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澎建國是否必定「終將一戰」?台海中線的意義、防空識別區與「『共』機擾『台』」]
🔗 https://wp.me/pd1HGm-k2
直播重點整理EP21】🥜台澎小堅果🌰
時間:6/26(六) pm8
講者:臺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創辦人-黃聖峰 +皮筋兒
主題:
1. 台澎建國是否必定「終將一戰」?
2. 台海中線的意義
3. 防空識別區與「『共』機擾『台』」
其實在推廣法理建國這半年有許多人對「終將一戰」提出很多問題,大家可以到頂置文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有關的問答。
➖➖➖➖➖➖➖➖➖➖➖➖➖➖➖➖
1. 台澎建國是否必定「終將一戰」?
推廣法理建國時,常常會遇到台澎人只要聽到「台灣獨立」、「建國」就會聯想到會見血發生戰爭,這其實就是台澎人從小被中華民國政權洗腦下以為會戰爭被嚇大的結果,以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武統是真的;不然就是說中華民國一定不會同意,這種人就是以為需要從中華民國中獨立,而且完全不清楚保護台澎七十多年的台澎法理地位狀態:正因為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不屬於任何主權國家(無論是PRC/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所以台澎不是中國內戰的戰場;還有人認定台澎拳頭還不夠大,卻不知道建國後成為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能與他國建立軍事同盟更能提升台澎地位與安全,再者,國際上比台澎武力低弱的主權國家也是有的,但他們至少還是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而台澎只是在國際法上自主運作的單位,是二戰盟軍佔領的地域。
其實我們也強調過很多次PRC政權要攻打台澎欠缺法律上的理由,現實上依據法理建國派主張的路線,當建國執行完畢時,PRC政權基本上不敢動,但還是有人認為「無論如何PRC政權一定一定會打過來」,還有人進一步延伸說「為了避免終須一戰」要先讓中共垮台、或者是先發制人要把對方殺光,但都沒想到你先行軍事行動,你依據的是什麼理由?
現實上,法理建國派說過PRC政權對台動武的根據事實上是不存在的,我們提出的做法會讓PRC政權不敢動。但如果今天台澎人一直卡在一個點上,認為PRC政權就是個瘋子無論如何都會打,如果台澎人揮之不去這樣的認知,那就會很難進行深入溝通了。
在這要提醒大家,現在大家認為PRC政權完全不講理的這種感覺,其實也是ROC政權刻意塑造出來的,因為很多人難以理解PRC政權一天到晚叫囂攻打台灣的依據根源,如果曾經有認真看過法理建國的論述,就會知道PRC政權主張對台動武的根據就是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而這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根據就是源自於1945.10.25 ROC政權主張「台灣光復取得台澎主權」的說法。
PRC政權他的理由就是順著ROC政權主張台灣光復主張回歸祖國而來的。
所以PRC政權不講道理嗎?真正不講道理的是誰?最一開始違反國際法上關於領土主權的取得的規則就是ROC政權,就是只要所謂的「外交部長」出來說話大家就會跟著拍手的ROC政權。但倘若不是ROC政權先把舞台搭好、腳本寫好,那RPC政權是要怎麼一直叫囂武統台灣呢?
之前直播中有說明ROC政權的中國政權身分,大家可以去回顧一下(連結中有附上)
-
RCO政權是最早在1945年說「一中」的,也是最早說「台灣光復」的。而PRC政權是在1949.10.1建政後才與ROC政權來爭奪「中國主權國家合法政府代表權」,那ROC政權明明是始作俑者,結果現在裝受害者要跟台澎人站在一起,不是很「幽默」嗎?
所以很多人認知的「終將一戰」這個狀態,到底是誰創造了這樣的狀態?是ROC政權嗎?還是PRC政權?還是台灣人?事實上一直都是ROC政權先使出騙術主張台灣光復的。以台澎法理地位來說,台灣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這個中國也包括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呀,所以ROC政權老實承認台灣光復是假的,還有他的盟佔代管者身分,這樣PRC政權也沒有依據來威脅不是嗎?
就好比父子要討論房子的所有權,兒子說它要繼承這間房子,因為爸爸說他有取得這間房子所有權,但問題是父親根本沒有這房子所有權,如果今天爸爸老實承認他沒有這房子所有權,那兒子是要怎麼主張繼承這個房子?
法理建國派的做法就是讓當初主張為中國主權國家取得台澎領土主權的ROC政權,「老實承認根本沒有這回事」,則提出的主張以ROC政權的主張為依據的PRC政權就沒辦法繼續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了,因此法理建國派就是要從根源來談起,讓ROC政權停止說它有為中國主權國家取得台澎領土主權,承認它盟佔代管者的身分,就可以讓PRC政權主張的這條依據斷掉。
此時,如果PRC政權要想攻擊台澎的話,那就是跟二戰全體盟軍成員宣戰的意思。中國主權國家當年在清帝國政府時期引來八國聯軍,難道他還想引來二戰全體盟軍圍剿嗎?
