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6日為止,京元電感染案206人確診,其中外籍佔180人,本國籍佔26人。指揮中心6月6日下午下達的命令是「外勞隔離,薪水照付」。至於本勞則是繼續上班。儘管網友許多人大喊不公,但指揮中心仍堅持原決策。而依據PTT網友爆料,6月6日晚上京元電本勞已準時復工拚經濟。相信在英明的指揮中心領導下,京元電全體一定會心懷感恩,而病毒也一定會心懷感恩,避免感染本勞的。感恩指揮中心,人人都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
人人都應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
這句話,是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現已入新加坡籍)最近的名言。對於最近在野黨對執政黨的批評,曹表示「值此之際,人人應該平心靜氣,對防疫中心的成績心懷感恩,拒絕流言和謾罵。」、「藍營人士天天吵罵,唯恐台灣不亂,甘為中共犬馬,品行可謂墮落不堪!」
人人都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指揮中心努力守住了台灣疫情1年多。控制住疫情不打緊,最難得的是嚴格控制篩檢人數,避免讓普篩仔作亂,浪費國家預算篩太多人,成功守住台灣1年多。讓台灣直到2021年5月才開始享受在家活動的愜意。這樣有作為的指揮中心,不值得感恩?
人人都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指揮中心為了拚外銷,並確保航空業從業人員身心發展良好,隔離時間7天變5天最後變3+11,甚至還有人無須隔離。儘管最終出了一些小狀況,讓一些不配合的英國變種病毒流入國內,但仍不能否認他們為維護台灣經濟,與航空業從業人員心情的努力。這樣有作為的指揮中心,不值得感恩?
人人都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指揮中心致力於扶持國內疫苗產業,初衷始終未變,絕不因為一些小阻礙而退縮。外界批判政府扶持國產疫苗策略失當,政府馬上簽約購買1000萬劑。高端股票一跌停,蔡總統馬上出馬直播,這種決絕的執行力,對國家自主性的投入。這樣有作為的指揮中心,不值得感恩?
人人都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指揮中心自從疫情爆發後,指揮官陳時中完全不休息,每天下午兩點鐘準時出來報數。且發明了所謂的「校正回歸」,避免一下子確診數太多,讓國民玻璃心受到衝擊。不知大家有無發現,除了宣布三級警戒那週六外,每週六確診數「剛好」都比前一天和後一天多,而當天股市都休市,對股市完全不造成負面影響。這樣有作為的指揮中心,不值得感恩?
人人都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台灣目前致死率2.4%,高於世界平均值2.16%,也高於印度的1.2%,衣索比亞的1.5%,菲律賓的1.7%(數據來源為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對此指揮中心嚴正聲明,捍衛我國名譽,力陳致死率高的原因是由於我國確診死亡平均年齡72歲,以高齡、有潛在慢性病者居多(其他國難道不是這樣嗎?),不能完全對比。面對不利數據能臉不紅氣不喘,維護國家尊嚴。這樣有作為的指揮中心,不值得感恩?
人人都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台灣現在疫苗短缺,任何一個媚俗的政府,都極可能像越南那樣,不負責任開放中國疫苗使用,指揮中心不但拒絕屈服,對於郭台銘、佛光山等想購買疫苗捐贈政府的人,指揮中心完全不放鬆要求,在文件與使用方式都一絲不苟,甚至增加許多法規都沒有的文件和流程要求。寧可沒疫苗,也不要讓疫苗出事情,從中更不得有任何讓對岸矮化我國主權的機會。截至6月6日為止,兩個單位的計畫差不多胎死腹中了,只剩綠營網軍嘲笑之聲在網路上不絕於耳。這樣有作為的指揮中心,不值得感恩?
