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食間 / Ying’s Sweet Time] 亞洲最佳甜點主廚賴思瑩(Taïrroir 態芮 ) x Heritage Bakery & Cafe / Angela Lai, Asia’s Best Pastry Chef collaborates with Heritage Bakery & Café
花生醬果醬(PB & J)吐司、楓糖培根法式吐司(Maple Bacon French Toast)、香蕉船(Banana Split)等這些台灣人也極為熟悉的美式經典,還有美國遊樂園常見的漏斗蛋糕(Funnel Cake)與南方家常美食玉米麵包,你大概沒想過,原來它們也可以變成細緻的盤式甜點上桌吧?
剛剛獲亞洲50最佳餐廳評鑑(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選為 2021 年亞洲最佳甜點主廚的賴思瑩(Angela)與自幼在美國舊金山生長的 Heritage Bakery & Café 老闆娘 Sally ,是感情極好的朋友,兩人經常在休假時一起相偕踩點。這次餐會將 Sally 在美國的生長回憶以 Angela 拿手的盤式甜點方式呈現,也宛如為兩人間濃厚、甜蜜的友誼做見證。
不似法式精緻餐飲(fine-dining)與法式甜點以華麗多工見長,美式甜點溫暖、樸實、明快歡樂,吃一口就像回到童年。然而,經過 Angela 的巧思,它們就像愛玩愛笑的小女孩轉變為細緻婉約,但沒有過度雕琢、個性依舊明朗的少女。作為開胃小點登場的漏斗蛋糕、花生醬果醬吐司就極為精彩,原本在遊樂園用油鍋酥炸、再撒上大量糖粉的漏斗蛋糕,外型跟口感有些接近沙其瑪,但就像台灣的甜甜圈、雙胞胎,荷蘭的Oliebollen、西班牙與葡萄牙的Churros等,都是以其直接不矯飾的溫暖、香甜來搭配遊樂園的歡快氣氛。Angela 將其切成小塊,刷上白巴薩米可醋(white balsamic vinaigrette)再加上醃漬草莓切片,瞬間就有了些成熟的氣息。而美國小朋友午餐常吃的花生醬果醬三明治,則轉為以枕頭狀的薄酥空氣法式麵包(air baguette)填滿香濃但充滿空氣感的花生慕斯與藍莓果醬呈現。兩者都是能夠直接以手拿取入口的 finger food,保留了隨性休閒的氣息。
三道主甜點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中間那道「玉米麵包、爆米花、棉花糖」(Cornbread & Popcorn)。玉米麵包在台灣極為少見,更不用提變奏版本。然而這道甜點選擇突出了平日在台灣人飲食中總當配角的玉米,還給它在美洲飲食中的重要地位。無論是基底的玉米麵包、中間填充的玉米甜點奶餡、底層酥脆的焦糖爆米花,還是滑潤的玉米奶酪與有著淡淡香氣的玉米泡泡、裝飾用的玉米苗,每一個元素都是玉米製成,卻絲毫沒有沈悶無聊感,口感的變化也相當豐富。
第一道「Arnold Palmer」的檸檬酸香極為明顯,冰沙、雪酪、帕瑪森酥餅的搭配也很細緻,可惜紅玉紅茶較為溫婉,相比之下不夠突出,也許選用味道更為強烈、濃重的茶品會更能體現 Arnold Palmer 中一半檸檬汁、一半冰紅茶的勢均力敵。法式吐司是最為討喜的一道,Angela 以培根碎粒混入香草楓糖冰淇淋中,搭配以炸培根的油製作的脆片重新詮釋煎培根與楓糖漿的美式組合,和法式吐司的香甜柔韌對比強烈,再加上波本威士忌製作的沙巴雍(Sabayon),烈酒的香氣與辛辣讓這道甜點多了個性與稜角,比純粹的甜美更令人欣賞。最後上桌的香蕉船則不負眾望引起眾人驚呼,覆盆子、奶油乳酪、榛果巧克力三球冰淇淋搭配底部扎實的香蕉蛋糕(取代原本的香蕉切半)、刷上檸檬汁低溫烘烤的香蕉脆片,還原了美式甜點的慷慨本色,我不禁希望自己的甜點胃更大一點呢。
本次的飲品搭配,是由 Le Petit Charme 丰迷酒吧的創辦人 Aroma 親自設計與桌邊解說,我與同桌媒體朋友一起分享,幸運地品嘗到含酒精與無酒精兩套搭配,更喜歡含酒精的那一套,無論是那杯清新的 IGP Savagnin 2019 白酒,還是加入爆米花一同加熱烹煮的透明澄清可樂(蘭姆酒基底)、可可香氣濃郁,酸度明顯的「馬告、白可可、綠萊姆、辣油」調酒,都恰到好處地襯托出甜點本身的特色。Welcome drink 中的東方美人氣泡飲果香明顯,同樣引起許多討論,之後也想買一瓶通寧水(tonic water)回家與茶同煮實驗看看呢!
