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外語。學ㄅㄆㄇㄈ 這條路。》#你不寂寞
在英國這十幾年,常常收到不同年齡層的人私訊問:「請問Ting要怎樣把英文學好?」「要怎樣學習外語能力?」。首先,我必須很誠實告訴大家,我國中跟高中時期從來不是什麼學霸,考試一直都是我最痛苦的事情。但很幸運地,我爸媽從來不逼我唸書,都順著我的興趣發展,導致我雖然國中高中學業成績都是班上倒數,但靠著美術、音樂等術科,一路順利用「推甄」方式升學,考上我最喜歡的大學室內設計系。即使壓根不是學科成績好的學生,卻從來沒有參加過聯考。
我也要很誠實的說,小時候我學外語的經驗一直都很痛苦!不管是美語班、日文班、德文選修課、法文社團...沒有成功過。直到我長大後常常自助旅遊、到海外當志工...等,才因為「生活需求,衍伸學習慾望」,開始真正自己主動地學習大幅進步。因此,對於要怎樣學「外語」這件事,或是怎樣考出好成績,對我來說,真的無法提供嚴格的訓練表格跟方式。
正因為自己有這樣成長的學習經驗,我更能體諒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幫助他們。即使小時候的我英文極差,雖然當年我的國文課老師對我超頭痛(我每次國文考試卷,最後要課文背寫那30%,都直接空白交卷,當年也太反骨)。
不過現在的我,竟然是靠著文字工作,還能在英國本地人圈子裡,當孩子班上的家長代表,即使沒有外籍先生幫助也能立足在英國生活。這一點,我替自己的成長感到欣慰。
每當我收到很多「學英文」的教學平台、app、線上課程邀約時,我都欣然拒絕。因為真的要把外語學好,不能死逼,「環境」才是最重要的一環,不然下課後、畢業後通通還給老師了。
---------
同樣的!現在居住在海外的我,#困擾的事跟大家相反。我要怎樣提供「學習中文」的環境給我的兩個孩子?在沒有外籍先生幫助增加外文能力的我,反之(正向的思考),至少我們可以提供「全中文對話環境」給小吐司跟小可頌。
從老大哥哥在我肚子裡開始,我都只跟他說中文,甚至我們家到現在都有強制規定!「進家門後,或是看到爸爸媽媽,只能說中文(台語)!」現在小吐司7歲半了,我敢說他的中文還有母語程度流利。
因為老大在家完全只說中文,因此妹妹也會跟著說,即使現在他們都上學了,一下課看到我,都能自動切換成中文頻道。
BUT! 事情說到這裡,總是還要有個轉折BUT。他們兄妹兩個中文對話聽說能力很強,但是根本是「文盲」,家裡有大量的中文書,可是他們都還是要我唸給他們聽,或是開點讀筆及app朗讀同步。不像是英文書,他們都已經可以自己閱讀了。 #學中文的讀寫 是我頭痛的事情。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問「在家完全不說英文,那他們兄妹的英文怎麼學?不就很差?在學校聽得懂嗎?會不會跟不上」別擔心!如我一開始說的「學語言環境最重要」他們兩人在學校的英文不用我擔心,整天6小時全英語上課,現在他們英文程度應該都超過我了。
再把話題拉回來,#在海外要學中文怎麼辦?
很幸運現在網路資源很多,很多出版社也都有各種厲害的教材,仿間也不少ㄅㄆㄇㄈ的教材。或是拖疫情所賜,不少老師也都開了Zoom或google classroom 的遠距教學。我住在文化大熔爐的倫敦,也有超多厲害的中文老師、中文學校、中文團課給大家選擇。
#歡迎各家老師團體在留言處打廣告我自己也很有興趣知道
我自己目前的做法跟經驗,以我家孩子的性格跟年紀,單靠遠距上中文,沒跟老師面對面很難有維持長久的興趣。找中文家教對於經濟上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因為兩個人年紀不同需要分開上。英國價格大概是30分鐘£25-45不等。團體班對我家孩子來說,目前我還在物色中,因為覺得很不錯的團班,打聽之後大多是在家不說中文的小朋友為主,所以我跟其他家長們主要的需求有一點不太一樣。
#學ㄅㄆㄇㄈ還是拼音 #繁體中文
我的理由很簡單,就是我是台灣人我只會ㄅㄆㄇㄈ,加上他們正處於在學校學phonic打好英文基礎的年紀,我不想要讓拼音跟phonic混淆他們。再來,我深信把ㄅㄆㄇㄈ寫好,非常有助於之後他們寫繁體中文的筆畫。(我不專業的中文老師,如果有誤請見諒。)
#至於學中文的目標期待是什麼?
