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光合之行的第一步
~攏係好朋友‧台灣作夥行
這個周六佳龍展開光合公益關懷之行,簡稱《光合之行》,我們把主題稱為「攏係好朋友‧台灣作夥行」。這是在疫情前就有的計畫,因為疫情緣故順延。但我們希望能到台灣各地進行一場正向旅行。
這一年多的時間,台灣跟世界歷經了許多苦難。COVID-19的爆發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防疫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仍有許多事情需要我們關心。經歷過太魯閣事故,佳龍有許多省思,從中也看到社會許多被關注的面向,我想呼應吳念真導演所說的:「台灣需要一場幫助別人的運動」。
我們的社會經常因為陷入一些紛擾而讓人與人彼此敵對,這些敵對的慣性,讓我們分裂,讓我們爭鬥,也讓我們疲倦。然而,我始終相信,多數人是良善而願意彼此相助的。因此,在思考要透過光合基金會作些什麼事情的時候,我想到了吳念真導演的話。我們從互助的角度出發,尋找光點,彼此聚合,就能照亮黑暗。光合之行與其說是一場旅行,更像是一場運動,一個聚合光源、在呼吸之間行光合作用,彼此分享養分,彼此向上提升的社會運動。
《光合之行》的首站,我們來到了台中和平區達觀部落,拜訪佳龍的好朋友,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前台中市副市長-林依瑩。
我想大多數的人都聽過《不老騎士》,或者看過這個紀錄片。如果沒有依瑩,我們看不到這個美麗計畫的誕生,也可能忽略老人家也有夢想這件事情。依瑩曾是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執行長,多年來她一直投入老人福利照護,連結各行各業有志之士投入其中。因為感佩她的理念,佳龍2014年當選台中市長後,邀請她擔任我的副市長,希望能借助她的專業,讓台中市政府的社會福利能真的幫助到需要的人。四年的日子,我們沒有浪費任何一天,共同提升台中市政府的長照服務、機構轉型還有人才培育。很可惜,2018年,我們沒有連任,很多理想無法繼續。但依瑩不但沒有放棄,更舉家移民達觀部落,繼續投入偏鄉老人福利照護,考取「照顧服務員單一級技術士技能證照」,投入第一線的照護服務,並發展出24小時的照護計畫。
這天,佳龍隨依瑩深入了解她的工作。來到玉山高中,參與培訓課程,也更了解長照第一線的專業與挑戰是多麼不容易。很高興,在她多年的努力下,已經有許多年輕人返鄉投入長照的服務,這些穿梭在偏鄉的年輕身影,我看到了他們身上的光亮,也感受到極大的溫暖。
上午的課程結束,我抵達双崎部落,參與「台灣善種子義工團」為一位阿公蓋房子的計畫。他們利用週末休息時間,到全台灣行善,也助弱勢起厝。千斤重的建材,他們接力搬進山區不喊苦。烈日底下,只見他們分工有序,合力興建,造鋼構、拉水電、釘木板、鑽孔洞、焊鐵片,爬上爬下,汗流浹背,低頭做事。很榮幸,佳龍接受他們邀請擔任義工團的總顧問,未來與他們一起到台灣各地播下善種子。
我穿上蘇亭熒理事長遞給我的制服與工程帽,也跟著他們爬上屋頂蓋起房子。當然,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我,也只能做點鎖螺絲,釘釘子的工作,但這個付出的過程,讓人覺得滿足。新屋主是一位阿公,他因為遭逢家變,產生酗酒的習慣,脾氣也不甚好,但因為依瑩邀請他加入「友雞計畫」,讓他能投入養雞與賣雞蛋的工作,從中得到成就感,身心狀況也慢慢有了改變,希望這個眾人合力建成的新家,能讓阿公住得開心,走出過去。
在依瑩的介紹下,佳龍也新認識了兩位分別為71歲及81歲的老人家。他們接受氣切插管治療,身體受盡折磨,原以為是不可能恢復正常生活,但是在依瑩團隊的照顧之下,發生了奇蹟,而這個奇蹟被刊登在今周刊的封面故事,他們也親筆簽名送給我,邀請讀者能撥空閱讀(大安溪畔的小奇蹟!https://reurl.cc/R0AQbr)
期間我也認識這個奇蹟的幾位功臣。包含傅華國醫師、鄭文琪營運長、梁娟娟護理師等,聽著他們分享治療與照護期間的過程,我也油然產生敬意。照護是一條不容易的路,除了家人的陪伴,醫療團隊與照護團隊更是奇蹟的最大推手。這是此行最重要的收穫,我們都應該彼此努力,讓台灣的長照服務得到更完整的支持,讓長照服務能更制度化、專業化、人性化。
簡單用過餐後,我抵達依瑩所成立的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參訪。我時常拿到依瑩送給我的有機健康雞蛋,以及用有機雞蛋製成的蛋捲,原來有些雞就養在合作社的後方,山區裡的空氣好,這些雞看起來更顯自由自在,也難怪雞蛋的品質沒話說,不管是想品嘗雞蛋或想支持他們,都可以上網訂購(http://plahan.com.tw/hen/)
伯拉罕跨專業的整合團隊發展出共生照顧模式,核心是照服員,搭配居醫、居服、社工、護理,還有OT(職能治療師)、PT(物理治療師);此外還有居家打掃與空間美學。未來更希望鼓勵照服員變成「照老闆」,鼓勵年輕人回鄉創業,「現在伯拉罕已經有一半以下是不到40歲的生力軍,這是多麼不容易的成果。在得知伯拉罕的公益送餐服務每個月有近240公斤白米需求,佳龍也代表光合基金會捐出250公斤白米,略盡心意。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博屋瑪國小」,與比令.亞布校長敘舊,關心學童受教環境。我在擔任立委期間,就積極推動《實驗教育三法》。擔任台中市長以後,有機會關注台中市的實驗教育,因此在任內,推動博屋瑪國小成為全台灣第一個原鄉實驗教育機構。很高興聽到比令校長與我分享這些年的成果,他頻頻感謝這個政策讓學生能得到不一樣的教育環境和成果,但佳龍更要感謝所有投入這個計畫的教育工作者、學生以及家長,還有部落的參與,謝謝你們的相信與付出。
