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創意餐廚Joseph_Joseph品牌推廣大使又來啦!(自己封😂)
十幾年前(遠目~)我剛到英國,就注意到Joseph Joseph這個當地品牌。廚具商品用色繽紛有質感,設計出眾獨特,在實用與收納上有著和一般傳統廚具不同的巧思。
這幾年開始和台灣代理商一起推廣、開團JJ,對我來說,是一種「英國沒白混了,廚房沒白待。」的心情啊!(誇張了🤣)
#今年的JJ全品項豪華團購_安排在十一月!!(筆記下來)
等不及的朋友們,也別跺腳!可以把握JJ這週在MOMO購物網的折扣活動:
📢 | Joseph Joseph 超級品牌週 × MOMO購物網|
活動期間:9/23~9/29
限時全館結帳3.5折起
來去逛逛👉https://bit.ly/3CEEiZe
完全英國品牌推廣大使上身,業績不必在我,大家務必擁有啊!(熱血!😜)
Joseph Joseph的商品,用色繽紛有質感,設計出眾獨特,在實用與收納上有著和一般傳統廚具不同的巧思。如果說 #任何英國家庭的廚房裡至少擁有一件Joseph_Joseph(或兩件或n件🤭),一點也不為過,市場佔有率就是這麼高,受歡迎的程度就是這麼瘋狂。
混英國的我,超級驕傲力推啊!!
以下,
非常掙扎的列出 #歷年精選Top_10 供大家參考:
「#量杯打蛋盆九件組」
我對Joseph Joseph一見鐘情的定情商品,不只用在烘焙,料理也超實用。九件(攪拌盆、瀝水籃、篩網、打蛋盆,和五個尺寸的量杯、量匙)全部疊在一起,一掃家裡碗碗盆盆一堆的阿雜!!
攪拌盆與打蛋盆的底部有貼心的防滑設計,頂著桌面攪拌更輕鬆,也不易打翻。在使用上,由大至小:「攪拌盆」用來做蛋糕、沙拉、涼拌義大利麵;「瀝水籃」用來洗菜,搭配「攪拌盆」還能省水;
「篩網」,可以當瀝水籃使用或是篩麵粉;
「打蛋盆」,則是我私心覺得最實用的一個小盆,不論是洗少量蔬果、調味食物、裝零食捧著吃,或是打蛋(正職),都非常實用;而其他的量杯、量匙,則是做烘焙時必用的方便小物。
-
「#免技術桿麵棍」
必須老實承認....一開始我是抱持著:本人頗具烘焙技術呀!勉強試用看看(欠揍😆)。居然一用驚人,更是親子烘焙時的神器,隨便桿隨便均勻,各種讚!
-
「#好抽取止滑砧板」
檔案夾收納式的砧板設計,源起於JJ,說有多聰明,使用起來有多舒心,看看後繼多家廚具紛紛仿效,就知道。我廚房目前服役中的是大款霧灰藍,顏色超美,直立收納省空間,通風設計的底座有助晾乾,質感與功能兼具。
-
「#二合一迷你研磨器」
磨皮器我用過許多牌很多款,誠實說,新新的都很利,都不會難用。Joseph Joseph這款,多了個能薄削蔬果的小確幸。我最常用來薄削紅蘿蔔,尺寸剛剛好,能輕鬆的製造出一片片細緻薄透的蘿蔔片及蒜片,讓料理顯得高級許多😂。
-
「#不沾桌鏟杓餐夾」
JJ最熱賣的一款設計。有在下廚的人都知道,在翻炒、夾取、撈食物的料理空檔時,鏟子、夾子等工具,放哪裡都不對勁!隨手放在桌面,搞髒桌面也怕不衛生;拿過小碟子墊在下面,又要多洗一個盤子(我承認,我懶!)
不沾桌系列,英文名為「elevate,提起」,聰明的墊高設計,針對大家的心聲,把這惱人的小小的大問題,正中紅心的解決了!我超愛這一組的設計,放到桌面前鍋邊敲一下,抖落多餘的湯汁或食材,就能隨手放在旁邊,不沾桌,乾淨又衛生。
-
「#智慧除臭廚餘桶」
倒廚餘也能如此優雅自在,就只有Joseph Joseph的設計做得到了😆
完美的設計,在細節上往往加碼貼心的配套方案,JJ推出的「自然分解廚餘專用袋」,是讓廚餘+袋子一整袋同時分解的環保設計。
-
「#可折疊瀝水軟墊」
我流理台旁的這片「方形小灰藍」是個小兵立大功的好朋友,可以隨手晾杯、碗、盤,還能在解凍食材時接退冰的水。
-
「#可延伸杯碗盤瀝水組」
目前家裡服役中的是「灰藍新色」。可調整的幅度較廣,拉到最大可擺超多的碗盤,縮到最小很精緻,是小家庭也夠用的大小。
應因瀝水架擺設的位置,疏水板能調左轉右或收起,排水閥也能拆解清洗。
收納架很是硬實,連重的要命的鑄鐵鍋蓋都能撐起,支撐力無虞。U字型頂端包覆有軟質矽膠,是個大特點,嬌嫩易刮傷的餐具或是不沾鍋全都能放心的放上去。附有一個裝刀叉筷匙的容器,可以依需要擺放在收納架上的任何位置,底部一樣有貼心的排水孔設計。
-
「#清潔用品收納座」
能掛抹布,能擺洗碗精,我還會插一支洗碗盤的刷子。流理台邊使用率最高的三項物品,可以整齊的集合在一起。
-
「#隔熱墊(Y字型/伸展款)」
終於覓得好看、好用,又不佔空間的隔熱墊了!
