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11月總統大選不是簡單的共和黨對民主黨,川普對拜登;而是以華爾街金融資本家為利益樞紐,綑綁了美國民主黨、主流左派媒體,和中國共產黨形成聯盟;再利用「黑人命貴」BLM及被川普宣佈為恐怖組織的Antifa以抗議種族歧視為由,實則採取毛澤東階級鬥爭路線,破壞美國傳統價值及社會秩序;民主黨就可站在道德高點,利用媒體輿論譴責川普以利自己勝選。
這有點像食物鏈,華爾街金融資本家位於頂層,因為他們是美國主流左派媒體的老闆、是民主黨的主要金主。華爾街與中國共產黨利益綑綁極深,川普2016參選就不斷被華爾街主導的主流左派媒體圍剿,也包括受華爾街控制的好萊塢。他們攻擊川普是白人至上主義,而3K黨白人至上主義者其實都是民主黨人。原因很簡單,川普自己有錢也有保守右派白人資助,可以不甩華爾街金融資本家,且完全不受控制。
華爾街也是全球自由貿易和分工的推動者,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正是華爾街金融資本家力推,影響美國及西方政府決策,鼓勵其投資的關係企業到中國設廠,以利用廉價勞力生產並銷售全世界。對華爾街金融資本家而言,中國就是「流奶與蜜之地」。
由於川普展開美中貿易大戰,追究華爾街與中國利益勾結,造成華爾街與中國大失血,因而雙方共同力挺民主黨拜登(Joe Biden)對抗川普。拜登家族與中國關係密切,其子亨特(Hunter Biden)從中國銀行獲得10億美元資金與中國國企合夥創立渤海華美股權投資基金,並投資研製人臉辨識監控系統的曠視科技,用於監控中國人民及新疆維吾爾族。
了解華爾街金融資本家與中國共產黨如何勾結,才能看清這場美國左派社會主義與右派資本主義之爭。
美國前總統雷根的經濟金融戰略設計師羅賓遜(Roger Robinson)估計,中國從美國資本市場可能拿走了約3萬億美元的資金;從美國資本市場融資,是中共賴以生存的主要管道。
2019年11月14日,他在參加「應對中國當前危險委員會」舉行的新聞會上時表示,中國可能從美國股票市場拿走1.9萬億美元,債券市場可能拿走1萬億美元。中國這種做法可說是「借雞生蛋」,美國就是那隻雞。羅賓遜說,這些錢都是「美國人自己的錢」。
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已幫助許多中國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美國資本市場上有650多家中國企業。紐約證券交易所86家、納斯達克62家、上櫃500多家。上櫃因監管最少,也是那些尋求規避透明度和披露要求的中企最愛市場。其中許多上市公司是中國國企或有軍方背景的公司,其資金規模高達萬億美元以上,這些具中國官方背景的公司吸收美國投資者的金錢用來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並侵犯人權。
最近的例子是在美國上市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財務造假醜聞,瑞幸咖啡2019年5月1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估值達20億美元,募資超過10億美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開設4507家直營門店,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承認22億人民幣的交易額造假,隨後股價崩盤,市值驟減近50億美元,令投資人損失慘重。摩根史坦利、瑞士信貸、中金公司和海通國際,做為瑞幸咖啡首次公開募股的聯合承銷商,預計將面臨高額罰款。
中國公司財務造假會計事例也沒能阻止投資銀行的貪婪,華爾街投行明明知道很多中國公司存在欺詐行為,不遵守財務規則、報告規則和會計規則。但是他們仍繼續投資、並促成違規中企在美國上市,共同詐騙美國投資人。目前中國政府阻止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或美國監管機構檢查中國公司的審計工作文件,稱這些文件包含「國家機密」。依照商業規則,不管來自中國還是來自世界各地,任何想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都必須像美國公司一樣遵守真實的審計,遵守與美國上市公司相同的標準。
有一名叫孟宇(Ben Meng),出生並成長在共產中國,1995年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讀,是加州公共僱員退休系統(CalPERS)的首席投資官。CalPERS是全美最大的養老基金之一,為加州大部分州和地方公共機構的退休或在職的公職人員管理著超過3500億美元的資金。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曾報導過孟宇對「祖國」宣誓效忠。
加入CalPERS之前,孟宇在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擔任了三年的副首席投資官。國家外匯管理局是中國國務院下屬的行政機構,負責起草外匯市場活動的規則和條例,並管理國家的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匯儲備系統由中國政府嚴格控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重要機構之一。而宣誓效忠共產中國的孟宇竟然能成為美國政府3500億美元退休基金的管理者?美國人的退休投資組合中可能有近20%中國證券,美國人正在用他們的退休金來支持美國的最大敵人——中共政權。
澳洲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漢彌爾頓(Clive Hamilton)和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馬曉月(Mareike Ohlberg),合寫《隱形的手:中國共產黨如何重塑世界》,深入剖析了北京與華爾街之間深厚且共生共存的利益關係。新書除了分析北京藉由與華爾街大亨交好,來影響華府決策外,也進一步拆解北京如何與華爾街利益綑綁,確保對美國政治、經濟影響力持續不斷。
1993年中國企業開始在香港上市H股,這些就是華爾街與中國紅二代結合的產物。華爾街投行如果認真對這些中國企業檢查賬目,根本就無法上市。但是為了合夥詐財,投行會協助這些公司把賬目整理的漂漂亮亮,通過香港證監會,在香港交易所掛牌,這些後來稱之為H股與紅籌股再經過包裝宣傳,形成搶購熱潮。華爾街投行、上市中國企業、中國紅二代,三方合夥賺大錢,等股票跌到谷底,虧死的全是散戶股民。
再舉另一個例子,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高盛集團協助下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掛牌價為68美元,,募資金額為218億美元,加上承銷商擁有「超額配售權」,阿里巴巴此次IPO達250億美元規模。當日最終以93.89美元作收,使阿里巴巴的市值達到2314億美元,超越Amazon的1530億美元及Facebook的2025億美元,成為美國股市市值第四大的科技公司,僅次於Google、蘋果及微軟。隨著高盛集團聯合其它投行炒作下,股票最高達到200美元,市值超過4400億美元。