我的理由也非常單純,就是他們以後回台灣能自在地跟人溝通!至於讀寫的程度期待要達多好?我只祈禱到他們18歲以前,有台灣的「小學畢業程度讀寫」,我就非常心滿意足了,不,是超級超級滿意了。未來他們是不是有需要更好的程度,就等待他們自己有一天有動力自己主動去追求,才會學的扎實。
-------------
先說好,以下不是業配。純粹是個人的分享!#FUNBOX
今天要來跟大家開箱!來自瑞典🇸🇪小馬跟安娜夫婦,專為 #海外台灣爸媽共創的 「Fun Box」。 沒錯!就是我們當年年少輕狂時追的circus 團體小馬,還有精通中英,把金庸巨作翻譯成英文版的Anna夫婦。是不是很神奇的組合。話說我會主動分享無利益關係的Fun Box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看見他們的用心!也彷彿看到自己跟先生在異鄉的努力。光是這個努力,我就覺得要介紹他們給大家認識。
更別說circus 團體的小馬耶!我跟老公當年2008年來英國求學時,每週約會行程之一,就是吃著台灣泡麵看circus一解思鄉之情。想不到當年電視裡娛樂留學生的小馬,現在也成了兩個孩子的海外父母,更不用說在疫情之下,#瑞典阿爸 的好多分享都讓我們很有感觸。
同樣住在中文(尤其注音符號)資源少的歐洲,他們夫婦深覺給孩子們好玩有趣的學中文資源太有限。比如說因為疫情,台灣郵政停飛快一年,我當初訂閱的親子天下小行星期刊,已經整整9期都沒收到 >< 沒有出版社願意花大錢郵寄過來。 於是,小馬跟安娜!乾脆!自己共創「 #夥伴文化」
我也算是從2021年初就看著fun box從箱子選色、打版、甚至問卷調查填寫,一路看著fun box誕生!身在🇬🇧英國的媽媽肯定要支持!開箱的瞬間滿滿雞皮疙瘩的感動~~「RESPECT」3個月才一期,真的是慢工出細活。
----------------------
Fun and Company 伙伴文化 <-----點這裡
我今天開箱的這一盒第一版,早已全數售光。
因為早在5月就開放訂購了,但因為歐洲疫情持續長達一年半,又加上英國🇬🇧脫歐!6月2日fun box就從瑞典🇸🇪寄出,但卡在DHL被踢皮球般的對待,直到7月20日我才收到這盒珍貴的fun box。但因為剛好遇上外婆離世,我直到8月才終於利用暑假開箱了。不得不再次稱讚小馬跟安娜,謝謝他們夫妻親力親為!這等待的一個半月裡,都會不斷主動通知我們英國訂戶,也讓我們安心了解進度!再次感謝他們的用心。
如果收看到這裡,你剛好也是海外媽媽,也想支持一下這份用心的事業,大家可以搜尋關鍵字。我就不貼連結了,因為每次一貼外部連結,臉書就鬧脾氣。(攤手)
#真心分享推薦FunBox的幾個優點:
✔ 每三個月寄一次,沒有進度壓力。
✔ 共3本中文童書繪本,幫父母們精心挑選,主題性十足!
✔ 保證不會收到你已經有的書!提供換書服務。
✔ 1本獨家設計ㄅㄆㄇ遊戲書,
✔ #為生活學習都在國外的孩子量身定做。
✔ 1本歐洲首創中文兒童手工藝期刊。
✔ 4個親子手作工藝,大小朋友一起體驗中華文化。
✔ 環保包裝!一起愛地球。
✔ 而且英國還免運費!yeah!
