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學三年級:從垂頭喪氣,到抬頭挺胸。
這篇文章,有點雜,字超多,或許大家不會讀完,但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充滿意義的紀念品。我想過了五年再來讀讀,應該會覺得既欣慰又可愛吧。將懞懂的即將踏入社會、職場的自己所經歷的過程化為文字,真的特別難寫,因為這段時間發生好多事,每個細節都是啟發,都想好好紀錄下來。
--------------(以下正文。)
「大家一天中會有最勇敢或「出頭」特別多的一刻嗎?」
我發現,我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做出瘋狂的決定,可能我是一個流著貓頭鷹血液的終極夜貓子吧XD。
「我只是想稍微分心一下啦!」
2020年末至今年初焦頭爛耳的趕畢業論文時,我除了私訊了B&D Lab說我要上他們的podcast外,(還沒聽過那兩集podcast的歡迎去聽喔!連結在留言。)
還投了全校只有20個名額的Mentorship programme(業界師徒制計畫?!拜託如果有人有更好的翻譯請留言告訴我。)當初申請只是想稍微分心一下?!申請方法不複雜,只要填寫報名表,標示清楚在創意產業感興趣的崗位,和提交一份CV就行了,因此CV的脫穎而出很重要,不過我沒有寫過CV,所以當初就是把能寫的都擠上去了。
其實投完申請後就繼續埋頭苦幹寫論文了,沒想到二月中旬收到了錄取通知,看著信件思索了一番才想起來我申請了這個programme。
「我與我的業界導師:Lily Richards」
根據我對出版業的興趣,主辦方將我與一位攝影師同時也是設計部編輯的業界導師牽線,Lily Richards任職於英國最大的出版社Penguin Book企鵝蘭登書屋旗下專門出版成年讀物的Vintage Books,我們將展開為期半年以上的師徒關係。
第一次的Zoom會議,就討論出了清楚的目標、她將協助我的方向以及未來半年每次的會議大綱。令我們不解的是,當初我很清楚的在申請表寫上我對「童書插畫出版」感興趣,但主辦卻派了一位不同領域的人,雖都為出版業,企鵝蘭登書屋也以童書起家,但成年與兒童讀物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我們決定將輔導重心放在:如何結合興趣、如何行銷自己、畢業後五年內的就業規劃、出版社設計部門如何運作、作品集以及履歷輔導,Lily也承諾會將我引介給童書部的設計師,並會在最後一次會議邀請我帶著實體作品集參訪位於倫敦市中心的Vintage Books。
這個業界師徒制計畫難能可貴之處是,它讓我知道我比我想像的更有價值、我的作品是能夠在市場上生存的,只要我妥善規劃以及用對方法。藉由業界導師引路,少摔幾跤,用著我的節奏往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前進。
「當你簽證即將到期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下一步要通往何處了。」
這是在Clubhouse一個藝術房,當我提出我想走高等藝術教育,不知道未來碩士畢業後要不要直接回國後,一位旅法的藝術家講者送給我的一段話。乍聽之下就是不要想太多的意思,更多的含義則是不要限制住自己,這剛好也是我跟Lily聊的最多的部分。我跟她分享了之所以想要回國從教的原因理想以及抱負,但她覺得為何不先在英國累積經驗後,回國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和待遇。
「英國人會雇用我這個黃種人嗎?」
當我提出了我的疑慮,得到的是正面的答覆。Lily說最近在英國出版界意識到種族聲音多元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整頓以及改革。她任職的部門開始娉請更多非白人來當主管高層,也積極出版來自不同種族的書,所以我不用去擔心種族以及膚色的問題,相反的我會是個優勢。
「我未來的受眾是誰?」
在我用簡報跟Lily介紹了我的作品、強項、商業接案、如何經營社群平台推廣自己後,她給了作品高度的讚揚,但同時點出了許多我在推廣的不足。「你的受眾是英國人還是台灣人?」是她第一個丟出的問題。如果我選擇在英國發展,我的粉專、ig是以中文為主,要怎麼在英國行銷自己?Lily說她的部門很常透過Instagram來找合作的設計師,因此清楚完整的po文和hashtags是關鍵。再來,我一些很棒的商業接案作品都沒有標明清楚合作公司、合作內容,行銷自己作品的時候千萬不能謙虛,最響亮的一定要放在開頭!她給了我下次會議前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改善Instagram的po文,至於ig資訊欄的自我介紹,應該更清楚的寫下我是一名插畫家和擅長創作的主題,總之,越明瞭越好!
