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 High媽。心理師星期日當天的文章以後,我有滿多想法想要補充的。
(錯過High媽文章的朋友請點此連結,或者到文末的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04505868130068&set=a.191550239425632)
.
.
.
首先就是呢,我希望在這裡強調一下,「情緒勞動」這件事情其實「不等於」家務分工,雖然他確實在家務分工方面會造成實際上的影響。
我再引述一下作者潔瑪・哈特莉在《拒絕失衡的情緒勞動》裡面的定義:「讓一件事進行順利,同時確保所有參與的人都滿意愉快,從頭倒尾必須要付出的無形心力。」
看到沒,他說「一件事」,並沒有特定指「家事」。我也再讓大家複習一下,我在自己的文章裡描述的,用來說明「情緒勞動」的例子:
***
今天是家庭旅遊日,你帶著三歲的孩子、先生還有公婆一起開車出去玩。
到了目的地,一下車,走不到五分鐘小孩就蹲下來開始撿石頭,拖都拖不走。你看到公婆站在附近一邊煽風一邊等,頭上的太陽很大很曬,趕緊走到先生旁邊低聲說:「你帶爸媽先去有樹蔭的地方,我等等再帶小孩過去。」先生盯著手機螢幕,頭也沒抬:「有什麼關係?就等一下就好了啊。」
什麼等一下就好了,你從鼻孔哼一聲,按耐住有點想嗆先生的衝動,自己走向公婆,堆著笑臉說:「媽,前面有個涼亭,你們先過去吧這邊好曬。」
「囝仔作伙帶去啊,遮熱曬傷欲安怎?」婆婆愛孫不肯移動,堅持要一起走。你大嘆一口氣,走回小孩身邊蹲下來,好聲好氣地勸:「寶貝,這邊好熱捏,大家都在等,我們走了吧?」小孩沒有理你。你用點心利誘,你提議要比賽,你假裝自己是石頭好痛好痛不要拿我了把我放下來,小孩還是沒有要走的意思,這時又聽到遠方的公公說:「熱尬按呢是袂等多久?我袂先行。」突然一股氣整個上來,你一把抓起小孩的手大喊:「這裡很熱會曬傷你是聽不懂嗎??」結果從頭到尾沒反應的先生在這時落一句:「幹嘛對小孩這麼兇啊?」
***
以上所有的心理描述,對照從很多男性的角度來看,在他眼中發生的事情會是:「跟我講講話,跟我爸媽講講話,跟小孩講講話,然後你突然就爆炸了,怎麼這麼情緒化脾氣好差。」
有發現嗎,這個例子跟家務完全無關,但是你可以看見就算在跟家務無關的事情裡,同時在現場的男性和女性,一個人可以對於周遭的狀況滿不在乎,另一個人卻認為自己有責任顧及在現場每一個人的感受。
「許多情緒勞動的核心,是為了確保每件事情能順利完成而承擔的精神負荷,對每一間產生有形結果的任務來說,其背後都隱含著無形的心理付出,而這些大多是由女性負責關注、追蹤與執行。」
用一個台灣人比較熟悉的詞彙來說明,我認為很接近「操煩」。
為什麼我要這麼強調「情緒勞動」不等於「家務分工」,也許用「操煩」這件事情會比較好懂。當我們把「情緒勞動」跟「家務分工」合在一起看的時候,會很容易認為只要從小就讓男孩女孩都有做家事的話,或者是只要先生開始分攤家事,事情就可以解決了。連我自己在一年前寫的相關文章,我現在來看,也覺得自己或許把解決方法過度簡化了。
但是如果我們用「操煩」來跟「情緒勞動」做類比,就知道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大家都遇過很愛操煩的長輩吧?跟這種長輩相處的時候,只要我們把他煩惱的事情都分攤掉,或者是把他擔憂的事情都做好,他就不操煩了嗎?不會吧,我們都很受不了操煩的人的原因就是,不管事情有多順利,操煩的人就會一直找的新的事情來操煩,永無止盡。
好,不要急,我知道拿「操煩」來比喻會讓大家不太舒服,我沒有在說女生都很愛操煩。我的意思是,習慣主動承擔「情緒勞動」的人,其實已經運作在這個模式下很久了,這已經是他生活當中的一部分,是一種生活的模式。而且如果我們主動觀察自己,如果我們是習慣主動承擔「情緒勞動」的人,這種精神上的負荷不會只有存在在家裡,其實在職場上,在跟朋友相處的時候,我們都還是會把天線開著。(那為什麼的人多數是女性,這點我認為是性別教育差異下導致的結果,這個我在前文有完整的想法,我把文章放在文末不然這篇會太長。)
我很喜歡High媽在他的文章裡使用的一個詞彙:鞏固。
這個詞彙很清楚的點名,表面上看起來是先生擺爛裝死或者是太沒概念不肯救我們,可是事實上是我們有一部份的自己不願意放棄那個角色框架。
怎麼可能!我都快累死了最好是我不想放棄啦!
