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惠能在《六祖壇經》裡有個偈子──「不思善,不思惡」,這並不是說世間沒有善,沒有惡;而是雖然有善惡的現象,但是我們的心,不要被善與惡所影響。善,就是對自己有好處時,不必覺得了不起;惡,作錯了,也不必覺得懊惱。在平常生活之中,只要不是在思想、思考著自己的善與惡,心就會穩定。在打坐時,不要因為今天坐了一炷好香而興奮,或是因為老是在打瞌睡、打妄想而懊惱、後悔。因此,對自己的善與惡,不必思考它,只是用方法。
對於他人也要「不思善,不思惡」,有人做了好事,有人做了壞事。人是有善有惡的,像我這樣的人,你不能說我是壞人,但是像那些專門殺人、有變態心理的恐怖份子,就不能說他是善人了。可是,雖然知道修行救人是好的,殺人是不對的,然而對眾生要以平等心來看,不要去想此人是善、是惡;他需要什麼幫助,就給予什麼幫助,不因為他是善、是惡,就選擇一下、挑剔一下。內心不受善與惡的影響,以平等心待人,心就會平靜,這就是默照的方法及工夫。
默,是不受影響;他人的好壞善惡,是他本身的事,你自己的心要經常保持著平靜,但是事情還是要處理的。例如有人拿刀要殺你或殺他人時,你說反正是沒有善、沒有惡,他殺我也可以,殺多少人都是沒有善、沒有惡,這樣是沒有慈悲。而是處理的時候,不因為此人可惡就要殺掉他,既然是要救眾生,殺過人的人也應當要救。這樣的慈悲心,就是照;心不受影響而起瞋恨心、煩惱心,則是默。
請諸位好好運用「不思善,不思惡」這兩句話,不要計較自己與他人的好與壞,有好、有壞是正常的。如果打了妄想、打了瞌睡,還說沒有打妄想、打瞌睡,這是自欺欺人。打瞌睡就是打瞌睡,妄想就是妄想,沒有問題。知道剛才打瞌睡、有妄想,但是現在好好用功,不要對剛才的事產生煩惱心,這是默;知道,則是照。不可能整天都在打瞌睡、打妄想,總有一些時間,曉得自己是在打妄想、打瞌睡,這就是默照同時。---聖嚴法師著《聖嚴法師教默照禪》
#六祖惠能
#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偈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本來無一物
問:六祖惠能大師有一個偈子,「本來無一物」是其中的一句,時常被人引用,請師父為我們說明它的精義。
師:凡是讀過《六祖壇經》或聽過禪宗故事的人,對這句話都耳熟能詳。神秀禪師曾寫了一個偈子給五祖弘忍大師看,內容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神秀的師弟惠能看到之後,覺得作者心中還有很多罣礙,尚未大徹大悟,所以也念出四句話,請別人幫他寫在牆上:「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的境界是那麼的灑脫,那麼的自在!很多人希望開悟,開悟在梵文叫「覺」,也就是「菩提」的意思。也有人認為為了明心見性,必須時時將心擦拭乾淨,像鏡子一樣,能將之保持乾淨就是開悟,是智慧的表現。因此,對沒有開悟的人而言,「智慧」這個東西是有的,必須追求,並且可以執著。但六祖認為沒有開悟、智慧這些東西,一執著有智慧,本身就不是智慧;所以他說「本來無一物」。既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既沒有煩惱,也沒有智慧。愚癡的煩惱和菩提的智慧是相對的,生死的痛苦和覺悟的涅槃是相對的。心中有執著就沒有真正開悟。不要認為有像鏡子一般的自性,當心中什麼都擺下的時候才是真正的開悟。這就是《心經》所說的「無智亦無得」,這才能心無罣礙,無罣礙就是心中無一物,才是真正的悟境現前。
平常人雖然沒有像六祖惠能大師那樣的心胸,可是少一點牽掛總是好的。自己所擁有的,不論是權勢、名利、眷屬等等,雖有而不要患得患失;這樣就能活得愉快一些、自在一些。該有的不需拒絕,不該有的不需非得到不可;如此心中坦蕩蕩,白天不緊張,晚上睡得熟,不是很好嗎?
