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泡泡
傳說是要下雨了? 還是生病了呢? 🤔
這是一位兩個多月大寶寶來做健檢,
全程笑咪咪,活動力強手舞足蹈,
檢查完後沒什麼問題,
準備離開前爸爸回頭問了一句:
"對了 他這幾天一直吐泡泡,這樣正常嗎❓"
===========================
寶寶嘴巴吐泡泡也是常見問題呀~
跟下雨關聯性的部分
因為牽扯到某些無法理解的神秘力量🙏🧙♂
這邊就不討論了
我們來看寶寶吐泡泡在凡間常見的原因,
⚠ #其中第四點要特別注意
1⃣ 寶寶口水太多🤤 但寶寶不說
大約兩個月到四個月大開始,
唾液腺會逐漸發育,口水就會越來越多,
但因為還不太會吞,所以就會有滿嘴的口水,
那該怎麼辦呢?
就只好用舌頭頂出來~ 變成滿嘴泡泡囉~
2⃣ 寶寶開始長乳牙了🦷 但寶寶也不說
準備長牙的時候,牙齦會很癢不舒服,
也同時會刺激唾液腺分泌,
會一下子口水大增,
吞嚥技巧還不好的寶寶
就會跟上面一樣通通用舌頭頂出來,
滿嘴泡泡
3⃣ 寶寶覺得好玩🥸 但寶寶還是不說
隨著寶寶長大,他會開始探索自己的身體,
從吃手、吃腳、挖自己的耳朵、打頭等等,
吐口水也是一種探索方式,
有時high起來還會一邊笑一邊噗噗噗的噴口水~ 🤩
4⃣ #寶寶生病了 😷但寶寶依然不說
當寶寶感冒生病甚至得肺炎的時候,
鼻腔、口腔或氣管分泌物也會大增,
所以也會有像吐泡泡的症狀,
但泡泡顏色可能會有一點混濁或偏黃綠,
也常會伴隨寶寶活力差、胃口差、呼吸急促
或是明顯鼻塞、咳嗽症狀出現
如果有出現就要盡快就醫囉!!
尤其是小於兩個月大唾腺還沒發育的寶寶開始吐泡泡要特別小心!!
=========
👨⚕阿庄酥酥小提醒:
寶寶吐口水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造成"口水疹"
口水裡有消化酵素,長時間接觸皮膚會造成角質分解、乾裂,
之後再被摩擦或是接觸到細菌黴菌就容易發疹和感染囉!
所以要常常準備"濕"的紗布巾,
把臉上和脖子的夾縫裡的口水輕輕的壓乾,
也可以塗上一些油性護膚品隔離口水,
例如: 保濕霜、羊脂膏或木瓜霜減少刺激~
#如果有反覆無法控制或快速擴大的口水疹建議就診治療~
最後回到剛剛的寶寶
雖然才兩個多月大就一直吐泡泡,
但是精神活動沒問題,
聽診和身體檢查也沒有異常,
所以就是1⃣寶寶口水太多
正常狀況囉~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nny Huang - IBCL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9月份回覆留言內容:剖腹產用搖籃式餵奶可以不用哺乳枕嗎、餵奶一定要餵雙邊嗎、1歲之前的寶寶可能自行離乳嗎、唇臍帶一定要手術處理嗎、如何判斷wet diaper的重量/超過3個月的寶寶也要觀察濕尿布嗎、豎抱或飛機抱會傷害寶寶脊髓或頸部嗎、6個月寶寶可以吃罐裝副食品嗎、dream feed具體該如何操作...