✔ 獲得了小馬跟安娜的親筆簽名 #我與偶像最近的距離
#更新
小馬本人竟然私訊給我,說要提供折扣碼給我的粉絲們!結帳時輸入「fun50」可以折大約5歐的價格,然後用這個折扣碼的朋友,新的一期收到時還會加送第一期,也就是我照片中分享的ㄅㄆㄇㄈ注音符號遊戲書喔!只到8月31日。(我沒有任何分潤利益,請安心)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KYOKO TV・哈日杏子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光日語 #實用日語 #線上課程 #自修 #窩客360 👀杏子的線上日語課程免費試讀👉:https://bit.ly/3swg2V2 💛9月30日之前輸入kyokotv08 可打八折優惠喔💛 Subscribe to Kyoko channel ➡ https://goo.gl/JYyh4H ...
「classroom 不能 留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KYOKO TV・哈日杏子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呂聰賢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詢問] google meet找不到「舉手」按鍵 的評價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A25 成員班級成員管理設定學生不能留言回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google classroom留言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作者miikal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自從使用Google classroom批改作業後,每次讀取照片都花 ... 的評價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教師分享6個遠距教學好工具 的評價
- 關於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不管你怎麼設定你的Facebook 的評價
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線上課與疫情兩三事-下》
台灣的COVID-19 疫情逐漸升溫導致停課
最近陸續有網友私訊問我疫情間線上課的經驗
Grace將過去一年多的所見所聞分享如下
希望能給大家鼓勵或幫到有需要的人
⚠️以下為個人見聞,Grace 非決策者,請勿吵防疫政策
⚠️寫出的見聞不代表做法是正確的或全美國都如此
⚠️美國與台灣環境跟國情都不同,沒有誰對誰錯
⚠️如果不贊同或不喜歡內容請按上一頁離開
承上篇的結尾內容
州長既然決定2020學年如常開學
就必須提出台灣政界最常說的「配套」
在開學三週前
州政府制定出疫情期間教學指引
大致上跟教學有關的部份是:
1. 教職師生全體只要進入建築就必須戴口罩
2. 若有健康因素不能戴口罩必須戴面罩
3. 所有校內活動須遵從6feet 社交距離
4. 若有人染疫,與這個人近距離接觸10分鐘以上的人須居家檢疫十天,學生轉線上授課
5. 確診人須在家檢疫十天
6. 校內染疫人數超過一定比例,全體轉線上授課
這個指引在開學後產生有一個問題
由於部份年紀大的教師擔心疫情
已經在開學前跟原學校不續約
導致各級學校師資缺乏
某些學校開學只能叫類似科目老師互相支援
代課老師本來薪水就較低更不想冒險
如Grace 學校原本有六位代課老師
本學年只招到三位回鍋
開學後正式老師人力本來就緊繃
秋季疫情大流後更是輪流居家檢疫
代課老師嚴重不夠
某些時候甚至必須把學生集中在體育館管理
所以在開學後一個月
州政府修正綱要
把教師納入核心工作者
除非確診 僅接觸患者不需居家檢疫
當時這讓新聞Grace 頗崩潰
認為州政府根本置教育者安危不顧
雖然明白他們不得不如此
但同時也對於罹病的風險非常的惶恐
為了因應可能的全線上課程
學校必須在開學前確保大家已準備好
Grace 小孩的學校在大城市
資源夠充足
於是該學區斥資百萬
把原本每位學生使用的I pad
全面替換成性能夠的chrome book
開學前廣發問卷詢問家長意願
最後決定延遲開學兩週
並且開學後讓家長決定
讓學生整學期在家全線上學習
或是戴口罩回學校上課
