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專題】中國大整改:從演藝圈、網路風向到民眾私領域
#中國進行式 #大整改來了嗎
中共近期向教育、演藝圈、金融科技、遊戲產業擴大監管,中國互聯網訊息辦公室在8月27日當日三度頒布公告,針對藝人粉絲社群亂象、網友盲目崇拜及唱衰中國經濟的自媒體現象進行整肅。並要求網路業者以符合「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以及「積極傳播正能量」的目標。
#劣跡藝人 #限籍令
這波開鍘藝人、大動作整改到習近平「 #共同富裕」政策,中共到底在盤算什麼?
|延伸閱讀
教育「內卷」下的中國 打壓培訓機構後 學生就能快樂躺平嗎?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730#-4
一紙文件開啟中國補教業寒冬 為何整肅大刀揮向培訓機構?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2725
#pSharp #新聞實驗室
#公共電視 #看見更好的未來
中國打壓 互聯網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0706紐約時報
*【Covid-19實時更新】
#盧森堡首相Xavier Bettel因血氧濃度低而住院,病情“嚴重”,但狀態穩定。Xavier Bettel在上個月底參加歐盟峰會後不到 10天,即出現感染症狀被送往醫院。
#英格蘭計畫解除絕大多數疫情限制。英國首相強森表示,英格蘭將很有可能在7月19日取消與疫情有關的絕大多數限制。蘇格蘭、威爾斯和北愛爾蘭將分別行動,但時間線將基本一致。根據時報資料庫,英國是當前全球疫苗接種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至少有一半英國人已經完成接種,在英格蘭,86%的成年人至少注射過一劑。與此同時,該國周日報告了2.4萬宗新病例,是自今年2月初以來的最高值,但住院和死亡人數保持穩定。
#德國將葡萄牙、英國、俄羅斯、印度和尼泊爾從被評為旅行風險最高的國家名單中刪除,以促進旅遊業,解除令於週三生效。
#數百名義大利醫療工作者控告當地衛生當局,因他們拒絕施打Covid-19疫苗而被停職。
#拜登總統週日表示,接種冠狀病毒疫苗是美國人可以做的“最愛國的事情”。在對參加白宮南草坪七月四日派對並在全國播出的人群發表講話時,他說美國正在走出大流行的黑暗,但強調尚未完全清除它。
#在義大利拉齊奧地區(包括羅馬)衛生當局組織的一項接種工作中,近 900 人利用夜間疫苗接種活動替“社會邊緣、最脆弱的人群”接種疫苗。
#大都會歌劇院與舞台工作人員就大流行病的薪酬達成協議。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5/world/covid-19-vaccine-coronavirus-updates?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action=click&module=Top%20Stories&pgtype=Homepage#luxembourgs-prime-minister-is-hospitalized-in-serious-condition-with-low-blood-oxygen-levels
*【美國互聯網巨頭聯合致信香港政府:修訂資料安全法將考慮退出香港】
此前當局提議修改《個人資料(私隱)條例》,以打擊2019年抗議運動中對員警的人肉搜索行為。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亞洲互聯網聯盟代表蘋果、亞馬遜、穀歌和Facebook等公司表示,新規將“嚴重危及言論和通訊自由”,並使科技公司員工面臨法律風險,而免受懲罰的“唯一辦法是避免在香港投資和提供服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technology/hong-kong-doxxing-national-security-law.html
*【中國打壓滴滴提醒是北京掌權】
從投資者寵兒到政府整治目標,滴滴事件說明瞭什麼?自滴滴赴美上市後,北京先是叫停了該軟體的新使用者註冊,隨後又勒令其從應用商店下架。另外兩家近期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旗下的軟體也同樣面臨網路安全審查。這場監管閃電戰的最新戰線燒向了隱私和網路安全,但它背後的資訊很明確:政府有權監管企業,不管你在哪運營、在哪上市。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technology/china-didi-crackdown.html
