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眾志就自資專上教育檢討之立場書】
👩🏻🎓學生共同管治📣堅拒大灣招生❌
#不要自資教育變成下一個醫療制度
在2018年12月底,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向政府提交了最終報告。當中提及修改《專上院校條例》(Cap320)以及考慮放寬自資院校招收大灣區學生的名額。就此,香港眾志就報告的相關建議所提出的意見如下。
一,《專上院校條例》(Cap320)必須保障學生在自資院校管治架構上的參與
現時,《專上院校條例》(Cap320)未有規定自資專上院校學生能夠如政府資助八大院校般,有學生代表參與院校管治架構。因此,大部份的自資專上院校並沒有提供空間讓學生參與與院校管治相關的事務;即使部份自資院校有相應安排,學生代表仍只屬於諮詢性質,並無實際決策權。以香港首家自資大學—樹仁大學為例,即使學生及教職員代表在校委會對某項校方政策表示不滿,校方只會以「回去與管理層再作討論」等語句敷衍與會人士,最終相關政策仍舊推行,師生意見卻石沉大海。整個校委會只淪為諮詢架構,失去原本意義。而學生作為學校當中不能忽略的持份者,他們在參與管治的權力必須受法例保障,令學生享有實質決策權力,實踐「員生共治」,提升管治質素。
環顧現時八間資助大學,皆從制度上保障了學生參與校政的權利。部份院校基於歷史因素,校方按慣例吸納學生代表進入院校的行政及管理架構,例如港大會由學生會會長擔任校委會的當然成員。有些則直接在該院校條例內加入學生代表參與管治的規定,例如在《香港城市大學條例》及《香港浸會大學條例》中有關校董會的條文中,訂明學生會會長作為校董會當然成員,直接保障學生在學校管理和行政上能發揮實際的影響力。故此,香港眾志認為《專上院校條例》在修改時,必須保障學生在自資院校管治架構上的參與。
二,反對放寬大灣區招收學生名額 鼓勵在職成人入學
另外,我們必須指出,政府在相關檢討報告推出前(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八日)已經與中國的教育部門簽署《關於加強粵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備忘錄》,內文指出要「雙方互為對方在本區域招收學生提供便利,鼓勵大灣區內高中畢業生入讀香港自資高校的課程。」可見政府已凌駕正在進行的諮詢,無視檢討小組報告內容,先行決定放寬大灣區學生入讀香港自資院校,務求迎合將香港融入大灣區的政治目的。
據諮詢報告指出,容許院校招收非本地學生的原意,是締造更富大都會和多元文化氣息的學習環境,因此才會將文化背景相近的大中華地區(內地、澳門及台灣)收生上限設為一成,以確保文化多樣性及異質性。現時,諮詢報告建議放寬大中華地區非本地學生一成收生上限,更清晰表明為要讓更多大灣區學生就讀,只會增加非本地學生與本地學生的同質性,無助促進多元文化交流,明顯有違非本地學生設立原意。
再者,向大灣區招生有違以香港本地學生為優先之原則。自資院校現雖不受教資會恆常性資助,但政府會用公帑以不同形式資助,貿然增加非本地學生只會提升他們佔用本地公共資源,包括學校宿舍設施的比例,從而進一步分攤本地學生所得的資源。
誠然,面對出生率下降,部份自資院校面對一定程度上的收生困難問題;但就相關問題,政府應以鼓勵在職成人入學解決,而並非盲目擴展海外收生。因應現時有部分在職成人希望進修,但礙於欠缺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成績,而大部份的學位課程亦為全日制課程,令他們不可能報讀進修課程。另外,學資處資助貸款的年齡限制,亦令部份低學歷的在職成人難以進修。政府應檢討入學要求,考慮放寬在職成人入學,如不以公開試成績作為唯一入學要求,反以相關工作經驗及面試表現為主要考慮。同時,政府應鼓勵院校提供更多兼讀制課程讓在職人士進修,亦應為在職成人學生提供與一般學生擁有的便利(如學資處的資助貸款等),此舉既可增加港人進修機會、將公帑用於港人身上,同時又能回應自資界別學額因出生率下降而供過於求的情況。
