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成為戰犯的他們──二戰時期的臺籍翻譯
日前美軍撤出阿富汗,不過撤離的只有美軍,過去長期協助美軍或是北約各國的在地協力者,都不在撤離名單內:包括各國使館的阿籍雇員或是協助美軍的阿籍翻譯等,他們只能受困在當地,在躲躲藏藏中,試圖逃避可能會面臨清算的命運。
說到翻譯,臺灣人也曾在二戰時期受命成為翻譯。
二戰期間,超過20萬名臺灣人被日軍徵召前往中國、東南亞各地及太平洋地區工作。戰爭結束後,各地陸續召開軍事法庭審判戰爭犯罪嫌疑人。根據日本統計,一共有21名臺籍戰犯遭到處決,而在這21人當中,或許出乎意料的有11人在戰場上的任務是通譯(通訳;つうやく)。另外10人中有5人是戰俘營監視員,3名軍伕,2人是警察,1位生意人。
在戰犯審判時,臺籍戰時通譯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擔任正式通譯工作,他們的工作職務始終都明定為通譯,主要為憲兵隊服務;另一種則是非正式通譯,他們的身分原本不是翻譯,只是因緣際會被指派出任臨時通譯。
這些具有正式通譯身分的臺灣人大多為憲兵隊服務。在佔領區的憲兵隊為了維護當地的社會秩序,往往會以不當的手段來面對占領區民眾。在英國的戰犯審判紀錄中,臺籍戰犯就是被指控虐待和刑求民眾;在荷蘭的紀錄中則是以「非人道手段」、「疲勞訊問平民」、「不當對待嫌犯」、「製造恐慌」等。這群正式通譯之中,固然有些人是歷經相當的培訓過程後成為通譯,但也不乏臨時接到命令而被徵召擔任通譯的。在戰爭結束以後,和當地民眾有密切且直接接觸的臺籍翻譯因為容易留下印象,很容易就被受害者指認出來。
另外一群非正式通譯,他們本來可能是擔任軍伕或是守衛,主要是因為語言能力而臨時被交付通譯任務。他們後來的確是因為擔任非正式的通譯工作遭到起訴。在1943年殺害中國戰俘案中,一共有兩名日籍士兵和七名臺籍守衛被起訴。
臺灣人之所以會參與其中是因為日本人不諳中文,於是找來通曉「中文」的臺灣人協助翻譯以及監視中國戰俘。這群中國戰俘來自四面八方,中國方言林立,臺灣人能夠掌握的不外乎閩南語或客語,究竟該如何翻譯呢?根據學者透過當事人回憶考證,臺灣人應該是將日文翻譯成閩南語,再透過福建籍的戰俘協助轉達給其他非福建籍的戰俘。
不過,完成翻譯這件事改變不了臺灣人夾在日本士兵與中國戰俘之間尷尬的命運。作為通譯的臺灣人,由於頂著華人的外貌協助日本人,因此常常連帶成為飽受日本人欺凌的中國戰俘所憎恨的對象。
臺籍翻譯在某些場合中甚至還被迫參與了戰爭犯罪。日本軍人在殺害中國戰俘時,為了能夠順利傳遞訊息,臺籍翻譯也得全程在場。曾經發生臺籍翻譯在日本士兵的威脅下,被迫槍殺了生病的中國戰俘的案例。參與殺害中國戰俘讓臺籍翻譯在戰犯審判時面臨了被起訴的命運,最後遭到處刑。這就是為什麼有11位任務是通譯的臺灣人最後因為被控戰爭犯罪而伏法。
單純的擔任通譯不會造成犯罪,只是在擔任通譯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涉入戰爭犯罪,無論是正式通譯協助憲兵隊,或是非正式通譯被日本士兵逼迫殺人。或許對一些利用翻譯身分投機的人來說是「罪有應得」,但無法否認也有被迫當翻譯、被迫殺人的人存在;對他們來說,這些經歷或許是突如其來的無妄之災。
順帶一提,戰犯的意思應該是「在戰爭中因犯下嚴重罪行而接受審判的人」,根據過去大多都是由戰勝國審判非戰勝國人,不過現在臺灣無論是輸球或是事情出錯時,大家往往在自己的群體中找「戰犯」,或許跟原來的意思不盡相同了。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阿湯趣歷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中國方言」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雲爸的3c學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超強系列SuperAwesom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Chachaxx 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Re: [發問] 中國方言-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看台海- 外國人燙嘴式說中國方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中國方言 在 [問卦] 中國方言保存的是不是比台灣好? - Gossiping - PTT生活 ... 的評價
中國方言 在 雲爸的3c學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韓國泡菜改名 #辛奇
根據韓聯社報導,近來韓式泡菜(Kimchi)與四川泡菜(PAOCAI)發生混淆與爭議事件,南韓文體部決定修正《公共術語的外語譯名規範》,將Kimchi的標準中文譯名從原本的泡菜變更為辛奇。
報導提到,由於中文裡沒有Kim或Ki對應的音節,因此不能準確音譯,南韓農林畜產食品部於2013年4000個漢語詞彙進行分析,並且比對8種中國方言的讀音,徵求南韓駐中國使館專家意見後,提議將Kimchi翻譯為「辛奇」。
中國方言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淺談那些中國方言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作者:朱思思
馬鈴薯、薯仔、土豆、洋芋,哪個說法是對的呢?
