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x 國立臺灣文學館】拾藏「樂園漫步」 啜飲共享組
▎秋心 ◎郭水潭作 蕭翔文譯
放晴而高的天空
是秋心的象徵
那個心始終寬大而慈祥
我仰望著敬慕
那個心始終冷靜而寂寞
我從那裡博得哀愁
那個心始終遙遠而悲傷
我抱著他哭泣
那個心始終澄清而深奧
我從那裡汲取詩情
............
喔,秋天,向那個心
我要不斷地招呼呀
——收錄於臺文館古物《南溟樂園第四號》
--
▎作者簡介
郭水潭(1908年2月7日-1995年3月9日),筆名郭千尺,據王昶雄所述,其別號是取自詩人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一生橫跨明治、昭和、大正、民國四個年代,文學作品受時代影響極深,惜在戰後鮮少文學活動。其作品以日治時期為主。與作家吳新榮等,為台灣日治時期鹽分地帶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創作作品包含和歌、俳句、新詩、小說及隨筆等,可惜的是,郭水潭的日記保留下來的不多。國立臺灣文學館收藏的《自由日記帖》是郭水潭倖存的日記之一,寫於昭和13年至15年(1938-1940年)。
--
▎小編淵智賞析
〈秋心〉一詩為郭水潭青年時期的作品,原以日文收錄於1930年(昭和五年)的《南溟樂園第四號》刊物中,目前為臺文館的珍藏之一。
身為臺灣日治時期重要詩人團體「鹽分地帶」的大將,郭水潭的詩作在寫實主義對鄉土的關懷外,帶有一種獨特的「冷靜」特質。由於年輕,郭水潭早期的詩作對於萬物間的「存在」往往有著獨樹一幟的意識,加上時代的動盪,使得他看待事物的眼光多了一份「戒慎恐懼」的態度。因此,我們也就不難了解,為什麼郭水潭詩中的文字針對「時間」總有許多的辯證與質疑了。
1930年,那時的郭水潭還不知道對臺灣文學即將面臨重大的轉折。在郭水潭發表這首詩的隔年,日本政府發動九一八事變,對臺灣的政治運動採取強硬的態度,間接使得「文學的主體性」被凸顯出來——時間的變化對於寫作者而言是多麼重要,以致於必須不斷地去辯證與叩問,而這首〈秋心〉所探討的即為郭水潭在時間之中的深刻感受。當事物的邊界被觸及時,它們的「存在」往往才得以被證明,郭水潭在這首詩中,書寫出自己在季節的遞嬗間,對「秋天」複雜而深刻的意念。
將詩題名為「秋心」的郭水潭,在全詩的首二句即開門見山,直接點出秋天的本質存在於「放晴而高的天空」。這是什麼意思?難道秋天就不能下雨嗎?郭水潭不理會我愚笨的疑問,像個貼近土地、冷靜自持的抒情詩人繼續說著,以並列的性格形態去遞進秋天的形象:「寬大而慈祥」、「冷靜而寂寞」、「遙遠而悲傷」、「澄清而深奧」。
在這些形容中,郭水潭心目中的「秋心」當然並不是只能「放晴而高」,而是有著如此豐富而深沉的內涵,以致於他只能用「放晴而高的天空」作為秋心的象徵。什麼是象徵?象徵(Symbol)一詞源於希臘文,最初的意涵指一塊木板的兩半,後來被用來指那些參與神秘活動的人借以互相秘密認識的一種標誌、秘語或儀式。相較於單點指涉的譬喻,郭水潭僅能以「象徵」去觸及「秋天」的核心,可見得秋天對於郭水潭而言,並不僅只是時間上的意義,還多了空間的層次。
郭水潭以多變與矛盾的形象去指認秋天的神秘存在。在詩中,他以秋天作為敬慕的對象,甚至坦然說自己的詩情「都是來自於秋天」;而其中的刪節號看似突兀,卻顯示了秋天面貌的無盡——身為凡人的我們,只能永遠在刪節號之間不斷探尋,在刪節號之後留下自己對於秋天的願望:「我要不斷地招呼呀」,我要不斷地招呼。
國立臺灣文學館於近日所推出的「澄秋」雙層玻璃杯,便是以郭水潭〈秋心〉這首詩的意旨作為核心概念,將雲朵與秋天的「多變」與「海納百川」,化成流動的形態融進杯體設計中,除了顯示出《南溟樂園》在當時容納多種詩風的包容外,更讓我們的意識得以隨時光流動,回到過去與詩人共飲當年的種種。
