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是全球多國都面臨的問題,為了減輕房貸負擔,日本有公司計畫用3D列印技術來蓋房子,預計售價約為新台幣76萬元。#大家覺得這個規劃如何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3d 列印 房子 問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看來是小編太孤陋寡聞了,3D列印技術居然已經發展到蓋房子 ... 的評價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看來是小編太孤陋寡聞了,3D列印技術居然已經發展到蓋房子 ... 的評價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3D列印房子-台灣-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全球首棟開賣3D列印屋845萬就有3房2衛-民視新聞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新聞] 3D列印房子長怎樣能承受7級地震- 看板home-sale 的評價
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41 AI六大趨勢》李開復:AI新時代,台灣機會在「算力」
文 / 簡邦丞 攝影 / 張智傑
2021-08-01
2041年的世界是什麼模樣?AI人工智慧在20年內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近日,AI專家李開復在線上新書發表會,精彩剖析人工智慧將帶來的六大趨勢。
AI人工智慧引領的未來世界,有哪些新商機?電腦科學趨勢觀察家李開復,今年特別推出一本科幻小說《AI 2041》,與小說家陳楸帆合作,在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裡,探討AI新世界。
7/30舉行的新書發表會上,李開復解構新書架構,暢談AI技術在近十年的四波快速發展,進一步對未來的20年提出六大預測,並提及台灣在未來的AI產業裡擁有的優勢在於「算力」。
延伸半導體基礎,帶入AI能量
若從技術發展來看,AI主要有三大面向,也可是發展產業的三大切入點:算法、數據、算力。李開復以此三大面向,盤點世界局勢。
首先在算法的部分,他表示美國和中國仍佔優勢,這兩個超級大國擁有多年累積的算法技術和高智商人才,其他國家在短期內很難有突破性發展。
第二是數據,目前中國獨占鰲頭,歐美和印度可能都還有機會超越,但其他的國家在數據的部分無法趕上。
第三是算力,台灣最有機會佔有一席之地。他分析,台灣優秀的半導體計算能夠幫助人工智慧的訓練,或是在使用的產品上加裝傳感器、接收器,建構更好的物聯網,「台灣有很多企業在半導體、晶片、傳感器方面都擁有很好的技術,台灣擁有多年基礎,算力應該是最有希望的領域。」
李開復眼中的AI六大趨勢
此外,李開復剖析他所看到的AI發展六大趨勢,包括:
(1)AI驅動商業運作新秩序
在大量數據和自然語言的訓練之下,未來能讓AI回答我們的問題,例如巴拿馬運河如果再塞兩週,該投資什麼領域? AI將能扮演分析師的角色,在每一種情況下提供最好的投資建議。另一方面AI也將擁有智能營銷的功能,根據每個人的需求,產生最有吸引力的銷售文案。
(2)全自動駕駛順勢普及
自動駕駛將會逐步實現,會先從簡單的場景,例如公路或工廠裡開始發展。接著進入第二階段的高速公路改造,利用感應器和攝影機接收資訊,完成全自動駕駛專用的車道。最後會更進一步發展智能駕駛的城市。到時候想開車就要像騎馬一樣,只能到鄉村才能實現。
(3)AI醫療創新,增長人類壽命
藉由蒐集每個人身上,多類型的醫療數據,包含基因排序和每日的血壓血糖,AI將能夠在疾病的預警、治療、監測、長期管理等方面,協助醫生進行診斷並治療。在發明新藥和精準醫療的同時,AI還能幫助人放緩衰老過程,使人能延年益壽。
(4)更透徹的工廠自動化
目前在工廠裡視覺和搬運的部分,AI已經能勝任。未來AI將能處理較為精細的製造,只需要少數的藍領工人和自動化的生產過程,就能完成大部分的任務,從製造到物流,都交由機器人執行,甚至能將房子一塊塊在工廠做出來,之後再進行組合。
(5)能源和農業革命,不再靠天吃飯
按照太陽能、風能的發展趨勢,未來的綠色能源可以說是不用錢,再配合鋰電池的發展,儲存能源的成本也將大大降低。擁有製造這些技術的國家,將成為未來的能源強國。在食物的方面,無人機農業、垂直農場和3D列印食品,將能節省土地和人力,改寫農業產業鏈。
(6)生產成本下降,進入豐饒時代
當能源、食物和生產力都能供給無虞,人類將進入「豐饒時代」。屆時人們不需要再煩惱食衣住行、健康保障,每個人都能得到小康生活。人們可以將精神投入想做的工作上,滿足自己的自我實現。
AI可能帶來戰爭,也會帶來和平
既然AI如此強大,未來世界的AI能不能阻止戰爭,帶來和平?又或者能不能成為政治家?
