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捱不過孤單感美好事物㑹就會離你更遠
我本人是就是一個極度沒安全感的小孩,有部分是自己得個性,有部分當然是家庭環境養成的,只不過到達一個年紀時,心裡缺口無法填補時,乾脆就逃離家裡,眼不見為淨,還是高中我就搬出去住,當然下課就是跟自己所謂的朋友鬼混,我很怕安靜,很怕一個人在家,雖然我怕鬼,但我更怕孤單的來襲,那是一種似乎被世界遺忘的感覺。
有段時間我腦子終於開竅,願意好好讀書,千拜託萬要求,才能分期付款的上補習班,沒辦法在那之前我實在太混了,於是我用讀書讀書讀書來填空缺口。
-
我如願的考上大學,脫離不想要的生活,至少,從此不用再見到那些霸凌我欺負我的同學,但心裡的那份孤獨感還是存在的,那種想要被認同想要被需要,被關注被愛的感覺,不是新交幾個朋友就可以擺脫掉,即便大學生活能多采多姿,夜唱狂歡後的空虛,還是充斥我全身,然後我很快的掉入愛情,在認知裡,愛情不就是,彼此都是獨一無二的,熱戀期裡,被關注被需要被認同,有如健達出奇蛋,三個願望一次滿足,但我太天真了,熱戀期後,想要維持健康的感情發展,可不是我很需要你,你很需要我,愛你愛到死,床上瘋狂搖,就能長長久久的,我的這段戀情,非常的不健康,對方常動手,不是真的打我,但大力推我,使我站不穩去撞牆,要我下跪求他,你們說這關係對嗎?
-
當然我也不是真的沒救,我知道這男友不是我能託付ㄧ生的人,在逃離了這段感情後,很快,我受不了黑夜來臨心裡的孤單,我又跳到下一個坑,這次更誇張,我陷得更深,也或許那時已經畢業離開學校,面對社會的課題我消化不好,唯一能讓我心裡舒服點的就是往男人倒,最後當然也是很難看的收場。
我效法動力火車跳上車子,只是我是離開傷心地南部,北漂去了。
我一路逃,其他人卻以為我很勇敢到處闖,只有我知道我在閃避各種傷痛,與那包覆我全身的孤獨感,在台北後,孤獨感更重了,常常站在往台北火車站的天橋上看著車子咻咻的開,每個人好像都有著他們的目標,不停地往前移動著,而我能站在原地,不知道我能幹嘛,我能去哪,我不是沒有抱負理想,只不過心太脆弱敵不過挫折,討厭每次低落時,孤獨感侵蝕著我全身,我以為我是缺一份愛情,在這五光十色繁華城市裡,要找到人陪還不容易嗎?手機打開約會APP多好用,只是太急著付出真心,不是嚇跑人,就是剛好正中當了對方一夜的獵物。
-
這種各種方面都失敗的時候,真的是很想殺了自己算了,後來,改變了策略,決定要試試一個人面對孤獨,其實是自我放逐,感謝當時的誠品敦南,只要半夜睡不著覺,就往那裡跑,啃書去了,久了才發現,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會有這種孤獨感,尤其是離家鄉越遠,就越容易有,當你有理想目標,可是能力還不夠給力,一個人時就很容易有這樣的感覺,有些人很害怕,有些人能挺過去,我就是那個很怕的人,結果越害怕越糟糕,很容易因害怕急著消滅這感覺,就誤以為有了愛情一切就沒事了,也會因這樣忘記自己本來的抱負,人家隨便幾句話,就融化跟他去,開始要編織你們的未來。
✂️……………………………………………………………
其實談戀愛沒有錯,但能走長遠的戀情,不是你往他靠,而是你有你自己建造起來的王國,你有本事要愛,也有本事給愛。
孤獨感來襲時,你可以藉由其他事轉移注意力,無論追劇還是吃點美食,還是要像我ㄧ樣假掰的去看書都可以,但要永遠記得自己離開家時的目標,廢完後繼續往前走。
很抱歉的得告訴大家實話,孤獨感幾乎是所有年輕離家的人都得面對的第一關,但面對它,享受它,好好服用它,能讓你心靈更強壯,也讓你思緒更清晰。
#你的孤獨只有自己能擺平別以為能藉由其他情感代替_有天終究會回來讓你面對
#所謂的情感不只是愛情_依賴著友情也會讓友情起化學變化
⭐️IG太太的真實日常:https://instagram.com/black54399?igshid=1ixwh4bg37yht
🎁IG的新代購,這邊賣得會跟社團有些許不一樣唷
https://instagram.com/mrs_mark18?igshid=69ex8a0gjdkq