說來現實,隔熱墊這種東西,就是當你手上有一鍋熱燙食物時非常需要它,一旦酒足飯飽,整理餐桌後,會希望它直接隱身不見的小工具啊!
Y字型款,整個打開後的尺寸,幾乎大大小小的鍋子都能放,最常就是煮一鍋一人份的麵。
伸展款,可以墊的東西又更多了,烘焙時出爐整張烤盤都能墊。
-
加碼:「#史上最精緻的沙拉盆」
秉持著JJ一直以來的品牌精神:美美有質感的節省空間。一雙流線感十足的沙拉杓特意設計成可以服貼掛在盆邊。使用順手,收納方便,是今年夏天最具指標性的新品。
-
📢 | Joseph Joseph 超級品牌週 × MOMO購物網|
活動期間:9/23~9/29
限時全館結帳3.5折起
來去逛逛👉https://bit.ly/3CEEiZe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角嘴外賣店】名店出身北海道大廚 賣炸雞三文治+梳乎厘壽司 自學6年廣東話追港妻:開舖想老婆發達 https://bit.ly/3sjUuKO 「很多日本人經營的餐廳,定價總是特別貴,但我們就是不想這樣,不一定每每用上名貴的鮑魚、海膽,就算是雞肉、雞蛋,平民尋常的食材,也可以做出好味道來。」老闆...
不同國家的食物英文 在 雜學校 ZA SHAR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你不知道的中秋節? ▵
你知道除了台灣其他國家也有在過農曆8月15日的中秋節嗎,
除了烤肉、吃不完的月餅跟柚子,快來吸收一點新知識吧!
|#越南|
有一說中秋節文化是從中國傳到越南,另一說則是早期水稻農業社會,中秋之際為豐收期,作為感謝大地的養育之恩所發展出來的節慶。19世紀法國殖民時期,法國政府為防止越南人藉慶祝中秋,爆發革命活動,禁止成人涉入各項活動,只准兒童參與慶祝活動,因此中秋節便成了越南的「兒童節」。在越南說的不是嫦娥奔月或是吳剛伐桂的故事,是「阿貴傳說」(不是台灣那個蝦咪阿貴),有名叫阿貴的孩子因一株菩提樹升上月宮(傑克與魔豆故事的路線)鄉親們為感念他而在當天掛燈籠慶祝他成仙。特別的是這天各地有舞獅表演和燈籠秀,所有越南孩子們都要提著鯉魚燈去走走,象徵「鯉魚躍龍門」的吉祥之意。
|#日本|
中秋文化如何傳入與何時開始的,目前公認最可信的推論是,平安時代唐朝使節將中國長久以來欣賞滿月的傳統傳播到日本,據說當時的貴族並不是直接仰頭觀賞滿月,而是參與如遊船或宴會類的活動,欣賞月亮在水上或酒杯中倒影。在日本中秋節也被稱為「十五夜」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月見糰子」。除了賞月、吃糰子,這天日本小孩還有一項特權,就是能正大光明的把擺在門前或簷廊的賞月供品如糰子、栗子等食物給摸走,甚至偷摘院子裡的柿子、梨子也都可以,比萬聖節還搗蛋!
|#韓國|
中秋節在韓國稱「秋夕(추석)」,根據韓國《歲時風俗詞典》,秋夕一詞取自中國《禮記》當中的「朝春日、秋夕月」,是韓國重要的假期之一,國定連休三日,韓國人過中秋節的方式就像在過年一樣,人們會去祭祖掃墓,從一早開始準備祭祀的菜餚、供品,用新收穫的穀物和果實祭祀先祖。在韓國最應景的食物是「松片」,松片呈半月形,以芝麻、栗子泥或豆茸作餡,放於一層松針上蒸熟,帶有松香味,因而得名。由於是用作祭祖的祭品,要選用秋收最好的米,而且要全家人一起做,一面做餅一面說吉利、祝福和讚美的說話。他們也會回鄉探親還有向親朋戚友送禮,所以英文亦把韓國的中秋節叫做「韓國感恩節」。
_________________
一口氣吸收三種文化是不是有點澎湃,至少可以在過完中秋後,發現體重增加3kg的時候說服自己還有吸收一點別的營養知識(?)祝大家中秋節愉快!
