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管 音響(胆機)DIY俱樂部是一個地方給同好們分享作品與討論線路設計技巧,和幫助有興趣的 ... 膽前級是用6Z4膽整流加兩支放大管的線路有人說膽整流更有味更斯文? ... <看更多>
真空管前級diy 在 (分享)簡單的美好-真空管前級+監聽喇叭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它可以很簡單但也可以很複雜,轉盤、DAC、前級擴大器、後級擴大器、 ... op請專業的來更換服務比較好,順便還可以試聽聲音如何 ,當然自已diy也很好玩 ... ... <看更多>
真空管前級diy 在 [閒聊] DIY 5676-真空管前級- audiophile - PTT數位生活 的推薦與評價
[閒聊] DIY 5676-真空管前級. 看板 Audiophile. 作者 sifun. 時間 09-02. 留言 5則留言,1人參與討論. 推噓 1 ( 1推 0噓 4→ ). 討論串 3. ... <看更多>
真空管前級diy 在 看板Headphone - [心得] 窮人Telefunken前級DI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前陣子重構前級,
因為機殼跟變壓器也跟著升級,
所以原本的小機殼又多出來了,
變壓器跟扼流圈也有多了幾顆,
最近覺得放著也是浪費,
所以起了心思再做一台。
受限於當初訂做繞製的變壓器次級抽頭
(160v 0.15A, 34v 1A)
雖然當前級來說高壓還堪用,
但是在燈絲的部分就有大麻煩...
在不增(疊)加變壓器醜化外觀的前提下,
除非穩壓至常見電壓(6.3v or 12.6v)
否則能用的真空管少之又少,
且直接穩壓也會浪費很多能源,
更別提想要真空管整流了(電流都很大,加上信號管燈絲隨便都超過1A)。
但是心裡還是想要真空管整流...
也想要買名牌的真空管...
又不想花太多錢...QQ
而且多餘的小機箱材質是不鏽鋼,
開孔很不方便(暈,
頂多用轉接板變成7或9腳,
所以之前找到的一些管雖然燈絲電壓合用,
但都屬於比較特別腳座所以只能作罷,
後來在真空管小舖找到telefunken UCF80,
它內部是一個三極管+五極管,
燈絲是27v 0.1A,而且一顆超便宜!
西德夢幻逸品...到貨時封膜都還在!
之後也在管機材料工坊找到26v 0.2A的整流管tungsol 26z5,
三根NOS的管子再加運費1000都有找...
而且還是熱門的真空管品牌,真的很划算。
管子都到了以後開始安裝一些零件...
因為機箱也還有多的空間放管座,
所以再用了Amperite 7-4當所有燈絲的恆流源,
這根管子應該是在壓降4-10V(約略估計,沒找到資料)可以穩定輸出0.7A的電流,
這樣燈絲繞組也不需要串額外的電阻或穩壓降壓到27v了,
所有燈絲直接並聯再加上一個90歐的電阻就搞定,
測試一下能不能成功點亮燈絲
接下來就是煩人又有趣的線路設計...
礙於空間電源部分是最簡單的CRCRC濾波,
第一級用ClarityCap px 8uf,
其他用便宜的日本Hitachi電容,
每個濾波電容上都再並了一個小jensen紙質電容。
ucf80系列在音響上常用來當Cathodyne或long tail pair的分相,
雖然沒有這個需求但可以參考一下其中五極管接成三極管的工作點,
不然相關資料實在少的可憐...
也沒有測管機可以試…
測試屏極電阻的大小(30k)
B+ 180V, 屏壓約87v, 偏壓1.6V
另外半邊的三極管用陰極隨耦的方式當緩衝,
B+ 180V, 陰極約90v
輸出電容用Duelund便宜的RS-Mylar。
其餘內部配線九成是20awg Duelund單芯油浸銅線,採用星狀接地。
完成圖(機箱超小,電容都快塞不下了)
-----簡易聽感比較-----
耳機用hd800
前級接單端300B後級直推耳機
前陣子重構的6080:
當初電源部分花了不少金錢跟心思,
採用Tango電源變壓器跟扼流圈,
用一隻6080 & Telefunken 12AT7穩壓,
再幫放大級12AU7跟緩衝級的6080用上恆流源。
音場寬度中等,但是縱深有拉出來,
聲音的形體感還滿優秀的!
整體音頻偏下盤一點,溫潤厚聲,
算是三者之中最耐聽的。
個人最喜歡的是它Q彈的低頻,
動滋動滋很爽,聽流行歌還不錯!
缺點大概就是高頻有點被拉低的感覺,
有些高頻細節會不見。
之後試試看在we輸出電容上並個銀箔小電容看能不能改善
UCF80:
剛開聲時音場少了一圈,橫向跟縱向的音場都差強人意,
不過聲音解析好,人聲就像在耳邊呢喃,
細微的氣音都聽得很清楚,
應該就是俗稱的口水聲!?
解析是三者之中最優秀的,
但低頻少了一些,形體感不太好,很難完全沉浸在裡面...
目前run in 10小時,音場有逐漸變大的趨勢,
但是低頻還是消失的狀態
復刻ARC SP10:
底噪聲最大,不確定是不是電路板設計沒有很好?但還在可接受範圍
也有可能是電路板裸奔有被一堆電線干擾到…
第一級穩壓由金獅KT66跟Telefunken 12AT7組成,信號管用Tesla ECC88,
看線路圖就可以知道原廠在電源電路設計很用心,
每一級真空管的屏壓都有再獨立穩壓一次。
音場部分有無邊無際的感覺,感受不太到確切的邊界,
音頻分布也算是相當中性,而且頻寬跟動態都很好,
低頻下潛跟動態最優秀,高頻延伸跟UCF80差不多,
算是穩穩地運作之中,又用真空管染上一股甜甜的尾韻,
比較完也能理解為什麼這個型號會成為經典!
總結一下
目前感覺很像日式監聽耳機的風格,
解析是把另外兩台壓在地上摩擦沒錯,
但是低頻瘦成這樣我不能接受QQ
再run in 100小時看看...
感謝觀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0.55.5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38529280.A.030.html
※ 編輯: TYVM (61.220.55.56 臺灣), 12/03/2021 23:22:38
※ 編輯: TYVM (1.200.37.143 臺灣), 12/04/2021 20:05: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