但250億美元股票並不表示全發行在公開市場,通常會由承銷商高盛等在一級市場由各大投資銀行、證券公司如黑岩、先鋒等認購;到二級市場開放散戶股民購買達到20%,即50億美元就很多了。股票大部份由投行、券商持有,少量在股市進出才好操控股價做多;等達到高點大戶分批出脫,阿里巴巴大股東和高盛及其他投行、券商大賺,再由散戶接手,被坑的永遠是美國股民。而從中賺錢最多的是華爾街投行,如高盛承銷手續費達3億美元、高點分批拋售股票價差,都讓投行們賺到滿缽滿盆。
1999年10月聯手富達以500萬美元融資給阿里巴巴取得40%股份的高盛(出資330萬美元),如果繼續注資且沒在2004年以2200萬美元出售給Yahoo和軟銀(2000年投資2000萬美元成為大股東)全部股份;在最高市值達4400億美元時,高盛還能再賺數百億美元。
馬雲在納斯達克上市前從Yahoo回購20%股份,2019年9月10日於阿里巴巴20週年年會上宣布辭任董事局主席,職位由張勇接任,傳說馬雲的400億股權已被捐贈給中國政府,阿里巴巴已形同中國國企。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股二次上市,但已坑殺美國股民無數。
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世貿組織未曾兌現開放銀行業的承諾,華爾街仍一直與中國保持著密切合作關係,助推了中國經濟發展而反噬美國;為獲得業務,僱用中國官員的親戚,如摩根大通以利益交換僱用中國紅二代,違反了美國賄賂法。為此摩根大通於2016年同意支付2.64億美元的罰款,瑞士信貸和德意志銀行也因類似做法支付了巨額罰款。
多年來,紐約華爾街的主要投行,扮演了為中國在海外融資的關鍵角色,比如融資中國新創企業、做股票上市承銷商、保薦人、財務金融顧問等,為中國輸血續命。
華爾街在上世紀90年代起就與江澤民家族有密切關係,這種利益綑綁關係在資本市場上非常明顯。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Alvin Jiang),於2009年美國哈佛畢業就加入美國投資銀行高盛,任職於美國高盛香港的直接投資部門PIA(Principal Investment Area)。1997年的中國移動,被認為是江澤民家族的地盤;2000年時,中石油是周永康家族的地盤;中海油一直是曾慶紅家族的地盤。摩根大通參與了廣深鐵路、中石油、中國鋁業、中國電信、阿里巴巴等等一眾中企海外上市募資行動。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簡稱小摩)與共產中國的關係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小摩旗下的基金公司摩根富林明與上海國投簽署協議,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摩根大通作為商業銀行取得了經營人民幣業務和外匯兌換牌照,這為其在中國境內開展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各項業務提供了便利。
摩根大通董事長哈里森大言不慚指出,小摩這樣的國際性金融機構能夠利用其寶貴經驗,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積極創新的金融服務行業。他們掌握這個過程所必需的種種工具,例如風險管理方面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對全球範圍資本市場的廣泛接觸,創造分散風險及促進競爭的新型金融市場的第一手資料等。哈里森表示與中國分享這些財富並將這些工具中國化。
📌再以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簡稱大摩)為例,其網站介紹,摩根史坦利「深耕」中國25年,為中國客戶在全球股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總額,超過3200億美元。
1995年8月,摩根史坦利入股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是主要股東,摩根史坦利持股34.3%。中金主要為中國大型國企提供海內外融資上市服務,當時中國總理朱鎔基之子朱雲來由部門負責人逐步升為執行長。
摩根史坦利和中金,曾共同參與多個大型中企上市項目,以下僅舉數例:
1997年10月,中國電信(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同時在香港和紐約上市,籌資42億美元。
2000年6月,中國聯通IPO,同時在紐約和香港上市,籌資56.5億美元。
2000年10月,中石化全球IPO,同時在紐約、倫敦和香港三地掛牌上市,籌資34.6億美元。
2001年12月,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IPO,同時在紐約和香港掛牌上市,籌資4.86億美元。
2002年11月,中國電信IPO,同時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籌資15.2億美元。
摩根史坦利不是個案,華爾街的投行,協助中共大型央企、國企進行重組和IPO的現象非常普遍。
📌高盛(Goldman Sachs)幫助中企海外上市募資行動,以下僅舉數例:
1997年,中國移動通信於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0億美元。
2000年3月,中國石油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9億美元。
2002年7月,中國銀行(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6.7億美元。
2004年,平安保險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18.4億美元。
2004年,中興通訊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億美元,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
2005年,交通銀行海外上市項目,籌資22億美元,成為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國有銀行。
2005年,中國石油於後續股票發售,籌資27億美元。
2006年,高盛還成功完成了中海油價值19.8億美元快速建檔發行項目以及中國銀行111.9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公開募股(IPO),募資218億美元。
