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5)是Queen主唱Freddie Mercury的75歲冥誕, 這個樂團的圖騰就是出自他老人家的手筆, 這位在Ealing Art College取得藝術與圖形設計學士學位的音樂人牛刀小試, 以黃道宮十二星座的元素來代表四個團員, 其中節奏組的貝斯手John Deacon與鼓手Roger Taylor都是熱情的獅子座, 所以成為扶持Q(就是Queen)的雙獅, 上面歇息者感性的巨蟹座吉他手Brian May, 然後Freddie Mercury在下方擺上兩位少女來象徵自己處女座的吹毛求疵.
鳳凰與王冠則是仿效英國皇家徽章(Royal coat of arms of the United Kingdom)的概念, 這個組合既然想在英國女皇轄下英倫三島揚名立萬, 企圖跟英國人愛戴的王室攀親帶故示好是很合理的, 處女座龜毛是龜毛, 然不分男女, 他(她)們想務實也可以很務實(現實?)
這裡不戰星座, 會對處女座有這樣中肯的評論完全是感同身受的親身經歷, 我太太跟Freddie Mercury生日就只差一天, 所以我懂, 而且是真的懂
「royal coat of arms」的推薦目錄:
- 關於royal coat of arms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oyal coat of arms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royal coat of arms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oyal coat of arms 在 Royal coat of arms of England. Colorfully painted royalty ... 的評價
- 關於royal coat of arms 在 UK Coat of Arms Explained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royal coat of arms 在 uk royal coat of armsตารางคะแนนออสเตรีย2 V4.4.0 的評價
royal coat of arms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近月我們看了這麼多醜陋的畫面,是時候來看一些優美的東西,給自己一點正能量。
香港盾徽 Coat of arm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Armorial Bearing)
歷史故事:
香港日治時期 (1942-1945) ,身處赤柱集中營的郵政司榮鍾士 (E. I. Wynne-Jones) 設計了一個香港盾徽,並於戰後的1947年提交時任港督楊慕琦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作考慮。可是楊慕琦並無意更改徽號,故沒有接納這個設計,最後不了了之。
直至1958年,港督柏立基 (Sir Robert Brown BLACK) 重新審視盾徽,並由副輔政司韓美洵 (Mr. G.C Hamilton) 及地政測量處總繪圖員W.E. Jones繪畫草圖,再交由英國紋章院修改。
英國紋章院修改後,行政局和英國政府分別於1958年9月和10月通過了設計。
1959年1月21日女皇簽署英廷委任狀 (Royal Warrant),頒佈盾徽的設計樣式。3月7日,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皇訪港,在伊利沙伯醫院的奠基儀式中,代表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將盾徽授予香港,並刊於政府憲報。7月27日,港府正式以此作為旗幟設計樣式,取代「阿群帶路圖」,直至1997年6月30日。
盾徽設計:
• 最下方的基座 (Compartment) 是一座島嶼,它圍上了象徵海水的波紋,代表香港島。
• 島嶼上有一條飄帶 (Banderole),飄帶上寫着「HONG KONG」。
• 飄帶上方,盾徽的正中是一塊盾牌 (Escutcheon)。該盾牌是整個盾徽的主體,盾牌內的下方畫有象徵海水的波紋,而海面上的左、右方各繪有一艘中式帆船,反映香港早期十分著重海上貿易。上方的海戰金冠 (Naval crown),寓意皇家海軍 (Royal Navy) 和英國商船隊 (Merchant Navy) 與香港的聯繫;而盾牌內上、下之間一條象徵城垛的凹凸線,則用作紀念1941年對抗日本侵略的香港保衛戰。
• 盾牌左右兩方的扶盾 (Supporter),分別繪有一隻代表英國、頭戴皇冠的獅子,以及一條代表大清國的龍作為盾牌的護盾獸。兩者扶着盾牌互相對望。
