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講ED:渾水
葡萄冰島 不如莊敬自強
自從冰島在2016年歐洲國家盃的精彩表現後,世界重新檢視這個只有33.6萬人口的小國,尤其被其維京式的打氣方式震懾。然後社會網絡一堆人自慚形穢,叫呼「點解人地咁少人都做到?香港做唔到?」,甚至恥笑永遠跟世界舞台無緣的國足,叫春聲不絕。
小國運動發展和國家投資,是以前高考經濟學會觸及的話題。公式化的答案是扯上制度經濟學,私人市場發展鼓勵競爭和有利培養更優秀運動員之類,pretty standardised。人多資源多不代表成績好,能發展成熟的產業鏈。現實見到的中國運動圈、冰島運動圈是例子。
每個國家對運動的期望不同,中國對奧運金牌數量有嚴重執著,喜歡在奧運場內超英趕美。透過國家中央支持的運動也講成本計算,足球是團體項目,投放大量資源可能才換到一面金牌,但同樣的資源放在個人化運動項目,可能夠換十面金牌。
中央支持的運動員只有一剎那光輝,唔代表永恆,很少像姚明這類能夠「走出去」的運動員可以享受運動經濟成果,不少金牌運動員晚年悲慘,令人心酸。民主程度也會影響運動產業化、市場化,因為產業涉及利益,自然有人尋租、貪污,不在話下。習大大有足球夢,但足球夢要發展成健康產業,還是要靠良好透明的制度。
冰島人的耐力也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經濟上冰島跟英格蘭在漁權產業是世仇,彼此曾為鱈魚捕魚權引發衝突,你知外國人幾鍾意fish and chips啦。狡猾的冰島利用國際關係扮弱者,借力打力反將英國一軍,詳情請看舊文《中印邊境爭議和鱈魚戰爭》。冰島在國際賽事扳倒英國,也算是另類乘勝追擊。
冰島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通常列強如美國,是會注資入面臨破產的金融機構,透過國有化方式續命,行另類民粹主義。冰島政府則另闢蹊徑,毅力驚人,任由三大銀行破產,一次過走晒數,情願在絕處再重生;同時捉晒貪心的銀行家坐監,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幫助和行使資本管制。時任的總理在巴拿馬文件被發現搬錢出境,不好意思囉,請一同接受政治代價。結果冰島由金融國家,重回產業,靠漁業和旅遊帶回整個國家經濟。冰島足球的興起,是發展旅遊業,打響名堂的external benefit。
其他國家能有這樣一刀切,砍倒重練的決心嗎?也許毛主席時代的中國會。現在中國面對貿易戰卻是行另類綏靖政策做緩兵之計,派人和談,跪求美國幫中興通訊(763)吊命。國際層面的外交風波,卻只用降準(調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放水去續命,治標不治本,難免令市場覺得中國的經濟智囊黔驢技窮。民族性不是很好的社會科學概念,不如姑且簡單去講一個訊息:既然我哋不夠別人堅毅,倒不如學習莊敬自強,少點葡萄,少點叫春。
https://www.am730.com.hk/…/%E8%91%A1%E8%90%84%E5%86%B0%E5%B…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