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兒虐議題成果報導】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支持兒少保護議題,前後為期長達4年【註1】,這個議題成功搭建了一個公開對話的討論平台,集結國內外社政、法政、警政、醫政、公衛、教育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貢獻了智慧與專業意見,大眾對於兒少保護的認知,已明顯提升。
根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國內兒少受虐通報案件較2017年增加了20%,但開案人數卻逐年減少,從2014年的1萬5千多人,下降為2018年的9千1百多人。衛福部研判,這是因為責任通報逐漸落實,民眾相關資訊與觀念認知增加,以及社會輿論的咎責壓力等,讓民眾的通報行為變得更廣泛。
「議題第一年(2016)」對國內兒虐現況做一探討了解問題所在
■「縱向流程」:包含兒虐風險評估、通報、轉介、治療與綿密追蹤網的建立等
■「橫向流程」:則為相關單位間的溝通合作,這包含了醫政、警政、法政、社政人員的警覺與訓練,再加上團隊共識,還有學校老師與社區群眾的覺察與互助。由此可以了解到兒虐是需要跨領域專業合作之兒童難症。
「議題第二年(2017)」開始進行北、中、南、東各地研討會,看到令人驚豔的高醫團隊,高醫於2014年建置全國首創的「高雄市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由病理科主任也是法醫的尹莘玲及35位各領域醫療專業人員組成「兒少保護小組」,加上與「高雄市社會局」長期合作累積之實務經驗,結合「醫政」(一站式驗傷治療\跨專科整合)、「法政」(重傷啟動機制由法醫驗傷鑑定)和「社政」(家防中心網路)資源,增加對兒少保護醫療整合模式的認識與了解,提供兒童身心最全面的照護。【註2、註3】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亦施行「推動兒少保護醫療區域整合中心計畫」於全台設立7家醫院:臺大醫院、亞東醫院、林口長庚醫院、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成大醫院、高醫和慈濟醫院,承擔區域兒少保護任務,協助兒虐個案驗傷診療及後續追蹤。
「2018年本議題」得到內政部警政署全力支持,研究小組在全台灣北、中、南、東部,一共辨理6場全國警察人員外展教育,全國共623位婦幼警察/家防官參與培訓,不僅首開先例,奠定醫/警聯手合作保護兒少的基礎,也因而簡化警政通報流程,增強第一線婦幼員警處理兒少保護案件的效率。
另外編製完成「警政人員兒少保護手冊」及一片9分39秒的實境醫警合作的【兒少保護處理流程衛教影片】,是雙方團隊無數專業人員的無私貢獻。「長庚醫療財團法人」也投資千萬推動兒少保護計畫,建構長庚醫療體系兒少保護、防治及追蹤系統,並設立全國性兒少保護訓練中心。【註4、註5】
「2019年本議題」探討兒少保護前端的風險管理和後端心理復原,在高雄、花蓮、台北、新北辦理5場專家會議,共有500餘名從事兒少保護第一線相關的工作人員與會,受虐兒少的創傷復原,有其絕對的必要性,根據成功大學馮瑞鶯教授研究,曾反覆遭受性侵的兒童自殺率高,因此,長期追蹤並適時介入輔導,更顯迫切,包括有心理諮商、舞蹈、動物輔助、遊戲治療、運動培力等方式,以及受創兒少安置。
最後一場壓軸的國際兒少保護論壇(張榮發基金會),特別邀請遠道從日本、美國的學者專家蒞會,藉由先進國家的他山之石經驗,找出更有效積極的作法。比較鄰近的國家地區,香港的社工人員著重「與個案關係培養」,平均花1~2年陪伴每名個案,並以多元的方法鼓勵個案獨立自主,及早展開新生活。日本則設立「兒童相談所」,整合相關社福、心理、法律人員,提供個案全方位服務。
兒少保護工作除了需要靠政策法規制訂與推動,以建立完善的保護網,同時更需做各層級的教育推廣,協助第一線的兒少保護工作者增強專業認知與提升效能,及早建立SOP處理流程並達成共識;另外在建構安置環境支持性服務、增強寄養家庭的照顧輔導能力,加強心理輔導員配置等都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值得令人鼓舞的是立法院在2019年3月通過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部分條文,明定托嬰中心應裝設監視錄影設備;建立6歲以下兒少死因回溯分析;兒少機構不適任人員要建檔;對兒少不當行為提高罰鍰上限,希望建置更綿密的兒少保護網。其中「兒童死因複審」追蹤檢討兒少死亡原因,在許多先進國家行之有年,甚至規定必需解剖相驗,來釐清真正原因,包括改善醫護流程,發現潛藏的或社會原因,及早發現脆弱家庭,藉由系統性機制的檢討改善,來預防下一次憾事的發生。
