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顧人怨的程度真的超乎想像,自由潛水世錦賽,臺灣國旗被中國抗議,並以干擾中國轉播為理由,直接下架,要求改使用奧會會旗或沒有國旗。
然後日本跳出來說,我們的國旗也移除吧。怎麼可以只有臺灣受委屈?
然後竟然俄羅斯、美國、克羅埃西亞、荷蘭、澳洲、韓國代表隊,也要求移除國旗!
雖然這是運動代表隊自己的決定,但裡頭有俄羅斯跟韓國,實在很令人意外。
謝謝第一個站出來的日本。
--
當然,對於臺灣人來說,對於這面國旗心情是比較複雜的,但對外的時候,在沒有更好的替代品時,全民還沒有共識下一張國旗是什麼時,這依然是我們要維護的。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Keng Sport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隨著XC賽場變得更多樣化,傳統2.0~2.3的胎款漸漸在賽道上略顯不足,在去年底UCI XCO世錦賽前MAXXIS推出Aspen及Rekon Race的WT版,簡單來說就是同樣胎紋設計,但寬度加寬至2.4,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加寬,加寬後有什麼好處? 【臺灣首發MAXXIS Rekon Race WT...
世錦賽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長勝心態》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凱絲・畢曉普(Cath Bishop)曾經是奧運划船選手與外交官,現在則是擔任教練與顧問,協助開發領導力與顧問。凱絲・畢曉普曾經代表英國國家隊參加三屆的奧運與六屆的世錦賽,而在1998年獲得雙人單槳划船銀牌,2003年則是雙人單槳划船金牌,接著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中獲得銀牌。
在書中,作者以許多奧運賽事作為舉例,讓人反思在世界級的競爭之中,以及奧運比賽之外,人們在一生中追求的贏,是否真正帶我們(無論是身體或者心靈)往更好的方向?
這本書想要說的,並不是「如何在奧運中得到獎牌」。我認為作者想表達的是,到底什麼是贏?是獲得獎牌、賺到大錢、萬人追捧,還是有其他可能?在以「贏」作為基準來判定人們是否成功的社會中,我們該如何應對?
作者在書中提到,她問了身邊朋友們對於「成功」的定義,得到的多數回答都是獎牌與領獎台、歡呼的群眾、擊敗所有人的佼佼者。而大家對贏的動作也差不多:咧嘴大笑、興奮握拳、高舉雙臂。 (23頁)
作者在文中引用美國傳奇教練:瓦洛里康多斯菲爾德,他在TED的演說,提到為什麼獲勝並不等於成功:
「我們創造了不惜一切代價獲勝的文化,這讓我們陷入危機……整個社會推崇在金字塔頂端的人。我們為那些奪冠、打贏選戰、獲獎者熱烈鼓掌。但不幸地,頂著全A頂尖成績光環的學生畢業離校時已是「傷兵」。運動員帶著獎章與獎牌離開隊伍時,往往毀的毀,傷的傷,不只是身體受傷,感情與精神也受了傷。(27頁)
作者也提到,為什麼這想法(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贏)如此根深柢固?顯然,我們自小開始觀察並學習何謂競爭,部分歸因於我們周遭充斥競爭。我們往往只看到一條通往成功的途徑,也常被教導要贏就得要看到結果、得按照預先設定的標準、得把其他人視為比較的標竿,還被灌輸成功是好事,失敗是壞事。(50頁)接著作者引用詹姆斯凱斯的話:
「贏家(尤其是高調的贏家),必須一再證明他們是贏家。劇本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上演,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裡,捍衛冠軍頭銜。沒有一個贏家覺得自己已攢夠財富、榮耀、掌聲。」(98頁)
或許,在這裡會有人提出,那麼作者是要大家否定「成功」以及「贏」這件事嗎?我想作者在文中並沒有要否定成功的價值,也並不是要大家轉向不再努力; 我想她想表達的是我們是否能夠重新思考成功的其他定義,而不是僅僅在某個框架之中。
作者提出一些可以參考的觀點,其一是思索「什麼是時間性?在不同的時間性裡,成功的特徵是什麼?」也就是說,當你獲得獎牌,升職或者通過考試之後,思索這些「成功」對於我們長期的人生有什麼意義。並且更深的思考,我們如何在每天找到成就感,而不執著於結果與成效。(180頁)
其二,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心無旁鶩地投入正在做的事,這是進入「入神狀態」的關鍵,是一種「身與意合、物我兩忘」的流動狀態,有助於減壓與創意。運動心理學家支持運動員遠離「被結果綁架」,轉而擁抱當下、接受(關注)自己的思緒和感覺,而這些可透過正念靜觀(mindfulness)而提升。(185頁)
在書本的第239頁,作者引用了老子《道德經》中的話:「天之道,不爭而善勝。」我認為很恰當地貫穿了整本書,作為它的註解。
接著在最後,想分享作者在書中建議的每日必問:
1.你希望看到的長期改變是什麼?
