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寫而寫,就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蔡依橙)』
問:經營部落格和粉絲團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很難維持寫作習慣,也抓不住讀者胃口。除了讀書心得(以自己專長為底,對 新書/新資料/新時事 做分析後產出)以外,我想不出有什麼方向,常常會沒靈感,或是寫了也沒內容,有好建議嗎?
答:(蔡依橙)為了寫而寫,就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比較實際的方式,是為了「熱情」而寫。遇到很有趣的主題,想辦法擠出一小時,立刻完成上網。用突發的熱情克服懶惰,反正每個月幾乎都會突發熱情個幾次,這樣也就夠了。
實例 1⃣:
《謝金燕用人生教我們的事》是我在元旦休假那天,全家吃滷味,看著店家的電視新聞,忽然很感動,回家後把小孩忙完,用一個小時寫成的。這篇因為換過平台,總計事實上超過十萬人瀏覽、超過一萬個讚。
實例 2⃣:
《我本來不看好連勝文,直到……》是我在早上八點看到連勝文參選的新聞與 YouTube 影片,想法一來,排開一小時空檔寫成的,發佈後,流量爆衝,導致部落格倒站。總計超過十萬人瀏覽、超過一萬個讚。
實例 3⃣:
《病歷中文化議題,不是醫療的,而是政治的。》是我在 1/10 與 1/11 連續兩天開課,偶然滑新聞看到這議題,在腦中醞釀,但因為上課專心、課後收尾很重要而沒寫,在 1/12 週一深夜忙完後,用一個小時寫成的。因為這個議題我用片段時間與腦力想很久了,所以文章沒有什麼鋪陳,就是直接講結論跟重點。總計超過一萬人瀏覽,超過七千個讚。
基本上,有片段的想法,可以在 Facebook 發,經由討論與思想深化,覺得有文章的規模時,就寫部落格。偶爾 Facebook 上或 PTT 上精彩的論述,也可以自己整理到部落格放一篇,方便日後 Google 搜尋。
🔥 架部落格,並持續寫,一點都不難。
🔸 課程內容|5/29 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 立刻報名|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課堂上直接做出你的部落格,回家還能幫小孩架一個。
⭐ 7 種網路應用,一天就能學會!
✓ 網路效益: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
✓ 平台解析: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
✓ 進階應用:辦活動、教小孩、新領域實例與拆解
✓ 互動實作: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
✓ 遊戲規則:酸民、法律、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
✓ 內容形式:該寫什麼?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
✓ 專業強化: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
同時也有2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NeKo嗚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啾音好書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email protected] https://www.pressplay.cc/link/C18C8F6A 📚音樂📚 https:/...
「讀書心得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討論] 讀書心得= 書中重點整理? -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心得] 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 study ] 歡迎交流讀書心得與技巧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閒聊] 輕小說拿來寫讀書心得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網路上關於中學生閱讀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網路上關於中學生閱讀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網路上關於中學生閱讀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問卦] 有人會拿chatgpt 來寫讀書心得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讀書心得]ptt鄉民大百科@ MRW的反芻園地 - 隨意窩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考試讀心術PTT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考試讀心術PTT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各種讀書心得、期末報告、PTT幫你客製化 - 蝦皮購物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心得] 《數據、真相與人生》讀書心得- BabyMother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如何閱讀一本書ptt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PTT考試心得彙整,地政士自修重點整理及讀書方法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心得] 物研所讀書心得分享- graduat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斜槓青年是什麼意思?ptt實踐版讀書心得分享 - 網友好評推薦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心得] 讀書和考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 Ptt seniorhigh高中板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心得] 讀書和考試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 Ptt seniorhigh高中板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做自己的知己讀後心得【博客來ptt推薦】 - fakj9cvujk的部落格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book - [心得] 如何閱讀一本書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心得] 讀書心得--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看板Stock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轉]讀書心得談轉自ptt時間管理版BackTime之文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情報110指考二類五科排名變化SENIORHIGH PTT生活政治八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地錯] 地下城14卷琉篇讀書心得 -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心得] 對症下藥,讀書缺乏幹勁三大因素...轉自PTT-study板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色鉛筆書推薦ptt - Swingfit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EP.153 《恆久卓越的修煉》讀後心得:成就卓越的四個階段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申請] 報名小板主- c_chatbm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黃阿文書ptt永和2023 - ferku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政大Mba Ptt - Au pétrin des saveurs - Boulangerie Artisanal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黃阿文書ptt永和2023 - haku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輕小說電子書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刑法函授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2023 行銷書籍ptt - saku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2023 行銷書籍ptt - leritos.