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幼稚園 #今天來聊聊食育教育
記得11月的 #多米幼稚園 主題教學換檔囉!
11月我安排了2個大主題:
一個是 【關於牠‧生命教育,動物保育】。
另一個針對節慶的主題,當然就是 #感恩節 囉!
感恩節就應該從 #食育 下手!
▍
前陣子為了備課,我聽了一場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 的線上直播,非常推薦大家可以一起來聽聽,剛好這個主題我太有興趣了!可是地點在新竹,還好灃食的每一場講座都會有線上直播,所以就算不能到現場,也可以線上收看!
▍
這場直播的主題:餐桌上的「糧」好食光
#灃食x台灣好基金會 攜手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fullfoodsfoundation/videos/374426797078489
這次的演講一樣分成上下兩場主題:
#上半場講題: 拿「粗」夾「細」,不可限「糧」
講師:陳時欣 | 灃食智庫 國立台灣大學食品科技所教授
第一段的內容主要是認識所謂的五穀雜糧,透過教授的介紹,才發現原來很多日常生活中對於穀類的認知都是不正確的!!像是吃粗糧就一定比較好嗎?全麥麵包就是粗糧嗎?紅豆真的可以消水腫嗎? 號稱超級食物的藜麥,你知道他們的營養價值嗎蛋白質含量比牛肉高嗎?很多迷思都可以在這段主題中被一一打破喔!陳時欣老師說,多元攝取是最重要的關鍵,因為多元飲食才是最安全、最全面的飲食建議。
#重點來了第二段讓我收穫良多
#下半場講題:好玩好學的食育生活設計
講師:李應平 | 台灣好基金會 執行長
我太喜歡這一段的內容,從李執行長的分享當中,都再再驗證了我的想法跟做法是正確的,其實認識我的人都知道,對於 #食育教育 我一直都很重視,就是來自於對於這個土地的熱愛,加上我覺得 #食慾始終來自於食育,尤其多米就是個歪嘴雞,願意吃的食物少之又少,但是,飲食的教育到底要怎麼樣讓孩子覺得好玩?我相信還是有很多家長跟我一樣,每天都絞盡腦汁的想,怎麼能讓小人們營養均衡,願意愛吃東西!
演講中提到,其實世界各國現在對於食育都越來越重視:日本將飲食知識立法;英國的孩童要學會簡單料理才能畢業;瑞典孩子每週都有家庭與消費者知識課程,這些都是食育教育的展現。
那我們該怎麼做呢?我覺得對於學齡前的孩子,#體驗式教育還是最直接的,先從實際動手讓寶寶開始產生興趣,進而願意參與認識這個土地,不過,這絕對不只是一天或一個下午的一堂農事體驗,因為食育其實不是一個課程,它需要持續才能夠根植入心,如何讓『Farm to Life』!是我覺得最重要的部分。
聽起來很難嗎??尤其是對於生活在都市中的你我,
不過『食育即生活』真的沒有這麼難!
(1)就我們家來說,我們家的窗台小菜圃,食材種植沒有停過,從多米2歲開始,跟著一年四季的節令走,看當令適合種植的植作物,挑選失敗率比較低而且採收時間短的,畢竟一開始還是要先培養起綠手指的自信心啊!如果你第一次種就挑戰嬌貴草莓或是一種就要半年才能採收的,會很容易覺得挫敗喔!像是珠蔥、小白菜、香草類植物都是很好上手的喔!
(2)如果家裡真的無法種東西,現在也很流行認養開心農場,或是直接尋找更多友善的當地農場,直接深入現場,像我們住在八里,春天的時候有春梅,夏天的時候去採竹筍、秋天的時候去摘柚子,也同時認識自己生長的環境,有著怎樣的特色,就是驗證了李執行長演講中說的味覺記憶就是家鄉記憶,除了潛移默化培養土地的認同感,更同時養成了家鄉的味道。
(3)或是從食材做起,搭配季節將食材入菜上餐桌,藉由吃對的食物,給身體、給大地更單純的回饋。從小帶給孩子正確的綠色、友善概念,家家戶戶都可以從餐桌上開始自己的飲食教育,認識食物,同理、感謝土地帶給我們的餽贈,為生態永續共同努力。這其實也很符合蒙特梭利的食育教育,從產地或是當地農會購買,減少碳足跡,帶著孩子一起動手從食材做成食物,你會訝異做出來的食物特別好吃!
而且這次聽完演講後,馬上去搜尋了 台灣好基金會 Lovely Taiwan 的 #神農計畫,很認同他們的理念,更慶幸自己已經落實在生活當中,現在在信義誠品剛好有他們的成果展,我這周末也去逛了,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看看喔,或許可以替你帶來更多靈感。
▍
說實在,台灣現在真的有很多很棒的資源,可以幫助家長讓孩子的飲食教育更好玩,食物與集體記憶、族群認同、消費社會和節慶儀式都有相關,它牽連著人與地方文化之間緊密的依附關係,我也是在網路上不停爬梳做功課,回到最前面的主題,剛好11月是一個感恩的季節,對於大地萬物都應該存著一份感恩的心,秋天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利用這個月的主題來帶 #食育,超級適合的!不妨就從現在開始吧!在育兒的路上,就是不停的做中玩、做中學,和孩子一起成長。
∞完整心得分享在部落格喔!快去看看!
◤https://reurl.cc/4mvemD
#所以我超愛劉老師 土城彈藥庫 劉老師自然教室
#灃食基金會也記得追起來
****************************
今年度最後一場演講,灃食特別南下嘉義,講的是有機農業、綠色行動,歡迎中南部的家長們一起到現場感受一下灃食基金會對飲時教育的用心、認真,完整參加講座還有小禮物!