2.你如何判斷今天過的是好是壞?你想以什麼樣的心態去評斷?你會用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待今天發生的事(無論好壞)?
3.你今天會學到什麼?即便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4.如果你今天表現出色,誰會吃虧?誰是你的競爭對手?你可以怎麼做讓他們願意和你合作一起創造共同的價值?
5.你如何與白天遇到的人建立連結?你今天想對別人發會什麼影響力?(243頁)
世錦賽是什麼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幾家歡樂幾家愁
每年的這一天,溫德漢姆錦標賽結束的這個晚上,有人開心的前往紐澤西季後賽,也有人失落的前往二級巡迴賽的季後賽補考,爭取最後25個可以重返美巡的門票。
今天第十六洞,Hadley的一桿進洞幫自己拿到明年賽季的最後一個種子權,哭成淚人兒似的站在鏡頭前分享自己的感受,也把四大賽冠軍Justin Rose擠了出去,同時失去種子的名將Tommy Fleetwood沮喪的站在會館門口。每一年的前125名除了取得絕大部分的比賽,也包含第五大賽球員錦標賽;前70確定有沒有淘汰的亞洲系列賽與幾大邀請賽;前三十保證世錦賽還有多場四大賽,我們每一年都在追逐著一個又一個的資格,排名越前面可以選的比賽越多,可以累積隔年工作權積分的機會也越多。我們常笑,這是一個陷阱,你以為你上了美巡賽就好了,但上了美巡賽有越來越多目標供你追逐,更有每年要保住工作權的壓力無時無刻追著你,因為美巡這麼迷人,大家都害怕失去這個工作。(排名125-150的選手仍會有大約十來場可以打)
今年適逢奧運,奧運的時點就在季後賽前兩週,所以有時候大家不要責怪某些放棄奧運的選手,因為他們的積分不夠,必需留在美國為自己明年的工作權奮鬥,一個月從美國到英國到東京再回美國對選手身體負擔又很重;而像是我們跟印度的Lahiri這樣排名非常靠近125名還跑去打奧運的人,就常常一直盯著隔著海的美巡戰場戰況,計算自己沒去打這兩週會跌落多少名,而進入最後這週我們每天膽戰心驚地計算要打第幾名才能保住進入季後賽的機會。這是一場下一季工作權的保衛戰,每年這時球員餐廳的氣氛都很嚴肅,每一桿每一分都是關鍵,大伙壓力爆表,電視上的種子預測排名一直在跳動,球賽也因此很好看,對我們來說可是一點都不好玩(話說湯米如果沒打奧運也許就不會丟掉美巡全卡)
最後聊聊在二級巡迴賽的俊安,雖然他沒有成功拿到美巡卡與二級巡迴賽的資格,但他其實已經打的非常非常的好,以他的實力一定會上到美巡賽。因為去年的疫情,二級巡迴賽的積分已經累積了兩季,如果不是這樣,俊安只打八場應該已經累積足夠的積分拿到明年二級巡迴賽的資格並且能打二級巡迴賽的季後賽爭取美巡。曾老師在東京問我為什麼二級巡迴賽的每場比賽成績都打的很低,我想有以下幾個原因:1.二級巡迴賽大部分的球場難度與美巡大聯盟相差甚遠,大多沒有長草,果嶺也相對單純,距離也比較近;2.二級巡迴賽的陣容有很多昔日打美巡的人,也有許多一直都在二級巡迴賽打很久,沒有考上美巡或是無法在美巡生存卻很會打二級巡迴賽經驗豐富的人,雖然二級獎金沒有美巡豐厚,但長期在這裡如果能打在前75名也還能生活的不錯,另一類就是像俊安這樣很厲害剛轉職業的業餘明星。美巡的二級巡迴賽由於每年就少少的機會可以升上美巡,所以每個人上場就是進攻,加上球場設定如此,導致幾乎每一場贏球的成績都很誇張的低,晉級線常常在-4,-5甚至更低,常常覺得自己打得不錯但是只要推桿稍稍沒發揮就被淘汰。我想這一些訊息能給將來想來美國考試的人一些想法,男子美巡越來越競爭,如果二級巡迴賽獎金如巡迴賽所說繼續增加,以後勢必會更難打,唯一的辦法就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By Michelle