*參考資料:
1.陳瑜霞《郭水潭生平及其創作研究》
2.班與唐【賣菜郎的傳奇前半生】打麻將、打拼文壇的好朋友——郭水潭
3.陳建忠等編《台灣的文學》
4.黃暉《西方現代主義詩學在中國》
--
美術設計:江襄陵-Nysus :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國立臺灣文學館
--
▎拾藏年度商品|「樂園漫步」系列啜飲共享組
國立臺灣文學館「拾藏:臺灣文學物語」以「樂園漫步」為主題,將「精釀啤酒」、「玻璃杯」做為文學的載體,挑選臺灣不同年代的詩社:風車詩社、南溟樂園社、半閒吟社的相關藏品與詩作,作家們展現各自的才華,尋找同好集結成社,營造出「樂園」般多元的氛圍與聲音。
拾藏與臺灣英式啤酒製造商「蔡氏釀酒」、工藝品牌「好玻GOODGLAS」合作,共同推出文學啤酒和雙層玻璃杯——樂園漫步系列啜飲共享組。邀請你一起品嚐與分享文學的靈感,依照個人的喜好,進入不同時代的氛圍,「漫步」於屬於自己的樂園故事。
臺文館線上商店|https://pse.is/3cc9j4
臺文館臉書|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拾藏臉書| 拾藏:臺灣文學物語
#郭水潭 #南溟樂園 #鹽分地帶 #秋心 #精釀 蔡氏釀酒 好玻 Goodglas
「風車詩社鹽分地帶」的推薦目錄:
風車詩社鹽分地帶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本週主題】重返南國歷史現場:在場,與不在場的物事 ◎ Y
本月的「南國敘事」中,我們聊了許多南國印象與南方的文學意象;聚焦在日治時期的文學社群「鹽分地帶與風車詩社」的詩作與其路線之爭的角力;也談到相對於「地理中心/漢人中心」對立的原住民詩。在各種意義上,其實很難忽視這些框架被言說、被設定的背後,這件事本身就是充滿政治性的。——潛意識裡我們抱持著幽微的語言慣性說著「北上/南下」的詞彙,相對於地理位置上更「東北」的日本,是握有統治權的「北方內地」,台灣在當時普遍被視為需要被開化的殖民地/南方國境;而相對於當代「台北政經中心」,更邊陲、較少人理解的原住民族群,則有一個看似遙遠陌生的南方想像。
這週的題目是「重返南國歷史現場」,其實是一個範圍相對大的範疇,也有數不完的遺珠之憾(例如笠詩社同仁就非常應該獨立做成一週)。無論如何,我抱著近乎有點天真的想法:期待歷史既可以革命,也可以抒情,但終究它都會帶著無可迴避的反叛意義,然後藉著詩的呈現,帶領讀者回到每一個「現場」去。歷史總是與當下的時空情境密不可分的,文學也是。本週的選詩有抒情且帶著抗爭企圖的詩作(如反抗綠色矽島、國光石化、風神125與其脈絡的相關詩作)也有以人為核心的政治詩(如日治時期著名的農運抗爭者簡吉)以及二二八歷史現場的南國切面——二七部隊、綠島、臺東泰源等等。
邀請你一起在場見證。
【加碼單元】責編心中的南國
說來大概有點慚愧,作為一個大多時間居賃於雙北的人,我心中主觀的南國記憶一直是由片段的故事組成的:艷陽,海岸線,不太和諧的一整排新建地,檳榔,路旁野狗。畢旅時從租車窗外閃過的風景,花蓮一望無際的海,晃晃書店裡的光。「花蓮是一個可以安靜到,會讓你開始不得不面對自己的城鎮。」曾經有人這麼對我說。我沒有親自體驗過,只好一直如是相信著。似乎也同樣呼應了前面曾有責編說到的:「就算這南方印象只是我的一廂情願,我也確確實實地在這個印象裏,受著南方的照顧與安慰。」但當然,自身的想像與印象是一回事,還有許多鮮明而切身的南國敘事仍然存在著。
