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吧!葡萄酒 X小島休日 品飲系列活動】
|皇后的嘆息? 少女的輕吻?── 歐洲氣泡酒巡禮
✨最能帶來歡愉氣氛的葡萄酒 ──Sparkling Wine✨
世界慶典活動為何少不了氣泡酒?
法國香檳為何和瑪莉皇后的嘆息相關?
義大利、西班牙又如何在法國香檳的強勢傳統下,打響自己氣泡酒產區名號?
✨從產區知識到日常選酒建議✨
風味結構、釀造差異到酒杯的選擇,帶你一次喝懂三款歐陸經典氣泡酒!
V 法國香檳|擁有世界殿堂級地位
V 義大利Prosecco |號稱國民香檳深受歡迎
V 西班牙Cava |西班牙鬥牛賽、狂歡節不可或缺
✨少女輕吻~氣泡酒大作戰!分組闖關遊戲✨
分組進行氣泡酒闖關遊戲,只要完成法國、義大利、西班牙的品飲關卡,破解少女輕吻任務者,即可獲得小島準備的獨家好禮!
✨品飲香氣辨識挑戰!升級版✨
挑戰度加高!品飲香氣辨識大賽 ── 奶油、橘皮、蜂蜜、香草 ── 你能靠品飲辨識這些香氣嗎? 挑戰你能否在眾酒杯中,找出你正尋覓的香氣。
【時間】
05/16(日) 13:30~16:30
【地點】
小島休日
台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五段123巷6弄2號2樓
【費用】
1350元 (含3款氣泡酒品飲、麵包盤費用)
兩人同行享9折優惠!
【報名方式】
請填表單:
https://forms.gle/wnkMoEv3qVjfNijT7
【講師】唐鎮宇
《喝吧!葡萄酒》品牌主理人,葡萄酒品飲經驗超過10年
WSET認證高級品酒師(WSET Advanced: Level 3 Award )
UC Davis「Wine Tasting: Sensory Techniques for Wine」Certificate(Coursera)
大潤發「法國葡萄酒節」酒評(2016、2017)
sensory 酒杯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王鵬的散文小集-14】品飲者如何為自己的主觀「開罪」?
1. 善用品飲不可避免的主觀性
品飲活動不可避免的主觀性,經常招致非議。為此,人們甚至發明了「感官分析」(sensory analysis)這個專業術語,試圖讓主觀的品酒顯得「科學」、「客觀」。然而,在「客觀的理化分析─半客觀的感官分析─主觀的品飲」這條數線上,雖然可以看出感官分析的優點在於調和兩個極端,但這卻也是主觀品飲無法被取代的原因。感官分析著重於量化分析與個別特徵描述,主觀品飲則重視整體綜合論述。品飲活動不可避免的主觀思維,反而是它的優勢。
品飲者完全有理由宣示自己的主觀性,並且為自己的理解方式找到佐證。首先,每個人的主觀看法,都是一種認識外在世界的方式,它本身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其次,一種事物本來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與闡釋方式,一種概念的多種呈現不僅是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
如果有人指控你在品評葡萄酒的時候過於主觀,那麼,首先你必須先反省自己,其次,你可以告訴他品飲原本就是主觀的,最後,你可以針對他的指控,提出有力的論證,為自己「開罪」。