11/14 菜籃裡,你不知道的科學
→免費報名網址: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01016021900100404722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東華三院文武廟位於香港太平山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文武廟為廟宇組群,位於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該廟宇由華人富商興建,估計於一八...
下半場講題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東華三院文武廟位於香港太平山荷李活道,是香港開埠早期的中式廟宇及於開埠早期於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用中國方法進行「斬雞頭,燒黃紙」的宣誓及裁決華人之間的糾紛。文武廟於2010年11月12日列為法定古蹟。文武廟為廟宇組群,位於荷李活道,由文武廟、列聖宮和公所三幢建築物組成。該廟宇由華人富商興建,估計於一八四七至一八六二年期間落成。文武廟主要為供奉文昌及武帝,列聖宮則用作供奉諸神列聖。公所為區內華人議事及排難解紛的場所。三幢建築物以兩條小巷分隔。一九零八年,政府制定《文武廟條例》,正式把文武廟交予東華醫院管理。時至今天,東華三院董事局和社會賢達每年仍會齊集廟內舉行秋祭典禮,酬拜文武二帝並同時為香港祈福。文武廟對本港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社會意義,反映昔日香港華人的社會組織和宗教習俗。文武廟為兩進三開間建築,正門外面有兩座花崗石鼓台,前進置有擋中。廟宇按照傳統中式建築布局設計,後進較前進高出幾級,設有供奉諸神的神龕。兩進之間的天井已為重檐歇山頂覆蓋,屋頂由天井四角的花崗石柱支撐,兩側為捲棚頂的廂房。位於文武廟左側的列聖宮原為三進兩院式建築,其後兩個天井加築鋼架屋面。公所為簡單的一進式建築,其花崗石門框至今保存完好,上面刻有公所的建築年份,甚具歷史價值。文武廟組群屬典型的傳統中式民間建築,飾有精緻的陶塑,花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畫,盡顯精湛的傳統工藝技術。
東華醫院禮堂於1872年落成,1933年重建。禮堂放置了不少東華珍貴的牌匾和對聯,其中包括光緒皇於1885年送贈東華的牌匾;還裝有創院總理的瓷相、大事碑記及有歷史價值的手工製品,如酸枝會議桌、高背椅及鏡屏。東華每年很多重要會議及大型活動,包括週年會員大會、董事局互選大會及董事局交職典禮都在禮堂舉行。東華三院文物館的佈局對稱,中間為大堂,兩側是偏廳。文物館屬傳統的樑柱建築結構,結構柱以木建造,豎立在具雕飾的花崗石柱座上。牆身以青磚築砌,磚縫非常幼細。整幢文物館坐落於花崗石平台之上,前面有花崗石梯級。文物館的建築優美,糅合中西建築的精髓。
東華三院文物館原為廣華醫院大堂,廣華醫院是首間在九龍和新界區開辦的醫院,為公眾提供醫療服務。廣華醫院由東華醫院總理及九龍的華人領袖所興辦,於一九一一年落成,作為東華醫院的九龍分院。一九三一年,東華醫院、廣華醫院和東華東院三間醫院合併為「東華三院」。廣華醫院在一九五八年進行全面的重建工程,只有大堂得以保存。一九七○年,東華三院為慶祝成立一百周年,將廣華醫院的大堂改建為東華三院文物館,用以展示東華三院的歷史文物和收藏珍貴文獻。一九七一年一月十五日,文物館由關祖堯爵士主持開幕典禮。文物館自一九九三年起開放給公眾參觀。文物館糅合中西方的建築特色。館內建築物正面的中式裝飾和祠堂布局,清楚展現中式建築特色。檐板上的花卉和吉祥圖案,以及外廊的樑架和駝峰,均是精緻的木刻。金字屋頂鋪有綠色琉璃瓦,目前的屋脊建於一九九一年,乃仿照一九一○年的原有屋脊重建。西方建築元素主要見於建築物的側面和背面,包括使用小圓窗和連拱頂石的弓形拱窗。大堂內通往展覽廳的四道拱門設有西式楣窗。大堂的屋頂由傳統的中式桁條和樑架結構支撐,而偏廳則採用了雙柱桁架。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列者士街會所,又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央會所及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必街會所(Chinese YMCA of HK Bridges St. Centre),是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昔日的總部,位於香港島上環必列者士街51號,現時會所服務有「必愛之家宿舍」、「必愛之家庇護工場」及以康體服務為主導的青少年服務。建築物於1981年列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並於2009年12月18日升格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會所由芝加哥YMCA會員籌建,設計師Stattck and Hussey亦是來自芝加哥。會所於1918年由施勳護督(Hon.Claud Severn, C.M.G.)主持啟用,成為當時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亦是香港首個市民會堂及體育場館,會所內擁有當時最先進的康體設施,包括香港首個室內泳池,以及設有懸空的室內鑊形跑道。會所高六層,以紅磚建成,融合中西建築風格,並受芝加哥建築學派所影響,在香港相當罕見。1927年2月18日及19日,中國著名作家魯迅曾於會所禮堂內演講,題為《無聲的中國》及《老調子已經唱完》。1937年後,會所被徵用作防空救護隊半山區A段總站,以收容超過一千名難民。香港日治時期,會所被日本當局的的文教課徵用作日語及德語學校。香港重光後,會所恢復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部。1966年,隨著位於九龍油麻地窩打老道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九龍會所完成重建,總部遷到該處,原址仍保留作為青年中心。
下半場講題 在 講題:召命啟開人生下半場(粵語釋經講道,經文:尼希米記2:11-20 ... 的推薦與評價
17/5/2020 基督教列斯華人福音堂講員:Benny Cho 牧師經文:尼希米記2:11-20歡迎瀏覽我們 ... 講題:召命啟開人生下半場(粵語釋經講道,經文:尼希米記2:11-20;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