「一直吞口水怎麼辦」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陳映庄醫師的育兒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Talk2Toy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吞口水就崩潰!喉嚨痛11種「靠自己療法」不一定要吃藥啦! 的評價
- 關於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赌徒因缺钱追失明千金最终爱上了她| By Livevideo 𓅦𓃰 的評價
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蕃茄家的媽媽是爸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選擇的教養方式,是北風還是太陽?】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總會有一些怎麼說怎麼教,總是擺脫不掉的惡習。可能是舔人咬人,可能是尖叫,可能是不肯收拾或是隨手亂丟東西。
蕃茄討厭我們說教或提點,常常一句話就當場翻臉,但是那些壞習慣就是明擺在那裡,身為父母又不能假裝沒看到,到底該怎麼辦才好?這兩週在課堂上的經驗,意外讓我對這件事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
我們的課程集中在每個禮拜三,總共有四堂課。第一堂是專題討論,第二堂是大組分享,第三堂是個案討論,第四堂是小組分享。
我今天要提的,是大組和小組的分享時間。
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課程」,大小組的流程和形式相同,但是人數和時間上有很大的差異。大組是四十五分鐘,全班四十人一起,加上三位老師;小組是一小時十五分鐘,只有十人,加上一位老師。
大小組兩段時間都是完全開放,沒有任何規劃。如果在教室裡,就是大家圍成一圈坐下來,在線上就是面對螢幕上的一格一格大頭,在這一段時間裡,憑自己的意願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回應別人的發言,完全自由,沒有任何強制性。分享的主題也沒有限制,只有不能做人身攻擊的大原則,所以當天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完全無法預期。
我非常討厭我這學期的小組。
這學期,身在其中的我只能用「如坐針氈」來形容。這次的小組成員是「愛抱怨組」加上「容易被帶風向組」的悲劇性組合。之前在課堂外的時間,「愛抱怨組」就已經是經常性的到處對人噴發他們生活中的各種不滿,等進入小組,因為成員之間必須遵守保密原則,不能跟小組外的人透露分享細節,小組時間就變成最佳的「密室抱怨集會」。
整整一百零五分鐘的時間,每次就從「愛抱怨組」開始,口沫橫飛慷慨激昂地針對學校的課程,生活中的挫折,疫情開始之後系上應對的態度等等一一批評。氣氛炒起來之後「容易被帶風向組」就會加入,表達羨慕他們可以直率說出不滿。「愛抱怨組」被鼓舞之後就加碼繼續放炮,一路批哩啪拉到最後一刻我把通話切斷為止。
我是一個很喜歡發言,很喜歡跟別人交流想法的人,可是這個環境真的讓我好崩潰。
我不在意沈默。目前為止的經驗裡,曾經有過長達四十分鐘沒有半個人開口說話的尷尬場面,我覺得可以從中學習感受空氣中微妙的情緒變化。我也喜歡各種話題,之前的小組討論過「怎麼樣算是夠好的家長」,「大家對肺炎傳進英國感受到的不安」,「課程為什麼這麼難我好挫折」等等,我都覺得獲益良多。但是這個小組只讓我覺得好吵,好煩,大家都只想發洩,沒有人想要處理自己的情緒,只想要有人互罵,只想要罵爽的,哪裡都去不了。
我其實很想大喊「不要再抱怨了!!長大一點好不好!!」,但是我一個人勢單力薄,也許反而會變成被攻擊的對象。而且規章上並沒有說「不准抱怨」,要這樣度過小組時間也是大家的自由,所以我只好安靜地崩潰著。
上週,專題討論的主題是「失去」和「哀悼」。課堂上談到「失去」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可以是非常具體的「失去親人」,「失去工作」,也有可能是很抽象的「失去對自己的認同」,「失去一種已經習慣的生活模式」,「失去一種可能的未來」等等。無論是哪一種,都有可能對當事人造成非常強烈的衝擊。
緊接著的大組時間,一位同學鮮少開口的同學說話了。他以平靜沈穩的聲調,告訴大家,今天的課程觸動他內心很多的回憶:在過去的某一個時期,在很短的時間內,他的生活遭遇了很大的變化,無法承受現在,也看不見未來,幾乎決定要放棄這個世界。但是最後他還是留下來了,而且在之後發現,他會走進死胡同的原因,是因為當時沒有人發現他需要「哀悼」失去的安全感。
這段分享非常真誠深刻,一時之間全體被沈默籠罩,只有一兩個人簡短地跟分享的同學道謝。我覺得自己的心裡也有很多的東西被激起來,覺得想要回應,琢磨著該說什麼才好⋯⋯
這時候,「愛抱怨組」其中一人表示也想要分享他自己的「失去」經驗,然後就滔滔不絕地開始用激昂的聲調和言語表達他對作業評分方式的失望。緊接著另外一位「愛抱怨組」成員跳出來附和,一搭一唱表達強烈的不滿。老師們嘗試給出回應,但是完全沒有平息同學的憤怒,反而越來越高漲,最後變成好像在指控某人,然後突然間「時間到」,大組時間結束。這兩位同學的憤怒並沒有結束,一路維持到小組時間繼續抓狂。於是我再次經歷了更漫長,一小時四十五分鐘的憤怒洗禮,直到晚上八點,我把電腦螢幕闔上。
天啊。
我認真覺得受夠了。你們到底要抱怨到什麼時候才滿意呢?從學期初抱怨到學期末,從課堂外抱怨到課堂內,從大組抱怨到小組,從上禮拜抱怨到這個禮拜,所有的自由分享時間都被你們的不滿佔據了,還不夠嗎?