2. 涉及風味與結構評論的指控幾乎很難成立
葡萄酒是一種複雜的飲料,需要關注的範圍涵蓋太廣,以致於我們往往只能擇要評論,經驗老到的品評者,只消三言兩語就能點出關鍵。評論仰賴繁複的思維過程,每個人的思慮過程不盡相同,即便品評者的技能與素養相仿,作出的評論都不會一樣。品評之所以會出現爭論,多半是由於評論者的品性、偏好與理念各異,每個人面對來自酒杯中的大量資訊,篩選標準與闡釋方式各有不同。
品飲時得到的感官訊息,大致可以分為「風味」與「結構」兩類,這兩個範疇並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相互牽涉的。「風味取向」的品飲者不能忽略結構,「結構取向」也不能排除風味的因素。葡萄酒品質評判有一項重要的標準是「均衡」,這個概念不僅涉及「結構均衡」,也涵蓋「風味與結構之間的均衡」。兩種不同的取向不僅沒有根本上的衝突,而且,兩者之間其實只是一體兩面,各有不同的針對重點而已。
關於風味評論或結構評論的反對意見,都不容易成立,因為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你的對手所反對的,未必是你所提出的風味或結構特徵,而可能是反對你說得不夠清楚──彷彿你過分強調無關宏旨的細節。如果你的對手擁有更豐富的經驗與素養,他大可以借力使力,說明你所觀察到的特徵其實隱含更深的意義,或者,指出你所遺漏的其他更值得注意的細節。不過,你說得不好,並不代表你說錯。
品評者應該不斷追求知識與技巧,提升評論品質。品評活動是在酒杯裡蒐集資料,把散亂的、無形的感官資訊,組織成有條理的陳述文字。從消費端來看,「說得好」比「嘗得準」更重要,如果能夠準確察覺風味細節,但卻不懂得如何解釋,或者藉由風味結構特徵之間的關係,論述酒款性格特徵,便稱不上是品飲了。
3. 必須懂得分辨葡萄酒的缺陷與優點
葡萄酒豐富多樣,環肥燕瘦,風韻各有不同;但是品飲者的素質良莠,卻不是值得鼓勵的「多樣性」。在品評活動裡,可以接受評判重點、闡釋方式的不同,而不是技術能力、背景知識的不足。
葡萄酒均衡結構,必須透過直接品飲判斷,完全無法借重儀器測量。均衡感的判斷仰賴主觀運作,容許合理偏差與彈性論述。相對來說,葡萄酒某些風味或結構缺陷,則是「嘗得準」比「說得好」更重要:如果有明顯缺陷,你卻感覺不到,或者葡萄酒表現出某項難能可貴的優點,你卻隻字未提,那麼,你很可能因此遭到「指控」,而「不適任」的污名是難以洗刷的。
分辨劣酒似乎比辨認好酒更容易些──我們可能只需要確認一項重大的缺陷,就足以摒棄一款葡萄酒,但是,我們必須有能力在一些無足輕重的小缺陷之間,識得一項難得的優點,才能認出一款偉大的葡萄酒。我們可能完全不需要學習,就會為酒杯裡飄出的異味而皺眉,或者直覺地吐掉一口又酸又利的酒。
或許當你第一次遭遇葡萄酒裡出現「木塞味」的情形,就能立即指認出這個明顯的缺陷。不過,有些風味或結構上的缺陷就不是單憑直覺所能判定,某些人可能長期飲用有問題的葡萄酒,最後,便失去辨別這些缺陷的能力了。這難道不可怕嗎?他們嘗不出葡萄酒的缺陷,要怎麼脫罪呢?這是他們自己的錯?供應商的錯?還是我們這些葡萄酒教育者的錯呢?
sensory 酒杯 在 酒類專家 王 鵬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王鵬的散文小集-14】品飲者如何為自己的主觀「開罪」?