⭐️很掉漆的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6OQsDMgXx95gmZMK03h4Q
🌟限量商品除了VIP群組這個頻道會最先上哦大家追起來
t.me/mrskmarkinuk
⭐️買到剁手團👇
馬克太太住英國
下重注的本事誠品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應該很多人看了《靈魂急轉彎》(Soul),應該會對於片中主角音樂老師輔導一位準備投胎轉世的22號過程非常有感,因為,這片就談到了人類出生就可能注定了某些天分才能性格脾氣。
也因此,你的天職到底是甚麼?如同故事裡的22號,要找到甚麼?才是他的人生火花?於是這本由日本作家八木仁平寫的《發現你的天職》這本書剛好與《靈魂急轉彎》有某種程度上的呼應。
「重視的事」、「擅長的事」、「喜歡的事」,唯有這三者能夠互相串連,最後你才能找到真心想做的事。
當然,你也可能像《靈魂急轉彎》中那位理髮師,當男主角誤以為理髮師一定是喜歡理髮而選擇了理髮,但理髮師說他其實真正想當的是獸醫,受限於家境問題,於是他為了度日餬口,選擇了理髮成為職業。
我們以為沒有把興趣化為工作一定會過得不快樂,但相反的,理髮師認為這行業讓他接觸形形色色的人,慢慢地也覺得很豐富。
興趣跟工作,是可以分開的,這是因為當我們「重視的事」與「擅長的事」已經大過於「喜歡的事」,終究多數人不太能把興趣當飯吃,能找到其中的平衡點,那就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結論了。
這本書不是空泛的心靈雞湯文章,作者有步驟地幫你「體檢」你的價值觀(重要、重視)、擅長(才華)、喜歡(熱情)。
大家應該能清楚地分辨這三者之間的差距吧?比如說:我重視服務社會,但我性格真的適合當志工嗎?如果不可能當志工,那可以有甚麼樣的職業能讓我們發揮長才?也許是宗教,可能是政治?說不定是占星命理老師?
有時一個轉換,人生的舞台就天差地遠。能靠興趣活下去的人,比如說他就喜歡做菜,如願當上了廚師或是餐廳老闆。但這在行業別比例中,並不算多。
講講多數人喜歡錢吧!喜歡錢不代表很能賺錢,要能賺錢也有很多方式,但多數在很短時間內要能賺到快錢的方式你也想得出來,但這樣你可能會很不快樂,高度壓力工作底下,你可能也會成為迷失的靈魂。
如同《靈魂急轉彎》中的那些對沖基金經理人,多半最後會沉淪在數字報表與K棒的壓力。
這世界上大多事物都是一體兩面,書裡面拿了「老婆與岳母」那幅圖出來當示範,老實說我怎麼看都覺得是老婆哈哈。
老實說不管你的解讀是甚麼,其實作者想說的是,所有的優點與缺點都是一體兩面,只要能理解自己的長才是甚麼?能夠發揮才是王道。
至於為何某些心理勵志書,為何閱讀到最後反而會失去自信?因為那些成功人士的範本很多並不等同於我們能夠努力。
那些方式受限於時空不同,某些成功更屬於特定的世代紅利,我們這些中壯派、或是新生代,讀那種書只會生氣而已。如某些理財老師就是鼓勵你要多買入房產,這樣才能創造被動收入。
這真的很像在說風涼話,台灣房價之高,有人努力大半輩子也可能只買得起一個廁所或是一個停車位…
在沒有閱讀這本書之前,曾經有個前輩告訴我,你進入社會的頭兩份工作,會決定你人生的未來20年。
也就是這樣,其實慎選工作,能找到適合的志趣工作,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但能夠好好選到喜歡的工作也真不容易,特別是這個需要三頭六臂的世代,我們每個人都在斜槓,大家不但要有真本事,還要開副本開外掛打怪。
這個年代沒有專一到底的穩定工作,每一個職場都可能三五年就進行整個產業的大變化升級,所以務必在穩定的日常中,找到喜歡的、擅長的、重視的,還能從這三者之中找到平衡自己身心靈法則的副業工作。我基本上認為這個世代需要三種身分轉化,才能消化當代的經濟壓力。
羨慕上一代可以穩定生存,我們這輩要先生存才能穩定,生存如此不容易,看這本書如何量化圖表,讓大家能按圖索驥,找到適合自己的天命SOP,讓你靈魂不用急轉彎,靈魂本來就該舒坦地與你共享人生苦甜酸辣。
看到這裡,是否該研究一下了呢?
