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短片] Focal巡舖系列|一次過行3間
法國Focal最近轉了新代理,他們非常用心地為幾間經銷商重新配搭音響組合。當中包括「名聲音響」的Focal Scala Utopia EVO,配搭旗艦膽前石後擴音機,PrimaLuna EVO 400膽前級及Audia Flight Strumento N°4後級。「天下影音」的Focal Sopra N°2亦配上德國的柏林之聲Burmester,聲音光輝、跳脱。「國際影音」的Focal Diablo Utopia EVO,配合聲音細緻、速度快的德國Octave 膽前後級,效果出色。幾套Focal喇叭均能表現出各種聲音特性,能配搭的擴音機非常廣泛。若對上述Focal喇叭及器材有興趣,歡迎到各大經銷商試聽。
名聲音響 (2868-3360)
地址:中環利源東街9號利東大廈22樓B室
天下影音 (2789-1733)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51號友誠商業中心16樓
國際影音 (2191-5803 / 2191-5800)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51號友誠商業中心7樓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feverSound.com影音產品評測,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AV Life 沙田新城市廣場1期6樓618號店 電話:+852 2691399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1:00 - 21:30 chapter 00:00 裝修咗會變大咗? 00:49 電視+Soundbar篇(艾域主持) 01:05 Samsung QLED 8K 01:49 Sony...
「burmester 後級」的推薦目錄:
burmester 後級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Lee388家訪:
今次老友換了一個6位歐式插座的DC Blocker,從他給我的whatsapp訊息中,知道他相當滿意,亦表現出一種相當興奮的心情。我認識了他這麼多年,他從未試過換了一件器材後,有這樣興奮的心情,證明今次這件DC Blocker正正解開他系統的樽頸位,所以聲音來一個突破。坦白講,我接觸這麼多發燒友,這類興奮whatsapp也收到不少,所以我只會以平常心處理,始終要聽過才可作準。當然說得他是我的老友,他也明白我的心情,所以約了我去聽聽,看看效果如何?
第一首是他常播的Diana Krall ,我也在此聽過不知多少次,前奏響地已經聽到確實不同,有種換了另一部更高級後級的感覺,之後到人聲出場,這種改善更加能確認,人聲的密度感明顯提升,感情也來得更有張力,亦帶多了一點貴氣,到其他樂器繼續加入,低頻來得從容、自然,而且樂器的分隔度和層次感更強,改善不止以上提到,基本上每一個環節也有益效,聽到以上效果,怪不得,老友的whatsapp這樣興奮,這時我要做的工作就是表示完全應同他的感覺,而我心底也真的覺得開心!
不過坦白說,以上提到的改善,並未使我十分興奮,為何?因為這個6位歐式插頭的DC Blocker,我已經用了超過一年,我是用來供電給Burmester 909MK V後級,以上老友的興奮,我在換入DC Blocker已經感受過,哈哈!
burmester 後級 在 Lee388 Hi Fi 發燒專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urmester 911MK3 後級也採用了多年,現在仍是我心目中最佳後級之一!
burmester 後級 在 feverSound.com影音產品評測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AV Life
沙田新城市廣場1期6樓618號店
電話:+852 2691399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1:00 - 21:30
chapter
00:00 裝修咗會變大咗?
00:49 電視+Soundbar篇(艾域主持)
01:05 Samsung QLED 8K
01:49 Sony 85" 8K
02:44 LG 77" GX OLED 4K
03:20 Sharp 70“超抵買
03:58 Panasonic OLED TV HDR兼容強
04:38 12品牌Soundbar實體示範
05:19 Polk MagniFi 2抵玩Soundbar
05:44 Sony Soundbar Z9F玩埋Atmos
06:21 音響器材篇(國仁主持)
07:03 Burmester 032長青德國High End合併機
07:45 Classe Audio全新Delta High End前後級
08:19 Cambridge Audio Edge NQ+Edge M前後級
08:37 B&W 804D3英國製造鑽石高音座地喇叭
09:49 B&W 606S2 Anniversary Edition夠貼地
10:17 Denon AVC-A110週年版旗艦日製AV Amp
10:48 Denon Home多區音響無痛入手
11:38 器材牆一次過睇晒
12:24 新裝修限定優惠
---
如需商業轉載,敬請事先通知 feversoundcom@gmail.com
國仁個人頻道 http://bit.ly/2lyMecj