1. 善用品飲不可避免的主觀性
品飲活動不可避免的主觀性,經常招致非議。為此,人們甚至發明了「感官分析」(sensory analysis)這個專業術語,試圖讓主觀的品酒顯得「科學」、「客觀」。然而,在「客觀的理化分析─半客觀的感官分析─主觀的品飲」這條數線上,雖然可以看出感官分析的優點在於調和兩個極端,但這卻也是主觀品飲無法被取代的原因。感官分析著重於量化分析與個別特徵描述,主觀品飲則重視整體綜合論述。品飲活動不可避免的主觀思維,反而是它的優勢。
品飲者完全有理由宣示自己的主觀性,並且為自己的理解方式找到佐證。首先,每個人的主觀看法,都是一種認識外在世界的方式,它本身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其次,一種事物本來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與闡釋方式,一種概念的多種呈現不僅是可能的,甚至是必要的。
如果有人指控你在品評葡萄酒的時候過於主觀,那麼,首先你必須先反省自己,其次,你可以告訴他品飲原本就是主觀的,最後,你可以針對他的指控,提出有力的論證,為自己「開罪」。
2. 涉及風味與結構評論的指控幾乎很難成立
葡萄酒是一種複雜的飲料,需要關注的範圍涵蓋太廣,以致於我們往往只能擇要評論,經驗老到的品評者,只消三言兩語就能點出關鍵。評論仰賴繁複的思維過程,每個人的思慮過程不盡相同,即便品評者的技能與素養相仿,作出的評論都不會一樣。品評之所以會出現爭論,多半是由於評論者的品性、偏好與理念各異,每個人面對來自酒杯中的大量資訊,篩選標準與闡釋方式各有不同。
品飲時得到的感官訊息,大致可以分為「風味」與「結構」兩類,這兩個範疇並不是涇渭分明的,而是相互牽涉的。「風味取向」的品飲者不能忽略結構,「結構取向」也不能排除風味的因素。葡萄酒品質評判有一項重要的標準是「均衡」,這個概念不僅涉及「結構均衡」,也涵蓋「風味與結構之間的均衡」。兩種不同的取向不僅沒有根本上的衝突,而且,兩者之間其實只是一體兩面,各有不同的針對重點而已。
關於風味評論或結構評論的反對意見,都不容易成立,因為其中涉及的因素太多,你的對手所反對的,未必是你所提出的風味或結構特徵,而可能是反對你說得不夠清楚──彷彿你過分強調無關宏旨的細節。如果你的對手擁有更豐富的經驗與素養,他大可以借力使力,說明你所觀察到的特徵其實隱含更深的意義,或者,指出你所遺漏的其他更值得注意的細節。不過,你說得不好,並不代表你說錯。
品評者應該不斷追求知識與技巧,提升評論品質。品評活動是在酒杯裡蒐集資料,把散亂的、無形的感官資訊,組織成有條理的陳述文字。從消費端來看,「說得好」比「嘗得準」更重要,如果能夠準確察覺風味細節,但卻不懂得如何解釋,或者藉由風味結構特徵之間的關係,論述酒款性格特徵,便稱不上是品飲了。
3. 必須懂得分辨葡萄酒的缺陷與優點
葡萄酒豐富多樣,環肥燕瘦,風韻各有不同;但是品飲者的素質良莠,卻不是值得鼓勵的「多樣性」。在品評活動裡,可以接受評判重點、闡釋方式的不同,而不是技術能力、背景知識的不足。
葡萄酒均衡結構,必須透過直接品飲判斷,完全無法借重儀器測量。均衡感的判斷仰賴主觀運作,容許合理偏差與彈性論述。相對來說,葡萄酒某些風味或結構缺陷,則是「嘗得準」比「說得好」更重要:如果有明顯缺陷,你卻感覺不到,或者葡萄酒表現出某項難能可貴的優點,你卻隻字未提,那麼,你很可能因此遭到「指控」,而「不適任」的污名是難以洗刷的。
分辨劣酒似乎比辨認好酒更容易些──我們可能只需要確認一項重大的缺陷,就足以摒棄一款葡萄酒,但是,我們必須有能力在一些無足輕重的小缺陷之間,識得一項難得的優點,才能認出一款偉大的葡萄酒。我們可能完全不需要學習,就會為酒杯裡飄出的異味而皺眉,或者直覺地吐掉一口又酸又利的酒。
或許當你第一次遭遇葡萄酒裡出現「木塞味」的情形,就能立即指認出這個明顯的缺陷。不過,有些風味或結構上的缺陷就不是單憑直覺所能判定,某些人可能長期飲用有問題的葡萄酒,最後,便失去辨別這些缺陷的能力了。這難道不可怕嗎?他們嘗不出葡萄酒的缺陷,要怎麼脫罪呢?這是他們自己的錯?供應商的錯?還是我們這些葡萄酒教育者的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