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國網友想要知道這款陸軍特戰突擊車的介紹,嘛,這算是有點「家醜外揚」的感覺,不過既然人家有心想知道,晚點附上英文版介紹
***
陸軍SC-09A四輪傳動特戰突擊車,是由國內廠商「星僑企業」與陸軍合作的國造裝備案,陸軍要求可由直升機機動部署、能符合空降與機降的運用、同時也能支援山隘行軍的偵查,適用於山林間的產業道路,總數量56輛
以民用版福特 ESCAPE2.3越野休旅車為基礎改裝,全長4.1公尺,寬2.2公尺,重量1225公斤,可乘載三名戰鬥成員,採用汽油版的16V DOHC Duratec-HE反制式引擎,排氣量2261cc,最大馬力157 hp/20.4 kgm,底盤方面前輪懸吊採獨立麥佛遜防傾桿設計,後輪則使用獨立複合多車桿副車架,強化舒適性
車頭型式採用板狀外型,上層結構改為防滾鋼架籠型。車內儀表板改為板金件,座椅則採用筒形賽車椅,可供駕駛、車長及火力射手固定在座位上,車內並增設槍架、火箭筒固定架、車內中央通信裝備、防爆油箱,車外則加裝絞盤、防空燈、HID高照明頭燈、前保桿、後登踏保桿及防爆輪胎,該突擊車涉水深度稱可達23公分, 並有限制高度至1.9公尺,可輕易開入CH-47SD直升機機腹
https://m.xuite.net/blog/hojiyi/wretch/149706788
***
ENG
The Army SC-09A 4WD tactical assault vehicle(TAV), by domestic manufacturer "Shin-Chiao(星僑) Enterprise" and with Army in cooperation, requires that it can be deployed by helicopters, airborne and aircraft landing, supporting mountain pass reconnaissance, that can be used on roads in mountains and forests, totally needs 56 vehicles.
base on the civilian version of Ford ESCAPE 2.3 SUV, 4.1 meters length, 2.2 meters width, and 1225 kg weight, it can carry three combat crews, using a gasoline version 16V DOHC Duratec-HE counter-engine, 2261cc displacement, the maximum horsepower is 157 hp/20.4 kgm. In terms of chassis, the front wheel suspension uses an independent McPherson anti-roll bar design, and the rear wheel uses an independent composite multi-bar subframe to enhance comfort.
The front is designed with a plate-like appearance, and the upper structure is anti-rolling steel cage type. The instrument panel inside the car is changed to sheet metal parts, and the seat is a cylindrical racing seat for the driver, the captain and the fire shooter to be fixed on the seat. A gun rack, rocket mount, central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bulletproof fuel tank are added in the car, and the outside of the car Adding winches, anti-aircraft lights, HID high-illumination headlights, front bumpers, rear bumpers, and anti-explosive tires. The tactical assault vehicle's wading depth can reach 23 cm, and the height is limited to 1.9 meters, enabling easy deployment In the belly of the CH-47SD helicopter.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Moto7汽機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次東京車展,KAWASAKI最受矚目的Z系列增壓車款「Z H2」於今日登場,身為Super Naked Z系列的新旗艦車型,無論在動力或是技術上都必須有亮眼的表現。很顯然的,Z H2做到了,998c.c.的16V DOHC四缸水冷引擎,在機械增壓的強力加持下,能壓榨出200ps的驚人馬力。現在就讓...
dohc 16v 在 3c老實說 / 30天評測心得連載 / 投幣式編輯人生 / 氣象部落客勞倫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重機動嘴說】談談近年熱門的復古運動街車。Kawasaki Z900RS 和 HONDA CB1000R 哪台好?
最近有朋友詢問這個問題,分明想挖洞給我跳,但勞倫斯還是樂意接招了。以下是以實際騎乘的經驗分享,僅代表個人主觀感受。首先在騎乘經驗上,Kawasaki Z900RS 騎乘里程 300KM,為租賃車,HONDA CB1000R 騎乘里程 600KM,是自己的車上全馬力。
.
