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同業的睡前床邊小故事~詐騙集團莫莫黨
《如有雷同情節.請參考文末》
現在健保卡都能註記公費疫苗注射紀錄,也上傳雲端系統。因此莫莫開打的第一天,來了一對年邁(但活力十足的)夫妻。由於敝市預約系統僅能查核年齡無法查核是否打過針,只要符合施打年紀就能預約成功,因此這對夫妻成功的預約到了頭香的莫德納診。
雖然健保卡上面乾乾淨淨,沒有任何小貼紙,但卡上面的小晶片出賣了他們~ 系統跳出一個月前才在隔壁縣市他院打過AZ,即使秀出畫面,他們仍然否認打過新冠肺炎疫苗,也否認去過隔壁縣市那一家醫院。基於信賴原則,我們聯繫的該院,並在本人同意之下獲得該院查閱紙本病歷(同意書上有接種者的簽名)並拍照傳來。他們仍然否認,同時堅持那簽名不是他們簽的,也沒有印象去過那間醫院。
當下判斷:這很可能是一起偽造文書的犯罪!同時有健保卡被盜用的情形!嫌犯還會模仿他們的筆跡!(跟現場他們的簽名相對照之後)太可怕了!會不會是身邊的熟人所犯的呢!!不行!為了維護他們的權益,一定要報警處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他們一邊飆罵[不給打就不給打啊!你們都黑箱啦!@#$$#%....]一邊以不符合年齡的輕快腳步撤退了。
#這種情況我一律建議報警 #偽造文書 #健保卡盜用
#報警是110不是119對不起我自己去罰寫一百遍
「雲端病歷同意書」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醫師。娘(隔壁張太、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雲端病歷同意書的原因和症狀,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菜鳥醫生闖德國- 前幾天上課討論到了病患隱私的問題。 有時候 ... 的評價
- 關於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雲端病歷同意書的原因和症狀,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雲端病歷同意書的原因和症狀,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獨家》醫查雲端病歷被當小偷? 健保署警告「侵犯個資 ... 的評價
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臺中榮總智慧醫療屢屢創新關鍵,整合OT力推醫療大數據與AI
臺中榮總大力推動電子病歷與無紙化作業之際,更花了3年時間,完成各類醫療儀器資料連線傳輸作業。這些龐大的儀器資料,也成為臺中榮總發展大數據、AI,並邁向智慧醫療的重要關鍵
文/李靜宜 | 2020-05-21發表
醫療大數據是臺灣科技防疫的關鍵,臺中榮民總醫院是全國第一家導入電子病歷的醫院,早在智慧醫療的發展上,比多數醫院更早邁出了關鍵一步。25年來,幾乎參與過每一次重大IT變革,臺中榮民總醫院資訊室主任賴來勳見證了臺中榮總一路邁向智慧醫療的過程,這也正是臺灣醫界過去20年來數位轉型的縮影。
臺中榮總自1982年成立後,便開始發展第一代智慧醫院,將過去人工作業改為電腦作業,著重建置內部資訊化整合管理系統,像是第一代整體性住院、門診、急診作業、單一劑量給藥、醫學影像傳輸系統等,為IT打下根基。
爾後,臺中榮總轉向打造外部資訊化整合管理系統,開始進行資料交換與資通訊整合作業,建立了中區榮民醫院醫療影像資料中心、衛生署電子病歷交換中心與電子病歷跨院互通等系統。
在跨入千禧年之際,臺中榮總面對Y2K資訊危機(千禧蟲危機),更花了整整十年,才將整體醫療資訊系統從IBM大型主機環境移轉到開放式Web化多層式系統,並開發了入出院病歷摘要等電子化系統、行動護理病歷電子化系統、住院醫囑開立系統、醫囑與報告查詢系統,並打造新急診、門診系統等。