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2023 行銷書籍ptt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行銷書籍ptt - 2023 - heed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行銷書籍ptt - 2023 - harrow.pw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張志朋物權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張志朋物權ptt - 2023 - The domain name hazel.pw is for sal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2023 張志朋物權ptt - laytos.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蝦皮工作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張志朋物權ptt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業配文ptt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蝦皮工作ptt 2023 - kuvoaas.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蝦皮工作ptt - 2023 - galantine.pw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綠藤生機爭議ptt - 2023 - hallucination.pw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junews.online - 電子書購買ptt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蝦皮工作ptt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2023 電子書購買ptt - loku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生活裡的芳療小百科ptt 2023 - lanku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2023 綠藤生機爭議ptt - nabob.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南寧ptt - 2023 - Haul.pw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南寧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化妝app 推薦ptt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2023 Ptt cvs 燴飯海鮮設備- nasnews.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Irita 愛麗塔ptt - 2023 - harmful.pw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Dry ex ultrastretch 九分褲ptt 2023 - urku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Campus活頁紙ptt 2023 - cakuk.online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中壢美食ptt - 2023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理科生推甄攻略-2 - 第 3 頁 - Google 圖書結果 的評價
- 關於讀書心得 ptt 在 Campus活頁紙ptt - 2023 - hangman 的評價
讀書心得 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WOL大聲工作法》x2本
#第一本掛名推薦的書 #竟然在唐鳳隔壁 #名字要取筆畫少的
🙋「工作」對你來說,是什麼樣的存在?是一種「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還是一種「有趣的貢獻和自我表達的方式」?讓我驚喜的是,我遇到了一本好書,書中提供一種具體可執行的方法,引導我們從工作的倦怠走出來,邁向更有意義的貢獻和更有連結的人際關係。
✍️閱讀心得 https://readingoutpost.com/working-out-loud/
【我要大聲推薦的一本書】
這本書的書名是《WOL大聲工作法》,作者是「大聲工作法」的創始人約翰.史德普(John Stepper),他提倡企業營造出更開放、協作的文化,也協助個人開創更好的職涯。他提倡的這個方法已經推廣到六十幾國,遍布各行各業,創造出許多熱烈交流的職場社群和專業圈。
這是第一本我以「閱讀前哨站 站長 瓦基」掛名推薦的書。當初出版社跟我接洽的時候,先提供了這本書的書稿給我看。我瀏覽了內容之後,發現作者在說的事情,處處充滿了我自己的職場心路歷程,到現在經營〈閱讀前哨站〉公開分享文章之後,整個人感到改頭換面的樣貌。
我在高科技業的九年職場經驗,歷經熱血青年到資深老手的轉變,從熟稔業務後的被動心態到充滿動力的主動貢獻。這本書,讓我得以重新檢視這段懵懂的轉變之旅。作者提供的建議與指引,也讓我深感共鳴和啟發,我已經迫不及待把書中的行動指南拿來實踐活用。
【「WOL大聲工作法」是什麼?】
根據作者的定義,WOL(Working Out Loud)指的是一種主動「公開分享」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建立人脈圈,讓同個人脈圈的所有人都能互相分享及回饋,形成正向循環的一種工作方法。他在以下這段獻給台灣讀者的影片裡,詳細說明了這件事:
「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給予人們機會,一個貢獻一己之長的機會,這是一種貢獻及表達自我的方法。不是為了追求人氣、出名或炫耀,而是為了助人。你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當你這樣做時,你為自己塑造了聲譽、獲得其他機會、培養他人的信任與關係。」
作者在書中用了五個章節說明WOL的重要元素,他也在每個章節後面提出許多問題,讓你用一種做練習題的方式,回答一些有挑戰性的問題,以及把一些建議付諸行動。
1.有意義的探索:針對想做的事、想過的生活,找到連結並開始實驗。
2.人脈關係:建立有人情味的人脈及找到新的關係。
3.大方分享:樂於分享、不吝給予,秀出自己的價值。
4.工作能見度:讓大家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或任何有助於他人的回饋。
5.成長心態:允許犯錯、困難時求助,一種想要變得更好的心態。
出版社也將這些行動步驟和練習題目,濃縮成一本練習小冊子。因此,這本書其實可以分為「書籍本身」和「12週練習隨身本」,這篇文章先跟你分享我讀完這本書的感想;在數週之後的文章,我會再和你分享我使用12週練習隨身本的步驟和心得。
【這本書掛名推薦者的共通點】
大聲工作法最重要的行動就是「公開自己的工內容、正在做或學習的事情」,我是以文字和聲音的形式,分享自己透過閱讀之後的「所學、所想、所做」。底下延伸介紹其他掛名的推薦者,他們都是聲量和經歷百萬倍於我的厲害人物:
具有「天才IT大臣」美譽的行政院數位政委 唐鳳 ,她完全公開透明自己所有會議記錄、發言,在網路上都查得到(詳見工作紀錄)。她也善用數位技術的創新,讓自己成為連結各方、解決問題的開放平台。最近天下親子推出《唐鳳: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這本新書,直接排進我的待讀書單。
我很欣賞的自雇者 劉奕酉,是一位職人簡報與商業思維專家,他持續公開分享離開高科技業幕僚之後,成為自雇者以來的心路歷程,內容涵蓋他鉅細靡遺的思考步驟,以及不斷蛻變、不斷進化的獨特市場價值。他最近出版《高產出的本事》書中紮實的思考脈絡讓我感到佩服不已。
知名學習平台「大人學」的共同創辦人 張國洋,以管理講師與專案顧問的角度,分享許多對職場新鮮人帶來深刻啟發的文章,在著作《大人學選擇》裡面更分享了身為一個大人,該如何運用獨立思考的方式做出人生選擇。最近瓦基的文章也受到「大人學」的青睞,即將轉載過去幫助更多的年輕學子。
全台最大線上閱讀社團「閱讀人」的創辦人 鄭俊德,他曾在Podcast分享經營閱讀社群一路上的甘苦談,讓我深受啟發。同時我也很感謝他創立的Facebook社團「閱讀人同學會」,聚集了許多熱愛閱讀和分享的讀者,促進了無數的交流和討論,是每個愛書人不能錯過的好地方。
他們都透過公開分享的方式「貢獻一己之長,以對別人有趣又有益的方式來發揮潛能」。這不但塑造了自己的聲譽、創造更多的機會,也建立了群眾的信任與更深刻的人際關係。為什麼這種「大聲說出來」的工作模式,不但能帶給人們內心的滿足,還能建立外在的成就?