人人都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面對20至39歲年輕人確診比例增加,陳時中不改直率無謂作風,直指年輕人「防疫鬆懈」。即便網路被網友罵翻了,第二天記者會也不見動怒,只說自己是「擔心年輕人誤解只有老年人才會重症、輕忽疾病威脅」。同時,指揮中心繼續維持停課不停班的政策,即便疫情嚴峻,也希望讓年輕人保持勤奮精神,不只要勤奮,也要注意防疫。這樣有作為的指揮中心,不值得感恩?
奔騰思潮》人人都應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https://www.chinatimes.com/opinion/20210607004852-262110
#聯電 #曹興誠 #人人都應該向指揮中心心懷感恩 #陳時中 #指揮中心 #心懷感恩 #疫情 #高端 #國內疫苗 #校正回歸 #致死率 #郭台銘 #佛光山 #捐贈疫苗 #綠營 #網軍 #確診比例 #京元電 #病毒 #PTT #網友 #外勞 #本勞
「越南 外 勞 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小資媽咪愛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卦] 工廠工作的越南移工加班多很積極?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題] 要請外籍看護,越南還是印尼好?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卦] 越南外勞484最頂的外勞? PTT推薦-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女外勞ptt - Welcomegate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挺移工(TIG) | Ptt八卦版的文章串:外勞早餐吃甚麼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挺移工(TIG) | Ptt八卦版的文章串:外勞早餐吃甚麼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外勞要求轉換雇主ptt的推薦與評價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外勞仲介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外勞仲介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外勞仲介ptt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卦] 台女嫁越南移工的會越來越多嗎?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卦] 越南菲律賓印尼勞工:寧願去日韓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外勞仲介推薦ptt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Re: [問卦] 越南菲律賓印尼勞工:寧願去日韓-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女外勞ptt - ERIKBUELL.FR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轟轟| PTT鄉民百科 - Fandom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Re: [閒聊] 再不生以後外勞恐變成台灣的主人- WomenTalk板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閒聊] 外勞買房是真的- home-sal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卦] 越南外勞人數是不是要超越菲勞? -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題] 臉書賣東西外勞來問? - e-shopping板- PTT 消費區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閒聊] 為啥高雄無法形成外勞市集? - 看板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討論] 家中女外勞總是哥哥的稱呼我.... | 女外勞ptt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越南工作ptt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外勞管理問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外勞管理問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外勞管理問題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房客] 越南外勞- 看板rent-exp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越南 外 勞 ptt 在 [討論] 26K能夠娶到越南新娘嗎? - Boy-Girl - PTT情感投資事業版 的評價
越南 外 勞 ptt 在 林家興 Alfred Li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女生要當兵嗎?一個預官的反思與建議。
#女生應該當兵嗎? #我們真的要上戰場 ?
#不怕排長帶你們衝哎哎哎步槍兵人勒
好友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前天在節目上公開提到恢復徵兵制以及女生可服義務役,也引起和王浩宇議員之間的論戰,這是個很好的公共政策議題,事後和她及其他幾位朋友也對此有所討論。
身為剛教召回來、戰事發生時要帶著後備部隊衝第一線的步兵預官,也想藉這個機會談談實務面自己看到的問題,與提供改革解方的思考。
先講結論,我支持 #朝全徵兵制方向 去思考改革,為什麼?
落實全民國防、軍愛民民敬軍,也要民先懂軍啊。
➽
1⃣️ #徵兵募兵傻傻分不清楚?
