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模還沒找到前你只能用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活下去
【專業文 #0到1最難的是找到屬於你這個產業的商模】
今天在門市時,有個開店的朋友跑來找我,
因為業績不佳的關係,他創業一年已經燒掉了80%以上的資金.
他問我該怎麼辦?
我這裡在把我的想法梳理好打上來
答案是 #想辦法活下去 #趕快找出你的商模
想當初布布童鞋開業前半年,我們用純網購的方式,
雖然搭上FB爆發紅利,但很不好意思,我們業績仍然很溫吞的成長.
三個月後我發現這個方式實在不行.
就決定租了一棟透天,
一樓做門市,二樓做倉庫,三樓做網購辦公室.
想試試看到底門市結合網購可不可行.
但因為要省錢選錯點,加上租到違建,
#九個月後第一家失敗的門市正式宣告關閉.
#但這件事情並沒有阻止我繼續嘗試商模的勇氣
在府中捷運站寸土寸金的地方,為了想搶人留省租金
我跟別人分租在二樓,的確是有商圈人潮,
#不過二樓真的太難上來了 #最後這家門市不賺不賠
因為1F不租了,板橋府中店就此結束.
#這是我第二間失敗的門市
上天還是留了一條路給我走 #那就是三重門市
去過三重門市的人看過我們家的人潮都覺得很神
#為什麼在三重的弄裡面,會有那麼誇張的人潮跑來買童鞋
答案很簡單
#若有時光機你回到六年前
你就會看到一個年輕人已經燒光了80%的資金,
但他還是每天用著最大熱情接待的客人,趁空去發童鞋的文宣,
無論有沒有買東西的客人,在客人離開時都會親自去幫客人開門.
讓很多客人即使在沒有任何誘因的情況下,
都主動上google跟FB留下五星好評.
三重門市就在這樣的服務堅持下,業績好轉
加上我去幫忙當槍手寫報告打工,稿費的收入
也解救了資金不足的燃眉之急.
但光是這樣是不夠的,當門市休息後,
還得想所有辦法去取得網路想買童鞋客人目光.
到了半夜還在架構公司未來半年的發展路程.
只是為了找到一個讓公司長治久安的商業模式
到目前為止試過了持續累積網路聲量/擴張品類/取得商標授權生產商品/成為品牌童鞋總經銷/請工廠代工生產鞋款/團購客群經營/海外客群開拓/跨境經營的可能/拓張門市
上述說的應該只有其中兩件事情是有成果的,其餘全部失敗,最多一次損失了快100萬(對一個小資本的企業是很大的傷害),但還是沒有阻止我持續測試商模的決心.
但有成果的兩件事情,卻奠定了布布童鞋目前的商模根基,成為我們在童鞋產業中極強的護城河,讓我們少子化下即使舊有的童鞋連鎖店都倒閉的同時 #布布童鞋卻能成為台北目前唯一的童鞋連鎖 #也是亞瑟士等知名日本童鞋品牌在台灣地區最大的經銷商.
這條路從開始走到現在,不長不短已經七年,布布童鞋也才建構出屬於自己的商模.
#唯有自己想要追求更好就是活下去的關鍵
最後送給你的話是
#商模還沒找到前你只能用盡一切辦法讓自己活下去
#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你得懂這個階段沒太多人可以實質給你協助
#商模找到了你就能成為創業五年後倖存的5%
#商模找不到,重頭學習也不是件壞事
這就是給你的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黃君聖Sunny營養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畢業15年的營養師之路 國中開始就很愛打籃球 高中畢業就到士林球鞋店打工 當時的我只是個工讀生 那時候的時薪差不多100元吧 由於我是店員的關係 所以店裡面的鞋子可以拿折扣 差不多可以打七折 那時網購剛開始盛行 所以就可以把鞋子拿去網路上賣 一雙鞋2~3000元 可以賺一折也就是2、300元 比我...