我氣得半死,覺得我的上課體驗整個都被毀掉了,怎麼可以有這麼霸道的人,總是想要搶話講,連一點時間都不分給別人。好不容易有同學分享了內心真誠的感受,你們一點也不尊重,只想著要快點抱怨你們內心的不滿。
我到處詢問熟識的同學對這個事件的想法。果然,很多人覺得不爽。有的覺得真誠分享的同學不受尊重,有的覺得他們有完沒完總是在抱怨,有人覺得他們是計畫好要毀掉整個氣氛,有的覺得他們是故意要羞辱老師⋯⋯。
很好,我有足夠的同伴可以當我的靠山,下個禮拜大組時間,我要第一個發言,讓「愛抱怨組」明白他們的行為已經引起公憤了,很多人不喜歡他們的行為,也不喜歡他們的發言,請他們自重,尊重這個大家共有的時間!他們一定會反駁,一定會跟我吵架,但是沒關係,我又不是沒吵過架,大家一次來把是非真理辯個清楚!!
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我在腦中反覆思考這個「開場白」到底該怎麼說的過程,卻開始感到猶豫。如果我真的站出來對幹,面對非常好戰的「愛抱怨組」,真的有辦法吵出一個結果嗎?而且其他同學嘴上說自己也很不高興,到時候會站出來分享真心話的人又會有幾個?遇到激烈衝突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安靜自保吧,那最後難保變成只有我一個人對他們有意見,整個會延燒到小組時間,接下來所有的日子都難過。可是我又真心討厭他們這種囂張的態度⋯⋯。
最後,星期三到了。大組時間開始,我等大家都準備好,全班的注意力到齊的時候,深吸一口氣,舉手表示我要發言。
「大家好,嗯,我有一些話想要說。」我停頓了一下,吞了一口口水:「上個禮拜以來,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一直覺得心裡有很不舒服的感覺。我反覆思考的結果,發現,是因為我錯過了上個禮拜回應A同學分享的機會。我不想再錯過,所以我想要一上課就把握機會好好說出來。我想跟A同學說,謝謝你的勇敢,跟我們分享了你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你的故事觸動我內心很多的地方,我還摸不清楚是什麼,但是他們一直在我心裡震盪著。你的分享充滿了力量,讓我非常感動⋯⋯」
我的手心在冒汗,一邊看見跟幾個跟我討論過這次事件的同學,在螢幕上對著我點頭微笑。我覺得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
在我的發言結束之後,A同學回應我,感謝我把他的事情記在心上,他很高興自己決定跟大家分享這個經歷。緊接著,老師,同學,還有更多的同學,一一回應了我們這一段來回的對話,覺得這樣的交流很真誠溫暖,讓人很感動。
大組分享順利結束,討論完個案,吃完晚餐,我很輕鬆地準備好面對今天的小組時間。我知道「愛抱怨組」還是會抱怨,但是今天我不介意,我對於自己在大組發言的選擇很高興,我得到了很多正面的支持跟能量,我可以面對今天的負面轟炸。
但是,今天沒有人抱怨。
小組討論的一開始,就處於一種沈穩的氣氛。稍微嬉笑寒暄了一陣之後,這個令我崩潰的小組第一次,開啟了真正觸及內心的話題。大家分享了「想要保有自己的界線,卻被認定拋棄家人的壓力」還有「自己的身體,不符合自己文化的審美觀,所以被羞辱的經驗」。每一段分享都真誠深刻,結束的時候,每個成員都露出了被理解的微笑。
***
原本怒氣沖沖,想要跟同學來場正面大對決的我,為什麼最後放棄了這個打算,完全不提要「愛抱怨組」尊重大家的時間這件事?我仔細思考之後,發現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在跟同學們反覆討論的過程中,我發現激起我的憤怒的真正理由,在於「真誠分享的人沒有得到尊重」。如果是這樣的話,去數落那些同學,延續上個禮拜的戰場,完全達不到我的目的。我應該做的,是把我認為A同學應該得到的尊重還給他。