外型設計
外觀是最主觀的感受,這部分只能盡量從特色說明。Z900RS 骨子是 Z900 運動街車,經過設計師的巧手融入經典街車 Z1 的精髓,造就出截然不同的精神,包含圓燈及雙環表、淚滴型油箱、鴨尾造型和橢圓形尾燈,連水冷引擎都假掰刻上散熱鰭片,LED尾燈也偽裝成鹵素燈泡造型,用心程度肯定名列神還原的現代經典之作,簡直擊中許多老一輩的心。但因為我年紀小,過去對 Z1 沒有什麼印象,因此對我而言它就是台經典街車重現。
HONDA CB1000R 2018 造型與前代相比,簡直像是全新設計的一台車。它在外觀上沒有太多過去 Hornet 車系和 CB 系列的羈絆,而是用上現代設計語彙,以更緊湊的車體尺寸、搭配更多裸露和金屬件外觀,勾勒出極簡車身線條,再透過全車 LED 燈化和 LCD 液晶儀表,重新將復古和未來做結合。最吸引人的部分,就屬單搖臂和分離式土除,簡直性感爆表。
.
動力
Z900RS 引擎同樣是以 Z900 的 948cc DOHC 16V 並列四缸水冷引擎修改而來,最大馬力 111 hp、最大扭力站上公升級的 10 kg-m。在川崎工程師的調整下,最大扭力提前到 6500 轉湧現,換得更好的中低速域加速性,給人一種外觀與動力不協調的爆發感,騎上去就會覺得真是壞透了表情逐漸母湯。另外在 6 檔設定為巡航檔,適合低轉高速騎乘。而且這顆引擎運轉表現,似乎比川崎過去四缸引擎還來的安靜順暢些。
CB1000R 採用前一代 CBR1000RR(SC57) 998cc DOHC 16V 並列四缸水冷引擎,最大馬力 145 hp、最大扭力 10.6 kg-m,並維持著本田一貫綿密平順的運轉水準,發動這顆 SC57 引擎後我馬上收回剛才對於川崎引擎的評論。但仿賽引擎意味要高轉才能榨出最好表現,它在 2000 轉以下表現較為無力,最大扭力要到 8000 轉才會爆發,要用更熱血的心態面對它。對了,不要去在乎 CB1000R 的油耗,它是現在所有本田重機中最差的。
.
電控
Z900RS 是 Z 系列街車中唯一配備 KTRC 循跡系統的車款,可設定 Off、1、2 共三段,但比起自家仿賽車款眼花繚亂的電控系統還是稍嫌小氣些。
CB1000R 毫無疑問是台電控車,可選擇 SPORT、STANDARD、RAIN 模式,以及 USER 自訂模式調整 P 動力、T 循跡控制和 EB 引擎煞車段數。
.
操控
Z900RS 騎乘三角是接近傳統大街車風格,高挺且寬的把手、位置較前較低的腳踏位置,加上台灣版配 800mm 低坐高,坐姿端正舒適接近直背式騎乘姿勢,但前倒立式前叉、後多連桿中置避震系統和偏硬的懸吊配置,加上強悍的動力表現讓 Z900RS 運動極限相當高,這種違和感在蜿蜒山路壓彎時,就會覺得騎乘姿勢稍嫌不順,比較適合平路。
CB1000R 是標準運動街車的騎乘三角,手把略前代拉寬些但依然略低,身體還是會稍微向前傾,搭配較高較後面的腳踏位置,和直逼仿賽等級 830mm 座高,造就蓄勢待發的騎乘姿式。但 CB1000R 後懸吊沒有多連桿結構,且設定相當軟調,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
價格
最客觀的一項比較。Z900RS 日本售價日幣 1,328,400 円,台灣公司貨售價為新台幣 55.5 / 56.5 萬。
CB1000R 日本售價日幣 1,636,200 円,台灣公司貨售價為新台幣 57.8 萬。
.
結論
兩台車都帶給我很高的騎乘樂趣,肯定都是一時之選。但回到選擇上,這問題還是要回到施主身上,與其看再多的規格,還不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通常用理性買車的人到最後都會後悔。
.
重機動嘴說》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
照片來源:Wolfdog的異想世界
dohc 16v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試車報告】2018 Ford Mustang Ecoboost Premium 傳經典、去刻板
【4K UHD | https://youtu.be/GP4oS2nF_fE】
“美國跑車”這四字,總令人充滿遐想,他們粗獷、吵雜、不拘細節,愛車男總曾幻想自己變身電影主角,帥氣地徜徉在海濱與洲際公路,是阿,好一個美夢,可不是嗎?
而且,自從Ford將Mustang導入販售之後,這美夢終於有了圓滿的機會,只是唯有個新的煩惱,”沒5.0L V8的野馬不夠看”,許多人是這麼說的!
然而,真是如此嗎?
