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与现代官职对照表_百度文库中国古代与现代官职对照表- 中国古代与现代官职 ... 清朝文武官员官服大全+台灣官員官階+芝麻綠豆官@ 姜朝鳳宗族:: 痞...2020年10 ... ... <看更多>
清朝官職對照 在 現代官職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中国古代与现代官职对照表_百度文库中国古代与现代官职对照表- 中国古代与现代官职 ... 清朝文武官员官服大全+台灣官員官階+芝麻綠豆官@ 姜朝鳳宗族:: 痞...2020年10 ... ... <看更多>
清朝官職對照 在 Re: [問卦] 九品大概是現在多大的官?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luckyland20 ()》之銘言:
: 如題
: 九品芝麻官
: 大概是現在的公務員多大?
: 科員?
: 科長?
: 股員?
: 有八卦嗎?
先說明其實現行文官制度很多只是古代的吏員 不至官的高度
不過既然很多都要考試 並且有合格實授 有簡薦委官等
就當考上人人有官做吧 最少也給的從九品好了
再來其實要比較古(中國)今(中華民國 文中簡稱台灣)官職
我覺最困難點就是 行政區劃不一樣
小國比大國 會出現 行政區劃很詭異的對照
如果今天是拿美國或強國來對可能就好些
先以最近的明清與現在台灣之行政區劃相比較
一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 直隸州─>縣
│
滿清 布政使司(省/行省)─>道──>府───>縣/散州/散廳
│
──> 直隸廳
一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直轄市────> 區──────>里
中華民國(台灣) 省──>縣──>鄉/鎮/縣轄市─>村/里 (五級的鄰就不算了)
│
──> 市──>區──────>里
難道台灣現在的縣市行政層級等於以前以前的縣嗎
加上台灣目前省級已經虛級化(俗稱凍省) 為中央之派出機關
省主席已由行政官員兼任 比滿清之布政使還不如 更遑論巡撫及總督了
縣市雖然名為二級行政區劃 但實則已可視為一級行政區劃
與直轄市之區別只是人口 經濟 行政資源而已
就我來看應以行政區劃層 兼考量地方自治(地方行政地位提升)的意義
不然只對官職名稱會與現況失真
所以現在台灣的縣市長 明顯不能只算到 古代縣令的官職高度
所以本人是以 直轄市長 對照 正二品之加銜巡撫,縣市長 對照 從二品巡撫
再來直轄市副市長比照簡任第14職等 副縣市長比照簡任第13職等
直轄市副市長 對照 從二品之布政使(隸屬巡撫之首席官員) 或 正三品
(山西布政使的五千兩...........)
副縣市長 就下降對照 正三品或從三品了 畢竟四品之道員算二級行政區劃了
雖然現在這些副手實權根本比不上就是了 但也這時也只能算名位了
又查 地方制度法 天蓬國政府組織自治條例
天蓬國政府民政局組織規程 天蓬國文山區公所組織員額表
天蓬國
副市長(三名,比照簡任第十四職等,由市長任命)對照 正三品 或 從二品之布政使
市政府秘書長(一名,簡任第十三至十四職等,由市長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免)
對照 從三品 或 正三品之奉天府尹
市政府副秘書長(三名,簡任第十二至十三職等)對照 從四品 或 正四品之順天府丞
參事(8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技監(3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對照 正五品之治中/同知
顧問(5名,簡任第十二職等)
參議(10名,內3人列簡任第十一職等,其他7人列簡任第十職等)對照 正六品 或 從五品
一級單位主管(處長)或所屬一級機關首長(局長/主委)
除主計、人事、警察及政風主管或首長,依專屬人事管理法律任免外,
其餘職務均比照簡任第十三職等,由市長任免之。
對照 正四品之道員 或 從四品之知府
-----------------------------------------------------------------------------
天蓬國民政局
局長 簡任第十三職等 對照 正四品之道員 或 從四品之知府
副局長 簡任第十一職等 對照 從五品
主任秘書/專門委員 簡任第十職等 對照 正六品之通判
科長/主任 薦任第九職等 對照 從六品之推官
秘書/視察/專員 薦任第八職等至薦任第九職等 對照 正七品 或 從六品
股長 薦任第八職等 對照 正七品
科員/技士 薦任第六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 正八品
助理員 委任第四至第五職等 對照 正九品
辦事員 委任第三職等至委任第五職等 對照 正九品
書記 委任第一職等至委任第三職等 對照 從九品
-----------------------------------------------------------------------------
天蓬國文山區
區長 薦任第九職等至簡任第十職等 對照 從五品之知州
副區長 薦任第九職等 對照 正六品
主任秘書 薦任第八職等至薦任第九職等 對照 從六品之州同
課長/主任 薦任第七職等至薦任第八職等 對照 從七品 或 正七品
課員 薦任第六職等至薦任第七職等 對照 正八品
委任第五職等 對照 從八品
辦事員 委任第三職等至委任第五職等 對照 正九品
書記 委任第一職等至委任第三職等 對照 從九品
-----------------------------------------------------------------------------
至於村/里長 就對照 正七品之知縣
好歹也是民選 古代百里侯 現代百畝侯或百甲侯 不為過
說完地方再來說中央機關組織
現在中央一級行政機關當然是 行政院 (突然就想到咬這個字)
依據行政院組織法規定(較明白清晰 不然現行署有二級又有三級 名稱很亂)
14部 8委員會 3獨立機關 2總處(主計/人事) 2直屬機構(央行/故宮)
這與現行有些差異喔 現行為12部 7會 3獨立機關 2署 4委員會 2總處 2直屬機構
因為組改未完成 未來將逐步組改完成(真的嗎 會不會又多一堆出來?)
