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 劉宇 的臉書上看到這則影片,很多人應該都看過了。如果沒看過,連結在此:
https://www.facebook.com/4XGAY/videos/2221219378095166/
在 3/12 日,在 #教育部 的門口有這麼一場抗議,群眾要求要求教育部盡快依法執行公投11案。
以下是我個人去年針對該案的亮票。
「#公投亮票第11案
Q:你是否同意在國民教育階段內(國中及國小),教育部及各級學校不應對學生實施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所定之同志教育?
A:這題有兩個變項,一個是時間(國中及國小),另一個是內容(同志教育)。前者要在乎的是是否過早,後者在乎的是內容好不好。就前者是否過早來說,我認為不會,甚至可以更早。就後者內容是否好來說,我其實不太確定,因為我的立場更開放,所以我算是勉強同意。學校若太保守,我也可以自己補救教學。但若學校都不教,那對我來說會更麻煩。所以我會積極投下反對票。 」
( 請見: https://medium.com/%E9%84%AD%E9%BE%9C%E7%85%AE%E7%A2%97%E9%BA%B5/2018%E5%85%AC%E6%8A%95%E4%BA%AE%E7%A5%A8-5a3c73e7d276 )
當然,就跟其他大多數的公投結果一樣,我這票沒有成為主流民意。
因為我有一個讀小學二年級的女兒,我認為這是對我影響最直接的公投案。
教育部在公投隔天就發表了回應如下:
「教育部將配合行政院後續規劃期程,依法進行後續處置作為,於符合「憲法」平等權保障及「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精神之原則下,檢視相關規定及內容,進行必要處置。
「性別平等教育法」於2004年6月23日公布施行,明文規定:「立法目的係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國民教育階段仍應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推動性別平等教育,期待以教育方式教導學生了解並尊重不同的性別特質、性別認同與性傾向的學生,減少誤解及偏見,進而避免發生校園性霸凌事件。
教育部表示,感謝社會各界對本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的關心,未來教育部仍將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持續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推動,並會持續聆聽社會各界的聲音,促進更多的溝通對話,共同打造消除歧視、尊重多元、性別平等的友善校園及文化。」
( 出處:https://www.edu.tw/News_Content.aspx?n=9E7AC85F1954DDA8&s=16207382218F8B73 )
講白一點就是,教育部 #不能這樣做。
但老實說,公投的確是過了。像我這樣支持性平教育的人若只是說「學校沒有在教同志教育啊!學校是教性別平等。」只是掩耳盜鈴。
在公投完之後,我就一直在想:該做些什麼?但沒有想得很認真,直到看到前天這支影片。看到這影片,我第一反應的確也是忍不住想唾棄或嘲笑,因為那樣的反應對我來說 #比較簡單。我甚至覺得他們好可憐,想幫助他們。但我的一位朋友在留言裡讓我知道,我錯了。
他留言跟我說:
「 #不懂為何要歧視恐同的人?
你可以捍衛你的信仰
為何他不能捍衛他的信仰?
"恐同的人"為何會可憐?
為何就是落後?
自以為優越的文明都是這樣德性
所以回教世界才會反歐美
如同日本人震压賽德克!」
深夜看到他的留言,我馬上想到許多方式反駁他。但我也馬上發現,我如果在想睡覺、自制力下降的時候,以充滿情緒(包括傲慢、憤怒、不解)的文字回應我的朋友,絕對不會有好的討論品質。我在我的線上課《科學思辨力》中也說過,在網路上參與討論,要 #掌握情緒的解釋權:
