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有人轉PTT,說看輕小說對小孩好不好,然後朋友說這跟讀書習慣有關...總之很多意見。我想講的是別的,那就是從這些人的回應,以及留言與討論中,可以發現什麼?
嗯,就階級啊 XD
我下面提的東西,請讀者先記得,全部都是「統計」,不是個案。請不要拿「我家就不是這樣」來講,畢竟再怎樣,扣掉看過的資料,我個人碰到的學生案例就是千個以上,跟我講個案可以打破通則,這個..............
很長,嫌煩的可以不要看。
總之,讀書習慣最好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理論上越早越好,從3歲開始都可以,拿童書講給他聽,越早認識注音,可以自己讀注音書最好,認識的字越多,越可以早點看其他書籍。
我個人的看法是,差不多超過小學中年級,大概10歲以後,很多習慣就會定型。這個時間點不敢說百分百,但看到的跟與學生抬槓的結果,多數有讀書習慣的人,幾乎都是小學低年級前就有看書的習慣。
或者說,擁有「看長文不會覺得煩的能力」。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可以練,研習遇過很多小學老師,要學生從看短文到長篇,練習短文(100字)到長文(600字),橫跨3-5年。國中多的是從國一開始練到國三,才有一些成果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越早越好,各種習慣越晚就越難養成,尤其是透過文字吸收資訊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與父母親的行為「高度相關」,所以統計結果可以表現出,學生的成績與父母親的學歷是唯一完全正相關的因素。但這個更深入研究,其實關聯的是「職業」,只是在台灣通常你的學歷與職業有高度相關,在歐美等地區,關聯性相對沒那麼高。
職業為何有關?嗯,為什麼教師的小孩,成績通常都「不會差」?說頂尖是不見得,但極少見到中小學老師的兒女,成績落到後段班,甚至需要補救教學。更實際的說,教師這個階級的子女,表現表現會比其他職業要好很多很多。
你不覺得奇怪,是因為你會想像,小孩回家問問題,爸媽就是老師,可以教可以帶,等於免費補習教育。但實際上真是這樣?
還真的是。XD
不過把職業放大,公務員子女的表現就也不差,甚至軍官的小孩也不大會,中產白領的...好像也還好。這究竟怎麼回事?
很簡單,小孩放學後,沒人盯著幾乎可以肯定都在玩,頂多作業寫寫交差(很少),但若父母親在旁邊,盯著培養其讀書習慣,那麼小孩會在各方面會比較優秀。大致上可以把這種對學習、學業有幫助的能力,可以區分為下面三項
1. 定下心的能力。可以坐在那看文字、知識性的書超過一小時不動,絕大部分沒有訓練過的小孩都做不到,這幾乎都是從小看書看習慣的結果。
2. 閱讀長文的能力。這跟定心不一樣,寫數學全部都是數字,也可以寫一小時的人,看到國文10分鐘後就躺平的例子不少。重點是,怎樣閱讀超過數百字的文章,還能擷取重點。一樣,沒有從小練,幾乎都做不到。
3. 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就是像我一樣每次都可以鬼扯幾千字,同樣要訓練,透過寫作可以整理與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沒從小練就不行。
這邊說的練習,不是只有學校練,而是家長在家耳濡目染的結果,像是爸媽回家都在看書,上網看的都是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東西,小孩較會有興趣一起學。而小孩越小,會遇到越多挫折,字看不懂、文章讀不懂、抓不到書本在講什麼,都是常態。而父母親擁有越高的學歷,比例上也較能指點出,家裡寶貝不會在哪,而且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耐心」
多數在台灣拿到高學歷的家長,都歷經十多年痛苦的學習,至少有一定的耐性,比例上可以理解小孩課業苦痛。所以遇到小朋友提出問題,跟勞工家長相比,較願意花時間慢慢解釋清楚,就我在學校的觀察,學生表達家裡的相處狀況,會教功課、解題目、一起讀書的比例,大學以上跟高中職以下的家長,相差幾乎是10倍!!研究所跟大學比,也接近2倍以上。