官方網站:http://www.feversound.com/
feverSound開咗MeWe喇:
專頁:https://mewe.com/p/feversoundcom
討論區:https://mewe.com/join/feversound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feversound1/
https://www.instagram.com/feversound/
https://bit.ly/2PjIeYA
免責聲明:片內產品規格包裝樣式功能,可因時間及貨品批次不同而相異,並以官方及代理最終發佈作準,feverSound.com並不承擔任何責任,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嘉賓專訪內容純屬所屬公司/ 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粵語YouTuber #HiFi #AV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a0pFIGok0U/hqdefault.jpg)
burmester 後級 在 music-union.com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粵語YouTuber #音響 #HiFi
法國Focal最近轉了新代理,他們非常用心地為幾間經銷商重新配搭音響組合。當中包括「名聲音響」的Focal Scala Utopia EVO,配搭旗艦膽前石後擴音機,PrimaLuna EVO 400膽前級及Audia Flight Strumento N°4後級。「天下影音」的Focal Sopra N°2亦配上德國的柏林之聲Burmester,聲音光輝、跳脱。「國際影音」的Focal Diablo Utopia EVO,配合聲音細緻、速度快的德國Octave 膽前後級,效果出色。幾套Focal喇叭均能表現出各種聲音特性,能配搭的擴音機非常廣泛。若對上述Focal喇叭及器材有興趣,歡迎到各大經銷商試聽。
名聲音響 (2868-3360)
地址:中環利源東街9號利東大廈22樓B室
天下影音 (2789-1733)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51號友誠商業中心16樓
國際影音 (2191-5803 / 2191-5800)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51號友誠商業中心7樓
—
Follow埋我哋其他嘅社交媒體平台,了解我哋最新嘅動態。
網站:music-union.com
Facebook專頁:http://bit.ly/35QUXIx
YouTube頻道:http://bit.ly/2r04pKM
Facebook兩聲道討論區:http://bit.ly/2R6HOHh
Facebook家庭影院討論區:http://bit.ly/2L8QZ6j
Instagram頻道花絮:http://bit.ly/2stHQhX
WhatsApp:3594-660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axq4G_Q-NU/hqdefault.jpg)
burmester 後級 在 Hi Fi 發燒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不只外在美,還有內在更美 文:Lee388
STST 《Motus II DQ》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不知道大家起初接觸黑膠唱盤這個玩意時,會不會被很多名詞嚇怕,使到大家望而生畏,我記得當年我初嘗黑膠時,並沒有互聯網,初學調校黑膠唱盤沒有前輩教路,我是從圖書館借一些相關書籍和看音響雜誌來學習黑膠的調校細節,了解各式各樣名詞,從中知道怎樣安裝黑膠唱盤,我就是這樣開始進入“黑社會”行列。相對起今天上網找資料和看影片,要獲得調校黑膠唱盤的知識可謂容易得多,不過有時網上資訊太多,亦不是全部正確,不像書本和雜誌始終經過校對才出版,所以大家想玩好黑膠還是親身接觸,落手落腳調校來得實在。
提到黑膠唱盤相關名詞,我和大家先分享以下這些:
硬盤:當然這個不是電腦上的儲存資料的硬盤(hard disk),這是指黑膠唱盤沒有任何懸掛,是用轉盤本身的重量來對抗外來的振動,這類設計的唱盤一般稱為硬盤。
軟盤:在黑膠唱盤發展初期,軟盤是比硬盤早發展,軟盤是指唱盤的摩打、轉盤和唱臂承托部份是有懸掛結構承起,目的是阻隔外來的振動,而這些懸掛結構就包括彈弓、橡筋等物料。
帶動:驅動摩打經皮帶帶動轉盤轉動。至於這個皮帶,不同廠家會用不同物料。
直驅:這是指帶動轉盤的摩打是直接驅動轉盤轉動,摩打往往就是轉盤軸承的一部份。
世界首個直驅軟盤
為何要在這篇試聽報告之前大費周章與讀者們溫故知新?因為今次為大家介紹這個來自德國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它的設計是相當獨特,這是一個直驅軟盤(懸掛式)。可能大家會問這個設計有何特別?不也是上面提到這些設計嗎?大家沒有錯,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表面上也是傳統方式設計,不過當大家再細想一下,我們一般認識的黑膠唱盤當中,是沒有一個以直驅轉盤來結合軟盤設計的(如果讀者們知道有這樣設計的黑膠唱盤,請告知小弟),通常直驅唱盤大都採用硬盤式設計,這個就是Motus II DQ黑膠唱盤的最大特色,直驅軟盤可能是世界首個!