所以我們就是要還原ROC政權與台灣的法理關係,這就足以讓武統台灣的威脅降低到極低狀態,因為RPC政權沒辦法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且就算他要動手,就是跟簽署《舊金山和約》的48個盟軍成員及與日本簽訂其子約的盟軍成員直接宣戰。我們認為PRC政權沒有蠢到這程度。
另外還有人說PRC政權若想進入到太平洋一定要拿下台灣才可以?請問PRC政權沒拿下台澎的這七十多年裡,難道他的飛機就沒有飛到太平洋上過嗎?他的航空母艦沒有開到太平洋嗎?他的軍機不是有經過巴士海峽嗎?難道PRC政權沒拿下台灣就進不了南海去主張南海是他的嗎?那他現在是在做甚麼人工島呢?重點在於,說PRC政權一定要拿下台灣的人所提出的這些根據是說不過去的。
PRC政權為什麼想要進入西太平洋?是稱霸世界嗎?如果他只是要好好與他國做生意,那也沒有人阻止它進入太平洋的,這些都是不需要透過武力取得台灣就能完成的。
還有一點,我們對於領海、領空的國際法了解太少了,所以才會以為拳頭大就可以橫行無阻,所以等下也會深入來談領海、領空的國際法法理基礎。
其實要回歸現實面,那些主張終須一戰的人的理由到底什麼?如果只是主觀認為PRC政權失去台灣就會垮台,這是真的嗎?PRC政權在1949年執政時,也是同意承認外蒙古獨立建國,也是因為與蘇聯好關係就支持讓外蒙古成為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塊這麼大的土地跟台灣相比大多了,所以說沒有奪下台灣PRC政權就會受不了嗎?現實上台灣現在不是在PRC政權手裡,難道台灣人就無法到中國那邊做生意嗎?現在PRC政權代表的中國沒有拿到台灣的主權,兩地還是可以往來交流,難道用武力奪下台灣後往來會比較輕鬆嗎?
其實我們可以知道PRC政權會主張要打台灣,有可能是為了把自己內部問題移轉到「打台灣」外部問題上。但其實PRC也還有很多外部問題「仇美、仇日」的議題可以來操作的,我們常看到中國人抵制他國的物品,但我們沒看到他們因為「仇台」而抵制過台灣的東西,如果真的要操控所謂的「民族仇恨」那美日會比台灣要好操作許多。我們也常聽到「中國人說不打中國人」,好那又主張打台灣,所以到底中國人是把台灣人當中國同胞還是怎樣?
從這就會發現說什麼非得要拿下台灣的說法,其實都是台灣人自己嚇自己。
今天台澎還不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所以我們無法利用國與國依國際法簽訂的共同防禦條約來增加國防的安全。在台澎建國後,國際法上針對國與國之間不得無故行使武力侵犯他國領土主權的保障就會直接保護台澎,直接建立一道國際法的牆阻擋PRC政權。
台澎成為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PRC政權其實也不會損失什麼。中國人有精神勝利法,就是將執念化作可以超越現實層面的精神鼓勵,這也可能在將來台澎建國後,中國人也會找到理由來說服自己不需要打仗的,也可能會說啊華人又建立了一個民主的主權國家之類的說詞,好來平撫之前PRC政權對台的主張而沒有成功所造成的情緒反彈。
-
基本上我們所推動的自決建國在走到「台澎住民真的要行使自決權」那一刻的時候,台澎會處於一個覬覦者再怎麼想動也不敢動的狀態。
當然不是說ROC政權一講出「終止代管、自決建國」這句話的時候,就會如同使出魔法般讓PRC政權一動也不動。重點在於,ROC政權在「什麼時候」講出這句話。
這裡講一個情境給大家想像。
我們都知道美國會跟他的盟友舉行聯合軍事演習。也就是兩年一度的環太平洋軍演(RIMPAC)而這些盟友,若仔細看名單,會發現有許多都是二戰參戰者,《舊金山和約》簽約國。
那麼,假設在某一次的環太平洋軍演進行到尾聲,在美國、英國、法國、澳洲、紐西蘭、菲律賓等《舊金山和約》簽約國在台灣附近進行時,ROC政權宣布「自己沒有台澎主權、自己只是為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然後這些國家的艦隊就分別駛往基隆港、台北港、台中港、高雄港外停駐,並有部分軍艦在金馬東沙附近停駐,接著發表公開聲明:「台澎地位未定,ROC政權係自1945年開始為盟軍全體成員佔領代管台澎至今」。
然後ROC政權便以盟軍佔領執行者身分,在台澎舉行自決公投。在台澎住民自決公投通過建國、並依據決議組成臨時政府後,便立即與這些國家簽署共同防禦條約,然後以國家代表政府身分邀請各國進駐港口。《舊金山和約》及其子約簽約國並在公投通過決議後,立刻發布公開聲明,宣布基於《舊金山和約》造就的台灣地位未定狀態,以及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人權兩公約中對自決權的肯認,相關國家承認以台澎住民行使自決權之結果作為台澎戰後最終處置,並承認台澎已建立主權國家,最後並聲明,希望ROC政權與PRC政權以和平方式處理金馬等中國領土之爭議。
緊接著,ROC在台澎完成建國程序後,宣布「盟軍佔領代管」正式結束將中央政府所在地遷往金門,然後於金馬舉辦自決公投。
好的,請問在這個情境中,PRC政權敢不敢動手?