【強調大聲說出來的用意】
作者引用知名的「自我決定論」來說明,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充滿動力?是什麼因素驅使我們採取行動?歸納起來,人類有三種內在的心理需求,分別是:專精(competence)、自主(autonomy)、關聯(relatedness)。當這些需求獲得滿足時,我們就會獲得激勵、充滿生產力、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最棒的地方在於,「公開分享」剛好可以同時促進這三件事情:
【1.專精】
你可以透過公開分享的方法,表達你正在學習與改善的事情,還有你正在發展的新技能。並且,採取一種「成長心態」去面對所有的新事物。不用擔心分享還不擅長的事情會被取笑,因為你只要記得「你並非不擅長,你只是還沒擅長」,透過不斷的學習與成長,隨著時間增進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一年半前,剛開始公開分享閱讀筆記的時候,也曾感到非常生疏跟擔憂,我不知道自己分享的東西是否有人要看。直到我偶然讀到國外筆者 Jakub Ferencik 的一段話激勵了我:「如果不為誰而寫,就為自己而寫。書寫是一種自我療程。」
隨著一篇又一篇讀書心得的產出,我治療了自己對職場上例行公事的煩悶,我彷彿抬頭看見世界的廣大,像個興奮的小孩子到處尋找有意思的書來讀。在我重拾生活的動力之後,回過頭來檢視自己的職場技能,透過閱讀導入更多元的思考策略,精進自己的領導與管理風格。
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獲得許多關於寫作技巧和職場經驗的讀者回饋,讓我再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方法和步調。回顧來看,公開分享不但讓我得到了寫作專精的提升,也得到了職場技能專精的提升。
【2.自主】
擁有「自主」的心態,是我認為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這種心態可以讓人擁有自信、動能和動機。如果你覺得凡事都是別人指派好的,是自己被強迫這麼做的,那麼你很難感覺到任何的快樂。因此,盡可能把自己在做的事情,轉換念頭成:「是我決定這麼做的,是我選擇這麼做的」。
在我選擇公開分享閱讀的收穫和職場的經驗之前,我的心態偏向於「任由生命替我做安排」。這種念頭就像是電影《黑暗騎士》反派小丑說的「追逐公車的小狗」,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管追的上眼前的事情就好。那種對工作感到「週一到週五的緩慢消亡」的景象,至今仍歷歷在目。
直到後來鼓起勇氣,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我發現自己有權選擇挑什麼書讀、挑什麼話分享、挑什麼主題延伸討論。我也開始意識到,這些文章產生出一種無形的「責任感」,我感覺到自己有責任,傳達出更有價值、更有意義的內容。
因此,我意識到自己所做出的挑書和文章選擇,甚至是職場上策略的調整,都是我審慎評估後的決定。我也變得會去思考這些決定的背後,是基於什麼考量和取捨。用這種公開分享的思考脈絡,讓我知道自己擁有完全自主的掌握度,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令人感到開心和無悔。
【3.關聯】
直到我開始在部落格上公開分享讀書心得之後,才發現有許多網路上的閱讀社群,來自各地的讀者分享著閱讀的心得與樂趣。許多前輩分享和回饋的觀點更是我以前從沒想過,這種思想上的衝擊總是讓我感到十分雀躍。
我一開始是在「PTT書版」和「閱讀人同學會」上面分享讀書的心得和收獲。能夠跟許多愛書人彼此分享和交流,是一件很令人感到開心的事。發表文章之後的留言回饋,有時候也會讓我發現許多專業領域之外的好書,從一本書,延伸閱讀到其他的經典好書。
透過公開分享自己的文章,讓我認識各行各業的人們,接觸我以前不曾想過的可能性。有時候也會有一種找到同伴的熟悉感,心想「有其他人跟我很像,我們可以一起發揮影響力」。公開分享讓我跟人們和社群產生了關聯,我的貢獻可以幫助別人,別人的回饋也讓我受惠無窮。
【對我最有啟發的段落:讚美即貢獻】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個段落地深深震撼了我。這是我曾經忽略的一件事,現在看來卻十分重要。作者提到,商業作家史考特.伯肯(Scott Berkun)在成為暢銷作家和熱門演講者之前在微軟工作,他寫了一篇文章記錄離職前跟同事的一段交流。作者節錄了文章裡三個完整的段落,:
我在微軟的最後一天,受邀做了最後一次演講。那場合很棒,我有機會向一群好友好的聽眾談重要的事情。後來一位我很敬重的同事走了過來,感謝我做的工作。我問他為什麼以前不說呢?他說他以為我早就知道了。他覺得,我可能經常聽到那些話。基本上,他不希望我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覺得聽多了讚美很煩耶!」還有什麼說法比這句話更荒謬的嗎?
