839,則是6A護理人員。
由於部桃群聚感染有擴大趨勢,指揮中心決定清空部桃,全面消毒,預計今天移出120名病患、明天100人,至其他醫院專責隔離病房,今天下午已有化學兵到場協助移送。
桃園市衛生局則指出,將以林口長庚醫院為北桃竹合作網絡的基地,另協調國軍桃園總醫院、天成醫院、敏盛綜合醫院、北榮桃園分院、聯新國際醫院、聖保祿醫院等6家醫院,協助急重症病人轉送的醫療能量。
陳時中表示,醫院病人所在地有2棟,會區隔開,病人和醫護人員也都區隔開,分級移動,確診者有接觸到的病人先不移動,風險較低的先移出去,會用救護車載運,傷勢較不嚴重的可能用遊覽車。
■353名醫院人員將集中隔離,陳時中:「與和平封院不同」
目前部桃必須隔離的員工,將採集中隔離檢疫,以免在家隔離,又有傳染給家人、讓疫情擴散之虞。而醫院全面消毒清空後,也將作為醫院人員集中隔離場所之一。
陳時中透露,6、7、9、10樓是警戒樓層,目前部桃全院人員隔離人數為353人,有些人在家隔離,有些人在醫院,為了避免疫情再擴大,匡列的接觸者原則上都要集中檢疫隔離,現在在家裡隔離的人,指揮中心若判斷其房間數、各方面條件不足,有必要時會召回,安排到醫院或集中檢疫所。
陳時中也坦言,目前的集中檢疫所還要容納國外回來隔離的人,「不見得夠用」,因此清空完部桃後會全面消毒,讓醫院人員在裡面隔離。
部桃目前大清空、醫護也將在院內隔離,陳時中今也被媒體問到,這與「封院」有何不同?陳時中則解釋,封院基本上是「不進不出」,和平醫院當年就是這樣;現在部桃是「只出不進」。
■新增4個案,都曾至公共場所,完整足跡仍在疫調
今天確診的4名案例都曾到過公共場所,指揮中心今天公布案863和864這對夫妻的足跡:
◎1月13日上午11點30分到12點15分曾到過桃園南門市場
◎1月16日上午11點40分到12點35分再次前往桃園南門市場採買
指揮中心呼籲出入相關場所的民眾自主健康管理,2月1日前如出現疑似症狀,應確實佩戴醫用口罩,儘速就醫,且不得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
桃園市長鄭文燦也召開記者會表示,這次本土病例的疫調足跡包括,機場捷運A7站與南門市場,機場捷運A7站的工作人員將自主健康管理,不能混到其他車站工作。另外南門市場明天也將休市一天進行消毒。
此外,針對新增個案的職場及家庭接觸者疫調部分。案864、865非同住的親屬7名,皆在採檢中,職場接觸者17名也都在採檢。昨天確診的案863接觸的病患和陪病者共14名,實習生10名,已全數採檢,都在檢驗中;5名家人有3名陰性,2人陽性。另一名接觸者則已採檢,結果為陰性。
案863、864的女兒(案865)在桃園機捷A7的摩斯漢堡店工作,1月16日到18日皆有上班,陳時中表示,這名個案除了上班,還到過哪些地方、詳細時間,都需要再釐清。這間店工作人員只有案865和一位店長,確診病患從食材準備、販售、交貨、收錢,都是工作範圍,接觸到的人沒辦法完全掌握,所以先公布足跡。一同工作的店長正居家隔離,採檢結果還沒出來。
至於,案864工作地點指揮中心則不願透露,陳時中僅表示,是一個收容處所,全封閉式的,裡面的人不能進出,可以進出的輔導老師先做居家隔離,一部分在院內隔離,該場所人員不是大量進出,目前已做嚴格的分流管制。至於確診的外籍看護足跡則還在確認中。
■陳時中:還沒有擴大到社區感染
部桃不斷傳出確診案例,其中許多都已採檢數次,或是未被匡列為接觸者。指揮中心昨日已成立前進指揮所,由醫學中心專業感控人員進駐,釐清相關環節有無漏洞,檢視環境中有無病毒。現場有記者追問,部桃感控是否有盲點?負責此事的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沒有正面回答,僅表示專家小組已予以檢視,提供感染管制、動線分流、病人移出、管制區域建議,也特別成立醫護、病患、家屬關懷組,提供諮詢建議。
陳時中則表示,目前檢視環境,沒有看到新的點殘留病毒。他也補充,這波病毒跟去年第一波完全不一樣,但也不是南非或英國變種病毒,目前世界上大部分都是這病毒,屬於強勢病毒。