最後結果大致上是20%家長想要線上課
於是學區聘任「專門的」線上課老師
只需要教選線上課的學生
該校區選擇使用zoom 遠距授課
其他的實體課則由原本的老師教導
不論實體或線上都使用Canvas 發放回收作業
* Grace 的博士班也同樣使用zoom 和Canvas全線上授課
而Grace 的學校的資源沒有那麼多
選線上課的學生比例也大概只有3-5%
於是學區決定買webcam 讓教師播放教室現況
讓選擇線上課的學生加入線上會議收看
雖然Grace 對這些措施都沒問題
但校內還是有很多年紀較長的老師怨聲載道
於是在開學前的教師持續教育週
校內聘請了google trainer 用線上課的方式
教導大家怎麼使用Google classroom
以及相關的軟體如google form
開學前
組長和校護到每間教室檢查課桌椅排放情況
確定學生之間都間隔6feet
但Grace 的教室呈現扁平狀
人數又很多
所以只能做到左右充足間距
前後根本顧不上
以至於後續陸續有確診學生出現時
坐在前後的學生也得跟著隔離線上兩週
學校也發放了酒精消毒液 手套 消毒紙巾
給每間教室的老師使用
理想上老師要在每節下課消毒課桌
但後來證實因為課間間隔只有五分鐘
老師根本無能為力
Grace 唯有趁有大午休的班級
要求每位學生自己清理自己的桌子
到開學正式開始上課時
Grace就發現
前面一篇文章照片的戰袍就不實用
首先 透明面罩不夠透明
根本看不清楚學生
再者 雙層口罩太厚太悶
說話聲音也傳不出去
Grace 上了十分鐘就放棄
替換成一般醫療口罩
最後 手持麥克風寫板書不便
兩週後換成單價較高但是輕巧的夾式麥克風
Grace 幾乎每一堂課都有線上的學生
很快就體察到線上和實體並行的問題
1. 因為政策關係鏡頭不能帶到課堂學生,很多課堂活動線上課學生根本不知道what’s going on
2. 我顧著實體學生,線上學生不專心,玩手機、看電視,我根本不能一直停下來講課糾正他們
3. 我測試線上生跟他們說話的時候,教室裡的學生就開始亂
4. 基礎的網路穩定性跟鏡頭的畫質,大大降低上課的效果,我其實也很瞭解在鏡頭另一端學生的無聊跟挫折
5. 課堂隨堂發的講義、教具,實際要考試或是收發作業的時候,老師對於線上生都必須另花心思傳遞給他們
另外整個學年Grace班上大約有八個學生染疫
如前面所說 不但病人須在家十天
坐他們附近的學生都得檢疫兩週
還有其他學生是家人或是同事染疫
所以有段時間 Grace 教室一半學生在線上
不論是上課方式 作業 小考 補考 都得設法
在在考驗老師的應變能力和抗壓性
綜合以上經驗和心得
Grace 覺得為了學生好
學校應該另外找老師「專門」教授線上課
不便宜行事 才是正確的做法
除了斷斷續續的居家檢疫學生和染疫學生
學校在春假 秋假後因為染疫人數飆升
也有過全學區關校
全體課程轉線上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總共約有三週
對老師來說
全體上網課反而好備課
因為不用顧及實體課學生的需求
但因為課表還是照用學校的行程
所以一堂課時間是70分鐘
這麼長時間 線上課的學生集中注意力比較難
他們可能分心在玩手機 看電視
或是隨時有家人亂入
所以Grace 自己的做法
是把知識切成極小塊
一次教一塊
這樣每段教課就不超過十分鐘
教完馬上抽學生答題
全體就能反覆練習該語法或單詞
然後每塊知識間穿插爆笑小影片或音樂
把學生注意力拉回來
最後結束前20-30份鐘
如果是教對話
Grace 會和學生一對一練口說
Pass的學生可以先下線
以鼓勵學生熟悉該對話
如果是教單字文法
Grace 使用線上工具如quizzes
用趣味方式檢驗學生今天所學
上線上課看似簡單
但Grace 自己的經驗
如果學生沒有內在動能學習
(大部份國高中生都沒有)
身邊又沒有監護人監督鞭策的話
不專心的比例高
那麼線上課的進度
只會有實體課的一半
也就是說實體課可以一週完成的進度
轉成線上要花兩週
所以老師在備課前要有心理準備
如果能讓大部份的家長配合監督是最好
至少能派出作業強迫學生練習來補救也不錯
都沒有的話 授課進度勢必會拖慢
最後來聊聊老師自己的心理建設
如前面所說的
好些老師在疫情期間就直接不續約上班了
疫情期間身邊也陸續有人染疫甚至重症
政府或教育部又拿不出實質方案保護老師
比方說Grace 校區
老師染疫必須用自己的病假養病
老師必須自行添購防疫教具用品無補助
老師自行負責教室消毒 時時提醒學生戴口罩
以及後來州政府因為人力因素
把老師列入核心工作者
除非染疫不得居家檢疫
在在都會打擊老師的心情和信心
所以上學年開學時老師們的工作情緒是低落的
惶恐 憤怒 甚至怨怪都是最可怕的敵人
Grace 的學生都是零起點