例如,說到南國,似乎就不得不說到我最心神嚮往的城市台南。前陣子,台南市民間團體發起的募資購下228受難者湯德章律師舊宅行動。我想起了這個深刻的南方經驗:在附近大快朵頤一輪的我,首次來到湯德章紀念公園的畫面。湯德章紀念公園是紀念二二八事件受難者湯德章律師的公園,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附近交匯的圓環。在人來人往的甘甜之都(附近美食真的太多太多了),有(不只一段)佇立其中的記憶十分苦澀。但作為一個台灣人,我想我們仍然有必要親自去到現場,去感受,去記得這一切有多麽得來不易。
然後,我們才能在此時此地,以更謙卑而堅定的姿態前進。
--
美術設計:靖涵 https://www.instagram.com/c__nh_n/
圖片來源:自繪
#南國 #重返南國歷史現場 #政治詩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9/y.html
風車詩社鹽分地帶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牽牛囝仔 ◎林芳年
牽牛囝仔依偎在林投樹邊
他做笛子打發時光
默默地 默默地
牽牛囝仔面黃肌瘦 飲盡滴滴淚
老牛偷偷地投他一眼
那是為他叫屈與同情
我給他兩枚五塊銅板
他眼睛頓閃光輝
-
◎作者簡介
林芳年,筆名李秋華,為鹽份地帶代表作家與北門七子之一。
林芳年1914年生於台南佳里,是詩人林芹香的長子。1929年畢業於麻豆公學校高等科。1933年應作家吳新榮邀請,加入「佳里青風會」,同年發表第一首新詩〈早晨之歌〉於《臺灣新民報》。1935年6月「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成立,林芳年加入成為會員,同年與莊培初創刊《易多那》文學雜誌,內容有小說、詩、評論,但出版一期即停刊。1935年至1943年間,大量發表新詩、小說、文學評論,創作量豐富。戰後因語言隔閡停筆二十餘年,1946年起任職於台糖公司,期間多發表關於企業管理文章,1968年起重登文壇,發表小說〈情脈〉、〈森走的自由〉;散文〈春窗雜筆〉等。1978年林芳年發表〈鹽分地帶作家論〉。1984年獲吳三連新文學特別推崇獎。1989年因肺癌去世,享年76歲。
(改自東華大學「詩路」林芳年小傳)
-
◎小編宇軒賞析
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學誕生後,鹽分地帶作為具地方色彩的文學團體,儼然化身為一股代表臺灣鄉土的聲音;相較於被戲稱為「薔薇詩人」的風車詩社詩人群,鹽分地帶等左翼文學陣營的寫作者們更加貼近現實,而能夠與大眾的日常生活產生共鳴。
鹽分地帶詩人林芳年在寫作上的策略也是如此,在這首〈牽牛囝仔〉中,呈現出的畫面細膩地寫出當時人民的生活形貌。從寫實的部分來觀察,牽牛囝仔「依偎在林頭樹邊」、「做笛子」、「面黃肌瘦」是詩人所見畫面的紀錄;而牽牛囝仔「飲盡滴滴淚」、老牛「為他叫屈與同情」都是詩人透過想像,在內心經過轉化而成的臆想。
全詩所顯現出最大的張力在於最後一節。在前面情境的鋪陳之後,詩人給了牽牛囝仔銅板,牽牛囝仔的眼睛「頓閃光輝」,對應著前面百無聊賴、低迷的氛圍,在這裡產生了巨大的對比與可能性。
既然為注重寫實主義的鹽分地帶詩人之作,我們可以更進一步地去思索創作背後的社會情境:牽牛囝仔為何必須牽牛?所牽的牛為何是「老牛」?如果我們去細讀詩作中的線索,或許會發現很多可以呼應當時社會環境的設計,進而去回顧、省思這塊土地上的故事。
-
美術設計:�Nysus IG:https://www.instagram.com/nysus_/
攝影來源:CC0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鹽份地帶 #林芳年 #牽牛 #南國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09/20200911.html
風車詩社鹽分地帶 在 【本週主題】最初的南國:回到「鹽分地帶」與風車詩社 柄富... 的推薦與評價