「由於過濾氣泡跟回聲室效應,越來越多人容易情緒激動,並在這種狀態下發表不理性的言論。很多人認為情緒是難以控制,是自己出現的,但其實情緒很多時候是每個人針對過去經驗與現在遭遇到的環境、事件、與生理反應提出的一個綜合解釋。
例如各位或許聽過,心理學上知名的吊橋效應研究。研究者就發現比起在公園或是穩定的石橋上,男性在搖晃的吊橋上,會因緊張而分泌腎上腺素,造成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若這時有美麗女子前來攀談,男性容易把心跳加速跟呼吸急促解釋成因為愛慕女子而產生的感覺,比起在穩定石橋上的對照組,在吊橋上遇到美麗女子的男性,也更傾向於主動播打該女子留給他們的電話號碼。
當情境引起生心理反應,而我們再給反應一個詮釋,這就常常是我們所感受到的情緒。這意謂著我們其實對自己的情緒有一定程度的掌控能力,而若能加以訓練,就能更加理性.......」
( 出處:《科學思辨力 第10堂課: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擴增視野而不窄化人生》
https://panschool.asia/product/%E7%A7%91%E5%AD%B8%E6%80%9D%E8%BE%A8%E5%8A%9B-%E7%8F%BE%E4%BB%A3%E4%BA%BA%E9%83%BD%E9%9C%80%E8%A6%81%E7%9A%84%E7%94%9F%E5%AD%98%E6%BC%94%E7%AE%97%E6%B3%95 )
想了一下,於是我回他:「先休息,明天再放鬆地聊。」
不過昨天我到台北開會,晚上又趕著寫給 《#霍金大見解》 這本書的推薦文。我邊寫邊想,我該怎麼回我的朋友才對。不過當我完成推薦文,我也想通了。
老實說,我以及很多比我年紀更大一點的人,在台灣唸書長大的過程中,是沒有什麼人權跟平等教育的。我們腦中塞滿著各種歧視。我小時候就是覺得男生該有男生的樣子、女生該有女生的樣子,我覺得男生坐在椅子上的時候,就是應該腳張很開,就是應該玩打鬥遊戲、玩玩具挖土機跟車子,不該跟女生玩跳繩、玩辦家家酒。
娘娘腔的男同學就是該直接被訕笑、被排擠;陽剛的女同學就是該被叫成男人婆、加以取笑。體型胖的同學(我小時候也是)就是該被取各種跟胖有關的綽號、成績不好、比較遲鈍的人就是該被叫成白痴、笨蛋、傻子;漂亮的女生就是該被調侃、被戲弄;成績好、很會讀書的人就是該一直當班長(例如我),不管他到底有沒有人緣。
真的,現在想起來,有點毛骨悚然。我都快忘記我小時候曾經就是這樣的人。我歧視別人、有時也被歧視。然後運氣還算好,沒有被壓垮。但我極有可能壓垮過別人、很多人。
前陣子我們小學同學會,以前一個常常被霸凌的同學也來了,我們都聊得很開心,聊到以前的事情,他就直說「幹!你們以前都霸凌我」。現在或許可以一笑泯恩仇,但我當下內心著實是愧疚的。
在那個根本還沒有霸凌這個詞的時候,只不過是一個小學生的我,藐視、歧視、欺負過別人、疏遠過別人,好多人,只因為現在想起來莫名其妙的理由,例如「他功課不好」、「他上課不守秩序」、「他衣服沒有紮進去褲子」、「他很娘」、「他皮膚很黑」、「他長得醜」、「他是山地人(原住民)」......)。
那時候我 #並沒有 學會那些事情是不好的,#因為學校不會教,反正情節輕微(從我的角度來看),老師也不會特別在意,甚至也默許。隨著自己漸漸長大,同學換了又換,忙著讀書考試,那些事情就這樣被當作沒發生過,在記憶裡蒸發。
我坦誠,一直到大學,我才開始成熟,才能開始從更多跟我不一樣的人的角度看世界。活到 18 歲,才稍微懂事,知道小時候的那些行為是不對的,此刻回想起來真的很誇張。
所以,我不是站在一個超然的角度在看這支影片。我沒有資格說「我有性平素養,我驕傲,這些在教育部前抗議的人到底腦子是有洞還是怎樣?」
因為我曾經就跟他們一樣啊!而且到很晚我才知道,原來這樣不對。
我朋友的留言,讓我發現,我又犯了跟小時候一樣的錯誤。我覺得我跟「他們」不一樣,所以我可以訕笑他們、我可以辱罵他們、我可以覺得他們腦子有問題。而如果我這樣表達了,我的同溫層很有可能會給我正面的鼓勵。
當然,我知道這些在教育部前抗議的人們才是歧視者(正如以前的我一樣),而 LGBTQ 社群是被長期歧視者,被歧視者(以及如今的聲援者包括我)反過頭來嘲諷一下這些看不見自己歧視的歧視者、這些透過各種方式對少數施加壓迫的「社會主流」,有什麼不對?