在未開始介紹Motus II DQ黑膠唱盤前,我先簡單介紹這家來自德國的STST廠家,這家公司的創辦人和設計師是Mr. Stefan Strohmetz,而公司的名稱STST就是取自他的姓氏和名字的頭兩個字母,原來Mr. Stefan Strohmetz年青時已經醉心研究黑膠唱盤,並於1985年創立STST這家公司,而且開始設計及製造黑膠唱盤、唱臂等黑膠相關的產品。
如果大家只憑肉眼去看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的外觀只是上圓下方的傳統黑膠唱盤,而廠方可提供不同木紋的唱盤外框給買家選擇,可是當用手輕按轉盤時,會發覺轉盤在上下晃動,原來轉盤與臂板是懸浮設計,當然這個也沒有什麼特別,一般軟盤也是這樣,不過當把Motus II DQ的外框拆開,這時看到一個非比尋常的內部結構,坦白說當我首次看到時,我也嚇了一跳,真的從未見過一個黑膠唱盤內面會這樣複雜。
開始試聽
這次試聽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是在寒舍進行,唱盤是放在CMS Black Diamond承板上,配合的唱臂和唱頭是我的參考組合,這包括Thales Simplicity II唱臂和Lyra Atlas動圈唱頭,唱頭放大是Burmester 808MKV前級內的MC II模組咭,經Burmester 808MKV前級以Burmester平衡線接到Burmester 909MKV後級,再以Burmester Silver喇叭線接到TIDAL Contriva G2揚聲器,而近期在Contriva G2每邊其中一隻釘腳上接了一條ASI Static Cable,據講這條線有導走振動的作用,接了之後發覺聽多了揚聲器發出的細節,今次試聽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正好表現出這個唱盤的寧靜度。
疑問重重
試聽這個Motus II DQ黑膠唱盤前是充滿著疑問,一般說法直驅唱盤不及帶動唱盤寧靜,不過根據廠方的資料,Motus II DQ唱盤內的摩打溢散出來的抖動能量只有0.5 Watt,比起傳統帶動唱盤的5 Watt低了10倍,所以產生出來的噪音和抖動會比帶動唱盤更低。還有我也試聽過不少帶動唱盤,很多時噪音和音染的來源就是來自帶動的皮帶,到底這個直驅唱盤是不是完全可以克服以上問題?另外一個疑問是Motus II DQ唱盤採用軟盤設計,傳統說法軟盤是偏向音色的取向,還有當調校好後,經過一段時間就需要再調校,不過據STST廠方說法,就以上問題Motus II DQ唱盤採用一些嶄新的方法來處理軟盤,首先軟盤經過一段時間使用就需要調校,最主要原因是三個受力的彈弓承托的力量不均,所以經過了一段時間後這三個彈弓就自然各自有不同的變化,而Motus II DQ唱盤就是採用砝碼來平衡唱臂這邊比較重和受力的問題,使到各個彈弓平衡受力,還有所採用的彈弓不是傳統的彈簧,是廠方特製品來避免以上問題。最後的疑問,直驅與軟盤結合,這是我從未接觸過,是不是如理想中兩種設計的好處也發揮出來,還是各自的缺點反而表現出來?既然是這麼多疑問,單憑外表也不能知道,最好就是親手試聽來取得結果。
寧靜度超級優異
在寒舍開聲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第一個給予我的聽感是相當寧靜,當唱針落在唱片上沒有音樂的位置時,在揚聲器好像完全聽不到有半點聲音,正常是有一點點底噪,就是因為這樣,我有好幾次落下唱針後也不奇然要看看唱針確認是否已經落在黑膠上,這是我試聽過所有帶動唱盤從來沒有的經驗,有這樣的優勢,音樂播放時自然更能播出音樂中最細微的細節,使我有點好像聽CD的感覺,大家不要誤會這個不是貶義,我想表達是這種寧靜度和安定感真的有如聽CD一樣,有以上的感覺,我相信是直驅盤免卻了皮帶,還有以浮盤設計來抵消外來振動有關。經STST Motus II DQ唱盤播放不同種類的音樂,我發覺這個唱盤沒有特定的音色取向,這是偏向中性,盡量還原出唱片上記載著的音樂和情感,Motus II DQ沒有外加任何渲染。至於低頻的表現絕對聯想不到這是軟盤設計,低頻是充滿量感和細節,下潛力強,比起同級硬盤也絕不示弱,還有當播放大爆棚音樂這種規模感,絕對估不到是這等大細的唱盤可以做得到。另一樣優點是播放管弦樂的深度和闊度也相當理想,我估計這個與軟盤設計有關,聲音是相對寬鬆一點,而且來得穩定。