【Reference】
「註1」:
議題召集人黃璟隆教授、共同召集人吳漢屏醫師(2017)、葉國偉醫師(2018-2019)
(本文取材自兒虐議題建言書內容:兒童虐待之現今困境與解決之道、兒虐議題之資訊整合與政策建言、兒虐議題之教育推廣與提升警政人員專業兒保效能、探究弱勢兒少保護個案之風險管理與身心發展)
「註2」:
醫療團隊獎 高雄醫學大學「兒少保護團隊」:https://bit.ly/3aBsQyT
「註3」: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市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 https://bit.ly/2x88hfR
「註4」:
每 9 分鐘就有一位疑似受虐兒童被通報,每 72分鐘就有一位兒童被受虐。經過四次拜會警政署溝通協調,展開一年環台5場次623婦幼員警的教育訓練。
一本48頁的「警政人員兒少保護手冊」,一片9分39秒的實境醫警合作的兒少保護處理流程衛教影片,是雙方團隊無數專業人員的無私貢獻,匯集成全國首次長庚醫療體系與警政署跨領域「醫警合作,守護兒少」記者會。
公益的精神在改變制度,結合民間與政府發揮加乘的改變力量,讓社會更良善美好。長庚體系全力支持長庚兒少保護公益計畫,集合兒童各次專科醫師,社工師,護理師,個案管理師,臨床心理師,行政中心各部門人員,管理部,經管組,公關室..等持續發揚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公益精神:https://bit.ly/2yGlaOT
「註5」: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FB粉絲專頁):https://bit.ly/2VCXfsr
1. 來源
➤➤照片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8年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暨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探究弱勢兒少保護個案之風險管理與身心發展」國際研討會
∎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
∎ 衛生福利部 https://bit.ly/3d1J5qX 、 https://bit.ly/2VDw0hA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 http://forum.nhri.org.tw/forum/category/conference/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健保署 #中央健康保險署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兒少保護 #兒虐 #兒虐議題成果報導 #警政人員兒少保護手冊 #兒少保護處理流程衛教影片 #兒少保護訓練中心 #馮瑞鶯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黃璟隆 #吳漢屏 #葉國偉 #430國際不打小孩日 #打造愛的家我不打小孩 #人本教育基金會
李麗芬 / 護理立委 陳靜敏 / 人本教育基金會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 兒童福利聯盟 / 立法院 / 內政部 / 警政署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 / 長庚醫院 / 國立成功大學 / 高雄醫學院 /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醫)-兒童少年驗傷醫療整合中心 / 長庚兒少保護中心 / 高雄市社會局 / 臺大醫院 / 台大醫院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 亞東醫院 /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 成大醫院 / 私立高雄醫學大學 / 台北慈濟醫院 / 佛教慈濟醫療志業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系學會- 【Rx61新生手冊】 107學年度新生 ...