這件事讓我想到,自己看過或讀過很多對我很重要的東西,卻很少回以任何讚美。我喜歡的書(或讀過幾十遍的書)、我喜歡的講座、我收到的好建議等等,但我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人。或者,我從來沒有花心思支持別人的成果。數十人說了實話,讓我變成更好的人;或是在別人不支持我的時候,繼續支持我,但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話對我有多重要。**我發現無數的行為對我產生了影響,而我卻從來沒有感謝過那些事,我因此受害而不自知。**原來我比這位在我即將離開公司時才感謝我的人還不如,他做了一件對他重要的事。他直接走過來,正眼看著我,表達感謝。我這才發現,那種感謝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做的。
我以前從來沒有學到要記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簡短的電郵、網站上的留言、握手與一句謝謝。我意識到,在我那扭曲的小小心靈閣樓裡,在一個布滿灰塵的黑暗角落,潛藏著一種想法。那種想法覺得,在那些情境下給予讚美,有損我的自我評價;讚美別人就是承認自己的某種失敗;也就是說,我把那種讚美與拍馬屁聯想在一起。現在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有多愚蠢,因為承認別人的好比自己做得好更難。任何人都可以批評或接受讚美,但啟動正向交流才是有影像力的人的特色。
這段話,我重讀了很多次,回想起那些沒能說出口的讚美令我感到愧疚,打破自己吝於給予讚美的內心糾結,意識到有時候連一句讚美都懶的說是多麼的可惜。直到現在,我才體認到「原來給予讚美也是一種貢獻」。希望我發現得不算太晚,我終於學到,發自內心給予讚美可以是多麼自然的一件事情。
【後記:大聲說出來】
如同作者所說:「成功不是一條精心規劃步驟的整齊路線,也不是順著許多人走過的路前進,而是有意義的探索,每一步都產生學習效應與連結,並增加一系列的可能性。」我回顧了自己公開發表文章的心路歷程,每次的分享,對自己而言都是微小的成功,是一種探索,也是一種學習。
我也想跟你分享我在《為一般人而戰》這本書中深感共鳴的一句話:「我們要為彼此而戰,因為我們的心靈互相寄託。爬到山頂,同時告訴背後的人我們看到了什麼。」閱讀與寫作就像是我的兩支登山杖,期許自己奮力攀爬的同時,持續與你分享我所看到的一切。
你什麼時候開始「大聲說出來」都不嫌遲,因為:「不管你年紀多大,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都可能在你眼前,包括你從未想像過的可能性。你的人生意義不需要和未來某個遙遠的目標有關,而是和你每天的生活方式有關。它可以是某種實踐,而不是結果。」
經營〈閱讀前哨站〉之後的時光對我來說,簡直美好得不像真的,「公開分享」或許是我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實踐。
【抽獎辦法】感謝 漫遊者文化 AzothBooks
1、抽出「2本」《WOL大聲工作法》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第一個想到「大聲工作法」的代表人物?你有什麼想法?例如:「我覺得 唐鳳 公開會議逐字稿的方式,讓政府更加親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11/10(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2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11/11(三)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讀書心得 ptt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抽獎贈書活動】《#深度數位大掃除》x3本
🚀你或許有聽過「#數位極簡主義」或「#數位斷捨離」之類的運動,這是一種將數位科技的使用降到最低程度,奪回人生主導權的生活理念
🙋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瓦基想與你分享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我的心得收穫
✍️圖文心得、下載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這本書在說什麼?】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的著作還有其他「深度」系列的書籍:《深度工作力》、《深度學習力》和《深度職場力》。不難看出是一位對生產力有深刻研究的作家。
在這本書裡,他提倡一種「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強調我們要審慎應用科技,並且重新思考市面上繽紛炫目的科技到底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如果這些科技只提供廉價的娛樂和低劣的資訊,那麼寧可捨棄不用。
此外,他也提供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暫停時間」,停止接觸非必要的數位科技,細心體會和品味生活,最後才重新導入(或放棄)這些科技,並且詳細定義「如何」和「何時」使用這些科技。
整本書引用許多對於社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評論文章,互相辯證不同的論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終究,我們要以自己的生活目標為主,科技只是輔助,不該讓它反客為主。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自從我從去年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部落格和臉書粉專之後,我跟數位科技就一直處於一種拔河的狀態。一方面我需要靜下心來閱讀和寫作,一方面也需要處理網站技術方面的事情,編輯網頁和美工設計,也都脫離不了數位科技。
尤其平日下班之後,一天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原本我遵循去年讀完《原子習慣》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的時間,錶定每天30~60分鐘,但總會不小心逛到超過時間。
再加上,由於經營部落格的緣故,需要涉略很多的數位工具,因此我訂閱了許多APP服務的電子報。這些電子報都會夾帶吸引人的標題和內容,只要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連結裡面,到最後總是耽誤了原本想做的事情:閱讀和寫作。
因此,我開始自問:「我戒斷的數位科技還不夠多?」、「我使用這些數位科技的心態要調整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再幫我更進一步?」直到我偶然間看到《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終於,「賓果」!