還真的沒有什麼不對。
但我覺得我自己不能繼續這樣。身為科學傳播工作者,我該做得不只是支持性平、聲援 LGBTQ。我得面對這個社會的樣子,試著 #把故事講得更好、更吸引人。
歷史學者哈拉瑞認為我們人類跟其他動物的差異,就是我們能夠想像並信仰虛構的故事,因此才能夠大規模地協同合作、創造文明。我非常喜歡這個簡明的說法。
如果我們以現在的人權跟平等標準回頭去看歷史,大概都會覺得太糟糕了。人類取得的進步,來自於我們相信的故事改變了。
#我們現在相信,小孩是不該當童工、不該上戰場的。(我父親就當過少年兵)
#我們現在相信,不論性別,同樣的工作應該要獲得同樣的報酬。
#我們現在相信,不管膚色或祖先來自哪裡,只要是公民,都該有投票的權利。
這些價值,曾經都不存在。只是因為我們相信而存在。
我們現在想要相信一個新的故事,那就是不論性別、性傾向,他們都該被接納,都應該為自己驕傲,都能與相愛的人結婚。
對,這個故事對某些人來說比較新(其實是被拖太久沒處理),正如過去其他我們相信的故事一樣,需要被傳播、被講述、被溝通。我,以及許多人相信這個故事,也認為這個故事如果能夠被更多人相信,我們所有人都會過得更好。
而如果要讓整個社會都願意接受這個故事,我們需要更多人願意講這個故事。在這過程中,我們絕對需要知道被壓迫的人們的故事,例如 #葉永鋕。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恐同」的人,講講他們的故事。
我不覺得這部影片中呈現出來的是他們最有理智的樣貌,我只是看到了他們最糟糕的一面,而覺得厭惡。就如同這些人可能也總是看到討厭他們的人(with good reasons)最兇、最大聲、最憤怒的一面。
我們都恐懼過一些事情。恐懼香菜、恐懼蟑螂、恐懼外貌跟主流不同的人、恐懼睡在車站跟地下道的人、恐懼外省人、原住民、本省人、美國人、中國人、男人、女人、跟我們太相似又不相似的人、恐懼過去的自己、無法更好的自己......
我們現在或許還不相信彼此的故事,但看看過去吧,我們是辦得到的。我們有能力破除這些恐懼。我們有能力相信新的故事、讓社會變得更好的故事。
我相信這個新的故事,因為我相信這故事能夠讓每個人都獲益、能夠讓我的女兒跟他的世代獲益、因為我相信沒有人會因此有損失。
一起,我們做得到。
---
#給我的朋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昨晚我在節目提到謎米的事,不過言猶未盡,我再作一些補充。 謎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新聞,我們採用不偏不倚的立場來編輯,盡量滅少偏見。但當中也有一定的偏好,因為做新聞的人也有其自己的角度。基本上我們是支持民主、自由、抗爭的。基本上,他們都不是我的支持者。因為那是招聘回來,不是從我的支持者而來的。像大...
不懂為何要歧視恐同的人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昨晚我在節目提到謎米的事,不過言猶未盡,我再作一些補充。
謎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新聞,我們採用不偏不倚的立場來編輯,盡量滅少偏見。但當中也有一定的偏好,因為做新聞的人也有其自己的角度。基本上我們是支持民主、自由、抗爭的。基本上,他們都不是我的支持者。因為那是招聘回來,不是從我的支持者而來的。像大曹是總編輯,他的思維是更接近快必。有些人可能較支持工黨等民主派,他們大都是支持民主派,但不是我那一派。這是編輯有其自主。而編輯自主的尺道,是不能太偏向,令所報道的東西更有代表性。
第二部分是節目,我講了很多次。節目問題有兩個原則。第一原則是不能煽動仇恨。第一,那些種族仇恨言論,像「大陸人是蝗蟲,要趕走他們」的言論,那是不容許。第二,不能煽動階級仇恨,「有錢人都是賤人」等言論是不容許的。一講這些言論便會趕走。宗教歧視也是的。「所有回教徒是衰人、所有基督教徒都是壞人」這些言論也是不能講的。第二原則是節目是否好聽。你是用我們的資源,若你的節目不好聽,我不能再給你做節目。其他政治立場並不在考慮在列。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創辦的謎米,我找的人,其實都是相似的。謎米中,其實我的聲音已佔了大多數。我、甄燊港、劉嗡、快必等人,都是佔大多數,不過大家之間也有一點不同。有些地方我是不同意甄生,像他覺得習近平會變做好人,而我認為習近平是獨裁者。很多事上,我是不同意快必,細節不再講了。我也有點不同意劉嗡的一點的東西,但主體的聲音是接近的。當我的聲音已經佔了八九成的時候,其他不同聲音也不容許,那是不明白。