第二個原因是,在沙盤推演「愛抱怨組」可能會攻擊的方式,推敲我的防守策略時,我突然對這種廝殺完全失去興趣。我已經對他們佔據大小組時間非常厭煩了,那為什麼還要繼續給他們舞台,讓他們佔據更久的時間呢?他們使用討論時間的方式是否違反原則,永遠討論不出結果,直接把舞台搶過來,用我的行動改變發言的風氣,讓大家作選擇,才是真正有效的吧。
因此,我最終決定,完全忽略上週「愛抱怨組」的胡鬧,專注在表達我對A同學的感謝。而我完全沒有想到,這個決定,真的完全改變了大組發言的風氣,甚至連小組的氣氛都一舉翻轉了。
面對孩子的時候,是否也是如此呢?
我時常聽見「鼓勵的效果比處罰更大」,這一點我完全同意,我的經驗也符合這句話的描述。但是如果不是「處罰」,只是「提醒」也不行嗎?
這次的經驗讓我開始思考,即便是「提醒」,依然表示家長把目光放在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想要把那些不好的習慣「去除」。但是經過一次又一次跟蕃茄的衝突之後,我發現我一直卡在「明明提點已經很輕微,為什麼你反應還是這麼大」,但是真正的癥結點是「憑什麼你認為這個習慣不好,他就真的很不好?」
這件事情如果拉到大人對大人的狀況就很容易理解。就算我再怎麼討厭「愛抱怨組」的行事風格,他們其實沒有違反任何規定,只是很多人不喜歡他們的做法而已。但是他們的抱怨一點道理也沒有嗎?也不是,只是多數人對那些事沒有他們那麼在意,而這並不足以成為希望他們「閉嘴」的理由。
回到親子關係來看,以「收拾玩具」這件事來說,我認為這件事情是「絕對真理」,其實是因爲我自己經歷過東西亂丟找不到的狀況,加上收拾環境被視為一種美德,更重要的是小孩會主動收拾對我比較方便。
但是一個 #人生經驗極淺的幼兒,東西時常找不到他也無所謂,美德這種東西他聽不懂,幫別人收拾會讓心情很阿雜這件事他也不知道。在這種情況下,他認為「我等一下還要玩」是不用收拾的充分理由,其實是應該要獲得尊重的。如果我硬是認為「我活了這麼多年當然知道收拾比較好」,#那就變成在用權威壓人,不允許別人有不同意見了。所以無論北風如何吹,旅人就是會把風衣拉得緊緊的,絕對不會放手。
所以,真正的解決之道,其實還是要「#看著孩子的優點,#讓他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吧。如果孩子愛打人,但是對哭泣的朋友很溫柔,就告訴他「我喜歡你對朋友很溫柔的時候的樣子」。當孩子一直被提醒自己的優點,隨時記得用自己好的一面生活的時候,他所累積到的人生經驗,也足夠讓他理解到「收拾玩具」的好處了吧。人性,總是喜歡接近光,接近溫暖的,我這次也親身體會到它的力量。太陽是否就是這樣讓旅人脫下風衣,改變他的執著的呢?
我想要往這個方向嘗試看看。
***
對文章有想法,想要參與更多討論嗎?
我開了一個 #完全匿名的塗鴉牆,#不需要註冊,#不需要審核,只要點進網頁按右下角的「+」就可以開始留言,可以簡單打個招呼,可以分享圖片音樂影片等等,就像是隨手拿張便條紙貼上你的感想這麼簡單,也可以清楚看到別人的留言。我也會把一些延伸的參考資料放在上面。歡迎來試試看:
https://padlet.com/tomatogreenlife/e9eeneusdic3evu7
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想請問有沒有媽咪有類似的情況?
