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列管目標交通違規績效,截至今日:
1、車輛不禮讓行人尚差12件。
2、酒駕績效 目標6件,本月僅取締2件。
3、易肇事路口執法績效目標30件,遠遠還不足。」
這是某基層警察單位報告。
警政署口口聲聲說: 疫情期間沒有給基層績效評比的壓力,但基層分局怎麼會有「目標值」?是不是各級長官揣摩上意,層層配額堆疊要求……
防疫重要,交通安全也重要。在未來疫情可能會成為常態,防疫也會是我們的日常時,不能因噎廢食,把所有會有人際接觸的勤務全部取消,但是,取締酒駕必須要有新的器具,新的配套。
為防疫情傳播,警政署規定取締酒駕時禁用酒測棒,那是不是要第一線警察同仁回到傳統的觀察駕駛人臉有沒有紅?近距離聞聞有沒有酒味?這難道沒有飛沫傳染之虞?民眾有沒有權利拒絕這樣不衛生的盤查方式?警政署是不是應該研擬好替代作法,採用兼顧安全衛生的酒測器具,不要把問題丟給基層。
不要以為疫情已經過去,請警政主管在要求績效的同時,想好配套措施,能多為民眾及第一線同仁設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月初有位荷蘭的網友在Reddit上發文表示,他在元旦當天打開家裡的智慧顯示器Google Nest Hub。沒想到他打開畫面的時候,看到的竟然是陌生人家裡的畫面。 雖然Google知道消息以後,就已經緊急暫停小米智慧家庭連結Google Nest Hub、Google Assistant的權限,...
不能因噎廢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容易被忽略、但常見的新冠疫苗副作用
最近陸續遇到打完新冠疫苗有一些小副作用的民眾,其中以酸痛、疲倦、發燒為大宗。但是當然也有少數民眾完全沒感覺。
另外有一些比較少人知道,卻又蠻常見的副作用,例如:
#噁心嘔吐_腹瀉
這些比例還不少,而且是大部分當天或隔天就會出現。如果本身腸胃道比較不好的民眾,還會持續一、兩週
#皮膚搔癢:
有遇到部分民眾施打部位紅腫和搔癢,這個比較少見,冰敷會稍微緩解。有少數比較明顯的,需要局部藥膏才會緩解下來。
#注射處腫塊:
另外一個比較奇特的副作用是注射部位變硬塊,有些民眾一個禮拜之後就自己消失,有些民眾則兩、三個禮拜都還沒變小。
但是大部分這些問題都會隨著時間而減緩
其他比較少見的副作用包括:食欲增加、手部麻痺、帶狀皰疹、頭暈、耳鳴……等等
但是千萬不要被這些小小的副作用嚇到,就不敢打疫苗了。跟得到新冠肺炎來相比較之下,這些都算是相對輕微的事情。
當然我知道任何副作用的發生, 都一定很不舒服,我自己本身打了之後,手痛了三天,感覺像被車子撞到,也失眠了好幾個晚上,又發燒。
但是打疫苗所得到的好處,遠比壞處大,所以欣然接受,不能因噎廢食。
來說說看您/家人打了之後有什麼副作用嗎?
參考資料:
https://www.cdc.gov.tw/File/Get/0_70EvDVmj3h8gtoVL7IGw
不能因噎廢食 在 台視新聞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TV重點新聞】餐廳和車內不能用餐 國旅團微解封傷腦筋-20210712
#果編:微解封還是要防疫啊!!
---
(00:00)餐廳、車內不能用餐 國旅團微解封傷腦筋
(02:42)疫情「清零」才能解封?學者:不能因噎廢食
(04:49)全國疫苗剩餘率出爐 台東48%南投47%
(07:06)遭質疑微微疫調 柯PO疫調員落淚影片澄清
更多重點新聞請鎖定台視新聞專業報導✨✨✨
#國旅 #餐廳 #車內飲食
---
【訂閱 #台視新聞 重點新聞一次看🔥🔥🔥】
不能因噎廢食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一月初有位荷蘭的網友在Reddit上發文表示,他在元旦當天打開家裡的智慧顯示器Google Nest Hub。沒想到他打開畫面的時候,看到的竟然是陌生人家裡的畫面。
雖然Google知道消息以後,就已經緊急暫停小米智慧家庭連結Google Nest Hub、Google Assistant的權限,並且展開調查。小米也發表聲明說,這次是因為快取測試出現了問題,屬於個案而且只有極少數受到影響。 Google也在跟小米測試之後,在1月6日恢復了小米米家智慧攝影機之外的小米產品連結。
這幾年「智慧家居」越來越流行,你可以直接遠端操控這些連結的裝置,像是電風扇、網路攝影機等等。讓我們的生活不只更方便,也希望夠更舒適、更節能、更安全。智慧家居一開始是透過物聯網發展起來,而這幾年開始跟AI人工智慧高度結合,整個體驗上又更進步,比如說現在的智慧燈泡不只能遠端調整亮度、色溫、聲控開關,還能告訴你天氣預報。
而且根據IDC2017年的物聯網研究報告,亞太地區有將近3億的家用物聯網裝置;創市際2018年公佈的「2018台灣微智慧生活」調查也顯示,台灣智慧家庭裝置使用率大概是三成,智慧家居在台灣有越來越普遍的趨勢!
不過大家也要注意隱私的問題,其實這次的小米攝影機事件之外,去年底,也就是沒多久之前,美國一家平價的智慧攝影機Wyze也才爆出有240萬筆用戶email資料外洩的問題。雖然Wyze這次是因為內部疏失,不是駭客,但駭客的例子也不少!去年12月初,美國就有傳出有8歲的小女童在家的時候,家裡的Ring智慧攝影機遭駭客破解帳密入侵,自稱是聖誕老人,要求小女孩破壞自己的房間,搞得小女孩現在都不敢回房間睡覺。
很多人可能會因為這樣就不敢使用智慧裝置,不過也不能因噎廢食,像是智慧攝影機不只可以讓你隨時查看狀況,還能提供異常訊息或闖入警告,甚至幫你報警,安全性和方便性都是必要的,目前許多品牌都努力在安全性上做到最完善,而且有很多危險其實是因為我們自己設定不當,比如說沒有變更裝置的預設密碼。
FBI就建議大家,不要把家裡面的連網攝影機、遊戲機及智慧喇叭等裝置,和筆電共用同一個Wi-Fi網路,避免電腦或手機裡的私密資料,被物聯網裝置和 Wi-Fi分享器裡的漏洞間接取得;或是在使用不同的智慧產品時設置不同的密碼,這都是自保的方式唷。
你有在用智慧產品嗎?你認為智慧家居是讓生活更方便還是讓隱私暴露在風險之中呢?快來和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不能因噎廢食 在 疫情"清零"才能解封?學者:不能因噎廢食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專家認為, 不能因噎廢食 ,應該要學習,如何跟病毒和平共存,從微解封,慢慢走向解封。也有公衛專家分析,其實打一劑疫苗、加上口罩,就等於打兩劑疫苗 ... ... <看更多>
不能因噎廢食 在 【微解封不能因噎廢食議員建議滾動檢討開放】 林盈庚劉品言 ... 的推薦與評價
微解封 不能因噎廢食 議員建議滾動檢討開放】 林盈庚劉品言|採訪報導新冠疫情三級警戒從7月13微解封,原本市府有條件開放可以在餐廳裡面吃,不過後來因為市民壓力緊急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