李開復表示,人工智慧使得自動化武器變得可能,更有放大武器的力量;但相對地,用在和平領域,也能有同樣的機會降低武器的危險性與破壞力。
在國家治理的部分,由於沒有國家的領導會想把權力交付給人工智慧,但AI還是能扮演提供資訊分析的角色,讓領導人知道決策會帶來的後果。例如在當今的疫情之下,人工智慧就能分析該如何做決策,提供國家領導人參考。
附圖:李開復出書勾勒AI帶來的世界新面貌。張智傑攝影
人工智慧帶來的科技創新,將翻轉人類生活?
《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李開復、陳楸帆著,天下文化出版圖/《AI 2041:預見10個未來新世界》,李開復、陳楸帆著,天下文化出版
資料來源:https://www.gvm.com.tw/article/81375?fbclid=IwAR39Dg_U0riQRb2w9_jpYh0rGYD1QghdsR6VNW8I_Dc7zmesl0B3b1s7L78
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萬物皆可印的 3D 列印,這次盯上了森林
作者 愛范兒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6 月 06 日 0:00 |
當環保越來越受重視,森林危機也引起更多人關注,包括 3D 列印的先驅者。
最近3D列印公司Desktop Metal製造出新技術,表示可3D列印出任何類型的「樹木」,且藉由廢物利用。不僅能回收更多垃圾廢物,還能藉由循環利用木材,減少人類砍伐。以前3D列印主要用各類塑膠和金屬材料列印,現在木頭也能成為列印材料了。
但3D列印的木桌、木椅、木碗,你敢用嗎?
3D列印的木桌、木椅、木碗都來了
新技術稱為Forust,也是Desktop Metal創立的子公司,專門營運新技術發展。技術藉由獲得專利的單程黏合劑噴射技術,可持續生產應用於木質零件。可持續性體現在Forust列印的原材料,這些材料全都是來自木材製造和造紙業的廢棄副產品。
Forust從木材製造收集纖維素粉塵,從造紙業收集木質素,這兩種材料透過高速3D列印,直接製造出木質成品。所以不是完全還原一整棵樹,而是列印出「模仿」真實樹木的產品。廢棄木料,從此也能成為精緻、美麗、有用的東西。
列印過程中,經特殊處理的鋸末會散開來,人們藉由CAD軟體及操作設計,讓無毒且可生物降解的樹脂黏合劑接合材料。
這能讓列印出的木材和傳統木材一樣的硬度和功能。特別的地方還在於,人們可用數位技術模仿任何類型的樹木紋理。只要在後台設計好木材列印的每層數據,就能隨心所欲印出紋理。可印出紫檀木、水曲柳、斑馬紋、烏木、桃花心木等,還支援各種木材染色劑,染成對應樹木的顏色。
Forust首席執行長Andrew Jeffery表示,Forust提供幾乎無限的設計靈活性,更接近真實樹木材質,並有更多創造自由。列印完成後,人們可按照傳統木製產品,打磨、鑽孔、染色、塗漆、拋光等。
目前,人們可使用Shop System機器或RAM 336製作木製品,有緊湊、高速、單程列印引擎等特點,很適合批量列印中小型木質零件,配備機械手臂的Forust3D列印工具最大能列印180×90×30公分的木製品。
Desktop Metals首席執行長Ric Fulop認為,這項技術各行各業都能用。如建築領域,可製造地板、屋頂;豪華內部裝修部件領域,可做汽車、遊艇及高級住宅有異國情調的稀有紋理裝潢素材;家具可做成櫥櫃、桌椅、門;家居用品可做成花盆、雕塑、相框、碗筷等。他們也展示一些設計樣品,包括各類家庭用品如器皿、碗、籃子、托盤。
Forust商店頁面,已可購買列印好的現成產品,第一批產品是瑞士工業設計師Yves B é har設計,但價格不便宜,一個托盤就要20美元(約新台幣552元)。隨著首批產品推出,Desktop Metal也為建築師、設計師、製造商提供木製產品生產的新方式。
高效、實用、可自由設計,當然最創新也最重要的是環保。
3D列印木頭真的環保嗎?