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四十多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國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
華爾街金融資本家在幫助中企募得數十億、百億、千億美元資金的同時,自己也獲利無數。但這些貪婪金融資本家餵養出了一隻食人巨獸,正要吞下美國,將美國轉化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所滲透的不止華爾街,還有其它國際金融機構包括英國、德國,這些投資銀行經常吹捧中國的經濟成就而唱衰美國。
下圖為2011年9月佔領華爾街行動,這才是美國式和平示威,沒發生任何暴動(局部衝突也是和平收場);警察正常執勤,示威民眾被捕也沒反抗。請跟 Black Lives Matter 暴動相比較。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文分享
美國11月總統大選不是簡單的共和黨對民主黨,川普對拜登;而是以華爾街金融資本家為利益樞紐,綑綁了美國民主黨、主流左派媒體,和中國共產黨形成聯盟;再利用「黑人命貴」BLM及被川普宣佈為恐怖組織的Antifa以抗議種族歧視為由,實則採取毛澤東階級鬥爭路線,破壞美國傳統價值及社會秩序;民主黨就可站在道德高點,利用媒體輿論譴責川普以利自己勝選。
這有點像食物鏈,華爾街金融資本家位於頂層,因為他們是美國主流左派媒體的老闆、是民主黨的主要金主。華爾街與中國共產黨利益綑綁極深,川普2016參選就不斷被華爾街主導的主流左派媒體圍剿,也包括受華爾街控制的好萊塢。他們攻擊川普是白人至上主義,而3K黨白人至上主義者其實都是民主黨人。原因很簡單,川普自己有錢也有保守右派白人資助,可以不甩華爾街金融資本家,且完全不受控制。
華爾街也是全球自由貿易和分工的推動者,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正是華爾街金融資本家力推,影響美國及西方政府決策,鼓勵其投資的關係企業到中國設廠,以利用廉價勞力生產並銷售全世界。對華爾街金融資本家而言,中國就是「流奶與蜜之地」。
由於川普展開美中貿易大戰,追究華爾街與中國利益勾結,造成華爾街與中國大失血,因而雙方共同力挺民主黨拜登(Joe Biden)對抗川普。拜登家族與中國關係密切,其子亨特(Hunter Biden)從中國銀行獲得10億美元資金與中國國企合夥創立渤海華美股權投資基金,並投資研製人臉辨識監控系統的曠視科技,用於監控中國人民及新疆維吾爾族。
了解華爾街金融資本家與中國共產黨如何勾結,才能看清這場美國左派社會主義與右派資本主義之爭。
美國前總統雷根的經濟金融戰略設計師羅賓遜(Roger Robinson)估計,中國從美國資本市場可能拿走了約3萬億美元的資金;從美國資本市場融資,是中共賴以生存的主要管道。
2019年11月14日,他在參加「應對中國當前危險委員會」舉行的新聞會上時表示,中國可能從美國股票市場拿走1.9萬億美元,債券市場可能拿走1萬億美元。中國這種做法可說是「借雞生蛋」,美國就是那隻雞。羅賓遜說,這些錢都是「美國人自己的錢」。
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已幫助許多中國公司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美國資本市場上有650多家中國企業。紐約證券交易所86家、納斯達克62家、上櫃500多家。上櫃因監管最少,也是那些尋求規避透明度和披露要求的中企最愛市場。其中許多上市公司是中國國企或有軍方背景的公司,其資金規模高達萬億美元以上,這些具中國官方背景的公司吸收美國投資者的金錢用來威脅美國國家安全並侵犯人權。
最近的例子是在美國上市的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財務造假醜聞,瑞幸咖啡2019年5月17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估值達20億美元,募資超過10億美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共開設4507家直營門店,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2020年4月2日,瑞幸咖啡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承認22億人民幣的交易額造假,隨後股價崩盤,市值驟減近50億美元,令投資人損失慘重。摩根史坦利、瑞士信貸、中金公司和海通國際,做為瑞幸咖啡首次公開募股的聯合承銷商,預計將面臨高額罰款。
中國公司財務造假會計事例也沒能阻止投資銀行的貪婪,華爾街投行明明知道很多中國公司存在欺詐行為,不遵守財務規則、報告規則和會計規則。但是他們仍繼續投資、並促成違規中企在美國上市,共同詐騙美國投資人。目前中國政府阻止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或美國監管機構檢查中國公司的審計工作文件,稱這些文件包含「國家機密」。依照商業規則,不管來自中國還是來自世界各地,任何想在美國上市的公司,都必須像美國公司一樣遵守真實的審計,遵守與美國上市公司相同的標準。
有一名叫孟宇(Ben Meng),出生並成長在共產中國,1995年到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就讀,是加州公共僱員退休系統(CalPERS)的首席投資官。CalPERS是全美最大的養老基金之一,為加州大部分州和地方公共機構的退休或在職的公職人員管理著超過3500億美元的資金。中國官媒《人民日報》曾報導過孟宇對「祖國」宣誓效忠。
加入CalPERS之前,孟宇在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SAFE)擔任了三年的副首席投資官。國家外匯管理局是中國國務院下屬的行政機構,負責起草外匯市場活動的規則和條例,並管理國家的外匯儲備。中國的外匯儲備系統由中國政府嚴格控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重要機構之一。而宣誓效忠共產中國的孟宇竟然能成為美國政府3500億美元退休基金的管理者?美國人的退休投資組合中可能有近20%中國證券,美國人正在用他們的退休金來支持美國的最大敵人——中共政權。
澳洲知名中國問題專家漢彌爾頓(Clive Hamilton)和德國馬歇爾基金會研究員馬曉月(Mareike Ohlberg),合寫《隱形的手:中國共產黨如何重塑世界》,深入剖析了北京與華爾街之間深厚且共生共存的利益關係。新書除了分析北京藉由與華爾街大亨交好,來影響華府決策外,也進一步拆解北京如何與華爾街利益綑綁,確保對美國政治、經濟影響力持續不斷。
1993年中國企業開始在香港上市H股,這些就是華爾街與中國紅二代結合的產物。華爾街投行如果認真對這些中國企業檢查賬目,根本就無法上市。但是為了合夥詐財,投行會協助這些公司把賬目整理的漂漂亮亮,通過香港證監會,在香港交易所掛牌,這些後來稱之為H股與紅籌股再經過包裝宣傳,形成搶購熱潮。華爾街投行、上市中國企業、中國紅二代,三方合夥賺大錢,等股票跌到谷底,虧死的全是散戶股民。
