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介紹Sony今年度的旗艦機-Sony Xperia1III,大家有跟到嗎?
沒跟到沒關係,阿梗這裡貼心幫大家複習重點
1. 4K HDR 21:9的超寬螢幕、120Hz螢幕更新率跟240Hz觸控掃描頻率
2. CPU使用曉龍888, 效能非常高
3. 遊戲增強器,讓你有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4. H.S. 電源控制,能有效抑制手機充電造成的溫度上升
5. 音訊等化器,可視需求調整高低頻,腳步聲更清楚
螢幕這麼順、功能這麼強大的手機,再加上我的操作,就問怎麼輸?
他優點真的太多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精華影片,裡面有更詳細的介紹: https://youtu.be/Gie2mNjvw8Y
#SonyXperia
#Xperia1III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XargonT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次介紹的Sony今年度的旗艦機-Sony Xperia1III 阿梗這裡貼心幫大家複習重點 1. 4K HDR 21:9的超寬螢幕、120Hz螢幕更新率跟240Hz觸控掃描頻率 2. CPU使用曉龍888, 效能非常高 3. 遊戲增強器,讓你有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4. H.S. 電源控制,能有效抑制...
4k hdr 頻 寬 在 科技狗 3C Do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米智慧投影機 2 值得買嗎?】
>>> 先說重點:
1. Netflix 重度玩家可以買,系統支援度和顯示能力都夠。
2. 露營玩家不要買,這台是給你放在定點的,沒電池續航。
3.多角度對焦投白牆滿適合的,但是還是建議買個 NT$1,000-NT$2,000 的布幕,也算合用。
4.看的時候一定要關燈,亮度高並不等於開燈看...
-
規格重點和價格分析在下面:
-
<<顯示分析>>
投影機先看 亮度、對比度、色域
原理:LED 燈 + DLP 原理 (沒標示 DLP 晶片尺寸)
亮度:ANSI 500 流明
色域:除了 RGB 三色 LED 還多了額外的 B 藍光一色 色域擴展到 154% Rec.709
對比:不曉得...要眼見為憑了
解析度:1,920 x 1,080 就是 1080P 這個也很不錯
= 解說 =
看亮度和色域,有能耐可以播好 SDR 影片,就期待對比可以好一些。DLP 的 DMD 晶片等級光看解析度看不出來,必須看尺寸,像是先前募資一把風的峰米 Dice 是 DMD 0.33 吋,但其實 0.23 吋也可以做成 1080P ,不過具體成像還是有差異。
=====
<<系統和接孔支援>>
系統:Android TV 9 + Netflix 原生支援
接孔:1 x HDMI 2.0 in、1 x USB 2.0、1 x 3.5mm 音源輸出
容量:2GB DDR3 +16GB eMMC
-
無線連接:
藍牙:支援 5.0
網路:支援 802.11a/b/g/n Wi-Fi 2.4GHz/5GHz
-
= 解說 =
最棒的當然還是原生支援 Netflix ,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內容都是 SDR 1080P 完整支援。要特別注意的是 HDMI 支援 4K HDR 輸入,但不代表它能播 4K HDR ,只是會讓畫面降為 1080P SDR 。
-