【本週主題】最初的南國:回到「鹽分地帶」與風車詩社◎柄富延續上週「印象南國」的週主題,我們想脫離今日的視角,回到1949年以前的,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 ... <看更多>
風車詩社鹽分地帶 在 34風車詩社與鹽分地帶文學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風車詩社鹽分地帶 在 [情報] 張雙英,《二十世紀台灣新詩史》,臺北:五南,2006。 的推薦與評價
目錄
壹、台灣新詩的名義與緣起 001
一、「新詩」與「現代詩」一詞中「詩」的名稱與意義 003
二、「新詩」與「現代詩」的名義 007
(一)「新」與「舊」可在時間上呈現出兩者的先後關係 009
(二)「新」與「舊」的對比可在內涵與外形上突顯「新的特色」 011
1.人 102
2.時代與環境 012
三、台灣古典詩歌略說 013
四、台灣的白話文運動 016
貳、創新、寫實與超現實(1923-1945) 021
一、張我軍:台灣新詩的奠基者 025
(一) 張我軍的生平大略 025
(二) 張我軍的文學主張與台灣新文學:創新的精神 028
(三) 張我軍的詩歌創作:創新的成果 030
二、賴和 037
(一) 賴和的生平大略 037
(二) 賴和新詩創作上的最大特色:以寫實為主的「事件詩」039
(三) 賴和詩歌的寫實風格 043
三、楊守愚 044
(一) 楊守愚的生平 044
(二) 楊守愚的新詩創作:創新的形式與寫實的內容 044
1.散文詩 045
2.「台灣話文」詩 046
四、楊華 048
(一)楊華的生平
(二)楊華的詩歌創作:內容與形式的創意 048
1.楊華新詩的內容風格 049
2.楊華新詩的形式特色 051
五、王白淵 054
(一)王白淵的生平 054
(二)王白淵的詩歌 055
六、風車詩社及其代表詩人 058
(一)風車詩社 058
(二)「風車詩社」代表詩人楊熾昌之詩觀及其詩 060
1.楊熾昌生平簡述 060
2.楊熾昌的詩觀 062
3.楊熾昌的詩歌特色 064
七、楊雲萍 072
(一)楊雲萍生平簡述 072
(二)楊雲萍的詩歌特色 073
八、鹽分地帶詩人群
(一)鹽分地帶文學之特色 074
(二)「鹽分地帶」的代表詩人及其詩 078
1.吳新榮 078
2.郭水潭 085
九、銀鈴會及其困境 093
(一)銀鈴會的創辦、發展與結束 093
(二)「銀鈴會」在台灣新詩史上的意義 094
1.承先啟後的關鍵地位 094
2.拓寬新詩的領域 095
(三)「銀鈴會」的代表詩人張彥勳及其詩的特色 095
十、巫永福 099
(一)巫永福生平與詩觀 099
(二)巫永福詩歌的主要特色 102
參、回歸、失落、奮鬥(1945-1954) 107
一、語文政策的改變與影響 109
二、文化溝通的期待、挫折與努力 113
三、新詩的唯一社團:銀鈴會 117
1.張彥勳 118
2.詹冰 120
四、從1945到1951年之間的主要文學活動鳥瞰 122
肆、政治壓抑與西化解脫(五、六O年代)125
一、配合政策的主流詩歌:反共詩與戰鬥詩 127
二、懷鄉詩與寫實詩 131
三、新詩的新變:西化與掙脫 136
(一)新詩西化(現代主義化)的背景:掙脫政治的桎梏 136
(二)「現代詩」的崛起 139
(三)「現代詩」的論戰 141
1.「現代主義」內涵之論辯 141
2.傳統與現代之論辯 145
四、鼎足而立的三個詩社 148
(一)現代詩社 148
1.《現代詩》詩刊與現代詩社 148
2.現代派詩人及其詩 150
(二)藍星詩社 178
1.藍星詩社 178
2.代表詩人及其詩 179
(三)創世紀詩社 225
1.「創世紀詩社」的成立、演變、以及主要的詩歌主張 225
2.「創世紀詩社」重要詩人及其詩歌作品 229
伍、百家爭鳴(六O、七O年代) 243
