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第34屆聖保羅雙年展
第34屆聖保羅雙年展(Bienal De São Paulo)於9月4日開展,今(2021)年也是聖保羅雙年展70週年紀念。本次聖保羅雙年展的主題「#雖在黑暗,#我仍歌唱」(Faz escuro mas eu canto),由義大利獨立策展人Jacopo Crivelli Visconti所領銜的特展團隊,以及本次參與雙年展的91位藝術家,揭示當代社會所面對日益艱困的挑戰。本次雙年展有台灣藝術家 #許哲瑜 參與,他以日前在「波昂錄像藝術雙年展」(Videonale)獲獎的作品《#副本人》(Single Copy)參展。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10的網紅1 IMAGE ART 一影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Ocean #疫情之下 渴望著高山、嚮往著大海,微風輕輕吹過;閉上眼睛,所有的影像記憶出現在腦海中,我們一起面對這段時間,未來相信會更美好,📸離你拿起相機出門的時間不遠了。 🌊一分多鐘的海浪,一影像陪伴著大家 #ocean...
錄像藝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次很榮幸受到「#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邀請
依據與錄像藝術家崔廣宇共同創作的作品《#150米的人生可能》
來錄製台北當代藝術館的Podcast頻道中的節目
這集名為
「藝術X社宅 從影像創作窺見居住正義」的對話
從崔廣宇在紐約思考這個作品的初衷
以及到我們合作之後
整個團隊從前製、拍攝到後期製作的過程
這也是我第一次參與公共藝術創作
很棒的是除了有崔廣宇的腦袋之外
還有像李亦捷、楊鎮、福地祐介這麼棒的演員
願意去挑戰完全沒有台詞
卻要以身體中每一個關節
來詮釋在這個空間中
藝術家想給予觀者的想像空間
以及必要的精準
當然
加上優秀的後期製作
從跟我一起參與「大崎下」這部作品
就入圍新加坡亞洲電視節最佳剪接的Jessie Chang
以及音樂音效總監的老搭檔余政憲
使得創作的火花
在每一個環節
一直一直蹦出來
這讓崔廣宇一直大呼過癮
而我
更是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快樂
跟崔廣宇錄節目一定不會太正經
但是
畢竟是要典藏在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影音資料庫中
我硬是逼他要好好說話
至於到底他有沒有辦法好好說話
大家就點開留言處的連結
來定奪一下
【節目簡介】
社會住宅裡的居民過著怎樣的生活?
藝術家崔廣宇與李鼎導演,
在臺北市興隆社宅裡聽見悠揚的鋼琴聲、看見一畝菜園,
遛貓遛狗相互問好的溫暖鄰居,
和一座失能的空中跑道。
透過實地走訪,
兩位創作者發現臺灣社宅的居民並非刻板印象中貧困的存在,
有著令人心生羨慕的居住環境。
透過藝術家發掘制度缺陷的敏銳度,
結合導演善於觀察人心與編排角色的能力,
《#150米的人生可能》開啟公共藝術的在地連結與討論。
#公共藝術
#興隆社宅
「150米的人生可能」血統書:
「藝居-家的進行式」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
The Public Art Project of “Living Humanity” for Taipei City Public Housing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
Organized by Depart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Taipei City Government
策劃執行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Curated by Dimension Endowment of Art
攝影指導:曾崴榆
音樂總監:余政憲
剪接指導:張育禎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Taipei
#崔廣宇 #KuangYuTsui #李鼎 #LeadingLee #熊鵬翥
#150米的人生可能 #150metersofLoveHomePeace
#福地祐介 #李亦捷 #楊鎮
#藝居 #家的進行式 #livinghumanity
#木柵 #興隆社宅D2 #文山區
#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
#台北市社會住宅 #公共藝術計劃
錄像藝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或許知道世界博覽會是許多偉大發明初次登場的舞台,但是否知道它也曾經帶動一波電影形式創新(而且風潮也一路來到台灣)?
.
在1967年的加拿大蒙特婁世博會,有超過五千萬人參與盛會。一部名為《立足之地 A Place to Stand》的17分鐘短片震驚世人,而它原先不過是一部介紹加拿大風土民情的展覽紀錄短片。該片的導演克里斯多福.查普曼(Christopher Chapman)在這部作品開創了「多重動態影像技術」(Multi-dynamic image technique),成為史上首位將畫面分割的人(如附圖)。
.