支援雙頻 Wi-Fi 代表連線能力不錯,而且因為系統是 Android TV ,所以也支援 Chromecast 投放,因此在連動的支援性相當好。應該也不少人已經擺脫「看小米 XX 就是要看對岸內容」這種刻板印象。
=====
<<音效>>
揚聲器:2 x 5W
解碼:Dolby Audio (Dolby Digital)
-
= 解說 =
喇叭部分就堪用,兩顆 5W 是大部分電視跟微投影機的配備。杜比部分就看看就好,正常解碼能力,另外在官網備註有寫到這台是給他們音箱系列調音師王富裕調校,我是不知道調了什麼,要聽聽才知道了。
=====
<<投放機能>>
對焦:多角度梯形校正 (垂直/水平)
投射比:1.2:1 換算就是螢幕的寬度 * 1.2 就是投放距離
60 吋 / 147cm 距離 | 100 吋 /265cm 距離| 120 吋 /292cm 距離
-
= 解說 =
投放部分讓人驚喜的是具備水平梯形校正
另外 1.2:1 的投放比就是這個尺寸 DMD 晶片的正常發揮
簡單講起來就是 1.5 公尺投 60 吋 / 3 公尺投 120 吋
不過如果你使用梯形校正 因為會犧牲畫素
就建議不要投到 120 吋那麼大
=====
<<其他機能>>
喇叭:不能當藍牙喇叭
電池:沒有內建電池
=====
<<總結>>
-
售價 NT$14,995 符合它的規格定位,但不一定算特別便宜。你加一點錢可以買到 Acer 4K 的 H6815BD ,晶片更大亮度更高而且原生 4K。或者加少一點可以買峰米 Dice ,可以攜帶亮度更高,晶片也確保是 0.33 吋。
-
另外投影機的儀式感比較重,因為需要關燈、開機、大家沈浸在電影裡。不像是電視看一看就關,你會覺得很煩。所以看看自己是不是那種看影片會一次看完的那種,再來決定要不要買投影機。
====
<<後話>>
微型投影機的選購方式我們都做在 BenQ GV30 這支影片,GV30 優點在於可分離的 4K HDR 電視棒以及 16W 可單獨藍牙連線的揚聲器。如果按照原價 NT$17,900 ,那作為投影機競爭力就不大夠。不過如果有特價活動時就很不錯。
>> https://youtu.be/eWPxWMarEW4
#小米投影機 #小米 #微投影機 #伊森碎念 #無機之談2
4k hdr 頻 寬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身為運動網紅,家裡三不五時出現運動器材是正常的!來,黑媽最新加入的運動伙伴是三星65吋QLED量子電視Q70A。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奇怪,電視和運動有什麼關係?
疫情期間加入我家的Q70A,超聰明,這陣子用下來我最喜歡多重視窗這個功能,裡面▸在家健身預置◂這個選項,適合在家看影片運動的人,一個視窗播我的運動影片,另一個視窗連接手機鏡頭,就能從螢幕上對照自己的動作正不正確,有沒有很貼心,像我常說的從肩膀到手腕呈一直線,就可以用電視畫面確認。
為了運動換一台電視,你可能覺得太衝動,但功能如果強大到滿足全家人的影音需求,這錢就花得值得了。和我一起入坑👉https://reurl.cc/oglgEj
黑媽的舊電視當初花了7、8萬塊,但功能陽春,最讓我氣急攻心的是看電影的時候,不管燈光怎麼調,暗部、細節都看不清楚,常黑成一片;看球賽的時候一顆球變好幾顆,都讓我懷疑我是不是老花。而且也不能串聯其他媒體,因為我做運動直播,需要邊教學邊看訊息,小孩上線上課想把小螢幕,換成大螢幕也沒辦法,老電視沒這功能,我得外接一條線才能把手機畫面投到電視,但能不能接的上還要看電視的心情…
所以當Samsung Taiwan來找黑媽合作的時候,我選了目前世界上顏質最高、體態最好,還很聰明的4K畫質QLED量子電視,Q70A採用AirSlim纖薄機身設計連我的手指都比它寬,安裝那天才看到開機畫面全家都感動,我家的電視終於變美變聰明了,連搖控器都是太陽能智慧遙控器,用環境或室內光線就能充電。
不過什麼是QLED量子電視?