覺得這個情境設想得太過完美不可能嗎?
那麼,假設今天中華民國政權的執政者是瞭解台澎法理地位且有心推動建國的陣營,早已透過非官方單位乃至於密使,與相關國家進行溝通、取得共識,做好一切安排,甚至連共同防禦條約的內容都已經擬好了呢?
所以,各位,這樣可以理解法理建國派所說的,依據史實、台澎國際法法理地位、自決建國程序來完成「和平建國」是怎麼一回事嗎?
可以理解為什麼從法理切入,會是以排除戰爭發生為前提嗎?
可以理解為什麼台澎國際法法理建國連線在 2015 年提出的建國三步驟裡面,如此強調掌控中華民國政權嗎?
還有為了因應「中國立刻扣押在境內工作的台灣人當人質,以他們的生命為由威脅我們停止行動」可能的情形,ROC政權可以在事前實施政策,大幅減少在中國的台灣人。
不過重點在於,PRC這樣惡搞台灣,對它到底有甚麼好處?
當然,也別忘了這時許多國家的艦隊都在西太平洋這裡。前述那些國家藉時若發表公開聲明,譴責PRC的行為,並揚言如果繼續採取這種行為,將對PRC港口進行武裝禁運。如何?
PRC動在中國的台灣人,二戰盟軍各國動PRC黨國高層在各國的家人跟錢。如何?
PRC高層都很清楚「拿下台灣」自始至終就只是個政治宣傳。PRC高層之所以想盡辦法維持共產黨的地位,就是為了方便賺自己的錢。
為什麼法理建國派要不斷強調《舊金山和約》所建構出來的狀態?因為那是共識的基礎。我們可以妥善的運作這些法理狀態來跳脫出「一中兩政權」的框架。
其他政治層面的東西都有可能隨便改變,但透過國際條約所建構出來的東西,可不是你說不存在就會不存在的。
我們好好運用台灣地位未定的狀態,這些歷史脈絡都非常清楚,所以了解清楚來完成終止代管自決建國,和平地完成符合國際法法理的程序來建國,建立長治久安的國家,因此根本不會「終須一戰」。
如果距離法理建國派的實踐拖了太久,在這過程中腦袋不清楚的台澎人做了蠢事,給了ROC/PRC政權併吞台澎的一個根據,那就會很麻煩。
因此我們很積極地要告訴大家事實,就是為了縮短這個進程,來脫離現在這個不上不下的一中兩政權現狀。
台灣要能站在其他國家的角度去思考。台灣人千萬不要覺得這個世界會以台灣為中心,或覺得這個世界虧待台灣、對台灣不公平。相較於其他許多發生在這個世界上,根本難以解釋為何會變成這樣的事情,台灣所面臨的困境,其實脈絡很清楚,要解決也沒有想像中困難。真正困難的,是把脈絡看清楚。
國際上各國的立場意見可以看 台澎國際法理建國連線的網站
➖➖➖➖➖➖➖➖➖➖➖➖➖➖➖
2. 台海中線的意義
台海中線之前有發過一篇文有提到,大家可以先回顧一下:
一中兩政權的困境:九二共識+ ROC政權不等於KMT+ROC不等於台澎+兩岸衝突的岸+PRC/ROC政權的防空識別區
台海中線是以台灣海峽為區分兩岸界線是韓戰後「台灣海峽中立化」政策出現後開始,而線段正式出現則是《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後才劃設。
在1950年代美軍第十三航空特遣隊時任司令戴維斯空軍為了控制兩岸衝突所劃設的一條防空警戒線,這個中線位置隨著時代演進,才有了今日 「北緯27度、東經122度,北緯23度、東經118度」的座標,這個假想線最初含意「越界形同挑釁」概念就被延續下來了。
ROC政權流亡到台澎後一天到晚主張要反攻大陸,就把中國內戰帶到台澎,還帶了眾多中國難民跟中國軍人,因此造成中國內戰延伸到台海兩側,在韓戰爆發時,美國杜魯門總統有發布了「台灣海峽中立化」的聲明,不希望為了追殺ROC政權的PRC政權對台動武,也不想ROC政權趁著韓戰爆發想反攻PRC政權,因此美國派了第七艦隊來這巡防,就是不想中國內戰雙方在韓戰時添亂。後來進一步明確化的,就是被稱作Davis Line(戴維斯線)的台海中縣。
中國流亡政權1945.12.7流亡到台澎時,當時台澎領土主權還是屬於日本,後來1952.4.28《舊金山和約》生效,台澎領土主權歸屬未定,ROC政權想代表的中國沒有取得台澎。