「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謝銘元:失敗並不可恥但要有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心得] 計程車司機也可以是一個令人尊重的行業- 看板TAXI 的評價
- 關於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王繁捷Wang, Fan-Chieh - 我大學讀到一半時 的評價
- 關於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讓你歡喜讓我憂番外篇】需要錢更需要經驗值當YouTuber前 ... 的評價
- 關於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黃崇源的60種手工伍仁餡 的評價
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畢業15年的營養師之路
國中開始就很愛打籃球
高中畢業就到士林球鞋店打工
當時的我只是個工讀生
那時候的時薪差不多100元吧
由於我是店員的關係
所以店裡面的鞋子可以拿折扣
差不多可以打七折
那時網購剛開始盛行
所以就可以把鞋子拿去網路上賣
一雙鞋2~3000元
可以賺一折也就是2、300元
比我一個小時在那邊站著上班好多了
就這樣開始做了球鞋生意
後來也開始在網路上賣了衣服
所以我大學時期常常都是在
網拍回問題、面交、寄貨
根本就沒有心思在學業上
由於是唸食品營養系的關係
就感覺是要考個營養師執照
對未來會比較有幫助
不過那時只抱持著試試看的態度
根本就沒有認真準備
所以想當然爾只是去陪考而已
而那時我服飾生意一樣在做
後來還做了批發
全省都有配合的店家
而後還開了店面
那時台北最多還開了五家店
年營業額還做到有六千多萬
但是由於擴張過於快速
賺的錢也都花在開店以及人事成本
所以也沒有真正的賺到錢
做了七八年又回到原點
而後家裡的廣播事業需要有人能夠接班
想想也好
但是剛開始時是非常不能適應
第一是要講台語
第二是要接觸老人
第三還要早起
跟原本的工作實在是天差地別
原本是在做潮流的服飾產業
講求的是最新最流行的東西
而生活作息也是日夜顛倒
還有就是生活在北部的年輕人
幾乎是用不到台語
講起來也真丟臉
所以一開始還因此去學台語課
明明台語就是我的母語
為了要與許多阿公阿嬤溝通
所以一樣硬著頭皮去學
但是台語實在是太深了
也不是一時半刻就可以上手
一直到現在都還要繼續學習
然後我開始送貨
其實ㄧ開始也不理解
為什麼都要親自自己送貨
大可以用很方便的宅配就好
但是電台的工作其實很重要的一環
就是情感的連結
其實做生意也是這樣
就像做人一樣
好險我本身就是一個挺有耐心的人
所以常常可以聽聽阿公阿嬤
說說他們的人生故事
久而久之我的台語也漸漸進步了
做廣播其實就是老人照護問題
因為他們的小孩
中生代的年輕人都正在打拼
所以也沒有多餘時間照顧家裡的長輩
而聽廣播就變成了他們的休閒娛樂
廣播電台的主持人每天聽著聽著
就變成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天天噓寒問暖中也與他們成為朋友
變成一種精神上的慰藉
這就是為什麼廣播電台主持人所說的話
他們可以深信不疑
但是也由於這樣
所以在我的理念當中
更應該給予他們更優質的服務
包含產品
我們主要是販售保健食品
但是實際上普遍年輕人當中
對於廣播電台販售的商品
都沒有好的印象
就是因為在早期廣播盛行的年代當中
產品品質良莠參疵不齊
所以常常認爲這種都是騙人的
這個觀念其實已經根深蒂固在大家的心中
但是其實想要做好產品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不過要扭轉這樣的觀念實在非常的困難
也遇到許多的阿公阿嬤
買個東西要偷偷摸摸的
為了就是怕被家裡人唸一頓
長期在這種環境下工作的我
覺得相當的挫折
常常人家問的在做什麼的
我也不好意思......