再舉另一個例子,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高盛集團協助下於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掛牌價為68美元,,募資金額為218億美元,加上承銷商擁有「超額配售權」,阿里巴巴此次IPO達250億美元規模。當日最終以93.89美元作收,使阿里巴巴的市值達到2314億美元,超越Amazon的1530億美元及Facebook的2025億美元,成為美國股市市值第四大的科技公司,僅次於Google、蘋果及微軟。隨著高盛集團聯合其它投行炒作下,股票最高達到200美元,市值超過4400億美元。
但250億美元股票並不表示全發行在公開市場,通常會由承銷商高盛等在一級市場由各大投資銀行、證券公司如黑岩、先鋒等認購;到二級市場開放散戶股民購買達到20%,即50億美元就很多了。股票大部份由投行、券商持有,少量在股市進出才好操控股價做多;等達到高點大戶分批出脫,阿里巴巴大股東和高盛及其他投行、券商大賺,再由散戶接手,被坑的永遠是美國股民。而從中賺錢最多的是華爾街投行,如高盛承銷手續費達3億美元、高點分批拋售股票價差,都讓投行們賺到滿缽滿盆。
1999年10月聯手富達以500萬美元融資給阿里巴巴取得40%股份的高盛(出資330萬美元),如果繼續注資且沒在2004年以2200萬美元出售給Yahoo和軟銀(2000年投資2000萬美元成為大股東)全部股份;在最高市值達4400億美元時,高盛還能再賺數百億美元。
馬雲在納斯達克上市前從Yahoo回購20%股份,2019年9月10日於阿里巴巴20週年年會上宣布辭任董事局主席,職位由張勇接任,傳說馬雲的400億股權已被捐贈給中國政府,阿里巴巴已形同中國國企。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在港股二次上市,但已坑殺美國股民無數。
中國自2001年加入WTO世貿組織未曾兌現開放銀行業的承諾,華爾街仍一直與中國保持著密切合作關係,助推了中國經濟發展而反噬美國;為獲得業務,僱用中國官員的親戚,如摩根大通以利益交換僱用中國紅二代,違反了美國賄賂法。為此摩根大通於2016年同意支付2.64億美元的罰款,瑞士信貸和德意志銀行也因類似做法支付了巨額罰款。
多年來,紐約華爾街的主要投行,扮演了為中國在海外融資的關鍵角色,比如融資中國新創企業、做股票上市承銷商、保薦人、財務金融顧問等,為中國輸血續命。
華爾街在上世紀90年代起就與江澤民家族有密切關係,這種利益綑綁關係在資本市場上非常明顯。江澤民的孫子江志成(Alvin Jiang),於2009年美國哈佛畢業就加入美國投資銀行高盛,任職於美國高盛香港的直接投資部門PIA(Principal Investment Area)。1997年的中國移動,被認為是江澤民家族的地盤;2000年時,中石油是周永康家族的地盤;中海油一直是曾慶紅家族的地盤。摩根大通參與了廣深鐵路、中石油、中國鋁業、中國電信、阿里巴巴等等一眾中企海外上市募資行動。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簡稱小摩)與共產中國的關係始於1973年,當時擔任大通銀行主席的大衛·洛克菲勒帶領第一個美國商業代表團訪問了中國。大通銀行當年就成為中國銀行首家美國代理銀行,並於1982年成為首家在北京開設辦事處的美資銀行之一。
小摩旗下的基金公司摩根富林明與上海國投簽署協議,合資成立基金公司。摩根大通作為商業銀行取得了經營人民幣業務和外匯兌換牌照,這為其在中國境內開展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各項業務提供了便利。
摩根大通董事長哈里森大言不慚指出,小摩這樣的國際性金融機構能夠利用其寶貴經驗,幫助中國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積極創新的金融服務行業。他們掌握這個過程所必需的種種工具,例如風險管理方面的豐富知識和經驗,對全球範圍資本市場的廣泛接觸,創造分散風險及促進競爭的新型金融市場的第一手資料等。哈里森表示與中國分享這些財富並將這些工具中國化。
📌再以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簡稱大摩)為例,其網站介紹,摩根史坦利「深耕」中國25年,為中國客戶在全球股票資本市場獲得融資總額,超過3200億美元。
1995年8月,摩根史坦利入股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中金公司),和中國建設銀行是主要股東,摩根史坦利持股34.3%。中金主要為中國大型國企提供海內外融資上市服務,當時中國總理朱鎔基之子朱雲來由部門負責人逐步升為執行長。
摩根史坦利和中金,曾共同參與多個大型中企上市項目,以下僅舉數例:
1997年10月,中國電信(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同時在香港和紐約上市,籌資42億美元。
2000年6月,中國聯通IPO,同時在紐約和香港上市,籌資56.5億美元。
2000年10月,中石化全球IPO,同時在紐約、倫敦和香港三地掛牌上市,籌資34.6億美元。
2001年12月,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IPO,同時在紐約和香港掛牌上市,籌資4.86億美元。
2002年11月,中國電信IPO,同時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籌資15.2億美元。
摩根史坦利不是個案,華爾街的投行,協助中共大型央企、國企進行重組和IPO的現象非常普遍。
📌高盛(Goldman Sachs)幫助中企海外上市募資行動,以下僅舉數例:
1997年,中國移動通信於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0億美元。
2000年3月,中國石油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9億美元。
2002年7月,中國銀行(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6.7億美元。
2004年,平安保險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18.4億美元。
2004年,中興通訊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億美元,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
2005年,交通銀行海外上市項目,籌資22億美元,成為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國有銀行。
2005年,中國石油於後續股票發售,籌資27億美元。
