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福島排放處理水,中文資料最正確的是本文附上的兩篇文章。就跟所謂日本核食一樣,從頭到尾不是科學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精確地說,福島排放的是「處理水」,而不是「污染水」。由於降雨和地下水流經融熔燃料棒,產生含有大量放射性核種的污染水。其中銫和鍶之類的重元素都可以過濾,最後得到只含有氚的處理水。
水有氫原子和氧原子,受到高能中子撞擊,氫變成氘,氘再變成氚,氚就具有放射性。但是我們每天喝的水之中,本來就含有一定量的氚。福島的處理水在排放之前,還要再稀釋到WHO飲用水輻射標準的1/7,才會排放入海。
日本政府拍板排放處理水的決策,受到國際原子能組織IAEA的全程監督和背書,並獲得美國的強力支持。中國大陸與韓國的抗議,只是政治因素的表態。
微妙的是,這明明是福島核災的後續,台灣的民進黨政府原本可以拿來大力反對核四公投,卻因為害怕得罪日本和美國就整個軟掉。
目前總統府和行政院都異常低調,只表示會密切注意,然後就沒了。頂多就是放個別立委(洪申翰)和反核側翼出來咬,一律與官方切割,我也是覺得相當好笑。
一併附上東京電力對福島處理水的特設網站,掌握第一手資料,避免被帶風向吧。
処理水ポータルサイト | 東京電力
https://www.tepco.co.jp/decommission/progress/watertreatment/
IAEA Ready to Support Japan on Fukushima Water Disposal, Director General Grossi Says
https://www.iaea.org/newscenter/pressreleases/iaea-ready-to-support-japan-on-fukushima-water-disposal-director-general-grossi-says
--
■ 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汙染處理水只能排到大海?一次搞懂含氚處理水是什麼
https://medium.com/kyosei-in-fukushima/8538a17782d9
在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後,因為降雨或地下水流經福島第一核電廠 ❶❷❸號機組廠房的水,因為接觸到廠房內部的熔渣(冷卻凝固後的熔融燃料棒),而含有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這些含有高濃度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汙染水,簡稱「汙染水」(汚染水)。
這些收集到的「汙染水」,首先會送到「銫吸附裝置」(セシウム吸着装置),除去銫(Cs)和鍶(Sr)。除去銫和鍶的「汙染水」,再經過淡水化裝置(除去水中的鹽分)後,稱之為「鍶處理水」(ストロンチウム処理水)。這種「鍶處理水」,可以作為 ❶❷❸❹號機組的冷卻水回收再利用。目前(2019/8/22)福島第一核電廠內部共存有 89,170立方公尺的「鍶處理水」。
絕大多數的「鍶處理水」,會被送到「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將 63種放射性核種的 62種放射性核種去除。「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唯一不能去除的放射性核種,就是氚(H-3)。經過「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處理過後的「鍶處理水」稱之為「處理水」(処理水),也有人稱之為「含氚處理水」(トリチウムを含んだ処理水)。目前(2019/8/22)福島第一核電廠內部共存有 1,062,714立方公尺的「處理水」。
這些經過一連串除放射性核種淨化處理的「處理水」,有效輻射劑量已經低於日本的國家標準每年 1毫西弗(mSv/year),也低於日本政府訂定的「告示濃度限度比」或稱「告示濃度比総和」標準。按照法規,只要這些「處理水」的有效輻射劑量和告示濃度限度比都低於標準,就可以將這些「處理水」釋放到自然環境之中。
然而,即使這些「處理水」的輻射值已經低於政府標準,而且經過「ALPS多核種除去設備」淨化過的「處理水」,只剩下氚(H-3)這一個自然界很常見的放射性核種(氚(H-3)是氫(H-1)的同位素,氚的性質基本上就和氫一樣,自然界中的水也會有氫的同位素氚,透過日常生活的飲用水,我們人體內也會有氚,但進到人體內的氚都能代謝到體外,不成問題)。因為社會上的反彈,福島第一核電廠內的這些「處理水」,遲遲沒有被釋放到自然界中。
--
■ 福島電廠污水真相激怒反核人士
https://www.thestandnews.com/cosmos/%E7%A6%8F%E5%B3%B6%E9%9B%BB%E5%BB%A0%E6%B1%A1%E6%B0%B4%E7%9C%9F%E7%9B%B8%E6%BF%80%E6%80%92%E5%8F%8D%E6%A0%B8%E4%BA%BA%E5%A3%AB/