包容不同聲音的好處,我們要獲得不同的資訊。當中的原則,不能因為不同的政治立場而不給他們講話。這不是一個不給了說話的理由。不給他說話有何好處,因為言論自由是一個很接近絕對原則的東西。如果他講話好聽,很多人聽,而他又不是挑動族、階級仇恨。如果曾鈺成來做節目,我是歡迎。劉慧卿其實也可以,不過她講話不好聽,她講來講去都是那些話,只可以訪問一下她而已。反而何俊仁做國情節目是可以,原來他說話是相當灰諧。黃毓民、黃洋達又是否可以,如果他們答應不煽動仇恨,那是可以的。我看不到為何不給他們來做節目的理由。我講得出來,一定做得到。
謎米新聞並不是任何政黨、政團或我個人的揚聲筒。我最討厭宣傳工具,那就不是傳媒。至於討論區和博客文章的尺度更寬鬆。博客都有人寫的文章較接近勇武派,但這是沒所謂的。因為給人寫,那是捍衛原則。而且也要看看別人的意見。不聽他的意見便當不存在。不給人講,那意見仍然存在。你聽了別人的意見,才懂得怎樣反駁。其實不讓人講,是恐怕我們的聽眾聽了那意見而學壞,那是共產黨的想法,對群眾沒信心,對真理沒有信心。真理是愈辯愈明,讓大家互相講,讓人選擇信哪一個。我想講的是不是講一套,實際上是會用這一套來運行謎米。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不懂為何要歧視恐同的人 在 彩虹平權大平台- 婚姻平權已經在反方的歧視與恐懼操作下 ... 的推薦與評價
婚姻平權已經在反方的歧視與恐懼操作下不斷妥協了,但我們退讓的結果,只是讓反同團體更加欺人太甚。 什麼是「折衷」?徹底否決同志公民的法律保障不是折衷,就是毫不 ... ... <看更多>
不懂為何要歧視恐同的人 在 尊重我不喜歡同性戀的想法很難嗎? - 心情板 的推薦與評價
... ,我不喜歡同性戀,但不會因此想去剝奪他們些什麼,我只是想說我不贊同,但我不懂為什麼這就成了歧視 ... 閨蜜的女友媽不喜歡我閨蜜,她反同也恐同 ... ... <看更多>
不懂為何要歧視恐同的人 在 Re: [普雷] 丹麥女孩- 看完讓我超級不舒服-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雖然在電影板直接討論這類話題有點怪,但看到某些言論後還是決定回應一篇。
有人主張對同性戀的反感是天生,對同性戀的親吻或親密畫面感到不舒服是理所當然,
關於這一點,在討論到種族歧視時,也曾有過類似的說詞,
只是現在人即便有這樣的想法,也鮮少公開針對種族議題講出類似的話。
而這樣的論調自然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其中一篇就是以孩童當作研究對象。
根據研究顯示,孩童在初次見到不同膚色的種族會出現負面反應,
但這是因為習以為常的生活圈忽然出現陌生事物(指的是不同膚色的種族),
只要持續接觸,原本的負面反應就會自然消失,
所以,孩童是否天生對於異族有負面反應?
研究告訴我們,這種負面反應有可能是種「直接反應」,
但這種「直接反應」源自於人類對「異己」的無端恐懼,
癥結在於「不理解」,可能是面對異己的保護機制,跟膚色沒有關係,
於是孩童在與不同膚色的種族頻繁接觸後,
認知到並無危機,負面反應自然就消失了。
(但成年人經過社會化的洗禮,可能就很難自然消解)
延伸閱讀:
都是壞人!左撇子被歧視的歷史
https://photo.chinatimes.com/20151117004681-260812
話說回到同性戀,那些主張天生對同性戀反感的人,
大抵也是出於相似原因:對異己無來由的恐懼」,也就是所謂的「恐同」。
否則,光一個羅馬帝國就打臉了天生論述,畢竟同性性行為在當時來說等同「日常」。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說了又不是發表歧視、迫害言論,
為什麼只是對同性親吻畫面反感而給普雷就是「恐同」,
但其實恐同的意思是指基於非理性的恐懼而對同性戀產生負面情緒(反感、偏見和歧視程度不等…),
並不因負面情緒程度有分別,重點在「無來由、非理性的恐懼」。
以下是一個「前」恐同者講述個人經驗的影片(如今支持到常被誤認成同志):
https://youtu.be/FaoY8jrDkg4
內容大概是講述他在某次聊天過程中,一名男同性戀的手碰觸到他,
只是尋常的碰觸卻引發他強烈的負面反應及口出穢言,
經過思考後,他認知到自己的反應毫無來由,也就是常被提起的「恐同」。
即便不是出於自發的「恐同」動機,但在環境影響下,對同性戀的負面認知植入他的腦,進而引發上述行為。
隨著接觸越來越多的同性戀者,他才發現自己過去許多反應和舉動有多荒謬。
原原po有沒有恐同,就該文內容來說是有的,
但恐同是不是他的本意,,甚至到達歧視程度,光就一篇語意粗略的文章並不好說。
假如原原po看的是同志A片(非指一般電影床戲),
生殖器和交合的特寫勾起他的不適,
或許沒人會覺得這是恐同(只是會疑惑為什麼要看?),
但看到同性親吻感到不舒服,甚至變成「電影扣分標準」就引發了一個思考,
為什麼同性戀鮮少抱怨異性接吻?
