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幸福,所以我選擇原諒
你有恨的人嗎?你有一輩子都不肯原諒的人嗎?
今天要與你們分享的這段故事,其實我掙扎了很久,因為它曾是我人生中最錐心的痛,一段不願提起的往事。
但願路過並駐足的你進來聽故事後,能得到溫暖及勇氣,再次啟程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勇敢邁進。
20年前,在我的身上發生了一段故事,從此改變了我的人生。
那是一個酷熱的炎夏,對於大部分的高中生來說,即將面臨的大學聯考,讓他們喘不過氣來。但是對我而言,卻是滿懷期待的,因為我將展開一段驚奇又新鮮的留學之路。
當年,住在美國的阿姨主動提出,願意資助我去美國念大學的資金,這對當時生長在一個鄉下地方小康家庭的我,是連作夢都沒想過的事情。而我在毫無任何國外生活概念的情況下,收拾了行李,揮別了養育我17年的家和疼愛我的家人,起程到美國去了。
到了美國後,我暫時住在阿姨的家中,與阿姨全家、舅舅和舅媽大夥一起生活,雖說我有好幾年沒與他們見面了,但我還依稀記得小時候這群長輩是非常疼我的。
尤其是阿姨,在我心目中,她活潑、健談、開明,就像是救國團裡帶領團康的大姐姐一樣,讓我變得與她無話不談。
某天中午我一個人在家,舅舅趁午休回來了,他把我引到臺階上坐著,然後對我說:我警告你喔,妳可不要把阿姨的女兒帶壞了!話畢,他又趕回公司上班了。
當下,我啞口無言,完全不知道為何我會被劃上這樣的符號 『一個會帶壞別人的女孩"? 』
我可是一個在女校讀書,從來沒有超過晚上6點回家,沒有翹過課,長得就像是電影少女時代裡,那個林真心變漂亮前的翻版。
在我的心中一顆"被背叛"的種子,已經悄悄種下了。
開學後,一切對我這個來自彰化的小孩來說,都是那麼的新奇!第一次吃Subway、第一次聽到老外叫我 “Sweetie”、第一次聽到大家對我說” Have a nice day”、第一次看到黑人同學打籃球的英姿,第一次聽到現場美式足球賽的歡呼聲、第一次看到雪景、第一次 與喜歡的男生坐在草地上看夕陽,唱著"橄欖樹"給他聽…….
但,這也是我第一次接到父母暴跳如雷、吼聲霹靂的電話。
在對話裡我不斷地說著:我知道~ 我有好好唸書,我不會亂交男朋友,我知道是阿姨資助我,我知道,我知道……..在電話中我一直不斷地為自己辯解!
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媽媽和爸爸每一次在電話裡所說的話,都充滿了不信任、充滿了責備、充滿了大聲辱罵,他們不斷地說: 妳阿姨說….. 妳阿姨說……!
爸爸、媽媽一聲聲的『妳阿姨說』已讓我心中那顆"被背叛的種子"萌了芽。
從此,每回宿舍房間內電話響起時,我的身體便不斷地顫抖,與爸媽通電話這件事開始讓我產生了恐懼。
//////////////////
那是一個積雪約20-30公分的耶誕節,也是一個改變了我命運的季節。
『妳媽媽的債務由我們來還』阿姨這樣對我說。
我不知道媽媽的債務從何而來,或是欠債金額,但當腦子還在咀嚼阿姨的話時,雙腳已不受控制地往地板一跪,頭也不甘示弱地跟上腳步『往地上磕』!
我擁有的不是甜蜜17歲(Sweet 17),而是一幕幕『向阿姨及姨丈磕頭,謝謝他們的恩惠』的磕頭景象!
跪在地上哭紅雙眼的我對姨丈說: 我會努力唸書的,我一放假就會到你的工廠幫忙做事,我會乖的。
那天開始一切都不同了,我默默地退去到美國開心留學的外衣,披上了『我媽媽欠他們錢,我需要報恩的厚重外套』!