《立足之地》全片沒有對白,畫面呈現的是加國安大略省的風景地貌與人文風情。這起先是安大略館的委託案,查普曼雖然打算遵循「城市交響樂(city symphony)」的概念來製作這部作品,卻不想固守傳統紀錄片形式,於是開始琢磨如何在單一畫面之中呈現更多資訊給觀眾。例如拍攝火車的時候,他也想同時讓觀眾看到火車內外不同角度的樣貌,又或者把一個畫面的不同重點劃分開來。
https://youtu.be/o0F10Sc3Vcw
《立足之地》全片線上看(無對白)
.
查普曼的構想最早是受到一部英國電影《The Door in the Wall》(1956)的啟發,該片的畫幅的形狀與大小會因為戲劇需要而調整,但最終成效不彰,而且該片並沒有做出分割畫面的嘗試。這讓查普曼躍躍欲試,不過在當時,「分割」的概念完全不被認為有任何可行性,因為這被認為可能會造成觀眾的混淆────不知該看哪裡。而查普曼本人起初也沒有足夠自信可以成功。
.
當時不像現在可以用電腦直接操作,查普曼必須在無法事前預覽實驗成果的情況下,在拍攝時就得精確衡量畫面的位置,再以土法煉鋼的方式刪節、拼湊,這個過程讓他一再感到挫敗。而且整個製作期長達兩年,耗資達50萬美金,令查普曼壓力如山大。
.
在電影首映時,他仍鬱鬱寡歡,影片尚未結束便逕自離開現場,但此時一個人拉住了他,說自己被這部影片完全震撼了。他是好萊塢巨星史提夫.麥昆(Steve McQueen)。
.
該作使用70mm膠捲拍攝,投放在66×30英尺的銀幕上,最多同時可以看見15個分割畫面。作品在1967年4月28日首映,共計六個月展期有兩百萬人欣賞了《立足之地》。又因為它的技術實在太新穎,後來也引進美國與歐洲進行商業放映,估計當時共有一億人欣賞過這部作品。該片更破天荒地在隔年提名兩項奧斯卡,同時提名最佳真人短片與紀錄短片獎,最終獲得前項。
.
全美各大片廠的製片人與主管都找上查普曼,訂製了一份《立足之地》的拷貝。隔年立刻被好萊塢立刻拿來運用在劇情長片上,史提夫.麥昆主演的《天羅地網 The Thomas Crown Affair》(1968)便率先使用這項技術。
.
至於台灣部分,白景瑞執導的多線敘事電影《家在台北》(1970)也以此作為賣點,並在當年金馬獎掄元。然而久而久之,這也變成一種濫用,查普曼晚年曾表示:「當時許多電影人趨之若鶩,卻很少人真正理解如何運用。」
.
不過多重動態影像技術依然影響深遠,直到1970年代的電視節目,這類分隔畫面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也偶有電影成功運用該形式,達到與內容需求的結合,例如麥可.費吉斯(Mike Figgis)的《真相四面體 Time Code》(2000)。在進入21世紀之後,則較常能在實驗電影、錄像藝術當中看見這樣的手法。
.
除了影像上的革新,《立足之地》在配樂上也別有有心,查普曼與作曲家桃樂絲.克萊曼(Dolores Claman)密切合作。在電影首映前六週完成錄音,動用45人的管弦樂隊與15人合唱團,針對影像的不同情緒做出細密的調整。
.