就此,香港眾志強烈反對放寬非本地學生(內地、澳門及台灣地區)的一成上限,以增加向大灣區招收學生,並建議政府以鼓勵在職成人入學解決自資院校的收生問題。
總括而言,香港眾志認為《專上院校條例》日後在修訂時,必須保障學生在自資院校管治架構上的參與,以及落實有利於在職人士到高等院校進修的政策。
—————————————————
【回應自資院校改革報告系列文章】
① 👨🎓學生缺席的自資院校改革🤐
https://bit.ly/2RR1Qq6
② 🚧走投無路的副學士👩🎓
https://bit.ly/2T1ogSy
③🏫被遺棄的八大自資學士學生😢
https://bit.ly/2CD2yNI
④💸使學生債務纍纍的高教商品📉
https://bit.ly/2Ex2IZf
【香港眾志就自資專上教育檢討之立場書】
👩🏻🎓學生共同管治📣堅拒大灣招生❌
#不要自資教育變成下一個醫療制度
在2018年12月底,檢討自資專上教育專責小組向政府提交了最終報告。當中提及修改《專上院校條例》(Cap320)以及考慮放寬自資院校招收大灣區學生的名額。就此,香港眾志就報告的相關建議所提出的意見如下。
一,《專上院校條例》(Cap320)必須保障學生在自資院校管治架構上的參與
現時,《專上院校條例》(Cap320)未有規定自資專上院校學生能夠如政府資助八大院校般,有學生代表參與院校管治架構。因此,大部份的自資專上院校並沒有提供空間讓學生參與與院校管治相關的事務;即使部份自資院校有相應安排,學生代表仍只屬於諮詢性質,並無實際決策權。以香港首家自資大學—樹仁大學為例,即使學生及教職員代表在校委會對某項校方政策表示不滿,校方只會以「回去與管理層再作討論」等語句敷衍與會人士,最終相關政策仍舊推行,師生意見卻石沉大海。整個校委會只淪為諮詢架構,失去原本意義。而學生作為學校當中不能忽略的持份者,他們在參與管治的權力必須受法例保障,令學生享有實質決策權力,實踐「員生共治」,提升管治質素。
環顧現時八間資助大學,皆從制度上保障了學生參與校政的權利。部份院校基於歷史因素,校方按慣例吸納學生代表進入院校的行政及管理架構,例如港大會由學生會會長擔任校委會的當然成員。有些則直接在該院校條例內加入學生代表參與管治的規定,例如在《香港城市大學條例》及《香港浸會大學條例》中有關校董會的條文中,訂明學生會會長作為校董會當然成員,直接保障學生在學校管理和行政上能發揮實際的影響力。故此,香港眾志認為《專上院校條例》在修改時,必須保障學生在自資院校管治架構上的參與。
二,反對放寬大灣區招收學生名額 鼓勵在職成人入學
另外,我們必須指出,政府在相關檢討報告推出前(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八日)已經與中國的教育部門簽署《關於加強粵港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備忘錄》,內文指出要「雙方互為對方在本區域招收學生提供便利,鼓勵大灣區內高中畢業生入讀香港自資高校的課程。」可見政府已凌駕正在進行的諮詢,無視檢討小組報告內容,先行決定放寬大灣區學生入讀香港自資院校,務求迎合將香港融入大灣區的政治目的。
據諮詢報告指出,容許院校招收非本地學生的原意,是締造更富大都會和多元文化氣息的學習環境,因此才會將文化背景相近的大中華地區(內地、澳門及台灣)收生上限設為一成,以確保文化多樣性及異質性。現時,諮詢報告建議放寬大中華地區非本地學生一成收生上限,更清晰表明為要讓更多大灣區學生就讀,只會增加非本地學生與本地學生的同質性,無助促進多元文化交流,明顯有違非本地學生設立原意。