我開始到阿姨的工廠幫忙做事,一天7.5個小時站在生產線不斷地做工,每天我比誰都急著把午餐在15分鐘之內吃完,並在大家回生產線前,我已經衝回去繼續工作,一天8個小時裡面,我只有15分鐘是坐著的,其餘時間都是站著。
回到家後,同住的舅媽把我拉到一旁說:你待會兒等大家洗完澡後妳再去洗,不然熱水越到後面會越不熱。還有,你最好開始幫忙煮飯,反正就是做越多家事越好!
妳要想想,妳跟住在這裡其他的孩子不一樣,妳媽媽欠他們錢!
我拖著疲累的身子、忍著眼淚小聲的回答:我知道了,我跟其他小孩不一樣。
我好想家,想念最疼我的外公,想念那個不富有卻很溫馨的家。
每一天,我的手隨著生產線轉帶一樣,不停的動,腦子也不停的告訴自己:我要當一個乖小孩,因為我跟其他的小孩不一樣,我要幫媽媽!
某天中午,就像往常一樣我急忙吃完午餐,並趕在大家前面先回生產線上做工,突然耳邊出現了一個聲音:
『妳這個查某內心在想什麼,我怎麼都看不透。』
是阿姨!她的雙眼眐眐地直視著我,我的身體在那溫暖的暖氣房內,瞬間降溫,彷彿我正躺在外面,那一片深達20公分的積雪上。我不能理解為什麼她會對我說出這樣的話。
我17歲,但在她眼裡我是『查某』!
/////////////////////////
💫承上篇
暑假結束回校後,我找到了打工的機會,也開始非常努力的讀書、練琴(我的主修是鋼琴),我告訴自己一定不可以讓父母失望,不可以被當!我可是付不起重修學費啊!
那年,我得到了學校鋼琴比賽第二名,因而受邀在國際學生宴會上表演。
當晚我非常的緊張,一上台彈不到幾分鐘,我居然整個當機,完全無法繼續。
當下,我鼓起了勇氣站了起來,轉身向現場幾百名賓客鞠躬,用英文向他們說:
Please give me one more chance! 請你們再給我一次機會。
全場掌聲如雷,所有的人都在為我打氣,而我也不負眾望,完美地完成了我的演奏,並驕傲地接受全場起立為我的勇氣鼓掌。
當時我是多麼希望爸、媽在現場,我相信他們一定會以我為榮的,女兒沒有讓你們失望!
回到宿舍後,我的朋友們都非常替我高興、驕傲,正當我們嘰哩呱啦興奮地聊著今晚的事蹟時,改變我命運的一通電話響起了!
媽媽,我告訴你,今天晚上……..
我接起電話,一句話都還沒有講完,另一頭的媽媽不斷地責罵我,一直在我身上冠一些莫須有的罪名,我徹底崩潰了,話筒從手中滑落。
身旁的室友馬上接了過去,對媽媽說: 阿姨,Vita 很乖的,她的成績及在校表現都非常的好。
『成績好,並不代表品性好』 !!!媽媽說了這句話。
我哭得全身發抖,我最愛的父母,他們應該相信我,如果連我自己的家人都不信任我了,那我要這個家做什麼!
17歲的我,選擇了不告而別,在朋友的幫忙下,逃到了日本!
////////////////
這一逃,我也斷了與外公一家最深刻的情緣。
一個我從小到大天天要通電話的阿公,我最愛的阿公,因為在阿姨們的壓力下,他告訴我他必須藏起他對我的愛,必須讓我走。
我失去了他,我摯愛的外公。
我無法去探望他,我無法陪著他,但最令我失望的是,為什麼連從小把我帶大的阿公,當時都選擇不相信我!
20年了,那變成是一件塵封的往事,變成了是我人生中最遺憾的事蹟。是一段我不想面對,也不願再提起的故事。
////////////////
2015年,就在回台參加弟弟婚禮前,妹妹的一通簡訊,讓我這段塵封以久的往事,再度被掀起,妹妹說位子安排有困難,我必須與阿姨同桌。
我直覺性的回覆: 你這不是為難我嗎? 你這不是逼著我去面對一位我恨了20幾年的人嗎?