2006年,高盛還成功完成了中海油價值19.8億美元快速建檔發行項目以及中國銀行111.9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
2014年,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上市公開募股(IPO),募資218億美元。
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四十多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國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
華爾街金融資本家在幫助中企募得數十億、百億、千億美元資金的同時,自己也獲利無數。但這些貪婪金融資本家餵養出了一隻食人巨獸,正要吞下美國,將美國轉化為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所滲透的不止華爾街,還有其它國際金融機構包括英國、德國,這些投資銀行經常吹捧中國的經濟成就而唱衰美國。
下圖為2011年9月佔領華爾街行動,這才是美國式和平示威,沒發生任何暴動(局部衝突也是和平收場);警察正常執勤,示威民眾被捕也沒反抗。請跟 Black Lives Matter 暴動相比較。
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龔成問答信箱】(Q12381-Q12400)
Q12381:
老師
我買的樓近日終於成交了
因為這次買樓再上車其實已經困擾了我接近5年的決定
幾乎令我患上了抑鬱症
因為內心過於自責
賣了樓 樓價卻不斷升
每月的儲蓄根本追不上升幅
5年來不斷睇樓
不斷猶豫上唔上返車
結果錯過了幾次再上車的機會
換來又係不斷升的惡果
原本去年8月樓價開始回落
結果2-3月又開始升市
最後4月做了這個買樓決定
5月開始中美貿易戰
6-7月香港政局不穩
人生真係好多野看不明白
為何我終於下定決心了
又遇上了這些事
我不是因為自己買了樓 害怕樓市跌而擔心
我係慨嘆如果自己再等多半年(橫掂都等左咁耐)先再買樓
可能就無而家咁貴了
這次買樓的首期用了300萬
是我所有積蓄了
以後所有的事要重新開始
但今次買樓(不時好時機)我已經無5年前咁自責
我聽了你之前安慰我的說話
只要供得起 長遠這層樓會變成我的資產
我一定捱得到的
我經常咁樣安慰自己
回看自己這十多年打工
以往主要是靠儲蓄存錢
我和老公沒有理財知識
老公曾經聽信朋友所謂「消息」
曾蝕了股票差不多40萬
賣樓+蝕股票這兩次打擊令我和老公不敢再買股票
這幾年我們只靠儲蓄及做定期
才儲回300萬現金做首期
直到Facebook 遇到老師的post 看了你一些文章
才有大徹大悟的感覺
如果早一點遇到老師的文章
醒覺自己理財的問題
或許我們不致弄得今日結果
以為自己能估樓市
應該可以樓換樓
現在就不用花光手上的錢
但人生沒有如果
看了老師的post 後
我立定決心再重新儲蓄
希望重整自己的財務
走出以前的困局
學習財富增值
現在我和老公大約收入10萬元
扣除供樓家用開支
應該可儲35000-40000元
請問有甚麼方法可以5年後累積到300萬呢?
因為本人工作忙 沒有時間看股票市場 加上沒有股票知識
打算學老師所講月供股票分散風險
請問4萬裏 用1萬作月供股票合適嗎?
5000買盈富
3000買港鐵
2000未有頭緒
請問以上分配合適嗎?
月供股票是作長線投資,請問要手持多少年較適合?才可看到資產增值的效果?
感謝老師看完
希望我真的能走出以前的困局
不要像以往浪費光陰
另外想問老師
如果開始月供後
是否需要每個月每隻股票mark底買入價作紀錄嗎?
如果不紀錄,若干年後,可能不知道手持的貨是賺或蝕呢?
謝謝
龔成老師:
你地過往的問題,就是太主觀去分析樓市、股市,但我地進行的,其實只是「財富分配」,因此,根本唔應該太多主觀分析,而是建立一個優質、平衡、長遠有增長力的資產組合。
另外,你地過往太著重短期分析,但我地應該以長期作為分析的核心。
還有一點,你地的心理壓力太大,我地無一個人,可以做到完美的決定,唔需要太多心理上的問題,同時投資好講理性,唔好比心理因素影響。
你之後要做的,就是簡單去月供股票,每月總金額$20000-$25000。以你地的情況,供平穩增值股最好,盈富(2800)$10000,餘下再選3隻去供、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長線進行就得。
你可以記低買入價,但其實,你真的唔需要太著重短期情況,你的概念,就是長期儲貨,不斷收貨,咁就得。
另外,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
Q12382:
龔sir你點睇1299?始終業內朋友都同我講 其實保險業,內地都有好市場 值唔值得投資?
雖然又創歷年新高
龔成老師:
首先,這是有質素的股票,這類股可以長線持有。
另外,我地分析股價,並不是睇高低,而是睇平貴,這股雖然在新高,但只是在合理區的較上部,未到貴的水平,不過,由於佢股價較波動,因此最好就是分注投資,同時不要用盡資金。
------------------------------------------------
Q12383:
你好龔Sir,本人35歲家庭入息72000,扣了基本支出,凈收入30-35k,供緊樓,仲有20年,有2小朋友。銀行現金100萬。現時未有持貨。
希望穩健投資,10年後100萬升1倍。
以我情況有什麼投資建議?持有現金和每月凈現金怎樣用最好?
龔成老師:
要10年將財富升值1倍,即是每年的複息回報為7%、8%,這是一個好簡單的回報,你只要投資好穩健的股票,利用「平穩增值股」+「收息股」,而每次收息時,都要將資金再投資,咁已經可以做到。
不過,以你的年齡,其實財富仍有一定的增長力,如果可以承受少少風險的話,你可以集中投資平穩增值股,這刻已可以將其中一半做投資,分注買入就得。
同時,可以每月做月供股,$20000,部分平穩增值類,部分則是潛力股類,如比亞迪(1211)、中生製藥(1177),當然,潛力股佔比較少。
另外,以你的年齡,財富仍有一定的增值力,建議你多增加投資知識,在選股、企業估值、投資時機上落功夫,對你長遠財富有好大影響。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在10年滾上$250萬以上,都是合理的。
------------------------------------------------
Q12384:
老師,現在藍籌股票咁高,我都唔識買
龔成老師:
整體大市算是在合理區,未到貴,你仍可以投資,只是同時留有現金就得,如果唔想選股,就簡單投資盈富(2800)。
這刻部分優質股,的確有少少貴,但這類股不是不可投資,只要以月供等模式進行,分注慢慢入,就可以有效控制資金及買入價,風險得以平衡。
------------------------------------------------
Q12385:
老師你好。我現時有做月供,港鐵$2000、盈富$2000及比亞迪$1000。
現時有30萬玩金可作投資,想問應將這筆錢分三次買入數隻優質股(每次大約十萬),還是將月供股金額加大(本來月供$5000加大至$15000),慢慢將三十萬轉為股票呢?