從懷孕驗到兩條線之後,
除了害喜想吐的感覺越來越明顯之外,
還會持續從嘴巴分泌很多口水,
超級多,而且沒辦法一直吞掉。
因為本來就很想吐了,
一直做吞進去的動作就更想吐!
嚴重的時候動不動就要跑去把口水吐掉,
而且不用多久嘴巴又都是口水了⋯
常常吐口水加上乾嘔,
一整天搞不好吐掉的口水比喝下去的水還要多⋯
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
———
今天早上一個朋友拿她朋友懷孕之後的情況來詢問我。
最近門診有幾位剛懷孕的患者朋友,
她們也有類似的情形,這些都算孕吐現象的一種。
剛好藉機會在這邊跟大家講解一下!
孕吐現象,主要是因為女生懷孕之後,胎盤大量製造的「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而隨著懷孕之後逐日上升所影響。
正常懷孕,血液中的HCG濃度會以「每兩天上升一倍」的速度增加。
(上升不足或過高就需要檢查是否有問題!)
大概在10-12週的時候會達到高峰,之後開始下降,但是在懷孕期間都能檢測到較高的HCG。
因此孕吐的症狀大多發生在前3-4個月最為嚴重。
另外部分患者比較嚴重則可能整個孕期都處於噁心、消化不良的感覺。
這是因為大量的雌激素、黃體素,也會造成腸胃蠕動能力下降、水份體液蓄積的情況。
有些人身體本身的調節能力較差,便容易有持續的不適噁心症狀。
其實中醫在以前就有許多相關的治療記載。
孕吐現象,這一連串「噁心、欲吐、泛口水」等腸胃道消化不適症狀。
在中醫被稱為「妊娠惡阻」「妊娠阻病」或是「子病」。
最早在中醫古籍《傷寒論》中,建議的處方為「乾薑人參半夏丸」。
這個方劑的原文記載是這樣的:
『妊娠,嘔吐不止,乾薑人參半夏丸主之。』
乾薑人參半夏丸方
乾薑、人參各一兩,半夏二兩
右三味,末之,以生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飲服十丸,日三服。
根據藥物組成來說,乾薑可以溫胃散寒,揮發油成份可以促進腸胃道蠕動,同時有止嘔的效果。
半夏可以減少痰液分泌、同時抑制嘔吐中樞、調節咽喉吞嚥
人參可以補氣和胃,促進消化。
整體來說,這個處方能夠減少消化道與口腔的分泌物、減少痰液分泌感、抑制嘔吐中樞、同時促進腸胃蠕動功能,進而達到減少反胃噁心、口中分泌太多液體的效果。
而除了乾薑人參半夏丸可以使用於「胃虛寒型嘔吐」,另外也有其他針對「胃虛熱型嘔吐」、「痰熱型嘔吐」的方劑。
像是同樣出自《傷寒論》的「橘皮竹茹湯」或是後代的「溫膽湯」。
中醫看待孕吐症狀,並不會固定使用單一一種處方,而是需要同時加上患者其他症狀表現,綜合判斷、根據疾病分型給予藥物。
很多人都會問說,懷孕期間是否能吃中藥,或是是否能吃人參、四物湯?