不能看到學生嘴型讓Grace 很艱難
一切的一切 都在考驗我從事教育的初心
Grace 每天都告訴自己
謹慎的防疫但不需過度恐慌
因為恐慌或憤怒都對事情沒有幫助
事實證明儘管多位學生確診
因為保護措施(口罩、距離、洗手)得當
Grace 也一直都沒有染疫
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當老師
老師若沒有特殊健康因素
都應當秉持盡力教育學生的理念
因為疫情就離開教室
那等於一位逃離戰場的軍人
Grace 在這個學年有八名學生染疫
每次有學生染疫
Grace 就得去drive through 做快篩一次
(關於美國無接觸快篩怎麼做 舊文有說明)
從一開始的等報告要七天
到最後兩天半就可以看到結果
Grace 也可以從中體驗到
州政府與民眾一起打擊病毒的決心
後來在醫護人員接種完疫苗以後
聖誕節寒假期間
州政府也優先讓前線教師完成接種疫苗
在開學前所有老師就得到了保護
接著州政府就開始讓年長者接種
之後持續下修到12 歲以上
不論有沒有公民或居留證都能施打
也就有了台灣部分民眾
美國自由行打疫苗之旅的風潮
下學期不論是老師或是社區
因為強大的疫苗當後盾
情緒都比上學期穩定
疫情也開始受控制
只剩個位數學生採用線上課
四月底
全州因為接種人數達標
染疫人數也低於特定比例
州長宣布州內全面「除罩」
幾乎日日相處的老師同學們
終於見到彼此的真面目
州長為了慰勞老師們的辛苦
還發給我們每人$500的獎金
所有公共場所只要已完成疫苗接種
進入室內即不用戴口罩
全州幾近結束了長達一年的抗疫長路
照這個政策的走向
如果沒有其他意外
如疫苗不能防變種病毒
預計2021秋季學年度
所有課堂和學生活動會恢復正常
台灣的朋友們
Grace 能感同身受你們的徬徨 恐懼
但是台灣政府跟全民已經齊心合力
把病毒阻擋在過門外一年多
而疫苗已經被研發而且有著落
比美國當初一無所知的情況好很多了
不得不冒風險出門工作的朋友們
Grace 想分享:謹慎防疫有益,恐慌憤怒無用
本文章就用學期末學生在Grace 的yearbook 的留言
和Grace 今年暑假打工地點首日上工照
和這間Muse museum 州長新頒布的口罩政策結尾
請大家堅守信心
不論是大環境 或是人生的困境
一定都會有盡頭
祝福每位臉友都能平安渡過疫情!
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停課不停學:受困其中,體驗豐富的困境】
全國高中以下的學生,在家停課不停學已經進入第二週,能不能終止在家學習的日子,讓孩子回到學校去學習,這週是關鍵。
然而不管這週結束後結果如何,父母們至少還有四+二天(假日)的時光得熬,這六天對完全不能出門透氣的一家人而言,是真的煎熬。
這兩週,孩子在家停課不停學的日子,父母的角色突然承載了原本不屬於父母的職責,家庭日常,一下子變成了學習場域,對父母而言,真的是成了名符其實的「校長兼撞鐘」的甘苦人。
停課的一週又兩天的時光,我經歷了幾個印象深刻且難忘的特別的經驗與體悟。
1. 驚慌失措的適應期:停課不等於自學,父母變撞鐘:
我在教育部公告停課之前啟動防疫假,因此硬是比全國孩子多了兩天停課的日子。剛開始停課的頭幾天,老師們還在為線上課程佈置做準備,而這段時間卻是我家的孩子在家自主學習最開心的日子。因為我自己帶自學團孩子學習有近五年的經驗,因此在決定讓孩子停課之前,我與孩子們就已經協商出在家自學的內容,也確認了都是他們可以負擔的起的學習方式,我只需要放手讓她們去實踐。
然而到了第三天,老師給的平台、學校的帳號、各科老師發下的作業,一一發下來,數量多如雪花,我與孩子就在漫天的雪花之中,迅速被淹沒了。
我這才發現,停課在家不等於自學,而只是把「家」變成「學校」,相信許多父母也發現自己成了身份多變的尷尬職位:叫孩子起床(父母)、提醒孩子上課(學校鐘聲)、裝置電腦設備(學校工程師)、煮飯(營養午餐廠商)、指導孩子功課(老師)、整理教室整潔(學生)、輔助寫作業(安親班老師)、洗衣煮飯睡覺(父母)……
零零總總的工作量,加上父母自己原本承擔的工作,別說大部分父母會有驚慌失措的感受,就連我自覺已經很能與自己感受相處的人,在衝擊一瞬間來臨時,我連氣也喘不太過來,彷彿泰山壓頂般的沈重與吃不消。
我這才意識到,停課將會造成全國父母什麼樣的劇烈影響。
解方:幾經沈澱之後,我才慢慢緩過來,辨別自己的目標之後,將教學的掌控權,還給學校老師,將學習的責任還給孩子,將家庭的責任與規範切割清楚,我是母親,我作身為母親的工作,至於學校課業與學習,那是屬於孩子的責任,我僅僅是陪伴者,而非管理者或執行者,因此我得信任孩子有能力擔起他的責任,讓彼此的角色回歸正常。
2. 直播上課系統:舉手、舉手在哪裡?