龔成老師:
首先,你現時月供的,都是有質素的股票,你可以長期進行,至於持有的$30萬,如果你現時總財富比例中,股票的比例較少,就動用其中的$10萬,分注投資優質股,盈富(2800)、恆基(0012)、銀娛(0027)。
如果你本身已有一定的股票,那就加大月供金額,等$30萬中的部分現金,慢慢轉為股票。
------------------------------------------------
Q12386:
成哥,我買左選股勝經同埋股票勝經,但有小小問題想問
入面講到選股的時間有一點就係要睇下企業有沒有特質類優質股的特質
入面介紹到1種政府類企業,而我想問下呢其他4種有冇話係邊4種? 3Q成哥 花時間解答
龔成老師:
特質類的優質股,可以分為5種,這些都是優質股,即是當我地見到企業擁有這些特質時,好易就能確認到佢是有質素的股票。這是一種好有效的選股方法。
書有講其中1種,而餘下的4種,由於講述需時,因此會在股票班講述,到時會詳細解釋的。無論是當中的特質,選股技巧,投資方法,例子等,都會詳細講述。
股票班會教5種選股的方法,「特質類優質股」是其中一種選股方法。
------------------------------------------------
Q12387:
Hi 龔老師,我見有網民問你月供$6000 港鐵$2000 盈富好唔好,你答應要減d港鐵加返盈富平衡返
但我嫌2800 升太慢,66既然好獨特,又穩賺,唔係買多d 66 加快儲錢好d 咩?
龔成老師:
在理論上,我地將資金集中投資較高增長的股票,的確可以為我地帶來較高的潛在回報。
所以,理論上我地將資金,集中在數上增長力最高的股票,是最高回報的。
不過,我地投資,一定要「先想風險,後想回報」,所以我地都要從風險風險考慮。
股票較高的增長,意味著潛在的價格風險較高,同時,港鐵(0066)是單一股票,盈富(2800)是一個50隻股票的組合,我地若太集中在單一股票,就會令組合出現集中風險。
所以,我地會偏向,先平衡組合,再爭取回報。
------------------------------------------------
Q12388:
龔成老師你好,我岩岩睇左你之前post 「月入3萬,3年儲100萬」既video , 覺得同自己現時情況好似。
透過你每日既post, 我都開始對月供股票有興趣!
但身邊朋友一直都話我應該等股市大跌先好開始入手,令我一直對呢方面投資有d卻步。咁其實現況應該等還是建議開放起步?
另外,選擇月供股票應該用邊間好?
多謝老師既回答
龔成老師:
好多散戶都有一個想法「等大市跌先入」,但我做銀行、證券行10年,見盡散戶的投資成績,絕大部分都是輸多贏少的。
原因就是佢地以「預期模式去投資」,經常認為自己估到個市點走,但最後卻與預期相反。
你要明白,預期市況走勢,好難。
全球憑投資賺最多錢的投資者巴菲特,佢講明「我地無法預期市況」。不過,香港好所唔賺錢的「專家」,則會不斷預測市況。
所以,我地唔好預測走勢,反而用平衡方法去入市就得,即是按平貴,去決定入市的力度。例如現時大市處合理區,你可以一邊做月供股票,一邊留有現金,這是最好的方法,所以,你已經可以開始進行月供。
你可以問下匯豐同南洋商業,手續費應該相對較平(比較下先)。
------------------------------------------------
Q12389:
您好龔老師,想請教一下,我現在的經濟狀況,如何做到財務自由,我和老公係澳門人,分別是37歲和40歲,月入加埋大約45000左右。
有一套自住物業未供完,貸款額剩80萬,月供6100,現在有現金100萬,珠海有屋收租每個月2000人民幣,我想供多一套樓以後當退休收租,您覺得我係澳門買還是珠海或橫琴買好呢?
我現在的年齡,應該如何投資才能達到財務自由,有什麼股票組合適合我?非常感謝
龔成老師:
你在澳門買會好過珠海買,因為太集中在同一地方,會有集中風險出現,因此,宜適當地在地區上作出配置,這會比較平衡。
以你地的年齡,財富仍有一定的增長力,而我地進行人生財富累積,會運用「先增值,後現金流」的方法,除了可以考慮物業外,你亦可以投資股票,投資平穩增值股類別。
如果這刻你在澳門樓未有特別選擇,可以先將資金投資股票,到增值後再配置到物業。
你可以將其中的$50萬,分注投資平穩增值股,例如盈富(2800)、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港鐵(0066)、恆基(0012)。
------------------------------------------------
Q12390:
本人32歲,組合: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我的組合輸了一半,可以點重組?
龔成老師:
我地繼續持有一隻股票與否,關鍵位是企業的質素、前景,買入價只是心理因素。
中國華融(2799)質素不高,如持股太多,要賣出部分先。
都市麗人(2298)行業較弱,但企業不是全無質素,可以暫時守住先,但你有貴的價位買,短期內難上翻去,因此這些才是合理價。
中國鋁業(2600)都算有質素,可守,但商品企業股價會較波動。
洛陽鉬業(3993)質素一般,如太多每賣出部分。
保利協鑫能源(3800)質素都一般般,如太多每賣出部分。
另外,你持有太多資源股,以及持股,全部都是質素一般或不太好的股,你之後要調整策略,集中投資更有質素的股。
------------------------------------------------
Q12391:
老師,現在賣舊樓來做新樓首期,淨左的錢用來投資股票方法可以嗎?