「除了Instagram和Facebook,還有哪裡可以行銷自己,撰寫個人品牌?」
在會議中我向Lily提出了我的疑慮,我寫作的平台Facebook用戶量正在減少,而且在社群平台越來越少人會耐心的看完長篇大論,Facebook粉專甚至刪除了網誌功能:(。如果我將這些文章記錄搬運到Instagram也不太合適,Instagram的主角是圖片而不是文字。
然而,與其過於在意用戶會不會耐心的看完,不如繼續經營。Lily說,以她一個出版社編輯的角度,不管時代怎麼變,她都是熱愛文字的,所以她在茫茫社群平台找合作設計師時,閱讀創作者書寫的文字是她所好。當然,一定有平台是主打長文與圖,同時拓展到更多平台,曝光自己是必要的,所以她提供了另外一個她們會找合作設計師的網站:It’s Nice That。
「勇敢嘗試,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努力經營,堅持到底!」
除了文章一開始提到的Podcast,我會常常在Dcard潛水,只要有人po了相關文章,就會去用心回答,並附上自己的平台連結。前陣子,Clubhouse開放給Android用戶,我終於可以體驗跟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透過聲音來即時討論同個話題的感覺,它是個很好的輸出與學習平台,很多前輩不藏私地提供好多建言。雖然開麥發言令人緊張,但我的社群平台粉絲數增加了不少!(歡迎大家到藝術相關房間來跟我透過聲音巧遇吧~)
「教育是我明確知道自己斜槓的未來一定會走的其中一條路。」
當我簡單的敘述了我在這個粉絲專頁書寫的內容,以及成立的初衷和目的時, Lily覺得我不應該只用中文書寫,因為全世界有那麼多想到英國學習藝術的國際生。Lily在每次會議中總能一語道出我的不足,而我也積極對她的建議做出一些答覆後向她會報。我開始結合插畫藝術與生態教育,發展為畢業專題,一些文章的出處為此平台,加以翻譯、潤飾以及補充後編輯成一系列的雜誌,其兼具了藝術性、商業性、知識性以及獨特性(完整作品在ig)。
Lily建議我直接詢問系上教授在英國投稿的機會,跟教授聊完後,他開給了我名單,也很歡迎我寄文章給他過目,可是,發現我目前所寫的文章字數、專業度等等都不足以「論文」的形式來投稿,所以我到圖書館借了藝術教育的相關論文期刊來閱讀、學習,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除了書,我參加了多場藝術教育學術論壇,大部分對我來說都很深硬,使用的英文不是我平常會講的,這點我需要精進自我來克服。
「如果要在英國有工作就是要跟教授混熟!」
前天我跟韓國朋友去吃炸雞時,她男朋友跟我說了那句話。「有,她有。」我朋友馬上幫我回答她男友。我為了未來要在英國高教界生存真的是付出了蠻多的。除了當了三年的班級代表積極為國際生發聲,還加入了畢業展團隊忙的熬夜做苦空刷存在感。比較特別的是,剛好我大學三年的努力教授們有看在眼裡,作品質量合格,論文拿A,很榮幸的受邀幫學弟妹演講了幾場,也幫申請我們科系的學生做了招生講座。教授只找了兩三個人,作為一位成功打入他們內心的國際生,我還蠻驕傲的。值得一提的是,我(通宵)做的簡報因為太棒了(自己講),現在已經成為教授間開會的材料咯!