答案是以上皆是,因不同方言中有不同的使用習慣而有不同的名稱。一般來說,「馬鈴薯」(potato)是統稱;而「薯仔」是香港、廣東等粵方言地區慣用的稱呼;「土豆」則是東北一帶等使用官話方言地區的流行稱呼;而「洋芋」的叫法常見於台灣地區,在吳、湘方言中也是常用叫法。關於「馬鈴薯」稱呼不止於此,有興趣的同學可参考項夢冰、周焊培〈漢語方言裏的馬鈴薯〉等文章,今期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甚麼是「方言」。
方言,以字面而言就是「地方使用的語言」,據《漢語大詞典》中「方言」詞條解釋:「語言的地方變體。一種語言中跟標準語有區別的、只通行於一個地區的話」。「方言」可以說是相對於「標準語」,同時又是集中在一個地區發展成具特徵的「通行語言」,如王維〈早入榮陽界》詩言:「人見風俗,入境闻方言」。
十大地方通行語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同時有着悠久歷史,故而發展出不下數百種方言,有的隨着時間而消失,有的則合而為一,發展成更趨成熟的語系。時至今日,各種方言仍不斷地在發展、變化。早在1900年,學者章炳麟於《書》提出將漢語方言分為十區;後有不少學者提出「七分」的說法,長時間為方言學界普遍接受。就官方而言,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除確定普通話為國家通用語言外,也依此說,將方言分為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閩方言。但如上文所言,語言無時無刻都在變化,故2017年教育部發布《中國語言文字概況》中(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將漢語方言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方言、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平話土話。
普通話VS方言
說到方言之間的差異,一般體現於詞彙、語法(如語序)、句式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前文提及的「馬鈴薯」,就是方言詞彙使用差異的典型例子之一。諸如此類,常在生活中引起不少的趣事,例如「土豆」在東北地區是馬鈴薯,但在台灣或福建等地區,因「土豆」和「花生」在閩方言的發音類似(近似粵音「拖逗」),所以有時「土豆」在當地指的其實是花生。
不過方言皆源自共同的母語——古代漢語,因地理、歷史、社會等種種因素而漸漸有異,可謂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詞彙、語法方面彼此都存在一定的對應規律。
小總結
每種方言均承載着特別的歷史、文化等內涵,繼而組成博大精深的漢語言系統,這是決決中華悠久歷史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雅俗之別,卻無優劣、高低之分。如今隨着時代發展,人口流動更勝從前,即使不必到訪當地,也能在生活周邊聽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講着不同的方言,對此我們應予以尊重、珍視每一種不同的方言。
(本文曾於2020年12月11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悅讀語文 #方言 #土豆 #馬鈴薯 #薯仔 #洋芋 #土豆仁湯 #牛奶煮花生 #七大方言 #十大方言
中國方言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一個酷愛歷史的UP主以獨特視角帶大家讀歷史,看奇聞。創作不易,感謝每一位朋友的支持,不要忘記點訂閱和小鈴鐺哦
中國方言 在 超強系列SuperAwesom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同樣是中文為什麼這麼難懂?
Facebook粉專:https://goo.gl/h9020D
拜託幫我訂閱:https://goo.gl/pg5vxa
我的IG: rene_superawesome
Tiktok ID: rene_1996
商業合作✉️ donny0987923946@gmail.com
中國方言 在 Chachaxx TV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我畢業的YouTuber 學校,想知道如何當全職 YouTuber 的人可以看看
http://goo.gl/msrnP5
#中國女孩遊大馬 #巴生肉骨茶 #中國方言PK
追蹤chacha
♥ INSTAGRAM @chachaxxtv
♥ FACEBOOK https://goo.gl/yA5of7
♥ EMAIL chachaxxtv@gmail.com
大家好,我是chacha!目前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NTU唸書,還有一年就畢業了!
