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雜事做好也是一種本事
.
2018年正式啟用的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如 #亞然《醒來的世界》裡所說,「是一個同時具備硬件與軟件,更可以肩負一個城市起死回生的成功藝文中心。」先不論建築的獨特結構力學、或是表演的裡外素質之高,我們來聊衛武營獨立出版、無安插任何表演宣傳廣告,甚至被定位為「廁所刊物」的《本事》生活誌。
這次收到編輯送來的三本《本事》,映入眼簾的是那強烈吸睛的封面,看不出來是一個藝文單位所發行的刊物,而前言都用很有趣的方式帶到各主題。的確傳統紙本雜誌逐漸式微,本事跳脫了藝文中心刊物的形式,用無俚頭卻非常貼近生活觀察的面向,訴說著所謂藝術,不是只能在表演廳發生,而更是將有趣的生活大小事化為行動舞台包進雜誌。
但看完後更想解讀為:每本都有明確的根「本」,包羅萬象卻也不偏離主題,但每一本又能感覺實在很有「事」XD(對就是這期大王時代)
.
自己從小時候開始就是「雜誌控」,學生時代靠一本不到50元的ppaper 雜誌吸取設計新知,還有dpi 、LaVie、cue、流行雜誌,長大一點開始訂閱不知道幾年份的國家地理雜誌,買了lonely planet 、TIME,實實在在的讓雜誌充斥生活。
「有人說雜誌是書的壞朋友。」《雜誌上癮症》作者,也是日本雜誌界首席藝術指導的藤本泰說道。因為雜誌跟書很像,也有很強的時效性。可是《本事》又不同了,就拿整本幾乎是用漫畫串連的本期《大王時代》,高雄人必定從小到大一定遇過某位「大王」:褲子大王、書包大王、牛乳大王、排骨大王...也讓我想起那些大王們純粹相信自己是最好的驕傲,城市的熱情而單純,即便如今已沒被大王充斥滿街,但這個的時效性是久遠的,因為它活在記憶裡頭。
.
最後來提提封面,雜誌設計往往都要比任何人都早一步抓到那個時代的氣氛與感覺,而每期主題也跟此不謀而合。天天經過卻視而不見的日常《植生》、還有對現代人都相當有共鳴的《混》人生,你會睜大眼睛更想去發現生活還有什麼有趣的必然。
好好生活,就是你的本事。
.
《本事》-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magazine #magazinecover #drawing #reading #說書人 #書封 #手繪 #本事 #簡文彬 #心得 #高雄 #衛武營 #雜誌推薦 (這特別的刊物在誠品、博客來、讀冊都找得到哦)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DBstory 逗比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oday’s video features some very traditional local Ulu Food available only in my hometown, Miri, Sarawak. The Summit Café is run by local Ulu people. ...
「lonely planet magazine」的推薦目錄:
- 關於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畫說有一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李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Lavintage Makeup Stud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DBstory 逗比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 - Facebook 的評價
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李璐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早上七點醒來,一邊回顧之前和 台毒誌|to̍k magazine 的鼎泰豐再發現之旅(簡直可比發現頻道的那種大發現),一邊幫忙校對,窗外的車聲漸漸大了起來,我可以想像隔壁巷子的早餐店忙得不可開交,而我正在進行一個望梅止渴的動作。那些小籠包、抄手、銀耳湯都在回憶中呼喚著我,我只能在螢幕前面敲鍵盤。
這是一本不可思議的雜誌,尤其是「不義遺址小旅行」這個單元,一點都不小,簡直是一場跨度整個白色恐怖時期的時空旅行,可以想見每一個字都耗用了主筆者的許多精神——你會說花精神並不算什麼,大家寫作都花精神——但我想強調的是背後恐怖的資料量,一邊讀一邊想:這要花多少時間、看多少資料、走過多長的路,才能寫得這麼簡鍊?