隨著電子簽章法實施,以及衛福部推動醫事人員憑證IC卡與電子病歷管理規定等政策下,臺中榮總在2011年開始發展電子病歷與無紙化作業,這已經是他們推動智慧醫院的第三階段,也是這家醫學中心發展智慧醫療的關鍵轉折。
賴來勳提到:「臺中榮總是全國第一個實施電子病歷的醫院。」不只門診、急診、住院、護理、檢驗檢查報告等病歷記錄無紙化。更花了3年時間,完成呼吸機、洗腎機、麻醉機,以及生理監視器如心電圖、血氧飽和濃度等各類醫療儀器資料連線傳輸作業,來實現全面無紙化。賴來勳表示,儀器連線後不僅節省第一線醫護人員抄寫時間,更減少人為抄寫錯誤,提升了資料品質。
臺中榮總在行動化醫療資訊系統也力求突破,建立醫師交接班系統與行動巡房資訊系統,以及護理人員檢體確認、輸血掛血確認、給藥確認、門診即時拍照等行動系統,更進一步發展智慧病房護理系統、智慧病房病人床邊系統等。
無紙化後整合各類資訊,打造臨床監控與決策參考儀表板
臺中榮民總醫院資訊室主任賴來勳表示,整合儀器連線資料、臨床與病患資料,來發展大數據與AI,是對醫師較有幫助的一條路。攝影/洪政偉
到了2016年,臺中榮總不只全面實施電子病歷與門診、急診、住院病歷無紙化,更累積了大量儀器資料。剛好,新一波科技趨勢,如AI、大數據快速崛起,臺中榮總趁機花了2年時間,不斷實驗,嘗試了醫療影像、Chatbot、影像分析、語句分析等應用,來摸索如何將自家數據資產與新技術結合。
最後,臺中榮總決定聚焦,鎖定IoT醫療儀器設備應用,透過整合龐大的儀器連線資料、病人基本資料、臨床資料,建立多項臨床監控與決策參考系統,比如打造重症醫療平臺系統,來整合各重症加護單位病人病情的即時監控,或是提供全方位健康諮詢中心使用的全方位健康資訊系統,以及與後送合作醫院資料共享照護網的中風急性後期照護系統(PAC),再以此為基礎,進一步來發展智慧醫療。
幾年下來,臺中榮總IT團隊,為加護病房(ICU)、手術室打造多項系統。比如重症醫療平臺系統,資訊室建置一個重症戰情室,整合各重症加護單位的儀表板,來即時監控病人的病情。
其中,像是ICU床位一覽表,醫師可在同一畫面清楚看到加護病房每位病患的狀況,也可迅速掌握哪些病患可轉出到一般病房,讓其他重症病患盡快進來,保持ICU床位流動的順暢。
此外,賴來勳提到,加護病房的病人容易因為細菌感染而導致敗血症。為了及早發現可能會有這類症狀的病患,IT團隊整合了大量儀器的數據資料,打造出加護中心早期敗血症警示系統,並結合了加護病房病患的儀器資料、生理量測數值、疾病診斷等,關鍵資料每1小時都會自動更新,來反應病患最新狀況。
透過加護病房的儀表板,ICU的醫師與護理人員能第一眼能先用顏色辨識每位病患的狀況,紅色表示最危急,綠色就表示病患安全。透過這個簡單的識別機制,「醫師能提早一步發現,來治療這類病患,或許就能阻止敗血病的發生。」賴來勳說。
臺中榮總的ICU不只靠IT來追蹤病情危急的預警,甚以可以預測病患復原的情況。例如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是加護病房另一個棘手的危急症狀,因為這類病人一旦病發,得靠呼吸器才能存活,以往都是仰賴醫師的經驗,才能判斷病人何時可以脫離設備移出ICU。IT團隊根據病人的生理資料、年齡與性別資料,再加上呼吸器儀器資料,在重症戰情室中,打造了另一套加護中心ARDS名單智慧預測系統,可以用來預測何時可以開始訓練病人脫離呼吸器,協助醫護人員提早做準備。
有了加護病房的e化經驗,臺中榮總在2019年更進一步擴大適用範圍,推出了一般病房病情惡化預警系統。臺中榮總利用過去十年所治療的4萬多名病患的大數據,靠十多萬筆資料才訓練出這套預警系統的AI模型。現在,臺中榮總就連在一般病房中,預警系統也可以從病人過去48小時的資料,來預測未來6到12小時病情惡化的程度,讓醫師與護理人員優先照護出現警示的病患。
以大數據預估醫師手術時間,提升手術室使用率降低醫護人員離職率
臺中榮總資訊室更用IT重新顛覆手術室管理。賴來勳坦言,4年前臺中榮總手術室的護理人員大量流失,主因是醫師使用手術室開刀的時間無法精準預測,可能有醫師預計使用3小時,但實際手術進行了6小時。或是有手術提早結束,醫護團隊還得原地留守,等待下一臺手術進來,使得護理人員經常要加班。