為何我們有一種,有錢人好像都可以花錢補習補到好的錯覺?我可以跟你說,真的是錯覺,補習班是在這條學習道路上,幫你上「讀書經驗值buff 10%」的補師,真正讓你擁有超強技能,可以一路打怪到魔王的關鍵,往往是在新手村的「父母」,在你出去前就教了多少。
一個回到家,爸媽還在工廠沒回來的家庭,與另一個總是會有爸媽其中一人,陪你寫功課的家庭相比,膝蓋想也知道哪一種家庭的表現會較好。
故為何教師子女在各種白領階級中,又特別有優勢?啊不就廢話,基本上我沒見過,理工科老師的兒子考自然科會不及格,國文科老師的女兒作文都寫不好。偶而見到一個自然科老師的小孩,學校考個70 分,老爸在那煩惱,而這已經是真的天分差到很....的程度(怪上帝吧)。
哪個老師會放自己家小孩,成績一蹋糊塗卻對他說「孩子您自由吧,爸媽不在乎的。」別鬧了,全台灣為何一兩年會有這種新聞出現一次?就是因為這算「新聞」啊,大哥大姊們,這不是常態。
即便如此,我也遇過一些學長姐,小孩從小栽培,結果還是考到私立大學,氣死。但氣歸氣,私下聊聊也知道,今天若他父母親不是教師,而是一般的勞工家庭,這種砸下無數金錢心力也才私大中段的素質,會去幹嘛?
大家都很清楚,十個裡面八個都會變成PTT嘲笑的8+9,而這些小朋友能從這個底層翻身的機率,大概也是十個裡面沒有一個。其他人就是一輩子這樣,在勞工階層一生,多年後說著跟父母親一樣的話,不要自己小孩也那麼辛苦。
所以,這邊還要提一個更殘酷的事實,幾乎所有頂尖公立國中,附近學區都是中產階級的中上層?
因為,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都完全可以支持,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另一個在家顧小孩。當一個學生回到家,就有一個高學歷的父母親(通常是媽媽)在家,馬上會幫你規劃寫作業進度、考試進度,不會的問題立刻都能得到解答。這形同你花錢請一個頂大學生全年無休在家家教。
這跟一個沒有這種待遇的家庭相比,會佔有多大優勢?別再怪補習班了,這些學區的補習班老師都超拚,一堆班主任都在過著隨時胃穿孔的日子。你把同樣的狀況拉去全校第十名考70分的學校看看,附近安親班光是可以把學生押著作業寫完,就是功德一件。
這引申出的概念就是:只有資源夠多的家庭,才能夠提供長時間的陪伴。真正讓你家小孩可以成長,成為一個有知識跟智慧處理問題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叫做:
「紀律」(原本是秩序,網友表示依照文意紀律較好,特此更正)
就跟大家都知道,培養良好運動習慣,身體才會好一樣。讀書學習也是,你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出強大的意志力,可以排除其他誘惑,專注在學習上。
怎麼可能會好?
#別再拿阿扁當例子了啦
#100年出現沒幾個的不能當規則
======
講這麼多,我想說的是,為何很多進步左派講教育,會講到讓人吐血。學校老師哪幾個是右派?幾乎都偏向社會主義,不然不會有人自願留下,免費幫弱勢學生做課後補救。每次有一些弱勢學生出狀況,光校內募款,隨便都可以募到幾十萬,這還不包括申請的項目。
如果學校老師,一點都不進步,充滿保守封建思想,那麼應該是自掃門前雪,怎麼會去管你家小孩死活?我是不否認有這種人,但多數學校教師都不是,其思維都相當接近社會主義。
因為看多了,不需要書呆子講經,生活經驗遇到的案例就比你田野調查多好幾倍。階級複製在學校是極端血淋淋又殘酷的,像我這種市區到郊區都待過的,更是看到心都要冷,不然無法解決問題。
提供無限教育資源,大學免學費,這些對資源匱乏的學生來說,其實幫助真的很小很小。免學費這些對誰幫助最大?大概是中產階級的中下層,因為這是錦上添花,可以多一筆錢去補習,或是讓爸媽其中一人,辭職在家顧小孩功課。但對勞工家庭來說,上大學的最大目的是脫離階級複製,讓小孩可以翻到中上層,光這筆免學費,完全不足以打破新手村劣勢。
很多人會講說大學免學費很棒,但我可以肯定免費幫助極小,為何?我剛剛講了一大串,各位都沒發現?
