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花蓮芮氏規模6.0強震,造成重大傷害,“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活躍再度引發關注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被認為是人類最有可能發生大災難的地區 近期除花蓮外,已在兩週內連續發生四場大地震與火山爆發 阿拉斯加外海出現芮氏規模7.9史上第七大地震 堪察加半島外海發生規模6.4地震 印尼也出現規模6地震 青森外海地震則有規模6.2 而日本草津白根山3000年沒有動靜的火山也爆發 菲律賓呂宋島馬永火山噴發緊急疏散五萬人 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火環帶地區目前異常活躍】
警報聲喚醒沉睡民眾,美國阿拉斯加隨即陷入莫名恐慌,顧不得家當,路上已經湧現逃難車潮,因為當地剛發生芮氏規模7.9強震,且震央就在鄰近外海,震源深度25公里,當局隨即對阿拉斯加部分地區,及整個加拿大西岸發出海嘯警告,並呼籲整個美國西岸都要保持警戒,「這真的是非常大的一起地震 當地平均每年只會有一到兩次這種規模,」美國地質調查中心地震學家Paul Earle。
預料中的強烈海嘯沒有出現,因為引發地震的兩大地殼板塊,並非是由一板塊沖入另一板塊下,形成所謂「逆沖型地震」,(megathrust earthquake),相反的,它們之間是平行摩擦,對海水造成的沖擊力較小,然而專家也不得不提醒,震央只要往西移90公里,後果就會完全不同,「這是太平洋板塊走向滑動斷層的地震,這樣走向滑動地震,類似安地列斯斷層地震的機制,在這裡板塊是相互滑過去,而不是插入另一個底下,這樣是好的,因為垂直運動少,如果垂直運動較少,發生大海嘯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因為是垂直運動推動水並產生海嘯,」美國地質調查中心地震學家Paul Earle。
幾乎同一時間,位於日本群馬縣西北方的活火山,草津白根山意外噴發也引爆雪崩。
白根山自2014年起火山運動頻繁,但到了2017年6月,火山氣體明顯濃度下降,當局便將火山警報調降為1,也就是最低等級,然而此次噴發相隔不到半年,對日本氣象廳火山課來說毫無預警,也意外釀成一死逾十人受傷的慘劇。
巧的是,近期菲律賓馬永火山也活動加劇,火山口已先後噴出,最高達5公里的火山灰柱,並持續噴湧600公尺的熔岩泉,菲律賓火山暨地震研究所在嚴密監控後,將火山警戒等級升至第四,並提醒民眾馬永隨時可能噴發,「因為斯通博利型的噴發黏度比較小,但這也可能會使新的和更多的氣體作用,導致更大的爆炸,這就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為什麼我們每天都在監控天然氣的產量,」菲火山暨地震研究所火山學者Ed Laguerta。
短短24小時全球天搖地動,幾乎都集中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這還不包括印尼西爪哇規模6.4地震,及兩天前智利北部剛發生的6.3地震,外界憂心,上述災害是否彼此關連,「因為這整個環太平洋這個區域,裡面的火山大概有好幾百座,那我們知道火山噴發,它其實是有周期性的發生,有些的周期是3-40年,有些是上千年,那幾百座的火山在這邊,其實它發生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
學界普遍共識,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一直十分活躍,唯一的爭議在於活躍期間隔時間,並沒有精確且統一的判斷,且整個火環帶全長四萬公里,呈馬蹄型,要說地震波能做到動態觸發,實在不太可能,「從時空的背景裡面,很難說這些,今年也好,去年也好,發生在這些地方的大地震,火山是不是有關係,因為它距離太遠了,太遠了,幾千公里以上的距離,基本上,每個地方每個地方的板塊活動的力量,它的結構也都不一樣,基本上來講,是這些local區域,它的地質現象,只是時間到了,它的能量累積到了,它就發生地震,」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
事實上,早在2016年12月,科學家就曾於太平洋「火環帶」,印尼東部地下7公里處發現,面積達6萬平方公里的斷裂層,極有可能是地球最大的暴露斷層面,當時科學家就曾擔心,這將造成危害性更大的地震和海嘯,如今相隔一年,環太平洋果然不平靜,外界也不免再次聚焦,位於聖安地列斯斷層帶上的美國加州,是否會再次陷入危機,因為超級大地震的周期早就過了,「80年到90年代之間,加州規律性地發生較大型的有感地震,但過去16年來,就再也無聲無息,這有點不尋常,」UC Davis大學教授藍道。