一、六O、七O年代台灣新詩的背景 245
二、六O、七O年代台灣新詩壇的概況 247
三、《葡萄園》詩社 250
(一)「葡萄園」詩社的創立背景 250
(二)「葡萄園」詩社的詩歌主張與詩風 251
1.明朗的詩風 251
2.現代化中國的認同 252
3.健康的內容 254
(三)「葡萄園」詩人及其詩作 255
1.文曉村 255
2.古丁 258
四、笠詩社 259
(一)「笠」詩社創立的背景 259
(二)「笠」詩社的詩歌主張與詩風 260
(三)「笠」詩社分期的問題 262
1.台灣光復以前之詩人(如:「緣草」詩社之詩人) 263
2.從光復到「笠」詩社成立之間的詩人 263
3. 「笠」詩社成立之後詩人 263
(四)「笠」詩社詩人及其作品 264
1.趙天儀 264
2.非馬 266
3.白萩 268
4.李魁賢 269
五、龍族詩社 271
(一)「龍族」詩社興起的背景及詩歌主張 271
(二)「龍族」詩人及其詩作 273
1.辛牧 273
2.施善繼 275
3.蘇紹連 277
六、大地詩社 280
(一)「大地」詩社成立的背景及詩歌主張 280
(二)「大地詩社」代表詩人及其詩作 281
1.王潤華 281
2.張錯 286
3.陳黎 290
七、草根詩社 292
(一)「草根」詩社的成立與詩歌主張 292
(二)「草根」詩社的代表詩人及詩作 293
1.張香華 294
2.羅青 296
八、詩潮詩社 300
(一)「詩潮」詩社成立的背景與主要的詩歌理論 300
(二)「詩潮」詩社的代表詩人及其詩作 302
1.高準 302
九、陽光小集詩社
(一)「陽光小集」詩社的成立與詩歌主張 305
(二)「陽光小集」詩社的重要詩人及作品 306
1.向陽 306
2.劉克襄 310
十、其他詩人 313
(一)吳晟 313
(二)蔣勳 316
陸、八O年代:多元現象 321
一、八O年代詩壇的實況 323
二、八O年代詩壇的背景 326
(一)政治因素 326
(二)經濟與社會因素 327
(三)文學因素 328
1.文學批評與詩潮 328
2.詩社、詩刊、詩選 331
3.詩人與詩歌的分期 334
三、八O年代新詩的特色與成果 336
(一)抒情詩 336
1.席慕蓉 338
2.沙穗 340
(二)鄉土詩 344
1.吳晟 344
2.葉維廉 347
(三)懷鄉詩
1.張默 351
2.沙牧 353
3.余光中 356
(四)弱勢族群詩歌 361
1.瓦歷斯.尤幹 361
2.杜十三 363
3.陳寧貴 366
(五)政治詩 369
1.李魁賢 370
2.陳黎 372
(六)都市詩 374
1.林彧 375
2.羅門 377
(七)環境生態詩 381
1.陳斐雯 382
2.林彧 385
(八)探討社會問題的詩 387
1.中學生的升學問題:德亮〈國三症〉387
2.青少年的反叛心理和行為:洪致〈龐克少年〉391
3.青年人的失業問題:李昌憲〈失業的心情〉396
(九)女性主義詩 400
1.夏宇 402
2.劉克襄 405
(十)後現代主義詩 407
1.陳克華 409
2.林耀德 413
柒、九O年代:詩人自我定位的努力 417
一、新詩獲得學院的正視 419
二、台灣「新詩」的名實關係 420
三、新詩的自我定位 421
四、新詩人的自覺 422
(一)「台語詩」的推動 422
(二)年輕人(所謂「次世代」、「新新世代」或「X世代」詩人)追求自我肯
定的努力 423
1.競逐詩壇獎項,以求出人頭地 423
2.組詩社、辦詩刊,擴展發表空間 424
3.藉電腦科技之助,推動突破任何傳統框架的「網路詩」425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40.186.3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