其實根據古籍大量的記載,在以前沒有西醫的時代,懷孕期間的不適症狀甚至是疾病,是可以藉由中藥治療緩解改善。
懷孕期間不能「自己亂吃」人參、四物湯,這樣衛教針對於一般民眾是沒錯的。
因為怕大家自己亂抓中藥隨便亂吃、吃好吃滿。
但是如果是作為「藥物治療需求」看待,許多懷孕期間處方的內容,是可以包含人參或四物成份的。
這是因為中醫師會針對患者當下的病症,在藥材組合、劑量濃度、給藥劑型,這些地方特別設計處方。
就拿上面提到的「乾薑人參半夏丸」來說,其中的半夏,如果是沒有經過製作的生藥狀態,具有毒性,就怕一般民眾自己買到沒有炮製的來服用。
但是經過正確炮製,甚至以「科學中藥粉」的形式重新製作,同時處方下以正確劑量服用,則是十分安全。
所以還是請大家不要自己亂抓中藥來吃,尤其是懷孕的朋友們更要特別留心一下,中藥還是藥,務必要在中醫師的診斷處方下使用。
#懷孕期間是可以吃人參但限於醫師處方
#下次再來聊懷孕期間能不能吃四物湯
#就跟aspirin用在安胎有異曲同工之妙
#藥物劑量的拿捏非常重要
#用藥的時間也是一大秘訣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疼痛治療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9月份回覆留言內容:剖腹產用搖籃式餵奶可以不用哺乳枕嗎、餵奶一定要餵雙邊嗎、1歲之前的寶寶可能自行離乳嗎、唇臍帶一定要手術處理嗎、如何判斷wet diaper的重量/超過3個月的寶寶也要觀察濕尿布嗎、豎抱或飛機抱會傷害寶寶脊髓或頸部嗎、6個月寶寶可以吃罐裝副食品嗎、dream feed具體該如何操作、乳房按摩要產前37週或產後做、寶寶吃魚後會有紅疹搔癢是否該停止或繼續嘗試、有殼海鮮算過敏原嗎、寶寶血液測試食物過敏是否由母乳導致、擔心寶寶去Daycare不吃奶瓶/建議在母乳裡添加香草精讓寶寶愛喝嗎、為什麼寶寶1週只洗兩三次澡、瓶餵媽媽如何判斷寶寶是否經歷猛長期/EASY的方法可以用到寶寶多大、1歲寶寶睡前儀式包含喝奶該如何刷牙、5個半月寶寶下午小睡時間很長是否應該叫醒、寶寶把異物吞到胃裡可否使用異物哽塞急救、配方奶泡好可否在室溫放半小時之後再喝或泡好放冰箱半小時之後再喝可以嗎、為什麼不能用濕紙巾擦寶寶的口水、寶寶1歲擔心喝鮮奶沒有配方奶吸收得好該怎麼辦、寶寶長牙期咬磨牙硅膠玩具會否影響牙齒發育、9個月寶寶去托嬰中心跟老師換手時就哭正常嗎、寶寶學步時跌倒該觀察還是立馬上前安撫、有可能小時候對某個食物沒有過敏但長大後突然過敏嗎、寶寶滿6個月後想自己練站大人應該阻止嗎、寶寶親餵或用nipple shield都找不到乳頭正常嗎、2個月寶寶適合用the hold安撫嗎、乳頭上有黑點且哺乳後有刺痛會引起塞奶嗎、寶寶小睡超過兩小時是否要叫醒、不論寶寶長牙快慢都不影響給副食品的時間嗎、異物哽塞急救對硬幣哽塞有用嗎、自行入睡時哭3分鐘需要馬上抱嗎、食物過敏品嚐測試只要三天或者依研究裡長時間嘗試、退奶過程大概需要多久、一直持續做power pumping奶水會持續增加嗎/網路上各種版本的power pumping都可以嘗試嗎、塞奶後奶量差很多怎麼辦/奶量逐漸減少正常嗎、職業婦女如何讓寶寶跟自己親一點、懷第二胎若斷掉第一胎餵奶是否產後會再一次經歷開奶巨痛。📢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的病情。
立即預約「 Sunny老師線上泌乳門診/孕產哺育諮詢 」
無論妳在國內或海外,透過線上視訊互動方式諮詢(Video Chat),讓Sunny老師即時專業輔導,解決妳遇到的孕產哺育問題!預約視訊諮詢服務:https://forms.gle/AphbHvtcv5Y2Rr4EA
Sunny老師的Amazon Store (推薦清單不定期更新) https://www.amazon.com/shop/sunnyhuang-ibclc