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新生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體檢-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體檢-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新生手冊問題- 大學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新生手冊、中國醫藥大學學號查詢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新生手冊、中國醫藥大學學號查詢在PTT/mobile01評價 ... 的評價
- 關於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新生手冊、中國醫大一、中國醫藥大學在PTT、社群 的評價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在家好到府坐月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照顧小寶貝輕鬆上手
媽咪寶貝 11月號 NO.173
採訪撰文/陳姵樺
諮詢/臺中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馬益群
模特兒/可愛寶貝盈盈
攝影/檸檬巷館(02-87978477)
剛迎接新生命的誕生,一方面充滿幸福,一方面又不免擔心該如何好好照顧寶寶,從寶寶日常的剪指甲、清鼻屎、洗澎澎,到寶寶發燒時的量體溫、該不該做退燒處理等種種狀況,都會讓新手父母有些緊張,其實這些事情只要掌握住訣竅,新手父母也可輕鬆應對。
量體溫
量體溫這件事,通常是寶寶發燒不適時,第一件需要進行的工作,但首先我們要來定義什麼是發燒?臺中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馬益群表示,發燒是指人體的中心溫度大於或等於38℃,就算發燒,無論是新生兒或是大一點的幼兒,「肛溫」都最接近人體的中心溫度。
怎麼量體溫才正確
因此,醫師建議1個月以下的寶寶若要量體溫,以量肛溫為最準確。家長要幫寶寶量肛溫之前,溫度計必須先塗抹凡士林潤滑,之後再插入寶寶的肛門內約1公分,測量時間約1~3分鐘再取出看溫度,而使用過的肛溫計建議以個人專用為佳。
若新手父母不熟悉如何測量肛溫,可以用量腋溫代替,腋溫的溫度會比肛溫稍低一些,腋溫的測量方式是將溫度計夾在寶寶腋下約3分鐘左右再看溫度。
而1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可測量腋溫或耳溫,耳溫也與人體的中心溫度相近,測量耳溫時必須對準耳道,兩邊耳道各量一次,以較高的溫度為準。
不過,耳溫槍必須定期校正,否則測量起來會失準,曾發生家長在家測得的寶寶耳溫與醫院測量的耳溫溫度差距很大的案例,其原因在於醫院的耳溫槍會定期讓廠商校正,家用的耳溫槍長期未經校正而失準,所以建議家長可依產品說明書上的指示,定期將耳溫槍拿回購買地點讓廠商校正。
至於大於5歲的幼童,若可以配合也可測量口溫,口溫比肛溫低約0.6℃,至於額溫因為會受外在環境溫度的影響,測量出的溫度準確性不足,建議不要使用。測量體溫前,若使用酒精棉消毒體溫計,需等酒精完全揮發、乾燥後才可測量溫度,否則會影響測量的正確性。
發燒時可行的退熱方式
發燒時人體的中心溫度升高,使用冷毛巾、退熱貼或是冰枕,都只是讓皮膚表面的溫度降低,使用過後只有皮膚表面的溫度會下降,卻無法真正降低中心溫度,所以基本上這個方法對退燒並無幫助。
馬益群醫師表示,適度發燒可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效能,因此,若寶寶的活動力不錯,建議不須馬上退燒。不過,3個月以下的寶寶若發燒應立即就醫,讓醫師診治發燒的原因,另外,當寶寶發燒伴隨呼吸急促、呼吸困難以及尿量減少、哭泣無眼淚等脫水情況,此時也須馬上就醫。
退燒藥物可於發燒高於38℃、寶寶伴隨不舒服症狀的情況下給予,口服退燒藥服用後不一定會馬上退燒,有時需要1小時才能退燒,但同一種口服退燒藥建議隔4~6小時再給予。
20公斤以下的寶寶也可用塞劑退燒,塞劑可從肛門的黏膜快速吸收,退燒效果通常比口服快,使用需間隔6~8小時,而且不建議與口服退燒藥同時合併使用。
剪指甲
寶寶的皮膚稚嫩,最怕小手揮呀揮一不小心抓傷自己,可是想幫他修剪指甲,寶寶卻又還小無法聽話配合,這該怎麼辦呢?