因為chacha長年待在新加坡的關係,所以我做的影片很多都是跟新加坡主題相關。除此之外,也希望通過YouTube這個平台能與大家傳達正能量與自己的理念!
我的影片有很多奇特的笑聲,同時真的希望給大家帶來一點歡笑^^
非常感謝大家願意在這個平台上觀看我的影片!
♥chacha的熱門影片♥
►台灣這些用詞另大陸女生超驚訝|在台灣7-11 絕對不能說這個字 會讓店員目瞪口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moLAD__ls&t=2s
►台灣真的那麼有人情味嗎?大陸女孩留學在星洲的經驗分享|Are Taiwanese really that friend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83Pg4FXIo&t=32s
►台灣交通工具令遊客超驚訝的幾件事!這跟新加坡差太多了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oPutK5ULwU&t=16s
►新加坡人最愛問中國人的5個問題|Top 5 questions that Singaporeans always ask foreigner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4GRFcevYs&t=2s
chacha的關鍵字:
新加坡|英語|英文|新加坡必吃|新加坡零食|新加坡人|新加坡式華文|華語|中文|中国女孩|中国留学生|广东人|广州|试吃|推荐|星加坡|星加坡零食|星加坡人|新加坡|新加坡生活|新加坡旅行|新加坡美食|新加坡分享|新加坡自由行|新加坡好去處|新加坡分享|新加坡必去|新加坡必食| 新加坡必买|新加坡必知|新加坡必玩|广东话教室|新加坡生活|Singapore|Singdarin|singlish| traveling| Singapore must go|Singapore must eat|food| must try | Singaporean| guangdong| guangzhou|chinese| chinese girl|study abroad|english|guangzhou|singdarin
推薦影片
台幣一百塊能在馬來西亞吃到甚麼好料? Discover The Best Food In Malaysi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qrNUiMaaA
外國人都認為的馬來西亞口音長這樣!?walao e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BhePn461s
什麼是大馬腔?|超強系列|4招讓你變大馬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YC6f4U_dGU
中國方言 在 [問卦] 中國方言保存的是不是比台灣好? - Gossiping - PTT生活 ... 的推薦與評價
欸欸欸阿肥常看中國UP主的影片裡面很常聽見他們在說方言而且年輕人也都會說很順哪像台北的年輕人台語都零零落落中國保存方言這方面是不是比台灣好? ... <看更多>
中國方言 在 Re: [發問] 中國方言- 看板historia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tanKitty (我好甜)》之銘言:
: 標題: [發問] 中國方言
: 時間: Mon Jan 31 15:55:22 2005
:
: 請問一下
: 為什麼漢語各地方言
: 一方面難以相互理解
: 但二方面在音韻上又有非常緊密的對應關係呢?
: 漢語方言是起源於同一個語言然後流布到各地各自發展?
: 還是各地自行發展之後再相互交流呢?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12.214.200
: 推 lon0623:西歐各國的情形好像也跟中國滿類似 218.171.59.226 01/31
: 推 Yenfu35:我想是起源於一,而後各自發展。 140.114.229.32 02/01
先提醒一下,「方言」一詞在討論時最好不要跟英語的「dialect」放在一起看
不然可能會被兩邊的定義搞得昏頭。所以我建議在用「方言」一詞時,
就用中國傳統的用法,把它看成「各地不同的語種/腔調」就好。
從「dialect」來的條件﹝如說不同方言的人能互相理解之類的﹞都先放在一邊。
