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龜今天嗑什麼 Day 22
我很愛資訊圖表,在資訊圖表(infographic)這個詞彙出現之前就愛上了(大概吧)。我喜歡它那清楚簡潔但帶有喻意的設計、恰當但能凸顯差異的比例感、豐富到滿出來的資訊量、卻又有條有理的排序邏輯。資訊圖表有著強大的說服力、超越文字或任何線性陳述的傳播力道、散發著網路知識份子或中產階級最能接受的美感。我喜歡蒐集好看有梗的資訊圖表、更樂於在社群網路上分享,我愛資訊圖表!
但,等等,我是不是忘了什麼?感覺怪怪的。
我這才發現,我從來沒有試著驗證過資訊圖表的內容是否正確。面對資訊圖表,我的選擇好像只有「拜服」或「略過」(因為每天都有太多資訊圖表出現,不得不略過),沒有挑戰、沒有查證,無法回嘴,只能按讚。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不是自詡為網路公民嗎?我試著回答。
首先,驗證資訊圖表的內容是否正確這項工作具有極高的門檻。光一則資訊圖表可能就統整了數十項原始統計資料,其中又經過許多次的轉換,要驗證所有資料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而且還要懂方法。有些負責認真的資訊圖表作者會在發表時附上原始資料,例如一個Google線上試算表,這大概已經是最理想且負責的作法了;但即使如此,會點進去自己驗證幾個項目的人有多少?儘管許多資訊圖表都在最後會註明資料出處,表示內容皆有本可考,但因為網址都加在圖檔中,無法輕易超連結或複製,所以根本就不會有人認真去檢查。好吧,我就沒有。
再者,資訊圖表漸漸變成了資訊情色 (info-pornography);我的感官受到極度誘惑--被時事熱議話題、對比強烈的配色、有趣的圖示誘惑。我看到資訊圖表第一件想做的事竟然是趕快透過社群媒體分享出去,而不是認真看完。我漸漸只在乎資訊圖表的表面,而不是實質內涵(如果有的話)。
但好的資訊圖表不該是這樣。透過清晰直觀的資訊整理,協助我們,讓我們從原本混亂、破碎的訊息亂流中脫離出來,繞到聳動、嘈雜的媒體主觀後面看見事實真相,這才是資訊圖表的目的。但如今,愈來愈多的資訊圖表被用來服務混亂、造成破碎,呈現上更是加倍聳動、額外嘈雜。更不用說許多資訊圖表只是政治公關與廣告商利用的媒材,他們看上了它看似有內容、容易被傳播、而且幾乎沒有人會去驗證資料正確性的特質,大量生產資訊圖表,也因此才讓我開始警覺。
我曾經把亮麗的資訊圖表當成開放資料的象徵、當成在網路上說故事的創新作法,因此毫不遲疑地投注信任。但以後我不會了,我要拿回我的質疑權。
好,以下是今天的「鄭龜嗑什麼」:
--------------------------
1. 〈Few-Shot Adversarial Learning of Realistic Neural Talking Head Models〉(來自 Samsung Research America / YouTube )
https://youtu.be/p1b5aiTrGzY
感想:用少到僅一張靜態圖就可以模擬出動態表情。這功能應該很快就可以在 Snapchat 或 IG 之類的App上出現了。
--------------------------
2. 〈大笨鳥是沈靜殺手嗎?〉(來自 野生動物追思會 )
https://www.facebook.com/Wildlife2016/photos/a.1682339628710276/2359951017615797/?type=3&__tn__=-y.g
感想:任何假說在經過嚴謹的研究之前,都值得我們利用批判性思考來檢驗。
--------------------------
3. 〈超譯Line謠言,同理老人心〉( 來自 芭樂人類學 )
https://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719
摘錄:「恐同謠言看似沒有邏輯,其實是有文化邏輯的。如果我們把這謠言也看成求救,就可以換個角度思考了。他們恐懼的是「自家小孩很亂來,會得病、會不快樂、會不安定」。那麼就要設法讓他們安心──身邊的家人的性關係還是很穩定,還是一樣健康、OK,沒有什麼不同。這聽起來可能有點太保守啦,但要改變老人家的性觀念難度很高,一步一步來。
進階的,則可以不露痕跡提到要去參加朋友的同志婚禮、有兩份喜餅可以吃好讚喔、很高興這個老朋友終於定下來、她以前都很不快樂現在很快樂之類的。」
--------------------------