「#月圓人團圓,#人不要太圓。」
_________________
▲ ZA SHARE 創新創意大會
▲ 展覽時間|2021/11/18 (四) ─ 11/21 (日)
▲ 展覽地點|臺北 華山1914文化產業園區
#ZASHARE #創新創意大會 #靈光炸現 #EUREKA
#中秋節快樂 #我圓故我在
不同國家的食物英文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書推薦《#人慈》部落格文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如果有兩個星球,你認為自己住在哪一個?星球A:飛機墜機後,生存者禮讓最需要救援的人。星球B:事故發生後,生存者爭先恐後地往出口擠,不惜將他人踩在腳下。這個問題被用來問過許多學生,幾乎所有人都選了星球B。但事實是,我們住在星球A。這個世界真正面臨的威脅在於我們對人性太過悲觀。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humankind/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人慈》這本書的作者是歐洲最著名的年輕思想家之一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他是同時也是一位歷史學家、作家、記者。有鑑於報章媒體、政治宣傳、普羅大眾對於「人性」的偏誤解讀,他想透過這本書傳達一個核心訊息:「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
作者在書中旁徵博引,以詳盡的事實和深入的查證,說明了人類無論是出於天性、身為孩童時、在無人島上、當戰爭爆發、當危機來襲,對於自己「好」的一面,有著強烈偏好。如果你至今仍然認為,人類就是天生自私、貪得無厭、陰險狡詐,那麼這本書絕對會讓你大為改觀。
這本書讓我感到大為驚喜的,是作者既大膽、又謹慎的考證態度,他勇於對歷史上知名的眾多案例(例如《蒼蠅王》、《史丹佛監獄實驗》、《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提出反面看法,而且其證據令人信服。在媒體慣用人性「惡」的一面吸引眼球的世界裡,這是一本思想激進的書,只不過是偏向人性「善」的那面光譜。這種書很罕見,卻彌足珍貴。
.
#人性本惡?三個精彩翻案
.
人類有考據的數萬年歷史以來,充滿了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鬥爭,我們也從故事裡看到領導人無論為了私利、國家的經濟、民族的情節而發動戰爭。難道,人類不就是天性好鬥嗎?只要有誘因存在,人們就會甘願殺得你死我活嗎?從歷史的考據裡面,我們會發現人性跟我們想得很不一樣:絕大部分的人不願意傷害另一個人。讓我們先從書中三個精彩的翻案來找到線索。
.
1.#蒼蠅王小說的翻案
.
《蒼蠅王》是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在我國中的時候,老師也放過翻拍的影片當作社會科學的教材。內容大意是在說,因為飛機墜機,六個英國男孩漂流到一座無人島上,在沒有大人的情況得自立求生。過程發生了許多權力爭執、失去理智、弱肉強食的情節,最後只剩下兩個孩童倖存的故事。這個虛構故事在感嘆「人心的黑暗」,也被列為標準的社會教材讀物。
作者把持著一個懷疑的態度,他深入瞭解了虛構的《蒼蠅王》小說作者威廉.高汀(William Golding)的生平。作者發現高汀是一名有憂鬱傾向的酗酒者,他還會打小孩,他也曾說過:「我瞭解納粹,因為本質上來說我也是那一類」,這才讓作者明白,原來寫出《蒼蠅王》的作家是一個多麼不快樂的人。
因此,作者根據事實為主,追尋了一條實際發生過的類似案例,六名少年在太平洋落難,漂流到阿塔島(`Ata)的真實故事。這則故事跟小說大相逕庭,六名少年在荒島上發揮團結的本領,協調出遇到衝突的處理方式,還彼此在受傷時互相照顧。受困15個月後,六人獲救時仍氣色飽滿,而且士氣高漲地不可置信。真實版的《蒼蠅王》,其實是一個友情和忠誠的故事。
發現阿塔島生存的船長彼得.華納(Peter Warner):「人生教了我許多事,其中包括了一個經驗,就是你永遠要尋找人的善良光明面。」
.
2.#史丹佛監獄實驗的翻案
.
我讀過許多談到心理學的書籍,都喜歡引用一個知名的案例,那就是《史丹佛監獄實驗》。實驗主持人飛利浦.金巴多(Philip Zimbardo)教授把24名參加的學生隨機分成兩組,12人當囚犯,12人當獄卒,觀察人類當囚犯的反應,以及擔任獄卒的人施加權力的表現。整個實驗因為囚犯精神狀態快速崩潰、獄卒施加的處罰越來越過火,結果實驗到第六天就被迫中止。
這個實驗的結論彷彿要告訴我們:「當你給予人們權力,他們就會開始為惡,發展出一些不人道的規則」。作者深入考察之後發現,這簡直是一場天大的騙局。實驗並不是任憑12名獄卒自己決定如何處以,而是金巴多本人直接給獄卒灌輸思想:「你們要創造一種挫折感,製造恐懼,要剝奪他們的個體性…」,最後獄卒定的17條規則裡,有11條根本是實驗團隊給予的意見。這簡直是引導式的邪惡。
你或許也會好奇,那如果是實驗團隊「完全不介入」的狀況會怎樣?兩個英國心理學家2002年在電視節目上複製了一次同樣的實驗,但這次沒有告訴獄卒該怎麼管理、該怎麼懲罰。結果呢?節目無聊到不行。第二天,獄卒把食物分給囚犯。第五天,一名囚犯提議設立民主制度。第六天,獄卒跟囚犯一起抽菸。最後一集,大部分人一起坐在沙發上消磨時間。這麼無聊的故事,難怪我們都沒聽過。
.