影片最膾炙人口的同名主題曲也是由桃樂絲.克萊曼編曲,在世博會後被灌錄成唱片,賣出五萬多張。克萊曼在2021年7月17日於西班牙辭世,享耆壽94歲。至於導演克里斯多福.查普曼則在2015年以高齡88歲辭世。
錄像藝術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Ocean
#疫情之下
渴望著高山、嚮往著大海,微風輕輕吹過;閉上眼睛,所有的影像記憶出現在腦海中,我們一起面對這段時間,未來相信會更美好,📸離你拿起相機出門的時間不遠了。
🌊一分多鐘的海浪,一影像陪伴著大家
#ocean
錄像藝術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存在的本質|錄像藝術家 牛俊強
牛俊強,從建築踏入藝術,成為視覺藝術家。在嘗試各種媒材後還是情歸於錄像。從探索自己出發,擴延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探索存在於生活中不可見的交會;人與人之間微妙的牽連;乃至更大的「無形」,從個人擴及群體生命意識,擅長以各種不同形式創作,做出細膩而宏觀的提問。
其作品由叩問自身延展至以「視覺作為一種存在的形式」確立主軸,於「2018年牛俊強個展」時臻至大成。作品類型以錄像為主,並包括實驗影像、攝影與複合媒材裝置等,在闡述「存在的本質」這條藝術之路上,不斷嘗試更開闊的創作與突破。
小檔案:
牛俊強,畢業於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學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目前工作創作於台北,任職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曾於國內外美術館與影展發表作品。影像作品《即使她們從未相見》獲頒第 35 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曾參與鹿特丹國際影展金虎獎短片競賽、FAFF錄像藝術節、英國Osmosis 錄像藝術節、美國Pixilerations新媒體藝術展、紐約 cutlog 藝術節、西班牙Aguilar影展、法國Tours亞洲影展、法國ARTchSO錄像藝術、 日本東京Interdisciplinary 藝術節、韓國光州ACC Asian Arts Space Network Show、兩岸四地藝術交流計劃、台北金馬影展、台北美術獎、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台北電影節等國內外藝術節和影展展出。
作品亦在柏林、伊斯坦堡、特拉維夫、俄羅斯、墨西哥、首爾、北京、深圳等國際重要城市發表。曾獲頒第53屆美國休士頓國際影展最佳實驗電影,第42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第35屆金穗獎最佳實驗片,及第十七屆台新藝術獎入圍,《神的影子》獲提名「2021倫敦IFF獨立電影節」最佳外語紀錄片,和最佳外語紀錄片導演。
錄像藝術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是由英國策展人、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所策劃,展覽從一張曼.雷(Man Ray)所拍攝的神祕灰塵照片出發,探索過去一世紀以來攝影與藝術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且從人類文明發展與「小至居所、大至宇宙」的空間尺度,思考「塵」的各種隱喻,以及這些隱喻如何在攝影及視覺藝術的表現之中被探討及呈現。
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展出的66組作品,以曼.雷這張神祕灰塵照片的一生(或說它的身分之謎)為主軸,廣納二十世紀前半段的航空偵測照、新聞照、明信片、前衛藝文刊物,以及二戰後至1960、70年代西方觀念藝術的影像呈現、繪畫與攝影交互辯證的作品,還有現代戰爭與災後的影像。展覽當中較為近期的作品,則多以當代藝術的觀點與創作方法,詮釋如今更為迫切的人類命題,或直指攝影行為與影像技術的重大轉變。
除了曼.雷和杜象(Marcel Duchamp)兩位藝術史上的大師外,《塵與時》展出多位攝影史上的重要人物與其代表作品,如渥克.艾凡斯(Walker Evans)於美國黑色風暴時期拍攝的中西部乾旱地景、東松照明拍攝核彈爆發後的日本景觀。愛德華.盧歇(Edward Ruscha)和約翰.迪佛拉(John Divola)則是把攝影帶入藝術行為的範疇。蘇菲.希斯黛雨貝(Sophie Ristelhueber)向「灰塵照」致敬的科威特沙漠空照圖,揭示了1990年代後戰爭影像由「現場」轉為其「後果」與「殘跡」的開端。錄像藝術家柯克.帕爾默(Kirk Palmer)與法國名導亞倫.雷奈(Alain Resnais)分別以詩意影像呈現戰後創傷絮語。展覽也不乏年輕攝影家的近期作品,如哈維爾.里巴斯(Xavier Ribas)、露易絲.奧茲(Louise Oates)探索政治經濟影響下自然與人文地景的變化,或是伊娃.史坦隆(Eva Stenram)模擬灰塵滋生過程所改造的火星地表照片,將微觀與巨觀視角交錯並置之作。
英國知名現代詩人艾略特(T.S. Eliot)在灰塵照曝光的同一年發表其著名的詩作《荒原》,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現代人的普遍心境,其中一行詩句即為展覽名稱的來源:「我要在一掬塵土裡讓你看見恐懼」(“I will show you fear in a handful of dust.”)。從拍攝的角度來看,曼.雷的照片貌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航空偵測照,最初刊登時的圖說就是「從飛機望出去的視野」,望下去是未知、遙遠,卻暴露在視線之內的一片大地。策展人卡帕尼發現了這之中的關鍵:二十世紀漸趨普及的攝影術不僅記錄,也同時預言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毀滅。於是他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這張許久之前拍攝的奇怪照片,是否能憑藉它所涉及的一切複雜面向,標示著『現代』的開端?我們又是否能從灰塵的角度拼湊出一段歷史?」
攝影/余志偉
剪輯/余志偉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1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錄像藝術 在 鳳甲美術館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今年(2021)的詮釋者放映計畫「神秘之島」以島嶼性格和海岸線為連結,與法屬加勒比海領地馬丁尼克的策展人合作,介紹西印度群島的錄像作品。 Hong-gah Museum is proud to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