世錦賽是什麼 在 Keng Sport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隨著XC賽場變得更多樣化,傳統2.0~2.3的胎款漸漸在賽道上略顯不足,在去年底UCI XCO世錦賽前MAXXIS推出Aspen及Rekon Race的WT版,簡單來說就是同樣胎紋設計,但寬度加寬至2.4,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加寬,加寬後有什麼好處?
【臺灣首發MAXXIS Rekon Race WT - 為現代XC戰場而生】
更多文字說明: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79488
購買連結:https://shopee.tw/product/3425762/4468337667/
輪胎尺寸:29X2.4 重量:759克
• 偏中淺分布的的胎塊減少直線滾組
• 維持正常過彎表現的侵略性側面胎塊
• 世界盃級別XC競賽外胎
• 雙重橡膠配方提升耐用及抓地表現
• EXO側向保護層 抗蛇咬能力提升
• TR技術支援無內胎系統
⚠️原廠建議輪框內寬須大於25mm⚠️
Keng Sports粉絲專頁:http://bit.ly/2STt3po
Keng Sports Line@:http://bit.ly/2SQPBHf
阿耕的個人頻道:https://tinyurl.com/ydydcznd
Keng Sports官方網站:https://www.keng-sports.com/
#Keng_Sports耕運動 #深耕運動事業工作室 #袂爽賣練
世錦賽是什麼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在歐洲足總、南美足協先後宣布歐洲盃、美洲盃推遲一年後,2020東京奧運也將改辦在2021年夏季。也因為這次疫情相當的嚴重,東京奧運因此延期或取消了,對日本來說將會是最壞的結果。
因為東奧原本是日本寄託經濟大翻身的救世主!舉辦東奧可帶來場館、交通網絡建設,以及刺激觀光等各種好處,日本經濟成長雖然一度在2019年調漲消費稅暫時下滑,但市場都對東奧能帶來景氣好轉抱持期待!但現在取消了,根據日本民間單位試算,東京奧運如果『延期』,可能造成6000億到7000億日圓的日本國內經濟損失;如果『取消』舉辦的話,造成的經濟損失是『延期』的十倍以上,可能造成7.8兆日圓經濟損失,並讓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減少1.4%!
因為我們現在身處的奧運,跟20世紀上半的奧運完全不同,已經發展成全球最大的商業活動,存在國際奧組委、舉辦城市、運動員、電視台、贊助企業等各種利害關係者,中止或延期將導致多方産生巨大損失,光是轉播權收入至少會少賺一半以上!更別說如果『延遲』到2021年或2022年舉辦,還會影響到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資金籌集,如何維護贊助商的權利估計也會引起爭論。
現在還有很多人在討論的『無觀眾方案』?閉門比賽可行嗎?閉門比賽至少可以管控大規模的人員移動,國際奧委會也可以確保轉播權收入,但人潮就是錢潮,沒有觀眾的奧運會氣氛不僅不會嗨,贊助商所獲得的效果也會減半!