Sunny老師簡介: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Lamaze拉梅茲國際認證生育講師LCCE
DONA國際認證分娩陪產暨產後照護DOULA
美國紅十字會認證成人嬰幼兒急救、心肺復甦術、自動電擊器講師
廣告利益揭露:透過鏈接產生之符合的購買行為,我們可能會獲得合作網站提供之廣告佣金。
#Sunny回覆留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8uSc_8up6k/hqdefault.jpg)
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6月份回覆留言內容:哺乳期穿無鋼圈胸罩會否導致胸部下垂、異物哽塞急救前後翻身會否導致寶寶頭暈、奶粉沉澱用筷子攪拌怕有細菌怎麼辦、寶寶滿一歲除了人奶其他的奶不喝怎麼辦、寶寶滿2歲後正躺或側臥需要用枕頭嗎、寶寶使用特殊奶瓶無法親餵該怎麼追奶、長期側身奶睡會否導致乳房下垂變形、可以使用Love To Dream投降式包巾睡袋嗎、寶寶滿5個月喝奶無法來回四次怎麼辦、控速瓶餵容易嗆奶嗎、預防吐奶喝完奶後先抱直30分鐘還是先放Baby Lounge寶寶躺枕、寶寶會用開口杯但不會用吸管杯需要特別練習嗎、小孩4歲才開始吃手怎麼辦、擇期剖腹產需要做盆底肌修復嗎、側躺餵用小花杯接奶是否會造成乳腺韌帶壓力、餵母乳對乳頭有影響嗎、新生兒長途旅行坐汽車安全座椅對脊椎是否有影響、寶寶滿4個月每6-7小時才餵奶一次是否間隔過久、躺餵睡著是否會壓到寶寶/半夜餵奶是否需要拍嗝、寶寶可以喝黑糖水嗎、母乳瓶餵是否要像奶瓶餵一樣注意清潔/是否需要清潔乳頭、不穿內衣(胸罩/哺乳衣)會導致乳房下垂嗎、哺乳期可以做俯臥撐練保持胸部堅挺嗎、寶寶滿9個月後擠奶量下降改怎麼辦/擠奶會增加下垂的風險嗎、擠奶時間間隔拉長是否會導致下垂、CPR急救先吹氣的目的是什麼、新生兒可以做安撫椅跟大人一起互動嗎、Dream Feed寶寶不容易喝上而且醒來次數變多該怎麼辦、寶寶體重不達標但又不努力吸奶該怎麼辦、後躺餵寶寶邊吸奶邊往下掉是什麼原因、兌水奶是以水量計算還是泡好後的奶量計算、寶寶滿2個月坐著拍嗝頭一直向後仰要把他的頭固定住嗎、寶寶出生12天每天大便20次是腸胃不好嗎、寶寶多大可以做睡前儀式/做完睡前儀式卻不一定想睡、寶寶的腿喜歡捲曲著對髖骨是否有影響/是否要幫忙伸展、寶寶4個月只愛媽媽不要爸爸抱能用瓶餵母乳方式改善嗎、滿4個月寶寶可以坐餐椅嗎、側睡對寶寶的脊椎有影響嗎、寶寶半夜翻身醒來玩兩三個小時怎麼辦、兒醫建議滿月寶寶以擦澡為主對嗎、寶寶出生一周本來喝雙邊奶現在只喝單邊是否要擠出來補瓶餵、寶寶滿2個月常脹氣所以媽媽忌口飲食單調體重降低該注意什麼、女寶寶大便後棉花球向前擦會否推進縫隙裡、媽媽腹瀉可以餵母乳嗎、寶寶滿7個月還需要一頸二腰三靠背抱姿嗎、寶寶滿2個月狂流口水和吐口水是胃食道逆流嗎、太早使用有坐凳的背巾對寶寶有不好的影響嗎、清理鼻子時生理食鹽水不小心進入口腔誤吞有影響嗎、寶寶剛滿5個月長時間趴著對頸椎不好是真的嗎、寶寶6個月每天扶著沙發站一小時對他的腰部椎柱和關節會不會不好、寶寶會翻身和抬頭可以從腋下抱起來嗎、寶寶2個月晚上睡遙袋會影響脊椎嗎、洗澡時如何幫寶寶反身洗背部和臀部、寶寶9個月白天小睡會扶著欄杆玩半小時才入睡怎麼辦、Power Pumping的休息10分鐘是促乳模式嗎、為什麼打無痛會增加順轉剖的機率呢、可以把配方奶和母奶加在一起嗎、把寶寶放在汽車安全座椅睡覺會對骨骼發育不良嗎、寶寶剛開始吃米糊可以買市售的混合baby rice嗎/胚芽米是否對寶寶好呢、第一胎適合水中分娩嗎、寶寶出生就住院瓶餵之後是否有機會轉親餵、乳房按摩一天應該幾次、自然撕裂和會陰側切哪種對產婦比較好、寶寶用舌頭喝奶瓶有關係嗎、雙胞胎出生10多天媽媽擠奶量很少之後奶量還會增加嗎、洗澡是睡眠儀式其中之一步驟可以天天洗嗎、寶寶多大可以嘗試吃花生醬和芝士、寶寶吸奶瓶發出嘖嘖聲而且嘴角會溢奶是否需要該換奶嘴孔、帶2個月寶寶出遊2個月是否該倒時差、寶寶6個月晚上吃迷糊奶可以用超市盒裝牛奶還是奶粉。📢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的病情。