---本文摘自《聖嚴說禪》
延伸閱讀 👉何謂「菩提」「菩提心」
https://youtu.be/mwTqYKhwn5c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本來無一物
#菩提心
#六祖惠能大師
#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偈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禪是「無相」、「無住」、「無念」的精神境界
這三個名詞來自《六祖壇經》,是《六祖壇經》的根本思想或根本精神。
「無相」就是空,是即有即空的空,從有的現象看到空的本質,就叫作無相。如同佛前的供花,就是即有即空。花的形象是有的,因為無常的關係,故不是永遠存在,因其經常在變遷。無常、變遷就是空,不是不變的存在,而是經常在變,因為在變,所以有相等於無相。現前有,進入未來即消失;剛才還有,到了現在又沒有了,這就是《心經》所講的「色即是空」。
「無住」就是空,這是講即空即有。無住就不會停止在某一個現象上面,現象既不能停止不變,便無從執著那樣東西是有的。既然不停止,不執著,而停也停不住,執著也執著不起,那已經知道是空。雖然是空,但是變遷的現象不是沒有。既然講無住是沒有辦法停留的意思,而不是沒有這個現象,所以這就是即空即有,也就是《心經》講的「空即是色」。
「無念」就是空,無念是心中沒有我執的念頭,沒有跟煩惱相應的念頭,沒有跟自私心相應的念頭,因此就是空。沒有情緒的波動,沒有自我的執著,因此,自我就是無我。
佛法講無我,就有人問我:「佛有沒有我?羅漢有沒有我?」我回答說:「當然沒有!佛是已經解脫的人,當然沒有我;羅漢也是沒有我,否則不能算得解脫。」因此有人反過來問我:「《金剛經》上的第一句是:『如是我聞』,其中又有一偈子是:『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連續講了兩個我。前面的『我』是已證羅漢果位的阿難尊者講的,後面的兩個『我』是佛講的,怎麼說沒有我呢?」我告訴他:「那個『我』就是無我,是假名的我,是為了說明一個現象必須提出有我有你,否則無法表達說話者的立場、無法表達佛的智慧,所以這個不是『我的情緒』、『我的執著』,而是為了表示無我的假名我。」
禪是絕對的無,不是跟有相對的無。《心經》中所說五蘊皆空,五蘊是指我們的物質的身體及精神的生命,這兩類加起來,若以智慧觀照,五蘊非我,五蘊皆是無常的現象,所以是五蘊皆空。
既然是空,就沒有我;既然沒有我,《心經》告訴我們解脫的時候叫作智慧,而不要想到具有智慧的我在。既然沒有我這樣東西,那個智慧是誰的呢?因此也不應該說有智慧。而修道者所得到的聖果、佛果,也是沒有的,因為如果有所得,一定是有我的。所以《心經》要說:「無智亦無得」,《維摩經‧觀眾生品》亦云:「若有得有證者,即於佛法為增上慢。」這也就是無我的意思。但這不是消極的,乃是積極的,因此《心經》中另外還有「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的經句。如果有盡,盡了便在人間消失,那是消極。無明與老死既不存在,所以也不必畏懼。凡夫不斷地從生到死,是由於無明,解脫了就沒有無明也沒有老死。但是解脫了的人還是有老死的現象,只是不對老死產生執著、產生畏懼,不受老死的現象所困惑、所恐懼,這叫作解脫。因此叫「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就不是相對的無,也不是相對的空。所謂解脫生死的意思是:自由自在於生死,不畏懼於生死,這叫真正的無生死。可是解脫以後為了度眾生,還是會有生死,這叫作亦無老死盡。《維摩經‧菩薩行品》亦云:「觀以無我而誨人不倦」,可知無我實是積極的。不落空和有,叫作絕對的無,《華嚴經》中說有無盡的法界,有凡夫的法界,有諸佛的法界。法界的意思是指環境、範圍;不同層次的人,就有不同的環境和範圍。《華嚴經》講的無盡,那是指的絕對的有,那是真實的有。《般若經》講的空,是畢竟的空,也是絕對的空。所謂畢竟空是真正的空,也就是空空──絕對的空,並不是有無相對的空。《華嚴經》講有,《般若經》講空,實際上都是講的不可思議的無。
不一不異是絕對的無,不是一,也不是二,那就是絕對的無。在《維摩經》裡常講「不二」──生滅不二、垢淨不二、生死與涅槃不二、菩提與煩惱不二,也就是無的異名。
延伸閱讀 👉無老死亦無老死盡之涵意
https://youtu.be/qAJdqDJ9bFo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禪
#無相
#無住
#無念
#六祖壇經
#心經
#華嚴經
#般若經
六祖壇經偈 在 六祖壇經- 神秀思惟,所以神秀自己思惟。『諸人不呈偈者 的推薦與評價
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覓祖即惡(所以神秀他還没作偈語的時候,他的分別心就已經呈現,他說求法即善,要覓一代祖師那就 ... 六祖壇經, profile pictu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