他也強調,「我們認為疫情沒有擴大到社區」,目前都是個案親密接觸者、相關家人,疫情還在掌控中,傳染源清楚。
由於還未出現不明感染源,陳時中表示,目前大型活動還不用停辦,但春節有許多大型集會活動,考量集會活動人潮擁擠、距離近,主辦單位應該依循公共集會因應指引,評估該活動必要性,落實防疫措施,若無法於活動前做到,「強烈建議取消或延期」。
■ 曾協助和平醫院管控,葉金川:部桃仍在可控範圍,醫院清空作法正確
2003年SARS,進入和平醫院,協助處理重大院內感染後管控和規畫的前衛生署長葉金川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這次狀況與SARS和平醫院封院不同,當年和平醫院狀況混亂,加上沒有即刻的檢驗技術,難以區分哪些人被感染、哪些人沒有,更沒有辦法馬上找到1千多個房間讓院內人士進行隔離,最終才在沒有準備的狀況下直接封院。「但這次是一步一步來,先將醫院的病人清空,消毒後將病房當成醫護人員一人一室的隔離病房,這個做法沒有問題。」
葉金川強調,目前看來部桃已經有幾波感染,但每一波約感染1、2個人,還是有達到部分管控效果,否則病例可能比現在多出好幾倍,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不要讓疫情再往社區擴散,要將有可能被感染的接觸者,都先隔離14天。
「現在的狀況,如果所有人都有做隔離,就能阻斷病毒、不再傳到社區,疫情應該可以控制得住,最重要的是:不要亂!」葉金川呼籲,現在社區,尤其醫院附近居民、公眾場所等民眾不要恐慌。這一波感染雖然傳播力高、發病速度快,但即刻隔離、觀察幾天,就能讓病毒不再傳播出去。
■ 自部桃轉院及出院病人和家屬,要提高警覺、加強檢疫
至於轉出的病人、陪病家屬,更是不能掉以輕心的潛在的高風險接觸者,葉金川說,當這些病人、家屬到其他醫院時,醫院不放心也可以先做檢驗,尤其COVID-19會在症狀出現前兩天就具有傳染力,因此不能等,能檢驗就先檢驗,才能更快抓到病毒。
台大醫院內科加護病房暨呼吸照護中心主任古世基也認為,現在最擔心的是,有些在醫院內的病人或陪病家屬,也許已經出院,但病人還未康復,就有可能到其他醫院看病,或是陪病家屬前往醫院,呼籲民眾提高警覺,一定要主動向醫院告知具有部桃接觸史,醫院才能判斷是否需要通報、檢測。「指揮中心已經有把一些病人叫回醫院檢測,但是那些第二層、來探病的人,就得仰賴他們誠實告知,要如何主動去找,也有一定的困難度。」
古世基指出,指揮中心的疫調以「人」為中心,去了解確診者的足跡、進而匡列接觸者。但這次在部桃疫調過程中,已發現醫師休息室有4處帶有病毒,「這就代表狀況更嚴峻一些!」
古世基說,若是單純人與人間飛沫傳染,疫調就可以很清楚知道確診個案幾月幾日接觸到誰;但若是接觸休息室內的門把、冰箱等無生命物體(fomite)被感染,疫調也難以問出個案「幾日去了哪裡、摸了什麼東西」,也就無法確認確切被感染的時間。此外,人與人接觸,就是一對一傳播;但若是被環境感染,常常是一對多,傳播速度更快、路徑更複雜。
專家也呼籲,目前在部桃的住院病人,千萬不要自行轉院,可透過院方的轉送機制轉到合適醫院,到其他醫院就診時,也應清楚告知就醫史,以免重蹈SARS時病毒隨病人蔓延到其他醫院的覆轍。陳時中也強調,轉出者都移至隔離病房,不希望把疫情帶到其他醫院。(文/林慧貞、陳潔、何柏均;攝影/楊子磊)
#延伸閱讀
【院內感染怎麼預防、挑戰在哪裡?】https://bit.ly/3oXRnqb
【重返和平──SARS隔離黑洞中難以告別的記憶】http://bit.ly/3aMLzrK
【疫苗,行不行?流感 VS. COVID-19十大問題解析】https://bit.ly/38IiBdp
#疫情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病例 #確診 #北部醫院 #群聚感染 #院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