為什麼一開始我就要定調「處理水」這個名詞呢?因為沒讀書的人是講不出這三個字的,所以你會看到很多媒體寫「輻射水」、「污水」、「廢水」之類的扭曲用語。你可能會問我說:「可是這些水裡不就是有輻射嗎?」這時候我就要反問:「這世界上有哪些水沒有輻射?」
在過去多次核彈試爆的背景下,全世界早就籠罩在許多人造的放射性核種之下,正因為如此,其實各國對於飲水含有的放射性物質的量都有一定的規範,世界衛生組織 (WHO) 針對飲水品質也有提出建議,在台灣,原子能委員會有定期檢查水質的業務,確保沒有輻射安全疑慮,請特別注意,是「無輻射安全疑慮」不是「無輻射」。
有些讀過中學理化的人可能會質疑說:「如果是在無塵實驗室用燃燒氫氣的方式產生水,這樣總沒有輻射了吧!」可惡,沒想到被你想到這一招,不過就算是這樣的製備,用來製造水的天然元素「氫」依舊有氚 (3H) 這個同位素(雖然含量超低,但是有就是有!),而且半衰期長達 12 年,如果因為覺得水有輻射就不能喝,那麼我們基本上沒有水可以喝了。
根據日本法規,可以合法排放到太平洋的氚水需要符合 60,000 Bq/L 的標準,而飲水中含有氚對人體造成的 50 年累積劑量是 1.8×10-8 mSv/Bq,換句話說,如果為了維持健康的體魄,我豪飲 2 公升福島電廠的處理水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那麼 50 年後我將比一般人多曝露 0.002 mSv 的劑量,大約是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一年環境對我們發射的輻射量的千分之一,因此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我每天都喝 2 公升的話,也只能累積到年劑量的 1/3 。在這裡我想問的是,你都敢活在地球上了,為什不敢喝一杯處理水呢?
另一方面而言,由於福島事故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到今天為止還持續遭受不肖份子以污名化的手段進行所謂的「風評被害」,也就是輿論霸凌。因此福島電廠所產生出的處理水在此刻並不能使用 60,000 Bq/L 的標準進行排放,得用毫無科學依據、只為了滿足民粹主義者心靈撫慰的 1,500Bq/L,也就是原標準的 1/40。
--
相關新聞:
2021.04.13 日本稀釋核廢水排入海 美國支持:符合國際核安全標準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97897
2021.04.13 台韓中抗議福島核廢水將排入海 日稱獲IAEA背書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498899
--
🙏贊助以核養綠公投團隊委託民調費用
https://p.ecpay.com.tw/A52BDAA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2021元/月)
https://p.ecpay.com.tw/B457051
⚡️定期小額捐款,贊助核四公投經費(828元/月)
https://p.ecpay.com.tw/DBDB79E
一般人輻射劑量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人霧煞煞的輻言亂語
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ICRP)對於一般公眾的輻安標準,大致可以分為「計畫暴露情境」與「既存暴露情境」。所謂「計畫暴露情境」,就是一般人在政府有規範下的場所遭受的輻射吸收劑量,但不包括醫療行為跟天然輻射。
甚多擁核人士喜歡拿照射一次X光片「只」得到約0.02毫西弗,或是拿天然輻射的環境,來跟「計畫暴露情境」規定的一般人每年上限1毫西弗相比,這是混淆視聽,牛頭不對馬嘴的說法。
而不論是什麼情境,ICRP也已明確指出,#人體吸收越多游離輻射則致癌率越高。
至於游離輻射的致癌率,也已經印證在客機機組人員身上。美國研究已指出,客機機組人員由於每年在高空吸收更多天然游離輻射,某些癌症的致癌率明顯高於一般人。
雖然科學上已經公認游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在治理上卻非常困難。以台灣過去的輻射屋事件為例,中央政府直到2018年,才把輻射屋居民免費健康檢查的標準由每年吸收5毫西弗改成比照ICRP「計畫暴露情境」的1毫西弗,而如果得癌症,居民也難以舉證是輻射屋所造成 #無法得到賠償只有慰問金。
蘭嶼核廢場的案例,正好印證了輻射治理困難,台電把數萬桶所謂低放射性廢棄物,於1982年開始運往剛蓋好的蘭嶼上的壕溝暫放,宣稱準備海拋。但台電公司1982年起陸續把低放射性廢棄物運往蘭嶼直到1996年,表面說的「暫放」卻變成「長期」持續貯放。而蘭嶼核廢場也曾被監察院糾正管理不善損害勞工健康權益。
今年公投將決定核四是否重啟,對於輻射危害各類說法也層出不窮,鑿於上次公投最後淪為看小抄投票。建議本次公投正反雙方都應提供正確的輻射安全基本資訊以及游離輻射治理困難的史實真相,以免誤導大眾。
📌閱讀全文:
當心混淆視聽的「輻射安全神話」:照X光與核廢料,完全是兩回事