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淚水,往事歷歷在目,當時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情景,我都沒忘,只不過一段段地將它們埋在心裡的某一個盒子裡。
婚禮前夕,我看到她了!
當時的我就像是被拉回20年前站在生產線前面的那個女孩,我面對著阿姨。
突然之間一股勇氣在我體內油然而升,我走到阿姨的面前牽起她的手,把她拉到房間裡,然後,我對她說:
20年了,我想我欠妳一個交代,我必須告訴你我當年不告而別的原因。
就這樣,我不斷地說著,她不斷地聽著,我們時而哭泣,時而歡笑,時而激動、時而擁抱。
一切都過去了,愛與勇氣,讓我們理解了彼此,讓我們為當時的事件,劃下了休止符。
當我走出房間後,我的外公、外婆他們老人家留著淚、抱著我、臉上堆滿的笑容告訴我:我的乖孫兒,你好乖!
////////////////
我的人生中有20年的時間,總是在緬懷著那段失去的親情及遺憾著沒有親情的空白。
從一開始的不原諒自己,認為自己罪大惡極,不告而別!
漸漸地我一點一滴累積著原諒自己、並理解自己靈魂此生所要學習的課程!
這一步步走來,我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的任何決定,我反而非常感恩路途中所發生過的點點滴滴,因為它們就像是肥料般,讓我從恨自己、恨阿姨,孕育了『原諒自己及原諒別人』的勇氣。
『語後』
你的人生中是否有讓你無法忘懷、錐心刺骨的痛與恨?它是否讓你時而想起便淚崩無法自拔;它像是藤蔓將你的腳踝綁著,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寸步難行!
我說: 原諒你自己吧!
當時的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所說的每一句話,無論你是否傷害了別人或是自己,都是以你當下的能力,所能做的唯一選擇。
我說: 原諒了自己,才有勇氣原諒對方!
選擇原諒不是軟弱、不是忘懷、不是認輸!而是覺醒、並看清這世間的所有人、事、物,只不過都是幫助你學習、靈魂再次進化的教具!
⭐️傷口,都是光明進入你的地方- 詩人 魯米
The wound is the place where the light enters you - Rumi
誰活著,心沒有被捅個幾刀,或背負著不可抹滅的傷疤!但我真心感恩那些讓我得到傷疤的人事物!
沒有你們,我或許無法看見自己,因為你們,我學會了原諒,因為你們,我學會了愛自己,因為你們~~~~~
我擁有看見『光明』的勇氣與能力。
////////////////
能否原諒並不代表比別人清高、高尚、領悟力高或能力強, 它或許只是代表『你的靈魂已準備好』。
我在與阿姨重逢之前,根本沒有想過要原諒她;但在那個moment 就是發生了。
一股不可思議的力量,讓我選擇了原諒。我並不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或比任何人高等,只是單純地擁有一股力量,讓我走向了原諒。
原諒了在這段回憶中的自己、及所有的人事物,更確切的說,是我準備好了把那塊悲傷用『自己的愛』來澆灌,綻放更多探索自己人生無限可能的勇氣。
無論你還懷有多少恨、多少傷地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永遠別忘了對自己說:
辛苦了,謝謝你所做的一切努力!我愛你❤️
With love,
Vita
#寬容 #寬恕 #原諒 #放過自己 #愛自己 #選擇善良 #人生好難 #放下 #如何原諒 #勇氣 #台灣人在澳洲 #台灣女孩 #重訓 #重訓女子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
下一場足球賽是什麼時候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上週末奧運閉幕,應景的閱讀關於奧運的經濟學。當奧運主辦城市到底是賺到了,還是虧大了?
(有中文版!)
為什麼日本東奧碰到疫情和抗議,卻無法不辦?