*【技術冷戰中,中國得不到的“最複雜機器” 】
一家荷蘭公司製造的巨型機器被認為是生產最先進的晶片所必需的,業內判斷中國至少需要10年才能自主製造類似機器。特朗普政府已成功遊說荷蘭限制向中國出口該設備。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705/tech-cold-war-chips/
*【觀點:中國已經崛起,與它競爭也許是件好事】
紐約時報編委會成員Farah Stockman寫道,與其將同中國的競爭視為一場零和遊戲,美國可以採取一種競爭方式,激勵我們對我們的人民進行投資,而這本來是我們一直應該做的。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210705/china-us-competition/
*【日本熱海土石流已造成四人死亡,仍有超過80人失聯】
這個位於富士山附近的溫泉度假小鎮上週末遭遇創紀錄降雨,72小時內降雨量達到7月降雨量均值的170%,隨後爆發山體滑坡,100多座房屋被摧毀。視頻顯示,土石流沖入街道,汽車像玩具一樣被撞開,人們驚惶地尋求庇護所。當局表示,正在考慮公佈仍下落不明的數十人的名單,以確定他們是否受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world/asia/atami-japan-mudslide.html
*【黎巴嫩經濟危機惡化,貨幣貶值90%】
在貝魯特港口大爆炸和新冠大流行的雙重夾擊下,該國經濟危機進一步加深,糧食和藥品陷入短缺,失業率飆升。世界銀行指出,黎巴嫩的金融危機可能是19世紀中期以來世界上最嚴重的三次危機之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world/middleeast/lebanon-economic-crisis.html
*【特斯拉稱,自動駕駛儀使汽車更安全,但車禍受害者指責其有致命危險】
加州有民眾控訴,因特斯拉撞上皮卡,讓他們失去了15歲的兒子,他們提告特斯拉,聲稱該公司的自動駕駛系統該負擔部分責任。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business/tesla-autopilot-lawsuits-safety.html
*【美國的野火有多嚴重?就連夏威夷也在與災難搏鬥】
夏威夷可能擁有熱帶森林,使部分島嶼成為地球上最潮濕的地方,但它也越來越容易受到野火的影響。大雨促進了牧草大批生長,而乾燥炎熱的夏季使它們非常易燃。類似於美國西部,最近幾週發生了數十場大火,而且由於極端天氣模式和氣候變化,多年來火災季節變得更糟,今年夏天,大約三分之二的夏威夷面臨著異常乾燥的條件。最近的一些火災,特別是在大島和毛伊島,摧毀了約 10,000 英畝的地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5/us/wildfires-hawaii-drought.html
*【佛羅里達州部分倒塌的公寓樓的殘存部分將爆破拆除後恢復搜索】
佛羅里達州瑟夫賽德倒塌公寓現場又發現了四具屍體,救援人員在大樓的其餘部分被拆除後重新開始搜索,目前死亡人數達到28人。邁阿密-戴德縣縣長Daniella Levine Cava稱進入第12天的行動為“救援”,而非“恢復”,希望能找到生還者,不過目前沒有好消息。週日晚些時候,拆除專家在部分倒塌的公寓內進行內爆處理,因為擔心殘留部分的架構不穩定,可能會在熱帶風暴推進的強風下倒塌,週六暫停工作的搜救人員,再度獲准在坍塌現場進行搜救工作,還有許多痛苦的家庭,仍在等待100多名失踪者的下落。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05/us/miami-building-collapse-update
*【一架載有96人的菲律賓軍機墜毀】
菲律賓官員說,一架載有96名士兵和機組人員的菲律賓空軍飛機周日在南部約洛島墜毀。至少50人喪生,其中包括3名地面平民,救援人員擔心死亡人數恐會攀升。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04/world/asia/philippines-plane-crash.html
中國打壓 互聯網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言論空間狀況惡化 作家吁關注
曾獲得卡夫卡文學獎的中國作家閻連科8月28日在英國接受外媒專訪時對現在的外國領導人不大關注中國的人權狀況表示遺憾。 在中國,曾有不少作家和媒體人因觸及敏感話題而像閻連科一樣被禁止出版作品。政府不斷壓縮言論空間的情況下,那些目前還在中國大地上寫作的人士面臨著什麼樣的挑戰?