念書不要念到呆,美國教育理論在台灣不適用,反倒是透過強迫義務教育,以及幾乎可說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師資素質(台灣的教師學歷平均極高),公立學校現在要再提升水準,只有小班制跟雇用更多教師。
美國有些人陷入階級複製的循環,免費上大學恐怕是推手之一,與初衷相差甚遠。我們卻看到不少人拿著美國的案例,想要台灣照辦,簡直瘋狂。
為何?不管世界何處,想要爬上中產階級,就是要取得一定的專業能力。你砸錢去大學,到底學了什麼?如果沒有學到生活技能,盡是學習各種平權概念、反歧視理想、歷史修正主義的東西,這到底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什麼?你的目標是小孩進入監督這家公司有沒執行正義的單位?
「啊這不就是政委」
別在鬼扯蛋什麼這是反人文科系,你在一家製造業工廠內,強迫安插20%的反歧視監督執行職位,最後會怎樣?這個社會哪種職業比較多,需求比較大,去統計就知道,不需要砌詞詭辯。
對於藍領勞工,社會最底層的人來說,家庭崩壞恐怕是最先出現的問題,單親、家暴等等的小孩,從小就取得不到我上段說的教育資源,他沒有父母在家教育,細心指導各種學習問題。在比例上,會從這種貧困循環中跳出的,本就是資質極高的少部分,其他多數人就是陷入讀書也讀不好,工作也找不好,負面循環變成父母,繼續單親跟家暴。
而那些僥倖逃出底層的資賦優異者,其中有一大半更慘,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家庭溫暖,所以導致自己「不相信有家庭溫暖」這種事。多數轉為相信,家庭功能可以透過政府介入取代,「反正自己的經驗就是沒爹沒娘也無所謂」。
這很糟糕,我們的案例中,會落到這種循環的比例真的很低,多數家庭都有溫暖,溫度或許有所不同,極少見到家長對子女未來漠不關心,大部分只是關心的方式不大相同罷了。而這些人又特別會放大少數的悲哀,為了達到解放所有人的目的,他們採取的手段就是:
「摧毀既有秩序」
這真的是在開玩笑,學生畢業後,多數想要的就只是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幸福。大多數人不要求澎湃的人生,激烈的變化,而你的改變是摧毀一切舊有的組織,選擇政府全方面介入?只因為你覺得幾個個案的幸福必須不計一切代價保障,自己的經歷代表全台灣所有家庭都沒溫暖?
拿個案來講我們更熟,每年學校多少個案要處理,但有累積到變成通則嗎?就是沒有,所以才是每年零星個案。
要拯救這些底層奈落的循環,砸錢補貼免費讀大學,或是UBI之類的恐怕是最糟糕的做法。這些人都沒有考慮到社會觀感,處在這種階級的人,非常在意社會眼光,除非你把社會解構到完全原子化,不然不考慮社會連結的提案,肯定失敗。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教他們取得技術能力,擁有在職場上求生的能力,建築一個平凡的家庭,構築一般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你不可能每個人都念台大,所有人都當台GG工程師,這永遠不可能。
結果,你們想複製美國的另一種循環,希望給這些人免費上大學,還有人覺得要塞進去一大堆進步教條給他們?別害人好不好。
那些都是資源不夠就做不到的,這些身在底層向上爬的努力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達成咖啡廳菁英的希望,大步邁向進步的一方,而幾乎都會轉頭擁抱傳統,竭力找回他們小時候最欠缺的家庭溫暖。
然後希望,自己孩子永遠不要失去這些東西。
我的家庭作文600字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溫馨提醒這不只是一篇教養文
許多人在看完文章後,常會私下另外問我,要如何讓孩子也能透過一些方式的引導,去寫出一篇篇的好文章?