由於和平區山地有許多眼鏡蛇出沒,佳龍從新聞得知有隻名叫「傻瓜」的忠犬,為護主而遭眼鏡蛇咬死,特別請知名燈藝師藍永旗老師製作以傻瓜為原形的花燈,致贈給學校。過去我在擔任交通部長推動台灣燈會籌備期間,和藍永旗老師結下很深的緣分,藍永旗老師百忙之中,得知此事,特別抽空無償趕製,希望學童留心毒蛇之外,也能記得這則在地的溫馨小故事。
這是我收穫滿滿的首趟光合之行,我也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為自己規劃一趟光合之行,把助人放在心中,就能充滿正面的能量。成為光,讓我們一起走在光裡。
光合之行的首站從台中出發,陸續將到全台各地,關心偏鄉、長照、農業、地方創生、青年創業、產業轉型、教育、文化與交通和觀光等領域的公益工作者,也是佳龍的好朋友。期待接下來「攏係好朋友‧台灣作夥行」有更多精彩的故事發生。
大家週末愉快。
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
玉山高級中學 Y-Sun Senior High School
台灣善種子義工團 / T G S V G N P O
臺中市博屋瑪國民小學
銀享全球 Silver Linings Global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60的網紅吳志揚,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退役上校 用雙腳紀念七七 幾年前台灣有一部引起廣大社會迴響的紀錄片,記錄著一群為了為成年少夢想的一群不老騎士,騎著摩托車環島完成13天的行程,讓許多人回首自己的夢想,而開始了圓夢計畫。本集節目也邀請到一位有堅毅的意志、熱血行動的築夢人-退役上校來到節目中,今年他用雙腳踏過革命軍「北伐之路」的足跡,來...
不老 騎士 計 畫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不老騎士】的電影大家還記得嗎?分享一本我正在看的好書,作者楊寧茵多年前與不老騎士進行了一場在美國的騎蹟之旅,忘了是哪本書的作者曾提及此書,因此我在圖書館借到了這本,看來此書借閱的人並不多,所以不用排隊但有些許霉味,讓我無法一口氣看完,書中提及的國外銀色勞動力或是老年住宅和長照觀念等等都讓我耳目一新,作者認為50+需要的並非只有長照,但政府把焦點放錯了,所以並未在高齡就業問題、健康與心理層面做更多的投入,其實應該鼓勵每個人自己設計自己的晚年生活,活出幸福晚年。書中有太多能夠引起我共鳴的金句,也有國外感人的故事。我還特別將此書分享給兩個朋友,一個是小建商,希望他能設計出適合台灣的老人公寓或共生社區,另一個是想投入長照事業的朋友,建議他用荷蘭小規模人力的方式服務單一社區,我原本以為這是寫給政府看的【國策建議】,看了一半之後才覺得其實一般人看了也能有啟發,對自己的老後也會有更清楚的畫像,也能知道原來自己有這麼多元的選擇過自己的第三人生
不老 騎士 計 畫 在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追夢永遠不嫌晚 在這趟環島旅程中,蜿蜒的上坡「南迴公路」是最辛苦的挑戰,這群平均72歲的「不老騎士」昨天成功破關!👏👏👏
昨天剛好是84歲阿公陳邦雄的生日🎉當初他「被報名」時還有點抗拒,但後來越來越興奮,到處分享自己要環島的計畫,連隔壁鄰居都跑來說:「看起來很有趣,明年可以幫我報名嗎?」
#不老精神 #揪阿公阿嬤環島
不老 騎士 計 畫 在 吳志揚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退役上校 用雙腳紀念七七
幾年前台灣有一部引起廣大社會迴響的紀錄片,記錄著一群為了為成年少夢想的一群不老騎士,騎著摩托車環島完成13天的行程,讓許多人回首自己的夢想,而開始了圓夢計畫。本集節目也邀請到一位有堅毅的意志、熱血行動的築夢人-退役上校來到節目中,今年他用雙腳踏過革命軍「北伐之路」的足跡,來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開啟全面抗戰80周年,此舉突顯了歷史的重要歷程,也看到軍人的傲骨。邀請到退役上校繆德生先生來到節目中分享徒步行走3600公里,花了93天的心路歷程。
不老 騎士 計 畫 在 陳清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鳴笛聲後,風神手搖車隊一行人正式展開9天環台之旅。臺中市身心障礙體育總會的手搖自行車委員會鼓勵身障者走出戶外,運動健身,開騎儀式上副市長林依瑩提到,當年創辦不老騎士環台已邁入第十年,不管幾歲都是圓夢過程。
從臺中市議會出發,環島之餘並宣傳明年在臺中的世界花博,臺中市身心障礙體育總會理事長陳清龍也換裝陪騎一段,他說身障朋友以特殊手搖車,一樣能夠領略騎車樂趣,環台賞美景。
市區內許多民眾也熱情為騎士加油打氣,第一天預計傍晚抵達嘉義,第九天回到臺中市政府。此次活動在經發局康健體驗計畫下,活絡運動產業,運動局長王慶堂也說,將逐年增加身障運動據點,讓身障者有更多活動機會。
不老 騎士 計 畫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