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_要怎麼分辨過敏還是感冒?
最近門診裡面很多朋友都會詢問:「流鼻水鼻塞,這到底是過敏發作還是我又感冒了?」
「我會不會是⋯新冠肺炎?」
「小朋友又開始咳嗽,是氣喘發作還是感冒了?」
「這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還是新冠?」
疫情期間的確要減少外出,多洗手,戴口罩,減少生病的風險。
過敏的患者在疫情期間,如果過敏發作起來流鼻水、鼻塞或過敏咳、甚至氣喘,的確會很容易跟感冒甚至是新冠肺炎混淆。
以下是大方向的聲音誒,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會有一些細節的不同,擔心的話,盡量還是想辦法看醫生:
#過敏:
時間比較固定、症狀不太會改變、沒有發燒,沒有味覺改變。但是長期鼻子過敏、鼻竇炎,也會同樣有嗅覺上師或嗅覺異常。
氣喘會咳嗽喔,並不是只有喘而已。甚至有些咳嗽還會有痰音,不要被「喘」字表面的意思所誤導了。總括來說過敏是不會發燒
#一般感冒:
症狀大多會隨著時間而變化,例如:剛開始打噴嚏、隔天流鼻水、隔天開始喉嚨痛……等等,也可能會發燒
#新冠肺炎
說真的,他的症狀千變萬化,很像一般的感冒,甚至連無症狀感染者都有了,您說他難不難察覺?難不難分辨呢?
「味覺和嗅覺異常」,雖然並不是新冠肺炎「獨有」的症狀,其他普通的感冒病毒也會發生,所以「味覺/嗅覺異常」並不是唯一的特徵,但是新冠肺炎的比例特別高(68% —85% 嗅覺異常,71%—88.8% 味覺異常),而且出現嗅覺/味覺異常是在初期,還沒有進入肺部之前的一個徵兆。
唯一能夠確定的方法就是做篩檢。
但是奉勸大家,除非醫生有強烈懷疑、接觸史、足跡和確診者重疊的,千萬沒事別想去湊熱鬧「篩檢看看」,因為在篩檢站、急診、大醫院的風險或許還更高,而且正在替我們防疫的醫護人員已經很忙了,千萬不要增加他們額外不必要的工作。
若是真的真的很想湊熱鬧、不甘人後的話,麻煩拜託大家等政府再次開放新冠疫苗時,請大家拜託盡快去預約施打。疫苗施打率有普及的話,疫情才有停止的一天
另外最後也請各位過敏患者這段時間,仍要好好控制過敏。
至少把一個干擾因素控制住,免得自己也很懷疑到底是過敏還是感冒?
徐嘉賢診所-黑眼圈奶爸Dr.徐嘉賢醫師
07 361 3338
https://goo.gl/maps/GvphRtRkpbMsbffg8
#左手頒獎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 :http://www.instagram.com/drblackeye
#加入奶爸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drblackeye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30899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320705/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full/10.1177/0194599820922992
https://www.entnet.org/content/aao-hns-anosmia-hyposmia-and-dysgeusia-symptoms-coronavirus-disease
https://www.entuk.org/sites/default/files/files/Loss%20of%20sense%20of%20smell%20as%20marker%20of%20COVID.pdf
新聞報導: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2/health/coronavirus-symptoms-smell-taste.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Hoàng Luâ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Link group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39702707265277 Email liên hệ: [email protected] Donate tại: WESCAN: https://qr.wescan.vn/pelu V...
aao 2020 在 眼科陳慶隆醫師-視網膜的大小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紅外線治療眼底疾病的可能性2
因為美國眼科醫學會AAO提到的文章中,Claudia Núñez-Álvarez等人的團隊研究的主題(參考4)和其他篇不太相同,多了一個「藍光」這個滿多人一看到就會緊張起來的主題,所以我們另外拉出來看。
今天的圖片出自AAO文章用圖。
首先,這個實驗體是一種編號為ARPE19來自人類視網膜色素上皮層的細胞們,不是實驗鼠也不是人體試驗。8眼編覺得放細胞照片有一點挑戰大家密集恐懼的敏感程度,如果真的想要知道這些細胞長甚麼樣子可以搜尋一下。
研究中分成照射藍光組(465–475 nm, 800 lux, 26 W/m2)、紅光組(625–635 nm, 950 lux, 6.5 W/m2)、藍-紅光混合組,照射期為6周。實際上分組包含控制組,共有5或6組,論文裡記錄的很詳細,包含培養時各種物質的濃度,有需要了解更多的話還是建議閱讀原文,這個不是8眼編的專業,所以就不多述了。
由結果可以知道藍光造成的影響即便在6周光照循環結束後,在黑暗環境中最初的40天,細胞們因為特殊蛋白質(ZO-1)緊密相連程度維持一個穩定的峰值增加,直到第二個黑暗中的40天,緊密程度的增加速度才減緩為「些微地(Slightly)」。
ARPE19間的緊密程度越增加,會使它們的活力降低,藍光的影響則是加強或增加這個程度還有時間。這樣的結果對照藍-紅光混和組,一樣光照循環6周後,在最初黑暗環境中的40天,緊密程度增加速率的最大峰值明顯的衰減。因此研究者們認為紅光能弱化藍光對細胞的影響或傷害。
但要注意的是,這樣的研究結果,特別是各組間的成果差異,能不能在活體生物實驗中呈現?