另一問題是,手術室的跨團隊合作困難,一個手術不只執刀醫師,更需要有麻醉師與其他醫護人員共同合作,他透露,手術室是以醫師為中心的設計,因為執刀醫師要為所有成敗負責,所以團隊其他成員不太能左右醫師,自然也不會有所異議。加上經常加班,長期下來導致醫護人員待在手術室的意願不高。
為了要改善這個狀況,臺中榮總資訊室開始介入,並啟動智慧手術室管理專案。賴來勳提到,他們運用了大數據來預估醫師的手術時間,為了搜集每間手術室的時間記錄,他們在手術室配置了平板電腦,每位醫師上刀要按一下,準備劃下第一刀也要按一下,結束手術、病患離開手術室交接給恢復室時,都各要再按一下。搜集了一年的資料後,就能知道每位醫師開某項手術平均需要多少時間。
他進一步指出,當醫師開立醫囑,需要開立手術排程時,只要在系統輸入手術醫師與手術名稱,點選預計手術時間,則會帶入預設值,這個預設值來自該名醫師前一年的歷史平均值。不過,手術醫師還是可以評估病人情況進行手術時間的修改。
接下來,就是如何精確排程手術,並管理好臺中榮總30幾間手術室的運用。賴來勳提到,IT團隊建置了排程日誌系統,以目視化管理來做手術排程確認。
同時,醫療團隊更可透過手術室控臺系統掌握每一臺手術的狀況,包括手術前一天,可先列印每位病人入手術室的檢查表,進行最終確認,比如病患開刀所需的特殊材料或是特殊麻醉劑等是否準備齊全,避免人為書寫錯誤。此外,還建立了手術室即時動態幕,開刀當天,護理站可以看到每間手術室的即時動態,若是有已超過手術時間的狀況發生,護理站即可在第一時間主動電話詢問手術室是否需要支援。
賴來勳強調,智慧手術室管理帶來兩大好處,一是手術時間預估正確率提高,由改善前22%提升至改善後71.5%。二是手術室使用率提高,他提到,臺中榮總有32間開刀房,平均一間手術室造價是3千萬到6千萬元,若是有達文西機器手臂,造價則更加昂貴。
現在,在不增加投資與空間的情況下,若以節省下的手術時間來看,臺中榮總每年等於多了1間手術室的開刀時間。此外,也改善了醫護人員工作超時的問題,整體離職率也改善許多。「現在的醫療真的跟IT綁得很緊。」這位醫學中心的CIO靦腆地笑著說。
臺中榮總在健保雲端藥歷著墨頗深。先前,醫界曾經發生多次病患打了顯影劑,因為腎功能不好,而面臨須立刻洗腎的狀況。賴來勳提到,為了避免發生藥物過敏的狀況,臺中榮總決定把雲端過敏藥記錄整合到醫囑開立流程。
臺中榮總先找來醫師與藥師,逐一研究雲端藥歷上的大量過敏藥記錄,釐清健保署與各醫院對過敏藥記錄的差異,再建立一個自動轉換機制,將這些過敏藥記錄,轉換成臺中榮總院內的辨識藥碼,匯入到院內過敏藥資料庫。
日後,每當醫師開立處方時,就能在系統進行檢核與攔阻,比如有重複用藥或是藥品間的交互作用,更包含了跨院所用藥,就能預先攔阻,確保病人用藥安全。賴來勳指出,臺中榮總每個月已可攔截6千筆有疑慮的用藥處方。
今年,臺中榮總資訊室不只要在年底前於全臺12所分院導入臺中榮總核心醫療資訊系統。而病歷早已全面無紙化的臺中榮總,還要進一步導入同意書生成及電子簽署管理系統。不只住院同意書,今年要連同自費手術同意書、侵入性檢查同意書都能電子化。在同意書電子簽署,臺中榮總也預計利用簽名時錄影的解決方案,來確認是否病患本人。
除了醫院既有的結構化資料,考量到有醫院蒐集到越來越多的非結構化資料如大量外部資料、影像資料。臺中榮總也正考慮從原有的私有雲環境,慢慢走到資料湖,希望讓醫院的結構化資料或非結構化的各類資料,在未來能有更好的整合,才能有利於分析。
附圖:臺中榮民總醫院資訊室主任賴來勳 (攝影/洪政偉)
資料來源:https://www.ithome.com.tw/people/137635
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拿回病歷使用主動權 區塊鏈掀醫療革命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羅士朋 報導2019/01/14 20:25