我的付出主要目的就是:我想成為下個學年度的系上職員studio fellow,有點像助教的角色,但我能夠根據我的專長在系上設計課程、帶課程,我認為是個必要的經歷。有好消息再分享給大家咯。
「從Lily到Katy,終於跟出版社童書部牽線了。」
聽從Lily的建議,與其紙上談兵,我應該要到實體書店去看、去翻我喜歡的作品以及它們的出版社,最重要是弄清楚,目前出版社都出了什麼樣的書。那趟到書店的考察彷彿幫我打了強心針,我一直對自己的作品風格不太自信,也不知道結合生態與插畫的市場有多大,結果現在英國的書店,滿滿的都是自然相關的書,尤其在童書領域,很開心的找到了好幾本符合我得強項的作品。
在半年師徒會議結束前,Lily履行了她的承諾,把我引介給了企鵝出版社童書部設計部門的編輯Katy。Lily一直重複強調讓我直接與童書部門溝通的重要性,因為她真的對這個領域不了解,運作模式很不相同。
我將簡單的作品集寄給Katy,她很喜歡我的作品並且親切的空出了時間與我進行視訊會議。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會議,Katy給了我很多建議,包含如何強化作品集,以及我作品的市場性。其中一點,跟Lily持相反意見的是,Katy 認為我需要一位插畫經紀人,經紀人能夠更準確的篩選適合我的案子同時保護我的興趣,再者,因為她任職的童書部門幾乎都是透過插畫經紀公司找合作插畫家。(Lily說成年讀物部門是5:5)Katy也開出了一個適合我的插畫經紀公司名單。
我鼓起勇氣問Katy,我的作品有沒有機會跟她們合作,她沒有正面答覆,但她說會將我放入以後的備選名單,也鼓勵我持續累積作品,並且定期回傳新的作品集給她。
「結果Lily是系上教授老婆的下屬兼很好的朋友。」
我知道他們的關係乍看下有點複雜,在畢業展親友夜當天,教授、教授的太太和Lily一起出現在畢業展,一起誇獎我,驚訝之餘,會心一笑,一切都連在一起了。(那天畢業展親友夜(無親無故的我)邀請了Lily出席。Lily千里迢迢趕來倫敦,還準備了一張卡片給我。)
哇!有人看完嗎?這篇真的寫超久的,你應該也看得很久XD
感恩~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沒有 作品集 dcard 在 行銷女子在日本 Arie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兩個月內增加5千粉絲的破萬追蹤秘訣及漲粉有效方法>
文末有 #免費資源 小禮物喔!
自從7月底破萬追蹤之後,就很想寫這個主題,相信也是大家想知道的內容,但就是提不起勁來寫,漸漸對當時如何順利漲粉之事記憶感到模糊,趁我還有點記憶趕快來寫這篇(大家久等了~)
這篇貼文除了不藏私分享我的作法之外,也解析了最近觀察到有效的漲粉方法,最後還會送大家我擬定目標的表格模板喔!
📌帳號軌跡
2019年11月 開始經營
2020年4月 破千人追蹤
2020年5月 一個月內暴增1,300人追蹤
⇒詳情參考【知識型IG帳號如何短時間成長,0到2000人的漲粉秘訣】一文
https://www.instagram.com/p/B_w9KePHUpb/
2020/7/24 破萬人追蹤
📌擬定目標及策略
6/1的時候我的粉絲數是4,750人,先在Google試算表畫出表格,計算出每天增粉的目標。
我推算有上傳新貼文時,每日最多可以增加130個粉絲,沒有貼文時可以增加45人,有辦UGC活動時最多可以增加350人,所以去計算如果希望兩個月達到破萬人,我需要更新多少貼文以及辦幾次活動。
📌紀錄數據及修正策略
打開 @engaged.ai 紀錄前一天追蹤數,以及比較實際數字與每天目標的差異,當更新貼文後去看實際數字與預估數字的不同,適度地做調整。
☝️我做了什麼漲粉的事?
1.增加每週貼文數
2.辦了兩次UGC活動
3.兩次合作貼文 with Jeremy 和 A娜
4.嘗試不同題材主題的貼文
5.撰寫熱門主題
6.在Dcard分享貼文
7.在數個臉書社團自介及分享貼文
✨推薦今後有效益的漲粉方法
1. 製作有益檔案並配合宣傳
最近看到不少知識型帳號把自己整理的內容做成好幾頁pdf,請粉絲tag朋友分享。有些帳號因此一次獲得上千的粉絲,像是 @henry.wen , @johntooltw , @jeremysnt369 , @happymemoryrj , @rickyku_ye 等帳號就做得很好!