不藏私,今天我就在這邊稍微分享一下心得。 粘迪舜
首先,很多爸媽甚至孩子,都覺得寫作是一件非常枯燥無聊的事,但其實寫作跟表達能力習習相關,而表達能力與人際關係又有很大的關連,某部分來說,這跟我們出生來到這人世間,要做的最重要的課題有關...
什麼功課呢?就是人際關係,就是愛~
我個人長期在接觸家庭、愛情、親子課題體會到,其實很多問題的產生,都源自於溝通手法拙劣,而這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從小並沒有在寫作方面加強,在那個年代聯考必須要寫作文,有多少人的作文直接低分放棄,著重在其國數理英的分數補強上,見微知著下就懂,這一套觀念傳承到現在,小則使得家庭親子關係疏離,大至社會重大議題難以理性溝通討論,這些陳年弊病,某方面來說正是在於當年,大多數人並不重視培養孩子寫作的基本功。
在此,就隨便拿 #中國氾濫的非洲豬瘟 事件 ,
來簡單舉例一下,如何讓大家完整了解寫出一篇好故事。
➡️ 寫作靈感來自於閱讀、生活、新聞與個人經驗
通常一提到非洲豬瘟,大家就會想到口蹄疫,想到口蹄疫就會想到二十年前那樁慘劇,想到豬隻們被阿兵哥四腳抓著,勾勾叫著被拋進去深坑裡,一旁挖土機正在準備著,等所有的豬隻都進坑了之後,灑上石灰就可以推土活埋。
然後若我們回頭去查閱當年的新聞,1997年3月14日起短短四個月,台灣撲殺全台3成豬隻,共385萬746隻豬,20年前那一天,無數豬農一夕破產,豬價一夕崩盤、經濟損失達1700億,當年養豬業是台灣單項農業產值第一名,口蹄疫前一年,全台年屠宰1431萬頭豬,產值達886億元,其中四成到了日本,當時台灣是日本最大豬肉進口國,每兩隻進口豬就有一隻從台灣來。目前全台則僅剩600萬頭,直到二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深深害慘了我們的養殖業。
➡️ 構思與拼湊線索
然後我們進一步去查證,當年口蹄疫病毒之所以會傳入台灣,是因為台灣豬肉供不應求,於是基於人性的 #貪念,有業者動起歪腦筋,除了從中國、東南亞進口豬肉轉賣,許多漁船甚至直接載著活跳跳的種豬、仔豬,1989年《中國時報》就曾報導,南寮漁港查獲4千公斤中國走私豬肉,疑似含口蹄疫病毒;《聯合報》也曾紀錄,1995年高雄港查獲漁船走私,船上除了槍械,還載了好幾噸乳豬和金華火腿,走私之猖獗可見一斑。
然後大家去想想,就在選舉前,中國漁船利用選前空檔,於11/10趁機藉由船隻故障當理由,申請進高雄港維修,結果被海巡人員查獲冰櫃藏5千公斤豬肉,另外再加上各大機場,都有人試圖夾帶中國非洲豬瘟的豬肉進海關,甚至有電視T台拼命推廣中國豬肉紅腸的美味,各位就可以推測,這恐怕是一件化整為零,有計畫性的攻擊台灣農業經濟的行為。
➡️ 抓出大綱、找出支柱事件、正反派與路人角色、擬清情節與背景設計