再者,向大灣區招生有違以香港本地學生為優先之原則。自資院校現雖不受教資會恆常性資助,但政府會用公帑以不同形式資助,貿然增加非本地學生只會提升他們佔用本地公共資源,包括學校宿舍設施的比例,從而進一步分攤本地學生所得的資源。
誠然,面對出生率下降,部份自資院校面對一定程度上的收生困難問題;但就相關問題,政府應以鼓勵在職成人入學解決,而並非盲目擴展海外收生。因應現時有部分在職成人希望進修,但礙於欠缺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及香港高級程度會考(HKALE)成績,而大部份的學位課程亦為全日制課程,令他們不可能報讀進修課程。另外,學資處資助貸款的年齡限制,亦令部份低學歷的在職成人難以進修。政府應檢討入學要求,考慮放寬在職成人入學,如不以公開試成績作為唯一入學要求,反以相關工作經驗及面試表現為主要考慮。同時,政府應鼓勵院校提供更多兼讀制課程讓在職人士進修,亦應為在職成人學生提供與一般學生擁有的便利(如學資處的資助貸款等),此舉既可增加港人進修機會、將公帑用於港人身上,同時又能回應自資界別學額因出生率下降而供過於求的情況。
就此,香港眾志強烈反對放寬非本地學生(內地、澳門及台灣地區)的一成上限,以增加向大灣區招收學生,並建議政府以鼓勵在職成人入學解決自資院校的收生問題。
總括而言,香港眾志認為《專上院校條例》日後在修訂時,必須保障學生在自資院校管治架構上的參與,以及落實有利於在職人士到高等院校進修的政策。
—————————————————
【回應自資院校改革報告系列文章】
① 👨🎓學生缺席的自資院校改革🤐
https://bit.ly/2RR1Qq6
② 🚧走投無路的副學士👩🎓
https://bit.ly/2T1ogSy
③🏫被遺棄的八大自資學士學生😢
https://bit.ly/2CD2yNI
④💸使學生債務纍纍的高教商品📉
https://bit.ly/2Ex2IZf
—————————————————
🏃♂️成為眾志義工 www.demosisto.hk/joinus
💰月捐支持眾志 www.demosisto.hk/donati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如果真的變成這樣,你叫大陸的父母,今日去那裡,幫他們的寶貝,打疫苗? 王光亞又去那裡,給孫兒買奶粉? 盲目叫融合,毀滅香港,即使從大陸角度看,都毫無好處。 香港,就是一副招牌,一個安全保證。 有毒疫苗,對大陸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更惡劣,更誇...
「不要自資教育變成下一個醫療制度」的推薦目錄:
不要自資教育變成下一個醫療制度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Wong Wai Man
沒有香港,只有大灣區!如果真的變成這樣,你叫大陸的父母,今日去那裡,幫他們的寶貝,打疫苗?
王光亞又去那裡,給孫兒買奶粉?
盲目叫融合,毀滅香港,即使從大陸角度看,都毫無好處。
香港,就是一副招牌,一個安全保證。
有毒疫苗,對大陸人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更惡劣,更誇張的,他們都見識過。
但只要跨過深圳河,他們就安心了。無論醫療、教育、奶粉、疫苗、一樽洗頭水,他們都買得安心。
沒有大陸人,會在上海南京路,買隻勞力士手表的,這是他們的常識。
北京為什麼要董建華搞這麼多古靈精怪的基金會、智庫,為什麼要何志平在紐約活動,送錢給非洲的政要?