我明白,但是我會這麼說的理由,是因為我們其實沒有看見框架的整體。一個框架之所以會這麼難破除,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承擔情緒勞動」這件事並不是只有缺點,他同時還有很多的優點。
舉例來說,如果我跟傑克的相處模式,就像我上面的例子一樣,是我承擔了大部分的「情緒勞動」,那很有可能家裡的父親節、母親節這種重大節日都是我在協調,我在訂餐廳,我在負責喬大家可以的時間,考慮每個人的交通方法,飲食喜好等等。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家領域的時候,讓人很不爽的地方是,經常是大家理所當然覺得「就是你要負責」,然後也很容易擺出「這是小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讓負責的人不只得不到感謝,有時候超載了動怒還會被覺得情緒管理很差。
但是同樣的狀況如果發生在職場,這其實會是一個很優秀的能力。當我的協調能力很好,又可以顧及各種小細節的時候,這樣的員工其實會非常受歡迎,得到很高的稱讚。這種落差就會格外讓人覺得心理不平衡。我做的事情在工作上得到這麼多認可,可是在家裡一直被當作理所當然的事。這樣的落差有時候會讓人不自覺積極付出更多,因為潛意識裡想要讓自己在家裡也得到一樣的讚揚。
另外一個讓「情緒勞動主要承擔者」的角色框架很難被破除的裡由是,這個框架決定了行為對錯跟好壞的標準,所以萬一沒有了,我們會不知道怎麼辦。
在我的觀察,我認為期待女孩要「懂事」、「細心」、「體貼」、「善解人意」等等的想法不只是存在在家庭裡,在父母對女兒的期待裡。甚至到了學校,老師也很盡力在引導女孩,請他們當小老師當小助手。這裡面的陷阱就是,其實「懂事」、「細心」、「體貼」、「善解人意」這些事情都是優點,都是非常正面的人格特質,所以很多人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難道是要教小孩不懂事不體貼不善解人意嗎?
並不是這樣,問題是出在,如果還是有非常多的人覺得「還是女兒比較貼心」、「還是女生比較善解人意」,把這些特質都跟「女性」連接在一起的時候,就會形成「有這樣的特質的女性才是好女性」的氛圍。那在台灣的社會裡,我們從小就習慣照著大人的標準來判斷事情的該怎麼做,這個制約的力量其實比我們想像中強大的多。因此,當我們覺得累死了,不想再承擔任何情緒勞動,我不想管其他人的心情,今年父親節我就是訂離我家最近的餐廳就好其他人就是給我想辦法準時到場好吃不好吃都拉倒!