怎麼說呢?
生物經過這麼長久的演化,對於環境中存在的危險因素一定會演化出相對應的方式,可能是吸收阻擋、或可能是修復,否則根本無法存活。這樣的自我防護機制,在動物或人體等活體實驗中是無法百分百排除的。因此,推測可能造成各組間的實驗結果差異縮小。
但這樣的實驗並不是毫無意義,因為個體差異存在,如果某些個體的自然防護力不足,額外施加的手段能夠證明有幫助,就有價值。
總結來說,目前對於紅光、近紅外光、遠紅外光的治療,是樂觀的。但就像前面說到的,現在並沒有一個標準的波長、劑量、治療期、是不是有某類病徵更適合什麼樣的波長?同時有研究也覺得除了目前所知或推測出的運作原理,可能還有沒有被找到的運轉機制。
我們就樂觀期待未來能有更明確的研究結果或療程被核准,並能夠幫助相關患者延緩病情惡化。
參考文獻
1. Reena Mukamal, 《Does Red Light Protect Aging Eyes?》
https://www.aao.org/eye-health/news/red-light-protect-aging-eyes-rlt-pbm-near-infrared
2. Ivayla I. Geneva, 《Photobiomod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iseases: a review》, Int J Ophthalmol, Vol. 9, No. 1 Jan. 18, 2016.
3. Chrishne Sivapathasuntharam, Sobha Sivaprasad , Christopher Hogg , Glen Jeffery ,《Aging retinal function is improved by near infrared light (670 nm)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corrected mitochondrial decline》, Neurobiology of Aging 52 (2017) 66-70.
4. Claudia Núñez-Álvarez , Carlota Suárez-Barrio , Susana Del Olmo Aguado , Neville N Osborne, 《Blue light negatively affects the survival of ARPE19 cells through an action on their mitochondria and blunted by red light, Acta Ophthalmol》. 2019 Feb;97(1):e103-e11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198155/
5. Harpreet Shinhmar, Manjot Grewal, Sobha Sivaprasad, Chris Hogg, Victor Chong, Magella Neveu, and Glen Jeffery, 《Optically Improve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Redeems Aged Human Visual Decline》,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20, Vol. 75, No. 9.
6. Eells J. T..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the Aging Retina》. 2019 May. Biology, 8(2), 31. https://doi.org/10.3390/biology8020031
aao 2020 在 眼科陳慶隆醫師-視網膜的大小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紅外線治療眼底疾病的可能性1
美國眼科醫學會AAO在2020年8月分享了一篇討論未來可能利用紅外線用來改善一些眼睛疾病的文章,但我們要強調,目前,此項技術只用在細胞實驗、動物實驗以及少數人體臨床實驗,尚未被任何衛生醫療主管單位核准一般性的治療使用,千萬『不要』用在他人與自己身上。
粒線體的工作示意圖出自參考6。
眼部照射紅光圖出自以下網站
https://www.ophthalmologytimes.com/view/photobiomodulation-shows-the-power-of-light
眼後部血管網圖來自以下網站的Figure1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Functional-Hyperemia-and-Mechanisms-of-Coupling-in-Newman/91a9816bb538f9d30fd0604e2f27ae1f9bf0bc69
紅外線治療、低劑量雷射治療low level laser therapy,或是光生物調節Photobiomodulation (PBM),美國眼科醫學會引用的4篇論文所討論的紅光或近紅外線波長為625nm~1000nm(nanometers,奈米),所以這次只會就文章中的資料討論,不會討論到波長更長的紅外線。
其實紅光的運用歷史悠久,190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芬森N. R. Finsen使用紅光治療普通狼瘡,可以說是為紅光的醫療利用開啟新局。有趣的是,真正可實用的研究是在1960年代出現的,研究者想要用雷射在實驗鼠身上誘發皮膚癌,但卻發現使用的694奈米波長的雷射反而使實驗鼠身上被剃掉的毛快速生長,因為實驗設計有「不照射雷射」的對照組,正好比較兩者之間的差異。
此後,紅光/近紅外線成為一個在醫學領域備受矚目的研究主題。目前在傷口癒合或疼痛控制或是神經性損傷上都有動物或人體上的成效,細項這邊就不多談了。(參考2)
可以從參考2的回顧中了解,紅光/近紅外光對眼睛細胞層面的作用,主要發生在粒線體中如細胞色素C氧化酶Cytochrome C oxidase、一氧化氮NO的變化,使細胞內的代謝速率增加(文獻3,5的內容也是在論述關於如何改善粒線體功能降低老化的發炎反應與增加ATP的供應)。另外也會抑制穆勒氏細胞Müller’s cells產生會影響感光細胞代謝的自由基。以上由細胞或動物實驗-老鼠來驗證。
從AAO網站文章中引用的研究,我們可以瞭解到一件事,研究中專注於視網膜上的代謝情況,如上一段所述,為什麼呢?