通常在描述一個故事,大概就像一個旅程一樣,出發前要先介紹時空背景,接著開始緩慢上坡,上坡時開始鋪陳問題、用陰謀來做張力布局,接著在危險、緊張、刺激中,慢慢帶領讀者走到戲劇性登頂高潮,用強烈的措辭來引述主角的成功或失敗,之後帶著問題未全然解決的懸疑感,慢慢的引導讀者走下坡,之後再開始做結局的論述,結局不一定是美滿的,但卻要讓讀者看完之後能多產生思考與觸發個人感受,這樣就是一篇成功的故事。
所以,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寫作,利用中國在處理自家非洲豬瘟的作為,來作為故事的支柱,並且比較兩岸在處理暴斃病死豬的作法,來讓讀者理解,為何非洲豬瘟在中國是無法抑制的,因為中共鼓勵老百姓,豬肉煮熟一樣可以吃,由於貪念,因此只要豬隻稍微有問題,為了降低損失,當地政府與大型養豬戶們,會趕緊將病死或即將病死的豬隻宰殺,並且火速送往肉品加工廠進行加工,因此雖然大量的豬隻死亡,但對地方政府來說,這可是一門生意,病死的豬,能跟中央申請農業養殖災害補償,補償下來的錢,能苛扣部分到口袋,另一方面又能夠有免成本的油水能抽,由於短時間暴斃了幾千萬頭豬隻,病死的豬肉與健康的豬肉間,有著高額的價差,於是問題豬肉開始流竄到其他尚未有疫情的省分,民眾吃不完的廚餘又到了養豬場,然後豬瘟就一省接一省的連環爆不完。
➡️ 結尾提到希望與夢想
接著,要引導讀者去回頭想想當年台灣的口蹄疫,不也是因為貪字嗎?這似乎是人性,除非制度強化並改變,並且讓全民有公衛與防疫觀念,否則人性的貪婪與自私,永遠是無可避免的將會戰勝眾人多年努力的一切,接著客觀陳述這些年來,政府的努力與養豬業者的進步,一改過去防疫觀念薄弱,已經將防疫視同作戰,徹底落實消毒與動線隔離,另外,政府也督促業者增設廚餘高溫烹煮設備,以期待這次口蹄疫拔針之後,台灣能解除疫區名單,重新慢慢恢復出口的外銷業績。
經過這樣拆解,是不是發現同樣是新聞事件,
這樣讀起來,簡單有趣多了呢?
而且讓人更了解防疫並不是政府的工作,而是全民的責任,因為經濟與民生息息相關,沒人會希望非洲豬瘟在台灣現身。
其實一個故事的基本架構與完成真的並不難喔!
當然,若一個故事要更好看,
則要補充更多證據來填充細項部分,由於篇幅有限,就不贅述了。
先在強烈推薦一本,
適合父母帶領孩子寫作的好書~
👉👉👉超圖解創意寫作👈👈👈
這本書是以圖像破解寫作迷思,用前所未見的圖解作文祕笈,#來把寫作完整而且有邏輯的簡化,讓您輕鬆就能將寫作基礎建立起來,並且讓你帶領孩子上一堂最實用、有趣的紙上作文課!
看圖就能懂寫作唷!真的是太棒的一本書了~
大家若有興趣,趕緊去博客來看看喔!
詳細介紹與訂購網址:https://reurl.cc/Op6ER
#其實作文一點都不難😆😆😆
我的家庭作文600字 在 冯以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谢谢宝琴的允许,让我可以转载此文章和大家分享。
以量
***
[孩子双月刊封面故事118期]
文/林晓薇
口述及照片提供/罗宝琴
题目:罗宝琴与俩儿子的故事
小题:离家的儿子早长大!