而1949.10.1 PRC政權建政後,ROC政權與PRC政權之間為「爭奪合法政府代表」的中國內戰還未結束,直至今日這個台海中線就是中國內戰的事實上停戰線,若要類比的話就相當於南北韓之間的北緯38度線。北緯38度線雖然是依據《韓戰停戰協定》劃設的停戰線,但因為南韓沒有簽停戰協定,只是依照協定內容照著做,所以在南北韓間的北緯38度線只能算是事實上停戰線 。
ROC政權流亡台澎至今,也不曾與PRC政權針對中國內戰簽署所謂的和平協議或停戰協定,所以台海中線與南北韓的那條線一樣,都是事實上的停戰線,而不是嚴格法律意義上的停戰線,而且都由第三方訂下而非雙方議定的結果,只是雙方基本上都會遵守。畢竟動輒越界會嚴重影響國際情勢,雙方沒那麼蠢去胡鬧。
目前狀況就是PRC政權有些騷擾台海中線的情況,還有PRC政權治下的漁船越過台海中線,不過ROC政權在過去也會派飛機越過台海中線,去PRC政權治下地區拍照,還有像派水鬼摸到PRC政權治下地區割下對方軍人耳朵,所以其實雙方都有互相越線。
對ROC政權來說,「中共」就是指中國領土上的中國共產黨。因為對方是中國內戰中的敵人,所以也會出現和平協議的議題,這就是一中兩政權的框架。總之,台海中線就是中國內戰的兩個政權彼此之間的事實上的停戰線。
➖➖➖➖➖➖➖➖➖➖➖➖➖
3. 防空識別區與「『共』機擾『台』」
ROC政權防空識別區與台海中間根據差不多,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
西北角一大塊畫到中國領土上,為什麼可以這樣畫?
先來理解防空識別區跟領空的差別。
這張圖就是告訴大家國際法上的陸海空。
「領土」就是陸地的部分,陸地與海洋交接處的點會形成「領海基線」;「領海基線」就是確立「領海」的起點。
領海基線往外12海浬之內就是「領海」,相當於22.2公里,就是從海岸線往海洋的方向的22.2公里以內屬於領海範圍。
12海浬之外有個「鄰接區」也是有12海浬的範圍。
領海在國際法上是國家的主權可以完全行使的地方,而國家主權在鄰接區不能完全行使,只能行使一部份,例如針對關務、租稅、移民、污染的部分,在鄰接區範圍內主權國家可以針對這四個事項來進行管理,比如說抓走私貨物、抓偷渡客、或者有海洋污染的情況,那主權國家就可以在這行使管轄權。
而「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就是領海基線往外的最大範圍200海浬以內,這個範圍裡這個主權國家可以在這裡捕魚、挖石油,以獨占方式來運用這裡的海洋資源,並讓其他人不可以運用海洋資源,就像是台灣漁船有誤入日本的專屬經濟海域來捕魚,所以日本就可以把台灣漁船給抓起來。
在專屬經濟海域以外的海域就是「公海」。
只要不是領海的海域就是「國際水道」,無論是哪個國家的航艦、漁船都可以在此自由航行,軍艦在國際海洋公約上有明確的規範,在此不多贅述,而無害通過與自由航行不一樣,無害通過是指領海基線往外12海浬內,只要不損害沿海國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通過。反面而言,只要外國船舶於經過領海時,有損害沿海國和平、良好秩序和安全之情事發生,就不是無害通過。
「領空」就是領土與領海上方的空域,主權國家在領空上具有「排他性」,可以阻止別人飛過自己的領空。
「領空」以外的範圍就是「國際空域」,任何國家在此有自由飛航的權利。但是有些國家會在「國際空域」劃一定範圍稱作「防空識別區」。
其實「防空識別區」這概念尚無國際法效力,但在國際政治上卻有重要的生存空間意涵,因為在實際應用上會牽涉到對空武器及戰機的使用,所以劃設防空識別區是具有高度政治及軍事意涵的動作。