《發現你的天職》
博客來 http://bit.ly/S0100190-B
金石堂 http://bit.ly/3myHoFL
誠品 http://bit.ly/3pbqApP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S0100190
下重注的本事誠品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個人想要變好,是因為他有被愛的感覺。
你的世界,與他人無關,
你只要去在乎那些在乎你的人就好。
如果要進一步療癒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善待你、在乎你」的人在一起。我們在關係裡受傷,但我們也可以在關係裡把自己療癒回來。
「友善關係」是具有療癒性的。跟善良、充滿善意的人在一起,就會帶給你療癒的力量。人需要愛、需要被善待,這是人性,請認清這一點,不要騙自己。
摘錄自《#情緒治療》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早安:
大部分有在關注身心靈領域的朋友,大概對周心理師不陌生。我很喜歡他的生活方式,我很喜歡他寫到跟他媽媽之間的互動,我已經透過他的文章,跟他學習很久很久了……
我很喜歡這本書整合的理論,都是我相當關注的實務應用,我自己也在生活中實踐。然後,能跟自己好好對話,活在愛的感受裡面,真的很溫暖。
祝願您,能試著多在乎那些在乎我們的人!
.
ps. 昨天沒吃到湯圓,心裡隱隱然有些遺憾,今天再試試看,這是我跟自己的約定,不想忘記!
... ... ... ... ... ... ... ... ... ... ... ... ... ... ...
在關係裡受傷,
也在關係裡得到療癒
【文/ 周志建】
有些人的一生,暴力總是如影隨形。
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些人出生在一個暴力家庭,小時候父母虐待他,但長大以後他所遇到的人,卻一樣也會虐待他,對他暴力相向。
為什麼我們總是吸引有暴力傾向的人來到我們身邊呢?難道這是宿命嗎?
不,請不要相信命運。一旦你相信宿命,你就會被命運給綁架。請相信自己,你才是命運的主人。
這個道理其實是可以解釋的。
從小被虐待會讓我們變得「低自尊」、沒自信,也會讓我們誤以為:「我是不值得被愛的。」(這當然是一種誤解)如果沒有去療癒創傷,「低自尊」會是我們一輩子的心理狀態,造就我們在日後的關係裡「無界線感」:你會一直討好別人,面對權威暴力,你會不懂得保護自己,你會不敢說不、不敢拒絕,於是你的界線就會不斷被侵犯,重複陷入新的暴力關係裡,不斷循環。你的暴力宿命是這樣來的,但它其實不是宿命,那是你自己創造出來的。
我經常提醒個案:雖然你的家庭、父母都不是你可以選擇的,但現在你長大了,「所有的關係」都是你可以選擇的,包括你的婚姻、愛情、友誼、工作。
如果不幸遇到恐怖情人,他跟你父母一樣,忽視你、控制你、批判你、虐待你、甚至打你,不用考慮了,速速遠離為上策。你需要的是一段愛與滋養的關係,還是一種虐待的關係?只要腦袋清楚,你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伴侶是可以選擇的,何況是朋友,甚至你的老闆。
如果這個朋友老是批評你、嫌棄你、潑你冷水,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立刻「刪除」,不要猶豫。
如果你的老闆老是挑你毛病,當眾汙辱你,夠了,馬上把他fire掉。只要你有本事,還怕找不到工作嗎?
記住,遠離暴力是愛自己的第一步。愛自己,請不要讓自己再度受傷害。
如果要進一步療癒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跟「善待你、在乎你」的人在一起。我們在關係裡受傷,但我們也可以在關係裡把自己療癒回來。
「友善關係」是具有療癒性的。跟善良、充滿善意的人在一起,就會帶給你療癒的力量。你不需要跟每個人做朋友,也不用在乎別人怎麼看你,你的世界,與他人無關。你只要去在乎那些在乎你的人就好。
活在友善的關係裡,會讓我們感到愉悅、有價值、有自尊並感到快樂。
活在愛的關係裡,會讓你每天帶著微笑起床,面對今天的日子充滿希望與盼望。
人需要愛、需要被善待,這是人性,請認清這一點,不要騙自己。
「一個人想要變好,是因為他有被愛的感覺。」請牢牢記住這句話。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情緒治療》
走出創傷,BEST療癒法的諮商實作
圓神書活網 https://bit.ly/03900168
博客來 https://bit.ly/03900168-B
誠 品 https://bit.ly/3fQR1xN
金石堂 https://bit.ly/03900168-K
周志建心理師@best創傷療癒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Chou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https://www.facebook.com/BookLife99/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