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不代表失望,而是看見可能性。
人都傾向掌握住某個人事物,可控感可以帶給我們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感,甚至是對人或事本身的信任度。再變向一點,還有些人認為不給操控就是做賊心虛。
總之,人對於生命都有最基本的控制需求,如同剛出生的嬰兒享受到的「以自我為中心」的全能感,是第一層因操控而衍生出的自戀。當然母嬰能健康地分化後,嬰兒才能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兩個獨立的個體,不會因為客體的不穩定而影響到主體的認知或感受,這是所謂的「客體恆常」。也就是說,就算母親現在不在身邊離開一下下,我也不會感到恐慌或焦慮,我會知道母親最後總是會回來。
然而某部份的人並沒有那個健康分化的過程,因素有很多,也許在嬰兒需要母親時母親正在忙,或者母親延遲了滿足嬰兒的需求,亦或是母親的情緒不穩定等,都足以影響主體-客體間的關係。
而缺乏客體恆常的嬰兒長大後,很容易形成所謂「焦慮矛盾型依附」。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奪命連環扣類型,需要大量掌握伴侶的行踨、資訊、社交平台密碼、交友圈、作息,當然甚至可能還包括對方的感受與認知。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自己不屬於這類型,因為沒有瘋狂尋人的傾向或是扮演起破案的聯邦調查員,但我們可以由檢視自己的內心是否平安、會不會焦慮做為依據來看看自己是否屬於這類型。
焦慮型的人在關係斷聯時會明顯地感受到,內在有一個不知所措的小孩,無助及恐慌、焦慮及不安,完全沒有自我安頓的能力,只能一昩地渴望能夠重回關係連結時,奔向自己依附的人,來讓自己再次感到安全,沒有被遺棄。這是一個「內在小孩的傷」,如同上述的情況,一個無法自己獨立生存的嬰兒,在認為母親會永遠消失不見時,該有多慌張多害怕呀!
與伴侶分手時所經歷的,很常是這樣的一個歷程,急迫地渴望消除恐懼及焦慮,覺得自己是汪洋上快溺斃的人,任何一片浮木飄過來都會拚命地抓住,認為只有被拯救才能脫離、才會安全。當然此種狀況每個人從小所發展出來的因應機制不同,有些人學會封閉自我逼自己無感(迴避),有些人學會更配合他人需求(討好),有些人一被刺激到就會指責對方(攻擊),也有些人以不變應萬變(僵住)。總之,為了要生存每個人會有不同的防衛機制來保護自我。
若是要探索這內在小孩的傷,首先得先釐清自己的保護因應機制是如何運作的,然後才能去觸摸內在真實的感受。使用「觸摸」這兩個字,是因為真正去觸摸自己的感受時,會是一個「談論-承認-呈現」的過程。它不是一個「我知道我現在很難過,有什麼辦法可以不要難過?」的頭腦知道及感受迴避,而會是一種能夠談論傷心的感受,並且願意承認自己傷心難過,也會呈現傷心難過並不以任何方式取代的一個過程(語言真得好侷限啊~這好難表達)。總之,去真實感受自己的感受,不迴避不抗拒也不再生出另一種感受來覆蓋,真正地深入去看、去感覺、去體會,然後就在承認並感受的過程裡,我們就會貼近自己的感受了。
接著才是以目前大人的角色,來安頓內在小孩,支持撫慰他、了解同理他、陪伴引導他,那麼他便不會再驚慌失措地想要找一個能依賴的人去投靠,再次循環那累世以來的劇情。如此,在我們面對人生無常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時,才能夠安定自己的心,不是去企圖把不確定變成確定,而是在不確定當中看到無限的可能性。
放掉需要確定的渴求,你才會真正的自由。
#想要了解自己的防衛機制
#深度探索認識自己
#深受焦慮依附困擾
#你很適合來上靈魂之旅課
#週日晚班即將開課
Search
週日晚班即將開課 在 #東港週日晚班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們是屏東(潮州.東港)將林音樂歌唱班,熱情招生。即將開課班級. #東港週日晚班. 10/10(日). 19:00準時開課. #東港週四晚班… See mor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