【完美經典】
自經典馬蹄跨入2018,雖然LED頭燈造型經過修改,神韻就像皺著眉且略帶鄙視地望著前方,且就連氣壩,也像是跟Shelby借來毒蛇尖牙一般。
“它好像跟我們印象中的野馬形象不太一樣”
不過看到較長型的頭燈組,相信你仍不難認出這是輛傳唱至第六世代的Ford Mustang,此外,論及傳承經典元素這檔事,要知道,縱觀野馬歷史,並回憶六世代的車輛設計變化,你說今日野馬多是致敬整體歷史,還是初代車款?
看看那彷彿鯊魚鼻頭的倒勾線條、經典的長車頭與Fastback斜背設計、引擎蓋上新增的散熱飾蓋,以及那三條列式的尾燈,這些元素,都能在1968年Steve McQueen主演電影中的Mustang Bullitt上見到,我想答案也已明瞭…
剩下的新升級,我想就是熱愛改裝的野馬迷會相當喜歡的了,像是原廠在新年式車款上標配的尾翼,還有在Ecoboost Premium車款上標配的19吋多輻緞黑輪圈,雖未如5.0L的GT車款採前窄後寬配置,但筆者私心認為造形更勝GT的五輻版本! 再說到它與前期5.0L車型相同採用雙出尾管…
嗯… 真的很難讓人可找到挑剔之處呀,不是嗎?
【舒適科技】
而若要看到內裝,首先得將碩大的車門開啟…
後座部份,你只需瞄一眼就夠,因為縱使座椅設計深陷,可讓成人充滿包覆性地坐著,但實際不論腿部空間,和肯定會讓人頂頭玻璃的高度表現,咱們還是務實些回到前座吧!
進入2018年,不得不說,野馬也加入科技感了,像是眼前的12.3吋數位儀錶,裡頭雖然同樣保有經典的雙環介面,但還有條狀的引擎轉速顯示方式,甚至還可同時自定義多種儀錶顏色搭配呢! 而在經典的內凹方向盤上,也多了個野馬造型的Pony快捷按鍵,關於你想在儀錶上見到的各項設定,以及G值顯示器、加速/煞車計時器、多種車輛狀態監測錶,也都能夠藉由本鍵快速切換。
而在中控介面,8吋觸控螢幕內的SYNC 3系統介面固然簡單樸實,但不論是導航、藍芽,甚至是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多品牌手機連結功能也未缺少! 再向下看,則是由戰鬥機艙概念源起的快撥桿,便能讓人快速調整方向盤輔助力道,以及車輛模式選擇,經典帶勁的操作感,是讓人迷戀的! 只是不得不提,既然內有多種設定可調,卻只能向上扳動、未能向下回復的設計,卻偶爾真有些惱人…
至於對曾研究過規配表的朋友來說,Mustang Ecoboost Premium車型或許有個略帶可惜的地方,那便是這輛車並未如同5.0L的GT版配有Recaro跑車座椅,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也因為Recaro跑車椅的競技化設定,不只少了可調頭枕,就連座椅角度也全需手動調整,反觀,本車座椅在未過份犧牲包覆性的前提下,不只擁有電調功能,還有著座椅冷熱通風的設計,於寒冷的天氣下搭配方向盤加熱功能,一向強調不拘細節的美國跑車,今日卻能給你超越許多暢銷房車的便捷娛樂、駕乘舒適配備,這你在多年前能想像的到嗎?
【超越想像】
“美國跑車不僅帥氣,還象徵了不羈的靈魂”
聽到此話,熱愛挑戰與駕馭的朋友是欣喜的,但對於初試的朋友來說,似乎就略帶警告了! 但你其實不必過分恐懼,為何?
自上路開始,2018年的Mustang便提供了極為周全的主被動安全防護,舉凡涵蓋正副駕駛的8具安全氣囊、斜坡起步輔助功能、煞車力道輔助與分配、循跡防滑、動態穩定系統皆有配備,此外,不只停車時還可靠車尾野馬徽上方的鏡頭看清後方,當在海濱公路上徜徉時,還有車道偏移警示與輔助的功能,來協助聊天樂過頭的駕駛回到行駛車道,最棒的是,當熱愛奔馳的野馬來到地狹人稠的台灣,在偶爾走走停停的高速公路上,還有著駕駛疲勞警示系統,以及堪稱輕鬆巡航必備神器的ACC主動式定速功能,雖然該系統的啟動鈕距離左手拇指有些距離,顯得不算就手,總需低頭並移開左手9點位置才得以操作,但不得不說,全然放鬆地享受巡航,甚至還有行人與車輛碰撞預警,和自動輔助煞停的功能,這概念真和以往美國跑車有著大不同哪!