因為他們的香港人身份很可貴。尤其是在外國人眼中,香港人就是香港人,和大陸那些幹部不一樣。
不是外國學位和英語能力的問題,擁有這些的大陸菁英已經不少,但他們做不了何志平的勾當。
這就是香港人的特殊性。
中美貿易戰爆發,香港倖免於難,因為美國有一條香港法,不是梁愛詩說的,求其一個大陸直轄市。
特朗普呼籲美國和歐洲互撤關稅,意思是戰爭只是針對大陸,即貿易戰升級了,香港的特殊性更形重要。
大陸的愛國青年,眼見美帝欺人太甚,攜炸彈到北京美國駐華大使館,準備教訓老美,可惜功敗垂成。
昔我劍術疏,其功遂不成;
其人雖被押,千古有餘情。
這是大陸幾十年愛國教育,狂熱民族主義的成果。
但這宗新聞,帶出美國駐華大使館管轄的範圍,不包括香港。
香港的美國總領事館,是直屬華盛頓國務院的。
無論生活、文化、法律、制度、價值追求、和外國的關係,香港都不同大陸任何城市,任何地方。
這是香港的優勢,也是大陸的資產,尤其是在慘烈的中美貿易戰爭中。
戰事只是剛開始,談不上傷亡,但北京應該心中有數。
不是傳統戰爭,經濟戰爭殺人不見血,但影響著所有民生。北京選擇不多,只能研究如何體面地投降,再從根本的政治改革做起。
單靠盜竊別人知識產權,和佔美國市場便宜來稱霸,根本行不通。
而且,世界也醒覺了。
這樣的打擊,會一個接一個的,接踵而來。
這就像周易第五十一卦,上震下震,震為雷卦。
前雷未完,後雷又至,雙雷出現,不斷震動,驚天動地。
人這個時候不免恐慌失措,如何臨危不亂?如何處變不驚?
這個卦的互卦是水山蹇卦,指出人在驚恐時刻,因壓力大增而急躁妄動,往往那種前無去路的蹇境,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人和事不是按著自己的預期走,胡亂反應下,容易一錯再錯,困局便出現了。
震為雷的綜卦是艮為山,是屬於同一組卦。震為動,艮為止。震艮相綜,人的一生,不外乎是行和止。
時行則行,時止則止;當行才行,當止便止。人一生不外乎決定自己的正確行止。
正如一輛汽車,一個油門,一個煞車。正確行止,便安全去到目的地。該行不行,該止不止,便車毀人亡了。
震卦的卦辭:
震,亨。
震來虩虩,笑言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震,就是動。
人生是動態的,變動不居。不要害怕變動,動才會亨通。
人和事都不動,環境不動,那便是一潭死水了。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動,才能亨通。
人生在世,要有所作為,要行動才能亨通,否則我們的一生只有閉塞不前。
震來虩虩,虩字從虎,指壁虎、蜥蜴之類的爬蟲類生物。當周遭環境稍有風吹草動,牠們的反應快得不得了。
當人碰到天災人禍,金融風暴,地震之類,危及生命財產,社會安危的意外時,首先要像蜥蜴,設法存活,保命為要,立刻逃亡。
蜥蜴的戒慎恐懼就是不惜斷尾求生。尾斷了,還會再生出來。命沒了就什麼都輸了。
這就是我們說的「壯士斷臂」。不能全身而退,就要犧牲次要的。保留實力,留得青山在。
這是自然生態的觀察,因為人往往在危難時都有僥倖之心,妄想保留全部,結果輸了全部,永不翻身。
笑言啞啞,當驚魂甫定,慶幸劫後餘生,想訴說自己的經歷,當時的取捨智慧時,因驚魂未定,想說話但有氣無音的狀態,就是啞啞。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匕是酒杯,鬯是美酒,是祭祀時的祭品和祭器,這是古代宗廟祭祀時的主權信物。
不喪匕鬯表示沒有喪失主權,沒有失去生命。震驚百里是形容今次的天災人禍非同小可,這時候要分辨輕重,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是次要的,不能完全保全,就要犧牲次要的。
環境再差,只要內在力量還在,再大的困境,也有東山再起的機會。在震驚百里的處境,不喪匕鬯才是最重要的。只要主權在手,即我們的生命仍在,就有再起的機會。
所以,雜卦傳說:
震,起也;艮,止也。
起,是起點,開始,奮起的意思。
說卦傳說:
帝出乎震。
帝,是主宰的意思。在人就是思想、品格、核心價值,創造力的主宰。建立這東西,然後一切行動才有意義。
香港面臨變動,國際社會認識到北京政權對文明世界的危害,貿易戰只會不斷升級。香港人要保留實力,就是周易這支卦告訴我們,恐懼修省的智慧:
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2018年7月31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貿易戰 #毒疫苗 #制裁中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