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用正向教養,卻教出一個嬉皮笑臉、看不懂大人憤怒與臉色的孩子?】
羅寶鴻老師用直播回答這位家長以下問題:
1、為何正向教養會養出這種打叉的孩子?這麼小會知道這樣一直笑,媽媽就拿他沒轍嗎?
2、當孩子這樣一直笑回應你時,大人應該怎麼應對才能讓孩子認真?我要怎麼樣才能讓我的孩子知道媽媽生氣了,他不應該再繼續開玩笑?我後來跟他秋後算帳他也是在笑、在開玩笑,我無法好好跟他說話
3、孩子被打完事後並無任何想要討抱、尋求關愛的行為,他是不是真的不覺得媽媽很生氣?
4、兩歲的孩子有可能完全無法分辨大人臉色嗎?
5、對這種完全不理會大人憤怒的小孩,是否真的不能一直正向教養下去?教養中做一些適當處罰是否可以幫助孩子知道自己錯了?
.............
影片筆記:(感謝家長分享)
不要錯把對大孩子的期待對待2歲小孩
讓孩子知道爸媽生氣? 你的孩子要夠大!起碼6~7歲以上
孩子被打完沒有想要討抱
>恭喜你,因為孩子還沒被打壞掉,他還保有內心歸屬感
打孩子會不會乖? 他不懂乖,他只是凍結了
打罵無法提供歸屬感和價值感,無法養成孩子正向品格
覺得2歲孩子不會看臉色?
洗澡完不願穿衣服,跑給你追是以為在玩,
嘻皮笑臉不是故意挑釁,是覺得好玩和有趣。
內在衝動比後天發展的意志力還強
內心渙散時,意志力無法控制自己服從外在指令
本來想收積木卻把積木撒一地後開心大笑,因為沒有意志力了
三歲以下沒有足夠意志力完成一個工作週期 (拿出>操作工作>收拾)
例子:
拿刷子刷桌子的動作讓他極度專注,刷完後已經沒有專注力再去聽指令收拾了
>請他收拾卻只想去騎車子
>嘻皮笑臉的只想扒住車子不想聽指令
>大聲罵沒用,甚至打他也沒用 (不夠抓住孩子專注力)
>直到拿走車子他才大哭大叫 "車子、車子" (他只專注在 "想騎車子" 和 "車子被拿走")
>因此無法發現媽媽變臉、大聲責罵和被打的痛覺
才兩歲,不會回來道歉,想秋後算帳跟他討論,他卻仍跑來跑去
>內在衝動比外在意志力強
不是故意不乖不聽話>他只是無法控制自己>才兩歲
不是故意嘻皮笑臉>兩歲沒有那麼多心機>才兩歲
最後的反思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我們生氣嗎?
讓孩子知錯,一定要用生氣的方式嗎?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不陌生吧?!主要是講一個人的野心,大家都知道!而其中的主人翁——司馬昭,就是本集主角。 三國末期的曹魏,由司馬家族掌權,魏少帝曹芳不聽話,被司馬師廢黜改立十三歲的曹髦為帝,由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把持朝政。等到曹髦二十歲時,這時候,司馬師已經死了,由弟弟司馬昭獨攬朝政,...
「三歲 不聽話」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心得] 浪漫醫生金師傅3 EP11-12(雷) - 看板KoreaDrama 的評價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三歲孩子無法溝通?快試試「聽核心」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不聽話小孩,愛挑戰大人的規矩,該怎麼教?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三歲 不聽話 在 再不聽話把你扔出去,再撿一個回來。 小女孩沈默一會兒後 的評價
三歲 不聽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26當媽很難呢~希望我能對待好心思細膩的小孩
這幾天,突然覺得翔很愛對妹妹發脾氣,以前可以包容,甚至會在我們對妹妹生氣時打圓場的翔翔,最近一有什麼事情就對妹妹大呼小叫,要跟我們說妹妹非常不乖、非常不合作,有時還會哭,說非常生氣。
一開始我是覺得他不對,妹妹本來就不可能達成他的要求,畢竟三歲小孩跟八歲的程度就是不一樣,而且有些事情真的是他在無理取鬧,反而是妹妹很無辜。
但是講了幾次之後,有一天,翔突然跟我說「我小時候都沒有像妹妹那麼皮,對不對?」