【我如何使用這本書?】
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作者的這句話:「你需要一套成熟的科技使用理念,以自己的深度價值觀為基礎,問自己:你該使用什麼工具;你如何使用他們;你為什麼一定要使用他們?」腦中便開始浮現出,關於目前使用數位科技的許多省思。
接著,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試著把書中的流程轉化成具體的步驟,也參考了網路上其他讀者的實作方式。最後,我用子彈筆記的方法,規劃出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準備方法和執行步驟」,並且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記錄自己在這段過程中的想法。
然後,從7/1到7/30之間的三十天裡,我進行了一次數位斷捨離的流程,重新打造一套我自己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我回顧了這段過程,並且把這套方法做成一份「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底下分享我的詳細實踐心得,文章底部附有這個模板檔案的下載方式。
【1.數位極簡主義: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數位極簡主義的定義是:「一種運用科技的理念,指的是你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地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不要被科技牽著走,在這個充滿誘惑裝置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仔細想想,我總共使用了哪些科技?
雜亂是代價高昂的。太多的裝置、app、服務佔用的時間和注意力,使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那可能抵銷單一物件所帶來的效益。找個時間,完整地列出來你正在使用的科技,可能連自己都會大吃一驚。
前Google工程師崔斯頓.哈瑞斯曾經出面爆料:「科技公司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長期使用他們的產品,因為那是他們營利的方式」。他繼續說道:「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想要你的靈魂」。利用這個練習,看看自己的靈魂都放在那些APP上頭。
我使用的3C產品不多,只有桌電、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常使用的軟體則有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Spotify、Brain.fm、Audible、Scribd。
✅你現在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為自己帶來好處?
優化很重要。判斷某個科技是否支持你重視的東西,只是第一步。為了充分獲得那個科技的潛在效益,它必須仔細思考如何使用那項科技。你如何使用它們?
帶來哪些好處?我使用桌電、筆電維護網站、經營社群、撰寫文章。使用智慧型手機跟朋友連絡、即時收看新聞資訊和網路影片。使用電子閱讀器、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在我移動通勤和外出在外的時候,閱聽不同的書籍。
我使用Evernote撰寫文章、紀錄網路文章摘要,用Trello管理部落格待辦事項。我使用Email、FB、IG、PTT、LinkedIn與社群互動、回答讀者問題。我使用YouTube觀看網路影片。我使用Brain.fm聽專注音樂、用Spotify聽休閒音樂。
✅但放棄這些科技會帶來哪些不便利?
有意識的作為令人滿足。這種滿足感和我們做的具體決策無關。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意義非凡,主要是因為握有自主權的滿足感。主動放棄這些科技,帶來些微的不方便?還是巨大的不方便?
放棄使用電腦,會導致無法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媒體。放棄使用智慧型手機,就無法即時與人通訊,也無法收聽有聲書。放棄社群媒體,會失去許多與部落格讀者互動的機會。放棄數位管理工具,會失去以後「搜尋」專案紀錄的便利性。
【2.數位斷捨離 :30天實踐步驟範例】
騰出30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停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利用30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暫停期結束後,將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重新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規劃日後的具體用法。
✅我曾經使用哪些數位工具?
我使用的硬體:「桌上型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使用的軟體:「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Spotify、Audible、Scribd」。
✅有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暫停使用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試著暫停與移除的APP有: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必要的功能我只允許自己在電腦上面使用,而且在限制的時段內使用。更進一步,我降低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
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使用自動回覆,通知親友與讀者我的數位斷捨離時間,替自己保留一段緩衝時間。
✅我在30天裡,採取了哪些休閒?嘗試了哪些興趣?