2. 製作配合時事的有益內容
時事可幫助因熱潮而增加流量,但要吸引人追蹤,仍需要圍繞你帳號主題的有益內容。
像是最近討論度高的艾蜜莉在巴黎,Elvi @elvitravelbag 製作出劇中出現過的英文做成講義+作業+測驗,Vincent @vincent.stars 結合吉卜力大喜利大賽跟熱門的星座愛情題材。
3. 提供主題相關的免費服務+抽獎
抽獎活動一直都是增加曝光的好方法,但使用太頻繁或是贈品跟帳號主題沒有很大關係,最終只會吸引到抽完獎就退粉的人。所以抽獎的獎品以免費服務的方式,不但對受眾最有幫助,也能與粉絲建立親密的關係。
像是@mr.jo_111 的【中秋節免費占卜活動】,還有我的【如何透過改善帳號第一印象增加粉絲】
⇒詳情參考:https://www.instagram.com/p/CCDyjosHbl4/
4. 製作爆紅貼文
說起來很像廢話,當然誰不想做出爆紅貼文?
爆紅貼文最大效應就是能上探索,像【IG自我介紹常見6大錯誤】一文,就破天荒獲得3萬多來自探索的曝光數。此文章能獲得青睞的原因,歸功於在提供免費諮詢服務後,我整理了粉絲們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深刻了解受眾的痛點,才能做出大家想看的內容。
此外要在探索脫穎而出,貼文封面設計必須是讓人想點進去的標題及設計美觀是非常關鍵。
IG自我介紹常見6大錯誤
⇒詳情參考:https://www.instagram.com/p/CCTPSFpn-D4/
除此之外,最近比較少看到連續限動活動+電子報行銷類型的漲粉方式(或許是我不知道而已XD ),其中成功例子就是A娜 @ananote.brand 的免費【行銷作品集實戰班】課程,以及Shannon @shannonwu.co 的【ig美感養成計劃】
總結以上的方法,都是花很多時間跟心血製作一個貼文或活動,所以與其沒有計畫地勤發貼文,還不如製作一個精美內容加上活動宣傳吧!
最後的最後,我想來試試第一點的增粉方法😆
如果想獲得擬定目標及策略使用的Google試算表的表格,以及上述提到優良範例的連結清單,煩請做到以下兩點:
1. 追蹤 @ariel.marketing 按這篇貼文 ❤️
2. 分享貼文到限動並Tag我,或是私人帳號截圖後私訊我
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幫助到你帳號的成長!
喜歡這篇也收藏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吧!
#網路行銷 #社群行銷 #內容行銷 #數位行銷 #小編 #品牌 #品牌經營 #行銷 #個人品牌 #自由工作者 #自媒體 #ig經營 #ig行銷 #社群 #心得分享 #策略 #分析 #圈粉 #漲粉 #流量 #懶人包 #學習 #艾瑞兒談行銷
沒有 作品集 dcard 在 Dcar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臭豆腐看起來真的超好吃欸!!
千萬不要讓你在減肥的朋友看到(#西瓜編)
---------------------------------------------
逛逛 Dcard 有趣文章看不完 🙆
https://go.onelink.me/pNB7/dbab4094
---------------------------------------------
今天來和大家分享一些看了會肚子餓的黏土
除了是黏土做的之外
它大概是這麼小一盤
(左下角一元硬幣)
雖然以前在板上也分享過不少作品和製作過程
不過因為當初都是用手機拍攝所以其實有很多細節根本拍不太出來
最近把一些作品重新拍攝過
也挑了一些沒有在這邊分享過的作品想說整理成一個微距鏡頭的作品集XD
我都是使用軟陶作為主要的創作材料
除了軟陶本身的色彩也會使用粉彩和壓克力做美術加工
當然偶爾也會搭配像是紙、UV膠等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