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荒 15省依賴進口 專家:社會逼近動亂紅線】
十年以來,中國糧食生產量大幅低於消費量,進口依存度10年翻一倍,從6.2%增長到12.9%。糧食自給率目前低於90%,農產品自給率約為80%,大陸目前約有一半以上省份出現糧食危機。有民眾怒稱,中國靠造假數字創豐收,國人早晚得餓死。專家稱:基本口糧有10%不足,社會或出現動亂;有30%不足就完全亂掉了。
「誰來養活中國?」1994年,美國學者布朗提出的這個著名命題,就像是一個緊箍咒。眾所周知,中國農業人與地的關係緊張:用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養活世界近1/5的人。13億人的糧食供給一直牽動着國人神經。
...詳細全文
http://www.epochtimes.com/b5/13/7/2/n3907269.htm
這裡是大紀元新聞網 epochtimes.com
http://www.facebook.com/djy.new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果籽人話—黑豆做卅周年婚戒 大豆博士:「種豆可解決糧食危機。」 原來,除了食用外,大豆可以固氮。我們空氣中有78%是氮氣,我們吸入多少呼出多少。但大豆卻可以將氮氣轉變成安基酸及蛋白,融入土壤。一公頃土地一年可固氮一百公斤,不必農藥,不必污染環境就可令土地變得肥沃。而將大豆,與粟米等植物梅花間竹地種,...
誰來養活中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果籽人話—黑豆做卅周年婚戒 大豆博士:「種豆可解決糧食危機。」
原來,除了食用外,大豆可以固氮。我們空氣中有78%是氮氣,我們吸入多少呼出多少。但大豆卻可以將氮氣轉變成安基酸及蛋白,融入土壤。一公頃土地一年可固氮一百公斤,不必農藥,不必污染環境就可令土地變得肥沃。而將大豆,與粟米等植物梅花間竹地種,可維持土壤中的營養,維持土地的生產力。同時他看了一些書,其中一本是《誰來養活中國》。戰前中國大量出產大豆,並出口歐美。戰後中國經濟發展,人口增加,需要更多食物與肉,種大豆的農地,改成經濟效益更高的棉花、水稻;至今,中國八成大豆都由外地入口。據記錄,2013年美國出口58億美元的大豆,當中有36億美元就是中國買走的。這些年來他不停往返中國高原、甘肅等黃土地與實驗室,找尋在極旱地方生長的野生大豆,研究它們的DNA,希望可以找到,或研究出能耐旱,且能食用的超級大豆。上月他去了南非,去了曼德拉成長的小鎮,在他唸的小學旁邊,試種大豆。那裏的科學家告訴他,雖然種族隔離年代已結束,南非人已有投票權,但長久以來大部份發展土地仍在白人手中,黑人小戶只得小片的土地,難以改善生活。希望可以種到像大豆這類作品,拉近這些黑人白人間的差距。他期望,將沙塵滾滾的黃土地,變成綠油油的田野;對我們而言唾手可得,不起眼的大豆,竟擔此重任。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大豆 #氮氣 #曼德拉 #誰來養活中國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誰來養活中國 在 “誰來養活中國”?這番話講透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誰來養活中國 ?這是全世界一直關注的問題。中國糧食供求中長期仍是緊平衡態勢,當前,全球疫情、極端天氣、地緣政治等因素也對全球糧食供給造成新的挑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