而且不讓觀眾來,你也不能保證運動員就不會感染新冠肺炎啊!看看NBA的例子,運動健將也是很有機會感染!
而且奧運延期才不是像那種把足球賽延到下週六舉行,那麽簡單勒!
根據《法新社》整理了 延期3 大重點,第一點是『賽事安排』!有多達33個奧運項目,各自在接下來一年的單項賽事日程將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最大的難題還是在,如何與2021年和2022年的各項賽事進行賽程的協調!田徑和游泳是熱門比賽項目,東奧延期一年會跟明年八月在美國舉辦的田徑世錦賽,以及七月在日本的游泳世錦賽衝突,歐洲冠軍聯賽也已從今年延至明年舉行,若是延期兩年又會影響2024年奧運!對持續針對奧運調整狀態的運動員而言,延期極有可能打亂自身節奏、影響成績。雖然很多事情仍取決於延期時間的長短,但這些變動,對運動員、行政人員及賽事轉播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場夢魘。而且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很短,光是延後賽事,都可能很難保持在最佳狀態,更別說一旦取消活動,看不見的改變是運動員的存在感、影響力,他們面臨的身心狀態都要重新調整!
第二點則是『場地安排』,東京奧運共有43個場館,有些是暫時性的,有些是專為東奧而建的或是重新再利用的場地,例如,全新打造、可容納6萬8000個座位的奧林匹克體育館最大亮點之一,就是奧運結束後,將作為文化或體育活動場地。一旦東奧延期,與奧運撞期的文化或體育活動,日期就需要跟著調整,這其中還有志工也是問題,東京有11萬多名東奧志願者,志工五月就要開始培訓了,其中有22%,大概3萬多人是學生,一旦東奧延期,如果無法配合學校上課時間,可能造成這些年輕志工無法到場。
最後第三點就是『選手村後續用途』問題,東奧選手村位於東京黃金地段,不僅可俯瞰東京灣,也可遠眺知名的彩虹大橋,根據規劃,選手村在奧運結束後,將重新改造為豪華型的公寓式住宅,供出售或租用,奧運延期也就意味著,改造工程將延後進行,為那些已簽約的住戶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到後續交屋,這背後也透露跨國大型運動賽會所暴露的問題。
就是大興土木、勞民傷財,甚至造成主辦國財務巨大負擔。
兩週賽事過後,體育場館使用頻率低落的問題,這些議題一再受到檢視,對奧運所宣稱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是不是可以兌現,備受遲疑,甚至各地還有反對日本承辦奧運的聲浪出現呢。
延期説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存在高難度障礙!東京奧運想要對世人展現福島走出9年前的311震災創痛,但如今日本卻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襲擊,在面對這場疫情浩劫下,續辦與否不再只以疫情為唯一考量,延期雖然無奈,但卻也是必須面對的現實。你對這集有什麼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告訴我們喔。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世錦賽是什麼 在 ¡Ánimo!運動吧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運動吧趁年假前送上奧運特輯!各位籃球迷知道台灣曾經在1956年墨爾本奧運的籃球項目中拿下四勝嗎?而且在1959年世錦賽拿到第四名還出了個得分王?他就是前男籃國手─陳祖烈!
想知道在60年前是在什麼環境下訓練?而陳祖烈又是怎麼率領台灣在國際賽中擊敗強敵脫穎而出?各位從未見證台灣籃球真正輝煌年代的籃球癡籃球迷們,運動吧這次帶你一起回顧~
==關於Ánimo運動吧==
【訂閱Ánimo運動吧頻道】https://reurl.cc/pkK0r
【Ánimo運動吧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nimo321/
#看完請幫Ánimo運動吧分享影片還有按讚
#好勢媒體 #體育 #台灣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翻攝、下載重製或嵌入Ánimo運動吧以外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