引言:老大沉默不语,老二哭丧着脸,两个儿子都不想离开。宝琴努力克制眼泪,在心中强持正念:“希望两个儿子可以在他乡遇见良师益友……”
2013年开学的前两日,宝琴沉默着打点她两个儿子的行李。
她的心情沉重如墨色黑夜,因为,从没离开过她的两个儿子,隔天将离她远去,跨州到寄宿独中去升学。
老大沉默不语,老二哭丧着脸,两个儿子都不想离开。
在沉重的氛围中,宝琴努力克制眼泪,在心中强持正念:“希望两个儿子可以在他乡遇见良师益友。良师、益友……”
小题:沉痛的别离
把老大送入寄宿中学,原是爸爸的强烈意愿,也是爸爸来自亲戚的压力,爸爸不希望儿子在家庭的保护下,没有了青少年该学会的独立与自律。
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抓住机会,提议 “把老大转到寄宿学校去”。
对于感情细腻、已经念到初二的老大来说,要他“转校”而与认识了几年的老友分开,是天大的折磨。
虽然深知学会自立对儿子是件好事,可是只要想到儿子才十几岁就离家居住在外,宝琴心里也有万般不舍。
于是母子俩暗地里约定:“只要不留级,就不用转换中学!“
宝琴深深记得,曾经留级一年的老大领取成绩单的那一天,很兴奋地从学校发来了一个简讯:“我升级了!”
母子俩兴高采烈地一起去吃了寿司,为儿子险险过关的成绩大大地庆祝了一番。
岂料回家后,外子还是斩钉截铁地坚持:“转校!”
老大情绪跌到了深深的谷底,夹在夫妻为此事而纷扰的关系里,感受着老大心如刀割的心情,想到儿子从今往后不能天天陪伴在侧,一起吃饭、一起过着惯有的亲子日子,宝琴的心,也沉落至无奈的深渊。
“去跟朋友好好道别吧!”学校放长假前,宝琴如此鼓励儿子。
可是儿子却是沉默到最后。
没有小礼、没有留言、没有拥抱、没有互相道别,儿子就这样,告别了他快乐度过初中几年的校园。
小题:意外的分离
带着儿子远跨他州去找新学校时,该校主任说:“都要升初三了,孩子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如何能面对年底的两项大型考试?”主任不鼓励老大转校。
而宝琴却已深深被那所学校很多资深的师资、很有礼貌很朴素的学生、很清新的空气给深深吸引了,想起了小儿子报考不上的某所吉隆坡独中,想起了自己糊涂地没为小儿子申请任何一所国中,宝琴不禁转身问身后坐着的小儿子,“不如你进这所学校,嗯?”
不知道自己没考上吉隆坡的独中、根本就没有准备好要离家的老二乍听宝琴这“莫名其妙”的建议,顿时吓坏了!
尽管去看了校园幽静舒适的环境,老二还是掉眼泪了,他实在没有办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要离开爸爸妈妈那么远的安排。
小题:一起去吧
到底要不要把两个儿子都送往那么远的学校去?
内心挣扎好久的宝琴,某晚经过儿子俩的房间,听见兄弟俩促膝长谈,还深深地谈到心坎里,一把声音霎那坚定地在宝琴心里响起:“就让两个儿子都一起进入那所寄宿学校吧,去共同生活、共同体验、共同留下回忆、共同培养兄弟情!”
老大开学前,在面子书上留下了扣人眼泪的字字句句:
“我要走了……”
爸爸因为公务在身,无法送行,那一晚,一人独守空荡荡的家园,顿时,他好想念两个儿子的欢笑声……
一种说不出的爱,原来一直在这个家中流转。
对于老大与同学间的不告而别、对于老大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生的无力感,宝琴在寻求专业老师的意见后,原打算请孩子原校老师与同学给孩子打打气,没料到,“我先生比我更细腻,他去买了一本纪念册,叫我让孩子想念的老师与同学们留下祝福……”
当老大某日回乡,接到满是老师与同学祝福的纪念册时,他哭了。
被孩子眼泪吓慌的宝琴,还以为纪念册又勾起孩子好不容易平复的心情,内疚地给了孩子一句“加油!”也下定决心,要在言语及行动上让孩子明确知道,虽然孩子不在身边了,但他们夫妻俩对孩子的爱,却从没改变。
小题:距离就是美
宝琴开始在面子书上搭建一座亲子的沟通桥梁,见儿子在面子书上初入学的心情依旧徘徊于谷底时,宝琴苦思多时,心想“远妈不如近师”,于是她找了校内的辅导老师相助。经辅导之后,老师也讶异沉默的老大,原来心底埋藏着许多的郁闷与困惑。终于有了一个抒发的管道,老大的心情开始扫去阴霾。
假日时光,外子也带他回嬤嬤老家,和嬤嬤小聚数日。嬤嬤曾经照顾襁褓中的老大,和孩子有一定的情感。向来话少的老大,临告别前,特别叮咛爸爸为他与嬤嬤合照。合照中的老大,做状亲了嬤嬤一下,还贴上了面子书,附上一句“谢谢嬤嬤的爱”。
那是老大第一次,这么大方地表达了他内心的爱。
看见那合照,宝琴喜极而泣,“这孩子,长大了!”