誒,你這樣很不懂事耶。
類似這樣的聲音就會從我們的腦袋裡鑽出來,逼得我們就算滿肚子大便跟髒話,也都無法主動放棄已經超載的「情緒勞動」。
再講下去文章真的會太長,大家可能也無法消化,所以我先停在這裡。
總之我想強調的是,「情緒勞動」在性別上的失衡,其實不是只有存在在家務上,我覺得是一個社會整體,在各方面都比較依賴女性來擔當「情緒勞動的主要承擔者」。所以除了「相信我們的先生和兒子一定有能力找到自己擅長的家務」以外,我覺得真正最關鍵的地方,是我們女性自己是否有意識到我們有時也會依賴承擔「情緒勞動」時會帶來的成就感,或者是害怕放棄承擔「情緒勞動」會遭受到的批評,以至於我們其實是自己主動去擔任「情緒勞動」的主要負責人,自己累死自己。
擁有承擔「情緒勞動」的能力本身是一件好事,我們需要學習的是,讓自己理解,我們不需要永遠都是那個負責承擔的人,有時候也給別人出場的機會。至於其他人承擔得好不好,關我屁事,我要休息。(關燈睡覺)
.
.
.
以下附上我一年前思考「情緒勞動」時寫下的三篇系列文。雖然現在我的想法已經有了一些改變,但是我認為這個系列還是值得一讀,提供大家參考不同面向的想法。另外我也把High媽上週日的文章連結放在這裡。
High媽的情緒勞動專題文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304505868130068&set=a.191550239425632
歡迎繼續閱讀「上篇」男人不是豬,只是沒有人相信他們不是,包括男人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787009005387165&set=a.679555179465882
歡迎繼續閱讀「中篇」男性值得主動爭取承擔的機會
https://www.facebook.com/106641774314266/posts/172970017681441/?d=n
歡迎繼續閱讀「下篇」女性避免簡化任務,要相信對方學得會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173843544260755&set=a.18878571276653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Ribbon Oo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一次翻唱周董大神的歌,有点压力!但因为真的很喜欢这首歌的旋律,就试一试啦~ 不愛了就別再拉拉扯扯。男人或女人都千萬別認為一個人認真喜歡上你之後就可以被你吃死死,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不懂得珍惜,那我隨時會離開~ ?? 我既選擇了你,那就請不要讓別人有機會比你對我好~ 歌詞最後一句才是重點!...
不愛我就拉倒意思 在 江魔的魔界(Kong Keen Yung 江健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在中國報的文章《給錢老婆的經濟學》:
你突然間賺了很多錢,你會選擇一次給老婆很多錢?還是要分期給?
有經濟學家實驗發現你先中獎得了25元,再中50元,你的開心是比一次得到75元更大。那麼是否用分期付款是最佳選擇?實際上的人性考量,卻沒有那麼簡單。
另一則實驗是要大學生們分組成勞方和資方,他們發現一旦你變成資方發薪水給你的同學,你會開始不大在乎你同學的感受。這個可以解釋到一直以來勞資雙方所存在的矛盾關係。
那麼定期給錢老婆,會不會產生類似的矛盾?
好朋友合作做生意會有很大的拉倒風險,一旦你是那個資源分配者,不管你認為友誼能夠多麼的永固,你心中的這段關係會開始變質了。而且長期幫老公的生意管理賬目和出支票的女人,有時還會錯認如果沒有她,丈夫就不會有今天成就。
老子的《道德經》裡面就有一句話『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聖人在古代是指統治者的意思,芻狗是用來祭天的草織假狗,祭拜完畢就會拋棄的。統治者不會真的在乎民眾,這個說法放在勞方資方來看,資方面對人數很多的勞方時,就不可能顧及每一個人的感受,所以我們常會聽到一些打工族埋怨老闆不把他們當成是人來看待。
從老公拿錢回家的角度來看,一些老公會自持沒有不良習慣,又沒有沾花惹草,他會覺得自己已經是個合格的好老公了。但我們同時又聽到不少老婆埋怨老公根本不是要一個老婆,他只是要一個會跟他上床的保姆和女傭。老公當初對家的經濟承諾,逐步演化成好像發薪水給老婆一樣,最後變成了一個大爺。
老公要怎樣拿錢回家,才在心態上不像是發薪水給一個下屬?
最明顯的答案是你對你老婆還有男女之情!講得俗套一點,你還愛她的話,給家用就不會有資方的心態。反之那些對老婆已經沒有男女之情,只是有責任感的,你就可能會覺得好像有發薪水的感覺。
第二點就是你對自己是一家之主的身份會不會很重視?如果很執著於自己是主的身份,又對老婆的男女之情已經寥寥無幾,你給老婆錢就好比老闆發薪給下屬般,你的這段夫妻關係最後會演變成名存實亡。
所以給錢的態度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哪天你突然間賺了一大筆錢而想給老婆的話,要一次性還是分期呢?