早期應用在金融方面的區塊鏈技術,由於具有去中心化、無法竄改、低成本,有效保護隱私的特性,加上能進行複雜的智能契約管理,現在已逐漸導入醫療領域。舉例來說,過去被視為醫院私有財產的病歷,現在只要病人授權,就能供研究單位使用、方便保險公司理賠,或是讓看診醫師掌握過去醫療紀錄,不但更方便,民眾健康也能有效追蹤,提升醫療精確性。
明亮燈光、嶄新設備,有了科技加持,不只求診流程簡化,未來醫院的場景更將大大不同。
TVBS記者戴元利:「現在走進醫院大廳處處可見智能設備,把掛號、報到、批價變得更簡單,現在北醫附醫進一步導入區塊練,讓你把病歷帶著走,透過授權機制,這些數據資訊就能做有效運用。」
護理師帶著顧客進行逐項檢驗,北醫附醫健檢中心除了淘汰紙本,靠行動裝置做引導外,納入區塊鏈技術後,哪些基礎檢查出現紅字,幾個小時內一目了然。
北醫附醫健檢中心人員張珮綺:「幫你設定完成一個小時之後,就可以透過手機,看得到您今天的一些抽血的數據,或者是一些相關的數據的部分。」
區塊鏈授權書按同意鍵,2012年後的健檢報告、就診歷史或醫師處方,只要跟病情相關的,都能靠智鏈護照統統記錄下來,北醫附醫善用區塊鏈,也就是去中心化、無法竄改、低成本,有效保護隱私,並能進行複雜許可權管理的優勢,讓原本只屬於醫院的病歷,成了民眾個人財產。
北醫附醫健檢中心護理師蕭淑慧:「比如說一些生化 血液,或者是血清的檢查,那再來超音波的部分,診間的醫師陸續完成報告,往上丟的時候,我們的客戶也可以,陸續看到超音波的檢查報告。」
莊敬診所醫師王曜庭:「妳可以授權給我,然後稍微讓我瞭解一下,妳在北醫做的檢查結果嗎(好的)。」
病患拿出手機APP,直接授權病歷給診所醫師,掃描QR CODE並輸入密碼認證,北醫附醫的就診資料,通過簡單步驟共享,不再一問三不知。
莊敬診所醫師王曜庭:「透過區塊練,我們可以透過病人的授權,得到完整的醫療治療的資訊,住院期間所有的檢查報告,會診單、影像學的檢查結果,甚至他的用藥紀錄都清清楚楚的。」
智鏈護照去年8月上路,所打造的健康醫療區塊鏈平台,更已整合三家壽險,做到一鍵式理賠申請。
記者VS.北醫附醫院長陳瑞杰:「(北醫還可以再做一些什麼)OK。」
2015年接下北醫附醫院長的陳瑞杰,看到區塊鏈不可或缺,然而想跨業整合,並納入更多診所打造醫療生態系,是一大挑戰。
北醫附醫院長陳瑞杰:「不是說純粹就是說我卡你、你卡我,然後我因為資料的不透明,然後讓這些東西變成,欸,我有一些利基在,你必須要靠我,(區塊鏈)這個東西,已經沒有這個問題了,應該是說我願不願意授權給你,我願意,這個東西就OK啦。」
護理師:「陳小姐請進。」
高雄榮總醫企部主任任振輝:「這邊看得到妳的流感疫苗,有在正常地施打。」
為了建置遠距醫療和轉診制度,高雄榮總從2014年開始,也導入電子病歷,平均一年少印了450萬張紙,省下1.43棟高雄85大樓。
高雄榮總研創中心創新長楊宗龍:「歡迎來到我們高雄榮總研創中心。」
現在還有全台首座研究創新中心,要替導入區塊鏈打好基礎。
高雄榮總研創中心創新長楊宗龍:「我們希望能夠揪合有創新基因的個人,以及有冒險精神的企業在一起做研發。」
3D列印、外型彷彿滑鼠,護理人員發想的氣囊式拍痰器,拿下發明金獎和2項專利,高雄榮總進一步自創VR教學,實現智慧醫療。
虛擬實境訓練系統:「頸部檢查無異常。」
多重創傷病人送進急診室,血氧濃度不夠,得趕緊罩上氧氣罩,消毒動作由內而外,連棉花棒畫幾圈都有SOP,VR內建的行為辨識系統,正在幫醫師打分數。
肌少症檢測系統:「請往前走。」
往前步行4公尺,如果走得慢,甚至連抓握都沒力氣,代表罹患肌少症、身體可能出狀況,另外高雄榮總還研發,洗腎病人穿戴監視裝置,未來這些數據上傳雲端,結合區塊鏈,都是精準化醫療重要參考。
高雄榮總研創中心創新長楊宗龍:「蒐集很多的大數據,可是大數據要到雲端上面去,必須病人同意,而區塊鏈的同意,這樣的一個智能同意書,就是實現這樣一個參與式醫療,最棒的一個工具,我們雲端所產生出來的演算,所出來的成果,就能夠迅速地幫助病人做當時的決策。」