幫寶寶剪指甲的方法與時機
寶寶的指甲容易出現分叉或是藏汙納垢嚴重,建議大約每週要修剪一次指甲。建議使用寶寶專用的指甲剪,因為大人用的指甲剪修剪下去的深度較深,一不小心就會剪到寶寶嬌嫩的肉,而寶寶專用指甲剪比較小,剪的深度也較淺。
幫寶寶剪指甲時建議保留0.1公分的指甲長度(上端白色部分),一方面可以避免剪太短造成甲溝炎,另一方面也可保護寶寶手指的肉。
最好的剪指甲時機是在寶寶熟睡的狀態下,固定住寶寶的手慢慢剪,若要在寶寶醒著的狀態下剪指甲,可在剛洗完澡後,這時寶寶的指甲比較柔軟好剪。
新手父母若沒把握,不妨兩人一起合作幫寶寶剪指甲,一個人抱著、固定寶寶的身體和手,另一個人剪,熟悉之後就可一個人完成。一個人剪指甲時要將寶寶抱在腿上,讓寶寶背靠著家長,家長一隻手固定寶寶的手,另一隻手幫寶寶剪指甲。
清耳朵&鼻子
耳朵和鼻子是五官中的兩個要角,應該要如何清理或好好呵護,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呢?
耳屎成因與作用
耳屎的產生,是外耳道皮膚腺體的分泌物質,與耳道上皮細胞落屑以及外在的灰塵結合,就會形成耳屎。馬益群醫師表示,耳屎對外耳道會產生潤滑作用,可避免耳朵太乾,如果耳朵太乾容易產生脫屑、發癢;此外,耳屎也可以沾黏異物或昆蟲,能阻止灰塵、微生物、昆蟲、外來水份等進入中耳、內耳腔室,進而達到保護作用。
因此無論耳屎是乾的或濕的,都不用特別清理就會自然脫落。如果經常清理耳屎,反而容易讓耳道皮膚受傷發炎或流血,導致耳內的分泌物增多,不僅會讓耳屎變多,也容易遭受細菌、黴菌侵襲,嚴重甚至可能在清耳屎時挖到太裡面導致耳鼓膜破裂,對耳道傷害更大。
如果家長想幫寶寶清理耳朵,建議可以在寶寶洗澡後用棉花棒輕輕將外耳道的水清除即可,不用往內掏挖耳屎。
鼻腔分泌物清理方式
雖然耳屎不用清理,但鼻屎可就要好好清理了,因為不清理鼻屎或鼻涕會讓寶寶呼吸不順或是發生鼻塞。提醒家長當寶寶出現黏液狀的鼻涕時,可用吸鼻球或吸鼻器輕輕將鼻涕抽吸出來;如果鼻涕已經結成鼻屎,要先用一隻棉花棒沾生理食鹽水潤濕、軟化鼻屎,之後再用另一隻乾淨的棉花棒,將軟化的鼻屎輕輕挖出來。
洗澎澎
洗澎澎應該是每天最愉快的時光,可是對新手父母來說,幫寶寶洗澡可能就像打仗一樣,總是在一陣手忙腳亂中度過,其實洗澎澎是有訣竅的,請看以下的重點分析!
洗澡前備妥用品
幫寶寶洗澡前,用具需要先完全準備就緒,這樣才能輕鬆順利幫寶寶洗好澡,需要準備的物品包括:嬰兒澡盆、水溫計、更衣墊(有吸水功能更佳)、紗布巾、大浴巾、嬰兒沐浴乳、嬰兒潤膚乳、尿布、乾淨的衣服、還有家長要坐的小凳子。
正確的洗澡方式
幫寶寶洗澡,最適宜的水溫是夏季37℃、冬季40℃。不論是夏季或冬季,放水的順序都是先放冷水再放熱水,避免發生燙傷意外。如果不確定水溫是否恰當,可使用水溫計測量,熟悉後家長可用手肘試水溫,手肘感覺水不燙、溫溫的,這樣的水溫適合寶寶洗澡。
至於沐浴乳不一定要天天使用,一般用清水洗即可,如果寶寶流汗很多時則可使用少量寶寶專用沐浴乳清洗。沐浴乳的挑選上也要特別注意,不要含香料且成分要合格,另外不建議使用肥皂,因為肥皂含有皂鹼,容易刺激寶寶肌膚。
幫寶寶洗澡並不困難,首先應用橄欖球式抱法將嬰兒抱起,以左手掌支托寶寶後腦,並將寶寶的身體夾在腋下,用濕紗布依序幫寶寶洗眼睛周圍、外耳、耳後及臉,然後洗頭,最後洗頭時需用左手拇指與中指將寶寶雙耳向前貼緊,以免水流入寶寶耳朵內,洗完頭後先將頭髮擦乾再洗身體。
洗身體時,家長可先用左手臂從寶寶背後托住頭頸部,用左手抓住寶寶左手上臂腋下位置,再用右手抓住寶寶雙腳或托住寶寶的屁股,然後將寶寶慢慢放入澡盆中,再幫寶寶清洗頸部、前胸、四肢、生殖器及皺摺處(例如腋下及鼠蹊部),清洗背部時,則用右手手臂橫過嬰兒的胸部,並抓住嬰兒的左手手臂,讓嬰兒的前胸倚靠在右手手臂上,然後輕柔的將嬰兒的身體往前傾斜,用左手來清洗嬰兒的背部及肛門區。
洗淨後將寶寶抱出澡盆,包上大毛巾,擦乾身體穿上衣服及尿布。馬益群醫師也建議,幫寶寶洗澡時家長可坐在小凳子上,有的家長喜歡蹲在澡盆旁,這樣既容易累且重心不穩。