3.#電擊器實驗的翻案
.
還有一個更出名的《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目的是為了測試受測者,在面對權威者下達違背良心的命令時,人性所能發揮的拒絕力量到底有多少。受測者身為「老師」,當隔壁房間的「學生」答錯題目時,就要按下電擊器,懲罰坐在電椅上面的學生。「學生」是由實驗人員假冒的,受電擊所發出的哭喊也是演出來的,但受測的「老師」並不知道,他們會「以為」這些電擊都是真的。
每一次學生答錯,懲罰的電壓伏特數就要提高,實驗主持人史丹利.米倫格爾(Stanley Milgram)教授會要求老師繼續施罰。120伏特時學生會開始喊痛,150伏特時尖叫並喊著退出實驗,200伏特時大叫大叫血管裡的血都凍住了!超過320伏特時開始撞牆並失去聲音。結果,有65%的受測者一路聽從指揮,開到了450伏特,幾乎是把學生電死的程度。實驗的結論幾乎告訴我們,只要有權威要求,連普通人都願意電死一個路人甲?
作者考核過後的翻案顯示了另一種事實。幾乎所有受測者都曾抗命,想要停手,但實驗方會加強壓力逼迫就範,從錄音檔聽起來更像是霸凌和脅迫。事後調查,只有一半的受測者認為隔壁的學生是真的在受苦,其他人覺得只是實驗效果。許多受試者也表示,因為他們真心「信任」米倫格爾教授的實驗對人類一定有幫助,所以即使當下不忍心,也願意咬著牙繼續做下去。
綜合以上三個翻案結果,大部分的人在內心深處,其實是相當正派的,但引用作者所說的:「如果你催促地夠用力,給予足夠刺激、又拐又騙,許多人確實是有能力做惡。但是邪惡通常不是在表面之下,它是需要費盡功夫才能扯出來的。」邪惡得要披上善良的外衣才行。
.
#人怎麼會互相傷害?
.
所以,人真的是天性好鬥、殺得你死我活的物種嗎?綜觀歷史大小戰爭,這個說法似乎成立,但是當我們把尺度放到人與人面對面的相處,就是另一種樣貌。舉戰爭為例,兩軍人馬大動干戈的時候,所有人一定都是拔刀互砍、舉槍互射吧?在那種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是敵死,就是我亡了,不是嗎?
真實的戰爭傷亡統計很有意思,例如二戰英國陣亡的軍人死因中,10%是子彈和反坦克地雷;15%是詭雷、爆破和其他;75%是手榴彈、迫擊砲和空投炸彈。大部分的士兵都是隔個一定「距離」被殲滅的。真正喊著敵人是「害蟲」,一旦碰面就格殺毋論的,通常是離戰場最「遙遠」的政客和領導人。
根據研究,二戰的生存老兵超過一半從未殺過人,只有20%的軍人曾經擊發過武器。美國南北戰爭最激烈的蓋茨堡戰役中,回收的27,000把火槍,還裝有彈藥的比例達到90%。12,000把裝有兩顆彈藥,其中6000把超過三顆。但火槍設計成那樣,就是一次只能射出一顆子彈,那幹嘛裝那麼多顆子彈?因為大部分的士兵都『沒有』在試圖殺敵。人,打從心底不喜歡傷害另一個人。
.
#如何改善?三種範例
.
在這本書的下半部,作者有一則引述徹底震撼了我的思想。這句引言來自英國哲學家暨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伯蘭特.羅素(Bertrand Russell),他給未來世代這個建議:「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這個非常理性的觀念,一開始相當很吸引我,但作者及時把我拉了回來。他提到除了探究事實之外,你本身「相信」什麼,才是以改善世界的動力來源。
第一種相信的力量,叫做「畢馬龍效應」。科學家做過一種實驗,把兩群同樣普通的老鼠,分別標示聰明和愚笨。請不知情的學生照顧老鼠,然後進行迷宮遊戲,看哪一組比較快逃出迷宮。結果聰明的那組獲勝,事後發現學生「相信」這些老鼠比較聰明,給予比較好也溫柔的待遇。同樣的實驗在一群小學生上進行,不知情的老師對聰明組的學生更關注、更鼓勵,事後結算成績,聰明組的孩子其智力表現提高了最多。
第二種相信的力量,叫做「魔像效應」。曾經有科學家在美國做過一個不道德的實驗,他把二十個孤兒分成兩組,跟其中一組說他們是善於表達的人,跟另外一組說他們注定要變成口吃者。這個實驗結果害得許多口吃組的受測孩童,一輩子患有語言障礙。這種效應常導致貧窮學生更加落後、無家可歸者失去希望、已經被孤立的青年人更加極端。
一如正面的期待能夠引發好的結果,負面的期待也能夠讓惡夢成真。接下來介紹書中三個真實世界的例子,來看看如何運用「相信」的力量,來改善我們的工作、教育和民主運作。
.
1.#論工作的內在動機
.