甚至是說不敢告訴大家
而這時的我也有個想法
我自己本身是營養系畢業的學生
為什麼我不好好把握能考營養師的資格
有了專業的證照
才能更有說服力
因為畢竟考營養師是要念相關科系
而且要有實習才有應試資格
所以在2017年的時候
上網找了間線上補習班
就開始準備考試了
但由於要邊工作邊念書
而且準備的時間也只有兩個月
其實沒有真正的靜下心來唸書
也還找不到方法
所以那時候也才考了48分
後來還有繼續報名
但是卻沒有去考試
就這樣又開始自我放棄了
但是由於一直在這樣的環境工作
考營養師這個念頭
一直在我的心中不曾消失過
日子又這樣過了一年
那時決心想要認真的為自己再拼一次
所謂天助自助者
當你想要努力的時候
一路上就會有許許多多幫助你的力量出現
這時候我遇到了一位長輩-楊總
雖然他現在不在了
我也是非常的感激他
他提供了我一些非常有用的方法
那就是夢學板
你把你想要的東西寫下來
並且寫出達成夢想後的優點
並且寫下該如何達成的實際方法
這也成為了我的開始
另外我也遇到了在營養師界的大推手
黃尚銘老師
他對於營養界的貢獻
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大
他就是名副其實的營養師之師
透過向他學習的專業知識
以及讀書的方法當中
讓我這個已經畢業15年
以及補習過好幾間的學生來說
能夠在這次順利通過考試
真的是要非常感謝他
不過雖然方法找到了
也認真地讀了半年書
但是我也不是一個這麼順利的人
在2019年的第一次考試後
放榜了
我考了59.42分
這個應該是接近落榜頭的分數
拿到成績時真的是很憂鬱
能夠做的我都做了
申請複查成績、閱覽試卷
結果也是都一樣
沒有改變
這時候的心情調適其實是最困難的
還好這時候有家人們的支持
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並且給了我繼續唸書的時間
所以我也是看了幾部勵志的電影
馬上把眼淚擦乾
沒有想太多就繼續坐在位子上面讀書
就這樣又拼了四個月
從早到晚三個時段
約莫十個鐘頭的苦讀
週一到週六
當然還是要有適當的休息時間
不然是很難維持
直到最後終於是順利過關
其實最難的不是考試本身
難的是堅持的心
讀書方法分享
1.夢學板
夢想學習板
設立目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但是要怎麼達成目標就需要把它量化
而夢學版就可以幫助你完成這件事
先把你要達成的目標寫下來
再把要完成目標該做的事項寫下來
而且是寫得越詳細越好
並且寫上達成目標後的優點以及缺點
最好能再給自己
完成階段性目標的獎賞與逞罰
舉例
我的目標就是考上營養師
總共六個科目
每科平均60分
那就是把各科的目標分數訂出來
再來就是檢視自己可用的時間
一天可以念多少小時的書
多少時間休息、吃飯、睡覺
當初我就是設定
一天分三個時間唸書
早上、中午、晚上
每個時段約3.5小時
當中包含了
看線上課程以及真正唸書的時間
以及每個時段需要看的內容
我則是安排一週唸書六天
另外當然也要安排休息時間
我是安排一週一天休息時間可以放鬆
不然沒有休息時間根本就無法維持太久
再把這些通通文字化
寫下來貼在牆上
這樣不時的就會看見自己需要做的事項
如果完成的某階段的目標
例如念完某個章節或是做完哪幾年的考古題的時候
我就會讓自己稍微放鬆一下
看部電影之類的獎勵
2.讀書計畫
營養師國考總共有六科
營養
生化生理
膳療
食安
團膳
公衛
總共可以拆成以下主題
生化搭配營養
生理搭配膳療
營評、生命期、公衛
團膳、食安、法規
我自己的方式是採取單科來念
這樣我覺得比較能夠有個整體性
不過最好將所有的主題安排唸過三次
畢竟我不是天才
沒有辦法看過一次就過目不忘
不過第一次的時候採取快速看過
不會看得太細
讓自己本身了解各個章節的重點範圍
著重於理解、分析、必較、整理
第二次著重於考古題來複習
並且分成選擇題以及問答題
選擇題一定要把每個選項都搞懂
了解為什麼對以及為什麼錯
因為做到最後你到會發現
錯的選項沒搞懂就會一直錯
過了一段時間再做一樣會錯
那就是代表你沒有真正的搞懂它
問答題要著重於答題的架構才是關鍵
一定要自己寫過
補習班給你的答案很完整
但是考試的時候是根本寫不出來那麼完整
只有自己寫過做過才有辦法答題
如果寫的覺得太慢的話
也可用錄音的方式記錄下來
然後自己用聽的複習
重點就是要把答案
先用你的腦子先想過一遍
讓這些記憶永久停留在你大腦的區域
那就可以隨時完整的表達在考券上
說跟寫就是表達的一種方式
第三次就是屬於背的階段
專業的養成就是不斷的練習再練習
所以這個階段
就是讓你有更好的答題成功率
要把所有的重要生化路徑
都內化在你的心中
只要題目一出來
這就像是你天生就會的東西
反射動作沒有什麼好懷疑的