為什麼沒有足球文化的卡達可以舉辦明年世足賽?
為什麼世足和奧運最後花費都遠超過原本的預算?
如果多數主辦城市虧錢,那到底是誰得利?
與其說2020年的疫情打亂了東京奧運的節奏,還不如說這場疫情讓支撐奧運的單薄經濟學,和原有的漏洞全部攤在陽光底下,無所遁形。
作者是哈佛大學的經濟學家,其實2024年美國的奧委會要求波士頓出來代表美國競標,於是作者和其他幾位經濟學家深入的研究了過去數十屆奧運和世界足球賽的帳。從當中看見幾乎都會造成巨大的財務虧損。但也是在這個時候他發現其實美國奧委會請他們做經濟學顧問,但卻沒有真心想要採納他們研究的意見。於是他索性把這些研究都做完然後也出的這一本書將他們研究的結果公諸於世。這本書不算長,但前面的數字研究還蠻有經濟學教授的風格。雖然不是一個故事性很強的書,但如果非常好奇這些大型體育賽事的發展,這本書裡面有很多紮實的數據和論述。
從最開始為什麼會舉辦奧運比賽和世界足球盃 (原來跟法國的教改有關!),歷經了兩次世界大戰中許多的意外以及國際間的不信任,在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因為意外的受到好評而且城市也稍有獲利,才挑起了各國間競逐想要成為奧運主辦城市。而在金磚四國興起的同時,更是視這種國際體育賽事,為提升自己國際地位的重要方式。
我很喜歡他把幾個城市的舉辦經歷,兩兩配對作為對照組比較。包括1992年巴塞隆納奧運的成功,和想要仿效的蘇俄索契 (Sochi) 冬奧,如何只是學到的皮毛,但沒有抓住基本精神,再伴隨獨裁的決策和獨厚幾位富有開發商,整體花費超過500 億美元。另外一批對照組是倫敦奧運和巴西里約奧運,同樣是為了讓離市區偏遠的一塊地方建設起來,但最後的結果卻天差地遠。
另外一個讓我收穫很多的,是作者把一些我們一般認為舉辦大型國際賽事的好處,用實際結果的數據一一檢討。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辦奧運可以提升觀光經濟」的一個想法。根據許多年的數據,發現反而會排擠原本可能有的遊客,更不要說原本的居民會想要暫時離開自己的城市。而那些大型建設帶來所謂的「工作機會」,不但是短暫的,而且常常成為剝削外勞的一個結果。幾個所謂帳面上獲利的奧運,都刻意的把一些附帶的花費給忽略了。從一開始競標前的預備,可能就會花上數百萬美金,然後藉著預備場地之名大興土木的費用(最後常常都變成蚊子館),到土地規劃變更時所造成居民的遷移 (有位獨裁者說 “民主國家不容易辦奧運”),還有對環境的破壞 (巴西為了辦奧運蓋了一個大型高爾夫球場,破壞的環境而且事後也廢棄了)。到最後如果說是為了提振城市的知名度以及民眾的榮譽感,這要如何從事後的結果歸功在花上大筆公帑舉辦這些活動呢?