根據美國地質學家的研究,當地地底下的能量還在持續累積,而加州有99.7%的機率,會再度發生規模6.7以上地震,且時間點就落在這30年內,另外西北部太平洋海岸,則有10%的機率會發生規模8甚至9,因板塊推擠產生的大地震,這絕對會是個超級強震,而且會釀成巨大災難,該地知名的卡斯卡迪亞斷層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也就是從溫哥華島北部,一路往南延伸到加州曼杜西諾角,中間貫穿西雅圖,塔科馬,波特蘭,塞勒姆和奧林匹亞,範圍14萬平方英哩,涵蓋人口七百萬的縱向斷層,在300年前曾發生致命強震,形塑了今日北美西北部海岸線樣貌,如果該區任何一個斷層再發生斷裂,後果都將不堪設想,「在我背後這些砂礫岩,是聖安地列斯斷層運動後的直接產物,它們在過去2500萬年之間持續被推升,從這裡可以想像出同類型推升,對加州街道和建築造成多麼災難性的影響,」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記者。
全球最活躍的斷層之一,距離長達810哩的聖安地列斯斷層,附近都是都會區,約兩千五百萬人沿斷層而居,其觀光,石油和產酒區,為美國西部創造出龐大的經濟產值,<彭博社>曾經粗估,假設該區再次發生地震,有25萬家戶將被迫進行大遷徙,光是平民損失規模就高達1750億美元,橋樑道路的毀損更是難以估計,倘若此時南北方的另一個,甚至數個危險斷層同時發生撕裂,恐將導致預期中的超級強震,這也是這波環太平洋地震火山活躍,所有人心中,最大的憂慮。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megathrust」的推薦目錄:
- 關於megathrust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megathrust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egathrust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megathrust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megathrust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megathrust 在 Megathrust earthquakes on subduction zones - Earth Science ... 的評價
megathrust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被認為是人類最有可能發生大災難的地區 上周連續發生四場大地震與火山爆發 阿拉斯加外海出現芮氏規模7.9史上第七大地震 堪察加半島外海發生規模6.4地震 印尼也出現規模6地震 青森外海地震則有規模6.2 而日本草津白根山3000年沒有動靜的火山也爆發 菲律賓呂宋島馬永火山噴發緊急疏散五萬人 聯合國國際減災策略署:火環帶地區目前異常活躍】
警報聲喚醒沉睡民眾,美國阿拉斯加隨即陷入莫名恐慌,顧不得家當,路上已經湧現逃難車潮,因為當地剛發生芮氏規模7.9強震,且震央就在鄰近外海,震源深度25公里,當局隨即對阿拉斯加部分地區,及整個加拿大西岸發出海嘯警告,並呼籲整個美國西岸都要保持警戒,「這真的是非常大的一起地震 當地平均每年只會有一到兩次這種規模,」美國地質調查中心地震學家Paul Earle。
預料中的強烈海嘯沒有出現,因為引發地震的兩大地殼板塊,並非是由一板塊沖入另一板塊下,形成所謂「逆沖型地震」,(megathrust earthquake),相反的,它們之間是平行摩擦,對海水造成的沖擊力較小,然而專家也不得不提醒,震央只要往西移90公里,後果就會完全不同,「這是太平洋板塊走向滑動斷層的地震,這樣走向滑動地震,類似安地列斯斷層地震的機制,在這裡板塊是相互滑過去,而不是插入另一個底下,這樣是好的,因為垂直運動少,如果垂直運動較少,發生大海嘯的可能性就會降低,因為是垂直運動推動水並產生海嘯,」美國地質調查中心地震學家Paul Earle。
幾乎同一時間,位於日本群馬縣西北方的活火山,草津白根山意外噴發也引爆雪崩。