我說「嗯⋯⋯可是三歲小孩都是有難帶的地方,皮的地方不一樣吧。」
他突然露出很震驚的表情—難道我三歲時也這樣嗎?!😱大概是這個樣子。
看他這樣我突然有了不同的想法。
翔一直都覺得自己比妹妹乖,妹妹很皮,雖然我沒有想要把小孩培養成乖寶寶,總覺得從小沒給爸媽操心過的孩子內心其實很多壓抑,但是孩子不免還是會覺得,「我很棒因為我很乖」,翔好像也一直有種自己比妹妹乖,這是他的「自信所在」的感覺。(但這其實是我最不希望孩子有的誤解,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我也還在摸索,這說來話長總之先不提)
但是最近,應該是妹妹三歲之後,感覺可溝通程度提升很多,會願意合作,還會說「我很合作喔!」跟兩歲貓狗嫌的那個叛逆期很不一樣,當然我們跟妹妹的相處變得比之前和諧很多,妹妹又會撒嬌,翔八歲了有拉不下臉皮對爸媽撒嬌的感覺,總之,我突然覺得,被說「其實小時候也有難帶之處」的時候,翔好像很失落的樣子。⋯⋯
我就覺得,翔會不會,其實是因為妹妹變懂事了,開始常常跟爸媽有說有笑的,內心其實有點吃味吧🤔⋯⋯失去了「自己是比較合作懂事的孩子,爸媽比較愛我」的那種自信。(當然對我來講這是沒辦法比較的啦)
總之對待妹妹時失去了原本的那種餘裕。
因為吃醋,對妹妹的包容力也大幅下降,本來很有信心自己是家裡最合作的孩子,爸媽罵人多半是罵妹妹的他,是不是其實因為這樣的變化感到不安,所以才會一直對妹妹大吼大叫,動不動鬧脾氣跑來告狀,要告訴我們「妹妹有多皮多不聽話」呢?
如果是這樣,那我跟他講理,說他對妹妹的脾氣「並不公平」其實沒有意義,他其實是因為妹妹好像變乖了,跟爸媽關係很好,覺得內心沒有安全感,才會突然這樣吧?
當然一切都只是我的想法,這種事情好像也沒辦法確證,只是我昨天就跟翔爸說這件事情,然後決定就算翔比較靜態,我們也要主動去找他玩,不能總是讓妹妹黏著我們,然後翔自己在旁邊看書畫畫這樣⋯⋯
早上地震的時候也立刻抱著他,(一部分也是因為妹妹沒醒,翔嚇哭)但總之,覺得懂事的孩子其實心裡隱藏著更多彎彎繞繞的心事,要讀懂其實更花心思啊。
照片就是今天我找翔一起做的美勞~妹妹最後也來參一腳,她做的那張非常的藝術啊😂
#發現翔的日期都簽錯了😆
三歲 不聽話 在 羅寶鴻 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為什麼有些孩子講得聽,有些孩子講不聽?】
前幾天帶羽辰去奶奶家,在吃午餐時,奶奶看著羽辰欣慰地說
👩🏻🦳:「這孩子很不錯,大人講的話會聽。」
晚上思考著奶奶這番話,覺得意義很深遠。
因為家長來信提問時,常會看到讀者跟我說孩子講不聽,也不懂得做該做的事。
為什麼有些孩子講得聽,有些孩子卻講不聽呢?
我用蒙特梭利教育和正向教養的角度切入思索,得到了一些答案,跟大家分享一下。
【什麼樣的孩子講得聽?】
孩子是否「講得聽」,有幾個關鍵:
1 孩子目前發展成熟度是否已能讓他服從外界指令;尤其注意三歲、三歲半以下的孩子,內在衝動比意志力強,常會無法控制自己內心衝動,來服從與配合大人的指示。所以這種情形,其實不是孩子故意「講不聽」,而是他還無法有足夠的成熟度去服從。
2 孩子從小有沒有在良好自由與紀律的環境下成長;過多的自由缺乏規範與限制、溺愛的教養太隨順孩子、太嚴厲的規範常以高壓控制、以及沒有原則的規範常變來變的教養方式,都是無法培養孩子自律、讓孩子「講不聽」的主因。
相反來講,有平衡的自由與紀律環境,有原則的規範與限制,以身作則的父母,和善且堅定的態度,接納孩子犯錯的柔軟,以及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都是讓孩子「講得聽」的教育關鍵。
3 孩子與環境中的大人是不是有良好的溝通與連結;大人跟孩子越友好,孩子就越願意跟我們越配合(這是真的,而且孩子越大越真)。我們越看孩子不順眼,孩子就越跟我們找麻煩(從小找到大,大人永毋寧日)。
但在探討這些之前,我們都必須瞭解一個關鍵:
人類與生俱來都有著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的「人類傾向」,都希望自己能表現好、被認同。
孩子也一樣,
「講得聽」的孩子,希望自己表現好。
「講不聽」的孩子,其實也希望自己表現好。
【什麼樣的孩子講不聽?】
那為什麼有些孩子會不聽話、講不聽呢?他們的內心發生什麼事了?