立即預約「 Sunny老師線上泌乳門診哺育諮詢 」
無論妳在國內或海外,透過線上視訊互動方式諮詢(Video Chat),讓Sunny老師即時專業輔導,解決妳遇到的母乳哺育問題!預約視訊諮詢服務:https://forms.gle/AphbHvtcv5Y2Rr4EA
Sunny老師的Amazon Store (推薦清單不定期更新) https://www.amazon.com/shop/sunnyhuang-ibclc
Sunny老師簡介: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Lamaze拉梅茲國際認證生育講師LCCE
DONA國際認證分娩陪產暨產後照護DOULA
美國紅十字會認證成人嬰幼兒急救、心肺復甦術、自動電擊器講師
廣告利益揭露:透過鏈接產生之符合的購買行為,我們可能會獲得合作網站提供之廣告佣金。
#Sunny回覆留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dkoSgtRseM/hqdefault.jpg)
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Talk2Toy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朋友口水好多、一直流口水怎麼辦?
最近有家長向小釩老師老師反映自己的小朋友口水很多,四歲了有時沒注意還會流口水,今天小釩老師就和各位家長介紹關於小朋友流口水的相關知識。
🔷Time
#在寶寶長牙期,家長會發現小朋友口水漸漸多了,有些人會誤解以為是長牙帶來口水,但其實是唾液腺在這個時期也正好開始發達,這些口水可以:
舒緩長牙時的牙齦不適,也有利於牙齦的傷口恢復,在時間上,當小朋友的牙齒長完,流口水期也差不多結束了。
🔶Cause
#兒童不適當的流口水原因可能有下列幾項:
1.未察覺口水外流
2.唇部閉合不佳
3.口腔和口咽部感覺不佳
4.唇舌動作不佳
5.吞嚥困難
6.身體姿勢不佳
7.牙齒問題
8.用藥問題
9.其他
🔷#可以進行改善的遊戲與運動
1.做表情練習
2.用發音練習唇部肌肉:mmm、bbb、ppp
3.擦口紅在嘴巴上、在紙上或鏡子上留下口紅印
4.抿壓舌板、紙在嘴唇中間,向外拉但要抿緊不被拔出
5.吹氣(吹動紙張、吹乒乓球等)
6.用不同粗細的吸管吸不同質地的飲料,越稠越難吸,小朋友的口腔肌肉要越用力,達到練習的目的
7.用吸管玩吸豆子、吸紙片(直徑比吸管大)的遊戲
8.增加口腔的感覺 (例如:吃不同溫度的食材、在吃東西前按摩口腔)
9.用吸管或滴管吸起液體後、滴在舌上或牙齦與臉頰中的溝槽中請小朋友吞下去、作吞嚥練習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nY01upW02k/hqdefault.jpg)
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赌徒因缺钱追失明千金最终爱上了她| By Livevideo 𓅦𓃰 的推薦與評價
這天你有幫金社長思吞七十億的資料, ... 因為從小跟著媽媽離開了家子, 一直都沒有過聯繫, ... 一米八的大長腿帥氣的臉龐,女孩看見了都會流口水, ... <看更多>
一直吞口水怎麼辦 在 吞口水就崩潰!喉嚨痛11種「靠自己療法」不一定要吃藥啦! 的推薦與評價
每吞一次口水,喉嚨就痛到讓人想哭,從小到大經歷多次的喉嚨痛,不想每次都靠吃藥解決嗎?肯塔基大學醫學院頭頸外科醫生Brett Comer博士指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