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前言
嗨大家好,我是凱文
前面我們介紹完單腳策略
接下來就要進入到組合式的策略
先從很多人在用的策略開始介紹
垂直價差
也就是在同一個契約,在買權(或賣權),在不同的履約價做買方與賣方
●買權看多價差(Bull Call Spread)
0:40◆買權看多價差使用時機:
看多指數,但認為漲幅有限
2:08◆買權看多價差優點:
1.風險有限,不會像是賣方那樣有未知的風險
2.所需要的成本比賣方低,勝率比買方高(若以同履約價來相比,其實也可以說成本比買方低)
3.可自行調整履約價,選擇自己想要的賺賠比(履約價的調整以後的單元詳細介紹)
2:51◆買權看多價差缺點:
1.大漲上去沒你的份,無法以小博大
2.通常要到接近結算日才比較能表現出獲利(賣方就比較明顯可以感受到每天都有獲利)
●賣權看多價差(Bull Put Spread)
3:17◆賣權看多價差使用時機:
看多指數,但認為漲幅有限
4:39◆賣權看多價差優點:
1.風險有限,不會像是賣方那樣有未知的風險
2.所需要的成本比賣方低,勝率比買方高
3.可自行調整履約價,選擇自己想要的賺賠比(履約價的調整以後的單元詳細介紹)
4:43◆賣權看多價差缺點:
1.大漲上去沒你的份,無法以小博大
2.通常要到接近結算日才比較能表現出獲利
●相同與相異之處
4:46◆相同之處:
理論上來說,他們兩者算是相同的策略
有些書籍介紹會把買權看多價差跟買權看空價差擺在一起介紹
但實際上兩者有很大的差異
反而是買權看多價差與賣權看多價差才比較適合擺在一起介紹
在完全效率市場的情況下,用買權與賣權組出來的看多價差
會是同樣的最大獲利與最大虧損,並且有同樣的損益兩平點
不過通常不會是完全效率啦,而且買權與賣權雖然都是選擇權
但你可以把它們想成是不同的商品,這樣會更好理解一點
所以損益多多少少還是會有些不同
因此各位在建立新的價差組合時
不妨去比較看看,用買權組與賣權組,哪個對你來說比較有利
(通常賺賠比小的用賣權組看多價差比較有利
反之,賺賠比大的用買權組看多價差比較有利)
另外這裡也提一下
一個簡單的記法去記你做的價差是看多還是看空
買低履約價 + 賣高履約價 = 看多價差
買高履約價 + 賣低履約價 = 看空價差
(不論買權或賣權都通用喔!)
7:35◆相異之處:
買權看多價差因為是淨支出(付出去的多,收進來的少)
所以不需要保證金,因此你做一組所需要的錢也會是你的最大虧損
賣權看多價差因為是淨收入(付出去的少,收進來的多)
會像是賣方一樣需要保證金
但不需要像賣方那樣動用到數萬元
通常只需要幾千元(兩個履約價相差乘以50)
買權看多價差如果參與結算時是獲利的狀態
需要付出手續費
賣權看多價差如果參與結算時是獲利的狀態
則不需要手續費(因為權利金歸零不履約)
10:37●總結
前面在優點的地方我們有提到履約價的問題我們要放到以後來談
因為如果把履約價這個變因加進來討論,會改變很多事情
例如用買權跟賣權來做看多價差
雖然理論上兩者應該要一樣
到考量到不同的履約價,對一方是價外,另一方是價內
就會有交易量的問題
以及後續因應走勢的變化
用買權做的優缺點與用賣權做的優缺點也會不盡相同
所以請大家要關注之後的介紹喔!
凱文的選擇權課程,讓你瞭解如何運用選擇權獲利:
https://optionplayerkevin.teachable.com/
歡迎小額贊助,可以在留言區使用專屬貼圖,
也歡迎加入鐵粉會員,每天我會與你分享我對盤勢的想法: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line社群:https://lihi.tv/YcKVl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本集節目由蝦皮贊助播出
https://shp.ee/2dues3k
----------
***重要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TKFp2Imjk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