而這就是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夠做到
我自己的例子就是已經畢業15年了
當初也會有懷疑
覺得自己是不是年紀大了
腦子不好使
記憶力越來越來差
但是事實證明
只要你有心
一定還是可以完成的
就看你願不願意
花時間一步一步的完成你的目標
希望我的故事能夠對你有些幫助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與你共勉之
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王繁捷Wang, Fan-Chieh - 我大學讀到一半時 的推薦與評價
那時我在美國的大學,因為有學校的各種補助、獎學金、薪資較高的打工(洗碗挖廚餘,沒人願意幹所以時薪較高),所以花費大約和台灣的私立大學一樣。 小 ... ... <看更多>
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讓你歡喜讓我憂番外篇】需要錢更需要經驗值當YouTuber前 ... 的推薦與評價
小玉因YouTuber爆紅,收入也多,卻因拍過不少爭議作品,飽受攻擊。 ... 我一開始也是很慢熟,但是到電影院打工後我有當到領班… ... <看更多>
一邊開店一邊打工的日子我也過了一年多 在 [心得] 計程車司機也可以是一個令人尊重的行業- 看板TAXI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從小到大
我們都說職業不分貴賤
但是很多職業傳統既有的觀念與印象
是真的很難一下去改變
世界上各個國家
對各種職業的尊重也有所不同
像大陸和香港他們尊稱司機為「師傅」
和其他專門技術的師傅一樣
這是對專業技術者的一種尊重
但是我想台灣的民情不同
不只是計程車司機
許多擁有專業技術的人士
普遍的在社會上沒有社會地位
我想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大問題
也是台灣許多被扭曲價值觀中的一個小小例子罷了
我想尊重自己的職業更重要
當然人很難不去在意別人的看法
但是若是你可以證明
自己與別人既有印象中
對這個職業的迂腐觀念
有天壤之別的話
我相信別人也不得不尊重你的職業與你的專業
開車看似簡單
但是許多面向仍是非常專業的
開車技術是最基本的 (這應該不用解釋吧)
地理環境的熟悉
(認路是基本的 有加入車隊的甚至得把地址早已烙印在腦海
靠的是瞬間的反應 才有辦法在幾秒鐘反應時間內搶扣Case
而後在最快時間 找最好走的路 在約定時間內準時抵達)
對人事時地物的觀察力
(開車也是要看農民曆的 什麼時候好日子 要去哪裡?
什麼日子什麼時間 哪裡有什麼活動
在哪裡載到的客人多是往哪裡去[才有辦法安排最順的路線])
待人的應對進退
(遇到三教九流該如何自保及反應 對各種客人的應對方式及對人的判斷力
如何留住好客人 如何避免載到奧客
如何察言觀色得體的和客人聊天互動 點到為止而不讓人產生反感)
對車輛保養維修的專業
(熟悉車子大大小小的狀況 如何用最經濟的方式做到最有功效的保養
什麼地方修理什麼樣的東西便宜 遇到車輛故障及緊急狀況的排除與安全處理)
對成本及收入支出的控管
(買什麼樣的車 裝什麼樣的配備 用什麼樣的燃料 如何節省營業成本
開發更多客源及其他收入
每天都有現金在手上 但是如何管理分配使用非常重要
預備車輛保養維修及更新車輛的費用)
以上這些只是我目前瞬間腦海有想到的部分
從我進入這一個行業 就發現這一個行業很不簡單
不是開著一台車在路上亂逛 你就會有穩定的收入
請想想看大台北地區現在有多少車隊及車輛 一台車還不一定只有一個駕駛人
要如何從這茫茫車陣中 獲取相對穩定的報酬 絕對不是簡單的一件事
我也從許多身邊認識的老司機身上 學到很多寶貴的經驗分享
基本上我是常常會利用時間
(像是加油站上廁所 洗車 保養維修的等待 排班的空檔 甚至是停等紅綠燈)
和一些不認識的同行大哥請教或閒聊 久而久之就能吸收到他們身上的日月精華
很多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每個人喜歡的營業方式、區域、客源都不同
這和唸書考試不一樣 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只有相對的好或不好
並且要從中挑選與適應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與營業模式
隨時保持彈性並用不同方式對待不同的客人
這樣才有辦法在這個行業之中生存下去不被淘汰
上面是專業部分的簡述........