因為視網膜或更明確地說,感光細胞的代謝需求,是眼睛一張開始看東西就不會停止而且非常大量,直到閉起眼睛才會下降。在黑暗中看東西也是會運作的。但感光細胞的代謝,需要視網膜色素上皮層RPE來協助。所以,RPE的活力才會這麼受到重視,否則感光細胞不是餓死就是被自己製造的代謝廢棄物淹死(誇飾法)。(補充:視網膜各層,除了RPE,剩下的都不會再生。RPE是凋亡後,有新的RPE細胞補上。另外,粒線體就是所謂的細胞的發電廠,活著的細胞內通常都會有粒線體,感光細胞自己也有。參考6)
因此,回顧中眼科的紅光/近紅外光(以下稱FR/NIR)主要研究的適用症就是與RPE相關的眼底疾病,例如:年齡/老年相關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 DR)、早產兒視網膜變性(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視網膜色素變性/色素性視網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 RP)、還有視網膜的甲醛毒性問題(Methanol toxicity in the retina),這些都與RPE是否健康有活力來維持感光細胞正常代謝有關。當然可能還有其他未提及的視網膜病症或是眼部其他病症。
另外,參考2中也提及,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弱視Amblyopia (包含屈光不正Ametropia或斜視Strabismus造成的)、視網膜色素變性Retinitis Pigmantosa已經有臨床研究。根據論文分享的內容,在多數的結果中,都是呈現改善的傾向。但除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研究有說明是「閉眼」情況下照射治療,其他研究並沒有提及照射光線時是閉眼或張眼。(再次提醒,雖然已經有臨床實驗,但這樣的治療是還沒有被任何主管單位批准為常態性治療使用,目前甚至沒有標準的照射時間、照射劑量、甚至光線波長。請勿在他人或自己身上執行照射。)
AAO文章中還有一個研究因為題目比較特別,我們下個星期再來分享喔!
──────────────
參考文獻
1. Reena Mukamal, 《Does Red Light Protect Aging Eyes?》
https://www.aao.org/eye-health/news/red-light-protect-aging-eyes-rlt-pbm-near-infrared
2. Ivayla I. Geneva, 《Photobiomodul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retinal diseases: a review》, Int J Ophthalmol, Vol. 9, No. 1 Jan. 18, 2016.
3. Chrishne Sivapathasuntharam, Sobha Sivaprasad , Christopher Hogg , Glen Jeffery ,《Aging retinal function is improved by near infrared light (670 nm) that is associated with corrected mitochondrial decline》, Neurobiology of Aging 52 (2017) 66-70.
4. Claudia Núñez-Álvarez , Carlota Suárez-Barrio , Susana Del Olmo Aguado , Neville N Osborne, 《Blue light negatively affects the survival of ARPE19 cells through an action on their mitochondria and blunted by red light, Acta Ophthalmol》. 2019 Feb;97(1):e103-e11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0198155/
5. Harpreet Shinhmar, Manjot Grewal, Sobha Sivaprasad, Chris Hogg, Victor Chong, Magella Neveu, and Glen Jeffery, 《Optically Improved Mitochondrial Function Redeems Aged Human Visual Decline》, 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20, Vol. 75, No. 9.
6. Eells J. T..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in the Aging Retina》. 2019 May. Biology, 8(2), 31. https://doi.org/10.3390/biology8020031
aao 2020 在 Hoàng Luâ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Link group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39702707265277
Email liên hệ: hhhluan@gmail.com
Donate tại:
WESCAN: https://qr.wescan.vn/pelu
Vietcombank 0071000695131 - Huỳnh Hải Hoàng Luân
Playerduo.com/hoangluan
Gears Corsair:
Tai nghe Virtuoso
Bàn phím K95 Platinium
Chuột Night Sword
#Lu #HoangL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