如果你已經對她沒有男女之情,其實對你來說分別都不大。不過我也不建議剛吵架不久你就給,她會認為你愧疚而彌補。如果你對他還有男女之情,要給一筆錢老婆為禮物,不需要選擇在特定節日,最好不要按牌理出牌,因為沒有任何理由的收到禮物,才有驚喜。你老婆問你幹嘛,就隨機的丟一些肉麻的理由就好。
原文鏈接我貼在留言區了!
不愛我就拉倒意思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二月夥伴時段開張:誰來圍爐?》
忙透的一月就快結束了,街上迎面而來的舊曆年氣氛,也越來越濃。當初在社團裡認領2/6的夥伴時段時,腦中曾閃過一絲猶豫,過年倒數前四天,誰有時間來跟我聊天呢?但身體還是向捲捲送出了,我有空,我可以喔的訊息。
每年到了這樣的時令,總讓我特別懷念起家中長輩還在生的日子。農曆年一向是我們家族的盛事,除了祭祀用的牲禮、水果,祖籍在北方的奶奶與外婆,會提早一個月準備做工繁複的手路菜,像是結合了各種食蔬、裁切成等齊的涼拌十香菜,還有先炸後滷、小火慢燴又大火收汁,最後端上桌冒著熱氣的砂鍋鰱魚頭。
許多人以為外省人的麵食靠譜,我家過年的水餃確實一絕,素的比葷的更吃香。甚至連周邊的小菜都是講究的,清酸的四川泡菜得提前三個月開始發酵,微微的椒麻入口時並不惹味,精彩的是過了幾秒鐘之後,由舌底翻騰上來的後勁,使人血脈賁張,直想開吃,奶奶說,「身子熱了,才正是吃的時候,使勁兒吃吧孩子!」
只是,有多豐盛的檯面,就有多操持的後面,光是剔除蝦腸,就凍得我兩手發酸,我跟外婆說,「多麻煩呀,我們辛苦一小時,上桌大家不到一分鐘就吃完了呀!」外婆低著頭刮除蹄膀的瑣碎皮毛,那是要用來做水晶肴肉的,「唉呦我的姑娘,這樣就嫌累,以後妳成了家,多的是妳累不完的活呦!」
那時想不到有一天我會成家那麼遙遠,只是看著我爸媽叔嬸舅姨這些晚輩們輪番勸說著,啊呀明年可不成這麼累了啊,我們上館子吃去,叫倆菜,行了,過年不過幾天,過日子長遠。
可他們從來沒成功過,每年一樣的大魚大菜,只是雙方掌杓的人漸漸換成了我媽,她和奶奶與外婆有個極大的不同,雖然做出來的滋味也是極好的,但她的不樂意,會不時地顯露在炒鍋炊煙裡,像蘿蔔排骨湯裡若隱若現的小肉丸,一下子噗噗浮起水面,一會兒又沒入湯底不見。我總不能很確定她是不是生大氣了,裝乖裝忙給她打打下手,是我慢慢捉摸出來的年節求存策略。
然而寫出來這些,除了使閱讀的人感到飢餓,同時焦慮著完了我還有某某年菜忘了準備之外,還有甚麼意思呢?這是我先生會提出的疑問,他認為我做人太拖拉,應該即刻破題講重點。否則看不下去。也不會有人來的。
好,哈哈哈,講重點,因為這段年節回憶,正好應了二月夥伴時段的主題景,37號閘門。要討論37號閘門,通常也會聊到「吃」這類很基本的民生議題,上次我在Adeline的夥伴時段,聽著大家的分享和描述,總算替先生找到了所謂的「同溫層」,即便我們已經認識超過15年,我始終不理解為什麼有人可以把「吃」看得這麼重要,除了要準時吃、還不能太難吃。出門旅遊的行程是以「吃」為中軸點,由此為前提,安排車程動線,當天一定會有壓軸餐作為亮點;一天醒著的時間,也必須先搞定「吃」這件事,九點剛吃完早餐,九點半會被詢問,等等中午要吃甚麼呢?