我覺得漢語方言音韻間的「緊密的對應關係」是學者的歸納,
還有研究韻書時產生的一點誤解﹝但這點我還不確定﹞
我的看法是,如果說《切韻》本身就是一本拼裝韻書,並不代表一時一地的方言
那說漢語各方言同出一源,也不過是說當時的《切韻》收集了各地方言,
後來這些方言還是各自發展。到了二十世紀有個漢名叫高本漢的外國人,
先認定《切韻》是源頭,然後說其他方言出自《切韻》而已。
又最近剛好在讀和上面的說法相關的東西,
也是為了解開在2026篇中自己留下的問題。
在那一篇中提到的「現存方言除了閩語白話音外皆可與切韻系統對應」
這或許可以稱為「高本漢(Bernhard J. Karlgren)模型」
因為是高本漢這老提出的,也是西方語言學對漢語的歷史最早的研究
高本漢模型對漢語語言學也有長達七八十年的影響﹝或許和便於統治也有關係﹞
但是一直都有人提出懷疑和修正
上星期讀到一篇羅杰瑞和柯蔚南的文章(Norman, J. & Coblin S., 1995)
文中就對高本漢模型有滿深刻的檢討﹝也幾乎把2026篇全滅 XD﹞
他們列出了高本漢模型的四大問題:
一、高本漢認為《切韻》反映的是一時一地實際使用的語言。不過羅、柯二氏
並不這樣認為。文中也有引用羅常培、陸志緯、陳寅恪、王力等人的說法,
這些學者也不認為《切韻》是個真的有人用的語言。
而且高本漢也認為《切韻》代表的方言是上層到「中下」階層的語言,
最基層的人還是說他們自己的土話。不過從拉丁語系的研究來看,現代的
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語言是發展自「通俗拉丁語」而不是知識
份子使用的「古典拉丁文」。從這裡看來,高本漢的說法似乎站不住腳。
二、高本漢認為比《切韻》稍晚的《韻鏡》代表唐代的長安話。不過高本漢
沒有提出任何歷史證據來支持他的說法。羅、柯二氏覺得就算承認高本漢的
說法的價值,這也應該只是個後續研究的題目,而不是當成確認過的事實。
三、高本漢認為唐代的長安話在唐朝的兩百多年中擴張到全中國,變成中國的
通行語。這是高本漢模型最大的問題。雖然傳統上認為首都所在地的方言
就會變成當時的官話,可是中國定都北京約五百年,明清兩朝的中央集權比
唐代更甚。即使這樣,北京的官話還是沒能對其他方言產生重大影響﹝雍正
朝還有失敗的官話補習班─正音書院﹞。而且唐朝在安史之亂後國力已不如前,
這樣要如何達到有強力中央集權撐腰的北方官話都做不到的事呢?
高本漢另一點被批評的是他用希臘通行語類比唐代長安話。不過羅、柯二氏
質疑的是,希臘通行語經過兩千年的發展,雖然有些方言有濃重的地方特色,
他們還是可以互相溝通。不過漢語方言已不過千年的發展就已經無法溝通,
各方言之間的差異竟比人家兩千年的希臘通行語還分化得更嚴重?
最後一點質疑是,現代各地方言的韻類都沒《切韻》系統那麼多,如果《切韻》
代表唐代的長安話,為什麼到了現代又被簡化成﹝相對起來﹞很少的韻類?
四、高本漢認為現代漢語方言除了閩語之外皆出自切韻系統。這個不用說了,
上面三點就把這一點推翻了。嗚乎~~﹝自己的2026也滅了﹞
=========STO 停止掉書袋開始回應文章的分隔線 Orz============
漢語方言到底是出自一源,還是各自發展再互相交流呢?
我比較傾向各自發展的說法,然後在目前的官話區又因為交流較頻繁,
所以整合出比較類似的語音系統。就像台灣和廈門整合了漳泉兩種腔調一樣。
東南各省比較不那麼容易交流的地方,則保留了自己的方言特色。
而「各自發展」的方法,我覺得這些漢語方言也不是那麼單純就在那裡
自己生出來的,而是一層又一層的語言隨著比較和平的移民或比較暴力的戰爭
覆蓋在某個地方,然後底層的語言和新覆蓋的語言互相交流才產生新的語言。
例如古時有越族住在福建﹝姑且先這樣稱﹞,漢人來了以後蓋上一層漢語層,
而這層漢語就和當地的閩越語交流產生新語。後來又有人帶來唐朝的漢語,
又一層漢語蓋在上面,然後產生新語言。後來這個語言來到台灣,在南島語上
又蓋了一層閩南語,閩南語就吸收了一些南島語的辭彙。戰後華語來到台灣,
到了現在不管是閩南語還是華語都互相受到對方一點影響。
這就是「各自發展」的方法﹝我自己認為的 XD﹞
當然也不排除「同出一源」的可能。只不過這個語言目前可能缺乏可考的文獻,
而且從希臘通行語的例子可以合理認為,若是現代漢語方言同出一源,
應該不可能在僅千年的時間就分化成好幾種無法互相理解的語言。
所以我個人覺得「各自發展」是個比較安全的說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3.229.19.2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