4. 〈突破同溫層的創意行銷,讓群眾對議題「有感」/NPO 行銷人百樂餐〉( 來自 NPOst 公益交流站 )
https://npost.tw/archives/51012
摘錄:「議題設定的下一步,便透過「解構和重組」,思考如何直覺且有趣地呈現議題。黃之揚提供的做法是,將議題代入某個理所當然的事物,製造出強烈反差,海廢圖鑑把環保議題遊戲化,因此,淨灘不再只是撿垃圾,而是要對抗海廢怪物,將它們一網打盡。原先雜亂的資訊,被整理成怪物圖鑑,經由創意重組,即便對議題無感無知,也能輕易了解並進而行動。」
--------------------------
5. 〈不錯,我們又再度示範了如何在只有極片面資訊下,對不熟悉的國家用我們熟知的概念進行對比,是什麼樣的情況〉(來自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8745136.A.F44.html
感想:我對烏克蘭沒什麼認識,也還無法盡信這篇 ptt 文,但讀了以後的確讓我想要了解更多。
--------------------------
6. 〈鄭國威專欄/萬安演習只能演練躲空襲?不如趁機來做資訊戰演習吧!〉(來自 PanX 泛科技新聞網 )
https://panx.asia/archives/60972
感想:趁著萬安演習的 30 分鐘,我建議所有人一起做這三件事。
--------------------------
以上就是今天的 #鄭龜嗑什麼。最後,週末看了《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這部 2017 年的日本動畫電影,覺得很有感觸,推薦給大家。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老人 碎 碎 念 ptt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上才說年紀越大越碎念,現在就要繼續念...
為何很多新聞,我連轉都不轉,甚至以人廢言?有些民調,連看都不看,評論價值趨近零,看到那個單位就當垃圾?
很簡單,人有過去的紀錄可以追,一個人不會突然毫無目的大轉彎,又不是被雷打到腦神經扭了兩圈。
你都曉得這人有問題,那人是為了生活在出賣良心,講的話何必信。我的學生就不少人拿這些資料在那分析半天,有些還是問我被點了,才去追某人的脈絡,之後恍然大悟。
去脈絡化的看民調跟各種新聞,是很危險的,你只會得到想看的東西。如果這些被操作過的,最終影響到你的投票行為,想像就會變成真實,故稱之為心理戰。
像某個什麼島電子報,很早就已經要看專欄作家來判斷,高層都不知道腦袋轉幾輪去,還在那邊說是親綠電子媒體,快笑死。這個電子報的某些人早就投共去,誰跟你是民進黨元老。某些理論大師早早變成邊緣人,根本碰不到現在的政治核心,大家基於尊重沒捅他而已,PTT還有人在那邊說是DPP良心。
誰在帶風向,網軍有沒有,一目瞭然。
更別提某個人為了賺錢養家,把民調搞得很LOW的外界還認為是親綠中心。某個在大學裏面專門替國民黨粉刷,現在甚至是幫紅色粉刷的民調中心,原始民調資料拿出來充滿誘導跟預設結論。
這你也信,拼命傳播的那幾個人你也拜。
其他更多,到了2018年的今天還在那邊三民自媒體balabala,大概都不知道誰被套牢在中國十億早就親紅去,創辦人死後被偏黨國腦的媒體人慢慢轉。
唉
搞成這樣,國民黨還是這副德行,就該知道實際民心向背如何,現在會吃這套的,多半都是改不了的老人,跟不知道歷史故事脈絡的新鮮人。
想知道台灣那些政客投共了,誰被中南海欽點支持了,其實一點都不難。
記者有很多種,有的專業做新聞,有的賣信用負責放風向,有的則是八面玲瓏朝名嘴之路。你有長期觀察,不難看出哪些人做哪些事,例如軍事新聞的朱明就是典型例子。
政治界的呢?更多了,但我們只能長期觀察到一些現象,除非你就認識他本人,不然他轉向了你是不會馬上知道。
其他就得靠自己,當年我也是啥都不懂的小屁孩,自己去累積,路遙絕對可以知馬力。
很多人不說話,是基於職業道德,就是信用兩字。會拼命跟你說內幕的,不妨想想看除了是有放氣球任務的,其他會是哪類人。
老人 碎 碎 念 ptt 在 布雷克-出走旅行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布雷克碎碎念》
這幾天的生活是否失去重心
少了Beauty版的妹紙
看不到四連亞的崩潰
就可沒有了笑話
沒看到帥帥J的留言
我們來聊聊這幾天你都在幹嘛呢?
#聽說現在用PTT都是老人你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