研究發現,外在誘因例如紅利會減低員工的內在動機和道德標準。給予外在誘因會獲得相等的回報:按照工時給付,就會增加更多的工時(無論是否裝忙)。按照發表數目給予稿費,就會得到更多的發表文章(無論品質優劣)。按照手術量來給付,手術就會更多(無論是否必要)。
荷蘭的最大的鄰里照護平台「博祖克」(Buurtzorg)採取逆向而行的策略,這個組織沒有業績目標或分紅,沒有管理階層,沒有客服中心。運作的自主權下放給每一個十二人的團隊,團隊自己定行程表,自行雇用同事。省去的營運費用和會議時間都回歸到團隊本身。
執行長喬斯.德.柏洛克(Jos de Blok)是從最基層出身的人,他相信員工內心會選擇做「正確」的事。他說傳統的管理階層「喜歡憑空想像一些計畫給那群工蜂做」,還說「拿掉管理階層,工作還是照常進行」,他認為讓團隊自我導向、動手執行腦中想法,是最實際的做法。博祖克沒有人資部,被評為最佳雇主;沒有行銷部,卻獲得最佳行銷獎。
(延伸資源:在台灣有「台灣居護」引進了這套照護模式)
.
2.#論教育的玩耍本質
.
自古以來,愈是聰明的動物愈會玩耍,玩耍更深植於人類天性當中。創造力和學習力來自於自由地玩耍,孩子會自然地渴望探索這個世界。當社會工業化之後,學校的體制越來越制式化,學生的課表被排滿,家長連下課的時間也不放過。最近針對十個國家的民調顯示,監獄囚犯待在戶外的時間比孩子還要多。研究也發現一個趨勢,孩子愈來愈覺得「自己的生命被他人所決定」。這是一個快要忘記怎麼「玩耍」的世代。
荷蘭的「阿哥拉」(Agora,希臘語「市集」的意思)是一個沒有年級、班級、教室的學校,也沒有功課和成績,一組學生團隊就只有配一位「輔導員」,但自主權在學生身上,他們自己決定要學什麼。整個學校就像一個主題樂園,學生透過玩耍和探索,找到自己當下有興趣的題目攻讀,學校提供對應的資源給他們學習。相較於傳統教育把孩童當植物灌溉,這所學校將孩童當「人」看待。
在這裡,與眾不同是常態,一千個學生就有一千種學習路徑。這裡幾乎找不到霸凌的蹤影,因為不以年齡和能力區隔孩童,沒有誰的進度會落後,沒有誰的表現太過突出,每個人都在綻放當下最好的自己。作者引述道:「玩耍的相反不是工作,玩耍的相反是抑鬱。」問題不是孩子能不能掌控自由,而是大人有沒有勇氣給他們自由?我們是否問過自己,教育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延伸閱讀:Agora: Meet the school with no classes, no classrooms and no curriculum,英文文章)
.
3.#論民主政體的模樣
.
作者提到,世界上愈來愈多的民主政體正遭受七種瘟疫侵襲:政黨持續腐化、公民不再信任彼此、少數人遭排除、選民失去興趣、貪贓枉法的政客、有錢人逃稅、人們發現當代民主充滿貧富不均(怎麼跟我住的地方這麼像!?)。但世界上有地方嘗試了解法,簡單到令人難以置信,卻很少上新聞(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
委內瑞拉的托雷斯市(Torres)的民選首長胡立歐.查維茲(Julio Chávez)選擇一種嶄新的信念,他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位積極認真的公民」。他的競選政見只有一個,下放權力給所有托雷斯市民,而且他遵守了承諾。所有的政府集會邀請全體居民參加,不只是討論,還要決議城市所有預算的使用。
結果人們空前踴躍參與政治,在最需要的地方蓋起了住宅和學校,有效地鋪整馬路清掃街區。因為預算透明,大幅削減了貪污和權威的弊病。市民們還一起要求提高稅收,並且說道:「過去我們不瞭解市政稅要用來支付那麼多東西。」這個被稱為「參與式民主」的方式,深受民眾喜愛,卻鮮少在新聞上被提及。
(在台灣我還沒聽過類似的試營運模式,有人聽過嗎?)
.
後記:#相信善的一面
.
《人慈》是我今年讀過最意猶未盡的一本書,作者的大膽思想,配上嚴謹的查證,讓人讀來格外痛快。從這本書中,我也慢慢體認到,問題不是二元化的「人性本惡或本善」選擇題。反而,透過這些精采的正反論述,猶如偵探小說抽絲剝繭般的分析,我理解到的是人性真正的「複雜」。
如同現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這麼發達,如果只讓電腦演算法來判決,那麼歷久不衰的《蒼蠅王》人心黑暗論肯定佔據上風;《史丹佛監獄實驗》和《米倫格爾電擊器實驗》無以計數的論文和書籍引用,肯定讓演算法覺得這才是人性的真理。無數對人性帶有扭曲和偏誤的描寫佔據了媒體的版面。然而,事實呢?