洗澡時的注意事項
冬季氣溫低,幫寶寶洗澡有比較多事項需要注意,首先,可以選擇一天當中最溫暖的中午時間幫寶寶洗澡;再者,洗澡的地方以及洗完澡寶寶要活動的地方,盡量都要保持溫暖的溫度,可使用電暖器或電熱器等產品增加溫度,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這些機器都必須與洗澡的位置有一段安全距離,不可以離太近,以免發生燙傷的危險。
若要在浴室使用需更加小心,電器放置的位置以及插頭插座都必須處於乾燥的地方,因為電器碰到水會有觸電危險,一定要小心,建議可先用電暖器讓浴室溫暖,之後將電器撤走再洗澡比較安全。
泡奶
母乳是寶寶最佳的營養來源,如果可以仍建議媽咪儘量哺餵母乳,但若媽咪因為身體狀況或工作因素無法餵哺母乳,這時就需要具備泡奶的技巧。
馬益群醫師表示,泡奶給寶寶喝最重要的是避免感染,所以泡奶的水一定要是煮沸過的水,泡奶的水溫建議在70℃以上(這個溫度可避免感染),泡好後的奶再隔水降溫。
要給寶寶喝之前,應先將泡好的奶滴幾滴在媽咪手腕內側,感覺一下奶水是否過燙,確定溫度適當再讓寶寶喝,以免寶寶燙傷。
最後,馬醫師建議新手爸媽們,兒童健康手冊中提供的資訊豐富,家長可以好好研讀,有許多實用知識。另外,家長若遇到育兒困難,可以打醫院的諮詢專線詢問相關疑惑,也可以在進行兒童健檢時詢問醫師,討論自己遇到的育兒難題。
馬益群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研究所醫學碩士
經歷:中華民國小兒科專科醫師、中華民國免疫學會專科醫師、臺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專科醫師、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小兒科主任、臺北馬偕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研究醫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醫師,大林、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現職:臺中臺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藥大學北港新生 ::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要去哪裡提錢,中國醫藥大學北港生活,中國醫藥大學新生名單,中國醫藥大學新生住宿,中國醫藥大學新生體檢,中國醫藥大學宿舍dcard,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中國醫藥 ... ... <看更多>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體檢-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 體檢-推薦/討論/評價在PTT、Dcard、IG整理一次看|2022年07月|網路熱推信用卡刷卡優惠情報. 首頁 · 中心 · 中國醫藥大學健檢中心 ... ... <看更多>
中國醫藥大學新生手冊 在 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系學會- 【Rx61新生手冊】 107學年度新生 ... 的推薦與評價
【Rx61新生手冊】 107學年度新生手冊的檔案出來囉~ 感謝編輯部的努力! 裡面有一些畢業門檻系學會選課通識系隊等資料有興趣的學弟妹們直接點連結就能觀看和下載~ 檔案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