況且,多了安全,我想絕對不會有人說這不好的,畢竟到頭來,開跑車是為了享樂,而非自尋煩惱。
【狂野本性】
“沒有任何一項表現比動力和威武重要”
這個慣例幾乎適用所有美國跑車! Mustang也不例外!
然而在六代野馬推出後,兩款設定截然不同的野馬出現了,尤其是連海外3.7L V6版本也取消之後,一是有著雄厚、標誌V8引擎的5.0L車型,另一者,便是本次我們試駕的2.3L Ecoboost車型。
接著,我想就直接撇開大家肯定知道,在台灣較為省稅,和規配表就能查到的平均10.6km/L油耗表現。好好一探究竟“2.3L引擎、直列四缸、渦輪”這樣聽起來一點都不美式的動力夠不夠性能迷大飽口福這點來回答。
一上車,按下引擎啟動鍵,一陣雄厚的聲浪就瞬間從前方傳來!
這跟我們以往試駕的四缸車大有不同! 在原廠特意的調教下,這輛2.3L的 Mustang它有著相當美式的轟隆震撼聲浪,且至少在車內是如此!
而當驅車上路時,心裡雖不免擔憂著因受歐盟環保法規影響,調降最大馬力至290匹的Mustang會不會喪失個性,但當踏下油門後,原有的懷疑隨即一掃而盡! 增大至45kgm的扭力不僅讓起步極為輕快,配上了新導入的SelectShift 10速手自排變速箱,這輛車的動力表現不僅相當符合我們對於入門Mustang的預期,便是可給人過癮的加速力道,但不至於讓人驚恐與慌亂手腳,此外,在較硬派的行車模式設定下,這具變速箱甚至會模擬較為粗暴的換檔方式,拉起轉速並手動按下換檔撥片後,陣陣換檔踹擊感便會隨之傳來!
接著再玩到Mustang內建的Line Lock暖胎前輪鎖,透過方向盤上的Pony鍵進入模式後,前輪便會自行鎖死,只需踏下油門,後輪便毫不遲疑地原地大肆空轉,並冒出陣陣白煙… 是阿! 這不太環保,但說到個性,我們很高興看到野馬還是狂野的!
【野性馬蹄】
“不甚著重車輛操控” 這是許多人普遍對美國跑車的刻板印象
可要知道,野馬現已擁有前麥花臣、後多連桿懸吊,在入門車型上,雖並未配備主動式的可變電磁阻尼,但Mustang Ecoboost Premium車型的懸吊阻尼已屬硬派,在彎道中,充足的支撐性要挺起近1.7噸的車體可沒問題,再配上試駕車的Pirelli P-Zero跑胎,殺入多彎的山道,Mustang固然是略偏沉重、並稱不上靈巧的,但只要依循入彎前適當減速的基礎方針,要帶來駕馭樂趣,Mustang也是沒問題的!
此外,雖然Mustang的長車頭須讓人在初駕駛時花些時間適應,但彎中還有著EPAS電子可調轉向系統,除了有適合女友/老婆的舒適輔助模式、適合多數時間使用的一般模式,山道中,當然是撥至Sport運動模式,扎實的手感,也讓人能對操控這輛野馬更具信心!
然而,新Mustang在山道中較讓人感到惋惜的,卻是在正要入彎與出彎的時期,縱使它改採四缸引擎讓較入門的煞車系統便可負擔,且減低了推頭發生的機率,就連出彎也有後軸限滑差速器能夠將車輛快速送出彎道,但10速變速箱的保護機制卻略為多餘,未能讓人在入彎前手動降至理想檔位,接著,出彎初期時,也讓極限駕馭著重的含油門需多些技巧,否則車輛可能以較預期更大的推力衝出,若再收油,便無疑破壞了預設的重心移轉過程,再者,於某些中高速連續彎道,偶爾採用提前換檔的技巧時,稍慢了半拍的進檔,有時亦讓換檔震動傳來的不是時候,又不免再次些微影響了車身動態…
只是,“汽車,有時很難用好壞定奪,有時只需要找到喜愛與適合駕馭她的人。”
【TCar短評】
2018 Mustang Ecoboost Premium帥氣、個性的造形不僅獨樹一格,讓人難以在台灣市場找到直接對手與威脅,美系的特殊魅力,還包含車主穿西裝便顯得威風、穿T-Shirt短褲便顯得隨性自在的多樣姿色,而它內裝和安全配備帶給人的體驗,更是200萬內級距跑車難尋的!
而說到動力,它無疑是想一探美系魅力的最佳入門,至於提到能帶給人的樂子與笑容,正如同問我短暫與2018 Mustang相處的時光有何感想,它不完美,但能帶來的滿足感與享受,卻是再真實不過了!