這本書中段的畢馬龍和魔像效應教我們的就是,人們「相信」的事情往往會發展成「事實」,更是一個令人驚醒的提點。無論是書中獄卒和囚犯的故事、老師和學生的故事、老闆和員工的故事、父母和子女的故事,一再說明了:「當你把一個人當人看,他就會表現得像一個人。」反之。讀完這本書後,你可以踏實地選擇自己相信的那一面。
瞭解事實,讓我們得以明辨是非。擁有信念,才能以行動改變世界。原來,關於人性,我讀過的許多論點幾乎都是錯的。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所分心。只管去看,事實是什麼。然後在事實背後,找出值得相信的事情,讓它成為新的事實。這絕對是一本必讀之書。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KIND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z7sRHr
使用期限:9/12~9/18
.
感謝 時報出版|商業人文線 提供抽獎贈書
不同國家的食物英文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角嘴外賣店】名店出身北海道大廚 賣炸雞三文治+梳乎厘壽司 自學6年廣東話追港妻:開舖想老婆發達
https://bit.ly/3sjUuKO
「很多日本人經營的餐廳,定價總是特別貴,但我們就是不想這樣,不一定每每用上名貴的鮑魚、海膽,就算是雞肉、雞蛋,平民尋常的食材,也可以做出好味道來。」老闆娘阿Cat,嘗試為正在廚房忙着的丈夫山口孝,講解他倆開設「山口屋」這家便當小店的理由。
山口屋
地址:大角嘴富多來商場二期92號舖
電話:6825 8953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五 12nn-10pm;星期六、日 12nn-9pm
詳情︰ https://bit.ly/3ht2KlZ
西環美食尼泊爾菜|香港導遊嫁尼泊爾酒保遭家人反對 花40萬開餃子店 「愛情唔可以用錢衡量」
https://bit.ly/3bzpG2S
妻子問:「把這個薯仔香脆波波包好了嗎?」在旁的丈夫淡淡然地說:「還沒有!」一個如此心急,一個如此氣定神閒,這對夫妻如此大對比,全因大家家庭背景不同。眼睛深邃、紮着長長馬尾的是香港人Carrie;皮膚微黑,溫文有禮的是尼泊爾人Jay。Jay在香港土生土長,但由於父親是啹喀兵,他自幼在軍營長大,接受英文、尼泊爾語教育,但半點不通廣東話。後來父親退休,舉家搬回尼泊爾,大學畢業後回港。
饃饃餃子
地址:西環科士街34號地下
電話:9846 6569
營業時間:12nn-9pm
【深水埗麵包店】西班牙大廚為異地戀來港 情侶檔36小時手工製酸種麵包:每個麵包都是我的孩子」
https://bit.ly/3bviXqF
「每天清早起來,然後重複又重複同一個動作,他一定要做到麵包外面焦脆,裏面帶點鬆軟、濕潤程度,才會收貨,他總是對我說:You just need to put little heart in it 。」Jennifer 站在工場一角,用佩服的眼神看着她的西班牙男友Antoni,總是無比專注,默默去搓揉每一個麵糰。
Alive Food Co.
營業時間:12nn-7pm
訂購網址:https://bit.ly/2Dz7hoe
備註:買滿$350或以上可享免費送貨。
詳情︰ https://bit.ly/3xBD13w
備註:「店舖已搬遷,地址: 深水埗汝州街131號地舖」
尖沙嘴美食|港女嫁迦納男十年 重慶大廈賣非洲菜:嫁任何人也有風浪
https://bit.ly/3sgGSjI
「你知道哪裏是迦納嗎?」Selina 興奮地介紹這個陽光明媚、路人穿着鮮艷花紋衣服的地方。這個在香港人心目中陌生得只會在《國家地理雜誌》出現的名字,位於西非,是個沿海國家。香港與迦納,兩者相距一萬兩千多公里。偏偏香港人Selina及迦納人Paul 突破距離,經歷分手、異地戀、簽證問題,最終結了婚,約4年前在重慶大廈安頓下來,開了一間迦納菜餐廳。
Paul’s Kitchen
地址:尖沙嘴彌敦道36-44號重慶大廈1樓21號舖
電話:3956 2178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大角咀山口屋 #西環美食 #深水埗麵包店 #尖沙嘴美食 #饃饃餃子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不同國家的食物英文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Uncle roger最不好笑的笑話
Uncle roger最好笑的錯誤
網絡傳記
從前獵人A和獵人B一起進森林打獵. 獵人A突然暈倒. 獵人B打電話求救, 跟接線生講: “我朋友死了, 我可以點做啊?” 接線生就說: “冷靜一點, 我幫你, 你要確定他是真的死了先”
靜了一靜後, 聽到 “bang” 一下槍聲. 然後獵人B説: “好, 之後呢?”
你覺得這個笑話好笑嗎? 根據美國2015年心理學統計這是 ‘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 , 意味著 ‘好笑與不好笑’ 是有客觀biu juen.
這樣說: 是否無論在美國, 歐洲或非洲; 説起這個獵人笑話也會引起全場爆肚呢 ?
(Show uncle roger) 那如何解釋到Youtuber Uncle Roger同一條搞笑影片在不同地區會有掌聲和打字道歉兩個極端反應.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uncle roger最近向中國市場的 ‘致歉’ 信一方被受眾:內地網民,覺得多餘, 另一方被外間覺得行為yuek suen.