首先,我國從過去到現在實行的兵制嚴格來講其實是「#徵募併行制」,國防部以前也發布過新聞稿澄清外界以為國軍要進入「全募兵制」的錯誤看法。實際上依照《兵役法》的相關規定,83年次以後出生役男仍依法服4個月常備兵役軍事訓練,也是屬於徵兵制義務役的一環。
上次推行的兵制改革主要是著眼於加強常備部隊的專業戰力(就不會一直在訓練新的一年兵時間到又退伍造成戰力青黃不接),因此常備部隊也走向全志願役、專業化的「募兵」方式來吸引專職當兵的人,只能說這些都是在「#徵募併行制」的框架內所做的調整。
但巧芯所提到的「徵兵制」就稍微不太一樣了。
嚴格來說,男女都要當兵屬於「#全徵兵制」,就是除了專業職業當兵的人以外,所有國民不分性別都要服兵役的義務役,並接受長期(1-3年)的軍事訓練,除了貫徹全民國防的精神戰力,也是實務上讓「國防軍事」落實到全民的生活中。舉例來說,以色列🇮🇱、挪威🇳🇴等國家是實行「全民皆兵」,男女都要服義務兵役,而且是偏向軍事的,#女生也要拿槍打仗。
以色列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是因為它強敵環伺、屢戰屢勝的關係(還有IG上很多...以色列女大兵?),挪威在2013年國會投票通過時除了防範俄羅斯以外,有一個很大的目的是 #推動真正的男女平權,也使得挪威成為第一個強制兩性服役的歐洲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國家。瑞典🇸🇪也在2017年宣布恢復徵兵制,且徵兵不分男女,理由同樣包括 #促進軍中性別平等。
其他實行義務徵兵制且強度比較高的國家包括南韓、瑞士、新加坡、越南、泰國(抽籤徵兵)等等,役期從一年、一年半到兩年不等。就連法國都在去年重啟兩階段的徵兵制(但內容多樣包括社工服務等)。以色列則是男生3年,女生2年,超硬。(不過以色列今年七月才剛正式宣佈男性役期從32個月調降到30個月,女性一樣24個月,許多軍方將領反對認為會造成人力短缺)
美國🇺🇸歷史上一向是承平時期採取募兵制,戰時改為徵兵制。不過,韓戰結束至北部灣事件,兵役登記系統繼續徵兵,1954至1964每年大概140,000連冷戰平時美國還是有繼續徵兵的動作。(感謝 #方恩格 提供補充)而美軍徵兵的對象男女不拘,不過目前還有少數戰鬥工作不對女性開放。
有很多的聲音認為台灣的兵役與後備制度應該改革,要改什麼?
➽
2⃣️ #後備現在是什麼狀況啊喂
台灣社會對於國軍的看法以及在陸軍當中服役的經驗觀感網路上很多,這裡就先不展開。
美國人其實近年來講了很多次認為國軍後備戰力不足、應該改革的情況,請自己參閱(bit.ly/3ieOUU2),儘管美國人有他們自己的國家利益考量,但內容很多地方我認為是值得參考的。
(之前寫《中共攻台大解密》而在台灣有一定知名度的美國軍事智庫研究員易思安 Ian Easton曾經在蘭德撰文寫過〈Transformation of Taiwan's Reserve Force〉,有興趣的可以參考,bit.ly/3l0xRGO)
近期的《新新聞》也出了一篇專門談後備制度改革,大家可以先看看(bit.ly/2SmeFr7),包括國防部長最近說後備要優先召集一年義務役....但這群人數量已經從69萬人下降至47萬人,軍事訓練役則將逐年成長,到民國115年(2026)就會消失,接下來還有少子化的問題,如何保持後備戰力?後備戰力又有無必要?
政府看起來現在在做行政制度調整的準備,要加大投入資源跟提升後備位階,但對我一個第一線的排長來說,重視的還是實際訓練內容以及士兵的戰鬥認知有沒有跟上。
先講一下自己的體驗。
以前大家普遍認為回去教育召集就是重溫「陰間」生活、上課很涼等等,甚至很多人一接到教召令就買機票出國或是跟公司報出差來逃避⋯⋯個人非常反對這種作法,不只愛不愛國的問題,而是這會傷害台灣整體的軍心士氣與實際戰力,近年國防部有對此作出一些改革來限制,很棒。
平均來說現在是退伍後八年內會召集至少兩次,每次一週(軍士官七天、士兵五天),而我這次回去已經很充分感覺到跟以前不一樣,實戰科目很多,滿滿的行軍、操課與打靶,沒有什麼休息時間。不只是帶隊的義務役軍士官,接訓協訓的志願役軍士官也非常辛苦(感謝他們為國辛勞)(敬禮)。坦白說,確實讓我感覺到兩岸情勢是真的緊張,為什麼?