當然,也有人會說,可是我並沒有這麼重視「吃」呀,我很隨和的。像Adeline就是,可以隨便吃、和我天天吃差不多的午餐,也不會有問題,重點是「和誰一起吃」,同我族類相聚一刻的情氛與交流,才是真正要緊的。
還有的人說,我對「吃甚麼」,真的還好,但每次聚餐我都自然成為那個、「安排大家要吃甚麼」的人,因為,我會小心分類族群,有些人是熱炒卦,有些人是田園野味卦,每次每次,我也會盡量安排不同的餐廳或菜色試一試。
一手扶養我長大、在廚房翻滾一世的奶奶與外婆,都擁有37-40通道,對她們而言,「吃」,是一種凝聚家族的隆重儀式,所以我們家族的孩子,無論有沒有這條通道或兩相閘門,對於建構在三餐吃食上的照護,都不會陌生,長大了也多半具有這樣的手藝,在兩性或家族層面,如法炮製地付出,無論自己與對方喜不喜歡、接不接受,不斷地逃離卻又重複著幼時廚房的印記。
所以,任何試圖顛覆「吃」的儀式的人,不僅不會成功,還會負擔另外一種良心的重荷,「我辛苦大半輩子,沒有一天為自己,都為了你們,難道我還欠你們啦!不吃不吃算了!拉倒,我扔去餵狗,你們愛吃不吃!」套句現代的話講,這就叫做情勒,濃稠的愛容不下拒絕,不分青紅皂白喝下去又會脹死,於是,媽媽才會總是不樂意吧,這和她善不善於掌廚沒有關係,她設計中關注的核心,並不是家庭。於是,我長到一定的年紀,便也走出了那間餵養我茁壯的廚房,懷抱著濃濃的、濃濃的歉意。
如果你問我,奶奶與外婆,她們真正追求與在意的是甚麼呢?絕對遠遠超過了「煮吃」本身。我現在明白,她們想要維持的,是家族的和諧與繁盛;她們冀索的,也只是最基本的支持和理解。為什麼年輕的時候,竟會覺得在飯桌上應付她們,如此之難,而找各種理由逃避回家吃飯?也許是那時,我認為自己還沒有能力、也壓根不想「公平地」回應她們的愛,因為我根本沒有開口尋求過這種愛。
家人、群族之間,談公平與對等,總是很難,給的人覺得一給給超過我何必呢我,承受的人覺得我又沒要求這麼多啊莫名其妙耶你,因此我家的年夜飯,好吃歸好吃,總有點戰戰兢兢的,有幾年洗碗的時候,就擦槍走火了。聽著外頭奔放活躍的鞭炮聲,心裡覺得滑稽,真要笑出來又太殘忍了。
奶奶與外婆相繼故去後,我也成家了好幾年,廚房的千滋百味,如同當初她們所經過的、所面授的,冷暖自知,的確不易,後悔太遲。我婆婆也有37-40通道,對於「煮食」,一樣的操煩、一樣的堅持、一樣頑固,今年,我早早便訂下了她猶豫了好幾年、一直捨不得下訂的老牌佛跳牆,再加一鍋干貝土雞湯,其餘的,我愛嬌地靠著她,「媽媽,其他的還是妳做得最好吃,就只好麻煩妳啦!我還負責洗碗跟打雜。」
這是過去的我,一直做不到位的,以至於奶奶與外婆匆匆地走了,許多事我再也來不及為她們做,例如一點點撒嬌、一點點依賴、一點點我從來說不出口的讚美與感謝。這可能是她們最想得到的,卻和我一樣,說不出來。
2/6當天,捲捲別擔心,我不會把商務中心搞得像台菜餐廳的,只是過年嘛,應該可以允許我為大家準備喜氣的春聯、還有一點點精緻的年節零嘴吧?就當作各自回家過年之前,不管你是掌管廚房、是接受餵食、還是接招長輩拷問的腳色,都來類圍爐取暖一下啊,好嗎?