學校老師在停課的第二天,便透過多方管道聯繫父母通知孩子測試線上直播系統。
測試那天,三三用的是平板,前置作業,我先幫三思設定所有帳號與連結,頂著發帳的的腦袋,為了確保測試時軟體能順暢無阻,不停的來回點擊,然而軟體根本是父母的剋星(對不熟悉軟體的老師而言也可能是地雷),帳號時而正常時而無法登入,我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只能不停的測試、點擊。
還好到了測試的時間,軟體非常聽話,順利的讓三三進入到「google meet」的軟體,看到了同學也看到了老師。
老師宣布了幾件重要班級訊息之後,開始與孩子談線上上課的規範:1進會議室先將麥克風關閉2. 有問題可以打在留言板上3.上課期間若有問題請務必先按「舉手」4.老師點到名字才能開啟麥克風說話……
三三這時回頭輕聲叫喚我:媽!媽!來一下!
我輕聲躡腳走近三三:怎麼了?
三三:老師說留言板,我不知道阿!在哪裡?
我:喔。
我像一隻老貓一樣,貓凹著身子,靠近在家上學的小祖宗,伸手隨便亂按一通,很快的留言板現身!
我:有了,你可以把游標點一下放在可以輸入字的地方,然後輸入注音,就可以送出去了。
三三:喔,好。
我才剛起身要告退,三三一把又拽住我的衣角。
我:怎麼了?
三三:我找不到舉手功能!
我:那你告訴老師阿。
三三對著平板該使喊:老師、老師!老師,我……老師?老師?老師!我、我、我……
我在一旁看著三三乾著急,卻始終沒有發言成功。因為視訊裡,孩子各個七嘴八舌的講話,一時之間,聲音雜踏,視訊大亂。
三三看著我,問:怎麼辦?
我:在留言區打字問。
三三:媽,我、我、我……來不及在留言板打字,老師說如果沒問題的話就可以下線了,怎麼辦?
因為平常工作用習慣筆電輸入,一時要幫三三以平板打字,瞬間氣勢就矮了半截,等我打完提問,一半的孩子已經下線了。
老師:三三,舉手的功能,在畫面的最底下會出現有個手的圖。
三三(我):平板裡沒有手的圖。
此刻一些還留在視訊裡熱情的孩子和父母回應:平板的舉手功能,只要點擊畫面,就會出現了。
然而不管我和三三怎麼按,三三的平板就是沒有出現「舉手」功能。
那天晚上,我將問題詢問了家人、朋友,收到最多熱心的回應都一樣「點擊螢幕」或「螢幕最下方」就會有「舉手」功能。
於是就看到一個母親(我)不停的用手指頭「戳」著螢幕,像個喪屍一樣。
唉,捻死一隻螞蟻都比不停戳螢幕來得帥氣。
我告訴家人:沒有舉手功能耶。
二哥安慰:沒有也不會怎麼樣吧!可以上線聽課就好了吧!
我:嗯。
沒有舉手功能,我其實一點也不介意!因為介意的,是孩子呀!
但這些話,一來沒有身在其中的人,是無法體會的,二來是家人已經釋出能力所及的善意與安慰,我又何需將問題丟給家人,讓她們感到困擾?