中華民國在台灣目前是一個 #海島國家 的狀態,過去到現在的防衛指導主要都是「嚇阻+殲敵於海上&灘岸」,很多聲音都認為「加強海空軍實力就好,一旦海空軍打光讓老共上岸就完蛋了,也沒什麼好守的;而過去大陸軍主義在新的情勢下也應該被揚棄⋯⋯」
這些說法都不是沒有道理,也因此台灣的海空軍無論在裝備、素質以及國際交流等層面確實都是很優質的,陸軍尤其是一般部隊普遍就稍微辛苦一點。但近期兩岸緊張對峙的情況以及當時在部隊裡接收到的一些資訊跟訓練內容,其實都讓我感覺得到國防部確實有認真陸戰的心理與實際準備。國軍當然也不是笨蛋,五六年前服役時陸軍訓練的科目主流就是城鎮戰為主了,但一直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
除了大家都認為戰爭似乎很遙遠以外,沒有全民皆兵也導致軍民分家,人民不關心軍務,如何熟悉與落實全民國防?陸軍才是跟廣大民眾比較相關、也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
因為不能詳述後備的真實狀況以免洩露軍機,直接講小結:
a.#戰時接到動員令要不要裝死?
我和同為預官排長的朋友都會建議你最好要出現才比較可能活下去,不要以為躲在家裡會很爽。
戰時一切軍管,躲在家裡等被炸/等投降不一定比較好,更不用提被憲兵or警察抓走軍法審判以及失去反抗的機會。
雖然也有論點認為不要拿槍以免在戰時被當成軍事人員攻擊,但我個人是反對甚至有點鄙視這樣的看法,命運要自己掌握,槍在手比任人宰割好。
b.#後備部隊戰力如何?
身為要帶兵的軍官....坦白說,後備部隊扣除志願役幹部以外,整體戰力的訓練還有不小的加強空間。其實就我的感受,如果是在被入侵而被迫要防守的情況下,我所在的部隊 #戰鬥意志都還算堅定,但技術的部分,主要還是訓練時間太短以及間隔太長,所以不夠熟悉戰鬥技巧與進入那個「知道自己現在是要上戰場的戰士」的狀況,這也是國防部從去年底開始就加強教召訓練內容的原因,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血濺車籠埔、魂斷金六結、歡樂斗煥坪」這種事,基本上到哪裡都是一個 #血濺魂斷 的狀態,後備的實力有在增強,這一點要再次給國防部與基層幹部們掌聲。
c.#後備部隊的任務?