簡單來講,若孩子覺得自己是「好孩子」,在自我期許驅使下,通常他會比較講得聽、自動自發,做該做的事。有自我期許的孩子,通常都不會跟大人故意上反調。
但如果孩子認為大人都覺得他不好、甚至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不好,他可能就會漸漸變得「講不聽」了,因為他會覺得
🧒🏻:「我想當個好孩子!我不喜歡你們覺得我不好!」
這樣的潛意識,會讓孩子開始做些奇怪的事情來吸引大人注意,或是故意不聽大人的話。他們希望藉由這些行為,來獲得大人對他的關愛與注意。
同時,他們漸漸會開始反抗大人,藉由不聽話、不服從來讓自己舒服一點,讓自己感到比較有存在感與價值感。這就是正向教養裡孩子的「尋求過度關注」與「權力鬥爭」,是兩種因為錯誤信念而產生的行為。若這時候孩子內心還是持續感到匱乏,更可能會延伸出對大人的「報復行為」,因為他會覺得
🧒🏻:「你常常讓我難過!我也要讓你難過!」
其實孩子真正要的,不是要我們難過,而是希望得到關愛。
當孩子內心這份需求一直沒有被滿足,久而久之也會演變成「自暴自棄」的問題。他們會認為
🧒🏻:「反正我怎麼做你們都不欣賞我,既然你們覺得我就是爛,那我乾脆什麼都不做、也不要聽你們的。」
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曾幾何時,有沒有也出現過這樣的想法呢?有時候我們也不想要再聽大人的話了,因為
🧒🏻:「不聽你們的,起碼我還會感受到一絲傲骨的自滿。」
要讓講不聽的孩子服從,通常大人會用高壓的手段逼迫孩子就範(直到這種方法無效),這是一般人常用的方法。
記得曾經有一次去朋友家,看到一對夫妻和兩個孩子正在吃午餐(兩個孩子大概一個六歲一個四歲)。妹妹很乖很聽話自動自發,哥哥則剛好相反,好好講都講不聽。於是我看到,媽媽和爸爸開始輪流用命令、指責、威脅來驅使弟弟做各種事,氣氛充滿著殺氣... 我心想平常他們在家裡,應該早就打下去了吧。
但往往就是這樣,你跟孩子越對立,他就對你越故意。
為什麼?如同上面說的孩子會覺得:
🧒🏻:「我想當個好孩子!我不喜歡你們覺得我不好!」
🧒🏻:「你常常讓我難過!我也要讓你難過!」
🧒🏻:「反正我怎麼做你們都不欣賞我,你們覺得我就是爛,那我乾脆什麼都不做,不要聽你們的。」
🧒🏻:「不聽你們的,起碼我還會感受到一絲傲骨的自滿。」
【怎麼培養講得聽的孩子?】
從以上可知,高壓式的教養如打罵、命令、威脅、處罰等方式,雖然可能會有即時效果,但長期使用這種方式,不但孩子容易反彈,我們教養也會越來越費力,對孩子人格發展不好,更可能有反效果。
現今這世代,比較理想的教養方式是:
大人需要修正自己的態度與方式,用更正向的教養與溝通方法,以連結孩子內心為首要,讓孩子在保有著歸屬感與價值感前提下,逐漸漸修正自己的態度與行為,往正向的方向發展。
簡單來講,就是我們大人要用正向的心看待孩子,來灌溉他們內心「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的種子。
心法掌握好之後,加上剛才講到的關鍵:
a 有平衡的自由與紀律環境;
b 有原則的規範與限制;
c 以身作則的父母;
d 和善且堅定的教養態度;
e 接納孩子犯錯的柔軟,以及
f 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
就是讓孩子「講得聽」的教育關鍵。
教養孩子是需要「配套組合」的,不是大人只要做到一項,孩子教育會就成功。所以,我也一直在學習。
四年前「蒙特梭利專家親授」這本書,我主要講述如何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給予孩子規範;一年多前的「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從觀察孩子再深入一層,進入到如何觀察自己、關愛自己,從源頭開始轉變,給予孩子正向與安定的教養。
而即將 8/5 即將面世的「媽媽,你還愛我嗎?」以及「爸爸,我不要踢足球」,我嘗試把理論與實務的精華都濃縮在兩本繪本裡,透過圖畫與故事,讓父母以透過輕鬆簡單的親子共讀,把最重要的教育養分直接傳遞給孩子。
到目前為止我寫了四本書,每一本都在講「教養」這議題;我跟大家一樣,也還在學習中。
因為,我跟你和你的孩子一樣,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
願我們大家都會變得越來越棒。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三歲 不聽話 在 EBC 馮翊綱說人解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句話不陌生吧?!主要是講一個人的野心,大家都知道!而其中的主人翁——司馬昭,就是本集主角。
三國末期的曹魏,由司馬家族掌權,魏少帝曹芳不聽話,被司馬師廢黜改立十三歲的曹髦為帝,由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把持朝政。等到曹髦二十歲時,這時候,司馬師已經死了,由弟弟司馬昭獨攬朝政,曹髦想要親自處理朝政,因此與近臣商量,想要討伐司馬昭。可惜,事跡敗露,司馬昭早就得知訊息,先一步下手,派人馬包圍鎮壓,年輕的曹髦也因此被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出自曹髦在與近臣商量討伐時所說的話。
曹髦死後,司馬朝另立曹奐為帝,並對蜀漢開戰,最後劉禪投降,蜀漢滅亡,開啟了三國統一的序幕。而在魏朝,司馬昭也當上了相國,但有趣的是,他最終並未自立為帝,是等到他兒子司馬炎逼著曹奐禪讓,結束魏朝建立晉朝!這樣說來,從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到司馬炎,這一脈相傳,都是狠角色呀!