其他種種單元,尤其談後勁的簡直讓我校對到直接哭到張不開眼睛。但擦擦眼淚還要繼續讀。
臺灣的每個鄉鎮都有一張大多時候都面目模糊的臉,這本雜誌描繪出每個鄉鎮、每個自己以為是的小地方,一個清晰明朗的形貌,每個鄉鎮都有一張可能連當地人都不認識的臉,這本雜誌雄心萬丈地一步一步去把整張臉的五官摸清。我得承認我在讀雜誌之前,我這個人對於臺灣的認識,可以說是瞎的。
這本雜誌有毒。你會突然發現自己走火入魔,想去後勁或左營走一走,不用擔心,這本雜誌會是你這趟小旅行最好的伴侶,宛如Lonely Planet系列旅遊書,你走的每一步,雜誌都貼心地幫你踏查過了,哪裡好吃、好玩、好逛,哪裡才是看點,你可以一次又一次溫習,不致忘記歷史的重量,也不錯過一切可感,這本雜誌給你活生生的、來自土地的心跳。
人說要接地氣,要聆聽在地的聲音,難得有人老老實實把整個人趴在地上,不支持一下好像說不太過去。
最後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如果想支持這本雜誌,直接和編輯部購買是最好的方法,網路書店雖好,可對雜誌營運來說,會打點折扣。
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Lavintage Makeup Studio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Lonely Planet •
Featuring on Flanelle Magazine
Photographer: Chelle Chan
Photographer’s Assistant: Benson Yip
Stylist: Michael Cheung
Makeup Artist: Lavinia Tang
Hair Stylist: King Lee
Model: Oraoyasuli - Model Genesis
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DBstory 逗比故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oday’s video features some very traditional local Ulu Food available only in my hometown, Miri, Sarawak. The Summit Café is run by local Ulu people. This small restaurant has been featured in the Lonely Planet magazine and hence, I guarantee you the taste and uniqueness of the food in this restaurant. The owner buys the ingredients fresh everyday and so, the menu might change slightly day to day. But, if you are lucky enough, you might be able to try some of the very special dishes such as oil palm shoots, the very bitter papaya tree’s flowers and…. Pig’s lungs! Follow me through the video and you will definitely regret not growing up here in my beloved Sarawak.
If you like the video today, don’t forget to subscribe, like and share!
Thank you and see you next time! =)
Address: The Summit Café, 1246, 1238, Jalan Melayu, 98000 Miri, Sarawak
-------------------------------------------------------------------------------------------------------------------------------------------------------------------------------------------------------------------------
今天这一期讲述的是我的家乡,砂拉越美里的Ulu土著美食。The Summit Café 是一间有当地Ulu土著经营的餐馆。小地方的一间餐馆,却已被著名的Lonely Planet杂志报导,所以,我绝对能向你保证其食物的美味及特别。由于餐馆老板每日都到市集买材料,所以菜单会有点出入。但是,如果你有幸就可以品尝到一些非常稀有的食物例如棕油叶,非常苦的木瓜树花,以及猪肺!相信我,看了这一期后,你将后悔没被生为一个砂拉越人。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影片,记得订阅,点赞及分享!
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
地点:The Summit Café, 1246, 1238, Jalan Melayu, 98000 Miri, Sarawak
------------------------------------------------------------------------------------------------------------
Follow our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bstory_food/
BGM:
JPB - High [NCS Release] https://youtu.be/Tv6WImqSux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anis-ja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jayprodbeatz
Twitter https://twitter.com/gtaanis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gtaanis

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文:WIKIPEDIA)
潮人區
星街小區 (星街小區)在灣仔 , 香港是一個鄰里圍繞太古廣場三座 ,主要包括星街(星街),月亮街(月街), 新街 ,永豐街(永豐街)。
該地區現在已經演變成一個集購物,用餐區,咖啡館,餐館,酒吧, 畫廊 ,花店,家居設計網點,以及藝術和文化藝術展覽, 慈善活動和文化表演等節目。
加上一個風景優美的環境,這些店鋪已顯著改變該地區的經濟狀況和縱橫。 太古廣場三座鏈路連接到其餘的複雜太古廣場和金鐘地鐵站的選區。 280米的鏈路,配備行人道, 在2007年完成。
The area around Three Pacific Place and comprising Star Street, Moon Street, Sun Street and Wing Fung Street used to be home to Hong Kong Electric's first power plant but is now a fashionable dining neighbourhood with design-driven lifestyle stores.
How to get there:
MTR Admiralty Station Exit F, follow the subway signs to the Three Pacific Place Link, which leads directly to the Starstreet Precinct.

lonely planet magazine 在 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Lonely Planet 孤獨星球國際中文版. 75917 likes · 19 talking about this. 每個旅人的背包裡,都有一本Lonely Planet。 全球最權威旅遊雜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