其實有同樣是後備部隊的一些預官、士兵有在網路上講他們接收到的大致任務內容,我覺得國防部可能要好好巡邏一下。但是就內容而論,本質上就是兩個字「守土」(少部分會有別的任務),而目前的後備部隊如果要按時完成這些任務,我認為訓練跟準備是稍嫌不足的(主要是戰鬥,其他還好),從動員、集結、整隊、領裝、動員、了解任務到實踐任務內容,特別是任務性質的關係可能會影響到部隊的信心,那平時的戰鬥意志培訓、尤其是作為底氣的戰技訓練就很重要,才能在戰時發揮戰術價值,不是單純上去當砲灰。
昨日也看到新聞國防部長表示已經研擬改革方案,將加強召訓天數與頻率,這是對的方向,但我更期待訓練科目內容能否更靈活、符合現實。
之後的訓練建議科目上還是要變成「#任務導向」,而不是為教召而教召、科目本身強度變強而已。戰場的經營、熟悉以及實地跑一遍大地,都有助於戰時真正要上場時的信心、存活率與任務成功率。
➽
3⃣️ #台灣兵役制度該怎麼改
a.#心態與內容:
我覺得在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大家常常把「當兵」這個詞窄化為「#拿槍上戰場」,也因此一談到「女生要當兵」就引起很多爭議,但其實軍隊有非常多其他事情可以做,幾乎也涵蓋社會上大部分職業(也因此就沒有所謂女性不適合當兵的問題,女性在許多事情上可以比男性做得要好)。
有興趣的人看看這篇《美華軍語辭典》(bit.ly/33c6ELq)提及的職業及術語就可以知道軍隊任務涵蓋的內容有多廣。
以色列新創科技產業如此成功,正是因為軍隊根本就是他們的先進職訓所,一退伍就創業搞網路公司研發軍事用軟體與無人機的比比皆是,畢竟科技進步的動力往往來自於軍事發展,網際網路(internet)也是冷戰時期從美國國防部的內部軍網演化而來。
而美軍退伍後除了聯邦政府的福利cover與各種社會職涯的申請優惠以外(比如免費或減免大部分學費上大學),大多也不怕依照他們在部隊的專長找不到工作,這是國軍已經有在模仿但需要更深化改革的重點。
簡單說,台灣社會要先改變「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以及「當兵就是打仗、開槍」的心態,才會覺得當兵是一件普遍可以接受甚至對職涯有幫助的事情。
舉個簡單的例子,台灣普遍都認為學歷史好像很沒用。但在國外很多部隊或美軍來說,讀歷史可以去做戰史研究、情報分析、聯絡官甚至協助寫作戰規劃,搞得不錯的還給你獎學金進修以後到陸海空軍軍官學校教戰史、教軍事策略。
學工程和化學的除了搞爆破玩炸藥,更可能要懂如何蓋房子,因為你要知道如何用最少的炸藥摧毀最多的房屋結構,退伍以後去當工程師、當建商或是教化學當絕命毒師(?)都可以。
並不只是大家都要當兵或懂開槍而已,
這才是「#全民皆兵」、「#寓兵於民」的最高境界。
➽
b.#役期與內容:
有鄉民在PTT上分享「外國有強大外敵鄰近的國家」的兵役役期(bit.ly/3cEyX8i),相對來說台灣現在四個月的軍訓役是真的很短,而且完全不構成戰力,下部隊基本上只是搞事而已。除了適當延長役期以外(我個人認為起碼還是要恢復到一年),也有很多聲音強調重點不是役期的長短,而是訓練內容應該要朝實戰化來做改變,不應該還在用美軍二戰前後的單戰(單兵戰鬥教練),喊些脫離時空背景又實用性低的口號。這一點已經非常多人都公開提過了。
(這邊有篇美軍退役士官Allen Lin對國軍新兵訓練的單兵戰鬥教練評論,http://xn--bit-9u3ey63rpnc20p93e.ly/2G09quB)
某種程度上我同意這樣的看法,畢竟這些東西雖然對進入戰場狀況有點幫助(主要是活用聯絡手勢之類的),但到了真實戰場地形上其實很難應用,還不如好好訓練基本體能和移動中射擊、經營與自己後備部隊相關的戰場場地,了解哪裡有加油站、哪裡有軍營、哪裡有重要機關、不同類型道路移動方式到時怎麼處理?怎麼跟上級單位聯絡?停電了大家到時候聯絡方式備案為何?會用無線電的人有多少?知道不要亂開無線電免得被敵軍鎖定的人有多少?