一個主權國家或者治理當局為了防空的需要劃定的範圍,若有其他飛機飛入就必須要表明來自哪,若是具有武力的軍機進入,則會廣播被要求馬上離開,該地的軍機也可能會伴飛來追蹤對方。
並不是每個主權國家或者治理當局都有「防空識別區」。會劃設 「防空識別區」 通常是擔心會發生戰爭,為了避免敵方軍機快速飛入領空,所以劃設「防空識別區」讓自己能及早發現,並可以事先預警阻止敵方威脅,是提高防空安全的措施。
「防空識別區」這個劃設範圍就常理來說不能涵蓋他國領土、領海上方的領空。
但我們看ROC政權的「防空識別區」卻畫到中國領土領海上,從這裡就可以知道ROC政權認為台灣海峽兩側屬於同個國家。而這都是ROC政權流亡到台澎後才產生的問題。
大家可以看一下日本跟韓國之間的防空識別區,並沒有重疊到他國領土、領海。
總結一下:
這張國際法上的陸海空圖裡有幾個重要基本觀念:
1.領海範圍是12浬(約22.2公里)領海之外的海域是國際水道,可以自由航行。
2.專屬經濟海域範圍最大200浬,擁有專屬經濟海域的政權可以獨占利用該海域的經濟資源。
3.專屬經濟海域不是領海,進入專屬經濟海域不等於侵入領海。
4.專屬經濟海域之外的海域是公海,除可自由航行外還可以自由運用海洋資源。
5.領土及領海上方的空域是領空。領空以外的空域是國際空域,可以自由飛航。
6.防空識別區沒有國際法效力。防空識別區不等於領空,進入防空識別區不等於侵入領空。
——
由於ROC政權不是主權國家,上述說的國際法上保障主權國家可以行使主權的領土、 領海、 領空,ROC政權若要主張就有可能會受到質疑與挑戰,基本上如果不是盟軍分區佔領那個框架確立中華民國政權對台澎的治理權限,在台澎它是很難主張這些權利的。
就佔領法的角度,佔領政權所扮演的角色是「相當於國家政府」,所以佔領軍可以「為佔領地」主張佔領地的土地、佔領地領海基線往外12海浬內及領空方面的保護。中華民國政權在台澎之所以能在那裏主張領土、領海及領空,其實是源自於佔領者在戰領地所具有的「準(國家)政府」地位。
再舉個例子,聯合國託管地的託管國,或佔領地的「合法」佔領者,都可以為當地主張相當於領土、領海、領空的保護。但如果是非法佔領者,狀況就不一樣了。非法佔領者的例子,就好比 ISIS。由於 ISIS 對它控制的土地並沒有合法的治理權限,反恐聯合軍隊的飛機就直接進去轟炸了(不存在被承認的領空)、戰車就直接開進去開炮了(不存在被承認的領土)。
這也是為什麼中華民國政權雖然沒有台澎領土主權,但盟軍成員會尊重它「為台澎」主張的領土領海領空的緣故。所以,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得出來,為什麼老實承認、肯定中華民國政權具有治理台澎的合法權限很重要。少了這個東西,就真的什麼保障都沒有。而台澎的領土領海領空方面的保障,其實就是源自盟軍佔領權的授與。
若是在沒有治理當局存在的情況下,光是靠「擁有自決權」本身是無法提供領土、領海、領空等方面的保護的。因為終究還是必須要有一個能運作的執行單位存在,才能提供實質保護。而台澎人在合法治理單位的協助下行使外部自決權來建國,就可以在建立自己的國家、組建國家政府後,由國家政府對外主張相關權利並提供實質保護。
換句話說權利必須行使才能發揮作用。台澎住民雖然「擁有外部自決權」,但如果一直不行使,不建國,那 「擁有外部自決權」 本身也沒辦法提供什麼國際法上的主權國家有的保護作用。
有些人主張:因為台灣人擁有自決權,所以中國不可以侵犯台灣。 這就是錯誤認知。真正能保護台灣的,是行使自決權之後建立的主權國家,而不是自決權本身喔!就好比若別人誹謗你,雖然你因此「擁有控告對方誹謗請求損害賠償的權利」,但如果你不去提告,對方應付的賠償金是不會自動跑到你帳戶裡的。
記住不要掉入了「擁有權利等於已經主張權利」的陷阱。法條規範存在了,不積極地行使,找一堆理由藉口不行使,權利又要如何保護自己呢?