http://www.gcaa.org.tw/post.php?aid=666
--
#目前台灣還找不到存放高階核廢料的地方
#更別說把核廢料放家裡了
#好嗎
一般人輻射劑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福島安全論」失真 災後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01/29/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文:宋瑞文
2011年福島核災造成大量輻射污染後,日本政府不斷宣傳所謂的「福島安全論」,冀望海內外遊客放心觀光飲食。然而,倡導「福島安全論」的學者早野龍五,其論述根據的論文已撤回,共同作者的博士學位也被取消。另一方面,有日本媒體透過政府數據發現,災後福島縣已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在早野龍五論文撤回,多位學者批判內容有捏造嫌疑後,日本政府對於福島安全的說法,公信力大為降低。「政府說,沒有一個人因為福島核災健康受到影響,只是沒有掌握真相的說法。」日本媒體Level 7的記者明石昇二郎如此寫道;長年追蹤日本癌症數據的他,發現災後福島縣已連續6年胃癌顯著增加。
明石昇二郎根據日本「全國癌症登錄資料庫」,利用流行病學的「標準化罹患率比」(SIR、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io),計算出福島縣在災後的2012年到2017年的胃癌發生率,全部高於全國平均,在統計意義上顯著增加,換句話說,這樣的現象很難說是偶然或巧合,應有特定的原因。
透過日本「全國癌症登錄資料庫」,還能得知福島縣其他的健康變化。例如,2011年核災之前,福島縣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原本比全國平均低上許多,但自2013年開始,除了2016年的女性部份之外,不論男女的甲狀腺癌發生率,全部超過全國平均。
災後,日本政府針對未成年人調查過罹患甲狀腺癌的狀況,發現罹患人數是過去的數十倍以上。對此日本政府解釋,因為大範圍的檢查,病例自然發現得多(過剩診斷)。然而,從前述的分析可知,在未檢查的成年人的部分,狀況仍然大幅惡化。
其他異常的癌症數據變化,還有前列腺癌、膽癌、膽管癌等。以前列腺癌為例,2012年(男性)顯著增加,隔年2013年略減,但2016、2017年又顯著增加,罹患人數也突然增加許多。
流行病學專家評論
流行病學專家、岡山大學教授津田敏秀,在看了明石昇二郎的分析後表示:「福島縣內輻射被曝狀況不一,單憑這些數據已經可以看出趨勢。然而,負責縣民健康調查的福島縣立醫科大學卻沒有做疫學調查,驗證核災與這些癌症的關係。今後應該針對被曝劑量大的群眾進行調查,驗證有無關聯。」
據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說明,自然放射線之外,終生累積的人工輻射劑量100毫西弗以下(低劑量),癌症增加機率在統計上沒有顯著差異,或者科學上沒有明確影響等其他說法。一般人通常直觀地解讀為「(任何人都)不會有癌症」而感到放心。
但津田敏秀解釋,這裡的癌症兩字,是指不分性別全年齡層的「全癌症」,若是特定的、對輻射敏感的年齡層與癌症,就會有顯著差異了。前台灣勞工健康服務中心專任醫師林亮瑜解釋,因為全癌症的總人口基數比較大(如男性不會得到卵巢癌),所以發生率有可能低於特定癌症。
而除了癌症外,福島核災後,多種健康數據惡化的研究,由海內外學者陸續發表出來。Hagen Heinrich Scherb等人的研究指出,災後周產期死亡率增加,福島及其周圍尤為嚴重。日本醫科大學等團隊調查發現,福島縣未滿1500克的極低體重新生兒,災後增加了2~3倍。琉球大學名譽教授矢崎克馬分析,災後日本死亡率急增。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學研究發現,災後新生兒心臟異常顯著增加14.2%,應考慮核災影響。
非癌症疾病的惡化,在車諾比核災亦然。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非核醫師會IPPNW,在2011年發表的論文(第7頁第18點)寫道,據車諾比省官方資料,災後1987~1992年之間,疾病增加率在内分泌系統為25倍、神經系統為6倍、循環系統為44倍、消化器官為60倍、皮膚與皮下組織為50倍以上、肌肉骨骼系統和心理障礙為53倍。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29288
★ 相關報導:
陷倫理爭議 證明福島核災影響不大論文遭撤回 作者博士學位遭取消
https://e-info.org.tw/node/229208
♡
一般人輻射劑量 在 來回一趟的輻射量,約在16微西弗左右 的推薦與評價
... 輻射劑量超標嗎?讓我們一起來認識X光與輻射吧~!!! 一般人都對輻射聞之色變, 但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本身就存在著輻射, 一般日常生活中的天然背景輻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