🔖 延伸閱讀:
亞洲最佳甜點主廚賴思瑩的台味詮釋:https://tinyurl.com/pxwmp6z3
新加坡與台灣的相互凝視,Taïrroir x JL Studio「Starry, Starry Sweets 星新鄉映」甜點餐會:https://tinyurl.com/5sfc2wpv
更多 Angela 的作品影音:https://tinyurl.com/d3z3cvjf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jl studio 無酒精」的推薦目錄: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三高Sir的美食足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食記] 台中JL Studio現代新加坡料理- 看板Food 的評價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JL STUDIO | Taichung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台中米其林 JL Studio - 美食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jl studio 無酒精 在 [食記] 南屯區/JL Studio 現代新加坡料理 - Mo PTT 的評價
jl studio 無酒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結婚9週年快樂!如果加上交往,已經一起走過20年了!
今年榮登大學畢業後最少出國的一年(僅4次),本來要一起去的西班牙葡萄牙之旅也只能放棄,不過還好我們都健康平安。雖然無法遠行,但享受平淡小日子,也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奢侈。
用台中二星榮耀的JL STUDIO來紀念柳婚,未來也請多多指教!
#咖哩口味羊肩肉是MVP
#無酒精pairing絕對要點
jl studio 無酒精 在 三高Sir的美食足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年即將新增台中城市的米其林評鑑,摘星呼聲很高的JL Studio,為台灣第一個入選Secret tables(隱密餐桌)的餐廳,而且上榜今年亞洲50最佳餐廳第26名(台灣其他3席為:MUME、Raw、祥雲龍吟),這次嘗試的是周六日的午餐2,800/人,餐點道次應該有略減?但我覺得份量剛剛好,以餐食表現此價格很值,加上無酒精pairing(980/人)還不錯,是本次在台中最滿意的一頓。
午間菜單:三品開胃小點、Roti烤餅、肉骨茶湯、被遺忘的花苞、臭味相投(主菜)、bandung與小玉西瓜、紫米/紫地瓜/椰子(兩道甜點),從頭至尾的餐點呈現都令人耳目一新。
主菜牛小排說是採用叉燒概念,鋪上香茅蒜酥、並排列漬過的豆薯片和臭豆,美感提升,牛肉富足的油質化開,調理成肥嫩香糯的嚼度,再以焦糖化魚露醬汁滲入甜鹹,這與臭豆合起來叫做"臭味相投",但是混在一塊兒到底是臭還是香咧?九成是香、香中帶臭吧!第一次吃臭豆,嗯好大一顆,有股微妙的青(七)味,其實蠻好吃。
http://sc.piee.pw/RGJ92
jl studio 無酒精 在 JL STUDIO | Taichung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朋友們的支持! 訂位請至以下連結(僅開放60 天內) bit.ly/Book-JLStudio ... <看更多>
jl studio 無酒精 在 台中米其林 JL Studio - 美食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聖誕節大家都去哪裡過呢~想說藉著過節日的名義來吃心心念念的JL, ... 另外還有無酒精以及有酒精的飲料~ 因為有開車所以我們點無酒精的(最後介紹) ... ... <看更多>
jl studio 無酒精 在 [食記] 台中JL Studio現代新加坡料理- 看板Food 的推薦與評價
餐廳名稱:JL Studio
消費時間:2020年/3月
地址:台中市南屯區益豐路四段689號2F
電話:04-23803570
營業時間:PM6:00~PM10:30 (周六日午餐時段AM12:00~PM2:30,周一休)
每人平均價位:午餐2,800/人(晚餐3,800/人)
可否刷卡:可
圖文版:https://thudadai.pixnet.net/blog/post/68880587