☛QLED是三星特有的金屬量子點顯色技術,色彩呈現鮮明有層次,看一樣的頻道,QLED的顏色就是比較濃。(這話你以為我隨便說說嗎?這個顯色技術經過德國VDE畫質測試,還拿到100%色彩認證唷。)
☛量子HDR讓畫面細節與對比豐富有質感,可以展現出更深邃的黑、更生動的影像以及明亮閃耀的細節。(電視送來那天我就看哈利波特DVD測試暗部的畫面,我第一次看清楚巫師袍在黑夜中的皺褶。)
#電視預算老婆決定 #選電視讓老公來
Q70A對我家的唯一男性菜爸來說,不只提升看球賽看電影的質感,因為有遊戲模式與搭載了AMD認證的FreeSync Premium Pro™技術,打電動畫面順暢不卡卡。內建Game Bar遊戲工具列,直接啟動就能看到遊戲相關設定,還有1組HDMI2.1,不管是PS5、XBOX Series都能支援,還有德國VED護眼認證,打電動變成爸爸專屬的頂級享受。
菜爸說,HDMI2.1很重要,有它打電動才是真正的4K畫質!
現在我做運動直播的時候,不只投影,還開多重視窗,一邊顯示我的YT,另一邊用iPhone或iPad內建的Air Play2,輕鬆鏡像粉專,就能即時看到大家的留言,訊號流暢又穩定。如果你用三星手機只要輕碰電視邊邊就可以用感應連結秒連電視將手機畫面投到電視上,更方便。
之前看小孩用小螢幕上線上課,我這個陪讀書僮眼睛都痠了,現在鏡像到電視上,孩子上課看的更清楚,再加上Q70A的AI智慧科技,智慧偵測環境明暗度的功能,不會因為白天晚上或燈光亮度改變一直調整電視的亮暗度,上課品質好多了,連小孩的放電課程都能安排進來。
Q70A還有一個超貼心的智慧抗噪功能,像黑媽偶爾追劇看電影的時候,就算二位小姐在旁邊嘰嘰喳喳都沒關係,電視會自動提高劇中的對話音量,重要時刻還是能聽的很清楚。
對了,紙箱不要急著回收!三星2021年出廠的電視採用ecopackage環保包裝,減少彩色油墨印刷,上面還有能當測量單位的圓點,按照ecopackage網站上的步驟,就可以把紙箱改裝成小家具,白皇后的小窩也升級成超有質感的樓梯貓屋唷!
Q70A搞定全家,連貓都愛上它。
#Samsung #QLED4K量子電視 #世上顏質最高的電視 #點亮你的星視野
4k hdr 頻 寬 在 XargonTW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這次介紹的Sony今年度的旗艦機-Sony Xperia1III
阿梗這裡貼心幫大家複習重點
1. 4K HDR 21:9的超寬螢幕、120Hz螢幕更新率跟240Hz觸控掃描頻率
2. CPU使用曉龍888, 效能非常高
3. 遊戲增強器,讓你有更流暢的遊戲體驗
4. H.S. 電源控制,能有效抑制手機充電造成的溫度上升
5. 音訊等化器,可視需求調整高低頻,腳步聲更清楚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精華影片或到官網查詢更多資訊: https://store.sony.com.tw/xperia/tech.aspx?tech=game
#SonyXperia
#Xperia1III
✄✄✄✄✄✄✄✄✄✄✄✄✄✄✄✄✄✄✄✄✄
Twitch ►http://www.twitch.tv/Xargon0731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Xargonlol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XargonTW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ie2mNjvw8Y/hqdefault.jpg)
4k hdr 頻 寬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空拍機#mavicair2#空拍
今天要談如何用Mavic Air 2拍出最高畫質的影片與照片,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手邊的空拍機,能夠拍出理想的影片,雖然可以用後製加強,但如果拍攝當下時沒有掌握要訣,也不盡然可以達成目標。
而Mavic Air 2號稱2020年CP值最高的空拍機,能用較為親民的價格,購買到幾乎是功能齊全的機種,不過許多人還是很想知道它的錄影能耐,到底能錄出多棒的影片。
以下就是我用Air 2製作過20幾部影片後的心得分享,首先要說明的是個人是用iMovie後製剪輯的,所以所有的可能,也會侷限於此軟體所提供的工具選項上,而Air 2擁有三種錄影規格可供選擇4K、2.7K和1080p,雖然可用4K錄影,但普通跟HDR有所差異,4K普通可達60p,但4KHDR最高只能到30p,不過4K普通就算後製,所能調整的空間,還是不如HDR寬廣,色彩飽和度也很難達到較滿意的水準,如果用白話一點來形容,4K普通較硬較清楚,4KHDR較軟較柔美。