3D列印木頭的風潮才剛露頭角,無法有具體數據判斷結果。不過回到3D列印木頭本身看看影響性。
3D列印木材早在2013年,就有名為FormFutura的公司創造過類似產品,名為LAYWOO-D3,材料是40%再生木材,其餘部分是黏合聚合物,但更像木絲堆疊,缺乏真實紋理,密度也不夠。
之後幾年,也有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開發實驗室培養的特殊木質細胞,弗萊堡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環境友善的木質3D列印材料,但要不就是研究處於起步階段,要不就是產品很難和真實木材媲美。
Forust的確是具革新意義的改變。對環保的改變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用木材廢料再現原木品質和紋理,讓纖維素和木質素成為持續資產。
二是自由創建複雜或獨特的木材設計,可避免複雜木材設計的流線型生產。
三是按需生產,製造商、設計師甚至消費者都可提交自己的列印客製設計、訂購樣品和尋求大批量合作夥伴,並大規模、長期生產產品,最大程度減少材料浪費、現貨庫存,以及運輸污染。
第一點想法抓住森林砍伐的痛點,木材浪費是嚴重問題。The Balance網站報告指出,垃圾掩埋場所有垃圾有10%是木材廢料,2010年產生7,060萬噸城市木材廢料,且還在增長。Desktop Metal表示如果人們買3D列印的木製產品用壞了,還可回收,再列印成新產品。
他們希望木製產品壽命結束後,用戶有兩個選擇,一是像其他木製產品丟掉,將隨著時間推移生物降解,另一種就是藉Forust將材料重新用於未來產品。
我們的願景是創造真正的循環製造過程。
且這種技術讓可持續製造和具成本效益的木質產品,代替很多塑膠和聚合物,這樣也能減少各領域塑膠製品生產。不過回收木材廢料的成本還需要深究,紋理製造過程的精細程度、木材廢料多次利用後的品質,依然需要大量產品檢驗後才能確定。
第二、三點提到的生產過程,Forust也還有問題。如收集到廢棄木料後,轉化為木粉的過程,通常也需要消耗化石燃料等能源,如果使用木材廢料本身,廢料可能也會燃燒到膠水、油漆、有毒塗料等物質,然後將二氧化碳和毒素排入環境。
ZDNnet指出,從廢棄紙漿提取木質素,也要使用諸如二氧化硫、硫化鈉和氫氧化鈉等有害化學物質,或花費較高成本研磨後,透過二噁烷/水提取,然後用溶劑純化。所以將廢物木料變成可回收材料的過程,也有諸多破壞環境的部分。這也是可持續發展一直以來的挑戰──創建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通常也需要另一個不可持續的過程推動。
數據顯示到2027年,全球成品木製品市場將達1.8兆美元,需求下Desktop Metal是第一個將3D列印技術大規模商業化的公司。他們正將始於樹木的減法業,轉變為始於升級回收木材廢料的增材業。
不過未來是否實現Desktop Metal的願景,或他們願景只是商業鼓吹,還得持續觀望。
3D列印,還能給生活帶來什麼新改變?