➖➖➖➖➖➖➖➖➖➖➖
最後再提一張圖是ROC政權公布的限制及禁止水域:
「禁止水域」就是領海基線往外算12海浬範圍內。再往外算12海浬的鄰接區就是「限制水域」。
大家可以看金馬東沙畫的就沒那麼大。
之前有個新聞就是PRC政權要在中華民國福建省連江縣莒光鄉的東莒島外海蓋離岸風力發電機,結果ROC政權立委就擔心說這樣使否會影響「國防」安全,然後ROC政權行政院就說:「中方開發位置經海巡署測量,位於馬祖東莒西南方7海浬,經換算約為13公里,屬於我國禁止或限制水域以外之海域,且未涉及兩岸航線。經陸委會洽連江縣政府瞭解,該海域非我漁民作業區域,亦未接獲民眾相關陳情,惟其運作是否可能影響候鳥生態,將予密切關注。」
行政院指出,馬祖東莒西南方7浬海域與中國相鄰且重疊,依「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規定,於該海域從事生物資源或非生物資源之開發,可透過協議方式或互相合作之精神處理,惟兩岸雙方現針對相關合作及開發等事項尚未簽訂相關協議。陸委會等相關部會與連江縣政府已持續觀察後續發展,並作必要應處。
從這就看得出來ROC政權根本沒有主張領海跟鄰接區,只把這裡金馬的限制水域、禁止水域畫得範圍很小,中國內戰根本沒有結束,彼此之間都小心翼翼不要觸碰這個問題。
❤️ 本集整理就到這了,有空的人可以聽直播原音,有任何問題歡迎入台澎小堅果社群。
一海浬等於幾公里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中內海化」的危機
中國國慶前夕,國台辦透過發言人馬曉光重申九二共識是兩岸復談基礎,更明確重申:「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之間不存在海峽中線。」一方面透露兩岸恢復談判的可能性,另方面否認台灣海峽有中線的存在。在重要的日子發表的對台談話,絕對有其政治意涵,國人應予重視。
按台灣與中國之間隔著台灣海峽,最遠處300公里,最近只有130公里(福建平潭到新竹)。1954年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共同防禦條約」,美國指揮官戴維斯建議以海峽中線為界,地理座標從北緯27度東經120度到北緯23度東經117度的直線,美國負有防禦安全的責任,但也限制我方戰機及艦艇必須在中線以東進行。這是一條抽象的心理防線,在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之前,國共均默認海峽中線的存在,表示雙方互不侵犯,有如「海上護國長城」。
1999年中共對「兩國論」強烈反彈,共軍大舉逼近中線,美方為此介入。2015年1月,中國劃設M503民用航路太靠近海峽中線,經馬英九政府密集溝通後,中國修正M503航路,西移61海浬,並暫緩啟用北向航路與三條連接線,表示對海峽中線的尊重。
然而隨著美中爭霸,兩岸關係緊張,2019年3月31日解放軍兩架殲11戰機首度飛越中線上空。2020年2月10日,解放軍機艦繞台,共機穿越海峽中線。8月10日,殲10及11短暫飛越海峽中線。最嚴重的是,9月18日及19日兩天,前後出動18及19架戰機飛越中線。後面三次均與美台關係升溫有關,8月份美國衛生部長來台,9月則是美國國務次卿來台,抗議及恫嚇的用意極為明顯。據國防部公告,共機在9月中以來共擾台51次,甚至中秋連假期間無日不擾,顯然共機飛越海峽中線已經「常態化」,已使我空軍疲於奔命,並消耗不少軍費。
海峽中線在國際法上有何效力?依2018年聯合國國際法委員會通過的「關於習慣國際法的識別」結論草案,特定實踐必須具備普遍性及一貫性等規定,海峽中線難以認定具有國際法上的一貫性,僅具有政治及軍事意義。如今中國片面否認海峽中線的存在,等於將台灣海峽視為中國的內海,將台灣視為中國的領土,事態極為嚴重,應向國際控訴中國是片面改變現狀,破壞和平的 trouble maker。
但是,海峽中線並非位在領海12海浬範圍內,中共軍機只要沒有飛越領海上空,並不違法,我軍只能加強偵蒐驅離,除非對方開第一槍,我方只能謹慎遵循「防衛反擊權」。別忘了解放軍在距台北800公里以內有39座空軍基地,在東部及南部可以集結1000架戰機,而台灣的戰機總數約有300架。共機從福建飛越台灣海峽,只需10分鐘,假設共軍一次調派30~50架戰機從不同方向齊飛中線,我們能否在15分鐘左右出動同等架次的飛機加以驅離?9月19日,我方2架經國號戰機起飛不久,立遭共軍前後各3架包圍的險象歷歷在目。蔡總統聲稱「不容別人在領空耀武揚威」,然而海峽中線並非領空,如何因應?美軍又如何適時協助?