作者提到:「如果你從生活中淘汰那些數位的干擾之前,沒有先填補那些數位干擾幫你忽略的空白,你會覺得數位斷捨離後的體驗很難受,因為你不知道斷網後要做什麼,反而難受。」因此,重拾自己曾經喜歡的非數位休閒,就非常的重要。
我試著在空出來的時間裡,讀了更多的書。最近讀了《人生給的答案》之後,對「靜坐冥想」產生強烈興趣,趁著這段時間,每天撥出10分鐘的冥想時間。此外,在用電腦寫作的時候,把網路中斷,專心於純文字的輸出。
休閒娛樂方面,在假日安排了更固定、更多的時段,和女友一起練習國標舞。假日出門買早餐時,不騎機車,改用散步的方式,在這段悠閒的時間與自己對話。也終於,把訂閱很久卻沒認真讀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拿出來讀。
✅哪些工具支持我的價值觀?
需要經營部落格和社群粉專,桌電和筆電仍然必要。將智慧型手機簡化成通訊為主的目的,搭配移動通勤時可以收聽有聲書為輔。電子書閱讀器仍然是外出時的好搭檔,方便攜帶的特性仍讓我愛不釋手。
社群軟體是與讀者接觸和交流的重要管道,保留,但是限制自己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而且只能在固定的時段使用。調整Evernote和Trello的使用方式,與手寫的子彈筆記做出功能區隔,主軸目標寫在子彈筆記裡,輔助記憶、紀錄的資訊則放在數位工具裡。
✅具體規劃,我會如何使用它?
區分清楚自己每天的「數位時間」,以我自己為例,早晨醒來之後採取晨間習慣,偶爾閱讀、偶爾使用30~60分鐘的電腦,中斷網路並且以「自由書寫」撰寫讀書心得文章。我在網頁瀏覽器安裝 LeechBlock NG 套件,這個套件可以把你需要隔離的「時段」和「網域」設定上去,在那段時間內你就無法使用這些網頁。
平日下班後,我只有在星期二、四,允許自己22:00~23:00接觸數位科技和社群媒體,保留星期一、三、五的時間給自己享受「離線狀態」。在假日,才允許自己擁有比較多的數位時間,放在上午和傍晚使用,下午時段則保留給離線狀態。
✅哪些工具已經變成非必要?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認為只要留下最重要的來電鈴聲就可以。我取消了Brain.fm的訂閱費,改以Spotify裡面的歌單取代,找關鍵字「Focus、Reading、Piano」的歌單都是很好的選項。我刪除了手機上的LinkedIn和YouTube,只在電腦上使用。加上我原本就已經刪除了FB、IG、PTT的手機APP。
【3.數位極簡生活30天:我的四個感想】
經過30天的實踐之後,我有什麼感想和收獲?那就是「這一切的重點不是使用了什麼科技,而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不要讓科技來選擇你,你可以選擇使用哪些科技,我們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
在《湖濱散記》中,梭羅寫道:「大部分的人過著沉默絕望的生活。」然而,比較少人引用的是下一段他樂觀地反駁:「他們確實以為自己別無選擇,但機靈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陽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切煥然一新。拋棄成見,永不嫌晚。」我們確實有能力扭轉這種狀態。
✅獨處的感覺是什麼?
作者引用許多的文章和文獻說明「獨處很重要」。他對獨處的定義是:「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無論你身在何處。」而且,獨處時的思考,會帶來一種「從容的反思所衍生出來的洞察力和情感平衡」。
我很欣賞的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在日記裡寫道:「獨處是令人精神煥發的愉悅消遣」。在這30天裡安排的「離線時段」,是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最好時趕。我本來已經是個很容易享受獨處的人,減少了數位資訊的刺激後,更容易感受到思緒的活躍,以及內心的平靜。
✅別按讚,對我有什麼改變?
作者不鼓勵你到處「按讚」,因為按讚提供的互動太少。以至於,除了淪為社群公司優化演算法的資訊之外,你跟貼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提升。這類互動流於淺薄,也沒有深度。
我的做法是,雖然不按到處讚,但是看到想要互動的文章,就直接在底下留言。當然,如果因為我這麼說,可以讓這篇文章的按讚數大減、留言數增加,那我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誤)。
最後,作者也對例如FB和IG之類的APP提出建議,如果你真的要用社群媒體的服務,最好離手機版本遠一點,因為那對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是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在數位斷捨離的步驟中,刪除了大部分的手機APP。
✅我重拾休閒的收穫是?