我想,這些東西可能有許多後備軍士官並不清楚,但對一個排長來說,了解這些資訊遠比背單戰重要太多。各位士兵也不希望帶你打仗的排長一問三不知吧。上戰場,最重要的不只是完成任務,還有負責任地帶大家活下來啊。
此外,假日開放軍營靶場讓民眾體驗電子或實際打靶、廣推生存遊戲活動甚至編組民兵團都是實際可行、民間軍武圈也有能量可以培養並支撐起來的東西。把生存遊戲或打靶當成一種全民運動來推廣,#把國防生活化,可能比精進教召內容的成效更大。
➽
c.#軍事訓練交流
這個東西有點敏感,包括美軍在台小規模協訓的狀況最近雖然已經是公開的秘密了(喂),而實務上這個想法應該會因為觸碰到中國大陸甚至美方的外交政策底線而無法很快實行⋯⋯
不過以前在某地實習的時候,曾寫過一篇報告談國軍可思考仿照新加坡來台灣的「星光計畫」一樣,將不只是精英部隊,而是成建制擴大將一般志願役甚至未來全徵兵義務役的軍士官兵都有機會到國外盟國輪訓半年到一年,除了可以獲得接近實戰的訓練經驗外,更可加強語言能力,藉此吸引有志從軍的年輕人與優秀人才。
如果加入國軍不只是掃地出公差搬庫房,而是可以學得實際戰鬥能力與可應用的外語能力,國家還付你薪水,誰不搶著要?
但這個政策顯然會因為其他因素而暫時無法實行,只能等待時機成熟了。
#題外話,有看到媒體報導政府明年將派3員到以色列考察後備動員制度(bit.ly/34bwfTR),我猜應該就是要成立全動署的那幾位長官(?),但真心建議如果政府可以的話,希望多派幾位員額且包括基層幹部,才能廣泛收納基層真實狀況與意見並根據這些意見來吸收以色列的制度哪些是可以照搬回來、哪些是需要調整才能適應我國後備制度的。
另外也懇請注意不要只學到器物制度沒有學到理念,畢竟以色列面對的狀況跟我國不同,多去理解他們的宗教、文化、建國歷史、制度淵源,才能真正理解以色列軍隊的建軍思想以及他們之所以強大的原因。
➽
4⃣️#女生可以做什麼🙋?
國高中上軍訓課的時候,女同學大多要了解與學習的是護理與急救方面的知識,但也有國防教育知識以及高中畢業前會有打靶的體驗,但就僅止於此了。如果未來女生也要服兵役或類似替代役的軍事役別,現在比較常見的建議包括服半年到一年的軍事/社會役,學習包括醫療衛生、戰場救護、後勤經理、通信、電子、情報等在內比較不需要用到太多體力的任務。
不過,也有對於男女一視同仁朝 #以色列化 的想法,除了訓練成步槍兵外、戰車/機駕駛、醫護兵、狙擊手與觀測手等戰鬥兵科可能也相對適合女性。
我覺得以台灣目前的社會情況暫時應該很困難,民眾大概沒辦法接受這麼劇烈的轉變,以及軍方對於這方面的硬體、軟體與制度上的準備也還嚴重不足。近年敵情升高,也許台灣社會開始願意思考這件事,如果真的要推動,現在就必須開始認真討論。
美軍近年的女性比率約是15%,國軍呢?也是14-15%。根據媒體報導:「早期女軍人多半限於『辦公室單位』任職,近年愈來愈多職缺開放給女性。例如,陸官畢業的女生,原本在戰鬥兵種(步兵、砲兵、裝甲)中只能選砲兵,否則就要選化學、通信、工兵等支援兵種;如今各兵種都已開放,連戰車乘員都已出現女性。以往女性飛官多限於駕駛運輸機、直升機,近年起也開始加入戰機單位。」
(本段節錄自 程嘉文,〈國軍女官兵人數 突破2萬大關〉,《聯合報》,20180405。)
所以整體來說是朝一個女性越來越多也撤除差別待遇的方向走,我認為這也才是一個健康、正常的發展,無論對戰力、士氣、促進女權與性別平等來說都是好事。