列印玩具、列印鞋底、列印橋樑、列印房子、列印火箭……3D列印似乎無所不能。
這個出現在1990年代中期的技術,開始只是由電腦控制,快速把液體粉末等「列印材料」一層層疊加,然後把電腦藍圖變成實物的裝置。1986年,美國科學家Charles Hull開發第一台商業3D印刷機;1993年,麻省理工學院獲3D印刷技術專利;2005年,市場首台高清晰彩色3D列印機Spectrum Z510面世。
當時人們對3D列印抱有無限期待和幻想。3D列印的確沒讓人失望,雖然速度發展並不快,但每次新成果足以令人耳目一新。如2010年11月,美國Jim Kor團隊列印出世界第一輛3D列印汽車Urbee,2011年6月6日,全球第一款3D列印比基尼出現,2011年7月,世界第一台3D巧克力列印機來了。
從建築、家居、美食、醫療到武器,3D列印在很多領域都開始運用。3D列印也曾視為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技術,但3D列印風潮來得快去得也快。2016年左右,很多3D列印公司紛紛倒閉,AI和區塊鏈迎頭趕上。
風潮過後研究人員並未受影響,依然持續研究3D列印的新可能。
2019年4月15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研究人員以病人自身組織為原材料,3D列印出全球首顆擁有細胞、血管、心室和心房的「完整」心臟。當時這顆「心臟」可收縮,但無法像正常心臟一樣搏動泵血,去年明尼蘇達大學研究人員又藉由新型生物墨水加上3D列印技術,創建有腔室、心室、血管結構、可泵血的心臟。
生物3D列印,讓我們看到3D列印的無限潛力,雖然真正器官移植還需至少十幾年才能確認能否用於人體,但技術發展瞬息萬變。3D列印很多技術尚在研究,4D列印就興起了。4D列印其實就是3D列印技術升級,是將「可編程物質」和「3D技術」結合,讓3D列印物體有一定機械運動能力,能在外界刺激下改變形狀或結構。
這些「列印界」新技術,讓我們看到希望,不過依然感覺有點遙遠。而3D列印風潮後的企業,就在不斷嘗試讓3D列印技術更現實。
3D列印公司Icon和當地非營利組織New Story共同開發3D列印房屋,今年就有新主人:70歲高齡的流浪老人Tim Shea。這棟用混凝土3D列印房屋的造價只有1萬美元,低成本、便捷性、舒適性將為全球更多流浪人口帶來慰藉。
不過除房屋建造、生物組織等特定領域,大部分普及的3D列印材料,依然是金屬或塑膠等可黏合材料。最新的木製材料,讓我們又看到3D列印進入日常的可能。接下來,3D列印還將從單一列印材料走向多種材料並行列印,將讓3D列印機賦予產品更多元功能、更智慧的體驗、更複雜的系統。
這也將讓3D列印產品更貼近每個人的生活。
附圖:▲ Spectrum Z510。
▲ 3D列印汽車Urbee。
資料來源:https://technews.tw/2021/06/06/3d-printing-forust/
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看來是小編太孤陋寡聞了,3D列印技術居然已經發展到蓋房子 ... 的推薦與評價
沒發覺3D列印的房子都蓋不高嗎,問題出在純列印的房子縱向抗風能力不足,垂直向支撐沒問題,但要祈禱沒有颱風跟左右搖的地震,一有強風地震看看房子會不會從堆疊的列印 ... ... <看更多>
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3D列印房子-台灣-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土地貴,房子貴的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民代及建商,經精密計算,限量供應建地及喬定建案數量,簡單來說就是饑餓行銷的政略。 完全不是地太小的問題。 ... <看更多>
3d 列印 房子 問題 在 看來是小編太孤陋寡聞了,3D列印技術居然已經發展到蓋房子 ... 的推薦與評價
沒發覺3D列印的房子都蓋不高嗎,問題出在純列印的房子縱向抗風能力不足,垂直向支撐沒問題,但要祈禱沒有颱風跟左右搖的地震,一有強風地震看看房子會不會從堆疊的列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