正所謂 “最強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2018 Ford Mustang Ecoboost Premium】
引擎形式: 2261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290ps/5400rpm
最大扭力: 45.0kgm/3000rpm
變速系統: 十速手自排
驅動模式: FR
長x寬x高: 4794x1916x1378mm
軸距: 2720mm
車重: 1660kg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 前後255/40 R19
台灣售價: 196.9萬
【主要配備】
LED頭燈、三斜列式前識別燈、三道格柵式尾燈、霧燈
引擎上蓋飾孔
蜂巢上水箱護罩
長車頭短車尾經典車身比例
經典Fastback斜背設計
跑車雙門無窗框設計
競速型後擾流尾翼
車尾經典野馬廠徽
19吋EcoBoost款多輻輪圈
四活塞卡鉗配 352 x 32(mm)加大通風碟
運動型雙邊單出尾管
野馬投射迎賓燈
Mustang專屬迎賓踏板
電動六向調整雙前座椅(含加熱及通風功能)
經典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盤(含換檔撥片、Pony Button野馬快捷鍵、加熱功能)
12.3吋全液晶多功能顯示儀錶螢幕
My Gauge測量表(空氣/燃料比、汽缸頭溫度、油壓、進氣溫度、變速箱油溫、真空、電壓)
Track Apps賽道程式(G力值/加速計時器/煞車性能/單圈計時器)
Line Lock暖胎前輪鎖
跑車金屬踏板
皮質包覆排檔頭/手煞車
5/5分離可傾倒後座椅背
MyColor多彩氣氛燈
SYNC 3娛樂通訊整合系統、8吋LCD彩色觸控螢幕(整合衛星導航、藍牙、USB、智慧型手機連結)
環艙臨場感9揚聲器組合
左右獨立雙域恆溫空調系統
雙展翼前面板對稱座艙
深色鋁質亮面刷紋飾板
雙門皮質斜紋縫線飾板
動態行車模式切換系統
3.55後軸限滑差速器齒比
競技式電子輔助系統調校(EPAS, ABS, AdvanceTrac)
電子可調式動力輔助轉向系統(EPAS)
光感應自動啟閉頭燈
雨滴感應式自動雨刷
駕駛疲勞警示系統
倒車顯影輔助系統
Pre-Collision Assist 前向碰撞預警輔助煞停系統(含行人及車輛偵測)
LDW車道偏移警示系統
LKA車道偏移輔助系統
ACC主動式定速巡航系統
HSA斜坡起步輔助系統
EBA煞車力道輔助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TCS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AdvanceTrac先進式電子車身動態穩定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膝部氣囊、側邊簾幕式SRS輔助氣囊
緊急救援通訊系統 (SYNC連接服務)
Ford Taiwan
#ford #mustang #ecoboost #premium #tcar #跑車試駕
dohc 16v 在 Moto7汽機車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次東京車展,KAWASAKI最受矚目的Z系列增壓車款「Z H2」於今日登場,身為Super Naked Z系列的新旗艦車型,無論在動力或是技術上都必須有亮眼的表現。很顯然的,Z H2做到了,998c.c.的16V DOHC四缸水冷引擎,在機械增壓的強力加持下,能壓榨出200ps的驚人馬力。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輛瘋狂的「新‧街車之王」吧!
https://www.moto7.net/2019/10/kawasaki-z-h2.html
dohc 16v 在 Moto7汽機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次東京車展,KAWASAKI最受矚目的Z系列增壓車款「Z H2」於今日登場,身為Super Naked Z系列的新旗艦車型,無論在動力或是技術上都必須有亮眼的表現。很顯然的,Z H2做到了,998c.c.的16V DOHC四缸水冷引擎,在機械增壓的強力加持下,能壓榨出200ps的驚人馬力。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輛瘋狂的「新‧街車之王」吧!
https://www.moto7.net/2019/10/kawasaki-z-h2.html
dohc 16v 在 7Car小七車觀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Rover 416 GSi R8 是以 Honda Concerto 為基礎設計的英國車,外觀內裝皆是由Rover 主導設計,所以流露出與Concerto 不同的英式風味。400系列同時也是首次採用 Rover K-Series 引擎的車款,其214所搭載的 1.4 L twin-cam 16V 引擎就是自行開發的產品,而 1.6 L 則是使用 Honda D16A6 與 D16Z2 SOHC 以及 D16A8 DOHC 的動力系統。
link: http://7car.tw/articles/read/2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