• 盾牌上方的冠飾 (Helmet) 部份繪有一隻頭戴皇冠,手持珍珠,面向盾徽左方的小獅子,而那顆珍珠寓意香港為「東方之珠」。
#hongkong #bearing #coatofarms #盾徽 #東方之珠
royal coat of arms 在 東講西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昨日,我們與世上的文明國家一同紀念「和平紀念日Remembrance Day」,將我們與文明世界的聯繫與記憶保留、延續。
今日,讓我們將自己香港的歷史記憶延續,重溫一下在1997年7月1日前,當我們香港仍與文明世界站在一起時,我們那個既莊嚴又優雅的徽號 - 香港盾徽。
香港盾徽 Coat of arm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Armorial Bearing)
歷史故事:
香港日治時期 (1942-1945) ,身處赤柱集中營的郵政司榮鍾士 (E. I. Wynne-Jones) 設計了一個香港盾徽,並於戰後的1947年提交時任港督楊慕琦 (Sir Mark Aitchison YOUNG) 作考慮。可是楊慕琦並無意更改徽號,故沒有接納這個設計,最後不了了之。
直至1958年,港督柏立基 (Sir Robert Brown BLACK) 重新審視盾徽,並由副輔政司韓美洵 (Mr. G.C Hamilton) 及地政測量處總繪圖員W.E. Jones繪畫草圖,再交由英國紋章院修改。
英國紋章院修改後,行政局和英國政府分別於1958年9月和10月通過了設計。
1959年1月21日女皇簽署英廷委任狀 (Royal Warrant),頒佈盾徽的設計樣式。3月7日,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皇訪港,在伊利沙伯醫院的奠基儀式中,代表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將盾徽授予香港,並刊於政府憲報。7月27日,港府正式以此作為旗幟設計樣式,取代「阿群帶路圖」,直至1997年6月30日。
盾徽設計:
• 最下方的基座 (Compartment) 是一座島嶼,它圍上了象徵海水的波紋,代表香港島。
• 島嶼上有一條飄帶 (Banderole),飄帶上寫着「HONG KONG」。
• 飄帶上方,盾徽的正中是一塊盾牌 (Escutcheon)。該盾牌是整個盾徽的主體,盾牌內的下方畫有象徵海水的波紋,而海面上的左、右方各繪有一艘中式帆船,反映香港早期十分著重海上貿易。上方的海戰金冠 (Naval crown),寓意皇家海軍 (Royal Navy) 和英國商船隊 (Merchant Navy) 與香港的聯繫;而盾牌內上、下之間一條象徵城垛的凹凸線,則用作紀念1941年對抗日本侵略的香港保衛戰。
• 盾牌左右兩方的扶盾 (Supporter),分別繪有一隻代表英國、頭戴皇冠的獅子,以及一條代表大清國的龍作為盾牌的護盾獸。兩者扶着盾牌互相對望。
• 盾牌上方的冠飾 (Helmet) 部份繪有一隻頭戴皇冠,手持珍珠,面向盾徽左方的小獅子,而那顆珍珠寓意香港為「東方之珠」。
#hongkong #bearing #coatofarms #盾徽 #東方之珠
royal coat of arms 在 UK Coat of Arms Explained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Kate Middleton's family get brand new coat of arms in time for Royal Wedding. The Telegraph•20K views · 29:28 · Go to channel · What is a Coat ... ... <看更多>
royal coat of arms 在 uk royal coat of armsตารางคะแนนออสเตรีย2 V4.4.0 的推薦與評價
The royal coat of arms of the United Kingdom is the arms of dominion of the British monarch, currently King Charles III. [1] [2] Variants of the royal arms ... ... <看更多>
royal coat of arms 在 Royal coat of arms of England. Colorfully painted royalty ... 的推薦與評價
Mar 18, 2021 - Photo about Royal coat of arms of England, colorfully painted. Image of heraldic, kingdom, britain - 3291847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