想知道阿綱老師錄影時的小故事嗎?
還有更多有趣的內容~請上馮翊綱說文解字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FCCSD201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kTYeggHOvc/hqdefault.jpg)
三歲 不聽話 在 小宇麻麻 育兒生活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直以來,
我用影片的方式紀錄與分享了我們家的育兒方式及生活,
如果有持續追蹤小宇麻麻的朋友不難發現,
我們對待孩子是以「愛」為出發點,並用「溫柔堅定」的方式耐心溝通。
時常得到很多爸比媽咪們回饋,
因為看了我的分享讓他們對於「教養」有了不同的選擇參考,
但也有許多父母認為教育小孩「打」就對了,既快速又有效,大人樂得輕鬆。
當然,每個孩子氣質不同,教養沒有唯一方案,
孩子們也會有讓我理智線快斷掉的時候,
但我們認為處罰的方式有許多種,
「打」絕對不是唯一。
更有許多研究證實,
過度的體罰,會帶給孩子許多負面的影響,
不但會讓孩子有樣學樣,用暴力的方式對待他人,
甚至破壞親子關係。
尤其三歲以下的幼兒,語言發展尚未成熟,許多事情是有苦說不出,
體罰會讓孩子更懼怕,
而進入國小及青少年時期的孩子,
如果有奠定良好的教養基礎,通常訂好規則加以溝通即可,
若只會用暴力解決問題,恐怕會有反效果。
被孩子惹怒時先冷靜思考是否真的需要用體罰的方式處理?!
偶爾為之雖不至於帶來負面影響,
但請記得要花時間跟孩子解釋他錯在哪裡、下次犯錯該如何處理?
並好好安撫孩子的情緒喔!
#情緒教養三部曲
✔️讓孩子快速冷靜的方法-https://goo.gl/T4QBvW
✔️用"可以"取代"不可以"-https://goo.gl/XLvkv5
✔️教孩子認識情緒,減少脫序行為-https://goo.gl/sdaFvX
#讓孩子正向樂觀
✔️傷害一輩子_父母別對孩子說這些話!-https://goo.gl/izWcYs
#尊重不是放縱
✔️該做的事別問孩子意見_否則尊重變放縱!-https://goo.gl/ucz4ZV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GAmd_w7gE4/hqdefault.jpg)
三歲 不聽話 在 三歲孩子無法溝通?快試試「聽核心」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三歲 孩子無法溝通?】小小孩常常搶東西,把玩具都佔為己有?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在地上大哭大鬧?身為父母的你,總會遇到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 ... ... <看更多>
三歲 不聽話 在 不聽話小孩,愛挑戰大人的規矩,該怎麼教?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47K views 3 years ago. 小孩 不聽話 ,愛挑戰大人訂的規矩及底線,真的要靠處罰才有用嗎?錯!不同年齡要用不同的溝通法,快來看 … Show more. ... <看更多>
三歲 不聽話 在 [心得] 浪漫醫生金師傅3 EP11-12(雷) - 看板KoreaDrama 的推薦與評價
一樣有後面集數未播出的雷
一樣是迷妹視角
請小心選用
大場面給很足的隔一週
就會像流水帳一樣
推進劇情的快速交代
會為上周徐宇鎮又傻又真守護病患感動
這週反而像是療癒時間得到安慰
李善雄醫生是善良的
到底為誰出一口氣其實自己也是猶豫的
內疚的說謊、難受的面對