--------------------------------------------
從我接觸這個行業至今
也看過非常多敬業且樂業的好司機
有會兩種以上外語的大哥
有曾經位居高位的老闆或主管級人士
也有自由工作者或小生意的老闆
用另一份職業的空檔 來賺取另一份收入
也有因為家庭經濟的關係
從大學開始賺學費賺生活費 一直靠著計程車的收入
念到碩士畢業 直到畢業之前 還靠這份收入幫家人還了一些債
而現在他已經是某行業的MDRT了
也有夫妻靠著一台車 老公開大夜班 老婆開白天
養活家裡的四個小孩 生活費、教育費、車貸、房貸
全都靠這一台車來滿足他們生活的一切
有句廣告詞說「一台車凸歸台灣」
他們家是『一台車飼歸龜揮阿』
也有一個大哥 他是單親爸爸
靠開車讓他的兒子唸完碩士
現在又出國繼續深造
當然他兒子也很爭氣
一邊唸書一邊打工 減輕他的負擔
我想許多這樣的小人物
都一直存在我們的身邊
只是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許多負面的人物、行為比較容易引起我們的注意
造成許多更不好的印象 與既有負面印象的加深
-------------------------------------------------
之前我在五星級飯店從事了一年多的Limousine Service
曾經服務過一位國際服飾品牌的CEO
到台灣來當秘密客 視察代理商在百貨公司的專櫃
和她聊天的過程中 她得知我之前是Taxi driver
結果她告訴我 她丈夫不是美國籍
當初只帶了100美金到美國
然後就是靠著開計程車賺錢
後來輾轉跑到紐約開計程車
慢慢地存錢 之後也才有機會創業
因而認識了她 創造了現在這個品牌的誕生
我想她的這一番話是在鼓勵我
『不要小看自己現在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
創造自己獨一無二的價值 差異化的服務 設定與別人不同的未來目標
是我覺得這份工作最重要的
另外就是
尊重自己的工作 樂觀的看待別人對這個行業的想法
也才能每天快樂的投入這一份工作
敬業且樂業的對待每一個客人
帶著他們完成每一趟人生中的小小旅程
相信這個行業會為我們 帶來人生中不一樣的視野與經驗
也許在未知的未來中 這份工作會在我們將來的人生中
帶來與他人不同的收穫 (也許是人脈 也許是經驗)
-------------------------------------------------
像我從事這份工作 身邊的人一開始也不太能接受
父親在大學任教 也自己有經營專業上相關的公司
父親的兄弟姊妹也都是老師
他們的兒女許多都是建中、北一女、台大畢業
部分現在也成為教師
母親和妹妹都是台大畢業
母親的家族親戚都是曾經在政府或大企業擔任要職
同輩的表兄弟姊也都很優秀
而我卻是比較不喜歡被逼著唸書
選擇自己半工半讀 唸藝術相關科系
算是家族中特立獨行的異類
常常在與家人朋友聚會的場合
仍是不免的要因為職業受到一些異樣的眼光 好奇的詢問
或是以關心為出發點的種種論調
雖然到現在已經慢慢的習慣
但是許多場合仍不免俗的會被大家關心、關切、關照
只是我相信我的工作是值得大家尊敬的
至少許多接受過我服務的乘客
都會發現我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司機
而不是大家既有印象中的OOXX
希望大家都可以成為乘客心目中最理想的駕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1.157.157
※ 編輯: hellkitchen 來自: 219.71.157.157 (07/04 06: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