一級 二級 三級 四級
直屬機構
委員會
行政院──>部 ──>署/局──>分署/分局
獨立機關(中選會/NCC/公平會)
總處
行政院長 對照 正一品之大學士 相信對此(咬臉閣大學士)應無異議
六部尚書 明為正二品/清為從一品 (官位那麼高難怪很機伶)
所以 部會首長 就對照 從一品之尚書
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 就對照 正二品之資政大夫
XX部次長為簡任第十四職等 對照 從二品之侍郎
再參照組織條例 就以經濟部組織法舉例好了
加上本人亂分的序列
-------------------------------------------------------------------------
第一序列-高階官員
主任秘書一人,參事九人至十二人,技監三人至六人,司長一人,處長二人,
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二職等;
副司長一人,副處長二人,職務均列簡任第十一職等;
-------------------------------------------------------------------------
第二序列-中階官員
專門委員二十六人至三十二人,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職務得列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之秘書十人,視察四人,技正七人,
-------------------------------------------------------------------------
第三序列-低階官員
秘書十二人至二十人,視察五人至九人,技正一人至十五人,稽核二人至四人,
職務均列薦任第八職等至第九職等,
科長三十六人至四十八人,職務列薦任第九職等;
-------------------------------------------------------------------------
第四序列-高階吏員
專員七十人至八十六人,職務列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
第五序列-中高階吏員
技士三人至十五人,科員七十四人至一百十人,
職務均列委任第五職等或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
第六序列-中階吏員
辦事員十四人至二十四人,職務列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
第七序列-低階吏員
書記八人至二十六人,職務列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
以明代工部為對照
第一序列 主秘/司長簡任第十二職等 對照 正五品之郎中
第二序列 專門委員簡任第十職等至第十一職等 對照 從五品之員外郎
第三序列 科長薦任第九職等 對照 正六品之主事
第四序列 專員薦任第七職等至第九職等 對照 從七品 或 正七品之所正 或 從六品
第五序列 科員薦任第六職等至第七職等 對照 從八品 或 正八品之所副/提舉
第六序列 科員委任第五職等 辦事員委任第三職等至第五職等
對照 正九品之大使/副提舉/所丞
第七序列 書記委任第一職等至第三職等 對照 從九品之副使/司務
對完了 非常亂 有很多都硬套 畢竟制度變很多
不過自己對下來結論
今 職務 古
第十四職等 常務次長/副人事長/直轄市副市長 從二品 正二品
第十三職等 副縣(市)長/直轄市局長 正四品 從三品 正三品
簡任 第十二職等 司長/縣(市)局長/技監/參事 正五品 從四品
第十一職等 專門委員/組長/直轄市副局長 從五品
第十職等 縣(市)副局長/直轄市區長/副縣轄市長 從五品
--------------------------------------------------------------------------
第九職等 技正/科長/專員/副區長 從六品 正六品
第八職等 技正/課長/專員 正七品
薦任
第七職等 技士/課員/科員/專員 正八品 從七品
第六職等 技佐/技士/課員/科員 從八品
--------------------------------------------------------------------------
第五職等 辦事員/助理員/技佐/技士/課員/科員 正九品
第四職等 辦事員/助理員/技佐 正九品
委任 第三職等 書記/辦事員 從九品 正九品
第二職等 書記 從九品
第一職等 書記 從九品
--------------------------------------------------------------------------
雇員/臨時人員 不入流
(約聘/約僱/機要是可以對職等的喔 所以不算不入流 )
幹~我好無聊~居然發廢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4.55.3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11289020.A.D50.html
難道神豬會想選知縣?
神豬上任之後的目標 可能是 節制中外諸食事
再來撐彘....說錯是稱帝....了
約僱人員之僱用以所任工作係相當分類職位公務人員第五職等以下之臨時性工作,
而本機關確無適當人員可資擔任者為限
所以我說可以對照職等 "不"算不入流
雇員 臨時人員 才對照 不入流
爽跟錢才重要啦 別太計較
還有真的很多都是硬湊的 只能對個大概 就別太計較了
另外黨職可能也要算進去了 可是本人辦不到
譬如說 黨國大老 X戰 現下無官職
但他就是一字比肩王 或 鐵帽子王 啊
※ 編輯: herikocat (61.224.55.35), 09/21/2014 17:23:29
為何拿去跟我國中央部會首長高度比
難道我國已經被對岸侵略成為一省
中華民國實際控制疆域就剩1個台灣省 加 180/124000 個福建省
我文中已說過 疆域大小差太多
導致行政區劃相比會很不協調 所以說牽強乃屬必然
如果今天我國大十倍 比起來就會正常許多
至光緒十九年(1893) 臺灣建省後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三廳的人口數 共計2,545,731
平均縣級人口 2545731/(11+3)=181812 還不如信義區人口多咧
拿村/里來比照古之縣的確看領地/人口 的確放大
但我考量的是 里長為最基層之民選行政區劃之首長
再者 疆域雖小 但元首還是元首(也許我國....)
一級行政區劃還是一級啊
難道法國 英國 德國 差不多等於天朝強國的一省
國內官職相對照就不如天朝強國的眾多狗官地位了嗎
那梵諦岡教宗不考慮宗教地位 差不多只能等於 一個區長吧
差的是對外的影響力 而非國內的相對高度
另外官吏之分 我開頭就說了 我也認可很多薦任以下其實是吏
把委一都入流算官 就是硬上 但也符合我國行政現況啊
難道你認為從九品有很大權力嗎
還有縣官不如現管 科長也許只是薦任
但也是有公權能核可准駁的一環啊
這種東西本來就是需要趣味加上牽強才能討論啊
全部要符合 光體制就幾乎不一樣 根本不能比
謝謝指教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