其實,大家都高估了休息時「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效果。在繁忙的工作日之間,或是一大早為了孩子搞得人仰馬翻之後,我們很容易渴望「無所事事」的解脫感。但是,根據書中引用的許多研究指出,耗費精力的休閒活動,反而會提升休閒之後的心靈感受。
作者說道:「這類減壓活動有其價值,但收穫有限,因為無所事事的時候,往往會使人轉向劣質的休閒活動,例如盲目地滑手機、心不在焉地追劇。把精力投注在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上,收穫總是豐厚許多。」
由於減少了使用數位科技的時間,把多出來的時間拿來閱讀跟寫作,讓我能更從容地體會書中的文字,也能更專注地寫下我想說的話。另一個收穫是,我開始培養起睡前「靜坐冥想」的習慣,每天10分鐘採取正念呼吸的方式,把當天的雜念跟煩惱重新歸零。
✅我做了哪些注意力抵抗運動?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吳修銘,在書中評論媒體的某一種商業模式:「你聚集人群,不是因為你想賺他們的錢。而是因為你可以把他們轉賣給想獲得那群人關注的其他人」。Google和臉書的主要資源是「眼球關注時間」,如今獲得眼球關注比開採石油更有利可圖。
1830年第一份廉價報紙《紐約太陽報》的創辦人意識到他可以把讀者變成商品,把廣告變成顧客。用盡全力把讀者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推出許多爭搶眼球注意力的新聞報導。對於新聞的內容品質要求,反而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以前的我接觸新聞的管道,不外乎Yahoo新聞、社群推播的新聞。但是作者提倡「慢媒體」,他認為:「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們要以一種緩慢的思維模式來吸收新聞媒體,只關注品質最高的新聞來源。
因此,我開始嘗試閱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導(需要訂閱費),比起那些標題聳動、內容空泛的新聞,〈華爾街日報〉對於世界的財經趨勢和政治局勢,都有更深入和精準的解讀。我也試著體驗以「付費讀者」為服務對象的媒體,與那些以吸睛文章「賣廣告」的媒體究竟有什麼不同。
【總結:我的數位斷捨離10個行動】
如果你直接跳到這裡看結論,想知道我實踐上採取了那些行動,那麼以下這些就是這30天來,我的10項行動清單:
1. 刪除數位斷捨離30天之後不必要的APP,我原本已經刪除了FB、IG、PTT,現在進一步刪除手機上的Youtube、LinkedIn、Brain.fm,只留下方便移動時收聽的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以及音樂服務Spotify。
2. 關掉智慧手機的所有通知,包含鈴聲、畫面橫幅,只留下「電話通知」和「簡訊」。有意識地在固定時段,才查看重要APP的資訊。
3. 在固定時段批次處理所有的數位科技產品(硬體、軟體、網頁、APP),不要讓這些東西佔據全部的注意力。一口氣回信、回訊息,總是比零散時間處理來的有效率。
4. 規劃固定的生活作息,最有效率、最不容易受阻礙的時段是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雖然下班作息一樣需要規劃,但效果都比不上晨間作息。
5. 限制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
6. 安排自由的網路漫遊時間,但不宜太久。我避免在平常的五個工作日網路漫遊,只安排在每週六、日晚上時間,允許自己愛逛什麼就逛什麼。
7. 關閉網路、設定鬧鐘,替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間做出隔離網路的環境。我開始習慣在閱讀跟寫作的時候,把網路完全切斷,設定45分鐘的鬧鐘提醒自己休息。
8. 取消訂閱不必要的Email電子報,尤其是跟我現在專注的目標無關的項目,電子報雖然提供了很多資訊,但還是要輔助自己的目標才有價值。我曾經喜歡到處訂閱,但現在我取消了80%的電子報。
9. 開始閱讀慢媒體,捨棄低品質的劣質媒體和社群新聞,在固定的時間才靜下心來閱讀慢媒體。我開始喜歡上〈華爾街日報〉、〈報導者〉這類的優質新聞。
10. 讓親友和讀者知道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段,給自己緩衝空間又不失禮貌,又能在心情最沉澱和平靜的時候,再認真回覆訊息,或撥通電話親口聊天。
【後記:最重要的事就是…】
《深度數位大掃除》讓我透過這三十天的數位斷捨離練習,重新檢視、設計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數位極簡生活模式。讓我回想起之前讀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烙印在心底的這句話:「注意力太過寶貴以至於你得非常自私地只留給自己使用」。
隨時提醒自己,要跟這些APP和網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服務不是「想要打造更美好世界的宅神」送給大家的禮物,而是刻意設計成放進我們口袋的吃角子老虎機。總是注意自己如何使用科技,而不是反過來被科技主宰了生活的步調。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最重要的事,當成是最重要的事。」邀請你一起加入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也歡迎你在三十天的練習之後,留言分享你的收穫和體會。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數位誘惑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抽獎辦法】感謝 時報出版
1、抽出「3本」《深度數位大掃除》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執行數位斷捨離最難的是什麼?例如:「我覺得要關閉手機的通知很難,朋友會很難找到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8(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3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0(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讀書心得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啾音好書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https://www.pressplay.cc/link/C18C8F6A
📚音樂📚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music/genres/jazz/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讀書心得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豐傑生醫 #水解膠原蛋白 #單一配方
📚膠原蛋白(牛)📚 不吃牛的不要買喔喔喔!!!