最後作者拋出幾個問題讓讀者思考:
*城市是否值得花上數十億元舉辦個17天的派對
*城市有辦法興建體育館,是否可以逃避蚊子館宿命
*耗費大量資源興建設施,是否有更環保永續的做法
*規劃奧運場地是否能同時保護弱勢族群的居住權
*奧運是否能夠回歸初衷,慶賀頂尖運動員和運動家精神,而不是成為一個房地產和開發商的盛會
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的思考。到底是傾全城市的資源為奧運(或是其他大型國際運動會)效力,還是城市應該依循自己長久的規劃,讓奧運著她一臂之力?要培養公民的意識或許就該練習思考這樣的問題,才不會被短暫的感受和面子綁架,能真正思考城市長期的永續規劃。
全文與書中圖表以及中文版連結在部落格中 👇
https://dushuyizhi.net/circus-maximus/
#Circusmaximus #奧運的詛咒
下一場足球賽是什麼時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切菜的時候習慣配 podcast,一心兩用。朋友一大早推薦我聽吳淡如 feat. 朱木炎那一集,「這集講錢適合妳,妳最近財迷心竅。」討厭,這麼瞭解人家~
欸,等等,朱木炎這名字好熟悉。是不是遇過詐騙集團的那位... 對不起,我的腦容量都在記這些東東。
整集 podcast 聽完,蠻感動的。感動的部分是... 原來大家都一樣,一樣傻。
幾年前我加入一家小型非營利組織,我那時還處在事業迷惘期,被朋友抓去利用閒暇時間做點事說可以幫助我恢復心情。報到第一週,團隊剛結案一個案子,個案本人曾經是 NFL 球星。我不關心美式足球賽事,沒聽過他的名字。我看 Superbowl,是為了看廣告。
小夥伴很感嘆說,他們自從接下這個案子,才知道 NFL 球星破產比例好高。他們有歸納出幾個致命點,時間久遠我不是每一個都記得,就大致分析一下吧。希望藉此能讓你們瞭解運動員的難處,對待他們的財務狀況多一絲同理。
1. 提供再多的理財技巧都敵不過親情勒索。
前幾篇有講過,美國運動員的中初期培養全靠原生家庭支撐。其中,籃球、棒球、美式足球,家境清寒者多。這點,與台灣有相似處。家境良好的運動員,在台灣不多見。這意味著什麼?每一位戰將的身後,都站著一狗票家人和親戚。
「沒有你三叔那個時候往家裡送菜送水餃,哪來今日的你?」所以三叔跟你借錢,你不能不借。
「媽媽我以前都捨不得幫你弟弟妹妹添購新衣,全力支持你對運動的熱愛。」所以弟弟妹妹需要什麼金錢援助,你都要挺身而出。
這類親情勒索,道理上是站得住腳的,可卻對運動員的財務規劃造成巨大影響。朱木炎在受訪裡交代了他獲得銅牌時一次領清 500 萬,最後那 500 萬到底去哪裡了?我聽到的全是「有個親戚說...」。親戚說創業,他去了;親戚介紹機會,他也聽了。
在我們外人看來,覺得只要提供他們足夠理財知識,他們就一定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但事實上,他們拒絕親情勒索的難度比一般人高。
2. 生活圈太小。
運動員從小的生活就是訓練、訓練、再訓練,他們習慣兩點一線。與他們感情深厚的人類,除了家人就是隊友、和教練。當他們突然間獲得一筆財富,他們會諮詢這些有感情基礎的家人和隊友,不輕易相信理專。那些都是外人,都是他沒有接觸過的人。
家裡有買報紙的親戚都會知道你從天而降一筆錢,會給你出各種餿主意。親戚不搞你,還有別的鯊魚想吃你。看看朱木炎,先是被小學同學問借錢,他手上沒錢他信貸借給人家。後來遇上詐騙集團,對方知道他是金牌國手,還對他進行了勒索。
你說他傻不傻?傻爆了。但是,任何人換成他的處境,不見得會比較聰明。運動員的世界太單純,容易被騙。有錢的運動員,更容易被騙。你想啊,家境清寒,親戚同學是能有錢到哪裡去!想盡辦法從你身上撈一點。人不怕窮,就怕被鯊魚惦記。
3. 戀愛經驗少遇到良配機率低。
運動員把精神都花在比賽上,戀愛經驗少,功成名就後各種花花草草都找上門來。如何判斷誰真心誰虛情假意,他沒有經驗更沒有雷達啊!NFL 球星,一堆負債都是老婆搞來的。她們沒有想要害你,可她們對物質生活原本就有要求。不然當初為何要選你?
球星夫妻的朋友,多數也是球星夫妻。退役後沒事幹,就忙著攀比。物以類聚,連破產都很團結一心。
講到這裡,我想探討一個重要問題:奧運獎金該選終身月領還是一次領光?