就以其中幾張用來試聽的黑膠來表達出以上聽感。先來超強的寧靜度,這張Ida Haendel《A Classical Recital》最能表現出來,Ida Haendel的拉奏力量可剛可柔,強弱之間的對比是最考驗器材,好多情況下強音是容易播得好,弱音是來得不易,而這個STST Motus II DQ唱盤播放這張黑膠是給我從未如此興奮,聽多了很多從前未聽過的小提琴輕微抖動的細節,小提琴泛音豐富,營造出一個非常立體的空間感,聽到小提琴發聲位置牢固地釘在空間中,與伴奏的鋼琴一高一低,比例適中,而鋼琴琴音清晰之外,這種琴腔衍生出來的低頻,給予我很少能在黑膠上感受得到這種穩定的感覺。
中性還原
Amanda McBroom的《Dreaming》黑膠可謂女聲名盤,一般聽到這張黑膠內Amanda的歌聲都是婉美、溫柔,這次經Motus II DQ唱盤播放下,使我有種不一樣的感覺,伴奏音樂同樣細緻、鮮明,不過Amanda的歌聲就如唱片封面她所穿著的絲質外套一樣,表面是滑不溜手,不過細看之下原來是暗藏皺褶。就像她的歌聲表面是甜美溫柔,不過Motus II DQ唱盤帶我進入一個更深的層次,可以聽到歌聲帶點沙啞,表現出更為細膩和深切的情感,可能大家熟悉這張唱片的發燒友未必知道我所表達的含義,這個我也明白,因為未用Motus II DQ唱盤聽這張黑膠之前,我也未曾有以上的聽感,我知道Motus II DQ唱盤不帶任何音色上的修飾,這是完全表露出黑膠內蘊含的情感,所以才可以有這樣不同的體會。
低頻表現力超乎預期
另一個疑問是浮盤一向是低頻相對較弱,所以找來這張《Adagio Albinoni》45轉黑膠來試試Motus II DQ,這是Gary Karr負責低音大提玩,Harmon Lewis負責管風琴,收錄了兩件低頻至超低頻同樣凌厲的樂器,這張黑膠我稱為踢館碟,如果帶去家訪,機主隨時會面黑黑望住你。看看Motus II DQ唱盤可否通過這個低頻考驗,坦白說浮盤播低頻,我之前聽過不少,可以達到那一個程度早已心中有數,所以也不會有太大期望能與重型硬盤相提並論,可是今次聽到播放這張《Adagio Albinoni》出來的效果比我預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兩樣樂器同樣清晰分明,低頻毫無混濁,可聽到低音大提琴嗡嗡的低頻滾動下仍可聽到拉弦的線條,管風琴的低頻震至褲管打振,亦可清楚分辦出的管風琴的位置比低音大提琴後,還有就算播至天崩地裂的音量,也沒有半分凌亂的感覺,不知這個是否與浮盤設計有關,聽到這樣宏亮,規模感豐富,還有迫力強橫的聲音,Motus II DQ唱盤處理低頻的能力高分過關,我找不到有任何可挑剔的地方。
最後,聽聽這張羅文的《情繫佛羅內斯》45轉雙黑膠,這個錄音是向顧家煇和黃霑致敬,當年是羅文飛到佛羅內斯以管弦樂團伴奏下演繹兩位大師的金曲。播放這首《明星》至中段有一些Bass Drum輕力敲打下的聲音,這個是極難播得好的低頻暗勁,而STST Motus II DQ毫無保留地播放出來。《今晚夜》開始時羅文引頸高歌的清唱段落,清晰聽到音樂廳的迴響,非常有現場感。還有樂團各樣樂器從近而遠,從左至右營造出色彩燦爛的場面,羅文千變萬化的情感,頌放出氣韻醇厚的歌聲,好像把他畢生歌唱的功力就在這個錄音展露出來,今次聽這個Motus II DQ唱盤的發揮,完全沒有辜負羅文的一番心機。
結語
不知道閣下選擇黑膠唱盤要有什麼條件?如果是以威猛外型先行,又可能以聲音甜美,播任何錄音都一樣靚聲為先決選擇條件,或者又以可裝得愈多唱臂就愈好。要符合以上選擇黑膠唱盤的條件,我相信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未必合閣下杯茶。可是如果閣下是以播放聲音準確為先,要找一個可以靜心欣賞音樂,不要每天左調右校的玩具,這個來自德國的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必定列入閣下選單之中,還有當我詳細試聽過Motus II DQ唱盤的聲音表現,我相信同價位的唱盤中,以聲論價這是其中一個最突出的黑膠唱盤,所以我已經把這個STST Motus II DQ黑膠唱盤列入我的目標。
STST 《Motus II DQ》規格:
懸浮直驅式黑膠唱盤
提供18V外置式電源供應
轉速:33 1/3 和 45
耗電量:5 W
呎吋:48 x 22 x 40 cm (WxHxD)
重量:20 Kg
定價:HK$98,800
另設Facebook群組Hi Fi 發燒圈,歡迎加入: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4356881290493/
#黑膠 #粵語youtuber #黑膠唱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WcFhrFR0f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