回顧2012年,日本將釣魚台國有化之後,北京立即發布「東海防空識別區」,派遣機艦巡弋釣魚台列嶼12海浬海域,形成中日之間最敏感爭議的安全問題。今年以來,解放軍積極軍事演練,近來更先後在渤海、黃海、東海及南海進行實彈演習,使各個戰區進行聯合作戰,也使不同戰區之間跨戰區聯合作戰,不斷提升其「反介入/區域拒止」的能量。雖然迄今為止,共軍活動仍屬年度例行軍演,尚未進入針對性衝突的準備與驗證。但得寸必進尺,中共透過「常態化」軍演,突破海峽中線及防空識別區,進行「一中內海化」佈局,意在為2021年中共建黨100週年及2022年中共20大進行超前部署。
在決定對台武統之前,中共採取的是「灰色地帶衝突」戰略,以漸進與局部方式挑戰現狀,將行動控制在戰鬥門檻之下。採取「灰色地帶衝突戰略」的攻擊方通常小心試探並施壓防守方,而防守方則需審慎因應,並明快決策以防衛既定底線。過去幾年,中國在南海填沙造島並加以軍事化,又利用海警與海上民兵騷擾周邊國家船隻,並探勘油氣、抽挖海砂等,就是以「灰色地帶衝突」策略衝撞既有國際現狀,藉以閃避國際法對侵略與征服擴張領土的禁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既挑戰中華民國,也挑戰萬國公法。
所謂一葉落而知秋天到來。中國既已否定海峽中線的存在,將台灣海峽「內海化」,又日日侵擾我西南防空識別區,表示解放軍意在兵臨台灣,武統台灣。政府應及早展開全民國防教育,將「1922抗疫」的公益廣告改作「國家安全須知」的宣導!
一海浬等於幾公里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陸棚緣暗潮洶湧:從台灣灘到東沙島】
隨著520總統就職日逼近,中國延續「以疫謀霸」的惡質侵略手法,對我挑釁動作日益增加,不但14號開始在渤海灣演習,更有偽造官方文件,嘗試復活南沙防空識別區、放出籌劃奪取東沙島計畫等各種攻勢。而在緊張情勢升溫下,美軍在南海頻繁「持續存在、無害通行」,各類艦艇與偵察機頻頻穿入南海,提醒美國仍是此水域最具實力的力量。我們今天就來分析大陸棚邊緣,中國的蠢動與對我的威脅:
1. #台灣灘挖沙事件:中國以民兵戰術攻略台灣灘
在澎湖西南方約50公里以外,有著面積將近1萬平方公里的海底高低淺丘,名為「台灣灘」或「台灣淺堆」,深度不到30公尺,是台灣海峽中的最淺處。從三年前開始,中國抽砂船頻繁入侵此處,大量開採海砂盜賣,不法所得超過百億。中國抽砂船的入侵行動,除了破壞生態,更可能透過大幅挖深海床,改變海底地形,在潛艦難以活動的區域製造潛艦伏擊區,危害我國航運安全。
另外,今年中國越線入侵的幾樁案件,背後都有「海上民兵」的影子,所謂民兵,是其他國家所無,在海軍與海巡(中國稱海警)以外的武裝力量,好笑的是中國還有《民兵條例》,實質上接近合法海盜。中國的漁民必須登記為海上民兵,並接受動員與指派任務,中國利用這些偽裝成漁民等平民的民兵,來騷擾、撞擊其他船隻,攻擊他國海上平台,盜竊強佔海上資源,甚至進行島礁奪取。
我們必須小心,中國越界的「盜捕」、「盜挖」行為,都不是「經濟100分政治0分」,而是帶有明確的侵略意圖,一是試探我國執法意志、二是消耗海巡能量、三則可作為軍事入侵的先遣部隊,用來偵察、挑釁、開啟戰端,我國必須建立更強大的海巡能量,強化法律規章,並和海軍分工合作,在明確交戰準則下,有效處理這樣的入侵。
2. #劍指東沙? 讓中國芒刺在背的海上珍珠
台灣灘繼續往西南方向,在高雄外海約400公里的大陸棚邊緣,座落著一座巨大的珊瑚環礁,其中露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屬於高雄市旗津區的東沙島。
東沙島算是南海海域中的大島之一,也是南海諸島北境,其實以「北沙」形容較為貼切,附近並無鄰近島嶼。東沙島位於國際航運要衝,西北離香港約315公里、北離汕頭259公里、東南到馬尼拉778公里,而到中國南海艦隊兩個主要母港廣東湛江與海南榆林港,分別約665與795公里。
如果我們在東沙島上畫一個400公里的圓圈,大致上可以塞滿南海的北側,更控制了國際原油天然氣往珠江三角洲、往台灣、往日韓的三條重要路徑,戰略態勢相當重要。
更有意思的是,東沙島旁有石油!