我們可以一起研究講求忠誠信用跟建構美味的37號閘門,順便岔題聊一下家家都有令人又愛又恨的年夜飯,或想抱怨靠么傾倒任何,都等你來。
主題:情緒中心與37號閘門
時間:2/6 (六) 下午13:30-15:00
報名連結: https://www.surveycake.com/s/vg8pN
地點: 全方位商務中心 (台北市中山區復興北路166號5樓) (https://g.page/afw166?share)
帶領人: Landy
*照片是要送給大家的禮物喔~
不愛我就拉倒意思 在 Ribbon Oo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第一次翻唱周董大神的歌,有点压力!但因为真的很喜欢这首歌的旋律,就试一试啦~
不愛了就別再拉拉扯扯。男人或女人都千萬別認為一個人認真喜歡上你之後就可以被你吃死死,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你不懂得珍惜,那我隨時會離開~ ?? 我既選擇了你,那就請不要讓別人有機會比你對我好~ 歌詞最後一句才是重點!哇咔咔!
PS: 可以有好心人幫我Tag 周董嗎? 我不好意思!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Don't forget to Like & Share & Subscribe ❤
Follow me on FB & IG :
http://www.facebook.com/ribbonooi
http://www.instagram.com/ribbonooi
Audio Recording & Mixing:
Stanley Fam @ Psalm 23 Productions
https://www.facebook.com/stanley.fam
https://www.facebook.com/psalm23productions/
MV Shooting & Editing:
Edict Tan https://www.facebook.com/edict
Lyrics rewritten by
Ribbon Ooi http://www.facebook.com/ribbonooi
Shen Lee https://www.facebook.com/shennyshenlee/
Oppo Li https://www.facebook.com/Pokukami
Chronicles Ong https://www.facebook.com/Chronfuying/
Ken Lim https://www.facebook.com/d2lim

不愛我就拉倒意思 在 沈懿94inch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沈懿Shen Yi最新單曲【砸碎ONE PUNCH CRASH】
線上收聽 : https://onlymusic-co.lnk.to/atyGoID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十大你不可不知的饒舌新星」
stu sis推薦「2018以前台饒聽起來依然新鮮」十大饒舌歌手名單
對岸百度貼吧網友投票「中国嘻哈十大人物」第九名
卻在
2016年中國好歌曲入選羽泉 遭到秒播
2017年天籟之戰對戰華晨宇 挑戰失敗
2017中國有嘻哈吳亦凡評審 二度淘汰
這大概是全華語嘻哈圈最失敗的饒舌歌手
誰會知道沈懿拿一手好牌卻玩到全盤皆輸
是命運的安排也好
是你存心的捉弄也好
「但是我不管了,但是我現在不管我是搞砸了,但是沒有辦法,我現在想要一拳的把所有的事情砸碎!」「砸碎One Punch Crash」沈懿首張單曲2018年五月正式推出!用作品說話,沒有不好意思,也沒有一點Peace,我是沈懿,我的饒舌就是硬氣。
-------------------------------------------------------------------------------------------------------------------------------
導演:郭柏瑋
平面拍攝:黃建東
封面設計:黃建東
製片:陳俊廷/黃建東
企劃:黃建東/葉珈慧/徐子詒/洪筱菁/陳俊廷/潘偉凡/李杰珉
妝髮:楊宇靖Rylan/楊晶卉(晶晶)
助理:洪筱菁/江健榆/李杰珉/潘偉凡
演員名單:
郭子(飾演爸爸)/江健榆(飾演媽媽)/簡語卉(飾演老師)
ISRC Code:TWY331800002
詞曲:沈懿
編曲:潘偉凡/李杰珉
吉他:李振綱
混音:潘偉凡
演唱:沈懿
和聲:黃崇宇/黃湧信/潘羽婷/張梓琳/蔡欣穎
錄音:潘偉凡
母帶後期處理:Sonic Korea
特別感謝:
泰北高中 表演藝術科
何崧育老師
郭力嘉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