白根山自2014年起火山運動頻繁,但到了2017年6月,火山氣體明顯濃度下降,當局便將火山警報調降為1,也就是最低等級,然而此次噴發相隔不到半年,對日本氣象廳火山課來說毫無預警,也意外釀成一死逾十人受傷的慘劇。
巧的是,近期菲律賓馬永火山也活動加劇,火山口已先後噴出,最高達5公里的火山灰柱,並持續噴湧600公尺的熔岩泉,菲律賓火山暨地震研究所在嚴密監控後,將火山警戒等級升至第四,並提醒民眾馬永隨時可能噴發,「因為斯通博利型的噴發黏度比較小,但這也可能會使新的和更多的氣體作用,導致更大的爆炸,這就是其中一個影響因素,為什麼我們每天都在監控天然氣的產量,」菲火山暨地震研究所火山學者Ed Laguerta。
短短24小時全球天搖地動,幾乎都集中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這還不包括印尼西爪哇規模6.4地震,及兩天前智利北部剛發生的6.3地震,外界憂心,上述災害是否彼此關連,「因為這整個環太平洋這個區域,裡面的火山大概有好幾百座,那我們知道火山噴發,它其實是有周期性的發生,有些的周期是3-40年,有些是上千年,那幾百座的火山在這邊,其實它發生的機率是非常高的,」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
學界普遍共識,是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一直十分活躍,唯一的爭議在於活躍期間隔時間,並沒有精確且統一的判斷,且整個火環帶全長四萬公里,呈馬蹄型,要說地震波能做到動態觸發,實在不太可能,「從時空的背景裡面,很難說這些,今年也好,去年也好,發生在這些地方的大地震,火山是不是有關係,因為它距離太遠了,太遠了,幾千公里以上的距離,基本上,每個地方每個地方的板塊活動的力量,它的結構也都不一樣,基本上來講,是這些local區域,它的地質現象,只是時間到了,它的能量累積到了,它就發生地震,」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
事實上,早在2016年12月,科學家就曾於太平洋「火環帶」,印尼東部地下7公里處發現,面積達6萬平方公里的斷裂層,極有可能是地球最大的暴露斷層面,當時科學家就曾擔心,這將造成危害性更大的地震和海嘯,如今相隔一年,環太平洋果然不平靜,外界也不免再次聚焦,位於聖安地列斯斷層帶上的美國加州,是否會再次陷入危機,因為超級大地震的周期早就過了,「80年到90年代之間,加州規律性地發生較大型的有感地震,但過去16年來,就再也無聲無息,這有點不尋常,」UC Davis大學教授藍道。
根據美國地質學家的研究,當地地底下的能量還在持續累積,而加州有99.7%的機率,會再度發生規模6.7以上地震,且時間點就落在這30年內,另外西北部太平洋海岸,則有10%的機率會發生規模8甚至9,因板塊推擠產生的大地震,這絕對會是個超級強震,而且會釀成巨大災難,該地知名的卡斯卡迪亞斷層帶,(cascadia subduction zone),也就是從溫哥華島北部,一路往南延伸到加州曼杜西諾角,中間貫穿西雅圖,塔科馬,波特蘭,塞勒姆和奧林匹亞,範圍14萬平方英哩,涵蓋人口七百萬的縱向斷層,在300年前曾發生致命強震,形塑了今日北美西北部海岸線樣貌,如果該區任何一個斷層再發生斷裂,後果都將不堪設想,「在我背後這些砂礫岩,是聖安地列斯斷層運動後的直接產物,它們在過去2500萬年之間持續被推升,從這裡可以想像出同類型推升,對加州街道和建築造成多麼災難性的影響,」今日俄羅斯電視台記者。
全球最活躍的斷層之一,距離長達810哩的聖安地列斯斷層,附近都是都會區,約兩千五百萬人沿斷層而居,其觀光,石油和產酒區,為美國西部創造出龐大的經濟產值,<彭博社>曾經粗估,假設該區再次發生地震,有25萬家戶將被迫進行大遷徙,光是平民損失規模就高達1750億美元,橋樑道路的毀損更是難以估計,倘若此時南北方的另一個,甚至數個危險斷層同時發生撕裂,恐將導致預期中的超級強震,這也是這波環太平洋地震火山活躍,所有人心中,最大的憂慮。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megathrust 在 Megathrust earthquakes on subduction zones - Earth Science ... 的推薦與評價
Megathrust is not a particularly well defined term but in my experience it generally refers to very large earthquakes that occur on th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