當然也跟使用的幀數有關,幀數越高,拍出來的影片就越清晰,此外用4K和1080p規格錄影,當然畫質的細膩度有所差別,而且如果將4K輸出成1080p的畫質,也比純1080p出來的影片畫質好,所以當下用多大的影像檔記錄,都會影響到後製的可能,這跟攝影的原理也是相同的。
還有拍攝時要調整鏡頭角度,透過螢幕來找尋景點可能的視覺美感,通常45度角最能拍出比較飽和的色彩,順光也比逆光好,陽光充足更是理想。此外一個好的空拍點至少要飛三趟左右,也就是用盡三顆電池的飛行時數,如此影片在剪輯上,才有足夠的素材可供選用,飛行高度也可以有所變化,從60公尺到30公尺,再到10公尺左右。
所以如何用Air 2拍出最高品質的影片,我的建議就是用4KHDR來拍攝,並在光線良好及善用45度角拍攝的條件下,至少進行三趟的拍攝工作,而且一定要後製調整色彩的飽和度,如此才有機會達到預期的目標。
至於如何製作出流暢的影片,最好的方法就是剪輯完後,反覆的輸出檢視,每部影片最好檢視五六次以上,這樣才能發現細微的缺失,而加以修正。如果是純空拍的影片作品,個人建議要以配樂為主,先選定喜歡的音樂後,再來對影片做適當的剪輯,隨著音樂節奏的變化,對影片做快慢長短的修正,如此也能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最後Air 2可否拍出超越2 Pro的影片,答案是不太可能,畢竟兩者的價位和鏡頭規格是有所不同,不過Air 2當成入門機,也更適合當個人貼身秘書,協助我們記錄一些戶外活動的畫面。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是Mavic Air 2與2 Pro的攝影效果比較,用空拍機來攝影,除了有種上帝視角的獨特視覺魅力外,如果只是單純的直上直下,操作上也就相對簡單又安全,也是最不驚擾他人的空拍方式,當然兩種空拍機各有優劣,使用的範圍也有所區別,Air 2適合記錄,2 Pro則是較為專業,拍攝的規格及選項也較為豐富。
無法否認這兩台空拍機都無法超越單眼相機拍攝的效果,但在拍攝的角度與內容選擇上,當然遠勝於單眼相機,也能拍攝許多我們無法踏足的地方,這也就是許多人為何會迷上空拍的主因之一,以下就是針對兩機的拍攝效果,做較為簡單的比較與說明。
首先為了忠實呈現攝影效果,所有圖檔皆未經過後製處理,兩者除了鏡頭與感光元件規格不同外,其實在拍攝後輸出的照片尺寸也略有不同,例如180度全景照片,Air 2略寬於2 Pro,Air 2的尺寸是 8192 × 3302,2 Pro 的尺寸是8192 × 2746,而對普通照片的規格設定,也有所不同。Air 2的普通照片是 4000 × 3000,2 Pro則是5472 × 3648,在廣角拍攝尺寸上都是 8000 × 6000,但在廣角的拍攝焦距設定上,則有明顯區別,Air 2拉近許多,是用普通照片的焦距,而2 Pro 是用全景的焦距。
當然2 Pro的整體色彩飽和度都遠勝於Air 2,Air 2除了360及180度全景照片外,無論廣角、直拍還是普通照片,拍攝時必須留意天候條件,若是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容易過於昏暗,也很難後製改善,而2 Pro就較無明顯差異。
雖然兩機抗風等級皆為五級,但 Air 2三級以上就建議取消拍攝全景照片,而2 Pro則是仍可應付,此外在海邊拍攝時,面海拍攝全景照時,通常失敗率較高,這也是必須有所留意的重點。
以上就是我所分享內容,希望能對您在掌握空拍機的拍攝效果上有所助益,也謝謝您的觀賞,我們下回見。
►►►歡迎訂閱梁震明頻道:https://bit.ly/33R0bmf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水墨創作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65
水墨材料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00158
藝術生活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38915
台灣龍柱介紹: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7923
水墨藝術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23594
台灣露營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1
國內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133