解方:想通這件事之後,我便決定做兩件事,1.告知三三,明天正式上課可能不會有舉手功能,我們得接受。2.將困境告訴先生,讓電腦能力比我好的先生來協助處理。
只是沒想到我這一傾訴,就把我先生拖下水了。先生為了幫忙孩子解決「舉手」功能,那一夜上網查資料、裝外掛軟體,一直弄電腦設定弄到半夜都還處理不好。隔天凌晨,先生不死心,又早起床花了三四個鐘頭設定,但怎麼弄都弄不好,先生最後也放棄,接受自己失敗,讓孩子也接受設備是沒有「舉手」功能的。
但正式上線課時,我給三三換了一台電腦設備,不知為什麼,舉手功能居然出現了!各方猜測是「不同品牌的設備影響舉手功能的正常」或「邀請上線的主事者是付費軟體,就會顯示出舉手功能」。
這些都是猜測,答案是什麼,始終是個謎。
隔兩天,二哥也嚐到沒有舉手功能的苦楚,輪他自己的女兒上網課時,老師說有舉手就可以加分,女兒卻因為設備沒有舉手功能,而眼睜睜看著同學都在加分,唯獨自己不能,因而大喊不公平,二哥才感覺事態嚴重。
3. 親師聯繫平台:表單選擇性開放
在去年初,疫情剛進入台灣時,學校老師就已經先做好停課的準備,設置了classroom的親師聯繫平台,因此各科老師發佈功課,也是透過這個平台作業。停課第五天,也是線上課正式上線第三天,原以為一切都步入軌道,不會再有麻煩的設定困境,直到孩子們收到某科老師要求的作業,以google表單形式完成,但無論孩子怎麼點擊表單,系統都顯示「沒有開啟權限」。
三三:媽,這個東西打不開。
我:點開就好了吧?
三三:我點啦!
我將三三的電腦拿過來,親自點擊,表單果真打不開。
不得已,我只好在班級群組裡求問同學的父母:今天表單作業,你們點的開嗎?
一個母親很快的回我:可以!
這一句可以,讓我意識到的是「難道是我電腦設定錯誤,所以造成表單打不開?」
母親解釋:要用學校給的mail設定帳號才會打的開,不能用自己的gmail。
我這才恍然大悟。
為了這麼一句話,我找出三三學校發的mail,想要重新設定帳號,然而這一設定,就花了我一整天的時光,始終無法設定成功。
過程曲折離奇,設定的困境讓我整日頭殼隱隱作痛。
因為太專注,導致腦袋回路出現損耗性的頭疼。
最後,其他孩子的母親紛紛表示,自己的帳號也無法開表單,而他們的帳號不是自己的,而是孩子的帳號。這個答案一出,讓我多少有點釋懷,至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了。
於是我向導師求救,請導師聯繫該科老師開放表單權限,讓每個知道連結的點擊者,都能順利開啟表單。
沒多久,我的帳號能順利開啟表單了。
我:三三,表單可以開了喔,你用你的電腦再開一次。
三三按著電腦幾番操作。
三三:還是不行阿。
我將三三的電腦搬過來一看,用三三gmail帳號,還真的開不了表單,但用我的gmail帳號,卻是可以開啟的,這是怎麼回事?表單已經進步到有人工智慧?還有選擇性權力?
解方:最後,就在我快放棄的時候,我突然成功的以三三學校的mail重新設立chrome帳號,讓三三得以用學校帳號登入系統,成功開啟表單連結。
至今我仍不記得我自己是怎麼設定成功的,總之蒙對了。
在學習的種懂體驗之後,我在短短一週內,歷經了一次肩頸緊繃,一次類中暑性頭痛。
當我內在不平靜時,我會回到「一念幸福」的正念裡,細數自己擁有的事物,體會幸福。
會將這些在家學習的混亂經驗寫出來,是想告訴所有的爸爸媽媽,我們不是老師,家庭環境也不是教室,我們為了停課不停學,做了許多努力,我們都盡力了,你們此刻經歷的停課不停學的混亂過程,我也從頭撤尾走過一次,因此我比任何人都知道這個學習的過程異常艱辛。而我已經是個長年學習與自己相處的大人,長時間不曾發生過頭痛緊繃的情況,但歷經了這次停課在家學習的混亂經驗,我都已經感受到如此大的困境,更何況其他家庭的父母,混亂可想而知。
然而,在家上學最混亂的情況已經過去,爾後再來的學習,該設定的、該測試的,都已大抵完成,不會再比前期更混亂的時刻了,現下就讓我們好好的將剩下的六天學習歷程完成它,做好最壞的打算,也永遠不放棄懷抱對未來的希望。
我會陪著你們走這一趟停課不停學的理想與現實殘酷之路。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以上工作坊三人以上團體報名另有優惠,請洽「長耳兔心靈維度」https://reurl.cc/kV2VZn 私訊詢問
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KYOKO TV・哈日杏子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觀光日語 #實用日語 #線上課程 #自修 #窩客360
👀杏子的線上日語課程免費試讀👉:https://bit.ly/3swg2V2
💛9月30日之前輸入kyokotv08 可打八折優惠喔💛
Subscribe to Kyoko channel ➡ https://goo.gl/JYyh4H
チャンネル登録➡ https://goo.gl/JYyh4H
訂閱杏子頻道➡ https://goo.gl/JYyh4HKyoko
Japanese classroom➡https://reurl.cc/RdjYkg
杏子日語教室➡https://reurl.cc/RdjYkg
Who is Hari Kyoko ?