(Read story) “I’m not bowing down to anyone. Especially not to all the hate comments I’m getting”
(Tell a bit of the story) 今個月12號uncle roger刪除與一位名Strictly dumpling的Youtuber一起拍的影片. 原因是這位Youtuber曾對中國有批評言論. Uncle roger由海外華人最新代表人物到掉粉.
今天解釋為何比Youtube界任何人uncle roger更不應該“道歉”
(Show how the west ruins rice)
先看Uncle roger如何用1年爆紅, 後看uncle roger如何wuy fan喜劇本身的意義.
[喜劇理論3步曲]
如果廣東地區提 “棟篤笑” 3個字, 黃子華 “你落左妝我仲認得你叫化妝, 落左妝我唔認得你叫喬裝!” 或 “老闆出俾你果份唔係糧, 係賠償” 對都市男女關係及打工仔心態作出
“誇張” 得來
“會冒犯” 某些人, 但
“有共嗚” 的
COMEDY: 喜劇理論 3步曲.
來自古希臘時代的喜劇之王Aristophanes首度創立喜劇3步曲:
1誇張方式: 列如: 主角騎著甲蟲飛上天堂, 來2冒犯在他的表演坐最前排的guen員, 名哲學家, 為3得到被欺壓的小市民發聲.
3步曲流傳到現今所有喜劇表演. 唯一因地區或文化會有所轉變是 “第3有共嗚” 那群人, 通常一goon都是小市民. 即是消費表演的受眾. 即是你和我.
辯駁了 ‘兩個獵人’ 笑話是客觀理論之yu, 亦解釋到sik演Uncle roger角色的棟篤笑表演者Nigel Ng, 如何用jauw笑海外華人刻板印象得到某一Kwun的共鳴.
(Marie kondo Clip)
1991年3月15日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Nigel Ng黃瑾瑜, 美國大學畢業後正式在英國開始他棟篤笑生崖. 拿了幾個新人jeung和做了幾個電視節目嘉賓, 成績不算太突出. (Show video )出來短短幾年, 7月嘲笑BBC ‘uncle roger disgusted by this egg fried rice’ 現在爆到二千萬view. 橙色衣服, 說話口音極重而jim suen huk bok的中年大叔型像短期內吸立無限’niece and nephew’ 粉絲.
UNCLE ROGER喜劇3步曲中的3個組別 3樣表面上都是 ‘海外華人’ (誇張演yik海外華人, 來冒犯海外華人, 給有共嗚的海外華人看.
外國長大的小數民jook常常會因膚色被取笑. 我小時候會聽到: chink, small eyes.
(Gordon Ramsey video) 而Uncle roger表面把華人大叔的kuet點放大 , 但內裡是挑戰白人廚師的權威. 為小so mun jook發聲, 獲keun.
3部曲中被mo fan的其實是白人keun wuy.
表裡不一: 2千萬來自jauw笑華人文化的外國觀眾, 也同時有知道他在做什麼的華人觀眾.
Uncle roger角色前, Nigel第5條片已經chi笑西方國家米飯的包裝. 第6條影片笑澳洲一間大學因怕榴連的味道要疏散. 之後放 ‘wok’ ‘美jing’ 等中國烹調物料與高級大廚 Gordon Ramsey, Jamie Oliver等相題bing leun.
用主觀口味ping好wai的食物, 拉底高高在上的他們.
說到這裡明白uncle roger成功之處也應該更明白‘del片’ 事件為何會害死一個comedian的事業.
Uncle roger的道歉不止不誇張而是過於緊張, 怕 2, 冒犯可以給他更大巿場的人所以3, 無視因以so yuen曾跟他有gung ming的觀眾.
他做了一切令他成功的相反. 他去dou hip的新goon jung最也不是太在乎.
雖然uncle Roger主觀認為自己不是向什麼人底頭.為jan什麼錢或wok什麼名氣. 但真實世界的行為不是一場dung dook笑. 不是你話好笑就好笑. 不好笑就chum muk. 每個人的行為也會被客觀世界去看和poon定好與不好的.
我送給uncle roger最後是: 如果最初我說的那個兩個獵人故事不是用一個笑話來包裝, 而是真人真事. 獵人B是親手殺了人. 在真實世界是好恐怖的, 是需要坐gam的.
Uncle Roger羅傑叔叔違反的原則
羅傑叔叔Uncle Roger道歉違反的原則
2021年羅傑叔叔Uncle Roger道歉違反的原則
不同國家的食物英文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暗網? 陰謀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5RVLpFkAKQ&list=PLGzW5EwcApFuqKoowMHS9v8W34vIPyrtk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4rmkFI1ik0&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
我的100K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破解Kate yup事件是假的! 不是綁架! 不要被騙! (Facebook上的證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NJVt56ORWo&t=2s
曼德拉效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MutzRIE_uE&list=PLglqLngY6gv5BCwaoP-q6DOwUmw1lIusF&index=17&t=5s
深刻個人經歷: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Roa6Vs1qWc&list=PLglqLngY6gv4mm_doLUUJx4zq5KvLJ2VE
用24小時學流利的印度話| 揭露學習15大方法 (用$20請騙子補習老師)
挑戰24小時學流利的印度話 (請了騙子老師!!!)