今年即將新增台中城市的米其林評鑑,摘星呼聲很高的JL Studio,
為台灣第一個入選Secret tables(隱密餐桌)的餐廳,
而且上榜今年亞洲50最佳餐廳第26名(台灣其他3席為:MUME、Raw、祥雲龍吟),
這次總算逮到時間過來造訪了,嘗試的是在周六日推出的午餐2,800/人,
餐點道次應該有略減?但我覺得份量剛剛好,以餐食表現此價格很值,
加上無酒精pairing(980/人)還不錯,是本次在台中最滿意的一頓。
餐廳旁邊有特約停車場,與1F的皮諾可可共用同一棟,
上樓須由櫃台人員帶入電梯,經過廚房來到不大的餐廳場地,
桌與桌的間隔夠寬,不過中午沒有滿座~有點意外,外場服務拿捏與解說挺到位,
先看一下午間菜單:三品開胃小點、Roti烤餅、肉骨茶湯、被遺忘的花苞(?)、
臭味相投(主菜)、bandung與小玉西瓜、紫米/紫地瓜/椰子(兩道甜點),
無酒精pairing共三杯,第一杯東南亞香料茶主要搭配這三品開胃點心,
外場說明使用了香茅、檸檬葉、薄荷、八角、肉桂..等。
一號點心杯子粿,是以米漿製成脆餅來呈現的小碟子,
鋪上一些食用花卉與香菜葉如蒔蘿、生蘿蔔葉等,內藏炙烤牡丹蝦、炒魷魚蘿蔔絲,
咬下去就散發出海鮮及乾貨的香氣,並與混合其中的少許香料彼此激盪。
二號小點玫瑰粿(竹炭餅)口感更偏脆中帶硬,正面看好像挺厚?其實後方是空的,
薑黃、香茅、南薑..點點黃色醬汁滋味充裕,主廚製作的玫瑰粿是鹹點版本,
由鹹味出發~帶入豐滿的香料感受,這比脆餅碟子的風味又更加厚實了,
香料茶和這道paring也是更有感,靠近茶杯聞起來似乎濃重,
飲下時卻是徐徐地將氣味釋放,清新香料茶的概念吧,有將竹炭餅厚味舒緩的作用。
小點三號是炸的(鬼頭刀/胭脂蝦/香茅),上方擠了蝦醬美乃滋與少許辣醬,
中心夾層為魚餅質地,但口感相對更為軟潤,外層則是薄酥吐司質地,
其炸油香氣與香料味兒,既十分之濃、亦見好即收,不禁點頭如搗蒜哪~
以上小點不好具體描述,但是綜合的感受是協調有趣,由淡轉濃~循序漸進。
接著來吃Roti烤餅,餅身有鬆脆層次且不至於油膩,
兩人吃一片餅...說實在有點意猶未盡捏~
沾醬兩款,滋味頗濃、輕輕辣度的鹹豬肉紅咖哩,以及希臘優格薄荷青醬,
這青醬比較像印度料理店吃到的香菜醬,我中意以這配上酥酥的Roti~
相對爽口多了,雖不算有驚喜的一道,但好吃無疑。
第二杯(壺)飲品乃冰涼發酵香菇+水梨汁,先像是一股泡發乾香菇水的感覺,
再轉為水梨甘甜味~十分有趣,其實這道default會附上一杯八角味的鐵觀音,
盤內則有鮑魚、炸杏鮑菇、拌炒花菇等,接著注入高湯,底部以一塊愛玉模擬膠質,
湯頭的胡椒味頗濃略鹹、帶點兒酸質韻味,配上香菇水梨汁的甜爽恰如其分。
被遺忘的花苞,這道不曉得定義是什麼?就是主菜前的一道小品吧,
軟Q的Dosa煎餅和香蕉、以及其花苞的咖哩,咖哩偏印度風味,
辣度先竄起來,接著被明蝦的鮮美..與香蕉甜糯的食感蓋過,
辣~甜~辣~層次蕩漾,好吃是好吃...可是又令人開胃起來惹,真糟糕阿~
最後一杯是發酵鳳梨汁,使用了火炬薑的嫩苞,
酸甜之中帶有一種強烈口感,還有綠辣椒來引出微微辛辣,
這個與調味鹹甜的主菜牛小排搭配起來太好了!
我以為只有牛肉,原來還有一管竹筒飯,鬆Q分明更近似於炒飯的花生小魚椰漿飯,
牛肉則說是採用叉燒概念,鋪上香茅蒜酥、並排列漬過的豆薯片和臭豆,美感提升,
牛小排富足的油質化開,調理成肥嫩香糯的嚼度,再以焦糖化魚露醬汁滲入甜鹹,
這與臭豆合起來叫做"臭味相投",但是混在一塊兒到底是臭還是香咧?
九成是香、香中帶臭吧!第一次吃臭豆,嗯好大一顆,有股微妙的青(七)味,其實蠻好吃
甜點時間,第一道bandung(淡奶玫瑰露糖漿)是以新加坡的本地飲品來做變化,
冰的白巧克力玫瑰球、亞答子,其玫瑰香味很棒、在口中繚繞~
另外的是小玉西瓜放上南瓜百香果冰,這個我就覺得還好。
而最後看似不太起眼的甜點(紫米/紫地瓜/椰子)也很好吃,
紫米是炸過的脆粒,整體是恰到好處的椰香與一股不明的果酸味兒,
意想不到甜點的表現也不俗,很具東南亞特色風情。
--
我的台灣Google美食地圖:
https://www.google.com/maps/d/edit?mid=z4FdH9BbCXoI.k2FBMBD_tEB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103.1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od/M.1587218858.A.EF8.html
※ 編輯: thudadai (1.169.103.15 臺灣), 04/18/2020 22:13: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