超值省$190:https://www.fjb100.com/pages/Activity_NeKo415
🔥 德國百年大廠GELITA 水解膠原蛋白
🔥 滿滿3克單一配方 無腥味
🔥 歐美專利認證
🔥 3000Da胜肽 11.3%羥脯氨酸 好吸收
☑ 真正無腥味的膠原蛋白
透過多工製程去除市售大多可怕的腥味,留住精萃膠原,補充膠原不用再先做心理建設。
☑ 一包膠原比20隻豬腳還要更精準補給
你認為吃豬皮、豬腳、雞腳,就能補充膠原蛋白嗎?錯。因為食物中的膠原蛋白是由大分子組成,無法直接吸收。
☑ 單一配方 無複方
豐傑不添加複方,一包滿滿3克都是純膠原,適合全年齡層、孕婦、哺乳媽媽也能安心食用。
☑ 歐美 雙專利
歐盟專利0254289 B1與美國US 4804745,同時MIT團隊嚴謹製程ISO9001/HACCP認證專業製程生產透明衛生安全有保障。
☑ 膠原蛋白吸收力關鍵
羥脯氨酸含量決定人體吸收程度,德國GELITA大廠含量高達11.3%,超越普遍膠原蛋白10%以下含量。
☑ 水解膠原蛋白 3000Da小胜肽,最好吸收的分子
透過水解技術,利用水與膠原蛋白大分子作用,斷開膠原蛋白的鎖鏈,形成較小分子的水解膠原蛋白,專利製程分子量3000 Da的小分子,經臨床實驗人體吸收度最好。
膠原蛋白特點:
1.人體最好吸收分子3000Da小胜肽 水解膠原蛋白
2.純單一配方100%膠原蛋白
3.目前市面少有的 歐美雙專利
4.德國GELITA大廠 全球最大廠出廠
5.無腥味好喝 只有淡淡的奶香味
6.水解會呈現與一般的膠原蛋白不同的黃金色
食用方法建議:
。 泡在約1/3水量的馬克杯喝 溫度請勿超過40度。(避開乳製品及碳酸飲料)
。早上空腹食用,吸收度最佳,若依習慣可直接食用!
00:00 每月新書開箱
17:42 工商時間
33:32 我開始有PTSD了
54:27 很荒謬的薪資條件
1:16:08 能打得為何不自己上?
📚音樂📚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music/genres/jazz/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讀書心得 ptt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全職媽媽的悲哀 #老公 #全職媽媽 #PTT
📚原文📚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17142967.A.621.html
📚其他網友討論📚
https://disp.cc/b/787-dnlA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17157756.A.049.html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17174533.A.B29.html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17152577.A.B4F.html
📚音樂📚
https://www.epidemicsound.com/music/genres/jazz/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讀書心得 ptt 在 [心得] 2020年,為我帶來最多啟發的10本好書-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2020年,我從讀過的70本書、寫過的56篇讀書心得裡面,挑選出10本我個人最喜歡、最受啟發的書來跟你分享(前兩年的Top 10好書推薦:2019年、2018年)。 ... <看更多>
讀書心得 ptt 在 [ study ] 歡迎交流讀書心得與技巧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 study ] 歡迎交流讀書心得與技巧 ; 5. [心得] 最近準備考試 最近準備考試 ; 5. [討論] 什麼時候開始認真學英文 什麼時候開始認真學英文 ; 31. [心得]考試期間保養分享B群 ... ... <看更多>
讀書心得 ptt 在 [討論] 讀書心得= 書中重點整理? -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讀書心得變成了書中重點整理
網路上的讀書心得,很多都是擷取書中重點並加以解釋
把書中的重點整理出來,充其量是書的懶人包而已
缺乏個人感想、簡化書中內容
讀書心得什麼時候變成這樣了?
我猜想有幾個原因
大家求快速簡便懶人包
網路的一切都非常吸引人,如果一篇文章的實際價值不高
就很難讓我們停留在相同頁面
所以寫文者只好整理出書中重點,讓閱讀的人覺得自己也看過了那本書
但如果只是擷取書中重點,讀者得到的是很碎片化的知識
記憶不會長久
甚至連作者的結論,很多都是老生常談
都是已經知道的事,因為總不會有一本書鼓吹說謊或其他負面思想吧?
這時候就要去想
一本書對讀者來說最珍貴的地方是什麼?
是看作者如何思考,才得出這個結論的
是看作者經歷了什麼,才有這樣的體悟
是當下的思考,是之後的改變
這才是我們應該要看書的理由
我理想中的讀書心得應該是簡單說明書中概念
並著重在自己是否認同,為什麼認同或不認同
或是得到了什麼新的體悟,跟生活如何做結合
藉由如此內化並實現書中概念
這樣書中內容你才會記憶長久,
這本書才會變成你的血、你的肉
這時候,才不枉讀了此書
_________________
先說,我沒有打算抨擊任何人喔,只是發現這種改變有感而發而已
懶人包我也覺得很方便,買書之前我也會先搜尋看看這本書講的是不是我所想看的
但針對寫讀書心得的人來說,讀書心得應該是記錄你讀完書的心得與體悟
這不是期中考,不用把一本書濃縮成精華方便複習(而且通常很花時間)
你要看什麼是你獨有的東西,整理成重點懶人包誰都可以做
但讀書心得,應該是記錄你個人的想法、體悟,這些才會讓你思考、讓你成長
這才是讀書心得的真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3.216.164 (日本)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04619490.A.FFF.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