挑戰24小時學一個新語言 (請了騙子老師!!!)
我挑戰24小時內學會印度話!!! (請了騙子老師)
我24小時內學會印度話!!! (請了騙子老師)
BB仔時發出ee oo聲, 原來是世界各地各種語言.
長大後我們母語才因為環境因素而慢慢會建立.
所以其實小時候的我們已經是精通所有語言的天才bb!
有報導指2024年印度將會成為全球最多人口的國家. 而我住的城市一向都是很多印度人的.
所以我要學印度話, 我覺得對於我4年後的將來也會好有幫助.
今次評價成功的準則就是24小時後, 到我小時候常常去吃飯的印度餐廳用印度話order到一餐. 而要他們以為我真的是印度人.
Day 1
(學習口音)
Ok, 我們的口音學到了一點點. 但學一種新語言, 最重要的根基還是學基本詞匯
Su=shoe
Police=polise
Hindi (印地話) 是印度語言裡面最出名的. 相信也是最簡單. 30分鐘應該就可以. (Show learn Hindi in 30 minutes)
NamasTe=你好
Meraa naam= 我的名字是
hai= 存在
aap se milkar khushi hui= 很高興認識你
DHanyavaaD= 謝謝
bahuT= 很多
svaagat hai= 不用客氣
Phir milenge= 再見
haan= 是
thodi bahut= 一點點
因為印度跟香港一樣曾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是英國籍民地.
Hindi本身分開兩種說話方式
如果要跟一些印度本地居民用言語溝通, 可以用 ‘Urdu’ 即是比較俚語一點的. 正式一點的埸合就需要用sanskrit, 書面語.
這個知識好重要, 因為之後叫東西吃幾多個份量一定要講清楚.
但我覺得在此學生字這些不能確定自己能100%完成到叫外賣這個任務. 所以我決定網上聘請一個私人美女導師幫一幫手.
我就去睡一睡先.
發現印度語跟中文很相似的地方是喜歡用portmanteau. 即是將兩個字合為一個全新的意思.
像印度話?面 ‘phir milenge’ 是再見的意思. 第一個Phir的意思是 ‘再一次’ 而milenge是 ‘我們會見面.
再一次, 我們會見面.
每一個語言字和意思的結構都是不同
Hindi一個句子的結構是 (subject) (object) (verb) 名詞/形容詞...
I want to make a food order
Main, ek khaana ordar karana chaahata hoon
(I). 1 Food order). (I want to one)
我就想叫這個Tandoori Lamb champ,
Main tandoree memne chaimpiyan ordar karana chaahata hoon
大家可以看到比之前只是要 ‘food order’ 少了 “ek” 作天學到的1數目字. 但句字的前後也是一樣的.
我覺得聆聽比只懂得講話來得更重要.
(需要懂得聽到的印度話)
救命: bachao
一定: nishchit hee
歡迎: Aapaka svaagat hai
嘩: Vaah!
Namaste
Main, ek khaana ordar karana chaahata hoon
Main tandoree memne chaimpiyan ordar karana chaahata hoon
Yah kitane ka hai (how much is it)
Ok! Phir milenge!
(watch 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窟里的百萬富翁
開始做暗網仔其中一樣最叻的事, 就是看歷史.
早於5萬5千年前人類已經居住印度. Hindi印地話公元7世紀開始出現. 今時今日所講的Hindi來自新德里, 而1948年印度政府獨立後, 1949年9月14號印地話正式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 推翻之前英國政府所定的Urdu語言.
為了讓自己今晩能跟dou si有最好的接觸: 我決定買了Hindi最出名的人生哲學書 ‘the monk who sold his Ferrari’ 講一個訴訟律師25歲方hei職業然後往喜馬拉雅山的洗dik心ling之lui.
(Say some parts of the book)
The constant pressure and exhaughsting schedule of a world class trial lawyer had also broken his most important- and perhaps most human-endowment: his sprit.
(Then use those words in sentence grammars)
Namaste adhyaapak! mai merra naam暗網仔 aap se milkar khushi hui
Hi teacher my name is...nice to meet you)
Namaste mahoday, main ek aadesh banaana chaahata hoon
[How to write hindi 印地語]
我真心覺得學寫印度話識一點簡單的英文比較容易翻譯.
原來印度話的重要發音是 ‘a’ 聲. 差不多所有的字都會有這個發音.
表演時間!!!
印度話另一樣特色就是用一clothesline (晾衣繩) 連起每一個字
其實經歷過這3天我最大的感受是看到以前讀書的自己. 第一天開始總是精力充沛, 但真正學到的東西都是最表面的東西. 也當然喜歡玩.
其實我之前在日本住了幾個月. 之後常常後悔一句日文也沒有學到. 只是用英文跟其他人溝通. 但現在我覺得...不學也ok. 因為我學習能應該只是很一般!
用24小時學流利的印度話 (請了騙子補習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