結合以上種種因素,我認為運動員不是普通人,他們要面對的人生難題太多了。你大可以進行各種公式計算,先算 NPV 再算 IRR。數字只會告訴你理性選擇,但是運動員的難題大多和情感處理有關。
終身月領可以降低他們被騙光的風險,何況真的要投資,每個月月入 $12.5 萬也夠投了。定期定額,走保守路線,對他們會比較好。再說,奧運國手在退役前還會迎來另一波黃金收入期:廣告代言。
月領獎金能保障他們的生活,再通過理財抵抗通膨。我們一般上班族,不也是這樣累積財富的嗎?建議月領獎金用於支付日常開銷,額外收入如演講費、代言費、教課費等,可存起來、投入股市、買保險、置產,分散風險。
先保安全不被鯊魚吃掉,再慢慢調整腳步。
下一場足球賽是什麼時候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前一陣子大家都在瘋世足,那在世足期間,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朋友?就是他很會去預測這一個球員,在接下來的這一球當中,到底會不會踢進,特別是在PK賽的時候?
當然啦,這種猜測有些人真的猜的很準,但是有些人真的命中率就不怎麼樣,但是那種猜的特別準的人,你會不會好奇他到底掌握了什麼樣的秘訣?
或者是當你真的問他,他掌握了什麼秘訣的時候,他可能也只能很蒼白的告訴你,是一種直覺,這種答案叫做有回答跟沒回答,其實是一樣的。
當然我可能沒辦法回答你,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有辦法猜的很準,但是我倒是有看到一個研究可以幫助我們,當我們在下一次看足球賽,特別是PK賽的時候,我們可以提高一下預測這個球員,到底在PK能不能踢進的命中率。
這個研究是兩位運動心理學家,他們在2008年做的一個研究,他們分別是蓋爾喬德特,跟艾斯爾哈特曼。他們在2008年的時候,分析了世界杯歐洲冠軍錦標賽,還有歐洲冠軍聯賽,所有要進行PK而決定輸贏這樣的一個賽況。
總共有36場,踢出了359球,他們就發現喔在踢球之前,這一個球員的肢體語言,如果是匆促而且是回避的,其中「回避」最明顯的特徵就是,這一個踢球員沒有跟守門員去做眼神的接觸。
這樣的球員他沒有踢進球的比例,是明顯偏高的。這兩位研究者針對他們的發現,做了一個結論,就是那種回避性的身體語言,可能會造成運動員在壓力之下的畏縮,或者是失常。
反過來說喔,那種擴張性的身體語言,就是呢他敢惡狠狠的瞪著對方的守門員,然後呢一副氣勢滿滿、抬頭挺胸的樣子。這會對我們的身體力量跟技巧的主觀感受,會變得更有力量、更有信心。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我們能夠「有意識」的擴張自己的身體,它就會讓我們超越這種與生俱來恐懼的直覺,讓我們能夠有力量跟信心,踢進關鍵的那一球。
所以這個研究分享到這裡,雖然它是運動心理學家的研究,但是在我們真實的生活裡,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特別以我們的時代來說,大家幾乎都很習慣低頭看我們的手機、看我們的平板、看我們的螢幕。
長此以往,這樣的身體訊號其實都是回避的、退縮的,然而我們身體的演化速度,其實是跟不上科技文明的前進,所以你就會發現,儘管我們有更好的工具,可是我們對於自己跟自己的未來,可能一點信心都沒有。
歸根究底,除了我們每個人主觀的歸因,覺得自己好像很渺小、覺得自己能力不夠之外,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背景,就是可能會帶給我們立即且深刻的幫助,從來就不是這些我們「以為」的信念,而是我們怎麼呈現我們自己。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開的課程是8月30號的『人際回應力』課程。
這一門課,它會讓你學會怎麼樣去觀察別人的情緒,怎麼樣有效的呈現自己,創造最好的人際連結,我很期待能夠在8月30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R36aJJruO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