東沙島位在大陸棚邊緣,和太平島地形不同,本來就是較容易蘊藏石油天然氣的區域。2018年2月底,韓國SK Innovation公司宣布,在東沙島附近的17/03區塊,距地表2000公尺處發現油田,每日產量高達3750桶,離東沙島最近的開採處僅僅17海浬。
2018年8月,韓國瑜提出「太平島挖石油」說法,然而,韓寧可去1600公里以外,沒有發現過石油的地方挖,也不在400公里外,曾發現石油的地方挖,目的是為什麼? 是要在南沙群島配合中國政策? 轉移對東沙島的注意力,避免搶中方分配好的資源? 恐怕在看似草包的政見外,還有其他的盤算!
無論如何,東沙島的重要性不言而諭,要是台灣採取中方慣用的隨意填海、積極武裝、經濟開發等政策,某種程度上等於在廣東外海對中國叫陣,更會嚴重對南海艦隊進出太平洋,甚至在南海北方自由活動產生一定威脅。一直以來,台灣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在東沙採取相當和平的共存政策,目前主要是海巡部隊駐守,島上僅有傳統中小口徑火砲,缺乏先進武器或重武裝,
但若中國要率先打破這樣的和平,強佔東沙島,雖然在不計損失下,要佔島並不困難,但後續效應就難以預料。
3. 第 0.5 島鏈的和平? #東沙島守備戰的戰術與戰略
東沙島全島低平,雖有著珊瑚礁外緣,使吃水量深船隻難以接近,但在守軍與火力薄弱狀況下,面對共軍優勢進攻,難以固守。且東沙島離中國本土僅200多公里,離台灣卻有400公里,雖然海軍艦隊不用一天就能趕到,也在F-16、F-CK-1的作戰半徑內,但對距離僅有1/2的中國而言,還是有地利之便。
問題就來了,我們要如何防守東沙?
我們可以選擇強化東沙防務,改由海軍陸戰隊進駐,將東沙要塞化,恢復過去海陸加強營的編制,在島上部署較大口徑火砲,反艦與防空飛彈,甚至少量戰車,這將使共軍不集結則重兵難以登陸,換取我方預警與反應時間。
但問題還是在於,敵方取得海空優前,不會登陸,當敵方真的用重兵攻擊東沙島,我方海空軍援救是否會陷入被「圍點打援」困境?而在東沙島上越多的兵力,是否會更加重指揮官必須守住此島的決心,進而更容易掉入陷阱? 換句話說,值不值得為東沙島付出台海海空決戰的風險成本?
另外,若要強化防務,該如何進行才能避免局勢升溫? 若時間不足,有無可能建立能快速部署的機動力量? 有無可能快速大量部署自動化設備或無人防禦措施(包含最傳統的地雷與水雷)? 這些都是軍方必須先思考的議題。
對中國來說,最好的盤算是,透過一場有限度的傳統戰爭,突襲佔領東沙島,並嚇阻台灣進行報復,配合台灣國內的中國媒體,批評政府無能,製造輿論動盪,達成「不戰而屈人之兵」。
然而,若是在台灣有防備下硬上,無論是奪取島嶼,但登陸部隊與艦隊損失慘重;或是戰術成功,但卻捲進美軍反擊,或讓台美關係升溫,對中國都不是理想結果,中國也必然會三思考慮。
東沙島的這種微妙地位,和位於第一島鏈與中國之間,但不屬於中國控制的其他島嶼一樣(包含金馬),其攻略均是「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我們姑且可稱為:「第0.5島鏈的不穩定和平」。
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升高中國奪島的軍事與政治成本,建立快速部署能量,設法進行可控制的不對稱軍事報復,並在國際上,爭取有利我方的國際壓力,這是國防部必須提早準備的。
#冷靜計算平穩以對
一海浬等於幾公里 在 一英哩等於幾公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公里 是公制的長度單位,等同於一千米。 一英哩等於幾公里? | Yahoo Answers1 公里= 0.621371192 英哩1 英哩= 1.609344 公里一節=一海浬╱小時 ... ... <看更多>
一海浬等於幾公里 在 一英哩等於幾公里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推薦與評價
公里 是公制的長度單位,等同於一千米。 一英哩等於幾公里? | Yahoo Answers1 公里= 0.621371192 英哩1 英哩= 1.609344 公里一節=一海浬╱小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