國外旅遊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811654
空拍經驗分享: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category/2798208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uhxph9RiXs/hqdefault.jpg)
4k hdr 頻 寬 在 Tech Do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FlowX13 #ROG #科技狗
▌建議開啟 4K 畫質 達到高品質觀影享受
Intel 不爭氣啊 Thunderbolt 4 剛發表就淘汰
下一代 Thunderbolt 5 大家買不買單還很難說
ROG 就率先出征 挾帶廣大電競玩家走一條自己的 XG Mobile 特規之路
Flow X13 電競筆電就是要跟 XG Mobile RTX3080 顯卡合體
才算是給電競玩家完整的交代
傳輸介面上光是 PCIe® 3.0 x8 就達到 64Gbps
效能運算上滿血 TGP 150W 給到頂
這張 RTX3080 Mobile 輸出運算和桌機版 RTX3070-O8G 比起來如何
我們影片也會詳細實測
至於其他細節 Flow X13 也是滿載 ROG 魂
就跟伊森一起張大鼻孔聞聞香吧
::: 章節列表 :::
➥ 規格設計
00:00 全新感受
00:35 筆電 A 面
00:58 筆電 B 面
01:22 筆電 C 面
01:49 筆電 D 面
02:40 筆電 I / O 連接埠
03:12 1 + 1 = 完美方案
➥ ROG XG Mobile 實測
03:41 外接顯卡 ROG XG Moblie
04:41 外接顯卡頻寬差異
05:55 3DMark 跑分實測
06:44 遊戲實測
➥ 全方面制霸
07:50 筆電模式
09:57 平板模式
10:30 影音模式
11:23 遊戲模式
11:42 全方面制霸
11:53 電力續航
12:07 極限燒機
➥ 最後總結
13:10 最後總結
::: ROG Flow X13 GV301QH 規格 :::
AMD Ryzen 9 5900HS 3.3GHz
16GB LPDDR4X-4266 Dual-channel on board
WD PC SN530 M.2 2230 NVMe PCIe 3.0 x4 SSD 1TB
NVIDIA GeForce GTX 1650 4GB GDDR6 Max-Q 35W
16:10 可觸控螢幕 13.4” IPS 康寧大猩猩強化玻璃
3,840 x 2,400, 338ppi
Intel Wi-Fi 6 AX200, Bluetooth 5.1
2 x Type-C USB 3.2 Gen 2
1 x Type-A USB 3.2 Gen 2
1 x HDMI 2.0b
1 x 3.5mm 音訊孔
1 x ROG XG Mobile Interface
電源鍵整合型指紋辨識
4-Cell 62Whr / 4,007mAh
NT$54,900
::: ROG XG Mobile GC31 規格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 Mobile 150W
1 x ROG XG Mobile Interface
1 x HDMI 2.0b
1 x DisplayPort 1.4 (支援輸出 4k@120 HDR)
1 x 10GbE 乙太網路
4 x Type-A USB 3.2 Gen 1
1 x SD UHS-II 讀卡槽
總供電瓦數 280W
NT$45,900
不要錯過 👉 http://bit.ly/2lAHWB4
--------------------------------------
#4K #ROG #FlowX13 #GV301QH #XGMobile #GC31 #xbox #windows #PTT #科技狗
#筆電 #筆記型電腦 #觸控 #外接顯卡 #外顯 #電競筆電 #電競 #輕薄筆電 #筆電推薦
📖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3cdog/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3c_dog/
📖 官方網站:https://3cdogs.com/
📖 回血賣場:https://shopee.tw/3cdog
▋ 有任何問題都來這邊找我們:3cdogs@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f9b71dzyW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