家长日前夕,负责幻灯片展示的老大,半夜摸黑起床,到他宿舍对面的老师宿舍内,继续完成未竟的工作。天亮前,终于大功告成,老大悄悄地给熟睡中的老师留了一张纸条:“老师,见您睡着了,我不打扰您,PPT我完成了。”从老师口中得知老大如此细心又负责时,宝琴的眼眶再度因感动而湿润……
家长日,宝琴不但与外子都到校,还邀了孩子们的嬤嬤和姑姑,一起以“浩大阵容”的行动告诉两个孩子:“我们真的很爱你们!”细心的她,还亲自烘制蛋糕,送给数位老师,以谢他们给孩子的另一种“母爱”。
而令全家人都惊喜的是,过去在UPSR中连一个A都没考获的老二,竟以他有史以来超过90的高分考获第一名,而且,连他从没想过要获奖的华文作文,也以“我的新学校”一题,获得了第一名!
“我们真的没想过,这孩子竟然会是在中学,实现了他小学一年级跟爸爸说他要实现的‘第一名’的承诺!”
虽然为小儿子的成绩感到欣喜万分,宝琴不忘关心老大被弟弟成绩远远超越的感受。却见老大微笑着说:“我没事。”原来,当他第一次从学校的扩音器听到了弟弟考第一名时,“我就为弟弟感到骄傲了!”
当宝琴坐在宿舍里,看着儿子在宿舍里洗衣、晒衣、收衣、折衣时,宝琴心里一边浮现着小儿子初入学时哭着要回家的画面。她想起了两个儿子周末自己搭火车回乡的独立;想起了小儿子在班上遇到棘手的人际问题时,宝琴正焦虑着该怎么协助儿子时,小儿子却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想起了母亲节的夜晚,小儿子听到宝琴一改往日作风,温柔地跟他说“三明治坏了就不要吃了”,结果感动地在深夜打了个电话给宝琴说“妈咪,我很想你”;想起了老大在宝琴生日时送给宝琴的一把伞,卡上写着“我不在的时候,让它为您遮风挡雨”……
原来距离就是美!宝琴欣慰地掉下了眼泪。
小题:美丽的空巢期
其实,送走两个儿子的半年多来,成长的不仅是两个儿子,就连宝琴和她的先生,也成长了许多。
宝琴找回了跟自己相处的许多时光。工作闲暇之余,她去上佛学班,充实自己;去学瑜伽,找回健康的体魄;还去学习烘培各式蛋糕,好在孩子周末回乡时,可以享受她甜腻而扎实的母爱……
某日和先生闲坐吃苹果,宝琴举起了一颗苹果,问先生道:“你要不要我削一个给你吃?”
只见先生怔怔地看着宝琴说:“啊,我的老婆终于‘回来’了!”
宝琴当下才恍悟,原来自开始养育两个儿子起,她的目光、她的全副心思总是集中在两个儿子身上,先生早被“冷冻”好久好久了……
能够提早在中年时期感受没有孩子在家的“空巢期”,原来竟是夫妻俩重新经营美好关系的美好时机!
这大概是宝琴夫妻俩最意外的美丽收获了!
(毕)
我的家庭作文600字 在 104翰林五上作文特攻隊: 家庭生活記趣-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配合翰林五上國語習作第七課.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