舊樓市值:440萬
新樓:500萬,借300多萬
每月還12000,30年,樓齡:37年
首期:用舊樓的240萬
餘下200萬投資股票。
這策略在這時勢可以嗎?
龔成老師:
可以。
不過,你這個舊樓換新樓中,兩層樓的差別不算明顯,而你當中要支付較重的買賣成本,因此策略上只屬中等。
除非兩層樓的質素有明顯的差別,那就會較值得。
而你進行這換樓動作後,將餘下$200萬投資股票,是可以的策略,但到時要分注投資,不要一次過入,同時要集中投資有質素的股。
------------------------------------------------
Q12392:
成哥您好,最近留意到0004九龍倉跌到好低,依你所見,九龍倉優質程度是否發生改變。
現在是不是一個便宜價位入市?希望成哥百忙中抽空分析下,Thanks
龔成老師:
九龍倉(0004)自從分柝左九倉置(1997)後,已將好多優質的資產,轉到1997裡,因此,九龍倉的投資價值減少左。
現價從投資值博率分析,算是合理區,都可投資,但我會比較建議投資1997。
------------------------------------------------
Q12393:
龔老師 你好,如果月供$11k恒地,4.5k港鐵,4k中銀,10年後會有多少同年收息多少?
而現在本人每月額外多3-4k,想再用呢筆錢月供以下會令我個組合會比較好(2/405/1928/2800)
唔該 龔老師
龔成老師︰
恆地(12),港鐵(66),中銀(2388)現時年息率分別約3.8%、2.2%、4.7%。
由於股息率是會變動的,10年後有多少這個無人知。但以恆指計,每年連股息回報約為10%,10年後基本上等同增值左1.85倍。
你本身已供房地產類的恆地(港鐵也有少少地產類成份),故不建議再供同類型的越秀(0405)。
中電(0002)以收息為主,金沙(1928)和盈富(2800)則是平穩增長類。新投入資金放在這3隻都可以,視乎你需要。
另外,建議你恆地供款減半,轉為盈富會令你的投資組合風險平衡得更好。
------------------------------------------------
Q12394:
老師覺得細單位127,雖20萬首期上車。但有冇升值空間呢?
小小銷售員 收入飄忽。但唔想錢貶值 而好 多人睇好樓市 可惜只能入手 400萬樓下9成按既細單位
只怕易買難轉手
而舊樓 30年樓以上 值得入手嗎
例如屯門 菁雋隔黎既多寶大夏
但實質 都係2xx尺。租金回報不高
老師有推薦的上車盤嗎?
龔成老師︰
如果要投資物業,我會建議300呎以上的較好,因為這是一個基本家庭要住的地方,投資價值會較高。
其實這刻樓市不平,租金回報不及股票,投資價值已不大。
如果你想增值,我反而建議你投資在股票。你可以投資一些優質股,盈富(2800)、金沙(1928)、長建(1038)、中銀(2388)、領展(0823)、港鐵(0066)、煤氣(0003)等,相信回報會比投放在物業理想。
------------------------------------------------
Q12395:
老師你好,想請教下,咩叫限售解禁(配售)呢?因為我見371 北控水務
佢9月18日會限售解禁(配售)4.17億股。到底限售解禁(配售)係咩黎,對股價 / 公司有咩影響呢?
龔成老師︰
配股「禁售期」,即是配股投資者要過了禁售期,才可以沽出手上股票,以避免對公司股價構成壓力。
禁售期過後,代表相關股東可以將之前配股時購入之股票出售(但唔代表佢一定要出售)。
如股東出售可能對股價造成短期波動,但我們投資著眼點應該是企業質素,所以解禁其實對公司無任何實質影響。
------------------------------------------------
Q12396:
你好老師,我係32歲女仔,預左未來可能單身,想儲錢買樓。投資初哥。
現有20萬做定期,20萬買左儲蓄保險,仲有現金8萬,人工每月萬3蚊到,ot錢約$4000
睇左你個fb幾個月認識左月供股票,剛開始將儲錢果$1萬轉變成月供股票,$5000 (2800),$2500 (3),$2500 (66),想加隻金沙,我應該調整以上金額,還是放多$1000去做好呢?
其實上網搵過月供股票d 資料,無咩點講過計法,我想知我要點樣計先知道我賺幾多錢?(股)減去我供款=我賺到既錢,謝謝????
龔成老師︰
你盈富(2800)個$5000可維持,而供煤氣(0003)和港鐵(0066)個$5000可分為3份來加入金沙(1928)。當然你有能力多供$1000,就煤氣、港鐵、金沙各$2000。
以你年紀應該以增值為主,定期主要用於收息,對你不太合適。你可以定期完結後,將資金轉到股票。但由於你是投資初哥,建議你直接將資金投資在盈富(2800),只要分段慢慢入就可以了。
簡單計單隻月供股票回報方法︰
= 已月供總金額 - [(現時你儲到股數 X 現時股價) - 賣出時所有交易費用]
賣出時所有交易費用︰包括經紀佣金、交易徵費、印花稅等。
另外,亦建議你要加強吸收知識,多閱讀理財類別的工具書,以及多接觸財經新聞,或進修相關課程。這對你長遠投資發展,會有很大幫助。
------------------------------------------------
Q12397:
可以介紹一下那幾隻金礦股嗎?。生產金的金礦股。謝謝。
龔成老師︰
招金礦業(1818)︰主要從事上游業務︰包括勘探、開採、選礦、冶煉及銷售黃金及其他金屬產品,主要產品為標準金錠。
紫金礦業(2899)︰主要從事黃金及其他礦產資源的勘探、採礦、生產、冶煉及銷售。
但你要留意番,雖然這類資源股、上述2者股票都有投資價值,但只算中等。
原因是這樣,資源本身有一定的價值,但盈利始終受國際黃金價格影響,本質上會較為被動,無乜價格自主能力,同時產品無差異性,是典型的商品企業。這類企業都有一定的投資價值,但就不會太高。
------------------------------------------------
Q12398:
龔Sir,請問如果我想投資中港地產板塊,2824 力寶專選中港地產ETF 值得投資嗎?