由於區塊鏈不可竄改又保護隱私,只要提升社會信賴感,能做的將越來越多,2018年12月,高雄榮總也與壽險業者,簽訂合作意向書,建立理賠服務區塊鏈平台,未來病患不用來回跑醫院,只要動動手、提出理賠申請,授權保險業者取用病歷,經由區塊鏈穿針引線,醫院就會列出理賠所需相關文件,讓保險業者,做到一鍵式申請、快速理賠。
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劉俊鵬:「醫療端並不知道他的理賠條件是什麼,所以我們寫出來的東西,他發現等他到那裡(保險公司)的時候,他發現說 我明明有開刀,我可以得到更好的理賠 ,我怎麼不知道呢,如果我們做了區塊鏈以後,這些資訊事實上是互動的。」
蓋德科技技術長王俊堯:「幾個心室的地方,我們量測之後,那這個數據都會直接上傳。」
心跳聲轉換成頻率,變成波形上傳,有微小的心雜音,遠端的醫師能精準判讀,彷彿到府看診。
蓋德科技董事長許賓鄉:「你只要用手指頭放到這個機器裡面去,它在一分鐘之內,它就可以取得你的血糖數據,血液流速,血氧跟血紅蛋白。」
不用穿刺手指,隨時隨地都能量血糖,串聯大數據,有利民眾自主管理,這家10年前成立的穿戴裝置業者,嗅到區塊鏈商機,打造出健康環我平台APP,目前已導入壽險和上市櫃企業福委會,幫助公司掌握員工健康。
蓋德科技技術長王俊堯:「每個人會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健康紀錄,那這些東西當然在這個部分的話,它就是靠區塊鏈不斷去累積跟堆疊,所以這個東西有不可竄改性,而且它有穩固的一個可靠度,累積之後 每個人會不斷累積,自己的東西之後,會傳到我們大數據分析的雲端去。」
定期量測並分享生理數據,另外勤加運動,累積健康積分,未來這塊平台還能幫你賺錢,業者運用區塊鏈技術,只要號召更多業者和機構加入平台,民眾賺來的健康幣,甚至能兌換保險商品、健康食品、旅遊行程,長照服務或健康檢查,想像空間無限大。
蓋德科技董事長許賓鄉:「他的姓名、他的個人資料會移除,第二個這個資料開始做洗滌,會把一些不應該產生連結的,我們就把它拆解,所以就是說未來廠商,在參與這個應用的時候,它只會得到一個數據,被篩選過 被轉化過的一個健康數據,它其實是一種分析數據,它不是一個個資。」
區塊鏈在醫界的應用,逐漸百花齊放,想解決痛點、帶來便利生活,跨界打群架的時代已然來臨。
影片:https://youtu.be/sDxgKCa2SM8
資料來源:https://news.tvbs.com.tw/life/1065550…
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雲端病歷同意書的原因和症狀,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推薦與評價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直到今年初之前簽署的同意書,大概都只有針對雲端藥歷查詢或下載,但健保署資料庫擴大開放病歷內容,也可供查詢及下載之後,理應另簽一張可以讀取 ... ... <看更多>
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雲端病歷同意書的原因和症狀,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推薦與評價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直到今年初之前簽署的同意書,大概都只有針對雲端藥歷查詢或下載,但健保署資料庫擴大開放病歷內容,也可供查詢及下載之後,理應另簽一張可以讀取 ... ... <看更多>
雲端病歷同意書 在 菜鳥醫生闖德國- 前幾天上課討論到了病患隱私的問題。 有時候 ... 的推薦與評價
開所有的網頁或是去看醫生都需要填寫同意書,同意個人資料的使用。那雲端藥歷在德國可不可行呢? 幾年前德國衛生部部長就有提出E-Health 的概念,希望可以把病歷、用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