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安排《教師法修正草案》詢答及處理,希望針對已經施行很長一段時間的法案進行檢討及修正,使法案更加符合社會期待。
對此,行政院在今年3月7日公布院版教師法草案後,其實也引起各界關注及許多討論,包括大學老師升等機制、寒暑假配合進修及備課、兼任行政職等等,這些需要再與各界確實溝通。但最重要的是淘汰不適任教師相關條文,這是不論教師、家長或其他社會各界團體,都認為應該要修正,藉此保障學生權益,也提升老師職業尊嚴的重要管道。
今天我質詢時,針對專審會機制,提供一些建議給教育部參考,包括:
1. 學校依《處理高級中等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處理相關事務時程過短,導致他們提出案件交由專審會審查前的準備無法完備,常常主管機關退件。期待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並明訂必備文件資料,讓機制運作更加完備。
2. 專審會的處理時程不明確,期待能明訂專審會處理案件的時程,避免學校和家長等待期過久。
另外,專審會的功能規劃,目前只侷限在教學不力的案件;但性別平等案件有性平會專門受理及處理,但體罰及霸凌只有教評會單一處理,沒有規劃再往上處理的機制,建議應該要同步考量。
而經過一整個下午教師法大體討論,教文會所有委員與教育部,已經就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架構確認,未來把身心虐待、霸凌的案件,參考處理「教學不力教師」模式來處理。當然這樣的方向,還需要社會對話,因此教文會也在周三召開教師法修正草案座談會,確實聆聽各界對於這套處理不適任教師處理機制的想法。
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 在 李麗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早上 堅持.張廖萬堅 委員和我一起出席由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召開的「為什麼不適任教師淘汰不掉記者會」。這場記者會是因為人本基金會接到家長檢舉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受到教師不當對待,包括言語羞辱、不當體罰致傷,造成孩子情緒失控、無法控制小便等現象;經學校啟動教評會機制,只做成記大過決議,讓家長和學生心理難平。
教育部處理不適任教師的機制,在2017年6月修正公布《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針對教學不力或不能勝任的教師,提出「教學專業審查委員會(簡稱專審會)」機制,並從當年8月1日啟動,期待專審會機制突破過去處理不適任教師困難,包括:
第一, 層級從學校端提高到主管機關,打破同事處理同事去留,或教師沒時間處理案子的困境,降低應處理但未處理的案件數。
第二, 教育部建立專審會人才庫,克服學校調查和處理的漏洞。
第三, 專審會將報告提供給學校教評會,避免各說各話。
但檢視機制,由於專審會案件都是由學校端提供,專審會接案才能啟動調查程序,案源不足且啟動管道過少;甚至,專審會決議後,學校教評會可以單純參考,未必要遵循決議事項,造成此機制存在,但形同虛設的局面。我認為應該確實檢討程序瑕疵。
在這個時刻,行政院推出教師法修正草案處理不適任教師,期待建立教師執業尊嚴,並保障學生受教和受照顧權益,相信一定也是教師和家長的心願和期望,我也會持續在立法院監督教師法修正內容,維護學生權益。
#支持教學專業審查委員會入法討論
#讓不適任教師退場
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教育部林常次說:教育部有關於教師不當體罰統計數據,2012-2016體罰事件受懲處每年約只有一百位上下.另外幾年前原本有討論是否要將不當管教獎懲辦法位階提升到中央法律層級,後來經審議討論後 ,決定還是以應行注意事項採取行政指導進行規範不當管教行為.
#再說一次民國92年訂定的「處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只是個行政命令 應優先被檢視根本違反與抵觸CRC公約
不適任教師應行注意事項 在 處理不適任老師應對症下藥文/邱儷萍(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文宣 ...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教育部的注意事項,不論是疑似霸凌的教師或是教學不力、不能勝任工作的教師,處理流程都明訂「由校長邀集教師會、家長會及行政人員等代表研商是否成立調查小組」、「由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