呢隻ETF係追蹤力寶專選中港地產指數,究竟有冇認受性同代表性?
市值只有1.47億,成交量極低,究竟有咩誘因上市?有冇投資價值? Thanks
2824 力寶專選中港地產ETF
龔成老師︰
力寶專選中港地產(2824)是一個追蹤中港指產指數的基金,認受性算是不差,但就不是好多人認識,但我地最緊要睇翻佢的主要持股:
1. 華潤置地有限公司 (1109)
2. 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1113)
3.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2007)
4. 融創中國控股有限公司 (1918)
5.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 (0017)
6. 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 (0016)
7. 領展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0823)
8.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 (0688)
9. 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 (0012)
10. 中國恒大集團 (3333)
這10大持股,佔了指數的一半,而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地產企業,因此,投資這基金,能追蹤到中港的地產表現的。
因為香港的ETF市場,一向都不是太活躍,所以佢成交低是正常的,你預佢會有較大的買賣差價,但只要長線持有,就無問題,這基金可投資的。
------------------------------------------------
Q12399:
龔SIR你好,本人27歲,未婚,於今年5月左右衝動購入樓齡30多年單僮樓物業,現在心理壓力較大。因為沒估到香港既政治局面會變成那麼亂,樓價相信會即將下跌。
本人購入物業的原因是預計香港樓價長期向上,長遠有自住需要,在現時有能力透過高成數按下便買入,以求鎖定樓價,即使掉空也好過沽空樓市。
現時本人繼續與家人共住。(其實本人原本也打算搬入去自住,但最近發現物業附近的治安較差,令本人卻步)
現時本人扣除供樓及日常開支,本人能儲6000-10000每月(視乎OT的情況)
本人為自己的衝動買樓決定感到自責,買樓後的壓力愈來愈大,所以想問問龔SIR有沒有什麼建議能給我。 萬分感謝
很不幸地 本人購入的正是元朗區
今次真是上天給我的考驗
我記得龔SIR在堂上時分享過自己10年前從300萬掉到落得番30萬
當時龔SIR是以什麼心態面對?
謝謝
龔成老師︰
其實你買樓的原因是正確的,每人都有自住需要,加上香港土地和樓宇供應不足,長遠樓價是會向上的。
最近事件對元朗區中短期樓市有一定影響,但相信現在出現架情況唔會係長期,所以唔需要擔心。
樓價買入即跌固然不好受,但都是心理因素而已。大前題反而是你供款方面,如果可以供得倒就無問題。
至於每月可儲的6000-10000蚊,你可以透過月供「平穩增值股」+「潛力股」去建立一個樓市以外的投資增值平台。每月供$5000,如果你不懂股,就集中供盈富$5000。
或者盈富以外加入1、2隻(每隻$1500)平穩增值股:金沙(1928)、恆基(0012)、中銀(2388)、港鐵(0066)或潛力股︰比亞迪(1211),中生(1177)或福壽園(1448)。
現時大市處合理區,可以一邊投資一邊留現金,而餘下現金的運用,就是等大跌市時出手,如果你能在這段時間學好選股等技巧,到大跌市時就能把握機會,財富增值會更明顯。
當時我的心情都會有唔開心,但我會同自己講,睇長線,只要睇長遠,其實$300萬是一個小數目,而這個小數目令我更進一步。所以,當時我同自己講,要睇大,睇遠,就開始不將$300萬放在心上。
------------------------------------------------
Q12400:
龔成老師,我是你的讀者,一次行經書店看見「大富翁致富藍圖」一書,覺得老師的理財觀念十分有道理,過往因為投資失誤,令資產出現負現金流,希望老師可以分析一下小第的情況,萬分感激
小第36歲,是一間私人健身室的小老闆,開業5年,生意穩定,打算明年擴充(但近年市況很差,不敢亂來),所以想幫現在資金找出路
1)大約90萬現金
2)珠海持有一物業(出租後每月負現金流$1400港幣)
3)港珠澳大橋中港牌一個(將會出售,因為新制度下產生負現金流)
4)每月大約收入6-15萬(看生意額,淡旺季)
5)每月租金支出$11000+8000家用
6)想了解一下資產應如何分配,現時負現金流資產應出售嗎?
祝身體健康
龔成老師:
如果你打算生意擴充,$90萬就要大部分留現金,因為我地進行投資,要長線先會有效果,而中短期的股價,都只是基於市況的上落,如果你投資後,中短期要資金,就要在當時賣出,而無人知當時的投資市場情況。
因此,$90萬宜留現金。
至於珠海物業,除了現金流,你都要分析當地的長遠發展,有沒有加租的能力,如果長遠仍是負現金流的項目,你就要分析持有的價值有多少。
港珠澳大橋中港牌亦是同一道理,長遠的現金流如何。
我地進行資產配置,主要以長線的角度去分析,長期名資產的價值如何,現金流如何,你用這方向去分析,就容易知道點配置。
----------------------------------------------
多謝各位提問,若然你有問題想向本人發問,可在龔成的fb專頁中(www.facebook.com/80shing)inbox龔成,但要注意如無特別聲明,有可能將問答放上網的,當然,會將發問者的身份,以及有關個人的部分刪去。
另外,由於提問人數眾多,見諒無法即日回覆,如果是普通的提問,預起碼要7天以上才能回覆,若然是較複雜的提問,起碼要10天才能回覆,希望各位能諒解。