甚至願意觀看異性戀A片(各取所需且相對好取得)。
這恐怕不是性傾向的問題。
異性戀(男性)幾乎不會意識到的異性戀框架打從出生後就無孔不入,或許才是主因。
當小女生說喜歡小男生大家覺得是兩小無猜很可愛,不會說「可能只是過渡期,長大就會消失」、
各式各樣異性戀的親熱畫面在電視上循環播放,不會只是親吻就被剪掉或改到深夜檔甚至有些地區禁播、
女性被動、主內和無理取鬧、情緒化愛哭,男性則主動、主外和膝下有黃金、有淚不輕談,
一個龐大的異性戀框架就這樣形塑著每個人,驅使人們不自覺的社會化去適應框架。
當然,這樣的框架套用在較受迫的一方,如跨性別、如同性戀、如雙性戀,甚至一般女性,
可能就會引發反抗的情緒,這又是另一回事。
另外,看到有人把對同性親密畫面的反感和性傾向做連結,
不禁想起了另一個衍生的研究:
「極端恐同者實際上有潛在的同性慾望,
恐同表現是對同性欲望過度壓抑的表現。」
有興趣請見(哈佛和麻省理工的大型研究):
Harvard Study Reveals that All Homophobic People are Gay
https://goo.gl/OI5krk
https://youreadygrandma.wordpress.com/2015/04/16/harvard-study-reveals-that-all-homophobic-people-are-gay/
長年來陸續有相關研究得出類似的結論,
這篇比較特殊是因為被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認可為「scientifically irrefutable」。
最後,關於把反感跟性傾向做連結,
ksng1092在前面推文說得很好理解,故引述之:
「性傾向的主體是你,你想要發展感情與肉體關係的對象(另外性傾向不是只有性行為啦)是什麼性別。
而你看到別人的親密行為所產生的感覺那個不是性傾向
走在路上,看到兩個人在接吻,我不會想到"若這兩人在吻我的感覺
"亦不會想著"若我去吻這兩人的感覺",
有關這兩人我會去想的是"這兩人之間的關係"
(當然也許根本不會去想關於這兩人的事)
此時我的性傾向,在我與這兩人之間是沒有作用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3.60.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56279309.A.B59.html
我文中有提到在異性戀框架下,同性戀一直觀看異性戀觀點為主的事物,
也可能產生反抗的情緒,但這也能寫很多,
其中有個原因在於同性戀者的自我「被」消失在異性戀主體的事物中,
引發一種被屏除在外的負面情緒,進而和異性戀相關行為產生連結,
只是一般人在表達上很難細分自己的情緒源頭。
不過親密行為有分程度,親吻、愛撫、一般電影床戲和A片那種就完全不同,
而且比較保守的異性戀也會對過火的床戲不適應,總不可能是天生對異性戀性愛反感,
觀念和社會化影響我們的程度,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來得深層。
另外恐同不等同歧視,恐同是因,歧視是果,
恐同可能令人對同性戀產生反感、偏見或歧視等輕重不一的負面行為,
恐同是種「對同性戀無來由產生恐懼」的表達,
比如原原po把同性親吻視作電影扣分的標準是恐同,但不等於歧視。
如果是說「電影中的同性親密畫面無助於推進劇情,看了徒生厭煩」,
而不是單指「同性親密畫面」本身,或許依舊有反對意見,但至少難有恐同指涉。
但一般人表達都很直覺,大概很難做到。
讓願意嘗試理解的人看也沒壞處啊~
我小時候都徒手打蟑螂,但知道蟑螂攜帶很多病菌後,我就不再徒手了。
(這也算社會化的一種)
這部片幾乎都是異性間的裸露床戲,男男整部戲大概幾秒,
不過一般人將跨性別和同性戀混為一談也是常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