到最後金師傅一番開導回歸平靜
「別笑,會產生感情的」
誰叫CS胸腔外科醫生平常抓的就是心臟呢
算是收了車鎮萬這條線
雖然覺得可能在最後還會出現支援
感覺金師傅非常開心有一個實力相當的好友在身邊
即使每次見面都在吵架
不能理解也承認了彼此的理念
偶爾和平聊天的時候又像是英雄惜英雄
互相撫摸傷痛然後互道加油
本來應該繼續待下去
因為女兒車恩彩的請求過完這夜就走
恩彩抱著徐宇鎮哭也是情緒百感交集
聽話的孩子如果不是忍耐到了極限
也不會輕易開口
一直被情勒慣的下意識還是會對家人愧疚
如果她不要開口叫爸爸走
可以在有多一點時間跟三年不見的爸爸相處
但同時也不想繼續看爸爸這麼辛苦
自己也容易被影響
兩次因為家人哭的恩彩都是徐宇鎮在安慰
第二季是徐宇鎮主動擁抱
第三季是車恩彩主動依靠
徐宇鎮眼裡的車恩彩很好懂
為了守護他,想念家人,徐宇鎮都看在眼裡
後面的劇情該還給勇敢聰明的車恩彩了
宇鎮也可以不用一個晚上這麼忙
又要跟岳母喝茶還要跟岳父喝酒
題外話大概就是安孝燮在分析角色很透徹
恩彩就是一個愛哭鬼情緒多的人
姜東柱是否為PlanA就等本週故事了
臭脾氣也是瘋孩子
能真的出手打師傅的就是姜東柱
當然金師傅廣義上的比「他還厲害的人」
應該是在面對政治介入的醫療環境
姜東柱能文善武
在原則上刁鑽、在手術台上能拿出實力
退一步就會前進三步
大小兒子相見
應該都是吃彼此的醋
姜東柱吃了當大哥的苦天天被修理
看金師傅對待徐宇鎮即使有脾氣但卻更溫和有耐心
還是回到金師傅身邊還帶著聖光
看劇情是否要給徐宇鎮男主角威能
兩人切磋醫術的同時刺激復健
後面的集數還是會有大事件
能夠證明外傷中心是能被需要的
不過年紀上來說
故事設定姜東柱和徐宇鎮其實只差一兩歲(故事設定是差兩屆)
金師傅 1964/11/3
車鎮萬 1964
南道一 1964
張基泰 1969
朴民國 1972
鄭仁秀 1981 (紀錄上大書靜兩屆、張賢珠一屆)
尹書靜 1984/9/8
裴文正 1984
楊浩俊 1984
姜東柱 1987/4/6
都仁範 1987
徐宇鎮、車恩彩 1988/5/6
李善雄 1990/1/10
朴恩卓 1991/6/30
尹雅琳 1992/2/8
張東華 1993
安孝燮的外表就顯得年輕
這哪是35歲的樣子
李聖經也是算童顏了
如果宇鎮和恩彩確實不在相遇的話
19歲大一相遇
將近13年成為死對頭也不聯絡
32歲重新見面
35歲開始同居論及婚嫁
16年的時間
這個設定世界觀非常驚人
另一對老夫老妻
姐弟戀也該開花結果了
再來就是張東華的故事
希望可以趕快收線讓他下定決心
留在金師傅身邊成為第三代弟子
好奇裴醫生身上是否有埋梗
不算是金師傅培養出來的
不是體制內的徒弟
但跟金師傅有同樣的氣質、同樣的遠觀
主要是
外傷中心卡在沒有足夠資金
但裴醫生除了跟伊莉莎白玩、動手術
也有在幫醫院審核預算
可能討債公司的兒子更會撥算盤?
伊莉莎白應該笑呵呵
所有醫生都是它的囊中物
感覺上金師傅是想養出兩組人馬
急診室不會關閉、外傷中心也必須繼續
本週麻醉科沈教授也要回來了(灑花)
不知道這季金惠秀會不會在出現
車鎮萬有多看幾眼合照不知不覺就期待了
PS.官方做的通訊軟體好可愛
https://reurl.cc/EopYQ0
徐宇鎮-嘟嚶嘟嚶
車恩彩-不要生病...
朴恩卓-我會珍惜的
尹雅琳-請不要給雅琳糖果
讚東華-好累,工作生活的平衡在哪兒?
李善雄-努力做吧!! (圖片文字:人總是缺少的是誠實)
鄭仁秀-今天也要加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7.23.1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oreaDrama/M.1686016899.A.A74.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