這位在中國極具爭議性的作家星期二接受法新社專訪時談及創作、人權、貿易和外交等多個主題。
他特別提到,外國政治家對與人權自由相關話題的關注度低於以前。
“(人權問題)非常有意義,這是中國需要面對的問題。問題是(外國領導)沒有以前談得多了。他們更關心的是貿易、金錢、合同,不太關心這些事情了。”
資深媒體人凌滄洲同意閻連科的觀點。他認為,現在的歐美領導人缺乏政治上的遠見。
“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很多西方的政治家都被銀袋收買了。(中國)對外把自己包裝成孔子的傳人,沒有太表現出極權主義擴張的態勢。這就蒙蔽了很多西方的政治家。”
杭州作家昝愛宗也說,如果外國領導人對中國強硬一點,中國的人權狀況會有一些改善。
“美國總統好像沒有關注這些問題。你(外國)不給他(中國)施加壓力,中國領導人還以為你怕他。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中國打壓出版自由、侵犯人權,要經濟上制裁你,那中國應該會做出一些讓步。中國領導人還是比較在乎美國的態度。”
據了解,閻連科因揭露中國現實問題及體制弊端,其多部著作遭到政府查禁,因此有“禁書作家”之稱。放眼中國一些創作涉及爭議性話題作品或批評政府的作家和媒體人,其實都有著與閻連科相同的遭遇。
昝愛宗舉例說,作家在社媒上發文會遇到重重困難。另外,由於關注人權和社會話題,他還常受國保騷擾和恐嚇。
“例如我們發一篇文章,不知道哪些字是敏感詞,發上去說通不過,但也不告訴你原因,那文章就發不出去。等你想方設法,好不容易發出去了,文章就會被屏蔽掉,理由是違反互聯網規定。也就是說,你可以寫,但你發不出來,發了以後馬上給刪除。”
北京當局自今年6月疑似再次收緊出版限制。一間北京的獨立書局被要求下架一批已通過審查、包含紀實文學、歷史學術著作、宗教等題材的圖書。那麼,中國到底有哪些話題是在不能觸碰的範圍內呢?中國的審查制度是怎麼運作的?作家如何面對不斷緊縮的審查底線?
凌滄洲接受本台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有兩種審批情況。
“一種就是作家自我審查。好像一些經驗老道的作家、媒體人自己知道那篇文章會被槍斃,過不了關。另外一種就是層層把關。包括編輯、主任、總編等審核重大題材的部門把文稿或書稿調過去審查,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書稿、文稿無法通過。”
昝愛宗則指出:“說美國好的都不能碰。‘憲政’這兩個字不能說。涉及到反對憲法、妄議中央政策、講憲政的都不允許。講憲政就等於說違背黨的領導,你說憲政就是宣揚西方那一套。還有就是宗教和民族話題也不能碰。”
他還補充表示,中國審查制度之嚴,中國媒體連“拍馬屁”都要格外小心。
“涉及到黨和領導人的重大話題,無論是出版物還是報道,一律以新華社為准。其他媒體不能自作主張報道。不能有自選動作,只能做規定動作。像梁家河也不能隨便報道。”
中國很多被禁止發行的書籍都會通過香港或台灣的出版社、書店出版銷售。但在香港銅鑼灣書店事件發生後,這些“政治書籍”的生存空間似乎也遭到扼殺。
凌滄洲對此表示:“出版的溝通渠道有一定的難度。作家寫作是一種表達,他希望和讀者互動。書運不回來或者不能在大陸銷售,其實也是一種變相封殺。”
凌滄洲感嘆,作家和藝術家需要表達獨立的聲音、個性,而極權社會卻容不下這些特質,在中國從事創作工作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但他認為,中國的政治氣候如天氣般變幻莫測。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嚴寒的情況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中國作家還是有出路的。
(記者:韓潔 責編:何平)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