➽
➽
➽
以上,已經太長了,就先寫到這裡為止。盡量用很淺顯直白的方式去談我自己對這些議題的看法,還有許多細節未竟,希望可以有更多人一起關心國防議題的改革。而兵役制度,除了能夠達到國防的目標,更應該注重給予軍人應有的待遇、尊嚴和榮譽,否則即便募兵,能夠吸引優秀的人才投軍嗎?拼招募的績效數字是如何來的,基層心知肚明。
如同一同討論的友人所說,「可以的話當然是以募兵的精銳為主力培養對象,但重點在於讓不打仗的(台灣這點與美國不同),人一樣可以得到尊重、榮譽以及好的待遇,培養全民國防的精神與意志。」但很矛盾地,如果不讓全民都感受到當軍人的辛苦與風險,前述的想法也很難被推動。
自己是軍人家庭出身,也因此當兵時決定考預官盡一份心力。無論你的國家認同為何、是哪幾個字,這無關「政治」,是有關於 #我們能否繼續保衛我們生活的方式。
沒有人會故意希望打仗,除了少數可以因此得利的人。一直煽風點火的人,真的要好好看看他們究竟是站在哪一邊。那要探討這件事,就該務實一點檢視現況、理性討論解方,希望有更多人一起討論與支持國軍的改革,而不是單純爭吵、嘲笑誰是什麼役,要不要上戰場、愛不愛國而已。
畢竟一個以不當兵為榮的國家,大概很難不被滅亡。
如果這幾年要打仗,就是我們這一代要上戰場。台灣不是靠口水就能保衛,希望那些叫囂戰爭卻又不願當兵、不願付出的人可以知道這一點。
#支持中華民國國軍 🇹🇼
#預官102之2梯機械化步兵少尉排長報到
(影片與留言處圖片為本人2019年3月參訪以色列看到的情景,女生要拿槍當兵,也可以當得很好,還有戰場被擊毀的戰車殘骸、戰爭下的青年塗鴉訴說對戰爭的厭惡與無力感的遺跡,這一切都值得我們深思。)
越南 外 勞 ptt 在 小資媽咪愛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遊歐洲四國(荷比法德)13天只要5萬元!!!
一、機票:
自從迷上帶小孩自助旅行後,安媽平時都會關注航空公司特惠、各機票達人分享的特價機票資訊,此時安媽有個驚人發現:歐洲來回機票居然不用兩萬元!!!!
便宜的機票大約可分以下幾點方式取得:
1.買香港出發至歐洲各國機票都很便宜,但需再加買台灣-香港段機票,可能需要轉機兩次。
2.或是搭乘中國系列航空,金額固定壓在一萬五上下,從中國上海/廣東轉機,必須辦台胞證,班機有延誤的疑慮。
3.等各家航空公司破盤特價,台灣飛歐洲線,兩萬元以下機票就搶。
因考量有帶兩歲半的小孩同行,不適合轉機太多次,我們家又都沒台胞證,所以採取第3點方式,
當安媽看到布萊N機票達人分享『越南航空』台北-法蘭克福來回只要18500元(僅中轉越南1次),安媽立即開啟搶票模式!!!!
二、住宿:
對有帶小孩的自助客來說,住宿一定要離車站很近,不需要一直拖行李趴趴走,不然會累死爸爸媽媽。選擇住宿有以下幾種方式:
1.各大訂房網站比價:BOOKING、AGODA是我比較常用的訂房網站。
2.AIRBNB:很多人都說這網站沒保障,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因為羊角村的民宿太難訂了!!!!結果遇到超棒的女主人,印象很好。
3.GOOGLE MAP:原來谷歌地圖可以訂房!!!開啟地圖,地圖上就有顯示附近的旅館跟各訂房網站的價格,還可以省下時間比價。超方便超好用唷!