認識杏子➡https://goo.gl/G7NYDH
Facebook➡ https://goo.gl/D3ksyk
Instagram➡@hari.kyoko
LINE STAMP➡https://goo.gl/HHiQuF
LINE STAMP➡https://reurl.cc/pyz6jx
Blog➡ http://kyoko.tw/
GO!GO!JAPAN!(Facebook Club)來去日本玩社團➡ https://goo.gl/cgjzS3
✉email 聯絡杏子➡harikyoko@gmail.com
♪♪ 配樂之音樂出處 ♪♪
①「甘茶の音楽工房」 https://amachamusic.chagasi.com/
②「 BGM : MusMus 」 http://musmus.main.jp/
③「DAVA-SYNDROME」https://dova-s.jp/
④「HURD RECORD」https://www.hurtrecord.com/
⑤「MaouDamashii」https://maou.audio/
超實用觀光日語|自助旅行重點句型+單字一次搞定|不出國也能學的道地旅日對話術 |<線上自修教材首選>
......................................................................
鏘鏘鏘 ! 杏子規劃的線上觀光日語課程
【不出國也能學的道地旅日對話術】
✨🎉已經上線開賣囉✨🎉
#早鳥優惠連結👉:https://bit.ly/3swg2V2
🉐9月12日前購買可享8折優惠喔😀🉐
.......................................................................
<6堂課程共14單元>+1份旅日必背講義
【第一堂】必背10句招呼語
【第二堂】交通篇
【第三堂】住宿篇
【第四堂】購物篇
【第五堂】美食篇
【第六堂】旅行禮儀
.......................................................................
📒附加:課後測驗
🕑課程時數2小時35分
🉐購買後可享5年觀看權益
.......................................................................
#適合學習的對象:
✅想深度了解日本文化的學生
✅有計畫前往日本旅行的人
✅希望學習N5-N4程度日文的人
✅強化自己日文口說能力的人
快趁著現在不能出國趕快把日語學好
下次去日本玩就可以用日語觀光啦😆
.......................................................................
☆゚★o(´▽`*)/♪Thanks♪\(*´▽`)o゚★,。・:*:・☆゚ 感謝收看。
如果你喜歡這個影片請幫杏子按讚+分享喔^^
也歡迎大家到杏子的部落格來玩玩:http://kyoko.tw/
如有想看的題材或內容也歡迎留言告訴杏子。
讓我們下次見啦。またね~~!★βyёヾ(*゚∇゚*)ノβyё★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8YWOwP8V4A/hqdefault.jpg)
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A25 成員班級成員管理設定學生不能留言回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Google classroom 2020新版. ... <看更多>
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作者miikal 的總覽(PTT發文,留言,暱稱) - PTT網頁版 的推薦與評價
[ SwimWear ]0 留言, 推噓總分: 0 ... Re: [15夏] Classroom☆Crisis 01已回收 ... 127 F →miikal: 美國可以擁槍又不是沒有規範,例如哪些場合不能帶05/14 23:42. ... <看更多>
classroom 不能 留言 在 [詢問] google meet找不到「舉手」按鍵 的推薦與評價
因近期停課
孩子遠距教學使用google meet
才發現平板找不到「舉手」按鍵
但改用舊筆電就有
平板是三星s6
可以請問要在哪裡找出「舉手」功能嗎?
感激不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76.17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ogle/M.1621867768.A.F2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