4.訂國外知名連鎖平價飯店:IBIS(宜必思)跟東橫INN住一晚都只要台幣兩千多,地點位於車站附近,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訂房最好選擇有附早餐的飯店,早餐吃飽一點,中午比較不會餓,帶點小餅乾,趕行程的時候就不用刻意中午停留找餐廳了!
三、國鐵:
這是我卡關最嚴重的部分,一開始什麼都不懂,研究RAIL EUROPE(歐洲鐵路網站),此網站台灣有旅行社代理,所以有中文版網頁。
可以買單程票、來回票、幾日卷等等,我查了一下,發現價格相當不美麗(將近貴一倍)
於是媽媽發揮了精打細算的精神,詢問了去歐洲自助的同學後,自己硬著頭皮上官網訂票(都是原文呀!也可以轉換成英文版)
DB德國鐵路、SNCF法國鐵路、THALYS比利時鐵路、NS荷蘭鐵路,各網站註冊後一邊開啟Google 翻譯一邊訂票,
歐洲各國鐵路會在三個月前開放訂票,最便宜可以買到單程29歐的火車票,26歲以下的年輕小夥子們還可以更便宜耶!!離我好遠了~~~遠目
火車票訂好之後直接列印電子票,帶著當天給火車上查票員掃QR code就可以囉!!!
四、各國境內交通:
1.荷蘭:長程火車湊團票(PTT或背包客棧都有湊票),或是趁NS境內國鐵特價時購買序號(背包客棧有相關訊息),還有荷蘭市區必備的OV卡(類似台灣的悠遊卡)
2.比利時:長程火車(往布魯日及根特)可以買10格共76歐的特價票卷,安媽是上網跟網友買用剩的Rail pass,布魯塞爾市區周邊我們是用步行的。
3.巴黎:如果在巴黎有待上一周的捧油可以選擇購買周票(NAVIGO)。我們在巴黎待4天是買T+套票,10張共15歐可多人使用,一張票90分鐘內可以轉乘。
4.德國法蘭克福:市區步行抵達景點~
5.德國科隆:這是臨時加的行程,火車票也是在出國前一個月才訂,所以車票一人43歐,貴鬆鬆
五、參觀票卷:
此次僅參觀荷蘭海尼根體驗館(16歐)、巴黎羅浮宮(15歐)、奧賽美術館(14歐)及凡爾賽宮(在台灣先買only12歐)。
六、吃吃喝喝:
大家都知道歐洲消費很高,所以吃吃喝喝也要很精打細算,我們有自備台灣牌泡麵,度過了幾個思鄉的夜晚。
1.早餐吃飽飽,中餐省下來,下午直接在景點買當地知名小吃帶著走。
2.有一兩餐吃麥當勞跟KFC,歐洲到處都是薯條、馬鈴薯,吃到後來好膩唷
3.有時肚子餓,又不知道附近有什麼好吃的,就開啟Google map查詢附近好吃餐廳,因為語言不通,就開啟餐廳的美食照片直接跟服務員點餐。
一人行程總花費列表(小孩僅負擔機票費用):
機票:18500元
住宿:13500元
荷比法德國鐵:7514元
各國境內交通(含科隆車票):4318元
參觀票卷:1938元
吃吃喝喝:8024元
TOTAL:53808元(以歐元匯率34元計算)
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題] 要請外籍看護,越南還是印尼好?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推薦與評價
仲介說三年前開放了越南外勞,我認真考慮了一下,有幾點吸引我: 1.無飲食禁忌2.文化跟台灣比較接近3.台灣越南看護還不多,交友(可能?)比較單純但畢竟是要相處三年 ... ... <看更多>
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卦] 越南外勞484最頂的外勞? PTT推薦- 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台灣的移工政策,受惠最大的就是新移工。 而新移工裡最多的就是越南外勞,只須要綁約三年就能換新工廠,不爽就可以換公司。 ... <看更多>
越南 外 勞 ptt 在 [問卦] 工廠工作的越南移工加班多很積極?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